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11章交流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828 2025-05-12 15:06

  经过无数次铺垫,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交谈往往非常简单,也更加直接,谷雨很快回答给出负责生产的工农群众没问题,有多少有多少,我们一点都不缺人。

  军队也给出了大半,没有给的原因也解释清楚,我们现在仗还没有打完,再说了派出没有战斗力的部队过去也没啥意义呀!

  而各种物资供应,苏俄有同志在中国财经委和工建委担任顾问,我们能够提供的,也尽量提供了,但目前也不过刚刚完成了一四计划,二四计划才完成了一半,还没有投产,又在打仗,只能有限供应……

  粮食也因为大灾提供不了多少,不过谷雨也答应,中国东北大豆今年有不少出产,可以提供一批,另外还有南方的咖啡等热带农作物还可以再多提供一些……

  斯大林见谷雨爽快,心情大好,五个集团军本来就是狮子大开口,能要来这么多军队,已经相当难得,这是二十多万经历过实战的精锐部队,比苏俄新组建的部队要强不少,他早就知道了……

  气氛越来越好,谷雨想了想开口了,“斯大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向热爱和平,珍重友谊,反对任何形式的帝国主义强权政治。

  我国希望与世界上一切国家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并希望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尤其是中苏两国,两国都是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有着长达上万公里的漫长边界线,也都有着先进的发展理念……中苏两国如何相处,必将对国际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和对处理中苏两国关系非常慎重,我党希望中苏两国长期友好,和平共处,建立起长期而牢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互信!

  我曾经托周恩来同志向您代话,有些事情在你我两人都在世的时候处理掉,子孙后代都省了心,但若是你我两人都没办法解决,子孙后代能不能处理,谁也不敢肯定!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谁也没办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有一点完全可以确定,自清末到三十年代,两国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已经告一段落,从此以后,中苏两国人民必然会世世代代相处,谁也赶不走对方,谁也不能真正威胁到对方的根本!”

  在中国已经启动工业化,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的今天,苏俄想搞过去那一套霸凌手段已经不可能了,中国毫不畏惧。

  而与此同时,中国也赶不走老毛子,即便是中国站在德国人一边,同时对苏俄宣战,也解决不了问题,老毛子只要缩在西伯利亚和中亚荒漠一带,不断轰炸各种铁路,中国也只能干瞪眼。

  等到苏俄在英美支持下,驱逐德国人之后,必然会返回国打击中国,两国核心区距离几千公里的现实,意味着中苏一旦交恶,必然是长期纠缠,谁也搞不定对方,唯一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如果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谷雨还可能冒一冒险,就算是兵戎相见,他也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收回一大堆国土,从历史的长河来说,或许有其合理的地方。

  但现在的中国实力还不够,虽然算不上一穷二白,但工业化刚刚起步,能够收回国际承认主权的外蒙已经很不容易﹐根本支撑不了长期消耗。

  而且苏俄并非全无防范,别看苏俄和德国打得热火朝天,但在外西北和外东北,苏俄同样驻扎了几十万军队,即便这是二线部队,装备一般,中国或许在外东北有些优势,但外西北可就不一定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首要敌人不是苏俄,而是美国!战后初期,中国工业刚刚起步,苏俄又极其虚弱,中苏之间很有可能要报团取暖。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还必须让苏俄冲在前面,吸引英美等帝国主义的目光,为中国的发展留下时间,而在日本问题上,又必须拉住苏俄……只恨穿越晚了,要是在辛亥前后中国完成统一,哪有现在这些窝囊事……

  所以权衡再三,谷雨只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尽量与苏俄敲定边界线,建立军事互信,这是最稳妥,也是最有利中国未来的选择。

  他毕竟不是希特勒,不可能疯狂的豪赌,尤其是后世来客,对世界局势的演变又有一定的认知,他更加不可能与苏俄彻底撕破脸。

  与上半年那一次见面,更多的是试探不同,这一次谷雨必须拿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所以谷雨提到了著名的三次《加拉罕宣言》和其后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明确了他和苏俄谈判的基础和基本原则。

  “1919年第一次《加拉罕宣言》主张废除沙俄以后与日本、中国和协约国所缔秘约,把旧沙俄政府掠夺中国人民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废弃一切在华特权,并明确宣布放弃对中东铁路之一切要求……

  虽然中国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声明还有另外两项,第一项是苏俄政府放弃了沙皇政府的夺取中国满洲和其它地区,然后让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民自己决定他们希望居住在哪个国家,以及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什么形式的政府。

  第二项是苏俄政府随后向中国政府提出取消1898年的条约,1901年的北京议定书以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达成的所有协定;就是把沙皇政府独自或与日本和盟国一起从他们手中夺回的一切东西还给中国人民……”

  说到这里,谷雨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你们他娘的把那些地方的中国人都杀光了,现在那边都是俄国人,你们搞公投,他们会回到中国?全他娘的忽悠人!

