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43章试探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290 2025-05-12 15:06

  谷雨微微笑了笑,几个孩子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大女儿,一是荣强怀上她的时候,正是谷雨革命事业的起步阶段,谷雨经常抱着她和同志们谈事情,可以说这个孩子是谷雨一手养大的。

  而其他两个孩子,生下来时,谷雨已经是党的最高领导人,也已经实现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胜利,各种事务繁忙,生下来之后大多由其他同志帮忙照顾,感情上并不完全相同。

  二是大女儿非常聪明,长相又好,虽然骄傲了些,但情商也很高,说话做事比较得体,从小就喜欢指挥孩子们做事,有些领导天赋,谷雨觉得老大只要稍加锻炼,就是一个好苗子。

  三是老大读书、上大学一路都给他长脸,而且她那些爱好都有些奇怪,比如喜欢做高难度的数学题,又比如家里的东西,她都想拆开看看,这一切都让谷雨觉得这是一个搞科研的好料子,与她相比,老二的技能点开错了地方,老三多少有些笨拙,谷雨都不是很喜欢。

  家里来了同志,谷雨不让其他两个孩子接触,但他从来不避讳老大,有时候还让她坐着听一听,完事还要问她有什么感受。

  等长大了,谷雨有时候也会询问她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然后点评一番,有意锻炼她的政治才干,对她的培养方向早就定好了,未来从研发人员起步,做工建委系统的管理者。

  谷雨非常清楚,他的子女不可能与政治绝缘,那就需要一个代表,他又不可能把儿子推出来,前世那帮子遭瘟的家伙都做了什么,这一世那些王八蛋怎么传播谣言的,谷雨都清楚得很。

  他绝不会把儿子推到政治的角斗场,那会害了他,所以他从来不让独子出现在党政干部眼中,等他长大了,按照他的兴趣发展,只要控制不让他碰政治军事一类的东西,未来不管谁接班,都会善待他。

  既然儿子没办法安排下场,那就只能是女儿,而且长女也有这样的天赋,那就更好了,由她部分继承谷雨的政治遗产,应对一些牵扯到谷雨的事情,这也是她不可推辞的责任。

  对政治家而言,女儿的价值比儿子大多了,自古以来,政治大多是男人的游戏,儿子没办法挑选,但女婿却可以挑选,女儿认识的朋友可以挑选。

  谷雨虽然不会搞老子英雄、儿好汉,也不会学习常凯申搞什么变相接班,但他很清楚,孩子们至少不会造他们的反,老廖那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在他看来,前世苏俄亡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钢铁同志大砍之后,苏俄政坛上只有官僚,彻底没有勋贵的踪影。

  任何时代都需要官僚集团,就算改朝换代,官僚集团中的个人或许会受到一些影响,但这个集团绝不会有大的影响,谁也离不开他们,所以即便是变色了,他们也无所谓,他们可以高喊黄河长江都不能倒退。

  但勋贵不同,勋贵在很多时候是贬义词,但也不得不承认,勋贵和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没了,勋贵这些旧时王谢堂前燕,只能凄凄惨惨的飞入到寻常百姓家,所以勋贵一定要说江山变色,人民绝不能答应。

  明朝亡国,官僚士大夫们纷纷迎接闯王,勋贵中虽然有不少人投降,但也有不少人反抗到最后,这恰恰说明了勋贵的作用。

  历朝历代勋贵中虽然有很多垃圾,但也有不少人才,不能只看到高衙内,看不到周亚夫这样的名将,这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而本朝很特别,属于革命起家,必须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成分,要不然堕落起来会非常快,就算是官僚集团中到处都是打着招牌的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也比赤裸裸抛弃招牌的真小人要好。

  有为人民服务这一张皮在,好歹还会做一些粉饰的事情,社保、脱贫这一类的事情总要做一做,不至于变成赤裸裸的资本主义;一旦没有了那张皮,什么缺德带冒烟的事情,官僚集团都做得出来,他们的下限是没有下限。

  但与此同时,谷雨也非常清楚,勋贵多了,危害到底有多大,要是一个个都是勤劳致富的万亿富翁,把上升渠道全部堵住了,那同样也会出大事。

  谷雨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一方面从严治党,严厉收拾那些不老实的干部,保持上升渠道的畅通,把勋贵子女的影响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另一方面,把勋贵子女中的真正人才放在一些特殊的,关系国运的部门,谷雨的女儿未来长大了,自然要维护父辈开创的事业,利益相关,他们必须维持体系.......

