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研究员是是中国科学研究人员的中级职务名称,要求非常明确,必须具有扎实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独立进行研究工作;能指导初级研究人员进行工作。
丁蕾在20岁这个年龄被定级为助理研究员,与谷雨没有任何关系,她参加过氢弹研发,虽然属于最基层工作人员,贡献不大,但就算贡献再小,那也是氢弹项目,氢弹成功后,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奖励。
不仅科学家们受到奖励,而且根据谷雨颁布的特别嘉奖令,凡是参加过核武器研发的同志一律享受特殊贡献待遇。
而根据制度,特殊贡献待遇必须由国家主席批准,目前被批准为特殊贡献待遇的人,是1945年9月18日前参加革命的同志,而核武器研发团队是第二批,这些档案中被明确为特殊贡献待遇的人,未来退休时,将执行离休待遇。
而根据谷雨制定的规定,特殊贡献待遇是非常特殊的,凡是享有这种待遇的同志,不仅生活上予以照顾,政治地位也非常高,其中级别高的,那就是开国元勋;级别低的,那也是开国元从,头上刻着开国两个字。
而在刑法中,就有一条专门制定的制度,任何党政干部,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直接或者间接特殊贡献待遇,属于必须从严打击的腐败行为
而在中央局会议讨论时,谷雨很明确的说道,我们下一代的接班人只能从烈士子女和被批准的特殊贡献待遇者中挑选,因为只有他们知道我们党为革命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也只有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作为核武器研究团队的一员,未来明确可以享受退休待遇者,丁蕾被提前定级为助理研究员,一点不为过。
而从技术上,此时的丁蕾在经历了魔鬼般的氢弹理论计算后,对第一代计算机的理解可谓非常深刻,没办法,电子管太不稳定了,计算机时不时出障碍,在这个不断修理的过程中,她自然对电子管计算机十分熟悉。
虽然丁蕾的数学能力相比于氢弹理论组那些妖孽实在不怎么样,但被那帮人折磨多了,自然有了很大的提升,来到图灵实验室之后,她很快发现,她的数学和编程能力在图灵实验堂中还是比较强的。
一个有丰富操作和动手能力,又有一定数学和编程能力的年轻女技术员,本身又有非常特殊的背景,既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又可以为实验室争取更多的经费,图灵自然非常满意,他只是性取向有问题,并不代表他脑子糊涂,自然也给了不少机会。
此时的计算机除了在军事领域以外,在民用领域也在推广,水坝应力分析、天气数值预报、大地测量、石油勘探等与国家建设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复杂计算问题都用到了国产计算机,有的单位专门购买了计算机,有的单位则通过租用解决问题。
中科大计算机中心(图灵实验室)下属工厂既提供计算机,又提供租用服务,这几年还是赚到一些钱的,不过大多是别人找上门或者是国家指令生产。
图灵出身于大英,早就知道这样被动的办法不利于计算机的推广,而丁蕾的出现,则帮了他大忙,图灵除了让丁蕾参与正在研发的晶体管计算机的相关编程,还安排她负责计算机推广和售后工作。
深受谷雨影响的丁蕾欣然同意,只有用得多了,计算机研发部门才会获得更多的经费,才有真正的未来,而她个人的奋斗才更有价值。
不过仅仅现有这些领域的服务,还是不够的,经过仔细研究,研究中心又想到了一个新用途,找到了一个大客户,那就是总参测绘局和建设部测绘局,而丁蕾被安排前往游说。
地图在任何时代都异常重要,所以建国之后,中国立刻成立了军用和民用两个测绘局,问题是中国太大了,地形也非常复杂,光靠人力,代价自然非常大,所以和各国一样,开始使用飞机进行测绘。
用一架飞机,飞过全国的上空,拍了一堆照片,然后再分析这些图片然后用它们制作地图,这是相当长的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分析一张图片要消耗他们大约一天的时间,而一个好日子的飞行需要忙上好几个月,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使用计算机之后,可以把计算降低到一分钟,这自然极大得增强了工作效率,计算中心的一位领导和丁蕾带着任务跑到测绘局,丁蕾噼里啪啦一说,总参测绘局压根不相信,这怎么可能?不过丁蕾还是说服了他们,试一试,不好不用你们花钱。
事实证明,计算机就是这么管用,总参测绘局的同志看到计算机可以用到测绘之后,而且速度极快后,立刻来了兴趣,不过测绘局觉得计算中心报出来的计算机实在太贵了,一台几百万,你们怎么不去抢......
