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09章卫星上天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740 2025-05-12 15:06

  父子交谈了一番,到了次日一早,张文普返回学校,此时北大已经开始流传《秘密报告》,内参虽然保密,虽然发行范围有限,但并非机密文件,散布很快,而此时的北大学生中家里有背景的人又不再少数,大学生中开始流传自然毫不为奇。

  此时国家处在高速发展中,大学生群体都有光辉灿烂的未来,从上到下都把他们当成宝贝疙瘩,大学的各种补助也足以让大学生们生活无忧,所以大学生们自然相当自傲,衣食无忧的他们普遍对政治感

  兴趣,自然立刻就开始讨论上了。

  与前世中国不同,抗战刚刚开始后,中苏就不太对付,苏德战争期间和战后初期,两国比较交好,但到了40年代末期又开始胡龋,不怎么提及苏俄领导层,加之谷雨反对个人崇拜,他的画像都不让公开挂,更不要说钢铁同志了。

  所以这一世的大学生群体看待苏俄,更多的当成是外人,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共,对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中国送来了共产主义的苏俄,还是充满了好感,

  对钢铁同志相当崇拜,甚至还有不少人把苏俄看成是理想国。

  不过看到原来的领导人杀了那么多人,又看到新领导人把老上级骂得狗血喷头,震惊之余,又觉得不可思议,原来这就是苏俄呀,可谓大失所望!

  赫鲁晓夫把自己的老领导骂成那个样子,反而引起了极大的怀疑,普遍的感觉是钢铁同志绝不至于那么不堪,一个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把苏俄带成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的领导人,怎么可能那么差?

  再说了,老领导是这样,赫鲁晓夫又能好到哪里去?你当时在干吗呢?是不是也杀了一大堆人,现在把责任推到老领导身上?

  此时那个搞麦卡锡主义,疯狂反 CP ,在国内大搞种族歧视,在国外到处搞新殖民主义的美国同样也不为正直的大学生所喜欢,所以很多人心中对苏俄的好感、崇拜一扫而光的同时,对美国同样不以为然

  大学生本来就充满了爱国热情,现在美苏都不当回事,自然更加拥戴中国共产党和谷雨,我们的党,我们的谷主席才是最好的!

  大学生们讨论之余,自然也有人怀疑中国共产党,不过话刚刚说出口,就立刻被人打回去了,你这几年大学政治课是怎么学的,你不是参加过三反吗?怎么会说这样的蠢话?

  苏俄搞个人崇拜,谷书记却一贯反对个人崇拜,连画像都不让挂,八大、九大的报告都有这一块的内容,你没有看到吗

  党以前犯过错误,中央也是承认的,南方根据地因为王明的错误路线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等到谷书记担任主要领导后,坚决反对肃反,提出一个不杀,大部不关,同时通过不断的整风凝聚全党,要不然我们能发展得那么好吗?

  还是有人悄悄提到了抗战初期,但同样有很多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外有日本鬼子的侵略,内有 KMT 反动派的捣乱,不镇压一番,抗日联合政府被颠覆了怎么办?我们能打跑鬼子吗?再说了,后来不也进行了平反吗?党都做到这一步,还要怎么样?

  此时的中国大学生们对谷雨领导下的巨大成就相当满意,对谷雨的感情也是真诚的,自然不能接受大家说谷雨的不是,或许对一些党员不满意,但对于好话说尽的谷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相当认可。

  所以即便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还是没办法把矛头指向共产党,当然也有个别人被人呼吁,写信呼吁与"罪行累累"的苏俄断交,但让党内有所担心的散步问题并没有出现。

  此时的中国相当开放,各大学都有数量众多的外教,大部分是德日教授,也有一些来到中国传授知识的欧美苏教职人员,这些人毕竟是外人,他们与中国隔着一层,而负责上下沟通的则为中国的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们。

  从1936年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主要大学的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们基本上都是建国前后培养出来的,都亲身经历过那段艰苦但又无比辉煌的岁月,很多人非常清楚中国是如何有的今天,他们的归属感更强,对苏俄更加了解,自然对秘密报告更不以为然。

