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苏德承认,在武汉的抗日联合政府高层兴奋无比,这可是两个大国的承认,这两家承认了,美英法承认就不远了,到那个时候,抗日联合政府就是名实俱全,人心会完全归附,蒋介石、李宗仁还有宋子文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代表中国。
因为需要与苏德建交,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外交问题,根据谷雨的指示,陈友仁先生被邀请担任抗日联合政府中央政府委员,并担任总理外交特别助理。
让这位广州国民政府期间的外交部长,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担任这个职务,得到了抗日联合政府主席孙夫人,几位副主席和中央政府委员们的一致认可。
虽然他们都认可谷雨杰出的个人能力,但对于谷雨在外交上的“莽撞”和”愣”,大家多少有些心有余悸,哪有把话说得那么赤裸裸的,那么一丝余地都没有的,让陈友仁给谷雨担任外交特别助理,提高他一些外交素养,绝对是一件好事。
在很多人眼中,陈友仁是外交部长最合适的人选,不过外交部属于抗日联合政府的核心部门,谷雨亲自主抓,外交部长只负责执行,这种情况下,陈友仁就不适合了,万一他和谷雨产生了分歧,反而不好办,还是助理比较好。
受命之后,陈友仁携同妻子一起看望和他年龄相当的岳父张静江,翁婿两人头发都已经年过六旬,头发花白,听说陈友仁出现,眼睛高度近视,又因为年轻时救人烧伤了脸,跌断了腿的张静江让他凑近,给他看一看。
陈友仁凑近,张静江点点头,拨弄着念珠说道,“好好做,不要让国人失望!”
这位民国吕不韦,江浙财阀的政治代言人之一,孙中山先生的大金主,四一二的积极参与者,蒋介石的把兄弟,浙江减租减息的积极践行者,在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对日妥协停战后,万念俱灰,悄悄携带着家眷来到了武汉。
到了武汉之后,张静江做了两件事,一是捐出了百万元,这已经是南浔张氏相当一部分家产,为抗日战争尽一份力。
二就是发表声明,与自己的把兄弟蒋介石断绝关系,表示支持抗日联合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决战到底。
虽然张静江继承的南浔张氏有千万家产,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革命消耗,钱越来越少,能拿出一百万已经相当费劲了,这一点没有比蒋介石更知道的,老蒋从张静江那里借了很多很多钱,据说借条就有几寸厚。
在整个3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南浔张氏家族的生丝生意一蹶不振,在日本人侵略后,更是已经荡然无存。
日本人侵入南浔后,竟然把这个中国最好的生丝产地的桑树全部砍断,似乎这样做就可以消除中国生丝与日本的竞争,殊不知美国人已经搞出了尼龙……
对于这位曾经代理过国民政府主席的重量级人物来到武汉,抗日联合政府相当高兴,本来想动员他出来工作,不过张静江被蒋介石伤透了心,对政治失去了兴趣,并不愿意出来工作。
周恩来同志本来还想再下点功夫,不过被谷雨拦住,没必要再折腾,这样的国民党大右派,守住了底线,来到根据地,我们可以不和他算旧账,但没必要再拉他出来,省得双方为难。
不过谷雨对张静江搞建设的那一套东西,非常欣赏,比如张静江搞的建设委员会,老蒋没拨几个钱,张静江却可以搞了那么多电厂,并建立起覆盖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的无线电网络,又比如他搞得西湖博览会,可见其人在经济上确实有一套,思维、眼光相当超前。
所以在任命陈友仁为总理外交特别助理时,谷雨在电报中也叮嘱陈友仁代他拜访一下张静江先生,请张静江先生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共产党的建设,你可以不出山,但是共产党搞建设,你给我们出出意见,指点一下江山总可以吧!
听完陈友仁的转述后,张静江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谷百生对搞建设早有一套成熟的想法,我那一套东西,他是不会用的!”
陈友仁斟酌了一番说话,“共产党现在正在践行总理的治国理念,农村搞减租减息,城市搞保护和鼓励工商,又限制资本,这一切都是岳父想做而不得的……”
张静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此,他的治国理念,结果在共产党手里实现了,而他寄予厚望的蒋介石,竟然成了大汉奸,成了国家和民族最大的叛徒,这让他情何以堪。
被便宜女婿点中了心中最大的痛楚,张静江缓了缓,摇摇头,“若是言不听,计不从,还不如不看不闻!”