  谷雨心里很明白,勋贵中产生的人才总是有限的,怎么也比不上官僚,而且勋贵的堕落也是必然的,两三代之后,勋贵绝不是官僚的对手。

  只不过那个时候,国家也度过了初期的不稳定,慢慢稳固下来了,就算他寿命不长,廖李这两人都活到了九十年代,个别同志甚至活到了新世纪。

  而他准备提拔起来的一些同志,更是成为了祥瑞,前世他穿越了,人家还雄姿勃发的站在天安门阅兵呢,有这么多人在,再加上历史的惯性,他一手创办的国家,拥有一百年以上的寿命不成问题。

  至于更多的,谷雨也不愿意多想,他能做的只是希望周期律发作的晚一些,可以让国家的顶峰期更长一些,可以为中国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仅此而已。

  世上没有永恒的国家,能够带领中国从低谷爬起来,一路到达世界顶尖强国,并拓土几百万,他觉得对得起国家和人民了.......

  越是到顶峰,接触得越多,看得越多,谷雨变得越发求稳,越发喜欢中庸之道,越发讨厌那些做事极端,要么极左,要么极右,跟二极管一样的干部。

  他坚定的认为,他是一号,在对内问题上,他必须稳,只有他稳了,下面才不不会出大乱子,有些同志总念叨说他做事婆婆妈妈,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自己是做对了......

  或许他老了,也或许他是真正成熟了,不过那是对内,对外他是另外一个看法,现在美帝的霸权才刚刚建立,旧王心有不甘,挑战者跃跃欲试,整个冷战时期,都非常混乱。

  未来几十年,各种各样的斗争不断出现,是最好的浑水摸鱼的机会,必须乘机多搞一些东西,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了,就算浑水摸鱼不可能都成功,他也无所谓,再怎么样,现在也比前世强多了,能搞到一些当然好,搞不到也没什么,反正都是锦上添花,又影响不到根本。

  所以,谷雨才会放弃国务院总理,并把内政实权移交给廖李两同志,这既是进一步减轻身上的担子,每天保证可以有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好多活一些年,同时也是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外部问题上。

  晚上,谷雨叫来了谢安治,开始询问起来,虽然谢安治已经不再担任国安办副主任,但印度那边的问题,他还是比较清楚的。

  印度建国之后,除了和巴基斯坦PK以外,在恒河平原和孟加拉国也有一些冲突,不过印军心有余悸,短时间内不敢乱来。

  印度尼赫鲁政府此时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国内整合上,借助印巴分治的机会,印度开始对内部的土邦对手,一个又一些中小土邦君主在拿到了印度政府的好处后,不得不老老实实退位。

  虽然印度被严重削弱,但印度政府继承的是英印政府,执政能力远比非洲大区那帮子妖孽强多了,对付腐朽至极的土邦容易得多,该死的英国佬,瞧瞧他们干得都是什么事!