  特意把这件事点出来,就是要让斯大林知道,你们玩这些花招我是知道的,我也压根不信你今天所说的领土问题上的让步,一边借此问我要更多的兵和物资,一边三拖两拖﹖战争打完了,你又变卦了,真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玩什么花招……

  他接着说起了其后的内容,“到了1920年,第二次《加拉罕宣言》重申了《第一次宣言》中的大部分内容,但有关中东铁路的条款已经变为了愿意展开谈判,而不是立即交还。中国最为在意的外蒙古问题,苏方并未承诺撤军,只是承认中国对外蒙古主权……

  到了1923年,第三次《加拉罕宣言》重新发布1919年和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对华宣言的译文,删去了1919年第一次对华宣言中无偿归还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的一段文字,并照会中国北洋政府外交部,要求北京政府以其修改后的文本为准……

  到了1924年,中苏两国的外交部长在北京签定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按照三次《加拉罕宣言》制定了相关的协定……”

  把三次《加拉罕宣言》和其后的协定提醒了一番之后,谷雨很严肃的说道,“斯大林,三次《加拉罕宣言》只是宣言,并没有相应的国际法效应,但1924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却是中苏两国签署的平等条约,是处理两国边界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一直按照1924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相关精神,处理中苏两国的边界争端和各项历史遗留问题,我国从无任何违约!

  所以在我国看来,贵我两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事实上很简单,在《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平等谈判,彻底解决掉边界争端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斯大林,这一次会谈之后,我建议贵我两国对外发表一个联合公报,除重申坚决反击法西斯侵略,加强各种合作以外,也要重申两国基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处理边界争端和各项历史遗留问题的坚定立场,并就各项政治和军事互信达成协议……

  在此,我再一次衷心的希望,在您和我执政期间,把贵我两国的领土和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掉,不要让子孙后代为难!”

  微微顿了顿,谷雨接着说道,“斯大林,贵我两国存在的争端非常复杂,既有领土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有意识形态之争……这个问题不仅不能回避,还必须高度重视。

  贵我两党虽然都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因为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分歧……贵我两党偏偏又都追求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又使得这个问题非常敏感,甚至高于领土和各种遗留问题。

  坦率说,对这样的争论,中国共产党,尤其是我个人并无任何兴趣,中国对外交往,遵循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循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或许有一些,但一向排在最后!

  我党理解贵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坚持,也愿意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与贵党探讨一些意识形态问题,但争论必须有底线!

  斯大林,在此,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向联共布主席团郑重提议,从今而后,贵我两党两国,不管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在领土和历史遗留问题上,存在多少分歧,都不能公开争论,也不能影响两国之间正常的经贸和科教交往,更不能影响两国的政治和军事互信!

  贵我两党都是共产主义政党,都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都势单力孤!贵我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现实,必然会长期存在,鉴于这样的现状必将长期维持,我党认为这个提议很有必要性……”

  该说的都说清楚了,谷雨默默得看着斯大林,等着他表态,而这一次表态,也决定了接下来中苏两国的未来,斯大林缓缓开口了…….

  而他的回答自然也没有超出谷雨的预判,斯大林选择了接受,即便斯大林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倒不是说斯大林在领土问题上有什么想法,谷雨不想和苏俄打,此时已经七痧八伤的斯大林也不想与中国打,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拿回来很难很难!

  尤其是看到中国把党政首脑机关搬到北京,并通知各国,中国未来将定都北京后,斯大林真正明白中国为什么在外蒙问题上绝不妥协,谁也不愿意脑袋上顶一把枪……

  此时斯大林真正惦记的还是意识形态,他仍然希望对中国共产党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投资了这么多,鸡飞蛋打不说,还失去了缓冲地带,他心里一直无比憋屈,若是完全失去意识形态的牵制,那等于真正一无所有了,他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但理智告诉斯大林,他必须接受谷雨的提议,现在是苏俄有求于中国,而不是中国有求于苏俄;而且他也知道,按照谷雨的提议处理中苏关系,不管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来说,是有好处的!

