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52章二十年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279 2025-05-12 15:06

  不过毛泽东同志震惊之后,立刻就清醒醒过来,刚想说什么,谷雨接着说道,"我知道有同志认为我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模型的理解有问题,或者认为苏俄本来就比较落后,资源又不如西方,在新技术的追逐上不如西方是必然的,不是制度的问题......

  这些都可以理解,我只有一个要求,搁置理论上的争论二十年,把心思全部放在发展上,这段时间社会主义试点可以继续搞,同时我们好好看一看中苏两国民用轿车产业的发展!

  为什么要看民用轿车产业,原因很简单,苏俄和我们都从德国获得了先进的轿车生产线,而苏俄的技术储备和人才远比我们多,苏俄的家底比我们厚,所以苏俄消化速度比我们快,他们早早拿出了莫斯科人小轿车就是证明!

  汽车产业作为最大的民用工业品,产值巨大,产业链漫长,即便到了战时,汽车产量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苏俄也肯定也会优先发展,正常情况下,二十年后,苏俄的民用轿车产业应该比我们强大。但我敢肯定,只要我们继续现在的发展路线,二十年,最迟不超过三十年,我们的民用轿车工业将会超过苏俄,不仅产量超过,质量也会超过。

  若是我判断正确,我们就继续不断摸索和完善新民主主义路线,同时继续试点社会主义路线,不断寻找一个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然了,若是我判断错误,我们自然会考虑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试点区,并为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做准备!

  同志们,我和你们一样,都无比珍惜和热爱我们这个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和人民,我非常希望中国能实现社会主义,并一步步靠近共产主义理想。

  但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第一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似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在我对苏俄模式和马克思社会主义模型存在怀疑的当下,我必须谨慎,绝不能把党和国家、人民当成试验品,维持现状,不断改进,同时不断尝试社会主义试点,这条路是最稳妥的,希望可以获得同志们的支持!"

  谷雨敢这么说,自然有底气,或许其他国产汽车的发展达不到苏俄的水准,但主要技术人员为日本人的丰田汽车,在中国全力支持其发展,依托远比前世的日本还要庞大的东亚市场,要是发展不起来,谷雨就白活了!

  只要丰田汽车和前世一样迅速发展起来,其起到的鲶鱼作用,会逼迫各个国有和民营汽车公司大幅度改进,到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的综合实力绝对无比强大,甚至于重现日本七十年代反攻美国市场都有很大的可能。

  而苏俄的汽车工业怎么样呢?在谷雨的前世,他们在六七十年代整体进口菲亚特的生产线,搞出了拉达汽车,然后到了八十年代又一次衰退了,根本不会自我升级。

  与苏俄相比,不管是东德的卫星小汽车,是捷克的斯柯达都多灾多难,斯柯达还好一些,卫星小汽车一款车用了三十年......

  而在技术上,谷雨也已经在做准备,中国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正在研发,一旦取得突破,汽车工业也必然获益,搞机械基础不足,但是下大力气搞电子的中国,弯道超车希望非常大!

  谷雨这番话等于放出了胜负手,在座的几位同志都沉默了,苏俄搞得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国搞得是新民主主义带计划的市场经济,而新民主主义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

  在无数同志眼中,哪怕是搞得不太好的社会主义也应该比资本主义强,怎么也应该比新民主主义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而苏俄的国力比中国强,资源比中国更多,人才比中国多,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二十年后,苏俄的轿车产业都应该比中国发展的好。

  但现在谷雨说,现在比苏俄民用轿车工业落后的中国,二三十年后会超过苏俄,那,那咱们还是继续走新民主主义吧,社会主义那一套有些探索就够了,未来社会主义试点成功当然好,不成也没什么.....

  二十年,一代人的时间,只要好好保养,即便是中央局朱德同志也有很大的机会看得到,而此时谷雨的信誓旦旦也给了朱德同志极大的信心。

  现在的谷雨虽然不是出口成宪,如果没有确切的把握,他绝不可能这么说,否则一旦失败,必然会严重损害他的威望,甚至于直接动摇他的领导地位都有可能!

  三十年代中期他敢说十年内打到日本本士一样,无数同志看不懂,也抱怨他瞎搞,但事实证明他说的对,而且超额实现了,日本这个近代中国最大的敌人,被中国彻底击败了,什么是超前的眼光,这就是!还有他在三十年代中后期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无比的精准,他愣是凭借着少得可怜的筹码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同样证明了他拥有超前的眼光!

  所以当谷雨第三次给出研判时,朱德同志压根没有顾虑就表示了支持,不管怎么说,现在确实发展的不错,也确实不需要着急。

  他看了一眼毛泽东同志,然后很肯定地说道,"二十年咱们还是等得起的!能不能活到二十年后,我不敢说,但我媳妇肯定能活那么久,到时候我就算不在了,她也可以把结果烧给我嘛!

