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6471 吐槽:161 更新日期:2022-09-02 17:12:10
北京中南海,毛泽东同志家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后,毛泽东同志把刘少奇同志送出门外,在门口与刘少奇握手,“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刘少奇同志点点头,与他握手,带着毛泽东同志送给他的几本书离开,毛泽东同志轻轻摸了摸手心,他发现刚才刘少奇同志的手很凉,这位老乡别的都有,就是得失心太重,至于这样吗?都半百年纪了,得失心还这么重!
“老李,这个刘少奇,就是一个是非人,你见他干嘛?”
“你不懂!”
郑子箐同志不满意了,“我是不懂,是读书少,可我知道见他对你没好处!”
毛泽东同志没有回答,摇摇头,径直来到书房,继续阅读他最近淘到的一本书《圣西门选集》,这段时间,他看了一遍,但还是觉得有必要再看几遍,因为从这本书中,他隐约把握住了谷雨的一些思想。
对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毛泽东同志以前并不重视,也没有怎么看过他的文章,但是毛泽民同志却把这本书推荐给他,而且告诉他,谷雨同志的治国理念受圣西门影响很大,走的是典型的专家治国路线。
一开始,毛泽东同志很不以为然,一个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的文章有什么好看的,不过看完第一遍之后,毛泽东同志猛然间明白过来,谷雨现在正在推行的是一种按才分配的圣西门社会主义,这是一种由有能力的专家、学者等精英层占据金字塔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
谷雨虽然打着马克思的旗号,可实际上却并没有走马克思的道路。一方面,他在具体执政时,却按照劳动能力分配话语权力和各类资源,给予有能力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待遇和社会地位。
这本质上就是认同圣西门所说的“脑力劳动要天然地比体力劳动更有价值”,说白了,还是崇尚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阶级观念。
另外一方面,谷雨虽然强调奉献,强调为人民服务,给予劳动模范以很高的社会地位,但他并不愿意发动真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而且有意忽视广大工人阶级所遭受到的剥削和压迫。
现在不管是国企和私企都存在着极其普编的加班现象,八小时工作制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工会系统不断有同志认为要坚决贯彻八小时工作制,却被谷雨否决。
谷雨却认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处在短缺经济,现在要做的是不断提高产量,提升质量,国家不应该反对加班,应该做的是落实对加班的补偿。
在谷雨的主持下,劳动法用法律形式规定八小时以外和节假日的加班费,并责成各地的总工会和驻厂代表执行,但制度是有了,执行却相当松懈,尤其是各个农村合作企业更是连工会主席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加班费……
谷雨所提倡的按劳分配,旨在消解掉既得利益者(资产阶级和因革命而产生的特权阶级,谷雨口中的封建特权阶级)所拥有的按资本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的分配形式的法理性,这种消解并非是一种阶级斗争,其作用也不是为了达到彻底消灭一个阶级资产阶级的目的。
谷雨嘴上说,先建成高度发达的新民主主义,然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他也确实不断对资产阶级和特权阶级展示拳头。但目标并不是消灭他们,而是迫使他们进行让步。
这个让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资产阶级和特权阶级打开上升的通道,让那些谷雨认可的精英们也能上升到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资产阶级,这里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谷雨对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管理层所给予的股份奖励。
另一方面,则是促使向资产阶级和特权阶级让步一部分话语权力,谷雨认可的有能力的专家学者,可以利用这些话语权力,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利益分配的优势地位。
也就是说,谷雨所要建立的社会,是一个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为区分的阶级森严的圣西门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一切的分配都按劳动成果,而什么是判断劳动成果多寡的标准呢?那就是看你脑力劳动的效率。
如此一来,一个新的阶级结构就会被彻底固定下来,一种新的阶级社会再次诞生,这与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消除阶级差别,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截然不同。
这种政治理念,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有着天然的契合,那些专家学者,在古代就是文人士大夫的层;而谷雨反对的资产阶级,在古代就是掌握社会财富的地主阶级,而他口中的党内特权阶级,在古代就是皇权和皇亲国戚等封建特权……