  为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谷雨不仅让陈赓、黄克诚这样绝对忠诚的军队同志担任教育部长,还特别关注大学校长的认命,从部队中精心挑选了多位口碑非常好的指战员和政委前往大学担任校长,其中北上天的校长他都谈过话。

  同时由教育部和这些大学校长深入各大学,对教职工进行调整,谷雨跟陈赓说的很清楚,可以不信仰共产主义,但必须有爱国情结,那些毫无自信,动不动说什么中国劣根性的不允许留在大学教书育人

  这些年大学规模不断扩张,教职工的规模自然也扩张了很多,再加上一批不合格的教职工被送走,中国各大学逐渐形成了洋专家领军,中国技术人员为中坚的格局,不仅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水平也有了显著进步。

  这种局面下,大学自然相当稳定,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稳定,比如在南洋的华人邦,还有香港,就有人乘机捣乱,不过这些人想混乱人心自然也没那么容易......

  此时各大学校长们和党委干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思想工作遭到严重冲击的外籍左翼知识分子身上。

  这些外籍专家有些人认可谷雨主义,但也有一些人不是很认可,一是中国民族主义上头,私心太重,自己革命成功了,却不输出革命,几无国际主义精神;二是中国现行体制中有太多妥协的东西,很多人看着不舒服。

  不过谷雨主义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中国现在也确实太落后,看起来也确实没到社会主义这一步,加之确实尊重和重视他们,而且他们离开了,位置大多被那些屁股不太干净的德日专家接过来,这自然不能为一些专家所接受,有他们在,可以盯着那些法西斯.......

  但这一次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传播之后,很多人立刻就破防了,他们实在无法理解理想国竟然搞成这样,虽然中国环太

  党的同志解释这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太多的不成熟,又处在内忧外患当中,但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接受。

  理想主义一直是苏俄的神兵利器,在很多左翼人士眼中,赫鲁晓夫此举相当于中世纪公开询问神父"上帝杀的人比撒旦还多,为什么还依旧高贵呢?"。

  质疑神的动机,怀疑神的天然高贵属性,这已经是把神降阶为人了,一旦没有理想主义的外衣,太多太多的 CP 党人就会刨根问底,他们的奋斗和牺牲究竟是真的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还是为了苏俄的争霸?偏偏苏俄确实有很多抹不去的黑点,比中国多了多。

  所以有一位大学教授更是直接询问共产党的党委书记,"林同志,苏俄究竟是人类救世主,还是单纯的红色帝国?"

  林书记愣住了,缓缓他才说道,"我不知道苏俄是不是人类的救世主,但我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救世主,中国巨大的变化说明了一切!"

  这位教授微微一愣,然后缓缓点点头,这些左翼知识分子,思想中理想的成分很多,他们脑海中构建的苏俄形象是无比完美的理想国,但现在理想国崩了,他们又不能接受资本主义那一套,自然要选择替代。

  与前世不同,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另外一套治国理念,这些年是什么情况他们也都看在眼里,虽说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成就是最主要的,而且还在不断改变中,越变越好,所以很多人在心态崩溃,癫狂一番之后,开始更多的主动了解谷雨主义也就在这些左翼知识分子们痛苦癫狂之际,从德日两国被"请来"的专家们则大多很好奇的看起了热闹,法西斯分子坏事做绝,这些年都被翻了出来,自然是人憎鬼厌。

  虽然共产党说法西斯的所做作为与广大德日人民无关,但很多人明白之后有着沉重的负罪感,时不时道歉,不少人还用实际行动去弥补。

  但他们是真心地,还是假装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虽然中国共产党人也不在意,但他们知道,中国人也知道,这更多的是一场交换,你为我服务,我给你好处,大家各取所需......

  不过道义上的缺失,自然逼迫德日专家们更加低调,也严重影响到德日专家的话语权,他们的政治地位自然比不上在华的苏俄专家,各国左翼专家。

  没想到,没想到呀,苏俄竟然搞了这么一个大新闻,而且还是他们党的第一书记亲自揭发的,这总做不得假吧,共产主义者们也有这么一天,在对苏俄的愚蠢好笑之余,又产生了一种释然感,原来天下

  乌鸦一般黑,我们又有什么好内疚的!

