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瞿,想什么呢?”妻子的喊声,把躺在床上的瞿秋白同志从沉思中惊醒过来,瞿秋白同志回过头,笑着说道,“嗷,回来了,晓光和孩子还好吧?”
“当然好,不过你这个做外公的不去,晓光担心的不得了!”
瞿秋白有些无奈得拍了拍被子,“我的身体你又不是不知道,是去不了,不是不想去呀!”
邱夫人微微叹了一口气,又看了看桌子上的文件,有些不放心的说道,“你身体都这样了,就不要瞎掺和了,安安心心养老,多活几年不好吗?”
“你都知道了?”
“谷书记过来看望你,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知道吗?谷书记事务繁忙,无事不登三宝殿,现在又不是什么节假日﹐需要看望老同志,肯定有什么事情需要用到你。他现在地位崇高,党内一般干部根本经不过他一根手指头,看来这段时间的传言没有错……”
“传言?”
“老瞿,你不要认为我是傻子,谷书记这段时间的种种动手瞄准的不都是周书记吗?晓光说,现在外交都是谷书记在直管,周书记已经不管事了……”
“这都能猜出来,老杨,你这政治水平看涨呀!”“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玩笑?”
瞿秋白微微摇头,“人家养了我这么多年,对我嘘寒问暖﹐现在需要用到我了,我又怎么能不上场?于情于理,我都应该上场呀!”
邱夫人帮着瞿秋白同志掖了掖被子,叹了一口气,“好好的,怎么突然间搞出这样?”
“当年苏俄培养了我和周恩来,我是耍笔杆的所谓理论家,周恩来是负责做事的政治家;大革命失败后,我虽然顶在前面,但周恩来是秘书长、组织部长,后来又是军委书记﹐他才是真正当家的。
后来看我们做得不好,苏俄又培养了王明和谷雨,王明扮演的就是我的角色,而谷雨呢,扮演的却是周恩来的角色!
两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本来是要龙争虎斗一番的,我愿意主动退让,周恩来可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不仅没有退﹐还把谷雨收到手下,连谷雨这个名字,都是周恩来同志起得….”
“啊?他们之间还有这么一出?”
瞿秋白同志眼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只是谁也想不到,谷雨同志竟然如此厉害,目光长远,雄才大略,坚忍果决……凡是你能想到的形容开国君王的好词汇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
他看到周恩来的态度,知道在中央毫无意义,就独辟蹊径,果断的跑到北方闯荡,几年之间,就彻底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局面,把苏俄苦心打造的局面彻底打破……十年多一点·就开创出如此大的局面!
眼看着中国革命在谷书记的手里越来越好,苏俄没办法只能放弃王明,只能指定谷雨同志为党的第一书记,而周恩来同志也只能屈居其下。
但问题来了,谷雨同志本来就是做实事起家的政治家,要做什么,怎么做,他心里都清清楚楚,他需要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根本不需要一位当惯了家的助手,偏偏这位助手还是他的老上级……”
邱夫人恍然大悟,只听瞿秋白同志接着说道,“两人在政治见解上也是南辕北辙,谷雨同志表面上信仰的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但本质上是实用主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什么他都敢做!
外交上,退出共产国际,与英国交好,与苏俄兵戎相见,转眼之间,又出兵援苏,可见主义和理论不是谷书记复兴
国家的工具,有用则用,没用就去一2,拱上有用Pre'
而周恩来同志呢,他在法国期间接触了共产主义,后来
又去苏俄培训,转眼就成为的党内高层,也就是说,周恩来同志起家的根本是国际共运,自然也深受国际共运那一套理论的影响……
他事实上并不认可谷雨同志的政治理念,他又做主惯了,在实际执行中自然有所选择,符合心意的就执行,不符合心意就想办法拖一拖,甚至不执行!
谷雨同志是什么人,自然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几年时不时就会敲打周恩来,会议上不点名的批评就有好几次!理念不同,执行层面又矛盾重重,两人能拖到今天才摊牌,谷雨同志已经很能忍耐了!”
邱夫人默默听着,想了想说道,“老瞿,不要说周书记吃不消谷书记的折腾,我也觉得谷书记180度大转弯太多了!
先是和英国人斗来斗去,可每两年就派兵去北非帮着英国人打仗;对苏俄也是如此,喊着武装保卫苏俄的是他,出兵外蒙,与苏俄兵戎相见的是他,接着又要援苏的还是他……老瞿,你有没有谷书记这个人有些反复无常,很难让人摸透到底想什么!”
