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谷雨在北线的战略安排,围绕的都是日军如何攻打山西来进行,而日军事实上只是两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平绥线和平汉线。
谷雨的方案是平绥线以防守为主,利用阴山山脉的天险,尽可能的消耗日本人;而平汉线上,则是步步后撤,不断消耗日军的进攻锋芒,逼迫鬼子沿着沧石公路绕道进攻石家庄,而共产党的机动兵团则留在后方,等着歼灭这一股子敌人。
这两个方案,一个是防守为主,一个是防守反击,其核心就是要尽可能消耗日军,打破他们侵入山西的幻想。
但随着共产党实力的迅猛提升,尤其是在缅甸和丰台的胜利,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人重新评估了共产党的实力。
过去鬼子计算战斗力,一直认为一个鬼子最起码可以当五个共产党士兵使用,可丰台一战打碎了鬼子的幻想,一个大队竟然打不过共产党一个团,换句话说,一个日军顶破天也就当三名共产党士兵使用。
更不能接受的是,共产党在团一级单位装备的迫击炮和重机枪比日军要多,虽然他们打得不是很准,但这样的火力也就意味着日军的火力优势发挥不出来。
即便共产党没有坦克、飞机,重炮很少,但他们在军师一级装备了数量众多的75mm口径的山野炮,还大量装备了一款便携式的大口径火箭炮补充重火力的不足,传说一个火箭炮团就有五十四门火箭炮。
虽然共产党火炮质量一般,射程很近,可是他们发了疯一样的装备火炮,对于依赖炮兵作战的日军是巨大的威胁。
日军现有的装备已经不足以压制共产党,必须大规模增加炮兵,以有效的压制共产党陆军,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大量的投入。
在日本1937年的财政预算中,陆军要求大规模增加重炮的数量,按照情报侦查和丰台作战的战后总结,陆军要求每个师团增加一个100+mm口径的野炮大队12门,同时将75mm野炮由现在的12门,增加到24门,以压制共产党大量装备的107mm火箭炮和75mm山野炮。
同时日军要求每个联队下辖的联队炮中队改为联队炮大队,由四门山炮增加为12门山炮,以保证一个联队可以压制住共产党的师属山炮营;
而步兵大队下辖的炮小队升格为炮中队,原来的两门步兵炮已经不够,日军准备增加到六门步兵炮,以应对共产党在团一级装备的大量迫击炮。
而原来放在步兵大队的八挺制的重机枪中队,则分为四个四挺制的重机枪中队,划分到四个步兵中队中。
按照这个方案,日军的装备水平将达到极大的提升,一个师团装75mm山野炮就有六十门,还有105mm野炮12门,再加上配套的后勤部队,日军一个师团将由现在的2.2-2.6万人增加到2.9-3.3万人以上。
陆军的方案出来后,日本内阁吓了一大跳,要想完成陆军的编制计划,陆军相当于扩充了三分之一,陆军日常维持开支将直接增加三分之一以上,这还不算陆军新增装备需要增加的十几亿日元,这得多少钱!
这还仅仅是常备师团,而到了战时还需要大扩军,那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陆军如此,海军同样也同样如此。
海军退出华盛顿体系后,已经开始了大规模造舰,大和、武藏两艘超级战列舰,四艘新航母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日本1937年度的日本军费预算吵得更凶。
而就在此时,又发生了上海事变,而打仗又需要特别军费,所以1937年的日本军费开支又增加了20%,达到了破记录的35亿日元,即便如此,陆军的新增装备计划也没办法立刻完成,准备用两到三年的时间的分阶段完成。
虽然日军目前还不清楚共产党的标准军到底装备了多少个,但共产党在平汉路沿线布置了七个军,肯定会被优先装备,而南口和保定这两个缺口,又构建了大批工事。
军部简单一算就知道,以目前日军的装备,动员五六个师团,根本就啃不动,十个师团是最起码的,而且即便动员了,也未必能打进山西,娘子关和内长城都是天险!
