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17章覆灭中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493 2025-05-12 15:06

  由于胡琏总是打不开通道,焦急如焚的罗卓英又把66团身后的65团交给他指挥,同时下令快速纵队一个重炮团配合作战,同时奖励二十万大洋,以鼓舞将士士气。

  有人对胡琏的表现不满,罗卓英叹息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胡琏的能力我是知道的,他要是打不开,别人更难……”

  得到罗卓英如此信任,胡琏感激涕零,他发誓要是战场上证明自己,为兵团打开一条血路,就这样,又一次进攻开始了!

  莲花寨并不高,但是也不大,国民党展开不了太多的部队,胡琏还是老办法,轮番进攻,营长连长亲自带队冲锋,这些人都是土木系的后起之秀,可到了今天,胡琏也顾不上了,如果连莲花寨都冲不开,十万人谁也跑不了!

  随着国民党105mm重炮团的加入,更加激烈的炮击开始了,莲花寨顿时隐没在滚滚烟尘之中,炮击结束之后,树木变成了一片黑木桩,土地被熏得像锅底一样黑,阵地上人人都像从煤窑里出来的一样,阵地前,到处都是尸体和刺鼻的血腥味。

  四路军阵地上的工事已经全部被摧毁,战士们只能隐蔽在光秃秃的势头和敌人尸体后面,三连连长、指导员向战士们做了最后一次阵地动员,只要有一个战士活着,就要和国民党反动派拼到底,剩下最后一滴血,也要和阵地共存亡。

  当大批敌人再次冲向阵地前沿,四路军战士们的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子弹愤怒的射向敌人,敌人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退了下去;再上来,战士们的弹药已经不多了,于是,就挥舞着刺刀向敌人冲去。

  一营的连长营长虽然是东北籍的指挥员,但经过三年多的战斗,普通战士早就换了不知道多少茬,此时这些战斗都是土改中翻身的农民或者是国民党解放战士。

  战前近两百人的三连此时只剩下十来人,其中还有几个受重伤的战士,,而国民党军队多达几百人,但他们毫无畏惧,冲出了战壕,怀着对国民党反动派刻骨的阶级仇恨,再一次英勇无比的冲向了敌人,很多同志都拎着集束手榴弹冲向了11师……

  莲花寨石头上阵地失守,但一连、二连还在继续战斗,还是拖延着国民党大兵团的退却,为了加快速度,胡琏使出了最为卑鄙的手段,就算两党军队展开肉搏战之际,突然间,成串的炮弹落在阵地上,国民党一个连的兵力,还未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自己上司亲自指挥的炮火炸成了肉泥……

  终于,12月3日十七时三十四分,国民党11师终于基本粉碎了一营的阻击,刚刚登上了莲花寨高地,此时一营已经基本打光,只剩下一些动弹不得的重伤员。

  胡琏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残尸断肢和黑色的血泥,登上了莲花寨,打了整整一天,他的66团和配属作战的65团战斗兵基本被打光,到了最后,罗卓英不得不又增派了两个团,又损失了一部分,这才终于拿下了莲花寨高地,可整个11师也才九个团呀!

  胡琏实在不明白,他抓着一个重伤员的胸口,恶狠狠的说道,“说,为什么这么拼命?”

  重伤员蔑视着看着他,狠狠得啐了一口浓痰,可惜重伤之后,根本没什么力气,痰液并没有击中胡琏的脸上。恼羞成怒的胡琏掏出了手枪,射向了那位重伤员。

  重伤员牺牲前,用干裂的嘴唇喃喃说了两句,胡琏没有听清楚,他连忙问身边的副团长,“他说了什么?”

  副团长皱着眉头说,“团座,他好像说得是救星,还有报仇什么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

  胡琏快步来到了另外一名重伤员面前,“说,他说了什么?”

  这位重伤员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用唯一能动的手指示意胡琏靠上前,胡琏慢慢弯下身,那位重伤员突然间用尽全身的力气向胡琏扑了过来,但他早已经没有力气了,只是微微移动了一点点,虽然牙齿张开,但就是咬不到胡琏,慢慢的,这位重伤员已经没有任何动静了……

  胡琏被这位重伤员脸上的狰狞吓得往后一退,坐倒在地,屁股上被血泥染红,等他反应过来,又羞又愧,掏出手枪,连续向这位伤员的身上泄愤一般的开了好几枪,这才缓过来,而此时通过搜查教导员的遗物,胡琏的手下找到了一封信,递给了胡琏。