  尼赫鲁或许搞经济,搞内政的水平不太行,但是此人搞外交,搞政治的能力绝对不差,美苏在德国问题上很快就要摊牌,谷雨坚信他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一定会对那几个已经进入到联合国的土邦动手。

  而一旦印度对南方几个大土邦动手,其他几个谷雨不太在意,但海德拉巴绝对不行,新一轮战争就将打响,但是孟加拉人呢?他们此时此刻正在激烈的内斗。

  孟加拉人出现内斗并不奇怪,孟加拉人本来就没有做好建国的准备,是被中国和缅甸强行催生的国家,而且还拿到了那么大一块地盘,天下掉馅饼,一大堆人争抢,自然要斗。

  而且谷雨也有意促成孟加拉人的争斗,不管是中国军队,还是缅甸军队在撤退前后,都把大量的武器散发到民间,这也导致孟加拉国到处都是军阀。

  这样做,一是想办法从孟加拉捞一笔,二是有意制造混乱,孟加拉人乱七八糟的,印度自然会被牵连,只要印度乱糟糟的,对中缅两国的影响自然有限。

  三是印孟两国的实力差距还是有一些的,孟加拉国遍地军阀,印度就算能够入侵,也没办法有效消化,时间一长,孟加拉国民族主义膨胀,印度就根本吃不下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孟加拉国遍地军阀,不断内斗之下,必然会诞生战斗力更强的军头,这也有助于推翻孟加拉国境内那些亲近英美的反动封建家族,军人执政,总比让那些英国培养的政治精英执政好。

  这也是前世南亚社会除了印度的惯例,说起来,谷雨也觉得挺遗憾的,印度为什么没有出现军人执政呢,反而是尼赫鲁家族搞来搞去。

  尼赫鲁也就罢了,倒是那位女甘地不是善茬,一开始虽然默默无闻,但担任总理后,却显露出了极强的能力,得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问题.......

  本来谷雨以为印缅战争对印度政府的权威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战争发起时,英国人还没走,所以印度国大党理所当然的把战争失败的责任推到英国人身上,虽然国大党和尼赫鲁的声望下降了一些,但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

  再加上接下来对巴基斯坦的PK获得了一些胜利,很多印度人很自信、很乐观的以为他们又赢了,这也让谷雨相当无语,也对印度内宣部的本事相当佩服,印度人维持统治的本领,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现在看来,必须再打一仗,严重动摇印度政府的权威才行,但谷雨又不想派出中国军队上阵,看来只能充分发挥朝鲜雇佣军的战斗力了......

  对这些与日本人正面PK过,装备又比较不错的朝鲜雇佣军,谷雨并不担心,只是兵力比较少,谷雨想了想问道,“朝鲜雇佣军增加到十万,组成一个集团军,能不能做到?”

  “朝鲜的经济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毕竟人多地少,对派出雇佣军还是乐意的,关键是孟加拉人,他们对现在的局势很满意,国内甚至还有一批人在串联,想让朝鲜撤军!”

  “孟加拉人真是鼠目寸光!“谷雨骂了一句,然后缓缓站起身,默默走了两步,然后回头问道,“孟加拉国现在能否换人?”

  “孟加拉统一党控制了加尔各答一些中小层军官,强行动手,应该能够发起一些部队,但我感觉把握不是非常大。

  战争期间,纳吉布家族武装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充,装备很精良,现在是加尔各答主要卫戍力量,其高层大多是纳吉布家族的人!

  而其中层军官,则大多是投降的孟加拉英印军人,这帮人自成一系,训练有素,在军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孟加拉国车队十同)公生中1、养的人,底层有很多统一党成员,虽然也控制了不少

  军队,但整体影响力有限。”

  “也不完全如此,孟加拉国军队很多中高级将领也是孟加拉统一党党员,不过这些人并不是很听党中央的指挥,而且他们的控制区离加尔各答有一定的距离。

  我感觉纳吉布家族对统一党有一些防范,有意把那些中高级将领丢到外围,而这些人也乐意在外围做一做无法无天的军阀。”

  说到这里,谢安治有些苦笑的说道,“谷书记,我们原来的估计有些过于乐观了,孟加拉国这帮封建家族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得大得多,而孟加拉统一党反而没有了战前的凝聚力,这一进一退,我们原定撤军后,进行清洗的计划只能推迟!”

