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18章覆灭下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3009 2025-05-12 15:06

  与陈云同志一开始的担心完全不同,他前往苏俄之后,并没有受到任何冷遇,苏俄二号人物莫洛托夫亲自前往机场迎接,给了陈云同志很高的礼遇。

  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给了陈云国家政府总理的礼遇,苏俄同志此举完全出乎了陈云同志的意料,他又一次想起了谷雨临走前说的话……

  而到达莫斯科之后的第二天上午,陈云同志就被斯大林请到了克里姆林宫,询问共产党在缅甸、东北战场和南方战场的情况。

  陈云事先早有准备,进行了相应汇报,缅甸虽然有些困难,但川滇公路、滇缅公路明年年初都将修通,这样一来,四川盆地到缅甸一千多公里,就可以实现最初级的公路交通,可以保证一定数量的轻装部队存在,长期支持问题不大。

  当然了,陈云也把困难说了一通,即便如此,缺少卡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后勤还是非常困难,各种物资运输数量十分有限,以这样的后勤,根本没办法全取缅甸,夺取仰光等下缅甸地区。

  目前在缅甸的部队使用的都是缴获的英国武器,美国走私商人虽然偷运了一些武器,但也十分有限,而且都是步枪,并没有重武器。

  更头疼的是,英国现在的空袭越来越厉害,对后勤运输和部队运动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光靠有限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建立空军战斗机部队,他表达了共产党希望获得伊-16战斗机和相关技术转让的要求。

  而下缅甸都是平原地带,公路铁路水网密集,非常不利于共产党作战,所以共产党把重点放在曼德勒地区,全力构建防御工事,准备阻挡住英军的进攻。

  未来如果曼德勒战事不利,缅甸志愿军将退守边界,利用缅甸北部特殊的地形,与英国殖民者长期纠缠。

  陈云很自信的告诉斯大林,只要有一定的空中力量牵制,除非英国人长期在缅甸保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英军,否则他们绝无可能长期支持,英国人迟早要退出。

  他们现在的强硬,应该是为了实现一个体面的退场,他们的防御重点一直都放在了印缅边界一带,不过共产党目前还没有向这一地区进军的打算,顶多会派出一些游击队,因为后勤问题太大,根本解决不了。

  不过缅甸临时政府已经将印度东北部各邦划入缅甸地图,已经为未来印度人民的解放埋下了伏笔,共产党方面将根据未来英国的实际行动选择相应的应对……

  斯大林虽然对共产党没办法饮马印度洋有些遗憾,但对方实力就摆在那里,强求也不可能,自然是频频点头,表示接受了陈云的说法。

  斯大林对共产党在缅甸有多大的突破,并不是太感兴趣,就算打通了印度洋的通道又如何,苏俄的重点永远在欧洲,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跑到印度洋折腾。

  但只要共产党在缅甸支撑下去,能够不断消耗英国人就够了,有了这个筹码,苏俄就可以在欧洲迫使英国人让步,为建立防范纳粹德国的集体安全体系而努力,所以斯大林还是比较满意的……

  对于共产党要求支援伊-16战斗机,他原则上同意技术转让和部分配件,可以在共产党飞机厂组装,并按照中国同志的想法进行改装。

  这款飞机虽然不错,但是否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也有必要检验一番,而与英国空军的战斗就是非常好的检验机会,这对于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非常重要……

  听到这里,陈云同志相当满意,此行访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苏俄的帮助下,建立起航空工业,先从仿制做起,然后再按照战场的需要进行改造,研发适合中国的战斗机,如此一步步的建立起本土的航空工业。

  缅甸战场双方都很满意,让斯大林满意的还有东北战场,东北战场有明显的季节性,四路军一般选择在四月份到九月份的春夏季节进攻,九月份到次年的三四月份冬季前后,则是日军大规模围剿。

  由于日军兵力太多,东北条件太过艰苦,四路军也只能以骚扰为主,即便如此每年的损失还是很大,为了补充损失,每年会派出骑兵携带各种物资增援,就这样,可以在东北长期维持几万人的反抗力量,牢牢牵制住了几十万日军。