  德日专家们心中所想虽然不会对外说,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表现出来了,以前很多人都小心翼翼,但现在不自觉间,他们就变得主动多了,而本来压他们一等的苏俄专家和左翼专家们则大多变得不那么理直气壮。

  这些东西相当微妙,不熟悉的人自然看不出来,不过中宣部常务副部长潘信长期负责这一块工作,他自然明白,不过越是明白,他越是觉得悲哀。

  这位深知党和国家黑暗面的同志,现在已经转型为非常出色的宣传工作者,过去几年潘信协助王若飞、叶剑英很成功的完成了宣传系统的转型,赢得了谷雨的不断赞许,他在党内的政治地位也在节节上升。

  他不仅主持中央宣传部的日常工作,他还同时是国安委委员,又因为对国外专家工作的了解,他还是中央人才工委委员,外国专家的相关调配都会咨询他的意见谷雨连续多年调配宣传工作,终于调

  配出一个满意的班子,自然不会更换,潘信的年龄又比王若飞、叶剑英两同志小了将近十岁,政治前途自不待言,很多人都知道他很可能长期负责宣传系统。

  但如果让潘信自己选择,他并不是特别喜欢这项工作,即便谷雨要求实事求是,但宣传系统的舆论引导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个发展初期的中国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还是有不少黑暗面,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移民,一点都不容易,不管是抗战时期,还是战后,每一次移民令下达后,都有一大堆血淋淋的东西......

  但就算新中国的黑暗面再多,也远远比不上苏俄,秘密报告向潘信传达后,潘信愣了很久,他倒不是震惊,很多东西他是知道的,他愣的是苏俄怎么会那么愚蠢,而更愚蠢的是,他和好友博古竟然曾经对他们言听计从,他实在想不通年青时怎么就昏了头!

  幸亏呀幸亏,谷雨同志是宽厚人,也愿意等待他的思想转弯,他才有今天,越是明白这一点,潘信就越拥护谷雨,他也明白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谷雨身上。

  所以在看到秘密报告后,又了解了一番国内和南洋各地知识分子的反应,潘信立刻向中办报告,希望向谷雨汇报工作,然后顺利得见到了谷雨。

  汇报完之后,潘信向谷雨进言,革命时期为了胜利有很多不得以的地方,但后人未必能够充分理解,而且党内不可避免也会有赫鲁晓夫这样的投机分子,未来中国出现困难,说不定也会出现这样的人,为以防万一,有些事情的痕迹必须彻底抹去,抹得越干净越好。

  谷雨默默得点头,不过又指示要做得巧妙一些,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以,也需要让人民知道不得以,不要完全抹杀,而应该适当的保留一些,在工作完成之后,中央会有一些必要的调整,有些事情也可以适当对外放放风,比如我们移民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足......

  潘信心领神会,他很清楚任何和谷雨同志有关的不利批示都必须抹去,同时保留一些个别做事比较极端的同志所做的事情,中央发现之后迅速纠正错误,这又是一次亡羊补牢的成功案例,他当然懂,而且一定会做好。

  但就在两人谈话结束前,谷雨同志却问了一个问题,"潘信同志,你经历过无数风雨,思想很成熟,你说说看我们党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事情?".

  潘信稍稍沉默,然后说道,"最好是传承有序,两三代之后应该就不用担心了!"

  "潘信同志,你理解错了!"谷雨摇摇头,"我做了什么,我知道,就算被后人捅出来,我也不担心,我现在真正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关,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美英法这些帝国主义国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下面垫着亚非拉各民族的累累尸骨!

  我不是说和帝国主义国家比烂,但苏俄作为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为了打败内外敌人,杀人是必须的,不仅苏俄如此,我们也同样杀了不少人,很难说里面没有冤枉的!

