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32章调整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9273 2025-05-12 15:06

  谷雨嘴上说不要理睬斯大林,但还是发了一封电报,解释了一番,与此同时,还是对外公开了反法西斯志愿军的消息,消息出来后,武汉很多人,多少有些看不懂。

  倒不是说他们反对加入英国阵营,英国是世界霸主,又有强大的海军,地盘那么大,加入英国阵营,不管内心是反对共产党,还是支持共产党,大家都是认可的,对中国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英国结盟。

  他们搞不懂的是,共产党和英国人不是对头吗?共产党没收英国在华资产,炮击英国长江舰队,跑到缅甸折腾,还强行收复了藏南,跟大英帝国简直不共戴天,而共产党起家之后,与德国人走得很近,大规模的出口各种物资,又从德国引进这个,引进那个,还有无数德国专家.......

  结果呢,中国往北非派什么反法西斯志愿军,这不是明晃晃的跟德意过不去吗?以前在西班牙也就算了,西班牙那会,共产党是背靠苏俄,大家都知道。

  可这回苏俄和德国打得火热呀,两国互不侵犯条约都签署了,国际上各种德苏勾结的说法甚嚣尘上,结果共产党这回跟英国凑在一起了,这应该不是苏俄愿意的吧,共产党又要和苏俄翻脸了?

  面对夫人的疑问,钱昌照一边吃饭,一边笑着回答道,“中国统一了,已经得到了世界各个大国的承认,自然要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们往北非派出志愿军,有什么奇怪的?”

  “昌照,你真觉得不奇怪吗?我国现在站队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性元,你就不懂了,这叫雪中送炭!还有呀,我们向北非派出志愿军,意义很大,这相当于拉住了英国,那么日本就被我们彻底孤立了!“

  不过钱夫人沈性元却想到了另外一面,“昌照,中英关系友好,大姐在香港会不会有事呀!”

  钱昌照放下筷子,“性元,你怎么会有这么一问?”“大姐夫虽然已经过世,但却是人人喊打的蒋介石结拜兄弟和卖国亲日汉奸,要不然大姐也不至于带着孩子,避入香港,求得一份安宁,若是共产党跑到香港抓人,大姐怎么办..…”

  钱昌照摇摇头,“大姐在香港可能真有些危险,应该说在香港的很多躲避共产党的人士都有危险,但危险不是来自于共产党,而是日本人!”

  钱夫人愣住了,“什么意思?”

  “中英交好,志愿军都去了北非,日本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日本搞不好要侵入香港和南洋,进攻新加坡,爪哇和吉隆坡....…”"

  钱夫人脸色稍变,脱口而出,“那大姐岂不是刚脱狼口,又入虎穴?”

  “日本人是饿虎不假,但共产党不是恶狼,他们现在治政严苛是有原因的,这怪不得他们,过去太乱了,这一点,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你怎么还这么说呢?

  “你说得我能理解,但就是不能接受!得天下杀伐果断也就算了,反孔反封建搞得挖人祖坟,毁坏文物就太

  过了!还有呀,城市里统计人口,按口计粮,不断赶人下乡,这是什么道理?

  张嫂在我们家多少年了,看到她泪汪汪的回乡,我这心里怎么也过不去!共产党这么大的地盘,就容不下一个厨娘吗?“

  钱昌照摇摇头,“反孔反封建搞得过火,谷百生不是正在纠偏吗?他从来没说过,要挖人祖坟,毁坏文物,是下面的人乱来,这件事不能怪到他的头上!”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谷百生三十岁得天下,他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他是有意纵容,乘机搜刮!我在学校听说,共产党公安局这几年没收了无数文物,这些文物很多都被变卖,换成钱了!我还听说,有些文物被共产党干部私吞了,这不就是假公济私吗?”

  钱昌照摇摇头,“变卖文物换成钱,这件事我很清楚,这两年,共产党向民族资本家和海外华侨,变卖拍卖了大批文物,也有一些通过香港出口到海外,为了确定那么文物的价格,我曾经被邀请,参加这些文化的鉴定估价!