“呵呵,这就是国家利益优先,虽然不好看,但有实惠!”瞿秋白同志笑了笑,“这么一番折腾之后,得到了英苏两国的技术支援,又从美国搞来了一大堆设备,国家的发展非常快!现在咱们能生产飞机、大炮、坦克,连军舰都能生产了,这才几年呀!”
“这倒是!”邱夫人笑着说道,“事实上老百姓也不在意这些,他们在乎的一日三餐!妇联的同志组织下乡,我也跟着下乡,感觉现在农村的情况好了不少!
每个行政村一个小学,每个乡都有初中,大家都在扫盲;水利设施和各种公路修了很多,粮食产量据说增加了不少﹖虽然一直在打仗,规模还越来越大,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粮食税反而没怎么增加,也不知道中央怎么做到的!”
“虽然各种企业越来越多,但这两年城市不少人被赶下乡,这一反一复间,非农人口增加的比例有限,而各种水利建设和开垦荒地也可以增产不少粮食,这几年粮食增产的比例相当大;
虽然在打仗,但主要是在国外打仗,国内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尤其是北非,我们不仅没亏,还赚了……还有通过租借方案,从美国和缅甸搞来了一些粮食,我看过财经委相关汇报,这两年,农村的实际负担事实上有所减低,老百姓觉得日子能勉强过下去,并不奇怪!”
听到这里,邱夫人有些感慨,“原来是这样,谷书记本事真大,既会打天下,又会治天下!”
瞿秋白同志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可赶人下乡得罪人呀!那么多小姐少爷被赶到乡下教书,抱怨的声音可不少!”
“赶人下乡当然得罪人,那些小姐少爷受一些锻炼也好,省得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咦,周书记不会也反对这件事吧?不应该吧!”
“他是没有反对,可喜欢帮着说话,这个不要下乡,那个不好下乡,好人他做了,恶人都是谷书记的!古代的宰相是帮着主君背锅,承担骂名,咱们这边却反过来了,为了推行强硬的民族政策,谷书记连三七开都被逼着喊出来了,换成你是谷书记,有这样的副手,你心里会怎么想?”
邱夫人吃惊无比,沉默了一会,这才小心的问道,“现在还在打仗,这个时候闹矛盾合适吗?”
“正因为现在是战争,要求上下一心,统一思想,有些事才必须做!再说了,现在日本人是秋后的蚂蚌,长久不了,既然大局已定,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邱夫人考虑了一会,点点头,“既然矛盾大了,也只能有所选择!周书记会怎么安排?不会变成王明第二吧!”
“你是杞人忧天!谷百生是何等人?怎么会做这种蠢事!毛泽东同志提议,要往英美苏法四国派出四位特使,负责中国与三国各项合作的执行,周恩来同志前往美国,刘天章同志前往英国,刘少奇同志前往苏俄,刘伯坚同志前往法国
四位同志出国期间,他们的党政职务不会有任何变化,按照谷雨同志的说法,这一次出国首先是为了工作,同时也是让一些同志见见世面!不仅留有余地,还有三位同志相伴,对党政事务不了解的同志,肯定不明白里面的弯弯绕!”
“原来是这样,那就没什么了!”
瞿秋白同志笑着点点头,“本来也没什么呀,党员干部能上能下是常有的事,周恩来在中央十几年,本来就是一个特例,也该到下面转一转,接一接地气了!”
“周恩来离开,谁接替他的职务?不会是饶漱石吗?他那张脸人人都怕!”
“自然是饶漱石,这才是谷雨同志真正需要的执行者!有饶漱石在,谷雨同志根本不需要说什么三七开这样的话,有什么想做的,饶漱石搞不好都提前做了!”
“饶漱石负责执行和组织,任弼时负责纪律,都是铁面孔﹐以后中央可就热闹了!”
“还不止,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要调到中央担任办公厅主任,这个大管家据说挺抠门,是谷百生钦点的,要好好查一查中央各直属单位的花销!
从今年开始,中央和各地方每年的三公开支,都必须在次年的三月底前在报纸上公开,相关账册一律上缴中央督察室,并由中央督察室牵头,邀请社会各界查账!
按照谷雨同志的想法,进入到中央顾问委员会和已经退居二线,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伤残退老同志,副省级以上干部一律换省安置,正处级以上干部一律换市县安置!未来将会由中央和各地监委组织老同志,巡查各单位工作!
谷雨同志跟我说上面松一松,下面就敢无法无天,中央明确要求各企业后勤,必须优先让专家、技工和劳动模范挑选,可有些地方就是不执行,一些好房子竟然被党政干部占了去!
监委发现进行了查处,一些干部还振振有词,老子为革命出生入死过,享受一些怎么了?凭什么这些人要住得比他们好?