在目前长三角已经动员了五个师团的情况下,再动员十个以上师团,那就是国战,而日本人心里很清楚,他们并没有为这场国战做好准备,所以日军目前并没有任何在北线碰一碰河北的打算,准备一步步来,先解决了蒋介石再说。
日本华北驻屯军看着共产党消灭石友三部伪军,夺取唐山不管;日本内阁否决了石原莞尔进军冀东,绕路进攻承德以南的方案,事实上就是这种战略思想的体现。
日军这种想法,已经被共产党方面注意到,谷雨要派飞机空袭日本本土,逼迫日军主动进攻,怕得就是这一点,别搞了半天,还是局部战争,而日本人这种不断的蚕食,对共产党并不是非常有利。
也许现在还可以接受,毕竟今年是一四计划最重要的一年,但时间一拖长就未必有利了,所以谷雨的想法就是一四计划各种设备完成基本进口后,就和鬼子大打出手,消耗掉鬼子的实力,让搞绥靖习惯的英法舍不得对日本做出较大的让步,日本只能南下……
而这种情况下,原来在华北驻扎重兵的计划,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浪费,所以毛泽东同志一提到北线日军可能的反应,谷雨就立刻意识到形势发生了变化,现在日本人不敢打国战,那么在热河打局部战争,日本人肯定想首先封锁住北部草原。
既然如此,那就在草原上准备一个大口袋,不惜代价,一口吃掉两三个师团,到那个时候,整个中国的形势就将发生根本变化。
如果五六万精锐日军都能被共产党一举消灭,日本人还怎么进攻,而帝国主义没办法进攻,又如何挡得住亿万中国人如同潮水般的一波波反扑。
到那个时候,日本能做的要么是重点据守要点,攻守易势;要么是从关内总撤退,防守东三省,但那样做的后果,也就意味着日本彻底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
而一旦没有了中国市场,日本就会很快被打回原形,等到共产党整合好关内,就可以动员起百万大军,不断向北方进攻,以两国的人口、资源禀赋,日本被驱逐出大陆是必然的。
但凡明白这一点的日本人,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局面,所以到那个时候,日本人只有一条路,拼力一搏发动国战,动员起庞大的人力物力,摧毁他们认为的共产党太原兵工基地。
而一旦到了大决战这一步,日本同样输定了,他们即便冲到了太原,也没有任何作用,谷雨会毫不犹豫炸毁山西所有的工矿企业,而且谷雨还有包头和洛阳,还有苦心经营的西南大后方,他同样可以长期支撑。
到那个时候,到时候日本即便拿下了一些地盘,也不可能有什么战利品,那么日本只有南下一条路,不然巨大的财政亏空就会迫使日本革命……
谷雨和毛泽东达成一致之后,很快总长邓萍回来报告,北同蒲线路大半地区已经通车,最难的就是雁门关一带,目前基建还有一些问题,如果不惜代价的加紧施工,两个月内完成建设希望很大。
毛泽东看了一眼谷雨,“谷雨同志,我记得,您曾经对外宣称过,今年下半年北同蒲线才会建成通车,明年上半年同蒲线才能全线通车!”
谷雨点点头,他听明白了毛泽东同志的意思,日本人要动手,很可能就在今年上半年,要是拖到了下半年,日军战略意图一旦暴露,共产党通过内线调动,很容易把北线的部队和物资提前送到张家口,这会极大的增加日军动手的风险。
理论上,共产党也可以利用平汉线向张家口调兵,再铁路运到张家口,但这样做,只能是日军动手后不得己的补救措施,不可能用于战前大军的秘密调动。
事实上,一直以来,为了避免暴露,共产党从来没有利用过北平中转,运输军队和军械物资,日军也知道这一点。
考虑到现在是冬天,日军不可能冒雪行动,他们的机械化兵团更不可能在雪地中行动,所以很容易判断,日本要发动夺取热河西部的攻势,最佳的时间就是化雪之后的4-6月。
虽然说目前还有三个多月的准备时间,事实上已经有些紧张,要想围住日军,最佳的办法自然是放开口子,让日本人进来,然后合围,但是草原积雪不仅对日军不利,为隐蔽消息,各部不可能太早出现在草原上,要不然被鬼子发现了,岂不是白折腾了……
如果日军动员了三个师团,原计划的四个军未必围得住,这就意味着中原地区陈赓的五个军,也可能被抽调。
这就涉及到五到六个军,二十多万人的调度,还要保障二十多万人在草原上活动的无数物资,如何隐蔽调度,不让日军提前发现,这绝对是个大工程,所以谷雨第一时间询问北同蒲线的完工时间,就是为了避免后勤捅篓子。
同时谷雨也意识到,陈赓部的大举北上,也会影响到对东北军的整编和江淮地区的攻取,夺取江淮地区还可以等一等,但整编东北军却必须加快,要不然这三个军就会被拖住。
谷雨考虑了一会,“东北军宣布加入抗日联合政府的时间必须提前,陈赓面向东北军的三个军,也要做好准备,随时根据需要,加入北线战场!”