  至于说文物有没有被共产党干部私吞,我不敢说一起没有,但绝大部分文物应该都上交了,共产党的纪律很严,若是被发现了,肯定是枪毙,没几个人敢随便冒险的!”

  微微顿了顿,钱昌照苦笑着说道,“至于变卖文物得来的钱,基本都变成了留学基金,安排大学生前往英美苏留学!而这些留学基金,就是我在主持!”

  钱夫人呐呐不能言,她怎么也想不到丈夫竟然跟这件事有关,钱昌照继续说道,“还有赶人下乡这件事,你以为谷百生愿意赶人下乡吗?他也是没办法!

  共产党搞一四计划,前前后后办了几百个厂子,这么多人需要吃饭;办了这么多大中小学,这些孩子也要吃饭;

  动员无数人,修桥铺路,建设水利,干这样的体力话,粮食得多花多少;百万大军在外作战,运三斗粮食,能到前线一斗就不错了...…”

  说到这里,钱昌照叹了一口气,“共产党要想维持住这么大的盘子,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和蒋介石一样,拼命从农民身上搜刮,饿死了无数农民,喂养城市人口,让城市人口不用为粮食发愁。

  要么就是限制每个人的粮食需求,压缩城市消费人口,把人赶到乡下,这样农民最起码不会大规模饿死。共产党得天下,靠得就是农民的支持,他们总不能坐视农民饿死,这样做,城市农村虽然都很苦,但最起码不至于饿死..…."

  钱夫人愣了一会,“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当然有,还有另外两条路,一是拿出真金白银,从国外进口粮食,北洋和国民政府就是这么干的,每年都要进口南洋大米和美国面粉。

  不过谷百生的真金白银都要用来购买机床,发展军工,搞建设,他不仅不会进口粮食,甚至还想出口粮食,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另外一条路,就是出国去抢,共产党打缅甸,缅甸现在一直用粮食赔偿军费,每年从缅甸可以搞回来十亿斤粮食,也就是说这条路共产党已经在走了,但中国人太多,十亿斤粮食不过全国两天的消耗量,远远不够!”

  钱夫人吃惊得看着丈夫,钱昌照明白她的想法,点点头说道,“现在共产党把大军放在广西云南,很快就要攻入越南,应该也能搞到不少粮食.......甚至于这一次派出志愿军,我估计背后中英之间也有交易,英国人肯定拿出了不少好处..……"

  钱夫人愣了半晌,然后叹了一口气,“谷百生做事太着急了!中国落后这么多年,哪能一两天能够改变的?

  他这么干,搞不好真会变成秦始皇第二!

  还有呀,他一会在缅甸,一会在外蒙,一会又在越南,真得行吗?列强现在是自顾不暇,需要拉拢他,他才能如此得意,等他们缓过神,咱们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好过了!”

  “谷百生很急躁,甚至有些偏激,你说得很对,谷百生自己也承认!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干,前些天他在中科大的讲演,你这个中科大附属小学的教导主任不也去听了吗?听完你还不明白吗?”

  钱夫人再一次愣住了,她坐在椅子上,考虑了一会,这才十分犹豫的说道,“我们不是打败了日本鬼子吗?怎么也不至于出现印第安人的下场吗?我总觉得有些危言耸听!”

  “你敢赌吗?”

  钱夫人苦笑着摇摇头,钱昌照叹息道,“你都不敢赌,更不要说谷百生了!他背负一国几亿人口,责任太大了!他没有选择,只能这么干,就算有些后遗症,就算得罪再多人,他也顾不上了!而且他现在这么着急,也是想尽快提升国力,好应对未来列强的打压呀!”

  钱夫人深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得站起身,收拾好碗筷,看了看分配给他们的房子,想了想说道,“昌照,我们家人口少,房间还是有一些的..…”

  “你尽快给大姐去信吧,告诉她们,共产党现在政策缓和了不少,可以回国和我们住在一起;要是不愿意回国,还是去美国的好,香港和南洋都不安全!”

  “政策真得会缓和吗?”