  而今年随着新型火箭炮列装部队,共产党游击队有了可以远程攻击日本的利器,接下来共产党将加大新型火箭炮的装备,以增强对日本人的骚扰。

  听到新型火箭炮,斯大林微微陷入到了沉思,中国搞得火箭弹并不算多么出色,射程只有五六公里,并不符合苏俄军队的需要。

  但是苏俄的技术人员换成了双基发射药之后,最大射程迅速提升到了八公里,火箭弹口径增加到苏军惯用的122mm,射程就超过了十公里,威力也相当大,立刻就吸引了苏俄军方的注意,很明显这是一款相当不错的压制武器,而且机动灵活。

  火箭弹一点都不稀奇,世界各强国一直都有研发,苏俄自然也不例外,著名的喀秋莎此时也已经有了原型,但没想到贫弱的中国竟然也会研制,而且还真搞出来了。

  搞出来了不算,还能把火箭弹造的这么有特色,既可以放在一起集中发射,又可以拆开用来打游击,还有那个可以打坦克的枪榴弹,也是中国人搞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军工人员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斯大林相当吃惊,这是什么,这就是国家的潜力!

  斯大林再一次确定了他的判断,中国这样有着丰富历史底蕴的国家,只要找到一条合适发展的道路,就会发展的非常快,偏偏他们已经找到了路,而且几乎是眨眼之间,他们就发展起来,想到这里,斯大林突然间就是一阵阵心烦。

  苏俄本来就是四面受敌,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南方,偏偏南方的中国又出现了明显复兴的迹象,虽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但这是一群人工黄油,根本不是一条心……

  斯大林继续耐心听着汇报,陈云告诉斯大林,共产党准备在未来实现飞机的自产后,通过空运不断增援东北游击部队。

  所以他们希望苏俄在空军领域提供更多的帮助,除了提供伊-16战斗机以外,还帮助共产党以引进的德国Ju-52运输机和美国发动机为基础,仿制一款木制运输机,这款德国飞机太好用了,共产党也想仿造,总从德国那里买,太贵了……

  按照共产党与美国达成的协议,美国提供了一款与日本同型的莱特R1820活塞发动机的技术转让,R1820系列发动机,加上涡轮增压装置后,是二战美国很多飞机的标配动力,衍生的版本还安装在皮亚塞茨基的H21直升机上。

  更为夸张的是,R1820还衍生出了坦克装甲车使用的版本,900马力的G200安装在M6重型坦克上,卡特彼勒公司改进的柴油版D200则是谢尔曼M4A6坦克的动力。

  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发动机非常有用,美国人已经在1930年给了日本技术转让,现在一鱼两吃,也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可见美国人会做生意。

  虽然美国人给了技术转让,也答应派出技术人员教中国人生产,但共产党对美国人还是有些不放心,担心老美藏私,共产党自然就想到了老毛子,咱们一起研发吧……

  苏俄已经有了一款重型轰炸机TB-3,又有丰富的木制飞机的研发历史,把苏俄拉进来,可以同时向两家学习,先从木制运输机开始,等根据地铝工业起来,再研发全金属运输机&轰炸机也不迟。

  中国的领土异常辽阔,仅次于苏俄,加上外蒙就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对大型运输机的需求是无限的,越早起步越好。

  谷雨不指望能够追赶上美国,在五十年代就能研发出大力神运输机这样的庞然大物,但如果能够在二战前后,借助苏美力量,吃透DC-3、Ju-52这样的运输机,对中国航空工业也是巨大的进步。

  飞得慢一点,使用活塞机都不要紧,关键是载重量,有些东西不经历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这个时代,航空工业起点比较低,共产党还是很容易追赶的……

  当然了陈云同志也说明了东北游击部队的困难,光靠共产党的增援,距离太远,成本太高,如果苏俄方面可以提供一些援助,当然是最好的。

  另外指挥上也有一些问题,陈云希望在远东建立一个指挥中心,以协调东北各游击部队的作战,避免被日本各个击破,同时进行一些情报上的合作。

  东北战场的情况,斯大林自然知道,这两年随着共产党的迅速崛起,苏俄也慢慢断了控制东北四路军游击队的想法,也不愿意给出太多的支援。

  苏日中立条约签署后,苏俄按照条约,已经不再提供支援,但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很绝,逃到苏俄边界的游击队员,往往都会交给共产党在远东的代表,让他们离开远东,绕道回国。

