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60章社会学者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9699 2025-05-12 15:06

  谷雨说话的时候,大家一边聊天,-—边洗牌码长城,然后又开始了新一局,“九饼!”潘光旦先生打出一张牌,然后接过了谷雨所说的话说道,“现在就看天方省的油气资源多不多了,若是很多,咱们也容易被围攻呀!”

  “七条!”马海德摇摇头,接着说道,天方省并不大,就算有些油气资源,又能多到哪里去?”

  “这可说不准,大庆油田产油区不也就六千多平方公里吗?若是在天方省发现了一个新大庆,到时候麻烦也不会少!"

  舒布尼可夫先生对政治兴趣并不大,不过他并不觉得苏俄会因为天方省产石油,对中国不满,他打出一张牌,然后强调道,“社会主义俄国不仅有第一巴库,还有第二巴库,不会嫉妒中国拥有天方省!”

  “吃!!’”潘光旦先生一边吃牌,笑着说道,“老舒,我也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性呀,哪个大国都不希望其他大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事实上我们也一样!”

  “你吃,我就碰!!”谷雨碰完牌之后,笑着说道,“老舒,你说错了,社会主义俄国还有第三巴库,我听说苏俄同志在西西伯利亚的秋明州有了巨大的石油发现,据说第一巴库和第二巴库加起来还要多!”

  “一筒!”舒布尼可夫先生听完,十分高兴,打出一张牌后,接着说道,“中国的大庆油田虽然挺大,但中国人口太多,是美国的好几倍,未来若是家家都有车,需要的汽油是惊人的,正好可以从第三巴库进口!”

  “石油现在又是动力,又是石化原料,还是要尽量自给自足,不能太多的指望进口!”马海德摇摇头,抓牌、打牌之后,才说道,“中国学美国是不行的,最好还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碰!"舒布尼可夫先生一边碰牌,,一边说道,,“小轿车若是没有,如何迈向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又在哪里?肯定要大力发展小汽车的!!

  “中国现在有七亿多人,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二十年内肯定会破十亿,人口高峰期很可能会突破十五亿,哪怕五个人一个家庭,也就是三亿家庭。

  若是家家有一辆车,再加上工农业和公共交通需求,一年得烧掉多少汽油,就算苏俄全力对华出口,中国也根本满足不了呀!”

  潘光旦先生很不以为然,他一边抓打牌,一边说道,“家家一辆车,这怎么可能?不要说二十年,我看五十年都做不到,美国那么发达,现在也不过是四千万辆车!”

  “哪怕短时间做不到家家一辆车,只有十家有两家有车,未来中国社会拥有的汽车总数也是现在美国的两倍,美国现在一年要用三亿吨石油,到时候中国怎么也得翻倍吧,这么大的消耗量哪里吃得消?”

  “老马,这件事本质还是能源问题,中国光靠矿物能源的压力太大,还是要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等领域多一些投入,中国国土辽阔,这一块产生的电能完全可以发展电动汽车!”

  马海德不清楚情况,“电动汽车?靠谱吗?我没看到哪个国家在发展?”

  谷雨默默得打出一张牌,这才说道,,“老舒,我记得你和几位同志联名写过报告要大力发展电动车,不过现在的石油价格很便宜,电动车就算搞出来,市场也不够

  电动车必须有一定的行程,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目前的铅酸蓄电池是不行的,需要寻找新电池,虽然我们新电池已经有一些方向,但还不成熟。

  还有一点,我们现在的家底还不够,能拿出来的经费相对有限,现在我们只能围绕着电池电机做一些技术积累,全面推动也不成熟。

  我算过了,以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二十年我们将会全面普及电力,并在城乡推广电视、洗衣机、冰箱这三大件,而二十年后,也将推广国民轿车。

  一旦中国小轿车得到推广,世界油价肯定会相应上涨,就会空出一些市场,到那个时候,我们启动电动车发展的机会就成熟了!

  不过电动小汽车不成熟,不代表使用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不能做,你在推动各种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做一些研究,产学研结合,使用应用研究的收入补充基础研究经费的不足,我们一向很鼓励!'

  舒布尼可夫先生点点头,他和钱学森、中科大几位核心教授有一次开会私下商讨了解到锂电池的进步后,一起联名给谷雨写了一份报告,建议大力发展电动车,有必要立刻启动预研,原因是中国要想人人有车坐,需要消耗的石油是天文数字,中国肯定满足不了!!

  舒布尼可夫先生搞得是超导研究,而超导一旦实用化,首先获得大发展的必然是超导电机或者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网络,他提出大力发展电动车,他所进行的超导领域也会有好处。

  这份报告递交之后,谷雨一直没有批示,此时他压根不相信靠谱的电动车能够搞得出来,而且现在石油这么便宜,一吨石油也就在15-20美元之间,你搞电动车卖给谁?