  “日本人被打退了,共产党的政权巩固了,民间的金银文物也都收上来了,现在要和英美交好,样子总要做一做的,先回国,等天下太平了,想出去,也是可以的...

  钱夫人摇摇头,“这就是政治!老钱,你在工建委做点实事就好,千万不要牵扯到政治..…”

  “放心吧,我现在忙得很,根本不会掺和那些有的没的!”

  “忙,忙,忙,你整天都在忙,儿子都不管!”“能不能吗?我还算好的,文灏兄都去青海挖石油了!”家里的葡萄架有些歪,钱昌照连忙安抚,“士湘和谷百生的闺女在一个班读书,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钱夫人抿嘴一笑,“谷百生也有些意思,他的女儿竟然叫丁承德,那个姑娘很聪明,跟我们家士湘差不多,

  但性子有些野,整天带着一群人跑来跑去,跟个假小子一样,也不知道谷百生怎么教得..…”

  “谷百生忙得很,哪里顾得上教她,我听说这个女娃子,大一点就住在托儿所,托儿所孩子多,养成这个性子也不奇怪!”

  “老钱,大姐来信说,香港那边已经有了不少谷百生的小道消息!”

  钱昌照脸色立刻变了,“那帮子龌龊的家伙,屁股一掇

  ,我就知道他们拉什么屎!谷百生没儿子,他们会说他,干坏事断子绝孙;有儿子了,又要造谣,谷白生会让儿子接班!反正他们的嘴里没好话!”

  “谁让谷百生得罪人呢!”

  钱昌照猜得没错,自从决定与英国交好,派出反法西斯志愿军之后,谷雨自然需要进行一系列政策调整,做一些示好的动作。

  斯大林为了英美的支持,连共产国际都取消了,他自然也要做动作,这一点也是共产党高层的一致意见,整顿了三年,主要的敌人都被干掉了,现在怎么也该安抚一下了,....

  当然了这样的安抚仅限定关内十八省,新疆和西藏的各项工作还在继续,不能搞一刀切,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

  谷雨先是公开回复了还几封群众来信,对一些比较过激的反封建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这不是反封建,而是胡作非为,中央报纸刊登、电台广播之后,一些过激的行为被各地党委迅速制止。

  当然这才刚刚开始,要想进行大规模调整,必须进行人事变动,就在公开反法西斯志愿军消息的次日,共产党对外宣布了一连串中央高级干部调整的重磅消息。

  做事比较稳定、口碑比较好的广南局书记、广东省委书记郑位三调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副总理;很会处理

  人事关系的西南局书记土e土,江孙ee理。

  原副总理刘少奇同志辞去副总理职务,改任西南局书记、重庆市委书记;原副总理方志敏辞去副总理职务,改任广南局书记、广东省委书记。

  而这三年来,威风凛凛,能止小儿夜哭的抗日联合政府公安部长康生被解除职务,不再担任公安部长,西北局书记陈昌浩接任公安部长。

  原四川省委书记谭秋接任西北局书记兼甘肃省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黎玉接替了谭秋的职务,彭真则从云南调到了河北,云南书记则由毛泽东同志推荐的省长升任。

  而与此同时,谷雨快速提拔了年轻的薛伯章,他从云南省副省长的位置调到了政法委担任空缺了一段时间的秘书长,这看起来是平调,但却是一个比较大的跃升

  康生虽然舍不得离开公安部,但谷雨找他谈了两个小时,解释了一番,他才真正释怀,因为谷雨给了他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所长的职务。

  康生将担任天南分局书记,除保留政法委副书记以外,他还将兼任广南局副书记,这是他的工作需要,接下来几年,康生将统一领导越南、老挝各项工作,这是一个坐镇一方的重要领导职务。

  相比于康生,真正不太满意的是刘少奇同志,从副总理、政法委书记调任西南局书记,看起来是平调,但刘少奇的实际政治地位是下降的,他已经做过中南局书记,现在被安排到西南,等于这几年白做了,要知道前两年他还是中央候补书记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这个调整是必须的,刘少奇不满意也没办法,而且谷雨对他也不太满意,钱夫人都听说有些文物被共产党干部给私吞了,消息灵通的谷雨自然知道。

  作为负责查抄等工作的政法委一把手,刘少奇同志自然需要承担一些责任,爆出来的一些干部,就有刘少奇比较器重的干部,这让谷雨相当恼火,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种种。

  这里面是无意,还是不愿意得罪人,谷雨就不清楚了,他也不想了解清楚,既然你搞出了事情,那就必须整顿,让四方面军一系的同志好好洗一洗......