  斯大林听完,对共产党想在远东搞指挥中心皱了皱眉,不愿意被拖下水,但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委婉的拒绝,“我们需要先研究一下保密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

  当然了,拒绝了一个,就不能再拒绝另外一个,斯大林知道共产党一直打TB-3的主意,买不到就想研发一款载重量差不多的,这帮子年轻人野心真是不小。

  不过他听说陈云高度评价Ju-52和美国的R1820发动机,也确实有些好奇,派一些工程师过来看看也是好的,想了想就答应了,也就派些技术人员的问题,这都不答应,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斯大林微微考虑了一番,又稍微有些心虚的就苏日中立条约进行了一番解释,苏俄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利益,必须尽快苏俄第二个五年计划,不得不与暂时与日本帝国主义中立,以避免两线作战,等到时机成熟,苏俄一定会帮助中国同志解放东北。

  陈云微笑着表示了理解,同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十分理解苏俄同志现在的困难,所以中国共产党才会不断加快建设,才会与国民党和谈,就是为了要集整个中国的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所以他希望中国共产党可以与苏俄方面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经济合作,以帮助中国人民提升国防工业实力。

  斯大林笑着点点头,表示接下来联共布会让中国同志满意的,会议气氛变得相当良好,接下来陈云又汇报了与国民党的谈判和新一轮战事。

  陈云表示和谈是举国之望,共产党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将会尽最大可能争取谈判的成功,但也绝不会无原则的让步,共产党有决心、有信心、也有实力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绝不会在政府组成上无原则的让步。

  将共产党政府组成方案通报的同时,陈云也认为,国民党军队悍然反动进攻,并不得民心,他们的军队士气也不是很高,进展并不顺利,共产党已经做好了全面反击的准备,很快就将取得重大的胜利。

  斯大林听完,微微皱眉,共产党搞出的第一第二总理方案,让斯大林相当头疼,他毫不犹豫的表达了对蒋介石的支持,“廖同志,蒋介石虽然是一个可憎的敌人,但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很高,共产党要想法设法争取他,尽可能避免再次爆发内战,而内战只能有利于日本侵略者!”

  陈云眉头紧蹙,不得不解释,“斯大林,现在是国民党蓄意发动的进攻!”

  “但事情的起因是共产党的条件过于苛刻!”

  陈云心里很不舒服,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我们条件有利时,要求谈判的是你;现在国民党进攻,竟然也把责任推到我党身上。他想了想问道,“斯大林,您对联合政府的组成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请您不妨直言!”

  “中国共产党希望改组政府是对的,要求保障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也是应该的,但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吸收几名抗日运动的代表和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的人士参加政府的办法改组政府,至于谷,他可以前往南京,担任部长,但不适合担任总理!”

  陈云同志听完,皱着眉头,微微考虑了一下措辞,表示了反对,“斯大林,我们和蒋介石打了十几年交道,对他很了解,这是一个极端可恶、顽固的反动派,罪行昭昭!

  我党不可能把命运寄托在蒋介石身上,绝不可能接受蒋介石的领导!谷雨同志作为我党的领袖,同样也不适合前往南京任职!”

  斯大林听完,有些不高兴的解释道,“只要蒋介石能够抗日,即使不能打退日本的侵略,也能长期拖住它,你们拥护他,才是最有利于中国人民的!”

  陈云在这个原则问题上,自然不可能让步,他坚定的拒绝,“斯大林,我党一致认为,谷雨同志担任联合政府总理,才是最合适中国的,只有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夺取所有被占的领土!

  斯大林很不耐烦,斥责道,“共产党并不懂什么是现代战争,光靠你们那点工业,根本撑不住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

  你们在缅甸的胜利也只是暂时的,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中国需要蒋介石的领导,才能长期拖住日本人!”

  陈云听到这里,强忍着内心的愤怒,没有和斯大林继续争论,“斯大林,我会将您的意见转达给我党中央局,但我个人保留意见!”