丁蕾当然不可能放过,噼里啪啦说服起来,这一件事也引起了分管工作的主任副总长粟裕同志的注意,他立刻做主同意,"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把地图测准了,未来发生战争,只要少打几发炮弹,这一块花出去的钱就赚回来了!"
最终达成了一个协议,成功得拉来了两个客户,而按照这一次谈判的结果,计算机每一个小时可以赚到几百块钱利润,这立刻引起了计算中心上下的浓厚兴趣,这是中央的地图测绘部门,下面的省一级测绘局同样要分析照片,他们也用得上,这可是一门大生意。
随着中国经济转向,国家非常鼓励大中学校师生创办企业,既可以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又可以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就在丁蕾这一次谈判取得成功后,图灵计算机中心干脆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销售和服务机构中科大计算机服务中心,二十岁的丁蕾成为了这个服务中心的副经理,实际负责工作。
丁蕾当然明白她能做副经理,跟她的特殊身份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一向严格的父亲却没有干预,所以丁蕾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而是努力干了起来,她决定向中科大的领导证明她能做副经理,不仅仅是因为她身份特殊,她同样有能力,而且很努力......
丁蕾这样有特殊身份的人,被放在了这个服务中心的位置上,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她不断的找各个领导,告诉他们计算机可以做什么,您可以试一试,我们提供免费尝试的机会。
此时丁蕾推出的服务大多是计算服务,虽然比较昂贵,但也没有贵到非常离谱的地步,而这一块有需求的单位太多了。
在京相关单位的领导,自然绝不可能拒绝,花花轿子谁都愿意抬,免费尝试发现有效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给一个小订单,惠而不费。当然了,这也跟丁蕾态度有关系,她的态度非常好,几声叔叔伯伯一喊,你好意思拒绝吗?小姑娘态度好,又是为了科学发展,怎么好意思拒绝。
还有一些同志则想得比较多,若是拒绝,丁蕾同志念叨一声,被谷雨同志记住了,鬼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
所以一开始还需要丁蕾跑,后来有需要的单位甚至主动联系中心,而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没过多久,这个中科大计算机服务中心就打出了名头。
随着各种服务越来越多,服务中心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丁蕾认识的领导自然也越来越多,甚至于一个省测绘局的数据统计工作,竟然惊动了省委书记......
丁蕾在高层突然有了名气,也有同志对此有些不满,但计算机服务中心隶属中科大,从各单位手里搞来钱,增加大学的研究经费,似乎也算不上公私不分,都是为了发展,也没有乱来,总不好说不对吧!
而随着丁蕾打出多头,其他领导的子女也迅速变成了香饽饽,有样学样谁不会,当然了,年轻的丁蕾并不知道她已经成了一些人的模板,她只是兢兢业业得搞着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能够给所在单位带来收入的人地位自然会提升,她表面上只是一个助理研究员、服务中心副经理,但实际上校领导和他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
此时她的出色表现,已经被各单位盯住了,中核集团的态度很明确,这是我们的人,毕业了当然要回去;而中电集团也插了一脚,丁蕾学的是计算机,前往中电最合适;不过中科大周校长坚决不同意她离开,小丁拉出了这么大的摊子,她走了,这一块的损失谁接?
未来去哪个单位,丁蕾倒是无所谓,她的特殊身份摆在那里,不管去哪里,都不可能被忽视,虽然现在有些如鱼得水,但这更多的是应用,丁蕾内心多少有些不足。
就在中航找上门之前,坐在办公室的丁蕾正在想着昨晚和谷雨的交流,此时服务中心规模已经相当大了,有专门跑合作的业务员,有专门负责已销售计算机的售后人员,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也不得不进行分组,再加上财务人员,丁蕾必须学会怎么管人管钱。
她的身份特殊,又带着中心一步步做大,人事问题倒不是太大,大家都还算服从领导,但随着中心发展越来越好,不断有人想到中心工作,能提供帮助的留下来也没问题,但有些人明显不合适,也想塞进来,她总不能每次都直接拒绝吧,
人事问题倒是其次,最大的麻烦是钱,中心一开始都是学生,后来随着规模扩大,已经变成了学校附属企业,钱越来越多,她对钱什么的压根不在意,问题是她不在乎钱,不代表所有同志都不代表钱。
中心的收入一部分要上交学校,一部分要上交图灵实验室,剩下一部分属于中心,中心的主体还是学生,这个时候怎么定工资就成了大问题
给高了不合适,都是一群娃娃兵,总不能上学就拿太高的工资;但给低了也不行,丁蕾也不傻,计算项目多了,可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面子,而且有些学生负责更重要的编程等工作,责任重大,她还准备毕业之后,想办法把人留下来,当然要多给一些钱......