  刘天章同志与毛泽东同志同龄,他也笑着说道,"二十年并不长嘛,有二十年时间,不管是新民主主义,还是老李推动的社会主义,还有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都能看得更加透彻,等一等也是好的!"

  邓绍齐同志也点点头,"老刘说得在理,现在我们发展的不错,一静不如一动嘛!"

  廖德华和李强两同志自然不用说,在这个大问题上,他们自然和谷雨站在了一起,虽然周恩来同志缺席会议,但此时大势已定。

  毛泽东同志从谷雨的表情中看得出来,谷雨很自信,很明显他认为自己的路线要比苏俄那一套要更优越,他甚至于看不上马克思经典的社会主义模型,所以他开始了又一场豪赌。

  在谷雨基本控制全党,党内基于过往的成功,对他充满信心的当下,毛泽东自然不可能硬扛,既然谷雨允许社会主义试点二十年,那就认真看一看吧,用事实说话,比吵架好得多!

  正如其他同志所说,目前这条路虽然问题不少,但干得确实也,上下都比较满意,再等一等也确实是可以的!

  与谷雨对社会主义路线产生怀疑不同,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路线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社会主义试点一开始就碰了钉子,但他还是很有信心,一定可以找到一条新路,困难、问题也不可能比方法多!

  而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也默默下定了决心,从现在开始就要戒烟,调整不好的生活方式,一定要以最饱满的状态等到二十年后!

  同时为了避免意外,也要加大接班人的培养,长期担任政委,搞过外交,做过省委书记的古柏与谷雨年龄相当,在党政军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只要古柏搞好了社会主义试点,他天然就会成为党内左翼干部的代表,到时候虽然不可能与谷雨抗衡,但绝对可以做一些必要的限制,到时候若是谷雨搞得不成功,完全可以督促他改变,转向社会主义道路!

  若是谷雨搞得非常成功,完全压过了苏俄,也比社会主义试点区搞得好,那至少证明苏俄那一套有问题,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模型确实需要做一些修改。

  那也没什么,马克思毕竟是19世纪的人,他有一些历史局限性,也不奇怪,正好可以通过不断的社会主义试点,不断的改进马克思主义,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同样具有空前重大的意义!

  说到底,谷雨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型提出怀疑,并不是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还有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而谷雨也认可和拥护其中绝大部分理论,这一点他们有共同点。

  毛泽东同志又想起了战前的欧美之行,若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型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探索真正的社会主义,也就意味着中国将有一个较为漫长的新民主主义时代。

  若是在新民主主义时代,一步步做到美国那样强大,只要在公平上再多下一些功夫,他也是可以接受的,他并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人。

  美国那一套东西还不够好,有太多先天的问题,目前看来社会主义路线明显更好,但若是社会主义只是看起来好,实际运行中有严重过问题,那么稍稍往后推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说到底,他和谷雨一样,都认同国家富强是最重要的随着毛泽东同志点头认可,中央局常委会气氛顿时一松,其他几位同志很高兴,党内越来越激烈的路线斗争终于取得了缓和,二十年内应该不至于在激烈撕逼!

  中央局常委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当然有人想到,谷雨会不会利用年龄优势在搞拖延,不过这种想法一闪而过,谷雨现在对共产党的控制虽然强,他真得要做什么,谁也挡不住,他压根没必要做出这么大的赌博,赢了,自然好;输了,怎么交代?

  他们这些人注定是要上书的,身后名无比重要,而谷雨又是那种格外在乎名声的人,他压根不需要说出最后那段带有赌博的话,这只能说明他确实是那么想的......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一致后,谷雨接着说道,"南洋华侨拥有空前数量的资产,即便二战期间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家底还是很厚的,把他们的资金引到国内,我们正在进行的二五计划和下一个五年计划日子会好过不少!

  但是呢,这帮子人比国内的资本家还要难缠,对我们也缺乏信任,我担心的是,他们这头离开了马来亚、爪哇岛,那头又钻到了缅甸、暹罗、苏门答腊,那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了?

  我想了想,要继续做两件事,一是加大对华侨的招商引资,除了鼓励华侨对国内直接投资,也要让出部分赚钱效应比较明显的行业股份,比如港口、铁路、电力、银行等,让华侨资本可以分一杯羹,保值增值,也可以随时从香港脱手...

  这一块不要再争论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这些资金吸纳进来,加快我们的建设,未来我们手里有家底了,完全可以再进行国有化嘛,这不难!

  我们搞新民主主义,一定要灵活,不要有这样那样的框框架架!