  保留意见?他竟然敢说保留意见?斯大林勃然大怒,他站起身,瞪着陈云,陈云同志很清楚,在这个时候,他不能服软,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中国共产党,同时还有谷雨,斯大林的提议简直匪夷所思,现在的蒋介石何德何能,可以领导中国!

  斯大林见状,十分冷淡得下了逐客令,“好吧,廖同志,我尊重您的决定,今天的会谈就到此为止吧!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已经为你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希望您可以满意!”

  斯大林的脾气比较大,陈云让他不愉快,自然别想获得更多的礼遇,只得默默的离开克里姆林宫,当然了,他也并不担心,他是在执行谷雨同志的决定,在两党谈判的原则问题上,他不可能让步……

  陈云同志回到共产党驻国际代表团驻地,王稼祥就带着一位同志就走了过来,王稼祥有些喜悦的说道,“陈云,外蒙党的领导人根登即将前往苏俄,他的部下秘密接触了我们的同志,希望在合适的时候与你见一面!”

  陈云想了想,皱着眉头说道,“稼祥,这里是苏俄,中央有过交代,不要接触外蒙党的人,为什么你们不听指示?”

  “是外蒙党的同志主动联系的我们!”

  “这件事非常敏感,必须立刻向中央汇报!”

  王稼祥同志点点头,

  这几年,苏俄提供援助,运送各种物资,往往都通过铁路运到恰克图,虽然可以通过外蒙运输,但共产党人只能呆在卡车上,就算要解决大小便问题,也不能脱离押运的苏军士兵的视线,到了中途休息点,只允许待在指定地点,不允许在外蒙活动,即便是党的高级干部也不例外……

  而共产党运往苏俄的各种物资,往往只能局限于二连,苏俄同样不允许共产党进入外蒙,防共产党跟防贼一样。

  在中国的地盘上,被老毛子这么对待,共产党中央愤恨无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同时交代下面不允许违反苏俄的规定,避免出现意外。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不愉快,有一些还拖着辫子的中国人想联系交流,结果被看守的苏军杀害,有共产党同志看不过去,上前理论,竟然也被苏军士兵杀害,但共产党都没有声张,谁让有求于老毛子呢。

  也正是知道,苏俄在外蒙问题上的极端敏感,陈云不愿意与根登接触,这不符合他此行的目的,而且根登的行为太莽撞了,他忘记了这里是苏俄,陈云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在苏俄的监视之下,两人根本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

  陈云立刻将今天的会谈内容和根登要求见面汇报给中央,谷雨的回复在八个小时之后,他对陈云坚持原则表示了赞赏,同时告诉他,反击已经开始,国民党必然会遭到可耻的失败。

  电报中说,接下来的战事,共产党会逼着蒋介石在临时政府组成上让步,谷雨可以不做总理,但共产党必须获得至少是第二总理的职务,这是未来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是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地位的象征,名不正则言不顺,请他向斯大林陈述清楚。

  同时要求陈云将根登的请求转告联共布,同时向苏俄表态,共产党不会违反已有的承诺,与外蒙党和人民有任何接触,但共产党愿意在苏俄同志认为合适的时机,与苏俄同志讨论外蒙问题。

  谷雨在电报中,同时要求陈云在通报中对苏俄进行试探,“中国共产党非常感激苏俄同志,派出伟大的苏俄红军,支援中国固有领土外蒙和唐努乌梁海上的各族人民,不被中国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欺辱,有效得维护了两地人民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各项正当权利。”

  陈云相当吃惊谷雨在外蒙问题上的决定,临来之前,他不是强硬反对苏俄对喇嘛动手,还表示要支持根登吗?怎么又变了?