  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一连串碰撞,斯大林已经意识到,中苏两国既有国际利益之争,又有意识形态的争议,一个处理不当,很有可能战友做不成,反而变成死敌!午夜梦转,斯大林无数次想起中苏两国围绕着外蒙问题的种种斗争﹐都要擦一擦头上的冷汗!

  如果不是他十分谨慎,主动让出外蒙,回避了冲突;如果不是英美迅速表态支持苏俄;如果不是中国对德国法西斯和日本的结盟有所顾忌,现在的苏俄很可能处在两面,不,还有日本,这甚至是三面夹击之中……列宁的事业真得危险了!

  现在的中国羽翼未丰,就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但是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就完全不一样了,若是战前的局面再次重演,简直不堪设想……

  偏偏谷雨比他小了整整三十岁,二三十年后他的接班人有他的谨慎吗?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俄国人的天性只能进,不能退……必须长期稳住中国,才有可能最终赢得对帝国主义的胜利……

  在整个人生中,经历过一战、二战的斯大林,又经历过俄国革命初期,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斯大林的思维终身未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必然会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战争分出胜负,直到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为止!

  所以当谷雨十分直白得指出了两国两党各种问题的根源后,斯大林权衡再三,表示了赞同,愿意发表两国边界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联合声明。

  还主动更进一步,提议就意识形态的争端,发表一篇两党联合声明,并在国际各支部和两党公开传达……有数以千万计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看着,中国应该放心了吧,这也是类似于共主的地位,该满意了…….

  没想到谷雨摇摇头,更加直白,他才没多少意愿掺和国际共运那些事情,你爱传达传达,反正我意思带到了就行了,“斯大林,我今天之所以提及贵我两党的意识形态之争,就是要跟您说清楚,我党并不对外输出革命,这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阵营而言,也是对社会主义阵营而言!

  但问题是,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就能避免的,一些帝国主义反对分子不断挑拨,一些国家党的领导人心怀叵测,刻意在贵我两党之间制造裂痕!

  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我党军队出现在巴尔干地区,而一些巴尔千地区党的领导人处于某种不可告知的目的,刻意说了一些很有争议的话!贵党应该警惕,这些人很可能是混入到共产主义阵营的帝国主义反动分子!贵党应当采取果断措施,消除隐患!”

  铁托和欧洲那帮子鼓吹谷雨思想的人,把斯大林当成鬼,把他当成打鬼的钟馗,借钟馗打鬼,谷雨岂能善罢甘休,让他们去死吧,死得越惨越好,他巴不得苏俄收拾掉他们!

  如此既能释苏俄之疑,加深中苏关系,继续从苏俄身上礴羊毛;又能让苏俄未来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控制,苏俄控制越厉害,未来的反弹必然越厉害,自然更吸引英美的眼球,何乐而不为?

  斯大林脸上微微动容,他再一次遗憾眼前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在苏俄?要是有他接班,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见

  鬼了,那么多培训,为什么苏俄就没有培养出这样一个人…

  谷雨今天这番话一出,帮了斯大林大忙,让他可以毫无顾忌的收拾那些吃着苏俄饭,却不断逼逼的家伙,既然中国人借此表明不掺和欧洲事务的决心,也不惦记着苏俄领土,准备和苏俄长期互信,那么他也同样需要投桃报李,在中国关心的问题上多一些让步……

  所以斯大林先是打了哈哈表示他对巴尔干党什么事情不太了解,等他回去之后问一问具体情况,然后再研究怎么处理,总不能直接说,我现在就去把那些吃里扒外的宰了吧!

  接着斯大林进入正题,双方开始进入各种技术谈判环节,斯大林很关心的询问起中国对日战争还有哪些需要帮助的,苏俄愿意竭尽所能。

  见斯大林亲自谈,谷雨想了想,也谈了起来,谷雨告诉他,中国对日作战现在有两大困难,一是对日本的大规模轰炸,要想效果好,必须有战略轰炸机,但是国产轰5的研发出现了太多问题,他为此伤透了脑筋!