  二继续釜底抽薪,我们在缅甸、暹罗和苏门答腊有不小的影响力,结果我们的国有资本没捞到太多好处,反而被那帮子华侨站了坑。

  这帮子人拉着我们的虎皮剥削三地老百姓,三地老百姓民怨却是我们来背,这不行,我们接下来要同三国政府商量,让他们搞一搞国有化,逼着那些华侨资本转让控制的产业。

  这样既可以缓解与三地的矛盾,我们的国有资本也可以乘机搞一些投资,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我们的最大目标,逼迫南洋资本为我们的建设服务!"

  毛泽东同志立刻明白过来,谷雨为啥前面长篇大论,原来是为这个准备的,不过他这会也不准备再反对什么,既然大家伙达成了约定,他也不好反悔。

  同时他也在内心有些感慨,要真正论怎么搞外交,怎么对付资本家,还真是谷雨路数多,谁能想到他竟然搞出了这样一套路数,既能扩大在南洋的控制,又能从华侨手里搞来钱!

  毛泽东同志是非常骄傲的,他一直认为中华复兴,做事就应该堂堂正正,并不喜欢耍弄那些明谋,但仔细想想,谷雨说的也对,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想堂堂正正,得成了世界的当家人才有资格,而在此之前,也只能按照洋鬼子的路数来了......

  就在此时,廖德华同志问了起来,"谷雨同志,让三国搞国有化,三国有足够的资本搞吗?若是华侨华人在三国国有化的过程中吃了大亏,我们就里外不是人了!"

  "三国没有足够资金,可以问美国人贷款嘛!"谷雨笑着说道,"我相信美国人也非常乐意,他们现在资本严重过剩,借钱可以加强控制,又可以看到华人的影响力被严重削弱,高兴还来不及呢,花一点钱算什么?"

  几位常委并不诧异,在爪哇岛,同样是华侨退出,美国人进来,如果对谷雨的路数不理解的话,真得以为谷雨是对美大幅度的妥协让步。

  果然谷雨接着说道,"我们此举帮了三国不少忙,我们要求不高,我们需要帮他们规划,尽量多搞一些项目,修桥铺路,城建电力,建厂开矿都要上,这样人民才会过得更好一些!

  只不过项目一多,投资肯定也有不少,问美国人借的钱总要归还的,我们也得帮着他们想办法,我想来想去,需要发挥他们的特长。

  苏门答腊情况好一些,石油和煤矿都比较好开发,扩大产量,一部分供给我们,一部分出口全世界,换来的钱上新项目,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执政联盟也能坐得稳!

  暹罗、缅甸资源稍微差一点,但两地是世界水稻主产区,我们的杂交稻种子要卖给他们,也要帮着他们上化肥厂,让他们可以更多的种植杂交稻,产量翻倍很容易,对外出口赚钱,手里有了钱,可以还债,继续上新项目!

  未来我们有一些家底了,这些国家也可以向我们借钱购买我们的设备发展,然后把多余的农产品出口给我们嘛。

  等到机会成熟,南洋各国也可以加入香港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和南洋可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才是真正的大道,南洋华侨那一套吸血模式,早就应该被淘汰了!"

  至此,谷雨对三国的未来攻略,也就完全出来了,谷雨非常嫌弃原来通过华侨作为中转,从南洋获得财富的办法,因为这条路线,受制于华侨的私心,赚到的钱能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用到国内就不错了,即便如此还要不断拉着,哄着,而且还要防范华侨在国内乱来......

  过去这一套玩法是在太被动了,谷雨绝不能接受,他完全改变了路数,中国对南洋输出农业和工业技术,帮助南洋搞基础建设,从而带动中国成套工业设备的出口,同时也可以大量获得南洋的农矿产品,促进中国的发展。

  而受援国不仅可以获得中国的安全保护,可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自然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一旦南洋各国形成对中国粮食种子和机械配件的依赖,自然而然也就加大了控制,未来再进一步,就是借钱给这些国家......

  这一套玩法怎么看怎么熟悉,怪不得谷雨理直气壮,坚决要求美国免除贷款,原来不知不觉间,美国已经从中国拿到了那么多好处,不给中国馈赠,中国岂不是亏大了?

  毛泽东同志想到这里,有些感慨地说道,"谷雨同志,我一四计划期间,我们向苏俄出口农矿产品,交换苏俄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当时苏俄的要价那么高,他们也真敢说出口......"

  谷雨笑着点点头,"美国家大业大,馈赠一些不算什么,只要能够长久做生意,馈赠出去的钱,总会赚回来了!