  “我们刻意没有教组织原则,孟加拉统─党在胜利之后,变得松散也不奇怪,不过就算是KMT,也比封建地主的战斗力要强,来日方长,不着急!”

  谷雨缓缓踱了几步,这才说道,“孟加拉国的作用首先是牵制印度,其次是作为我国建设的原料来源,这两个目的,我们已经达成大半,就算没办法换人,也不算是失败。

  咱们现在要做的是多卖武器,价格可以再便宜一些,必须让那帮子军阀拥有更强的战斗力,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需要统一党的军阀们拥有较强的战斗力...…"

  微微顿了顿,谷雨接着说道,“这段时间,印度人一直在扩军备战,消灭土邦,中小土邦都快被消灭了,接下来就要轮到南方几个大土邦了,阿里汗那些个土邦君主肯定很紧张!

  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联系英国人,印度人很可能会利用美苏在欧洲的对峙,打果阿和四个土邦的主意,同时告诉他们印度人和苏俄有一些接触,询问他们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二是联系阿里汗和其他三个土邦,敞开向他们出售武器,只要出钱,什么武器都可以出售,同时建议他们出钱,雇佣朝鲜军队。

  万一出事,朝鲜雇佣军可以帮着镇压,那些土邦那么多印度人,光靠他手下那么一点养尊处优的垃圾军队肯定是不行的;

  三是联系缅甸人和孟加拉人,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印度对南方独立土邦动手,两家就要在恒河平原一带动手,他们肯定想推进得更远一些.......

  总之一句话,我们绝不能让印度借助现在有利的国际形势,轻易破局,我们可以提供武器装备,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参战!”

  “谷书记,这五个国家都是联合国成员国,印度真的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我也不希望如此,但并不妨碍我们做好相应的准备!"谷雨微笑着说道,“仔细盯着,一旦印度有些动作,就想办法在西方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印度......”

  自上任以来,各种破事多如牛毛,艾德礼这两年多少有些老迈,但再老迈,看到中方提醒印度要对四个土邦和果阿动手时,还是不太相信。

  这些可都是联合国成员国,印度怎么可能吞并他们,他们哪来的胆子?倒是中国人胆子大得很,硬生生从法国人身上割下一块。

  不过中国人做事很绝,直接把土著赶走了,从国内迁徙移民,并且按照本土治理,未来就算能够找茬,也没有太大意义....

  对于那些土邦能不能继续独立下去,艾德礼并不看重,现在印度被四面包围,也不完全符合大英的利益,他觉得现在的印度多少有些弱,并不能很好地牵制中国,强一些似乎更好。

  但是印度政府把印缅战争失败的责任推到英国头上,又不断与美国交好,不断清理英国利益,大英相当恼火。

  不过再恼火,大英还是想保住印度这个自治领,所以艾德礼权衡一番后,还是决定不粘锅,不过他还是把中方的通报转给美国,就让美国人头疼去吧,想驱逐大英在印度两百年的影响力,美国人总要付出代价的。

  艾德礼现在对埃及非常在意,随着第一次巴勒斯坦战争的结束,丧师辱国,丢失国土的埃及法鲁克王朝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埃及CP主导的各种反法鲁克王朝动作一个接着一个,游行规模越来越大,主张比较宽和的自由军官组织的各种出版物,也在公开鼓吹推翻法鲁克王朝。

  见形势越发成熟,大英觉得可以换马了,不过大英也是老江湖了,换马之前,也要把法鲁克王朝的价值榨干。

  大英这段时间,正在和埃及法鲁克王朝就提前续约《英埃同盟条约》进行谈判,未来不管是不是大英扶持的人,都必须遵守《英埃同盟条约》,要不然十万大英驻军不答应。

  同时,大英也在策动法鲁克王朝严厉镇压埃及CP,等坏事做完了,纳吉布将军再高声一呼,推翻法鲁克王朝....

  各项准备正在进行,谈判也相当顺利,法鲁克一世很快就要签约,不过艾德礼还是相当犹豫,大英毕竟是一个君主制政权,推翻一个君主,这玩意好做不好说呀?