谷雨同志还提到了一个例子,中央领导干部子女所在的幼儿园招生,现在的面试题目中,竟然有芒果这样的热带水果照片,让孩子辨认。
芒果是热带水果,国内种得非常少,川滇铁路开通后,云南省委安排运了一些,因为数量很少,除了党政高层会少量配发一些,大部分都对外出售,卖得很贵!
既然幼儿园都考起了芒果,那么这个幼儿园招生,会招什么孩子,还用说吗?非富即贵呀!”说到这里,瞿秋白同志连连摇头,苦笑道,“这才几年呀!”
“好家伙,这是要动真格的呀!”邱夫人听到这里,呵呵笑了起来,“老瞿,你也别笑,上面抠门,你我年底发的
东西肯定会少一些!”
“我拿的是二级工资,一个月好几百,为了治疗肺结核﹐链霉素这样的好药,三天两头的使用,动辄出外疗养,可我又为组织做了什么?心里有愧呀!”
“老瞿,你为革命出生入死过,国家养你也是应该的,再说了,你的工资不都捐出去了吗?”
“国家花在我身上的钱,可比那些工资多多了,唉,不说了,说多了,反而矫情!”
“老瞿,你本来就不应该说,你现在的待遇,不少同志求之不得呢!”
瞿秋白同志有些无奈得点点头,“是呀!我要是不接受,谷雨同志脸上反而不好看!前两天,中顾委常委玉衡同志来看望我,他跟我说,一些军队干部明明没病,却喜欢住在疗养院,整天吹嘘,甚至还有人调戏护理人员……”
邱夫人十分吃惊,“不会吧,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你们妇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解决党政干部的婚姻问题,我就不信这一类的传闻,你没有听过!”
“我是真没有听过!”邱夫人摇摇头,“不过确实有一些干部裤腰带比较松……可这种事情,你情我愿,只要不是强迫,妇联也不能怎么样……实在没办法,也就是离婚了事!”
“中央所在地,大家自然有所收敛,地方干部,尤其是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奇怪!”
邱夫人若有所思,“这样看来,确实要好好理一理了!”
“周恩来同志的性格做不好这样的事!至少现在的他是这样!”
就在瞿秋白夫妻两人聊天的时候,看望完瞿秋白同志之后,谷雨已经回到了军委办公室,对着一份报告发愣,这是柳秦谢三同志从莫斯科发过来的电报,汇报了过去十天驻苏部队的各项工作。
面对德军疯狂的攻击,图拉正面防线虽然守住了,但志愿军损失非常惨重,十天时间损失在两万人以上,师—级领导竟然损失了五六位,而各种装备的损失非常严重……
主攻方向的两个师现在各只剩下了不到一个团,郝嘉海不得不一批又一批非战斗人员送到了战斗的第一线……同时也从次要方向抽调兵力和反坦克武器,以满足第一线的需要……
谷雨知道苏德战争惨烈,但如此惨烈,他还是难以接受,毕竟这两万多人并不仅仅是数字,都是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呀!心情很沉重的他,站起身来到了窗口,眺望远方,他怎么也想不到,都打了七个月了,德军竟然还有这么强的攻击力!难道他们真有能力打进莫斯科?
不知道什么时候,毛泽东同志已经来到了谷雨的身边,“谷雨同志,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有得,没有失,只要能够做到得大于失,我们就对得起国家和民族!”
很明显毛泽东同志已经看到了那份报告,谷雨默默点点头,想了想问道,“我们第二个集团军16集团军已经过去了﹐什么时候上阵?”
“16集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苏俄同志正在准备一波大反击,16集和下个月过去的24集很可能会用于反击!”
谷雨点点头,“反击作战,需要大批重火力,刘伯承必须多要一些重装备,也要让苏俄配一些坦克!”
“这不是刘伯承同志的特长呀!”
“德军攻势未衰,苏俄的反击怎么也要拖到十二月份,刘少奇同志怎么也该过去了!”
“苏俄未必靠得住,我们还不如出发前,给他们多准备一些!”
“老毛子要是敢搞歧视,我就把三个集团军撤回国,让斯大林干瞪眼去!”谷雨咬着牙说道,“我们一个集团军挡住了古德里安十天,这是了不得的成就,比现在的苏军强多了!他们有资格获得更好的装备!”
“说得也是!”毛泽东点点头,想了想,他又拿出一份电报,递给谷雨,“新加坡十万英军投降了,林彪同志猜得没错,英国人连一个月都支撑不了!”
“意料之中的事情!”
“日本人拿下来新加坡,仰光港就危险了!”