他口中的民主和科学,也有特指,民主就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内部的民主,而科学则是因应于时代需求,用科学取代了儒家理念,而高考和正在上海试点的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种各样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定级制度,就是另外一个科举……
看明白了这些之后,毛泽东同志终于明白了谷雨各项政策的根本逻辑,也明白了谷雨正在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他的路线看起来非常新颖,非左非右,但与传统中国的内核并无根本的变化,而是进一步的升级和改造。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社会各阶层迅速找到了各自的定位,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而相比封建时代,又因为资产阶级和特权阶级被压制,中外旧势力被清洗,中国社会各价层拥有了巨大的上升空间,所以中国社会在革命之后迅速稳定下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再加上列宁党所带来的高度组织性,中国巨大的潜力得以完全释放,这才闪电般的击败了内外敌人,成功的实现了两个四年计划,一五计划今年内也将较为顺利得完成,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事实已经证明,谷雨的路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时至今日,全党全国上下都已经宾服于谷雨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也都义无反顾的沿着他制定的路线坚决走下去,至于苏俄路线,早已经被党内同志抛之脑后……
但这种路线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谷雨也认识到了这些,所以他将这个社会命名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坚持要将生产力发展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寄希望于先提升生产力和教育,一步步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然后向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过渡……
谷雨路线理论上并没有问题,但在执行中,却迅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数符合谷雨政治理念的的专家、学者不断入党,不断成为党的领导居,而广大的工人阶级代表却事实上被压制,并无什么话语权。
长此以往,党的性质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获得党的领导权的专家、学者,他们会主动消除阶级差别吗?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谷雨模式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看着离马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无比接近,但却如水中花,井中月一样,看得见,摸不着……
谷雨有没有意识到这个结果,毛泽东同志认为他是知道的,他多次提到周期律,并试图通过加强监委,加强税收征营等等方式加强监督,提倡为人民服务,提倡任何职业都是平等的恰恰说明他看到了问题。
但看到了问题,并不代表谷雨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谷雨同样有局限性,他不可能对自己革命,而且此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工农的教育程度也根本不可能覆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距,有些事,他就算知道也没办法做。
按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念,革命之后工人阶级应该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工厂,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以毛泽东同志考察过的农村合作社经济为例,小的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的农村合作社或许能做到按劳分配,但人数一多,各种幺蛾子就不可避免得出现了。
那些人数过百,搞得好的农村合作企业基本上都有一个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社长,而这些社长在拥有了绝对领导地位之后,这些社长普遍把农村合作社当成了自己的地盘,说一不二,而普通社员根本做不到监督,无奈之下,谷雨开始启动合作社改革……
毛泽东同志也搞了一些国有企业的试点,试图压制那些工人贵族,但让广大工人发挥主导权,但事实也不断打他的脸,那些工人贵族不忿离开后,广大工人并不能自主,企业一盘散沙,内讧不断,发展得并不好,过不了多久,就不得不把那些工人贵族请回来。
反倒是他在参观谷雨比较欣赏的丰田汽车时,发现了很多他想要的东西,那里的中日工人地位更高,更踊跃提出建议,而丰田汽车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也跟这些日本企业背井离乡,不得不抱团有关,而且有个明显的规律,这些日本职工基本都有中学学历。
到了这一步,毛泽东同志也慢慢看明白了,谷雨的做法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却符合中国的国情,说白了中国的生产力和工人教高水平没到那一步……
而他翻阅列宁的著作发现苏俄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俄一些工厂由工人代表组成的企业管理委员会进行集体领导,工人直接参加企业管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得到了充分发挥。