  不过仔细想了想,却发现谷雨的决定很好理解,根登的莽撞行为肯定会被发现,这样鲁莽的人毫无价值,根本撑不了多久,与其苏俄留下疙瘩,还不如主动告诉苏俄,这样占住了道理,苏俄根本没办法指责。

  但同时也点出了共产党想谈的心思,不是我们不想谈,而是我们尊重你,不愿意和你闹得很僵,但通报中同时也坚持了原则,中国对外蒙和唐努乌梁海的主权不容置疑,也是苏俄公开对外承认的,不管你们怎么折腾,都改变不是事实。

  而刻意提到的几个权力之中,谷雨特别点到了宗教,很明显这是在暗示中国共产党反对苏俄对外蒙喇嘛们采取的残暴政策……

  当然了,此举对根登意味着什么,陈云也清楚,外蒙问题本质是中苏问题,根登以及未来取代根登的人不过是个傀儡,他根本没资格上谈判桌。

  根登和外蒙党那些人是怎么想的,根本无关紧要,甚至也没有争取的必要,现在这些人事实上都是叛国者,没有一个人值得信任,苏俄想枪毙就枪毙吧……

  外蒙的事情,就算苏俄严防死守,共产党中央还是知道一些的,苏俄越极端越好,他们越折腾,外蒙同胞才会越靠拢中国,而看到外蒙同胞悲惨的遭遇,内蒙的蒙族同胞自然会老老实实,也省了很多事情……

  深受谷雨的影响,陈云在外蒙问题上也比较自信,现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至此,除非苏俄能把外蒙从中国周边身边搬走,否则他们永远别想解决外蒙问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苏俄不可能一直这么顺,等到中国发展起来时,外蒙自然也就回来了……

  陈云同志并不知道,他此举帮了斯大林一个大忙,让他的大烟斗不至于被根登所夺,当然了斯大林根本没有感激陈云同志,此时斯大林对内务人民委员雅戈达积蓄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了,连根登都看不住,他还能做什么!

  恼火无比的斯大林决定提前把一些问题解决掉,同时对内务人民委员部进行一次大的的调整,有些事没必要再拖了,越拖越糟糕。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试探,斯大林并没有回复,现在不是合适的时机,他不想讨论任何外蒙问题,等到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了,那才是合适的时机,那个时候再谈更有利!

  当然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次还算老实,斯大林也知道需要给予一定的回报,让他们不再纠缠这件事,想了想,还是等中国这一轮的战事有了结果再说,那个时候,共产党赢了,可以作为奖励;共产党输了,也可以表明他对共产党的支持。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并没有与陈云同志见面,而是给他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比如刚刚通车没有多久的莫斯科地铁,又去看了苏俄的国粹芭蕾舞等等,并没有任何谈论陈云访俄的核心内容,很少提及具体问题。

  陈云同志也不着急,你给我看什么,我就看什么,看完之后,鼓吹一番,同时表示未来的中国也将向苏俄学习,在中国的大城市建立地铁……

  当然了,各种交流中,苏俄同志也不乏试探,对于共产党在缅甸的所作所为,苏俄就很不能理解,你们解放了缅甸绝大多数领土,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权呢?

  陈云同志说,缅甸人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是缅甸人民的内部事务,与中国毫无关系,我党进攻缅甸只是为了让英国人认清现实,在中国问题上更好的与我国合作,并不会干预缅甸内部事务。

  马上就有苏俄同志反驳了,这是共产主义事业在缅甸的发展,怎么能这么说呢?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不能自作主张,如此重大的事务,应该向国际请示。

  陈云同志立刻回复,我们请示了,也请求国际指导和培养人才,但目前缅甸并没有国际支部,必须承认客观事实,我们不可能停下来,等待缅甸支部成熟。只能根据形势的发展,选择与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进步人士合作……

  这位同志被堵住嘴之后,另外一个人试探的说道,中国在越南半岛、泰国和缅甸以及南洋,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中国以及中南地区的革命,为国际共运做出贡献。

  新疆和外蒙目前都受到共产主义极大的熏陶,共产党不应该破坏已有的秩序,这对于国际共运的发展很不利……

  陈云立刻反驳道,新疆和外蒙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国际支部,领导中国领土内的共产主义事业不是应该的吗?这只会加强国际共运的力量,怎么会对国际共运不利?怎么是破坏已有的秩序?为什么你会这么说?