谷雨摇摇头,“日本海军虽然规模大,但不过是一只一次性海军,他们现在虽然有些优势,但也很有限,就算能够封锁住仰光的海运,也不可能长久,不需要太担心!
再说了我们已经证明了战斗力,英美想早日结束战争,肯定需要我们大量出兵,他们肯定比我们更着急,我估计罗斯福派来增援的军舰已经在路上了!”
毛泽东笑着点点头,“担心,我倒是不担心,关键是那些美国设备,还没完全运回来,我着急呀!”
谷雨哈哈大笑,“老毛,你变坏了!”
毛泽东同志也是哈哈大笑!尽管有种种遗憾,但彭德怀同志过去十天的战斗,可以说不亚于前世的上甘岭,甚至地位更高,原因很简单,彭德怀挡住的是古德里安,德军精锐中的精锐,当今世界陆军最强大的部分,这样的胜利无论怎么夸耀都不过分。
连古德里安都能挡住,英美苏自然对解放军高看了无数﹐而这也是谷雨刻意营造出这样的局面,除了尽量多争取一些利益,更多的是为战后考虑,既然中国这么能打,自然有资格获得更多!
通过第七集团军的表现,谷雨对苏俄红军的敬畏又降低了很多,很明显此时此刻的苏俄红军,不如解放军能打,虽然苏军的装备更好,但随着大批美国租界设备到港,随着中苏工业联营,解放军的装备水平也在高速提升中。
而随着战争的继续,解放军的战斗力应该还会提升,即便战后陆军水平比苏军差一些,也差不多哪里去,斯大林肯定能够看得到这一点,一向谨慎的他应该不敢在战后挑衅……他就算想挑衅,也要等到苏俄恢复了元气。
而等到苏俄恢复元气,中国两弹一星也应该差不多了……也就是说,蒙古应该是拿稳了,而蒙古稳了,捏着苏俄七寸,后面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未来的中苏两国即便不会很亲近,但怎么也不至于兵戎相见,前世发疯一样的搞三线工程,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这自然会节省无数资源!
还有美国,看到中国陆军的战斗力,美国人应该也没多少底气,在中国周边折腾吧!就算有,大概率也是代理人战争,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是有限的!
另外还有大英帝国,要想保住殖民地,虽然他们也知道是徒劳的,但能多支撑一天也是好的,他们肯定也希望与中国加深合作……
如此一来,中国目前已经拿到的地盘应该能够稳住,这就达到了谷雨的底线,但仅仅这样就算了吗?底线之所谓底线,就是不能被他人触碰的,底线上面必须还有一些东西,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用来交换……
现在看来,战后美国虽然还会一家独大,但相对优势肯定会降低,英国的衰落应该会减缓,苏俄?情况不明,但反推到柏林也是必然的。
战后应该还会有冷战,丘吉尔想减轻压力,一定会想法设法让美苏斗起来,但即便有冷战,肯定与前世大不相同……
前世冷战,东亚热战的局面,随着中国的异军突起,即便打起来,烈度也必然大不如前,但战后的美国力气很大,肯定要找一个地方泻火!
不在东欧,不在东亚大陆,会在哪里?南洋群岛?中东?这两个地区是必然的,问题是这两个地方,他都准备插一脚,偏偏又没有多少实力!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一些利益,而不至于被赶出去?火中取栗可不那么容易呀!
谷雨考虑了一会,默默的转身,来到了中南半岛地图前﹐盯着地图看了很久,然后这才说道,“老毛,我们在中南半岛的投入是不是小了一些?”
毛泽东摇摇头,“我们没有海上优势,偏偏中南半岛又是那样的地形,不好办呀!”
“说到底还是投入的问题!如果林彪手里有几百架运输机,一次可以补给上千吨弹药,以他的能力,在泰国大展拳脚一点问题都没有!”
毛泽东奇道,“哪来的几百架运输机?”
“这几年我们也生产了不少木制运-3,再加上美国人提供的DC-47,还有咱们购买的飞机,凑出几百架还是办得到的这些飞机分散在各地,我们又油料不足,使用的不频繁,你看不到而已!
但这些飞机,到了缅甸就不同了,缅甸有炼油厂,油料不成问题,咱们一次运不了上千吨货物,运输个五六百吨还是可以的,这样连续运输,一个月就可以运送上万吨弹药!”
谷雨一边算账,一边说道,“还有顾慎为,第1和第3集团军携带轻武器南下,从云南给他们准备各种弹药,沿着澜沧江顺江而下……水运的花费怎么也比陆运小得多!