但与此同时,由于是集体领导制,没有负责人。没有专业分工,加之工人缺乏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委员们忙于开会,出现多头领导,造成了办事迟缓和无人负责,把集体领导变成了空谈场所。
再加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影响,工人队伍中出现了太多的自由散漫,消极怠工和无政府状态,所以列宁提出实行一长制,但长期一长制之后,却又出现了无数问题,苏俄现在空前严重的个人崇拜并非无因,某种意义上就是长期一长制必然的结果。
此时的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建设和各种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无数视察之后,他充分认识到谷雨现行的路线是合理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他同时也认识到谷雨的路线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他要做的就是利用人大赋予的权力做好监督。
他认为自己的监督主要是两点,一是督促各项民生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并督促执行,保证建设的成果归属于广大人民群众,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二是保证全国人大的主导权掌握在广大的人民群众手中,国家不至于变质……
或许谷雨也意识到这些,当年在太原的东山,两人的谈话,此前他不是很清楚,但现在他完全明白了,他愿意承担这个监督的重任。
生产力在发展,人民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现在虽然做不到工人领导企业,不代表未来做不到,等到生产力水平提升了,普及了义务教盲,广大工人阶级都有中学,甚至是大学文化,到这个时候,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有实现的可能。
而在此期间,一定要保证党不会变质,所以当刘少奇同志过来拜访时,毛泽东同志还是对他寄予了希望,希望他好好学习,不要再提信什么个人崇拜,这完全是东施效颦,对中国缺乏足够认知的表现。
中国和苏俄的治国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别,苏俄钢铁同志的眼本是教育水平不高的工人阶级,推崇个人崇拜更有利于凝聚人心。
而谷雨目前正在想法设法扶持广大党政干部、企业管理层、专家、学者、退伍军人等等社会精英阶层,搞个人崇拜等于把他推到这些社会精英阶层的对立面,与谷雨的政治意图完全背道而驰,谷雨自然要坚决反对。
同时他也希望刘少奇同志保重身体,刘少奇同志毕竟是党内的工人的级代表,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即便受到压制,还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至于是不是中央局委员,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并不是非常重要,刘少奇同志对建设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与其把心思放在争权夺利上,还不如把心思放在怎么加强对工人阶级的领导上,这对保证党不变质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刚刚离开的刘少奇同志,则是憋着一口恶气,谷雨以反个人崇拜为由对那些非北方系干部进行新一轮清理的意图非常明显,中央局委员候选人名单中一水的北方系年轻干部,而他们这些人则被以各种名义赶出中央局。
这种局面下,他本来希望毛泽东同志出来高呼,给谷雨一些压力,不允许他赤裸裸的清理资历深厚的党政干部,结果这家伙让他学习,还建议他和谷雨谈一谈,担任人大副主席兼总工会主席,做好工农工作。
这番话一出,刘少奇同志差点没被噎死,总工会看起来地位蛮高,但事实上,政治影响力不断下降,总工会主席从中央局委员兼任,到现在只是一名中央委员兼任,几乎没什么权力。
一旦去了总工会,就等于退出了政治舞台,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难不成让他天天发肥皂毛巾牙刷吗?那样的话,他迟早要发疯!
谷雨不喜欢个人崇拜可以理解,但他竟然打击提倡个人崇拜的干部,他难道不知道这些干部对他加强领导有莫大的好处吗?难不成他真得想搞什么党内民主吗?既然你要搞党内民主,那党内民主的结果你也要认!
自从中央局委员候选人名单被有意泄露后,方寸大乱的刘少奇同志,也与那些被打击,或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的干部通过种种方式,有或明或暗的交流,不少怨气冲天的干部决定中央工作会议的投票做一做文章。
现在刘少奇唯一的办法就是选举中有人投他的票,因为按照公开的投票原则,即便没上候选人名单,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其他项。
比如中央书记多位候选人之后,如果有人并不完全支持,可以在其他栏写上自己推挤的同志,不过中央书记就只允许写上一名同志的名字,中央局委员可以写上三名同志的名字。
在会议上公布选票时,被列入其他项的同志,得票人数比较多的也会被考虑,而那些放在候选人名单中的同志,若是得票太少,就有可能破取代。
到了这一步,刘少奇也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其他,他去见毛泽东同志,也是希望毛泽东同志这一系的干部能够写上他的名字。
刘少奇也知道这样做风险非常大,不可预知的东西太多,但到了这一步,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搏一把,就算搏输了,也不过是退出中央局,总不至于有什么其他风脸,谷雨怎么也不会对他下手的,谷雨没那么傻!