  但谷雨同样也清楚,发展电动车是大势所趋,所以他计划等到半导体和锂电池都有一定发展了,再启动电动车的大规模研发,而那个时候大概是七八十年代,有家底,有市场,也有足够的技术功底,发展起来自然迅速。

  所以今天当舒布尼可夫先生问起,谷雨才这么回答,不过听到谷雨和老舒、老马一本正经的讨论推广小汽车,甚至是发展电动车,潘光旦先生根本不敢相信,“二十年后,就要推广小汽车,是不是太乐观了?”

  潘光旦先生虽然与谷雨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有明显的区别,但他对谷雨的成就还是非常认可的,他自然不希望谷雨这样的圣主因为浮夸风,搞出笑话,这不仅不利于国家,也不利于谷雨的形象。

  上一次打麻将时,老舒不在,谷雨对赫鲁晓夫号称三四年人均肉类消耗量赶上美国嗤之以鼻,他还说赫鲁晓夫这么搞下去要闹大笑话,话犹在耳,怎么到了谷雨自己身上也犯有同样的错误?二十年后在中国推广小汽车,这怎么可能吗?

  所以潘光旦先生开始了劝谏,“谷主席,虽然中国现在的变化确实很快,但二十年后推广小汽车这也太夸张了,美国用了一个多世纪取得的成就,中国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内赶上,还是慎重点好!'”

  谷雨知道这些躲在书斋中的老先生们对社会的迅速变化缺乏理解,这并不奇怪中国过去两千多年都是开国前五十年开拓打打仗,挺过去,接下来就是几十年的稳定期,人口增长,然后就不和谐了,需要进行改革,改革不成功,就会进入到王朝的衰落期,如此反复。

  所以对过去十几年,中国社会的变化,这些老先生们大多认为是新朝鼎定初期休养生息带来的变化,他们并不知道越来越深入的工业化会彻底改变这个国家,所以他们以常理判断自然觉得谷雨在吹牛,你能够推广电力,让老百姓家里有这样那样的电器就不得了了,根本想不到汽车时代离中国已经不远。

  谷雨笑着摇摇头,“潘先生,社会总是在进步中,等到中国推广小汽车时,美国也会普及更多的新东西,他们也不会停下来,只不过两国的差距会有所拉近!

  事实上,就算我们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小汽车,也不过是追上美国二十年代的水平,中美之间还是有超过五十年以上的差距!”

  潘先生还是不敢相信,“谷主席,您不嫌弃我老朽,让我陪同您打马吊,我非常感激,但该劝说的,我还是要劝说的,您不能好大喜功呀,越是圣明之主,越要小心!”

  “潘,这些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是有可能实现的!”舒布尼可夫先生有些不耐烦,这个瘸子到底在说什么呀?

  他打出一张牌后说道,“我们看到的具体商品其实就是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的排列组合,而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之间的关系受地球上存在的资源和物理规律限制,在统计上有一定比例关系,是可以计划和预测的!

  去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有2600万吨,未来十年钢铁产量破亿吨的希望很大,如果不是中国基础建设投资所需的钢铁太多,人民的收入不够,中国完全可以尝试推广小汽车......

  马海德同志也接了过来,“潘先生,谷主席让知识分子们学习数理知识,也是这个原因,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歧视,你们社会学者要搞社会调查,必须有足够的数理分析和统计能力,很难拿出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

  马海德的意思很明显了,人家说的是正事,不是瞎扯淡,潘光旦先生还是不敢相信,“真得有望实现?”

  “我说的是二十年后开始推广,全面推广怎么也需要二三十年,这样一来就要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到时候我们在座的诸位估计都已经不在了!”

  潘光旦先生有些茫然,“谷主席说的大概就是建国六十年左右,若是那个时候中国普罗大众有小汽车,有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等种种电器,这不就是共产主义吗?共产主义六十年就可以实现了?”

  “嘿,胡了!"谷雨一边倒牌收各人的扑克牌作为筹码,一边笑着摇摇头,“潘先生,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们看待问题要动态的看,而不是静态的看!e

  我们往前五十年,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福特的T型车刚刚出来,汽车还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很多家用电器本事还没有发明,可现在呢,汽车和各种家用电器已经在欧美民间全面推广。

  而在五十年前的中国,若是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人民肯定欢呼雀跃,我们离实现共产主义不远了,而现在除了部分偏远山区够不着以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不会饿肚子,但人民会认为共产主义快要实现了吗?不会的,人民想的是什么时候用上电,使用各种家用电器,未来还可以骑上小汽车。

  等到五十年后,我们全面推广汽车和家用电器时,或许又有新的发明开始在欧美苏全面推广,而到那个时候,中国人民或许又会把目光聚集在这些新产品中,对我们全面推广汽车和家用电器不以为然,对吃饱饭更是认为理所当然!

  生产力在发展,,人的欲望也在不断增加,我也想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呀,可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的一条物质的极大丰富则是人的主观感受,这和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一样的,更多的是理想听谷雨这么一说,潘光旦先生点点头,“共产主义和大同确实很像,怪不得梁先生把儒家和共产主义理论能够融为一体,虽然不乏偏驳之处,但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舒布尼可夫先生连忙问道,“潘,我好些次听人说过大同,但大同不是一个城市吗?怎么又变成社会理想,您能解释吗?”