  再说了,其他地区都有相应的国际支部,或者正在筹建国际支部,这些国际支部与中国共产党是平等关系,中国共产党既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去领导这些地方的共运,能领导的只有共产国际,这才是组织原则,绝不能违反组织原则。

  如果国际将所在地区的各国党交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也请国际做出相应的指示,中国共产党愿意进行指导,并通过中国驻国际代表团向国际定期汇报工作……

  陈云同志说完,这位同志立刻不做声了,把这些支部交给共产党,定期拿到一份报告,其他什么都管不了,这怎么可能?在你们中国共产党身上吃了亏,我们可能还会吃第二次亏!

  立刻就有人试探的说道,外蒙人民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国家,也有自己的党领导,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进步,他们并不愿意回归中国,中国共产党应该承认既成事实,督促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并与外蒙建交……

  陈云听完勃然大怒,立刻反驳道,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外蒙是否回归中国,不是外蒙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说的算的,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分裂外蒙。

  说完,陈云同志愤怒退场,同时向共产国际投诉,搞得苏俄同志相当尴尬,没想到这帮子中国人态度如此坚决,而在唇枪舌剑间,陈云同志深深记住了谷雨的交代,苏俄同志果然如此,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思想太严重了……

  闹出了这起事件之后,斯大林仍然没有出面,也没有就陈云投诉的内容进行解释,但等到罗卓英兵团被围困,即将覆灭,斯大林才再一次召见了陈云同志。

  陈云同志乘机陈述了共产党的设想,同时告诉斯大林,共产党此次绝不会罢休,如果蒋介石不让步,接受共产党党员出任第二总理,在中原地区的共产党五十万大军将蜂拥南下,全取平汉路沿线……

  斯大林此时对蒋介石的无能也有些无语,你就这点力量,还折腾?现在好了,我想帮你,都帮不了,共产党都主动退一步了,我还能怎么样,也不能做得太过呀……

  经过这段时间的交锋,斯大林也想开了,中国共产党做大,甚至统一中国希望已经非常大了,连美国人都如此拉拢,他再试图搞南北朝意义并不大,想法再好,也要符合实际。

  现在苏俄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必须拉住他们,所以他不得不对一些原则问题进行了解释,苏俄承认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未来愿意在民族自决的基础上,与友好的中国政府解决外蒙问题。

  但斯大林的回复中并没有包括唐努乌梁海,原因很简单,唐努乌梁海已经被苏俄实际吞并,人都换了一遍,苏俄根本不会让,外蒙如果在未来,成功独立,唐努乌梁海肯定被苏俄吞并;

  共产党未来完全统一了中国,苏俄只能让步放弃外蒙独立,全力争取外蒙的高度自治,但即便如此,斯大林同样不会轻易让出唐努乌梁海盆地,反正他就是不说,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实在太早了……

  能够逼着斯大林给出这样的回答,已经相当不容易,陈云也不会去逼迫什么,他相信时间在中国一边,他也不会问。

  不过陈云同志同样也对民族自决十分不安,他的反应很快,“蒙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内外蒙广大地区,属于同一个民族……”

  此时外蒙的人口只有六十万,而内蒙则有至少百万以上的人口,所以陈云此言,也确定了一个大原则,即便是被迫搞民族自决,也必须内外蒙同时上,你别想钻空子。

  斯大林并没有回答,陈云同志也没有继续,双方这一轮交锋至此结束,此时两人都知道,今天再说下去并无作用,外蒙的未来也许不会独立,但中国要想实现实质性的控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新疆问题,斯大林很果断的放弃了,苏俄不可能与共产党兵戎相见,至于盛世才,生性冷酷的斯大林自然不会因为他的死活,与共产党闹僵,但也不会让他被共产党处死,安排一次交通事故是最合适的处理办法……

  就这样,中国共产党与苏俄围绕着极端敏感的领土问题,暂时达成了妥协,有了这个双方都能暂时接受的妥协,接下来就是经济上的谈判。

  斯大林很清楚,谷雨可以毫不犹豫的杀害打着国际旗号过来的人,陈云可以毫不客气的对国际抗议,都说明了一点,中国共产党已经失控,用共产国际压迫中国共产党,为苏俄的国家利益服务,已经根本做不到了!