  大英在中东有一大堆烂葡萄,若是大英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其他那些腐朽政权对大英怎么想?—旦失去了这些国家支持,大英在中东还有影响力吗?

  这一点和后世美国人推翻了穆巴拉克是一样的道理,老美那帮魔怔人在埃及折腾,结果把其他中东的亲美派都吓得不轻.......

  艾德礼权衡再三,还是觉得不能由纳吉布将军来推翻国王,埃及军队系统中那个神秘的自由军官组织是最合适的工具势力,等到成功之后,纳吉布将军将军再凭借着强大的威望执政,如此自然是两全其美。

  这两年大英也在到处寻找那个神秘的自由军官组织,不过一直没有成功,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由军官组织的代表却找上了门。

  自由军官组织的代表名叫萨达特,他带来了自由军官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卜杜·阿尔"的来信,信中告诉大英,自由军官组织反法鲁克王朝,反CP的坚定立场,同时也说明了自由军官组织的政治立场,我们是一个温和的资产阶级组织。

  自由军官组织将进行土地改革,但采取的不是暴力革命,而是和平赎买;自由军官组织将收回国权,但同样认识到运河对大英帝国的战略意义,我们希望经济上获得更多的分红,以解决土地改革资金问题,但不反对英埃同盟条约.....

  大英政治军官与萨达特谈了很久,对萨达特相当欣赏,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人,所以大英决定撮合自由军官组织和纳吉布将军见一面。

  第二天,萨达特终于见到了目前正在运河左岸防守以色列军队的纳吉布,见面的过程很简单,纳吉布将军召见了一个小小的基层军官萨达特,鼓励了一番,同时给他传播了一些职业军人要做的事情,萨达特毕恭毕敬的接受了指点。

  第三天早上,在一连串秘密接触后,萨达特离开运河区,返回开罗,渡过运河后,萨达特低头啐了一口,他缓缓抬起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运河右岸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土地,密密麻麻的房屋,然后是笔直的运河,运河上还有多条商船飞速通过;再然后是英军的营地....

  多么美好的土地,多么富饶的运河,一定要掌握在埃及人民手中,英国人去死吧,你们待不了多久了!

  这一次与英国的接触是萨达特的力主,他认为在起义之前一定要稳住英国人,只要英国人不干预,以自由军官组织在埃及的实力,起义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法鲁克王朝早就丧尽了人心。

  而此前英国对纳吉布将军的种种扶持,也让萨达特十分不安,若是这头起义成功,那头纳吉布立刻带着前线的精锐部队回师镇压,光靠他们这些青年军官也不是对手。

  所以最重要的稳住英国人和纳吉布,但又不能直接卖国,就有了萨达特那封信,里面都是中国人过去两年的教导,中国人说的很对,非常对,英国人在看到埃及CP闹腾那么大,果然接受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好办了,发动起义夺取政权,控制开罗军队,有了足够军队后,再把纳吉布和英国私底下勾结,接受新的英埃同盟条约捅出来!

  到时候对英国人恨之入骨的埃及人民又怎么可能接受纳吉布呢?等到纳吉布声名狼藉了,他自然再也指挥不动军队了!

  至于英国人的镇压,大英现在不是最强大的,只要美国人站在埃及一边,英国人就不敢乱用,而让美国人站在埃及一边,中国人也给了办法,比如革命后推行党禁,解散埃及CP.....

  要想实现这一切,都必须进行一次冒险,试探英国人的反应,萨达特赌对了,他擦了擦汗,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了一个秘密地点,然后发出信号。

  他将在这个秘密地点待一段时间,直到确定没有人跟踪,才会与正在养伤的纳赛尔见面,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小心!

  而此时此刻,因为巴勒斯坦战争不幸受伤的纳赛尔,在提心吊胆了三天之后,终于收到了萨达特的信号,纳赛尔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埃及人民离独立又近了一大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