为这些事,丁蕾伤透了脑筋,他也回家询问父亲,不过父亲却笑着摇摇头,"我不懂怎么搞企业,但你可以问问别人呀!"
得到了谷雨的提醒,丁蕾问起了父亲非常尊重的爱国华侨陈 JG 先生,老爷子告诉了她很多经商的东西,她自觉受益匪浅,通过一系列协调,慢慢理清了头绪,她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上。
此时中国第二代计算机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晶体管开始逐步取代电子管的作用,但此时横豆在晶体管计算机开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中电实验工厂的晶体管的良品率太低,如何解决问题,中电集团也伤透了脑筋。
丁蕾也和谷雨讨论过,她很早就发现父亲对这一块似乎很有了解,果然谷雨给出了答案,你们尽可能提高材料纯度的思路是对的,但不要忘了还有空气,空气的温度、湿度还有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同样有影响!
谷雨还提到,一些精密轴承需要在洁净空气的条件下生产,比如制造陀螺仪也需要建立洁净的工艺环境,而氢弹、导弹、重要电子管一些关键部件也需要在洁净条件下进行,我们现在有这一块的能力,中电和你们中心都应该知道呀!
丁蕾点点头,"当然考虑到了,中电没想到电子管所需的洁净条件竟然不能满足,而要想再进一步,就需要研发低成本的高效过滤器,而这不是中电业务范畴!"
谷雨摇摇头,"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良品率上来了,就算投入再大,也能赚回来,至于高效过滤器,中电完全可以和中核合作研究嘛,空气再怎么难过滤,也比分离同位素容易吧!"
丁蕾回道,"中电也知道,不过他们希望由我们中心来协调,成立这样的研究机构,我一开始还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拉上我们?
但听他们说过我才明白,这个高效空气过滤器的研发不属于国家项目,需要申请国家课题,拉上我们中心,比较好申请。
若是申请不下来,就需要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他们担心没有出成果不好交代,拉上我们中心一起出钱,到时候出问题了,我可以帮着说话!
说到这里,丁蕾自嘲得笑了起来,谷雨听完,微微摇头,"这不仅仅是滑头那么简单,更是国有企业的弊端之一,没有上级批准,不愿意上冒险的项目!"
丁蕾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谷雨很郑重的告诉她,"既然让你搞,你就胆子更大一些,干脆要求主导搞这个项目。
工业用高效空气过滤器用途太广,各个高精尖项目都有可能用上,国家早就有意开发,你既然有心,也可以尝试企业开发。
你可以向中科大等高校、中电、中航、中核和中汽总公司化缘要经费要人,经费要是不够,问微众银行贷款,军抚中心也可以做一些投资!
谷雨搞得这么大,二十岁的丁蕾自然非常紧张,"爸爸,我这么搞会不会对你有影响?"
谷雨摇摇头,"科研除了国家推动以外,也要靠企业推动,我一直想做这一块的试点,你做一做相当于一个试点,你若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算中间用足了手段,也没有人会说你不对。
而只要你研发取得成功,中心就可以获得大发展,不再是一个服务型公司,以后全国洁净车间的需求就足够你们发展壮大,未来还可人顺势进入电子领域......"
丁蕾当然知道父亲说的很对,而且父亲少说了一样,如果她有能力协调这一块的研发,对她的未来自然有很大的好处。
但父亲只想到好的,却没有想过,若是失败了,到时候面对这么多家单位的埋怨,父亲是无所谓,她却要面对!