“我们给了东北军这么长的时间,他们也该满意了!”
于是乎,就在1月5日,黄显声带着谷雨的指示,乘坐飞机降落于汉口机场,他需要与张学良商议整体加入抗日联合政府的相关事宜,总部给了时间,1月15日前,东北军各部交出防区,接受改编。
张学良与黄显声面谈后,于1月7日召开师以上军官开会,张学良掏出了当年九一八蒋介石的电报,告知将领们,我们一直把老蒋当领袖,听他的没有在沈阳抵抗。
结果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东北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被人指着脊梁骨骂了五六年,但老蒋是怎么对待我们的,要把我软禁,逼着东北军打内战!
张学良痛哭流涕,说了一番对不起东北老百姓的话,又说现在日本已经迫近南京,南京沦陷在即,南京政府已经没有了任何指望,依靠国民政府抗日,已然没有任何可能。
现在能够率领我们抗日,能够带领我们打回东北老家的只有共产党,而共产党四路军中又有无数东北老乡,不用担心被欺负,到了今天,我们必须痛下决心了,不能再拖了!
张学良告知将领们,他已经和共产党达成了协议,东北军接受共产党整编,交出控制的平汉线铁路沿线和鄂豫两省地盘。
东北军下辖的四个军改为中国抗日联军第五路军第1-4军和骑1军,大家的职务不变,共产党将会进行相应的整编,同时会建立各级政治部,并派出政治委员。
东北军控制区内抗战期间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暂时不土改,大家有一个缓冲期,可以变卖给政府,换取国债或者共产党发行的公司债;也可以继续经营,但建议不要经营……
愿意从军的,只要不怕牺牲,共产党也一视同仁,但到了战场上,过去的老毛病可不能再犯了,而且共产党也会抽调走,进行相应的战术学习;不愿意从军的,可以退出军队,共产党会安排一个地方职务,做一些抗日宣传工作。
当然了,共产党的纪律也要遵守,大家伙要把手里的金银兑换成人民币,用于购买各种工业设备,生产军械打鬼子。
张学良表示,他手里的钱已经大半兑换成人民币,剩下的部分也将在起义后,兑换成人民币,而人民币不同于关金券,币值比较稳定,大家也不用担心真金白银变成了关金券。
当然了,如果不愿意留在共产党控制区,共产党也提出了条件,可以自由离开,但绝不能带走一兵一卒,同时有家底的,建议也要兑换一些人民币,共产党转眼间就要拿天下,手里的金银现在不换,以后也得换……
听张学良这么一说,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立刻站起来,“副司令,我们东北军还没到山穷水尽这一步,怎么能就这么投降了?”
于学忠叹了一口气,“寿山兄,若是到了山穷水尽这一步,你觉得共产党还会对你我这么客气吗?”
万福麟无语,其他将领也无语,本来还以为蒋介石有点实力,结果日本人只用了五个师团,就把中央军的主力打崩了,共产党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这个时候只能乘着手里有些筹码,换取比较好的待遇,要是在拖延下去,鬼知道是什么结局……
万福麟摸着大胡子,无力的问道,“共产党是如何安排副司令的?”
“共产党本来想给我抗日联合政府副主席,不过被我拒绝了,我想到抗日一线,共产党答应任命我为华北军区副司令兼任华北空军司令员,负责指挥协调空军作战!
当然了,要想指挥好华北空军,我还需要学习,等整编开始后,我就要离开大家,前往空军指挥学院学习!”
师长刘多荃是张学良的心腹爱将,他不敢相信的问道,“副司令,您就这么离开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东北军走到今天,也该画一个句号了!”顿了顿,张学良说道,“我们现在这第六路军的番号属于临时番号。
显声告诉我,我们需要在抗日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共产党才会授予正式的解放军番号!表现不好,会重新整编,甚至可能会取消番号!