  苏俄又必须拉住中国共产党,所以苏俄必须比美德更大方,必须拿出美德不愿意拿出的东西,但同时苏俄又必须对中国共产党有所约束,偏偏中国共产党一上来就盯住了基础工业,说明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已经对工业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想骗也不太好骗……

  哪些可以给,哪些不可以给,这段时间苏俄计委进行了严格的测算,最后给出了答案,苏俄必须在共产党能够提供的资源基础上提供工业援助,你有多少东西,我提供多少,一定要赚到钱,而且要赚到大钱。

  同时苏俄计委,苏俄只能提供部分设备制造相关技术,可以“授人以鱼”而不能“授人以渔”,以保证对中国有一定的约束力,比如千吨及以上水压机制造技术,大型锻压机制造技术,相应的设备可以提供一些欧美对外出售的,但别想获得技术;

  又比如一些技术难度极大,欧美不可能提供的技术,比如精密程度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的轴承,火车轮毂,若干种特种钢材……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需要全盘接受苏俄在工业建设、市政建设、研发技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标准。

  试想,中国的学生学习用的苏俄课本,技术人员使用的是苏俄标准,工业建设、市政建设需要苏俄专家指导,看苏俄电影、小说等。

  假以时日,中国人内心亲苏的力量会越来越大,中国人亲苏和受苏俄控制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过此时的苏俄,还没有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其标准体系非常不完善,相当一部分采用的美国标准,偏偏此时的欧美对外转让技术又非常大方,所以斯大林研究了很久,最后给出了一份八十多个企业清单,可以说相当大方。

  当然,这也跟共产党地盘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此时苏俄专家已经做了一轮普查,认为中国的战略稀有金属矿产非常丰富。

  只要加大开采,三年内提供钨精矿3万吨、锡4.5万吨、钼精矿1.5万吨、锑2万吨以上,甚至更多,同时还可以提供大批的猪鬃、羊毛、黄麻、桐油等等。

  这些战略资源现在价格越来越高,大概价值两亿美元,苏俄可以按照两亿美元提供大约八十个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国外可以提供,关键是是苏俄不给,德国人也肯定会给……

  重庆、昆明两个钢铁联合体,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分厂,生产能力为年各产钢50万吨以上,铁矿石来源为大红山铁矿和綦江铁矿、桃花铁矿等,品味相对较高,其中大红山磁铁矿高达60%以上。

  处在西南和西北的若干个有色冶金企业和煤炭矿井,一个煤炭联合厂,两个洗煤厂,一个炼油厂,年处理原油预计为五十万吨(根据玉门油田的产量决定)

  多个个机器制造厂,包括能够生产冶金、矿山、石油设备、金属切削机床等加起来约四万吨,一个技术含量相对有限的轴承厂,包括飞机厂在内的军工化学企业;若干个动力机器和电力机器制造厂,若干个化肥厂,十个火力电站,几个中小水电厂……

  根据苏俄方面的估计,这些项目可以在三年内落地,中国共产党的生产能力将有非常大的提升,足以有效的抗衡日本人,也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轻工行业的制造需求和大部分军工需求,而剩下的那些苏俄不太愿意传授,欧美更不可能传授了……

  陈云同志每天谈判的内容,都会第一时间报告谷雨,谷雨默默得盘算一番,苏俄很可能算错了那些战略物资的价格,当然这也不奇怪,谁也想不到未来的战争规模会那么巨大,消耗量会那么大。

  他要求陈云尽快实现战略矿产的生产规模提升,这一块双方都有急迫的需求,可以立刻达成协议,让苏俄用飞机把技术人员派过来,让他们尽快出设计图,然后立刻从苏俄国内进行设备生产,要以战时的速度提升战略矿产的产量。

  两亿美元?两年之后,苏俄用五亿美元的设备都未必买到那些矿产,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办,不给新东西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呀,到那个时候,不仅仅量要增加,质也要增加,要不然咱就给德国人……

  同时谷雨准备和德国人好好谈一谈,首先是合成氨设备制造技术,能拿到多少就多少,他的顾问佛采尔此时已经回到了德国,他将承担重大的游说任务。

  为了配合佛采尔的游说,谷雨需要让德国人知道共产党的力量完全不一样了,于是乎,罗卓英兵团就惨了。

  怎么防空袭?中央军并无多少经验,中央军以前只是炸红军,这一回终于有了经验。共产党夜袭打掉了中央军的空军后,几十架教练机不断轰炸,每次就算只有三百公斤的炸弹,中央军也吃不消呀……

  还有火箭弹一波波的轰炸,每一次攻击,爆炸区内人仰马翻,死尸遍地,到处是残肢剩体,只用了两天,罗卓英兵团就已经崩了,中央军连武器都不是对手,谁都不知道仗该怎么打了,湘军先崩溃,紧接着是土木系,他们也强不了多少.