“阎锡山在山西期间搞了六政二事,在共产党手里变成了八政四事;岳父建设委员会也有诸多成就,共产党也有心参考借鉴!”
张静江不置可否,转移话题说道,“你即将前往太原,辅佐谷百生,此行的难处,你可知道?”
“回国不久,有些事确实不了解,愿闻其详!”
“谷百生此人是异类!”
“异类?”
“民国各路枭雄,不管势力多么庞大,对列强都十分敬畏,是仰视;但谷百生不同,他对列强是平视,甚至是俯视。
暴虐如日本,殖民地广大如英法,武力强大如德国,谷百生并无任何畏惧,甚至还有一种优势感;他真正有些担心的,只有美苏,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平视,该争取的利益,他也毫不在意的争取。
积贫积弱的中国,竟然出了这样的人物,真是不可思议!给这样的人当助手,你能做的只是查漏补缺,根本不要想有自己的想法,你要是觉得自己能做,就做;不能做,还是早点辞职的好,省得丢人现眼!”
陈友仁沉默了一会,想了想说道,“昨天廖副总理和我交谈时,提到了谷百生对外交的看法。
谷百生认为,抗日联合政府外交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争取国家的完全独立,打破帝国主义束缚中国发展的种种枷锁。
所以抗日联合政府的外交事务必须以我为主,必须充分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的疲于应付帝国主义列强不断的侵凌和侮辱。”
“以我为主?主动出击?”
“是,这一次平津事件,就是谷百生外交思想的体现,而苏德两国承认抗日联合政府,恰恰证明了谷百生外交思想的正确性!”
“这就是异类呀!中国竟然出了这样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张静江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湿润,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然后稳定住心绪,摇摇头,“谷百生这是在赌博,拿四万万五千万人民赌博!”
“按照岳父的说法,谷百生去缅甸是赌博,结果呢?面对英国人,他赢了!这一次,平津事件是赌博,他也赢了!为什么他总会赢?”
陈友仁很镇定的说道,“岳父,您真得该好好读一读谷百生的《论诗久战》,时代已经变了!
现在的抗日联合政府已经团结了四万万中国人民,拥有两百万大军,实力远超以前,而列强则四分五裂,内斗不休,新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根本没办法组织起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人的独立大业!我们赢定了!”
张静江的手颤抖起来,“真得赢定了?日本人那么强……”
“岳父,您真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共产党根据地,这里面充满着勃勃生机,希望无限,日本人绝不可能征服!”
“你才回国几天,就敢说这样的话!”
“就算回国不久,我也知道中国大变样了!反倒是岳父,终日吃斋念佛,心如死灰,当年支持国父革命的勇气哪里去了?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新中国是什么样了!”
张静江摘下眼镜,怒气冲冲的瞪着眼看着陈友仁,陈友仁也不甘示弱瞪着他,两人在政治上是对头,在广州期间,地位也相当,所以谁也不服谁!
张荔英看到两个老小孩斗鸡一样争论,也有些哭笑不得,连忙上前劝说,张静江这才赌气的说道,“你告诉谷百生,老夫会出来走动,也会把建设委员会的心得写出来,他要是有胆子,就借鉴使用!”
吃完饭后,陈友仁和张荔英一起告辞离开,他笑着对张荔英说,“岳父有些口是心非了!”
“爸爸有些顾虑不奇怪,我们家和共产党毕竟不是一路人!”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这个?”
“爸爸可以不想,共产党会不想吗?”张荔英说完,陈友仁就有些沉默,他毕竟经历过四一二,知道当年的惨状,现在共产党强大起来,怎么可能不算旧账?
就算现在基于抗战大业必须团结,但防范和隔阂还是很深的。不要说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对国民党右派不也如此吗?
张荔英很懂事,她笑着转移话题说道,“友仁,我和你一起去太原,给谷百生画一幅肖像画就回武汉,可以吗?”