  胡琏打开了这封还没有寄出的信,“莲,国民党无视举国民意,再次发动内战,为争取早日联合抗日,我部奉命穿插敌后,躲敌退路,任务艰巨。要革命,要打鬼子,就会有牺牲,为此特给你留下不得已说的话。

  一、如组织上告知我已经牺牲,请你不要为我而悲伤,要把工作搞好,把孩子带好,把身体保重好。

  二、你还年轻,可选日改嫁,并把女儿带上,未来务必将女儿培养为工程师,以建设国防工业,不再被列强欺辱。

  三、未来公主岭响水镇解放,到家一趟,搞清楚父母姐弟下落,告我于地下。

  四、我还有些东西在宝庆,其中有些是公家的,请与有关同志核实,我营通讯员小关、小彭他们知道。

  五、请保留一份我你合影相片,以之留念。

  六、写上五条,泪水汪汪,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只是早晚而已,我死并无任何遗憾。但愿你不悲伤,要坚强,为国为民,失去丈夫,自感荣光。权”

  看到这封遗书,胡琏再一次坐倒在黑色的血泥之中,过了一会,这位国民党年轻将领再没有任何庆祝的意思,他缓缓站起身,然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等胡琏离开莲花寨高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但还没等国民党收拾妥当,第十师主力三十团、三十一团主力两个营和团营两级下辖的炮兵部队,已经赶到了莲花寨一线,并迅速发起了反攻。

  在晋造75mm山炮、团属120迫击炮,营属82迫击炮和重机枪连的掩护下,当天晚上七点左右,一个小时不到,31团就通过夜战,相继夺回了石头山、莲花寨等失守的高地,又一次卡住了国民党的退路。

  不仅仅莲花寨出现了共产党穿插部队的身影,在莲花寨的南面,越来越多的穿插部队相继到位,国民党最为精锐的罗卓英兵团陷入到重重包围之中,根本就动弹不得。

  同样在这一天晚上,四路军空军出动了两个波-2中队,对长沙、株洲一带的国民党空军发动了一轮夜袭。

  波-2飞得很慢,白天出来,根本就打不过国民党那些双翼飞机,但是晚上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茫茫夜空中,距离目标还很远时,波-2就可以关闭发动机,随后,凭借良好的滑翔性能飞临目标上空,动静很小,如同一只大鸟。

  在国民党空军还没有反应之际,三百公斤的炸弹一个就一个丢了下来,长沙和株洲两个机场的国民党空军毫无准备,一架又一架飞机爆炸起火,紧接着是机场的油库和输油管道,巨大的爆炸声和熊熊的烈火震惊了整个长沙。

  此时的陈诚正在长沙指挥部与蒋介石商议,从武汉一带调动钱大钧、鲁涤平两兵团增援长沙,同时让汤恩伯兵团迅速退回株洲,准备组建强大的援兵集团,以救出被合围的罗卓英兵团。

  形势陡然间变得如此恶劣,蒋介石当然同样非常着急,可万一调动了钱、谭两兵团,武汉只剩下白崇禧两个军,共产党在四川和中原地区的多个兵团沿着平汉线直捣武汉怎么办?蒋介石很清楚,武汉绝对丢不得,一丢,国民政府很可能会总崩溃。

  汤恩伯兵团倒是可以调回株洲,可是汤恩伯太让人失望了,一路上龟缩前进不说,手握五个师的他还不断向蒋介石求援,甚至还谎报军事,说身边已经出现了七八个共产党师,结果严重误导了蒋介石,让蒋介石下令罗卓英尽快打到衡阳,断敌后路。

  结果呢?全部都是扯淡,共产党的主力肯定在西线,四万中央军和湘军竟然一夜之间就丢了涟水防线,而到了今天晚上,湘乡的中央军已经扛不住了,除县城中的一万多部队以外,野外几个据点的湘军已经失去了联系,肯定是凶多吉少。

  一天一夜就被打掉了两三万人,不仅仅前线的陈诚彻底慌了手脚,蒋介石也完全清醒过来,他原来的求和是对的,现在中央军根本就打不过共产党。

  可现在怎么办,武汉的两个兵团不敢调,汤恩伯兵团又胆小如鼠,总不能丢弃重武器,退到湘江以东,与汤恩伯靠拢了,那罗卓英兵团以后还有什么战斗力?

  就在陈诚和犹豫不决之际,巨大的爆炸声再一次震惊了陈诚,难道共产党打到长沙了?等发现是空军机场被袭击后,本来就焦虑无比的陈诚,再也忍不住了,一口血就喷了出来,连空中优势都没有了,接下来罗卓英还怎么突围?

