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3章 “解决”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003 2025-05-12 15:06

  这么多人跑到中国,哪怕打着科技交流的口号,表面上规规矩矩,但里面会不会有其他东西,赫鲁晓夫不想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他还有查问的兴趣,但人数一多,他就没办法查问,真查出了丑闻,损害的是中央主席团的声望。

   所以他刻意挑选了声名狼藉的加林娜做靶子,就是警告这些同志要注意收敛,至于勃列日涅夫同志怎么想,自从了解到洲际导弹大爆炸造成的重大影响后,赫鲁晓夫对勃列日涅夫已经非常不爽了,这也是对他一次警告。

   苏俄家大业大,就算发射场发生了大爆炸,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事实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负责洲际导弹研发的核心团队成员尤其是总设计师game over,对洲际导弹的研发影响极其深远。

   即便现在苏俄有了接手的人,但整个项目必然会严重拖延,这也意味着苏俄想真正拥有对美国的核反击能力还需要在推迟几年,他如何等得起!

   每每想到这里,赫鲁晓夫就想把勃列日涅夫赶出中央主席团,不过权衡再三,他还是只能作罢,虽然赫鲁晓夫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勃列日涅夫是他一手提拔的同志,这些年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情,尤其是中亚大开荒,勃列日涅夫表现非常好,这直接奠定了赫鲁晓夫政治上的胜利。

   如果仅仅因为一次意外,就将勃列日涅夫赶出中央主席团,必然会让其他同志充满不安,所以哪怕对勋总的无能十分不满,赫鲁晓夫也不能赶他出中央主席团,但必须警告一番,加林娜既然擅长卖石头,那就让她卖石头去……

   当然了,仅仅这个小小的惩罚还不够,赫鲁晓夫对勃列日涅夫不再放心,决心让他专心于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工作,宇航这一块需要安排一位搞过军工,还比较有能力的同志,赫鲁晓夫自然想起了表现出色的乌斯季诺夫,他可以担任中央枢机,协助科兹洛夫。

   通过这件事,赫鲁晓夫也意识到一点,KGB主席安德罗波夫并不是那么纯粹的人,他不敢得罪中央主席团成员,所以对KGB的调整就成了必然,需要安排一位相对更纯粹的同志,谢列平本来挺合适,不过他已经是中央枢机,自然不可能转任KGB主席。

   赫鲁晓夫需要找这样一个人来工作,他的职务不能太高,他必须能干,也必须对他比较忠诚,又能够被安德罗波夫所接受,虽然安德罗波夫胆子小了一些,但能力是可圈可点的,他进入枢机处后,除了负责外交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以外,也将负责KGB工作,若是安德罗波夫不愿意接受,那也不是很好。

   赫鲁晓夫一时之间也想不好这个人选,不过回到自己的别墅后,恰好看到女儿和女婿阿朱别伊一起来看望他,赫鲁晓夫又想起了勃列日涅夫的女儿,自己的家教多么出色,又挑选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女婿……

   赫鲁晓夫若有所思,“阿朱别伊,你觉得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谁更出色一些?”

   “毫无疑问,自然是谢列平!”

   “虽然两个人都十分的精明干练,但谢列平拥有着非常高尚的美德!”

   “你说得很对,KGB需要一位有美德的主席!”

   赫鲁晓夫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决定在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之间搞一搞平衡,拥有出色美德的谢列平同志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监察人才,有他在,苏共内部很多丑恶的东西都能够挡得住。

   但这个世界丑恶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美国,在与丑恶的东西做战斗的过程中,很多擅长与丑恶作斗争的同志堕落了,所以需要用很有美德的同志担任KGB主席负责执行工作,避免KGB变成第二个内务人民委员部,贝利亚的教训太深刻了!