如此我们可以集中五个集团军,就算只有山炮,但美国支援的空军攻击机,火力很猛,完全可以当飞行大炮使用,日本人怎么也要二十万人才可能挡得住,鬼子的海运能力有限,又要防守偌大的南洋群岛,他们哪来那么多部队!
另外我们加强攻势,也可以问美国人多要一些飞机,这样我们的运输能力和地面攻击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说到这里,谷雨微微顿了顿,敲着地图,坚定的说道,“先泰国,再马来亚,然后东印度群岛,只要是能打下来的地方,都要打下来!
这些地方的本土势力,都在跟日本人合作,我们以此为理由,横扫那些本土势力,可以获得大批资源,多的不敢说,十亿美元总是有的!有了这笔钱,战后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英美肯定不能接受我们控制马六甲,但想让我们退出,英美总不能空口套白狼吧,他们必须拿东西跟我们交换!
别的地方我不在意,中东这个地方,我一定要分杯羹!那边都是沙漠,人口很少,我们学美国购买阿拉斯加,从英国人手里买几块土地,完全可以搞一个海外省,放一个集团军,安排几十万移民就能控制住!”
“南洋水稻一年三熟,粮食不用发愁,只要空军能保证一个月一万吨的弹药量,打下来的可能性很大,最起码拿下安南、泰国和马来半岛不成问题,林彪有这个能力!
加大在南洋的投入,确实有必要,就算为了十亿美元,也是值得做,这也是解放南洋人民嘛!而且也可以实现我们对南洋华侨的承诺!”毛泽东同志沉声说道,“但问题是,中东就算给了我们一块地方,我们没有海军,也守不住呀!
“老毛,我们要想搞好工业化,橡胶、钢铁、煤炭、石油四大原料,我们现在独缺石油,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要不然未来,我们要么受制于苏俄,要么受制于美国!
中东有不少石油,为了避免以后受制于人,这个危险值得冒!我们站住脚,把当地那些人迁走,我就不信英美敢赤裸裸的上阵,把我们派过去的人都赶走!
英美要是过分了,我们完全可以联合苏俄,对外输出革命!我们是光脚的,根本不用怕穿鞋的!该拼的时候,一定要拼!”
毛泽东同志皱着眉头问道,“中东真的有那么多石油吗
“我咨询过李SG先生了,他说波斯湾━带确实存在着很大的石油储量!”
“我们搞一搞勘探权,英国人能接受,但想占块地,难度不小呀!”
“所以我们一定要打到马六甲,要是英国不愿意交换,我们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好处,同样不小!未来等海上力量强大了,也可以往婆罗洲发展,那边也有不少石油!反正左右都会赚,为什么不乘机多赚一把?”
“如果真得有很多石油,买一块地,搞一个海外省倒是可以试一试!”毛泽东同志想了一会说道,“战后英国衰落,美国崛起是必然!有可能要赶我们走的,只能是美国!我们可以和英国沟通好,互相支撑,缺乏陆上力量的英国人肯定也是乐意的!
另外还有苏俄,苏俄和英国瓜分了伊朗,我们可以与他们互相守望……在中东站稳脚跟,还是有希望的!美国人总不能谁都得罪吧,他们就算再强,也没到这一步吧!”
“那就干!”说完,谷雨站起身,抓起电话,拨给总长邓萍,电话拨通后,“邓萍同志吗?安排一下,我要召开军委会议,你安排一下时间!”
当天晚上,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决定进一步加强南洋部队的数量,同时为了统一指挥,决定成立南洋战区总前委,军委常委朱德同志坐镇昆明负责协调。
同时谷雨决定将天南分局提升为天南局,康生同志继续担任书记,同时从国内抽调一大批在苏区工作过的干部,大军进攻到哪里,就要把哪里的的反动亲日派消灭干净,同时也要让南洋基层人民感受到好处……谁让那样那么多土著和日本人站在一起,选错了路,就必须付出代价!
正在缅甸的周恩来同志接到了一份中央的电报,中央告诉他,新加坡沦陷后,南洋形势逆转,为更有力的打击日本法西斯,中国将进一步增加在南洋的军事投入,帮助英美缓解压力。
在越北的三个集团军将停止休整尽快南下,而国内两个新集团军也将加入到越北战场,要求他带着史迪威将军前往越北,考察三个集团军,尽可能争取史迪威的好感,同时乘机摸清楚美国的底线,为新一轮租借法案谈判做准备……
周恩来同志看完电报,微微皱眉,行程又多了好些天……不过立刻还是中央的指示开始了执行,西北局书记谭秋同志接到了中央指示,乘坐中央接送的飞机返回武汉……不仅仅是瞿秋白,还有其他几位中央局委员,一次中央局扩大会议正在精心准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