  而在这一轮调整中,共产党元老谭秋成为了西北局书记,这同样是缓和的信号,除了新疆继续整顿以外,甘肃宁夏等地差不多了,换一个老成持重的人过来,谷雨也可以放心。

  谭秋担任西北局书记,大家都能放心,而按照惯例,谭秋就应该升迁为中央局委员,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而中央局不能是双数,所以经书记处研究,中央局会议批准,谭秋、何孟雄两同志增补为中央局委员,至此中央局委员达到了创纪录的25个人。

  会议同时对秘书长会议成员进行了调整,增补新任公安部长陈昌浩、民工委书记刘伯坚两同志为副秘书长,至此秘书长会议成员又增加到九个人,到了这一步,谷雨觉得中央局委员和秘书长会议成员数量已经达到了顶峰,不能再随便加人了.......

  当然了,涉及到中央局委员和秘书长的调整,需要经过年底的中央全会批准,不过谷雨目前对中央的控制力比较强,他并不担心中央全会没办法通过。

  不仅仅这样领导层进行了调整,一些任职较长时间的省级干部也进行了调整和轮换,而这一轮干部大调整的同时,宣传系统也放出了一些口风,反封建宣传虽然还在继续,但重点放在树新风上,同时报纸上对反封建过程中的一些过激行为,进行了一连串批判,各种批评的文章不断出现。

  与此同时,监察系统、法院系统、联合政府司法部联合起来,开始了第一轮平反,—大批可抓可不抓的人,相当一部分被吓得不轻的知识分子被放了出来。

  其中一部分人胆子大的,提出被没收的财产问题,得到的回复是他们被查封的各种家产情况非常复杂,大部分是应该被没收的,只有一部分不该被没收,但一时

  半会也分不清楚,所以按照中央指示,国家将按照他们劳改的时间给予了一些赔偿,当然了只有人民币。

  当然了,其中也有不少人,试探性的提出离开国内,被迅速批准,共产党敞开了大门,而那些普通人则被分散到全国各地,这些人的家庭早已经下乡,他们自然也要跟着下乡,想重回城市,短时内还是非常困难的......

  接下来,公安系统、监察系统也将行动起来,开始清理过去三年出现的一些乱象,一大批不合格的党政干部被安排到其他岗位,而其中的腐败分子则被公开处理了一批。

  而共产党中央局委员、最高法院院长董必武,也在七月份的政协常委会议上宣称,鉴于过去整顿过程中,出现了一连串问题,最高法正在研究如何加强普法教育,不仅要对群众普法,也要要对党政干部普法。董必武同志甚至表示联合政府准备进行一些试点,等搞清楚利弊后,再在全国推广......

  收到了共产党的电报,斯大林缓了缓,观望了一番德国人的态度,见德国人没有反应,也没有什么挑衅的动作,他才稍稍放下了心。

  不过等到共产党各种国内缓和的信号不断发出,斯大林听说之后,怒极而笑,斯大林多聪明的人,他自然明白共产党这是想干什么,很明显,中国人现在已经铁了心和英国人站在一起,要不然他们没必要放出一大批反动分子,这是是有意向西方示好。