“谷百生是总理,日理万机,哪有空会坐下来给你当模特?”
“你这就不知道了,凡是领袖人物都有肖像画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画的多好呀!”
听娇妻这么一说,陈友仁也觉得,由张荔英来画这样一幅传世佳作,对她的事业也是好事,所以就爽快答应了,夫妻一起去太原,有机会再和谷雨说一说,这样公私两便的好事,谷雨应该不会拒绝。
此时在太原的谷雨,还不知道自己很快就当模特了,此时的他十分忙碌,作为党的第一书记,他无事不与,他正在和奉命回到太原的严耀庆同志谈话。
随着中苏、中德开始建交,共产党必须对外交工作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谷雨考虑了一番,还是决定按照前世的做法,从解放军中抽调一位同志,担任驻德大使。
相比于驻苏大使,谷雨更在意驻德大使,接下来的几年,德国还要比苏俄重要,不管是犹太人,还是德国人横扫欧洲后,可以产生的大批流亡技术人员,亦或是大批技术机床,都需要驻德大使来统筹处理。
谷雨考虑再三,谷雨决定让正在辅佐彭德怀同志的华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严耀庆同志担任第一任驻德大使。
在佛采尔将军培训期间,严耀庆表现很好,深受佛采尔将军的欣赏,甚至逐渐学会了一口德语,也正是佛采尔的推荐,严耀庆才成为总参作战部长。
严耀庆是东北讲武堂出身,是第七旅连长,九一八后愤怒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脱离东北军,对日本人打起了游击,后来在辽东北加入四路军。
严耀庆既是上过战场的硬汉,又长期担任参谋长,思维缜密,脑子灵活,善于周旋,巧舌如簧,他到德国之后,可以凭借着佛采尔的关系,很快会进入角色,不至于等待很长时间,这对于共产党在德国的工作非常重要。
对谷雨让自己担任首任驻德大使,严耀庆显然意想不到,心里多少有些发憷,毕竟这是一个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谷书记,我也只是会说一点德语,还不会写,困难不小,怕搞不好外交工作。”
谷雨摇摇头,“暂时不懂外语,也可以当好大使。汉代的班超、张骞不是也不懂外语吗?但他们出使新疆,不但不辱使命,而且功绩卓著。”
一边说,谷雨让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陪着他走一走,“耀庆,旧中国屈辱百年,外交上的问题多如牛毛,我党开天辟地,挽狂澜于即倒,外交工作也必须从头开始,与旧中国的那种屈辱外交彻底割裂!
让剑英同志担任外长,让你担任驻德大使,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在战场上厮杀过的英雄,是党最信任的同志,也是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你不去德国,谁去?”
严耀庆听到这里,郑重的向谷雨敬礼,“组织既然如此信任我,我愿意去德国!”
见严耀庆同意,谷雨很高兴,然后告诉他,广州国民政府期间的外交部长陈友仁先生即将到太原,会筹办一个培训班,邀请相关的学者、专家讲课,你跟着好好学一学。
此外为了帮助这些将军大使们熟悉自己所驻国家的国情,外交部也会邀请各国商会代表给培训班的同志上一上课,由他们详细介绍各自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情况。
听到这里,严耀庆松了一口气,谷雨接着交代起德国之行,谷雨告诉严耀庆,因为近段时间的种种纠葛,中苏两国多少有些隔阂。
即便苏俄第一个承认抗日联合政府,但共产党近期作战,最在意的东西,比如新一批伊-16战斗机,比如一批必须进口的设备和零部件,都被扣着不放,什么时候会放,谁也不知道。
谷雨告诉严耀庆,中央对苏俄的态度非常坚决,绝不会在主权问题上有任何让步,所以目前与苏俄的僵持局面很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
苏俄接下来会怎么做,中央也不敢明确,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意外的准备,所以必须要做两手准备。
除了自力更生以外,也要想办法争取外援,让他去德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办法获得德国在工业设备和技术上支持,这一块中央会给他一份清单,尽量多搞到一些东西。
同时谷雨要求,严耀庆想办法从德国邀请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尤其是德国的犹太科学家和专家,这些人在德国受到歧视,总有一些人愿意来中国。