兄弟们,从今而后,希望你们在战场上好好表现,尽可能早一点获得解放军番号,而不是被取消番号!”
张学良如此坚决,东北军各将也都默然,于学忠想了想,“我打了一辈子仗,可惜呀,到现在连怎么打仗都没闹明白,副司令,我希望可以前往共产党总参高干班学习,学完之后,如果能做一任总部的参谋,对抗日有所帮助,于愿足矣!副司令,您还是任命一个新军长吧!”
于学忠是明白人,他是直系出身,属于吴佩孚提拔起来的,后来投奔的东北军,在东北军中虽然贵为军长,但实际上属于中间派,更类似于客卿的角色,属于大家都能接受,可以带兵打仗,但别想操控大权的角色。
既然如此,又何必挡着共产党的整编,还是主动去军校学习比较好,而他说这番话也是心里话,于学忠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同样是东北军出身,为什么很多人以前是条虫,到了共产党手里就变成了龙,他一定要搞清楚这里面的秘密。
张学良看了一眼旁边的黄显声,黄显声笑着说道,“孝侯兄,你太小瞧自己了,谷书记临来前有过交代,中日大战在即,前线还离不开你,你可以带着第一军军长的职务前往总部学习,总部会根据你学习的成绩,重新安排职务……”
相比于于学忠,著名的骑兵将领何柱国,表态既然副司令下定了决心,我自然支持,同时他希望在整编之后,骑1军可以赴热河作战,用实际行动证明东北军不都是孬种。
与东北军的步兵是出了名的怂货不同,东北军的骑兵在整个民国都非常出名,根本不怕日军,而何柱国一个广西人能够坐稳骑兵军军长,其个人的军事能力可圈可点,所以他并没有任何学习战术的想法,他只想早一点率部前往热河作战,以实现他抗日救国的梦想。
对于勇于抗日的将领,共产党都是鼓励的,何柱国有此心,黄显声自然同意,他向何柱国表示,共产党调动六路军参战,首先会调动骑1军,何柱国满意的坐了下来!
何柱国的情况和于学忠差不多,他本身以能打闻名,并不是东北军的自己人,共产党怎么整顿,也不太可能整到他的头上,所以他并不是很在意部队的整编,说白了,这就是打工者的心态,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但是万福麟就不同了,万福麟是一个粗人,属于东北军老派势力的代表,对于这样的结局,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万福麟是最不愿意投降的,他怕出现冯钦哉的下场。
但万福麟也自知不是共产党的对手,就以年岁已长,无意从军为名,提出退伍前往武昌居住,张学良当即同意,并按照事先谈好的,由东北军少壮派111师师长,地下党员常恩多担任第二军,也就是53军军长,协助改编。
万福麟如此,而第57军军长董英斌,67军军长王以哲,属于少壮派代表,相对好一些,也是比较靠拢共产党的,王以哲还是特别党员,自然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相继表态支持改编。
而随着五位军长做出了选择,下面的师长们也一一做出了选择,没有人反对,最多就是不愿意再干了,到了今天这一步,大家都不傻,谁也不可能逆势而为……
就这样,1937年1月8日,东北军张学良部宣布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合政府,同日,各路解放军开始进入东北军防区,和平接管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南阳盆地和湖北北部。
而张学良则带着东北军的将领们,一起乘坐专列,在周恩来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太原,虽然张学良不愿意担任抗日联合政府副主席,但东北军确实需要在政坛上有自己的代表,在东北军中威望很高的张作相被增补为抗日联合政府副主席。
当年张作相在担任吉林省长期间,又是办大学,又是修铁路,张作霖死后他坚决推张学良即位,可见其人脑子一点都不糊涂,虽然畏日本人如虎,但只要他不添乱,担任这个副主席,一点问题都没有。