  长沙机场的大火,也迅速被武汉的白崇禧知道,自从桂军根本钢七军一战被重创之后,白崇禧原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在得知共产党愿意放弃桂林,并和桂系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后,他迅速变成了和平鼓吹者。

  广西贫穷,第七军被重创之后,没有一年以上,第七军别想恢复元气,而在这段时间,桂系必须想尽办法争取和平,绝不能再和共产党打下去。

  为了避战,李宗仁果断的放弃桂林逃到梧州,他甚至都做好了逃到南宁百色这些地方的准备,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恢复元气。

  李白一体,在武汉的白崇禧,自然也要鼓吹和平,争取时间,所以白崇禧为了这一次武汉和谈,可以说竭尽全力,安保工作做得顶呱呱的,各方都相当满意。

  政治水平一向不怎么样的白崇禧,在李宗仁的提点下,和很多民主人士打得火热,获得了他们的赞许和拉拢,目之为和平将军,中国第一流的将军。

  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为啥两党对他们态度都不好,一个搞暗杀,一个更狠,杀人诛心,根本原因就是民主人士没有自己的军队,光靠嘴,谁也说服不了。

  应该积极拉拢白崇禧、陈济棠、张学良和傅作义等地方势力,与他们相互守望,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第三方势力联盟,与两党成鼎立之势,和平建国才真正有望。

  郎有情,妾有意,美国代表也对办事井井有条的白崇禧多有夸奖,这让白崇禧产生了不少想法,两党之外的第三方势力,确实很有希望呀!

  张学良那个废物虽然废,但也有二十万人,西北军29军十万人、傅作义、商震的晋绥军也有十多万,粤军十五万,反倒是桂系最弱,只有六七万人,加起来也有七十万之众呀,战斗力虽然不如共产党,但也不比蒋介石差多少。

  只要联合起来,再和那些个民主人士搞好关系,让他们在舆论上支持,同时与美国人打好关系,得到一些增援,未来还是相当可期的。

  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在和谈方案中要求政协在武汉召开,未来的立方机构国民大会也要放在武汉,两党军队都退出湖北,交给桂系和东北军防守,以保证国民大会可以不受到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影响。

  要是此事成功,桂军作为卫戍武汉的部队,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可能会得到较大的支持,怎么也比困守广西做一个地方小势力,要有希望的多。

  作为军人,白崇禧不太看得上民主人士鼓吹的三方平衡,化武斗为文斗那一套东西,但屁股决定脑袋,白崇禧也和其他地方势力一样,对这一次和谈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目前看来,这一次和谈确实希望很大,共产党方面迫于各方压力,主动做出了不少让步,还和大家伙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态度非常友好,只要蒋介石做一些让步,就有可能成功,最起码可以争取到几年的和平时间。

  现在最大的麻烦还是蒋介石,他主动求和,还幻想共产党让出部分地盘,但在政治上竟然一毛不拔,只想给共产党几个部长省主席,他以为共产党是傻子吗?

  第一总理第二总理,第一部长第二部长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有什么用,是你能管到共产党,还是共产党能管到你?还不是各管各的!

  现在中外各路势力都想谈,归根到底是因为共产党优势较大,英国人都拿他们没办法,再打下去,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各路势力,搞不好会变成杨虎城刘湘龙云,被一个个消灭,这才打着日本威胁的旗号,逼迫共产党让步,通过谈判,争取时间扩充力量。

  好不容易把共产党架上了谈判桌,你这个时候折腾什么,不是你首先求和得吗?结果你什么都没有准备?你到底该有多么废物,才会这么干?

  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赶快搞一个协议出来,然后先召开政协会议,联合各路势力压制住共产党,现在害怕共产党的人有一大堆,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个时候,你竟然又翻脸对共产党动手,反而给了共产党大打出手的机会,还想占衡阳,就凭陈诚那个小矮子?你想干什么,乘着桂系实力下滑,打我们桂系的主意?必须彻底绝了蒋介石的幻想。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白崇禧公开反对蒋介石出兵,还和其他各路势力一起联名打着抗日的旗号反对,桂军粤军全部看热闹,还把部队往南调动,被特务发现后,捅给了蒋介石,老蒋自然相当恼火。

  今天先是听说共产党发起了强力反攻,蒋介石最精锐的罗卓英兵团被围困,再听说长沙机场遭到共产党袭击,停在跑道上的飞机被炸毁炸伤多架之后,白崇禧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共产党都有飞机了,越来越强了……