只要愿意过来,我们不仅要给签证,还要给安家费,船费等等,让他们心无旁骛的为抗日联合政府工作。
另外德国还有不少人,反对纳粹,也是可以交往的,还有德国在欧洲耀武扬威,很可能要侵略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业也不差,也可以想办法把这些国家的技术人员和工业设备搞到中国。
谷雨告诉严耀庆,德国除了工业技术很发达以外,其各项管理制度也有独到之处,比如德国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还有医疗体系等等都有独到之处。
你到德国之处,要想办法搜寻德国各项管理制度,然后翻译好,定期送到国内,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建设非常有意义。
谷雨交代严耀庆,到了德国之后,肯定有人要问你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不要跟德国人争论什么纳粹对不对,要这么回答,我们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我们都在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完全可以求同存异。
同时你必须十分明确的告诉德国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才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共产国际的一员,但与苏俄党是平等关系,两党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党际交流,并无任何特殊。
到了欧洲后,也一定会遇到苏俄的外交官甚至是情报人员,按照国与国交往的方式与他们打交道即可,和英国、美国外交官怎么接触,与苏俄就怎么接触,苏俄没有任何特殊。
见谷雨这么说,严耀庆又一次敬礼,表示一定会按照谷雨的交代,做好这些工作,不会让组织失望。
送走严耀庆之后,谷雨默默考虑了一会,斯大林虽然被迫与共产党第一个建交,但态度依然强硬,飞机就是扣着不给,甚至于80个工程中飞机仪表这一块的设备也被扣住了,很明显在谷雨任性之后,斯大林也开始任性了。
斯大林想看一看谷雨有没有任性的本钱,我确实给了你们伊-16战斗机大批图纸,但没这些配套的东西,你能生产出来吗?没有你只能挨炸!
面对这种无声的较量,谷雨也没有选择,他只能硬扛,不可能退,幸运的是,此时的中国多少有些家底,并不是一无是处。
除了生产出第一架波-2飞机的太原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洛阳的第二飞机制造厂、重庆第三飞机制造厂以外,解放军进军国统区,也获得了两个飞机制造厂。
1935年,蒋介石与意大利合作搞了一个南昌飞机制造厂,不过在淞沪战役爆发后,被鬼子的飞机给炸了,但该厂还是抢救了不少设备出来。
另外还有陈济棠的韶关飞机厂,该厂的机械设备都是从美国进口,美国专家担任总工程师,中国留学德国日本的20多个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设计师、工程师。
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该厂的国内外技术人员已经答应为共产党服务,目前这两个厂相关设备和技术人员被搬到了长沙,成立了中航工业第四飞机制造厂。
为了加快伊-16战斗机的生产,目前这四个工厂都已经转产伊-16战斗机,中航工业进行了快速的技术转移,四家工厂都在学习当中。
伊-16虽然采用钢管和大量木材为骨架,外覆蒙布,但前部机身采用的是铝蒙皮,杜拉铝太贵,在电解铝工厂大规模建成前,不可能大批进口杜拉铝。
谷雨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早就让技术人员从英国购买了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技术,这个技术1919年已经有了。
说白了也就是利用物理特性不同的木材,将其切削成薄片,然后交替叠放,利用强力胶水粘合压制而成,从而在减轻木材重量的同时保证其能够拥有足够的抗扭性。
这一技术的核心是胶水,英国人本来不愿意给,不过只要愿意花钱还是有办法的,当然了,前提是共产党点出这个强力胶水就是一种酪素胶,英国人知道之后,也就没有在隐瞒配方了,毕竟对方已经找到了方向,只是为了节约时间才过来购买技术。
过去两年,中航工业用各种国产木材试验,用北方的蒙桦木加河南梧桐组合,用酪素胶粘合压制之后,可以取代铝蒙皮,再加上苏俄引进的三角架技术,飞机机体的强度和抗扭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制约飞机机体生产的关键因素已经没有了。