张作相也确实是聪明人,他把藏在天津家中的几百万金银大洋全部拿出来,兑换成人民币,其中一大半直接购买了抗日国债。
他告诉谷雨,“老帅一直以为有枪有钱,就能得天下,赶走日本人,但事实证明,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有思想才行。
贵党的思想远胜过日本人,以劣势武装不断获得胜利,现在也有了枪,就只差钱了,我已经老朽,也只剩下这些钱,希望可以给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这句话说出来,谷雨自然只能向这位爱国将领致敬,并表示一定会用好这些钱,而有了张作相带头,东北军这帮土豪,一口气给共产党带来了四千多万大洋,又可以建设一个几十万吨的钢铁厂。
不仅仅东北军土豪出了钱,在天津的北洋遗老遗少们,也陆续拿出了两千多万大洋,表面上是为了抗日,但更多的是为未来买一个保障……
而吸纳东北军,对共产党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获得了无数东北籍知识分子的支持,感谢张作霖父子,他们在当军阀之余,在东北的建设上下了一些功夫,培养了相当一批技术人才,即便是东北军中,也有一大批科班人才。
是,这帮人的素质并不是很高,但这帮炮兵指挥官、炮手、机枪射手、汽车司机,最起码不用共产党重新培养,甚至于连思想工作都不用怎么做,很多人在整编的第一天就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开赴热河,大家等着打鬼子已经等不及了……
相比于部队整编,事实上对于地方的整顿,才是最大的问题,按照此前共产党对外的承诺,抗日期间新占领区将不再实行土改,以此最大程度的团结全国人民,因此无数人看着共产党在河南湖北的工作。
这一地区改成山南省,取义为唐朝的山南道,省长由共产党地下党员,张学良的秘书高崇明先生担任,而省委书记,谷雨特意挑选了今年刚刚三十岁的中央候补委员,太原市委书记苗可秀担任,他也一举成为第一个走上省委书记的东北籍党员。
在苗可秀出发之前,谷雨和毛泽东、周恩来三同志特意召见他,要求一要打好基础,二要做好团结,三要征收粮秣。
打基础、做好团结很简单,东北军残余势力要团结不假,但不能为团结而团结,重点一定要放在基层工作,要把山南省建设成我党最巩固的根据地。
做好抗日宣传、扫除匪患、清理鸦片、扫除冤狱、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四政八事也要坚决推广,同时要启动三三制选举,保证地方政权控制在我党手中。
相比于前两条工作,谷雨重点事实上是征收粮秣,南洋盆地和江汉平原矿产资源不多,但物产丰富,各种农作物产量巨大,对正在进行工业化和对日战争的共产党意义重大,能不能从这一地区获得大量粮食意义深远,这就需要苗可秀好好想想办法。
就在共产党与东北军打得火热之际,此时已经到达杭州的蒋介石,闻讯之后,恨恨得说道,“张汉卿纨绔子弟,打仗不行,投降的本事倒是谁也比不上!”
蒋介石这个评价倒也不算为过,1928年东北易帜,奠定了国民政府对中国名义上的统治,让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分裂中国的图谋化为乌有,要不然他也不会坐稳民国老大的位置,被各国所认可。
而到了1937年东北军的二次易帜,则拉开了国民政府总崩溃的序列,随着东北军的易帜,共产党已经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心进一步向共产党靠拢。
蒋介石打仗不行,甩锅也不行,但是政治眼光还是有的,他知道,接下来西北军和晋绥军都不可能安稳,甚至于两广系都不一定稳当……
蒋介石现在十分发愁,甩锅竟然会遇到甩锅对象意外身死这样奇葩的局面,这下子没办法再甩了,要不然就会成为举国上下的笑柄。
到了这一步,蒋介石只能拿出了最后的威胁,他告诉日本人,你们的条件太苛刻,我是绝不能同意的,你们要再逼我,我就把南京政府的法统交给共产党,你们问他们要钱吧!