   但与此同时,又必须让那些擅长与丑恶作斗争的同志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未来分管KGB和中央对外联络部的中央枢机安德罗波夫需要充分发挥作用。

   赫鲁晓夫同样很清楚,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美德和丑恶,同样有很多灰色地带,这是那些拥有美德的同志控制不住的,所以赫鲁晓夫决定任命一位安德罗波夫的支持者安担任苏俄内务部部长,但负责分管内务部的中央枢机则是谢列平。

   这样的安排也表明了赫鲁晓夫对内对外的思路,对外要想突破,必须有一些黑暗的东西,要不然不可能成功,所以需要安德罗波夫主导,由心思光明的同志负责执行。

   而内部就不同了,内部还需要以光明为主,所以此时恰恰相反,由谢列平这位很光明的同志主导,但执行的同志则需要有一些阴暗,要不然一些黑恶势力总是打不掉不行……

   赫鲁晓夫的设想非常美好,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做到两个情报机构的平衡,又可以让他掌握住足够的信息,但这必然会造成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的交恶,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赫鲁晓夫同志从来都不希望情报机构铁板一块。

   赫鲁晓夫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中国,通过潘科夫斯基间谍案,赫鲁晓夫第一次注意到非常神秘的中国情报机构,看着没什么名气,竟然能够如此的渗透苏俄,简直不可思议!

   在感慨之余,他也注意到中国与苏俄在强力部门领域的巨大区别,比如苏俄国防部,那是苏俄的总指挥部,苏共中央则通过一个党内的管理部门影响国防部,但很明显,苏共中央对国防部的控制是很有限的,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朱可夫。

   即便赫鲁晓夫没有使用科涅夫担任国防部长,使用了与苏共中央最为亲密的戈利科夫,但赫鲁晓夫对苏军的控制还是不太够,戈利科夫虽然提拔了一大堆朱可夫的对头,但哪又怎么样呢,苏军还是那个苏军,赫鲁晓夫想裁军,还是遭到了太多的阻力。

   而中国环太党就不同了,中国的国防部完全就是一个空架子,真正领导中国军队的是党的中央军委,而且采取的还是主席负责制,谷雨拥有绝对的权威,看看他去年的那些操作吧,连续任命了多位长期不在军内工作的同志,也没有引起什么波动,这太让赫鲁晓夫羡慕了!

   不仅仅军事部门如此,对内务和情报机构的管理也是如此,中国设立了高规格的对外决策协调机构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同样由谷雨亲自担任主席,领导外交和内外情报工作,情报机构的头头和外交部长只是负责执行,并没有决策权。

   与此同时,环太党设立了中央政法委员会,负责领导对内强力部门,决策权同样在中央政法委,公检法、司法和中国对内的反谍部门则具体负责执行,而内务部队甚至直接归属中央军委日常领导,但需要执行任务的则由政法委协调。

   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环太党将决策和执行分开,通过三个党的委员会有效的控制住了庞大的强力部门,而且与苏俄较为简单的划分不同,中国分得较为细致,虽然增加了部门,但各自的权限减少了不少,如此一来,谷雨就牢牢控制了情报和军队,保证了自己的绝对领导,赫鲁晓夫又不傻,自然想学一学……

   在赫鲁晓夫眼中,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一个是苏俄的国安办主任,一个是苏俄的政法委枢机,他们互相牵制,若是有矛盾了,他恰好可以仲裁。

   赫鲁晓夫暂时没办法把强力部门的权力重心转移到党内,他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操作,让强有力的同志进枢机处负责领导,让两人推荐资历很浅的同志担任一把手,而为了避免失去控制,则让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的人交叉使用……

   赫鲁晓夫当然也想动一动国防部,不过他有这个心,却没有那个能力,苏俄国防部的独立性太强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隐患,可他又无可奈何,那些个元帅威望太高了!