  为什么我们共产主义者杀了人,就觉得自己理亏了,这本来是正常的事情,国家这么大,混乱时期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潘信想了想说道,"我感觉是共产主义的调子唱得太高了,谷书记您提倡实事求是,也是在避免这个问题!".

  "你说的很好,一定要记住实事求是,一定要打消人民过高的期望,我们走的是新民主主义,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专政下的资本主义,既然是资本主义,就一定会有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只是程度要小一些!".

  "谷书记,我一定牢牢记住您的指示!

  谷雨微微点点头,然后有些感慨地说道,"这件事同时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枪杆子出政权是没错的,但政权绝不是仅仅依靠枪杆子就能守住的。

  钢铁同志迷信官僚,迷信军事专制,迷信契卡,想依靠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控制一切,最终他被官僚反噬。

  我们的枪杆子已经很强大了,要更多的注意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等的建设,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会发挥出比枪杆子还要大的威力。

  这些东西都和宣传系统有关,潘信同志,你这个常务副部长要充分承担起责任,我也相信你肯定可以做好!

  你为了革命主动绝育,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你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我也是知道的,今天你主动过来,我很满意,以后要多过来!"

  潘信答应了一声,而在他离开前,谷雨给他调换了中南海的许可证,不需要再打电话请示,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进来。

  过不了两天,党内由做事很细致的周恩来同志领衔,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小组,拥有非常高的授权,开始处理一些档案,潘信是实际负责人之一......

  就在潘信同志忙碌之际,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开始向下传达,不仅迅速将秘密报告下发各级党组织,到了三月初,更进一步做出决议让工人、职工、集体农庄中

  的积极分子了解报告的内容,秘密报告上的绝密字样也被取消。

  与此同时,各国党也不断刊印秘密报告,中国几天之间就开始在高校流传,而在波兰,秘密报告甚至躲到被人用作包装纸。

  因而秘密报告一说事实上都站不住跟脚,苏俄方面从未想过要把报告保密,赫鲁晓夫本人就是把钢铁问题从苏共高层一直扩展到普通民众以及全世界党组织的直接推手。

  而赫鲁晓夫为什么这么做,自然也和他做了秘密报告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有关﹣﹣当时会场气氛异常压抑,人们离开会场时都低着脑袋,震动极其巨大。

  无数人都感到压抑,不知道相信谁才好......内心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觉得赫鲁晓夫讲的是实情,但是又感到害怕,竭力不去这样想。

  国内反应不佳,各国党也没有立刻支持,波兰党的领导人还突发心脏病不行了,这一形势其实本应该让苏共领导人采取更加慎重的态度,但赫鲁晓夫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把秘密报告散布了出去,当然这也不奇怪,到了这一步,赫鲁晓夫也已经没有选择了。

  如此大规模的传播,秘密报告迅速在整个苏东地区流传,大家都在追问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钢铁同志能够在数十年里犯下了如此多的罪行却能一直领导苏联,甚至享受着全苏联乃至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

  崇拜?

  赫鲁晓夫实际上也没有完全把斯大林否定,他对诸多问题的解释是"钢铁同志本意是好的,但好心办了坏事",但在看到了这样一份报告后,多数人很难接受"好心办坏事"这样一个解释。

  所以该来的都来了,《秘密报告》发表后不久,在第比利斯和其他大城市举行对钢铁同志的悼念活动,并逐渐转化为针对《秘密报告》的抗议和示威。

  第比利斯的示威者高举钢铁同志的画像,高呼"钢铁主义万岁"、"打倒赫鲁晓夫"等口号,苏军出动实弹部队和坦克驱散游行,部队和示威人群发生了冲突,最终士兵向人群开了枪,有数百人伤亡,超过200人被逮捕......

  紧接着,影响力很大的苏俄作家法捷耶夫开枪自杀,他的遗书很有意思,"我看不出再活下去的可能,我为之奉献终生的艺术已被党的自负而无知的领导所扼杀,现已无法挽救......".

  一方面,法捷耶夫难以承受钢铁深化的破产所带来的思想幻灭,他开始怀念列宁时代,"列宁死后我们被贬到孩童地位,被消灭,被恫吓!"