随着蜡模铸造技术的推广,中航发整合下属几个研究所所有的研发成果,进行了相应替代,用现有技术生产出了一台纯国产的R1820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更重一些,输出动力没有额定功率那么大,只有650马力左右,运行时间更惨,只有六十多个小时。
看起来这些数据十分糟糕,但事实上已经相当出色,输出功率不够,随着对机械增压技术的引进和逐渐吃透,未来加上一级增压后,发动机功率提升到800-900马力以上,希望很大。
甚至于让人诟病的60多个小时的可靠运行时间,已经差不多够用了,日本空军的优势比较大,共产党的年轻飞行员能挺过60个飞行小时的并不多……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仪表,飞机仪表厂还在建设,也就是说共产党并无生产飞机仪表的能力,除了少量简单的可以自己生产以外,其他的必须依赖进口。
而航空仪表的数量众多,比如描述战机运动状态的仪表:人工地平仪、罗盘、高度表、空速表、针球仪、升降速率表。
又比如描述战机自身状态的仪表:进气压力、螺旋桨转速、燃油量,滑油温度、滑油压力、燃油压力、汽缸头温度等与发动机工作状态相关的仪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从欧美进口,二从从坠毁飞机或者其他落后的飞机中拆除仪表,装到新飞机上。
空军甚至于考虑到极端情况,那就是保证领航机的飞机仪表,其他飞机尽可能取消一些仪表,不过这完全是对飞行员的犯罪,谷雨还是否决了,目前也没到这一步。
共产党现在两条腿都在走,苏俄不愿意给,那我们就自己想办法,一边迅速从德国购买了一批仪表现货,并迅速运到了国内;
一边要求德国提供技术和相应制造设备,看在那么多钨砂的份上,德国人虽然有些扭捏,但已经基本答应,这是他们的强项……
这样一来,制约伊-16战斗机国产化的所有要素基本解决,不过有这么多的变化,不管是蒙皮还是发动机的重量都不一样,同时按照空军方面的抱怨,也需要进行一些修改,必须进行重新设计配重。
这一块的工作难度相对轻一些,谷雨并没有让安东诺夫来做,而是交给了美国设计师带着中国国内年轻的飞机设计师们练手,这对他们的未来绝对是好事。
谷雨知道,即便是改型飞机,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试飞,没有大半年时间别想搞出来,换句话说歼3乙需要1938年才能出来,而且性能也不算特别好。
目前空军真正能够用来空战的战斗机,只有六十来架伊-16,还有广东空军起义的十架波音281。
才刚刚一个多月,空军上百架伊-16,就损失了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真正空战损失的只有二十架左右,其余的大部分为非战损耗,把谷雨心疼得不得了!
而十架波音281,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华侨白鹰中队,该机速度并不快,对付不了日本的战斗机,但对付日本的轰炸机还是可以的。
正是因为战斗机的消耗远比他想象得要快,所以天津战役没打几天之后,谷雨果断下令空军飞机不要出现在天津战场,把重点放在保护太原、包头两个军工重地。
虽然战斗机这一块屈指可数,不过轰炸机这一块,谷雨却有一些意外之喜,除了从美国买来的24架跟心肝宝贝一样的马丁139wc轰炸机以外,陈济棠订购的30架伏尔梯V-11-G型轻型轰炸机获得了美国的放行,被用散件模式在四月底运到了太原。
除此以外,聪明的老美还在中苏建交后,迅速通过乔治告诉谷雨,美国政府非常重视中美友谊,只是美国对华外交一向以来的传统是与英国保持一致,所以短时间内不会不承认中国,但这并不影响两家正常的经贸往来。
解释一番之后,乔治还给谷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共产党订购的240架霍克75大订单,美国政府考虑之后,决定优先给中国方面供应,为此决定推迟美国政府的订单,第一批30架战斗机可以在六月份运到中国,以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
乔治这个消息对于困境之中的中国空军是一只强心针,对于美国在关键时刻的让步,谷雨自然要深表感谢,内心深处却对美国的狡猾头疼无比。
共产党知道霍克75飞机是在三月份,为了寻找空军战斗机,共产党空军代表团访问了美国,被美国人邀请观看了霍克75飞机的试飞。
霍克75飞机速度高达480公里/小时,爬升速度也很快,所以参与测试的共产党空军指挥员对于新飞机的性能,尤其是运动性相当欣赏,无论是在各速度范围下操作面的控制与反应,稳定性与地面操控性都有很好的评价。