   也就在赫鲁晓夫想清楚了未来安排后,安德罗波夫同志自然奉命向刚刚回到莫斯科的勃列日涅夫同志小小提了一番建议,勃列日涅夫十分感动,若是安德罗波夫同志多嘴多舌,这一关他真心不好过……

   此时,勃列日涅夫感觉到了一些失宠,可他也没办法,谁能想得到出现那么大的灾难,不过在内心深处,勃列日涅夫却有不少抱怨,要不是赫鲁晓夫逼着南方局加快速度,至于出现这么大的灾难吗?现在出了事,竟然还埋怨他,该死的!

   不过勃列日涅夫再不爽,也不得不忍耐,他现在必须小心翼翼,所以获得了安德罗波夫的提醒后,他立刻给两个儿女擦屁股,在擦屁股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又一次抱怨起赫鲁晓夫,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乱来,为什么盯着我不放?

   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不停地折腾,现在相当的厌烦,他怎么就没完没了呢,前几年农业发展明明非常好,他为什么折腾,一会大种玉米,一会又合并集体农庄,取消自留地。

   工业上也是如此,一会要给下面的州和加盟共和国放权,可放权之后,中央计划不仅完成不了,而且各种内部狗屁倒灶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又不得不收权,这不是瞎折腾吗?

   搞来搞去,苏俄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和日用品反而越来越多,既然要买这么多中国东西,那要和中国搞好关系吧,他一会是扣押应发运给中国的商品和技术,可结果怎么样?中国不仅有中子弹,还把苏俄的底牌都摸清楚了,现在又要舔着和中国交好……

   还有外交上,勃列日涅夫真得搞不清楚赫鲁晓夫的脑回路,今年年初高高兴兴的跑到美国访问,回来大喊着美苏缓和,是世界的重大进步,结果到了巴黎峰会,他竟然当众变卦,和西方大吵了一架,这才几个月呀!

   一向喜欢安静过日子的勃列日涅夫,实在有些吃不消赫鲁晓夫的反复无常,他只能叹息了一声,随他去吧,等到二十二大,就可以前往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职,可以给人发发勋章,到处访问,不断增加知名度,这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

   勃列日涅夫立刻开始了擦屁股,恰好加林娜刚刚回国,所以勃列日涅夫直接收走了她的护照,不允许她在前往中国,至于加林娜爱好鬼混,勋总无奈之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吧,反正她的笑话实在太多了!

   接到勃列日涅夫让自己立刻回国的电报,尤里·勃列日涅夫十分不高兴,好好得为什么要回国,他都买好飞机票,准备去香港理发、购买时装,然后再转往九州日本,那里简直是男人享受的乐园……

   可现在这样的美好时光就要跟他告别了,又要回到那个寒冷而无趣的莫斯科,尤里是真心不乐意,可再不乐意那也是父亲的征招,他不是加林娜那个不管不顾的笨蛋。

   尤里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了中国,负责尤里相关工作的同志更加不甘心,为了拿下这位公子哥容易吗?现在人家回国了,能不能再次联系都不知道。

   对尤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以至于负责这一块工作的国安办主任李镜湖都听说了,在一次向谷雨汇报工作是,他多少有些遗憾,谷雨则不以为然,“这样一个见识了外部世界的人已经回不去了!”

   “我们还要再派人联络他吗?”

   “不需要,那反而会暴露,耐心一些,他会主动联系我们的,我们并不指望从尤里那里获得什么情报,这反而太容易暴露,但做做生意,淘到一些苏俄珍贵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老大哥领导人的子女是这个样子,咱们党以后……”

   “这样的人自然也有,哪里都有纨绔子弟,现在高级干部子女中的奇葩人物可不少!”

   “确实不少,前些天邓少章同志跟我工程兵司令员陈有琤同志的长子在苏俄的女朋友来到了国内,已经明确是苏俄KGB的情报人员,苏俄知道他喜欢音乐,特意安排这样一个人接触他!”

   谷雨慢悠悠的说道,“也不知道未来会安排什么人接触库伦?”

   “那么多款,肯定可以找到一款适合库伦的!”