经过氢弹项目还有中心的工作,丁蕾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历练,她自然要好好考虑,所以她当时没有立刻答应,不过她的内心却在不断呼喊,必须试一试,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就在丁蕾思考的时候,中航的同志过来了,丁蕾并不懂航空,就算知道一点点皮毛也不可能专业,编程服务中心可以帮忙。
中科大集中了全国最大的老师学生,我们不敢说是国内最强的,但怎么也是一流的,但你让我们编程,你怎么也要提供相应数据吧!
此时中国为了研发歼5,也搞出了第一座超音速风洞,相关数据做了一些收集,但中航的模型建立的并不是很成功,要不然也不会找上门。
中航同志当然知道这一点,但告诉丁蕾数据保密,而且也涉及到大量流体动力学的东西,丁蕾立刻进行安排相关专家的上门服务,当然了,相关收费自然不菲,中航同志虽然肉疼,但还是很爽快的签署了合作协议。
协议签署完,中航同志这才说明了他们真正的来意,目前中航正在开发一款新飞机,要求非常高,最起码要达到1.5倍音速,甚至是2倍音速以上,所以中航来用了一种短而薄的机翼,这涉及了很多新技术,必须在试验中找出新战斗机薄冀、尾翼及进气道中存在的问题。
不过此时中国没有这种2倍音速风洞,中航的同志十分苦恼地说道,"丁蕾同志,我们了解到,国家二五计划都没有2倍音速风洞的计划,我们已经申请立项,但国家也没有批准!"
丁蕾听着不是很明白,跟我说这个有什么意思,当然有目的,原来中航的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替代的办法,中国陆军装备了喀秋莎,完全可以在固体火箭上安装自动摄影机及遥测设备,以便向地面观察站发回数据。
在这些载有仪器的火箭上装上不同刚度、不同形状、不同设计特点的机翼,用火箭加速到每小时2400公里的速度,帮助解决了气动难题
这种火箭风洞别的都好,就一样,太费钱,这么多固体火箭需要很多钱,还有那些摄影机和遥测设备都需要钱,这丢天上,然后一炸全部没有了......
很明显,这样的疯狂设想,中航是不可能批准的,中航的同志自然着急,正好有数据统计和编程任务,就想着能不能通过丁蕾直接捅到谷雨那里,我们给你这么一个合作,未来各种合作肯定还有不少,你帮我们带带话,成不成的,我们不怪你。
丁蕾听着目瞪口呆,这些搞军工的同志简直疯狂,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谷雨听完似乎毫不奇怪,看到丁蕾诧异,谷雨摇摇头,"我们三四十年代,研发火箭时就这么干过,没想到现在研发飞机的同志也在这么想,不过这一点都不奇怪,现代科技研发就是烧钱,不断的烧钱,可经济若是发展不起来,又怎么可能烧得起?"
丁蕾想了想,"那您烧还是不烧?"
"我们的飞机就算搞得再好,也不可能轰炸美国本士;而我们的火箭搞出来,就可以轰炸美国本士,所以火箭可以烧钱,飞机就必须等着!
蕾蕾,你把这个理由告诉那位过来的空军同志,告诉他现在必须忍耐,一步步来,等我们有了家底,不要说2倍音速的风洞,就是20倍音速的风洞我们也会搞出来!"
丁蕾点点头,想了想问道,"爸,那工业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呢?"
"这个必须上,因为我需要尽快搞出低成本的晶体管收音机,并在全国普及,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而一名优秀的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必须懂政治,高科技企业的命运只有和国家联系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灿烂的未来
丁蕾还很年青,似懂非懂,不过此时的谷雨脑海中却想起了后世那些个叱咤风云的电子互联网精英们,他们中有很多人忘记了这一点,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立场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这里面有很多主观客观的原因,也不能怪他们,但他们既然到了那个位置,就由不得他们,他们必须懂政治,也必须和国家站在一起,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的走向确实是不能容忍的
而在这一世,谷雨之所以不顾党内争论,让女儿搞这一块,虽然不乏有私心,但更多的是公心,既然女儿有这样的潜能,那就发挥出来,看看她有没有能力成为中国高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未来也方便做一些沟通工作。
当然了,谷雨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也在关注其他高级干部的子女,希望找到有类似潜质的,给给蕾蕾的要求,就是在考验她,希望接下来的考虑她能顺利过关......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