  白崇禧立刻进行了一番调整,下令他领导的国民党军队一律不得南调,同时还派部队接管了粤汉铁路湖北段,没有他的手令,不允许一辆火车皮南调。

  白崇禧还给湘军鲁涤平兵团和刘建绪28军两个师,发了指令,不愿意他们离开驻地,否则后果自负……

  甚至对钱大钧兵团,白崇禧也在挖墙脚,钱大钧兵团内部有不少滇军,白崇禧又给朱培德去电,两人沟通了一会,也都认为不能再打下去了,必须和谈,接下来朱培德自然就会想办法喽……

  与此同时,白崇禧又给和他处得不错的民主人士送信,告诉他们,蒋介石快扛不住了,现在大家伙最怕的是共产党会接着打下去,你们得找共产党代表团谈一谈,得让他们也停下来……

  到了十二月四日,形势进一步明朗,共产党各包抄部队相继到位,将罗卓英部合围于湘潭和衡山之间的湘江以西,罗卓英只能占据高地,构建工事,就地防御,这也是国军最擅长的。

  此时铁路公路都已经被共产党截断,唯一的补给线就是冒着共产党的炮火,利用湘江补给,但共产党的炮兵可以随时攻击湘江上的各种船只,所以罗卓英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万一补给不上,等到该兵团的就是覆没。

  更要命的是,共产党已经团团包围了湘乡、湘潭和株洲,这不过三个县城,过不了一两天就有可能被拿下,到那个时候,罗卓英不仅后路北段,共产党甚至还可以向北进攻长沙岳阳。

  焦急的蒋介石此时一方面下令汤恩伯兵团回援助株洲,一方面不管不顾,下令武汉的中央军增援,为此蒋介石和白崇禧打了好长时间的电话,但白崇禧就是不让步,还劝他放弃罗卓英兵团,打不过的,别被共产党从平汉线冲下来夺了武汉,那就万事皆休了!

  有些事你不知道,我知道,这段时间,桂军已经抓到了一大批共产党的探子,他们打武汉的主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蒋介石气得大骂娘希匹,你个王八蛋就知道拆台,都拆了多少次了!不仅仅白崇禧拆台,汤恩伯也没有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向西靠拢罗卓英,两兵团在湘江沿岸共进退,而是快速后撤,还是退到醴陵安全得很,老头子糊涂,他可不糊涂……

  到了十二月五日,共产党一日之间攻取了湘乡、湘潭和株洲三县,中央军和湘军残部有的逃到北面,有的逃到了湘江以西,靠拢汤恩伯。

  但即便如此,东南方面军几天之间就消灭中央军和湘军四万之众,缴获了大量物资,而在包围圈内,负责围歼的王东利先是进行了一番试探性的穿插,除了切开了湘军两个师以外,对土木系的穿插并不成功。

  罗卓英兵团利用丘陵地形构建了立体火力网,又以重炮为中心,给各部进行火力支援,在这样的密集火力下,穿插部队的伤亡相当大。

  负责前敌攻坚的王东利不慌不忙,开始了老战术战壕掘进,这是四路军的看家本领,人人都会,虽然慢一点,但如同一道道枷锁,可以彻底围歼罗卓英兵团。

  十二月五日晚上,蒋介石食不甘昧,罗卓英部都是嫡系,还有快速纵队这样的命根子,这样的好部队被共产党围住,蒋介石哪有心情吃饭。

  此时如果有后悔药,老蒋肯定要来上几瓶,可惜没有呀,无奈之下,他只好授意张群向美国和民主人士提出就地停战,理由是被围各部都是全美械装备的精锐之师,是为了抗日国防所用,要是内战出事了,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蒋介石如此不要脸,睁着眼睛说瞎话,美国人心知肚明,也不愿意受到美国人影响的美械部队受损,当然帮着说话,但竟然还有一些民主人士也帮着说话,梁簌溟等人根据蒋介石的设想,找到了周恩来同志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希望国两党就地停战。

  周恩来听完,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怪不得谷雨根本不信任这些人,这些人确实不能信任,他的脸色骤变,

  “不用再往下讲了!我的心都碎了!怎么国民党压迫我们不算,你们第三方面亦一同压迫我们?今天和平破裂,即先对你们破裂。过往多年交情从此算完,今天你们就是我的敌人!”

  周恩来同志态度愤激,泪落声嘶,而一旁的副团长南汉宸愤怒至极,拍着桌子斥责道,“前些天蒋介石发动进攻时,你们在哪里?你们有几个人站出来说一句劝和的话?现在蒋介石在军事上失败了,你们一个个都站出来了?你们这是劝和?你们就是蒋介石的门下走狗!”