  虽然苏俄同志十分慷慨,拿出佩-8轰炸机的相关资料与中国交流,中国又从英国获得了一些技术转让,但研究来,研究去,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斯大林当然知道,虽然苏俄的佩-8轰炸机也能带上5吨的炸弹,但是安全性能却不是太“优秀”。

  包括这款轰炸机的设计师在内,不少飞行员都死于技术故障,这就导致只要派这款轰炸机出征,就得多次检查性能,可见苏俄对自己的轰炸机是多不自信。

  苏俄尚且如此,生产和技术更加落后的中国自然更愁,谷雨告诉斯大林,因为检修B-17和B-24的需要,美国人不得不拿出了大批这两款轰炸机的技术资料,所以中国对这两个B有些了解,水平似乎比你的佩8高了不少。

  而且这还不是美国人最好的,B-29这款传说过起飞重量高达54吨的飞行魔兽快要服役,这家伙据说可以从美国起飞,直接轰炸德国本土,咱们得想办法呀!听完了谷雨的介绍,—贯非常重视航空领域的斯大林大吃了一惊,还有这样的妖孽?

  所以谷雨建议苏俄派出顶尖的飞机设计师,中苏联合研发一款四发重轰,发动机就用灰背隼的改进型,同时加大对B-29的关注力度,斯大林表示很有兴趣……

  斯大林当然知道,共产党此举是想着借鸡下蛋,更多的了解大型飞机的设计和发动机的改进,不过苏俄也确实需要搞出一款比佩8更加先进的重型轰炸机,中国肯定也搞到了不少英美重型轰炸机的资料,通过和他们的接触了解一番也不错。

  当然了,此时苏俄最好的设计师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对付德国上,重型轰炸机投入很少,不过只要一想到可怜的莫洛托夫乘坐佩-8访问欧美时,那种毅然决然的表情,斯大林就觉得很没面子,事实上,斯大林没面子的事情很多,他出外一般不坐飞机,真要坐,也坐得是美国人的DC-47,丢人呀!

  谷雨接着提到了美国第一台直升机R-4,即将装备部队,中国计划购买一两台研究一下,他询问苏俄能否将这一领域的专家派往中国,给中国的技术人员们说一说旋翼飞机,并接受一些中国的留学生……

  斯大林点头答应了,这是一个小事情,斯大林很爽快的表示会把直升机实验室主任米里派往中国做交流,虽然苏俄还没有搞出直升机,但已经有了不少技术积累,搞出了多款试验型的旋翼飞机……

  连续两个小问题之后,谷雨提到了日本陆航和海航飞机时不时骚扰中国沿海,但是英国提供的只是二战前的那种老式高塔雷达,效果很一般,成本也很高……

  谷雨惦记上了苏俄可以用一辆卡车拉着跑的RUS-2雷达,至少这款雷达的频率高了很多,表示希望引进,同时希望苏俄雷达工业的先驱季霍米洛夫研究组派出留学生。

  当然了,谷雨也没忘记告诉斯大林美国陆航在中国部署了雷达,虽然美国人管得很严,但还是有一些漏洞可以钻,中国已经获得了一些配件,同时谷雨告诉斯大林美国人将军舰和潜艇上的火控、声呐、防空雷达等系统集合在一起,形成CIC系统,非常先进,据说未来战机也准备用,非常先进。

  今年初的那次会面,谷雨就提到了RUS-2雷达,不过当时斯大林以该项目组输送到各地,现在比较混乱为由,不愿意提供,所以这一回谷雨是有备而来,又拿出了美国人的创造诱惑一番,看看你这一次动不动心……

  果不其然,斯大林动心了,当然了他的动心也是因为早就想好有把这款雷达提供给中国,因为苏俄已经搞出了新—代雷达,正在前线试用,效果相当不错……

  谷雨接着告诉斯大林,中国需要解决各个岛屿上的日寇,但中国没有制海权,只能依靠空降兵,但中国空军规模较小,空降兵只有一个教导团,使用的只是国产的运-3双翼飞机,所以想引进苏俄的里-2,也就是DC-47的相关技术资料﹐实现国产化。

  另外谷雨听说苏俄在空降兵作战这一块很有经验,两国能否做一些交流?斯大林点点头答应了,他知道中国已经装备了不少DC-47,也有大修线,引进苏俄的里-2,应该是为了节约时间,并不是没有能力仿制,毕竟是三十年代的运输机……

  不过见到谷雨盯着飞机没完,斯大林相当发愁,这么搞下去,苏俄在航空领域的积累要被中国掏光了,所以听谷雨提到制海权,斯大林很关心的询问,中国拥有那么庞大的海域,为什么只需要小型军舰的制造技术,却不关注中大型军舰的制造技术,这样是不好的!