在空军飞行员眼里,霍克75要比伊-16性能好多了,也好操作多了,对稚嫩的中国空军意义更大,得到这个消息后,谷雨让空军代表团告诉美国人,我们愿意购买240架,组成十个空军师,寇蒂斯.霍克公司得知之后,兴奋无比。
因为这款飞机属于美国空军在P-35研发不顺的情况下的替代品,鬼知道美国空军会订购几架,而中国空军的订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最大的订单,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美国人同样知道这个道理。
只要拿下这个大订单,处在经济危机中的寇蒂斯.霍克公司接下来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为了保证可以拿到共产党的大订单,寇蒂斯.霍克公司十分爽快的给共产党一个优惠价,然后答应可以在1937年6月将第一批三十架战斗机运到中国。
在收到共产党定金后,没过多久,美国人变卦了,寇蒂斯.霍克公司告诉共产党驻美代表处,美国空军有可能订购210架P-36A(也就是霍克75的美国代号)的生产合约。
既然这款飞机有可能成为美国的制式飞机,那么必须要接受美国政府的审核,也必须优先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生产,提供给中国的战斗机可能要推迟到1938年上半年。
听到这个消息,共产党人相当恼火,告诉美国人,我们购买这款飞机,就是看中这款飞机对日本战斗机的优势,你拖到1938年上半年,鬼知道日本新一代战斗机会不会出来,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面对共产党威胁大规模缩减,乃至于取消订单,寇蒂斯.霍克公司也害怕失去中国这个大订单,告诉共产党人我们正在想办法说服美国政府,不过这需要时间。
就在这僵持之际,美国把陈济棠的三十架轻型轰炸机交给了共产党,现在又答应优先供应共产党霍克75,没有立刻与共产党建交造成的影响,自然消失得干干净净。
谷雨不清楚这是谁的手笔,但他不得不说老美确实聪明,没有筹码,也制造出筹码,共产党还要感美国人的情,不服不行,他又学到了一课。
与狡猾的老美相比,第一个宣布建交,却继续扣押共产党购买的飞机的苏俄,不仅得不到党内同志的好感,反而恶感连连,要不是我们主动出击,和德国接触,你们还会想着继续讹诈,但实际上呢?
虽然再一次领教了苏俄的粗暴,但谷雨还是坚定的认为,未来二十年,最有可能为共产党的工业化下血本的只有苏俄,看看他们拿出八十个工业项目的爽快劲就知道。
可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他也是头疼无比,他就不明白了,老毛子哪来的自信,共产党就一定要服软,就一定不敢撕破脸?事已至此,谷雨也没办法撤退,这才有今天对严耀庆的交代!
微微叹了一口气,谷雨回到了军委值班室,见谷雨回来了,参谋长邓萍同志有些伤感地说道,“日军已经突破了大兴安岭,已经占领了林西、克什克腾旗,前锋离多伦已经不远……”
“防守热北的部队,怎么样了?”
“热河军区独立第四旅打光了,防守林西的第13、15团全体牺牲……”
听到这里,谷雨沉默得摘下了帽子,开始了默哀!为了保密,更好的消灭日军,这一次总部往平绥线的集结,非常小心,所有的运输都放在晚上进行。
而各部到达预定集结位置,先是屯兵于张家口一带,依托铁路不给,等到了四月份之后,各部秘密转移到热西和察北的集结地之后,也做了大量的隐蔽工作。
而为了保密,热河地区各部都不知情,当日军两个师团的大兵团出现在林西时,林西一线的守军是绝望的,而总部为了更好地掩饰战略目的,给林西守军的命令是血战到底,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双方力量悬殊,日军以密集的火炮向第四旅猛烈射击,解放军阵地成了敌人炮弹、飞机轰炸下的焦土!而解放军将士,宁肯在炮火下粉身碎骨,也没有人离开现有阵地一步。
独立第四旅拼尽了全力,完全是不顾生死的抵抗,到最后连非战斗人员也全部上阵,拼死也要守住阵地。
而日军为了争取时间,在中国援军上来之前,突破热西防线,竟然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毒气弹,第四旅猝不及防,包括旅长在内五千壮士,到最后只剩下几百人。
这就是军事,有的时候,必须付出牺牲,不过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热北守军的顽强抵抗,很有效的迷惑了日军。
日军第十师团和第十二师团的总指挥官矶谷廉介中将,走进林西城,看到到处都是中日双方战士的遗体,又看到了各部的统计数据,长出了一口气,“诸君,天皇保佑,我两师团已然突破了共产党苦心经营多年的热西防线!”