  但苏俄就不同了,他们家底薄,今天拿出了东西,明天恨不得就连本带利拿回来,而且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从来不设身处地的为他国着想

  同志们,不要总是说资本家没有远见,资本家为了钱是舍得投资的,他们也有足够的耐性搞一搞长期长期投资,这是很大的长处。

  资本家把这一套用到咱们身上,咱们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仔细想想人家为什么那么干,想明白之后,也可以有样学样,对外用出去嘛!刘天章同志长松了一口气,"幸亏有苏德战争,我们才收回了外蒙,还拿到了那么多人才、技术和设备,再也不用依赖苏俄了!"

  朱德同志叹了一口气,"牺牲也很大呀,我们现在家底厚了一些,也要多给烈士家属一些补偿,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呀!"

  "老祝说得在理!"谷雨想了想说道,"现在我们的红糖产量增加了不少,今年八一期间给全国的烈士家属额外发几斤慰问糖,花不了太多钱,关键是情谊....."

  廖德华同志一向抠门,但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反对,几千万斤慰问糖,确实不多,光光河南统计出来的乱七八糟的浪费,就超过这笔钱了!

  中央局常委会定论,自然要向马尼拉的周恩来同志通报,看完了中央通报之后,周恩来同志有些头疼得按了按太阳穴。

  这一次的谈判比想象得要难得多,美国人难缠倒是其次,关键是南洋华侨,现在这么挖他们的根,他们损失那么多,自然满腹怨气,也对共产党缺乏信任。

  偏偏中央那边,不仅没有让步的意思,反而更进了一步,下定决心要彻底改造南洋,接下来的矛盾只会更激烈,这种情况下,想把华侨资金引入中国何其艰难!

  可再难,周恩来同志也没有任何退让的想法,南洋华侨掌握着那么多资源,却和共产党不是一条心,不愿意按照国内的指引发展,甚至还想把他们在南洋的那一套用到国内,这绝不能接受对中国这样的大一统国家而言,南洋华侨的钱虽然重要,但怎么也比不上共产党的江山巩固,关系到政权问题,一步都不能让!

  就在此时,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同志走了进来,"吴主席,陈嘉庚先生过来了!"

  "陈老岁数大了,我们出门迎接一下,一边走,周恩来同志一边问道,"事情闹得这么大,陈老没什么其他想法吧?"

  "陈老是明白人!"

  周恩来同志点点头,看到陈嘉庚先生后,周恩来同志快步走过去,搀扶住老人家,面子给得足足的,陈嘉庚先生却微叹了一声!

  到了客厅,两人分宾主落座,说了两句客套话之后,陈嘉庚先生缓缓说道,"华人在南洋立业不容易,让他们抛弃家业,重新开始,难度太大了!"

  "中央也是为华侨着想,马来亚、爪哇为南洋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土著众多,英美列强又绝不让步,我们不能高估帝国主义的底线,一旦酿成血案,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陈嘉庚先生摇摇头,"中央的顾虑老夫是知道的,老夫也一向支持华人迁回国,可不同人不同心,有些人还是放不下眼前蝇头小利,为之奈何!他们求上门来,我也只能帮着跑跑腿,传递一下声音......"

  "陈老,谷主席早就说过,不论南洋华侨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他都愿意理解!但丑话也要说在先,有些东西一旦放弃了,我们想干预都没有理由!

  现在中国虽然强大了不少,但也有种种顾忌,这一次美国海空军封锁爪哇岛,我们就算有心,也没办法施展,未来美国人会不会故技重施,谁也不敢说!

  自西方殖民者到达南洋,至今几百载,被残害的华人无可计数,会不会有下一次,谁也不敢说,过去是没办法,现在国家需要人建设,一些人却又不愿意回来,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周恩来同志摇摇头,连连叹息,接着说道,"我刚刚得到了中央常委会的通报,未来一段时间,中央准备在香港再上市一批收益很好的民生和基础建设类企业,这些企业每年都有稳定分红,而我们原来说好拿出来的香港对外开放的资产,也可以多拿一些出来,让他们可以购买,这样多留一条后路,以后万一出了事,也不至于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中央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了,可以说仁至义尽呀!"

  而同样在此时,中国驻苏门答腊大使拜会了苏门答腊总统鲁米那,传达了中方的一些观点,鲁米那听完欣喜若狂,他早就对一群又一群马来亚的华人跑过来忧心忡帅,可又招惹不起,没想到中国人竟然这么照顾苏门答腊.....

  不过鲁米那又担心是骗局,再三表示了一番,大使没办法,不得不告诉他,中国希望的是华侨建设好国家,不是一大堆人跑到苏门答腊,影响到苏门答腊的社会稳定。

  你们适当做一些事情,我们不仅不反对,而且也是支持的,中苏两国的长期友好大局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我们也希望在经济上多一些合作,比如某某项目,鲁米那二话没说同意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