  此时斯大林与德国人的合作进入到蜜月期,德国人已经提出希望苏俄加入德意轴心国,斯大林知道这是希特勒忽悠苏俄的一个借口,也是一个试探。

  斯大林自然不会当真,他如果真得当真了,苏俄这个国家也活不到今天,所以希特勒演戏,斯大林也陪着希特勒演戏,在场面上走走过场,尽量争取时备战时间。

  但两国的谈判,也不能是完全在演戏,双方还真有一些和平谈判的诚意,联合干掉波兰后,两个陆权大家靠拢之后,德国提供技术,苏俄和中国则提供战略资源,互相都感受到了三个陆权大国靠近带来的巨大利好。

  德国人可以获得石油、稀有金属和各种农产品,苏俄可以得到德国的高端技术,而中国则可以从两国获得不少普通技术,可以说各有所得。

  此时的希特勒一门心思迫和英国,自然不愿意两线作战,为了对付英国,他甚至很慷慨的许诺了中东和印度,但收到希特勒的口信后,斯大林并不感兴趣,他相信德国人没那么容易击败英国,别的不说,德国有舰队吗?没舰队保护,德国陆军怎么上不列颠群岛。

  斯大林此时反而认为希特勒有求于苏俄,加上英国现在只能自保,法国人投降,俄国人梦想了几百年的黑海到地中海出海权,就如同一个熟透了桃子一样,摆在了斯大林面前,他实在有些忍不住,也开始了试探,甚至还提到了罗马尼亚.......

  而在这场谈判中,为了威慑希特勒,斯大林刻意制造了一种气氛,中国在战略上已经完全服从苏俄,中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随时可以向苏俄展开。

  倒不是,斯大林觉得中国对欧洲局势有多重要,而是斯大林希望营造一种更有优势的气氛,毕竟中国的块头很大,也还算能打,看起来不比德国身边的意大利差。

  希特勒有意大利这个小弟,我有中国这个小弟,咱们打平了,他甚至告诉德国大使,只要中苏合作,可以立刻拿下印度,一举摘取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

  斯大林这还真不算吹牛,共产党对印度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要不然英国人也不会那么爽快的让渡在中国的特权,还不是害怕吗?

  而共产党已经几次提到两国战时工业联营,这不就是中国的人力物力向苏俄敞开吗?现在是苏俄不愿意,不愿意被中国人占便宜。

  斯大林一直认为,中国对欧洲并无政治利益,只有经济和科技需求,英德两面逢迎,两边卖东西,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再说了谷雨也答应与苏俄保持立场一致,总不至于出尔反尔.......

  但斯大林怎么也想不到,谷雨搞出了一个反法西斯志愿军,让他的牛皮变成了大笑话,个仅没有狄利,反而露了怯,希特勒虽然不在乎中国出现在北非,甚至

  还对苏俄大使说了一些理解的话,我这边意大利也不乖,意大利也不让我干预北非,我们一边谈,一边看热闹...

  但斯大林还是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他实在不明白共产党同志是怎么想的,跟苏俄同志靠拢不好吗?为什么这么早早的站队英国,你们不知道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不可信吗?你们就不怕站错队吗?

  当然了,斯大林不是真不明白,也不是不理解中国同志试图孤立日本的想法,而是此时此刻的斯大林有些膨胀了,他过去两年的胜利太大了!

  自1939年9月至今,苏俄用了两年不到的实现,将领土向东欧拓展了三四百公里,吃下了芬兰一部,波罗的海三国,西乌克兰,还有罗马尼亚一部,共增加46万多平方公里,两千多万人口。

  而1939年苏联人口只有1.6亿,换句话说,苏俄一举增加了八分之一人口,而且新占领区都不差,基本都是物产丰富的地区.......

  而在军事准备上,苏俄的成就也十分惊人,此时的

  苏军已经有三百多个师,军工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苏俄的武器生产总金额超过了50亿美元,只比处在正在打

  仗的德国少,比英美加起来还要多,又比如苏俄的航空业,已经达到了年产1万架飞机的能力,斯大林对苏俄充满了信心。

  斯大林认为,等到三五计划顺利完成后,苏俄将无所畏惧,到那时就不是德国人打过来,而是苏俄要攻出去了,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尽量把和平保持到1942年,因为1942年就是三五计划的完成之年......