但这段时间走动下来,他发现这些人更多的是想串联决定不投饶漱石的票,而不是在其他项写上他的名字,说起来也是悲凉,他虽然做了很多很多高级领导职务,但却非北非南,除了资历深,却无太大的影响力。
而在接触时,他还发现很多干部有意无意的回避他,他也理解这些同志的心理,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看到他和蔡永皓被联系在一起,差点被打成有预谋的反党集团,大家又怎么敢靠近他?
等到他回到住处,秘书有些为难,甚至是吞吞吐吐的说道,“陶书记,刚刚收到秘书处的一份通知…………”
“什么通知?”
“您自己看吧!”
刘少奇接过通知,通知中有周恩来同志在苏俄的见闻,饶漱石批示认为有必要举行若干反个人索拜的活动,谷雨则批示要求在苏同志做一个反个人崇拜讲话,而他被要求准备一份讲话稿,说一说苏俄个人崇拜的坏处,在六月份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第一个讲。
刘少奇脸色涨得通红,这简直是公开打他的脸,可前面有周恩来同志的见闻,钢铁同志的做法连周恩来同志都受不了,他看了也瘆得慌……
可如果做这样的讲话,那等于公开宣布自己错了,接下来的投票,那些被他鼓动起来的人会怎么想,他们还会再投票给他吗?
可如果固执己见,不做这样的讲话,那等于和谷雨撕破脸,公开与他意见不合,谷雨可以顺理成章的打击他……
刘少奇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不做这样的讲话,他必须坚持自己,就算是与谷雨意见不合被打压了,也要坚持,若是毫无主见,一压就垮,以后绝没有人会站在他一边!
而且他还可以捆绑毛泽东同志,他不是说什么好的个人崇拜,坏的个人崇拜吗,大家思路一致,也倒霉一起倒霉!
刘少奇同志又一次盘点这一次会议上的种种,他确实提倡个人崇拜,但说的不过分;确实在党务问题上,有一些想法,但同样不过分,他是中央局委员,有资格谈谈党务!
他与蔡永皓不同,手下没有明显的人马,也不存在相互呼应,党内同志相信蔡永皓犯了组织错误,但绝不会相信他犯了组织错误,毕竟他才回国没多久!
在回国路上,他确实和林喜同志谈过一些党内不好的现象,认为要加强对谷雨同志的宣传,这只是个人见解,如果这是串联,搞无组织无纪律活动的话,那第一个要倒霉的就是柯庆施,柯庆施和蔡永皓怎么说?
到了这一步,反正也没什么好失去的,该强硬必须强硬,所以刘少奇摇摇头,“我是支持个人崇拜的,这个讲话我不适合,你这份通知哪里来的,哪里还回去!”
“陶书记,这样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我是党员,我有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志总不至于强按牛头喝水!”
说完,刘少奇同志一扭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然后拿出了一根香烟,坐在那里默默发呆,他的脑海中充满了为什么,为什么呀!
过了一会,门被推开了,满屋子的烟气,刘少奇的妻子梅亮同志站在门口,立刻咳嗽起来,“老陶,就算再怎么不顺,你也不应该抽烟呀!”
刘少奇同志拍断烟头,“不抽了!”
梅亮同志拿起烟灰缸,她发现里面有七八根烟蒂,有的抽了一半,有的大部分还在,有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所有的香烟上都被捏得很碎,看到这一幕,梅亮眼泪就有些忍不住,“老陶,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不要想得太多了,要不,我和容强同志……”
“没用的,他现在就是要把我赶出中央局!”
“为什么呀? ”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他就算要驱赶资历深厚的人,也没必要赶我呀!”刘少奇摇摇头,“这段时间,我想来想去想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想不通!”
说到这里,刘少奇苦笑着说道,“你说得对,不想了,我已经尽了人事,想再多也没什么意思,不过就算退,我也不会随意屈从别人,我有我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