  谷雨苦笑着摊摊手,表示中国国力有限,哪能把钱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则怒其不争,以中国的潜力,以你的领导能力,中国的强大的是必然的,怎么能不重视海军呢?

  谷雨想了想,果断的接受了斯大林的批评,表示愿意在战争结束后,向苏俄同志好好学习一下造舰技术,不过现在根本用不上……

  他告诉斯大林中美两国已经达成协议,美国将通过租借方案提供六艘潜艇用于日本的封锁,再加上中国国内生产的,应该可以有效的封锁日军……

  事实上,谷雨和斯大林两人围绕着海军在瞎扯淡,谷雨想的是战后登陆九州,搞到日本的研发资料一点都不困难·他现在傻逼吗,买什么苏俄海军资料,苏俄这会有什么海军?

  再说了,马上就是导弹和雷达时代了,除了潜艇和小型舰船以外,其他的都没啥实际意义,他失心疯犯了,才要苏俄中大型舰艇制造技术……

  而斯大林事实上也是在转移谷雨注意力,搞一搞万吨军舰不是挺好吗?不要老盯着那些那些真正的好东西,整天瞄着1.5万吨水压机,但怕什么来什么,谷雨是没有提万吨水压机,但那是在后面,因为不是最重要的,谷雨首先提到的是程控机床和自动机床的制造技术。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技术进步早就不依靠所谓的大国工匠那个双手了,二战也不可能,只要是上量的,尤其是枪弹炮弹等这种东西,肯定都是仿型制造的,而不是所谓的只有简单的车铣钻磨镗。

  程控机床,依靠机械仿形,外加简单的电充信号,有了基本的模板就可以大批量的制造,这个技术难度非常高,由于是机械仿形,对液压的系统要求也非常高,液压系统你不搞不利索是非常完蛋的事情。

  而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苏俄,给设备,给制造技术,但是程控机床的制造,尤其是高端液压系统的制造,都舍不得给,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提供了,中国就真正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那麻烦就大了。

  当然还有使用继电器的自动机床和半自动机床,这一领域苏俄虽然也要大批进口,但苏俄肯定有相应的研究,谷雨除了让科学家们想办法研究以外,就要想办法进行技术交流.

  英美难度大,苏俄还是有机会的,当然了,他也知道想让斯大林松口,必须要拿出东西,他当然也拿出了东西,那就是数控机床。

  最早的数控机床就是在在一张硬纸卡上打孔来表示需要加工的零件几何形状,利用一张硬卡来控制机床的动作,比如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飞机外型样板。

  此时中国已经有了图灵炸弹机,图灵自然有能力将电子管和机床联系起来,研究数控机床,而这个项目也是谷雨的中央大实验室投资项目之一,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毕竟早期的三轴数控难度再大,也比不上计算机。

  所以谷雨就忽悠斯大林,中国已经听说,英国人已经搞出了一款数控机床,非常先进,中苏两国可以做一些合作,当然了,苏俄在程控机床和自动机床领域的积累最起码也要拿出一部分……

  谷雨十分幸运,在这个机械化时代向电子化时代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不仅插了一脚,而且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可以借此获得一些关键技术的交换,要知道,即便是思路,也是极其先进的……

  斯大林听不太懂,不过他听到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可以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不管多么复杂的零件,都有可能制造出来,而不是让八级工一点一点的加工。

  听谷雨的意思,中国似乎已经有所得,真是不可思议,真得假得,一时半会,斯大林也搞不清楚,不过并不排除他答应下来,如果中国真有这样的好东西,那也只能交换了……

  斯大林甚至有些心潮澎湃,以至于听到谷雨提出希望苏俄提供1.5万吨水压机的图纸和技术资料都有些心不在焉,毕竟水压机使用的领域非常有限,而能够自动加工的机床可以用在无数领域呀!作为机械狂魔的斯大林能不在意吗?

  想了想,斯大林主动提议休息一会,今天谈得已经够多了,谷雨也不着急,斯大林问过专家,肯定也会知道谷雨没有忽悠他,关键是思路,苏俄没有,中国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