  所以斯大林权衡再三后,还是没有和共产党同志闹翻,无论如何要忍到1942年,到时候再老账新账一起算,不过中国人说话不算数,斯大林原来答应的那些条件自然顺理成章的进行了调整。

  除了—部分苏俄关心的厂矿,为了加大生产,会增派专家以外,,其他专家被找了一个借口推迟,歼-4的合作找了一个理由推迟,佩-8重型轰炸机的技术转让,则

  以正在进行改装,需要改造一番,再提供给中国同志为由,暂时不提供......

  除此之外,斯大林暗示外交部门给日本多提供一些物资,让日本人可以有效得牵制中国人,等待苏俄解决了德国后,再解决远东问题,中国人要是独立解决了满洲和朝鲜,苏俄岂不是影响力根本没有了?

  另外斯大林对共产党释放一大批反动分子,表示强烈不满,在收到斯大林电报时,谷雨看完后就丢在了一边,爱怎么折腾,随他的便,我倒要看看明年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这么牛逼吗?

  此时谷雨的注意力,放在了军事上,就在八月上旬,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后,解放军在热河东南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不过北方战场发生的种种却让高层一下子冷静了不少。

  日军新一代战斗机在战场上表现极其出色,连续击落二十多架中国战斗机,而自身几无伤亡,损失巨大的共产党空军不得不立刻调整战术,不再派出大机队,而改以两机一组,寻找对付日机的办法,并不断骚扰日军

  不过夺取战场制空权之后,日军陆军航空兵频繁出动,不断空袭解放军,解放军高炮部队不断反击,但如此一来,解放军准备用来攻垒的重炮集团,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而在地面上,解放军虽然在一些地区取得了突破,但总体上,因重炮兵受到较大的威胁,解放军受制于日军的堡垒群,进展缓慢,伤亡也比较大。

  激战到第四日,见参战各部损失不小,负责协调作战的中央军委代表、军委常委段德昌下令前线各部暂时停止进攻,总结作战经验教训,同时给军委发电,建议加强各个工业区的防空,避免日军新锐战斗机掩护空袭

  谷雨接电之后,立刻召开军委会议,同意了段德昌的调整决定,并决定缩小北线战役规模;同时通辽战役参战各部改变目标,不再要求攻打通辽,以训练坦克集团作战,并掩护今年的游击队员突击为目标。

  会议同时决定,从各集团军中,抽调更多的高炮用于工业区和公路、桥梁等重点目标的防空,避免重要工业区被袭击。

  而就在中央手忙脚乱进行调整的同时,朱德同志协调东西两兵团,发动了南线进攻,相比于北线遇到的困难,南线的进展则顺利得多。

  当然了这也不奇怪,解放军派出了1,2,3,35四个集团军16个师,再加上炮兵部队,总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人,兵力优势非常大。

  而日军一直畏惧解放军,有意把边界地区让给了李宗仁集团作为隔离,只是在边界地区占据了一些点,作为前沿阵地,警戒使用。

  主力则在谅山摆开了阵势,主力部署在谅山外围各个山头高地,俯瞰公路,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还有一部分部署在火车站等重要据点。

  谅山是越北交通枢纽,距离边界18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

  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谅山正是锁钥之地。守住它,

  内。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处是必经之地,然后传檄可定。

  日军在越北共三个师团,河内驻扎着一个师团,控制红河平原,其他两个都在谅山,这三个师团,一个是战前成立的老师团第三师团,不过经过了上海战役的连续鏖战,第三师团损失较大,虽然补充了不少新兵,但已经不再有当年王牌军的风采。

  除了第三师团以外,日军还有两个新师团,总兵力不到七万人,其中在谅山周边就有五万多人,日军的如意算盘是在谅山挡住中国人,要是挡不住就往海防撤退,依靠海军的接应撤退。

  虽然受到不利地形的影响,但主攻的解放军第1和第3集团军8个师和配属部队,还是比较迅速的突破了边界,冲到了谅山,拿着望远镜看着谅山周边的旷继勋,心满意足,终于可以和日本人好好打一打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