  另一方面,他对未来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他把赫鲁晓夫们称为暴发户们,断言这些人已经背离伟大的列宁学说,甚至认为他们比暴君钢铁还要恶劣,后者还算有知识,而这些人不学无术。

  苏俄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分裂,各种争吵不断,巨大的思想混乱出现了,而此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曾经骂过钢铁同志的铁托以外,其他一个个疑虑无比,都十分谨慎,都到了三月中下旬了,也没有太多积极的反应。

  而本来说好支持的中国共产党也没有任何反应,即便美国记者询问中国新闻发言人,中国的态度是这是苏俄的内部事务,中方虽然高度关注,但并不方便发表评论......

  此时在西方,随着秘密报告的内容被美国情报机构获取,并迅速披露,各国 CP 党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动荡,多位名气很大的左翼人士发表抨击言论,苏俄在欧美多年的经营遭受空前重创。

  苏俄中央一看不是事情,迅速进行了纠正,重新开始转向相对保守的方针,苏共中央发布的有关决议中,对钢铁同志的批评已经温和了很多,但已经来不及了!

  意识到捅了一个大篓子之后的苏共中央主席团连续开会,讨论处理方案,转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办法,中央主席团成员们

  研究认为要赶紧搞一件光荣的事情,办法是现成的,发射卫星!

  早在苏俄洲际导弹发射之前,苏俄和美国争相宣布要发射卫星,而他苏俄确定的卫星发射目标是卫星重量1000-1400千克,包括200-300千克的科学仪器,不过设计的卫星太重,火箭的推力不够,虽然苏俄搞定了洲际导弹,但很难保证卫星上天。

  不过等到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后,赫鲁晓夫很满意,召见科学家们讨论,什么时候可以发射卫星,苏俄要让国际歌在太空中响起,越快越好!

  问题是这样的卫星也不小,但卫星总设计师吉洪拉沃夫迅速意识到,现在需要抢谁第一个发射卫星,而不在乎大小和重量,所以他向赫鲁晓夫提出了"最简单卫星"的设想。

  他说:"如果我们把卫星造得小一点、重量更轻、更简单一点,30千克左右,甚至更轻,我们就能第一个发射卫星,只要发射成功,就是胜利!第一,比重量和个头更重要!"

  赫鲁晓夫虽然批准,但听说这可卫星只能发出"嘟﹣嘟﹣嘟"的蜂鸣声,自然不是很认可,权衡一番后,赫鲁晓夫提出了两个卫星方案,同步进行,一是搞这种简单的小卫星,二是要国际歌响起。

  若是能唱国际歌的卫星搞出来之前,美国有迹象要发射卫星,苏俄就先发射小卫星;若是在此之前,美国人没有任何迹象,苏俄就等一等。

  赫鲁晓夫下达命令后,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代号为" PS -1"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迅速研制完成,卫星原定设计中的许多仪器和功能都被拆掉,3个月就改装了一颗新的卫星,命名为"斯普特尼克﹣1"号,又名"卫星﹣1"号。

  此时形势紧张,赫鲁晓夫也急眼了,哪里还顾得上第二颗卫星,在吉洪拉沃夫的"最简单的卫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1"研制成功后,他立刻批准发射,而这一次运气也很不错,随着一声怒吼,苏俄抢到了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的桂冠和荣耀!

  这不单是苏俄的胜利,也是科学的胜利,所以与苏俄发射洲际导弹几乎默默无闻不同,世界各国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都争相报道"卫星﹣1"号。

  "轰动本世纪的新闻"、"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太空绣球"等醒目标题成为各国报刊的头版头条,"划时代的举动"、"历史性的突破"、"人类的进步"等赞美之词不胜枚举。

  苏俄对外公开发射成功的消息时,艾森·豪威尔正在纽约与美国大财团的领袖们见面,当天晚上他还和领袖们悠闲得打起了桥牌,当他从加急电文上瞥到"苏联卫星已上天"的刺目字样时,手中扑克瞬间散落一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