见蒋介石不到黄河心不死,日本人自然也不客气,正式下令攻下南京、杭州,而此时蒋介石并没有注意到,已经打了快三个月的日军已经被战事的顺利,刺激得杀红了眼睛,当然这也不乏日本人研发的某种抗疲劳药物的作用……
远在太原的谷雨心里知道,但有些事由不得他,对外宣传日本人的残暴做了,长江上安排了不少船只也做了,甚至于派人跟南京城防司令林蔚打招呼,谷雨也做了,能做的都做的,他只能希望南京城内的老百姓少一些,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谷雨只能默默得看着,而心情很复杂的谷雨想了想前往发动机研究所考察,对付残暴的日本人,谷雨并不准备搞什么毒气,实际上效果并不强,反而容易被指责,谷雨把重点放在比较容易制造的凝固汽油弹上。
而要把凝固汽油弹有效的丢到日本,自然就需要飞机,而要飞机飞得远,就必须有一款像样的发动机,谷雨还是想听一听发动机进展得怎么样,他未必听得懂,但他来了就是态度,而有了态度,发动机的研发自然就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随着DC-3的引进,共产党第一次接触了增压器,当然只是机械增压器,而不是涡轮增压器,美国严格禁止涡轮增压器的出口,所以中航发和流体所联合起来,准备仿制美国的机械增压器。
而有了增压器,共产党引进的R-1820发动机,增加气缸后,干到1000马力,甚至更多,都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有了这玩意,科罗廖夫等人正在研究的火箭,才有可能解决更进一步。
在这个位面,谷雨也不敢肯定,玉米控赫鲁晓夫会不会如他记忆中的那帮登上历史舞台,而换了一个人,老毛子可就未必那么爽快了,所以谷雨认为有些事,做一些研究,即便不成功也是很有必要的。
问题是增压器极端复杂,即便是机械增压器也比较复杂,二战期间德国人都没有搞定涡轮增压,更不要说共产党了,想搞定机械增压也很不容易,没看日本人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吗?
而要解决涡轮增压,乃至于较低水平的机械增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耐高温合金,二是涡轮叶片制造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的限制。
而这两个问题事实上,也是未来涡扇发动机必须面对的,所以搞来搞去,就是一个问题,工业基础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工业基础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思路问题。
目前欧美各国,制造叶片、叶轮、喷嘴等形状复杂,尺寸精确以及表面光洁的耐热合金零件时,使用的往往是整体加工工艺。
但是这种加工办法难度太大,废品率很高,共产党引进的R1820发动机,其中解决不了,欧美又不愿意传授的,相当一部分是这一类零件的加工。
不过在谷雨的印象中,中国传统的失蜡铸造工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会大幅度减少这一类零件的废品率,属于技术上的重大革新。
之前谷雨并没有提醒,他想看看下面的同志能不能想到,但几个月过去了,下面还没有想到这些,谷雨不得不提醒了,时间等不起呀!
谷雨听完了汇报之后,把负责加工几个核心工程师找到了一起,他拿着一个喷嘴看了一会,然后问道,“同志们,这个零件确实很复杂,但你们真得尝试了所有的办法吗?
我记得商周时期挖出来的一些青铜器,形状也同样很复杂,为什么那个时代能够做出那么复杂的形状?是不是他们使用了什么特别的工艺?”
谷雨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工程师猛然间反应过来,“失蜡铸造?对呀,失蜡铸造,我们怎么没想到这个?”
一语点醒梦中人,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眼睛中冒出了一丝喜色,顾不得谷雨在场,就跑了出去,王碧有些尴尬,刚想解释什么,不过谷雨摇摇头,叮嘱道,“有思路就好,你赶紧过去,有什么需要你做的,立刻准备好!对了,如果有突破,要注意保密!”
“是,我现在就过去!”