共产党完全不同以往,一个旅打完了,也死战不退,坚定了矶谷廉介中将的信心,很明显关东军击中了共产党的软肋,现在他率领的两个师团,要做的就是不给共产党任何机会,全速进军,从北向南,攻击热西共产党的后方基地。
而一旦越过了大兴安岭,机动性很强的日军,可以在草原上十分自在的分头进攻,不用再考虑被共产党阻击……
矶谷廉介中将也报告也坚定了日军的信心,关东军在热河地区和东出山海关的三个师团,此前已经与共产党交上了火,为了牵制前线共产党各部,也向解放军发动了大规模攻势。
日军在前线的空军数百架战机也不断出现,对前线的解放军狂轰滥炸,再加上天津战场上的日军,此时在华北一带,日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个师团的番号,数量之巨大,气焰之嚣张,震惊了整个中国。
也许是意识到情况不妙,在天津的共产党军队,在日军突破了热西防线后,退守天津市区,而与此同时,在冀东解放军主动放弃了滦河防线,也放弃了唐山,开始向北收缩。
日军的飞机侦察发现,共产党在天津一线的重兵兵团,开始密集调动,很明显,共产党见势不妙,开始了大调整。
见此情况,前线日军开始大胆的进军,日军东京师团,突破滦河防线之后,快速前进,开始向唐山、廊坊一带进军,而天津日军也顺势攻入到天津城,惨烈的天津巷战开始了!
看到迂回包抄热西之后,在察北和热西草原和山区交界地区,等待了许久的解放军各部指挥员,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怕得就是鬼子不上来,终于把鬼子等来了,现在要做的是合围,不能让一个鬼子逃跑,要不然就对不起在林西一带死战的独立第四旅的同志们。
指挥五个军的林彪同志这段时间一直盯着地图,看到日军的动作之后,他抓了一粒黄豆,丢在嘴里,冷笑着说道,“日本人真是太蠢了!”
被安排为草原战役的副手,徐达三多少有些不服气,不过面对军事才干极其出色、出名很早的百战名将林彪,他多少有些横不起来,更不要说解放军总司令刘伯承就坐在他的对面。
徐达三来到地图前,主动当起了参谋长,“总司令,黄司令员,现在的战略形势,对我极端有利!我们五个军面对的是日军第十、十二师团;第四军、第六军面对的是日军第一师团;天津城内的日军,也面临着南线我军的侧击……”
刘伯承喝了一口水,脸上带着笑意说道,“好了,达三,现在我们要好好想想怎么吃掉当面的日军!”
“总司令,我觉得吧,也没什么好想的,等着日军过来,我们拦头截尾,挖战壕,团团围住,然后慢慢啃就是,搞这一招我们熟得很!”
“哈哈哈,你呀!”
林彪听到这里,也默默站起身,来到地图前,“我们不急,越晚动手越好!”
而此时在太原,谷雨也同样点点头,“日军第1师团,兵源出自东京,只是因为发动兵变被赶到了东北,但特殊地位一时半会,谁也撼动不了!一旦被合围,政治上对我确实十分有利……”
谷雨话还没有说完,秘书拿了一封电报快步走了进来,谷雨接过一看,哈哈笑了起来,甚至笑弯了腰,毛泽东同志好奇的接过来,看完之后,也笑得摇摇头。
让谷雨相当头疼的斯大林听说,日本人在前线取得了重大突破后,十分担心,告诉刚刚递交国书的驻苏大使沈泽民同志,第二批一百架战斗机已经准备好了,相关散件已经运到了恰克图,共产党可以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