   “不管去哪里,这一关都要过,随他去吧!”谷雨悠悠的说道,“把高级干部的子女纳入到管理中未必有用,但最起码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大爷掌握太多的机密,对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害!”

   “我看也难,父子连心,真要偷偷搞些什么,就算知道也会藏着掖着,甚至于被拉下水也有可能!”

   “这就是开放的代价!”谷雨晃晃脑袋说道,“可不开放,搞封闭行不行?不行,苏俄就是明显的例子,再怎么封闭,也封闭不了高级干部的子女,反而会削弱他们抗争诱惑的能力,勃列日涅夫的儿子竟然那么容易满足,其他人的子女就更容易收买了……”

   “我们的孩子可以跑到香港购物,跑到九州日本胡来,看着是提升了抗争诱惑的能力,但世面见多了,胃口也大得多,虽然帝国主义不好收买,但对内必然会更加贪婪!”

   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知,可知道又如何?他根本就解决不了,人总是有私心的,开国一代还有一些理想,对子女管理也严格了不少,越往后投机主义分子越多,挖墙脚只会越来越狠,这跟采取什么制度无关,纯粹就是人性问题。

   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美国人不贪,人家美国人是利用规则的高手,克林顿下台时一屁股债,可没过多久,克林顿基金会总资产就突破了20亿美元,这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然后克林顿的女儿就是基金会的高管,每年光明正大的拿钱,还美其名曰管理费用,仔细瞧一瞧人家的手段,人家需要去直接冒险贪污受贿吗?压根不需要!

   在无数个克林顿的努力下,罗斯福建立的世界霸权仅仅支撑了七十年就摇摇欲坠了,而在太平洋那一边,美国人的两个好安达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直接把家底分了,一个则出现了一个个勤劳致富的万亿富翁,可以说大哥不说二哥!

   等墙角挖多了,周期率自然就要发挥作用,看着情况不太对劲,统治阶级有开始了修修补补,能勉强裱糊一番的,或许未来可以给一个宣宗,不过等到宣宗一死,估计统治阶级的松懈又要到来,结局如何,谁也说不好,反正统治阶级总不会亏!

   真正的解决办法压根没有,不过延缓的办法倒是有一些的,比如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墙角搞得更厚一些,让他们可以多挖一些年;比如不断对外开拓,用外部收益来填补墙角;当然还有把篱笆扎得更深一些,篱笆上的刺更多一些……

   谷雨考虑片刻后说道,“有些事我知道,但我不准备现在做,我要一个个来!”

   “不管做多少,都是治标罢了!”

   “李润石同志倒是想治本来着,可继续革命那一套天然是不可能的,我在台下我当然支持继续革命,但我上了台,我是绝不愿意继续革命的,这同样是人性!”

   “看来也只能是缓解了!”

   “所以没必要把咱们看得多么高大,咱们也就那么回去,现在调子吹得越高,未来越被人笑话,还是想办法把根基打得牢固一些,如此老百姓日子好过一些,墙脚被挖穿也不至于那么容易!

   事物是螺旋发展的,咱们抓住了生产力这根主线,就可以螺旋向上,未来哪怕墙角被挖穿,人民承受的痛苦也少一些;若是哪一天我们处在螺旋下降阶段,生产力不断下降,那才真的苦,虽然当今社会不至于出现人相食,但内战不断,平均寿命大幅度下降是很有可能的!”

   说到这里,谷雨想起了苏俄崩溃后,苏俄人民的日子,不就是螺旋下降吗?中国绝不能如此,只要中国不分裂,哪怕未来处在螺旋下降期,也不至于出现苏俄那种结局,移民,还是移民,必须继续坚持,不管阻力多大,也要坚持!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七月底的北戴河会议上,谷雨将移民问题提升到新的高度,要求中央和地方的同志要立足长远,站在政治的高度,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质保量的完成移民任务,这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生死存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