  而叶剑英同志则冷笑着说道,“发动战争容易,想结束战争,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各位,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好好劝一劝蒋介石,他真要谈,就切切实实拿出谈判的诚意,别再搞什么下三滥的招数,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不行!”

  当然了,对民主人士可以怒斥,对美国人还要给面子,周恩来同志的解释是蒋介石并无多少谈判诚意,得让他痛彻心扉,他才会真正谈判。

  周恩来同志再一次向美国人表明了共产党谈判的诚意,我们肯定是要谈的,粤汉铁路也一定要在三六年上半年开通,您就放心吧,这场仗只是一个插曲。

  周恩来同志也转达了谷雨的指示,共产党可以让出第一总理,但共产党必须拿下第二总理,第二总理坐镇太原,直接领导共产党控制区各省的工作,并担负起黄河以北的国防事务,说白了,就是先实现形式上的联合,但实际上还是各玩各的,各自治理各自的地盘。

  同时两位总理和他们的代表按照求同存异的大原则,协商国内各项事务,先就最容易达成协议的科教文卫等领域达成协议,然后再一步步扩张到外交、经济、军事等各项政策,最终实现国家军政事务的统一。

  考虑到两党水火不容的现状,这个时间可能比较漫长,所以周恩来同志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新一轮武力冲突,有什么矛盾争议,可以放在政协会议上争论,要文斗不要武斗。

  所以共产党提出,在国民大会召开前,首先要召开政协会议,必须赋予政协一定的立法权,可以仿效美国国会制度,一旦遇到两党出现明显分歧,由政协会议投票表决,以此解除两党各种分歧,从战场拉到政协会议上,最起码会少死不少人。

  另外共产党也提出,要给予政协会议弹劾权,再遇到类似蒋介石毁约发动内战,必须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一旦政协会议形成三分之二以上的赞同票,就可以弹劾总理、副总理和部长,迫使当事人辞职。

  为了保证政协会议具有法律权威,同时保证一定的中立性,按照共产党提议的,两党军队都不得驻守武汉周边,将武汉的防务交给东北军和桂军,他们一个倾向于共产党,一个倾向于国民党,这样可以维持平衡。

  东北军防御长江以北的汉口和汉阳,桂军防御长江以南的武昌,政协会议留在武昌,两军都只能驻在城外,武汉三镇社会治安交给政协会议招聘的警察负责。

  周恩来强调,我党对蒋介石并无任何信任,此举也是无奈之举,要是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的乱来,我党也压制不住党内同志的愤怒,到时候就只能你死我活的打下去,不到有一方被彻底打倒,决不罢休……

  范登堡本来还想继续劝说,不过听完了周恩来同志这番话之后,他又有些犹豫了,他认为共产党的说法还是比较实际的,这样一步步来,等到两党养成了习惯,美国最希望的中国和谈就很有可能实现。

  而与此同时,正在莫斯科访问的陈云,也按照谷雨的授意,向斯大林汇报了共产党和美国代表提出的方案,并表达了共产党方面的意愿,那就是在强大的武力基础上,一边加强根据地建设,一边通过政治手段,争取成为中国的执政党。

  即便是不能成为执政党,也可以成为参政党,既可以化解目前被封锁的政治局面,也可以借此增加对内政外交经济等各种事务的理解,未来革命胜利后,可以立刻拉起一个相对成熟的执政队伍,不至于犯下大错。

  斯大林一边听,一边默默得吸着他的大烟斗,等到陈云同志说完,他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共产党同志考虑的很周到……”

  陈云同志笑着说道,“谷雨同志在政治和外交事务上,眼光非常独到,有着极强的前瞻性,要不是他的杰出领导,我们也不会如此迅速的获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铜铁同志再次点点头,“谷确实是一位天才,可惜呀,我已经记不清他的长相,希望可以在未来再见见他!”

  “这同样也是谷雨同志的希望!我临走之前,谷雨同志告诉我,他希望四年之后可以再次前往伟大的苏俄!”

  斯大林有些好奇,“为什么是四年之后?”

  “四年之后,是您的六十岁生日,同时也是苏俄第二个五年计划获得伟大成功的日子,谷雨同志希望在这个大喜的日子访问,向您汇报中国革命的伟大进展!”

  说到这里,陈云同志带有憧憬的说道,“那个时候,我们应该离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已经不远了!”

  斯大林虽然并不相信中国共产党在四年之后,会击败日本人,他们根本不了解工业国家的强大,当然了,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泼冷水,让共产党碰碰苦头也好。

  斯大林打开了一瓶酒,给陈云同志倒了一杯,笑着举起了酒杯,“廖同志,为中国同志即将取得的伟大胜利干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