该告诉的,都告诉的,接下来就要等他们的成果了,只要实现了技术突破,谷雨相信可以问斯大林换来不少技术支持,斯大林应该也希望共产党的发动机早日国产化吧。
当然了,也要和德国人说一声,谷雨记得以前看过一本民国小说,就提到向德国出口坦克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部件,据说用失蜡铸造法,可以把这个关键部件成品率从20%提升到98%,大幅度提高德国坦克发动机的生产速度。
谷雨自然也要帮着德国解决这个问题,顺便也问德国人交换一些工艺,当然还有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同样也可以,一鱼五吃、六吃之后,应该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看完了发动机,谷雨又去看了看飞机,运-3的静力试验已经结束,很快就将进入到试飞阶段,而此时试飞员正在和飞机设计师们研究飞机,谷雨鼓励了一番之后,就找到了安东诺夫,他想知道安东诺夫的新战斗机设计到了哪一步。
安东诺夫此时并不在设计局,而是在飞机场,那里正停着两架刚刚从美国买来不久的马丁139WC型轰炸机,安东诺夫正在和飞行员交谈,询问这款飞机的驾驶感觉。
这款飞机是美国马丁飞机公司在1930年代初的杰作,但在著名的波音B-17战略轰炸机研究出来后,被迅速淘汰,马丁公司顿时因为失去了财源收入而从天堂跌落地狱,下一世代的试作机B-26又还没完成,结果陷入资金不足滨临倒闭的危机。
马丁公司被迫将淘汰掉的B-10与还堆在生产线上的半成品机群贱价脱手换取资金周转,共产党也乘机购买了24架轰炸机,组成了一个轰炸机中队,总共花费还不到一百万美元,可以说便宜到了极点。
虽然B-10是轰炸机,但这款飞机设计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它是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全金属结构轰炸机,并采用了变距螺旋桨、整体油箱、高效率襟翼、炸弹内置、可收放起落架等先进技术和设计,使其速度超过当时任何一种轰炸机并能够与当时的战斗机匹敌。
更夸张的运载900千克炸弹的战斗航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000公里,飞机升限更是达到了七千多米。
这款轰炸机的发动机功率与R1820比较接近,所以在这款轰炸机的基础上,修改一些设计上的问题,同时尽可能的提升速度,真有可能搞出一款不错的战斗机。
安东诺夫跑来看B-10应该就是想得到更多的参考,百闻不如一见嘛,见到谷雨过来了,倒也不奇怪,静静地看着谷雨慰问完飞机员,才和谷雨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开始了交流。
安东诺夫笑着问了起来,“鲍里斯·库廖科夫同志,您觉得这款飞机怎么样?”
谷雨摇摇头,“太丑了!”
说完,谷雨就开始吐糟起来,谷雨认为这款飞机外形异常古怪,最明显的是就其“大腹便便”,其次就是突出的“下巴”,2个分离的驾驶舱也突出于机背,看起来像外星怪物。
吐糟完之后,谷雨接着说道,“奥列格·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你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飞机绝对差不多哪里去!”
“鲍里斯·库廖科夫同志,您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既要飞机飞得快,飞得高,又要能够很好的防卫能力,火力还要强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机动性远远不够、航程也必然会下降,这样不善于空战的飞机到了空中是很危险的,我必须为飞行员的安全负责!”
“奥列格·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我已经得到情报,日本人正在研究一款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远的新式战斗机……”
谷雨将这款战斗机的大概技术指标说了出来,发动机功率九百多,不超过一千马力,但是爬升速度快,七八分钟就能做到六千米,不带副油箱航程可以干到两千多公里,最大速度有五百多公里……
安东诺夫第一反应就是这根本不可能,以日本这样的发动机技术他们根本做不到这些,不要说日本人,美苏都未必达到这样的水平。
谷雨笑着摇摇头,“奥列格·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你不了解日本人,日本人追求极致进攻,他们喜欢剑走偏锋……”
听完了谷雨对日本新锐战斗机的描述,尤其是日本战斗机大规模削减装甲减重,甚至连邮箱和飞行员都不保护,终于明白谷雨为什么设定这样的技术指标了。
碰到这样的飞机,共产党空军想搞水平空战,肯定没办法打,怎么也打不过,你的发动机不好,又是双发飞机,怎么也不可能比日本飞机轻,那么你的机动性怎么也比不过。
所以谷的思路也是剑走偏锋,用高空高速俯冲来对付鬼子的战斗机,打完了就凭借速度逃跑,等到摆脱对手,又飞到高处重新俯冲。
飞机比鬼子坚固,火力猛,就算被鬼子打中了,也不太容易掉,还可以凭借高速逃跑,但只要击到了鬼子的飞机,鬼子的战斗机就会掉下来。
安东诺夫听到这里,若有所思,他终于搞清楚了客户的需求,而这样的战斗机对拥有广大领土的苏俄同样意义重大,而且苏俄还可以换装马力更大的发动机,这样可以飞的更远,机动性相对好一些……
见安东诺夫陷入到了沉思,谷雨接着说道,“奥列格·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你一定要记住,我们需要的是保卫根据地的截击机,你不需要把一克重量用在地面攻击上!”
就在谷雨和安东诺夫交流的时候,在南方,日本人挥舞着屠刀冲进了南京城,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历史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