  见到覆灭命运已定,得到了陈诚授意,罗卓英以放弃重武器作为交换,携带一批土木系核心军官,逃到了湘江东岸……

  1935年12月10日,罗卓英兵团主力被消灭于湘江西岸,蒋介石被吓得魂飞魄散,一个强大兵团竟然如此迅速被拿下,他哪里还有底气打下去,被迫再次求和!

  1935年12月11日,共产党进抵长沙周边,同日占领萍乡煤矿,株萍铁路被截断,中国最大的重工企业汉冶萍断了煤炭供应,处在破产的边缘。

  1935年12月12日,共产党占领湘西战略要地常德,湘军28军退守岳阳,同日共产党沿着萍乡,追击汤恩伯兵团,向宜春、南昌进发,同日美国代表向共产党提出恢复和平谈判要求……

  1935年12月13日,共产党正式向国民党和民主人士代表提出政协会议权力及联合政府组成若干条提议,要求只能在这些条件基础上谈判。

  同时共产党威胁,若蒋介石不答应,共产党中原方面军五十万大军,将沿着陇海和津浦线南下,咱们一决雌雄。

  1935年12月16日,蒋介石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宣布接受共产党的谈判,而利用这最后三天,共产党东南方面军一路杀到了长江边,控制了洞庭湖平原广大地区,获得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粮食基地。

  而就在同一天,佛采尔将军见到了希特勒,并向希特勒陈述了他的中国见闻,对两党介绍了一番,认为共产党必胜,中国必将统一,未来潜力巨大。

  佛采尔介绍他回国前,见到共产党研发的火箭炮的情况,这是一款非常有东方特色的武器,对德军同样有用,改良之后可以作为步兵团压制武器大规模装备。

  佛采尔说德国的战略一向很明确,必须进攻,万一对方在德国的占领区,用这种简陋的火箭弹骚扰,对德国将是巨大的威胁……

  共产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研发出攻打据点和坦克等移动目标的火箭筒,还有这款可拆分的火箭炮,表明他们不仅可以引进生产,也可以进行一些研发创造,这是南京国民政府远远比不上的。

  佛采尔告诉希特勒,中日之间即将开始的战争,日本人并没有足够的优势,压制住中国人,即便能够压制中国,日本人在中国共产党的牵制下,绝不可能有实力,进攻苏俄远东和西伯利亚,无法让苏俄两面受敌。

  虽然中国共产党也是共产主义政党,但他们和苏俄是两码事,他们的领导层十分担心苏俄在领土上的贪婪和对共产党内部事务的干预,他们的领袖谷甚至直接当面点出了这一点。

  所以他们并不愿意完全依靠苏俄,他们和德国进行技术交流的决心也很大,他们也可以拿出很好的价码,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我们都可以和苏俄合作,还在乎一个更加弱小的中国?

  最后佛采尔认为,即便不与中国共产党有密切的军事交流,德国最好的选择是在中日之间中立,然后获取实利,为什么要和日本结盟,以至于失去了中国这样一个可以提供大量战争资源的国家呢?

  听完了佛采尔的描述后,希特勒沉默了一会,如果可以选择,他并不愿意增强任何一个共产主义政权的力量,这是他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但与此同时,现实也告诉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准备还不够,也没有足够的黄金,他需要的各种战争物资,也许只能从中国大量获得,最起码中国不仅不需要钱,还可以购买德国的工业品,这是其他国家都办不到的……

  而现在中国传来的种种也已经验证了这一切,看来确实该下决心了,他需要拿回莱茵区,他需要整合所有的德意志民族,他必须战争,而战争就一定需要资源,苏俄可以提供,中国人同样可以提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