  其他几人立刻都笑了起来,-一边码牌,谷雨一边解释道,“老舒,我们说的大同,可不是大同这座城市,而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一个理想社会的说明!”

  “看起来很像中国版的《理想国》!”

  “你可以这么认为!”潘先生一边慢慢码牌,一边背诵起了《礼记》中关于大同的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舒布尼可夫先生听得一愣一愣的,谷雨让张世德同志解释了一番,舒布尼可夫先生听完,也觉得很有些意思,没想到两千多年的中国人竟然会有这样先进的思想“大同社会看起来非常像社会主义社会呀!”

  “社会主义社会?"潘光旦先生摇摇头,“老舒,钢铁元帅的所作所为能说得上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吗?如果是,你也不会一直留在中国了!”

  舒布尼可夫先生有些无可奈何,微微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怎么说,马海德则想了想说道,“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说的是要有足够的社会保障,权力公有和财产公有,让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现在的中国只是在城市建立起初步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村,但赤脚医生和强制普及教育,也有一些社会保障的意义,权力公有,现在已经有了,可以说已经做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至于这财产公有嘛......

  谷雨笑着摇摇头,“老马,我们党也没有做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现在党内有太多太多同志有私心,想着把权力传承给子孙,就算不能直接传承,也想着搞间接传承,你帮助我的儿子,我帮助你的儿子,所谓相互连络有亲,一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

  这样下去,该来的还会来,总有一天会出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谷雨背起了红楼梦四大家族的顺口溜,然后有些无奈得说道,“现在我只希望正在筹备的社会主义民主试点区会带来一些启发,好为未来找到一条新路!

  若是试点不成功,我能做的也只是在退休之前,建立起一套相对公平的制度,并勉强压制住党内封建思想的侵蚀,让我认为贤能的干部接班。

  至于以后嘛,就要看子孙后代了,我是人,不是神,能在执政期间,解决温饱,全面推广家用电器,并启动小汽车的推广,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谷雨说起这些,多多少少有些伤感和无奈,而麻将桌上的气氛立刻有些紧张,潘光旦先生扶了扶眼镜,强笑着说道,“谷主席,咱们能有今天的巨大变化,已经非常成功了,您也不要太着急了------

  谷雨点点头“是呀,不能太着急了,我们不说这个,打牌,打牌!”

  当天晚上的牌局,潘光旦先生多少有些心不在焉,输得很惨,不过他的腿脚不好,他的三位牌友也没有让他钻桌子,而是在他的脸上贴满了纸条,玩笑一番后,三位被邀请到中南海的牌友,被谷雨用自己买下的小轿车送回家。

  一回到家,潘光旦先生就给学生费XT家里打了一个电话,约他明天谈一谈,不过此时费XT先生并不在家,费XT的夫人王同惠告诉他,费XT正在珠江三角洲考察,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回来,潘光旦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老糊涂了!

  不过王同惠女士也是社会学学者,两人通过电话交流了一番之后,王同惠女士立刻决定次日前往潘光旦先生在社科院的办公室,与他好好聊一聊。

  相比于前世,费XT、王同惠夫妻是幸福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三十年代中期就解放了四川,费XT夫妻也没办法在1935年前往瑶寨考察,也就避免了新婚燕尔就夫妻阴阳两隔的悲惨,而此后的几次考察则因为有解放军的保护,虽然遇到了一些危险,但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不过费XT、王同惠夫妻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幸的,共产党建政之后,谷雨毫不犹豫的废除了社会学系,原来各大学的社会学学者要么前往香港,而留在内地的学者则大多被安排在中央和地方的社科院,国家虽然同意他们进行社会学调查,但很多时候答案已经定好了,并没有留给社会学学者多少发挥的空间......

  比如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来源的单一民族和多民族之争,谷雨直接给出了费XT先生晚年的答案,他在文章中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格局。

  谷雨认为民族是属于历史范畴的概念中国民族的实质取决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如果硬套西方有关民族的概念,很多地方就不能自圆其说,所以绝不能用西方那一套来解释,任何简单地抄袭西方现存的概念来讲中国的事情,甚至其理论可以为帝国主义张目都是绝不能容忍的。

  谷雨给出结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除此之外的任何学说,尤其是和日本人相关的,都属于重点批评和打击对象,比如日本人一直鼓吹的什么魏晋南北朝以后,“古汉人”已然衰败,而满蒙民族又有妄自尊大的“夷狄病”。

  只有日本,集合了北方民族勇武精神与南方汉人精致文化的优点,是拯救东亚文明之弊的“文明终点”。而日本文化是在中国文化刺激下成长起来的子系统,具有承接中华文明的资格,中华文明的中心将转移到日本。

  还有一大堆日本鬼子们搞得那些“汉地十八省”论、“长城以北非中国”论、“满蒙藏回非中国”论,“中国无国境论”、“清朝非国家论”、“异民族征服乃幸福论”等,统统都被谷雨视作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其走狗为了侵略、瓦解中国所做的文化侵略战争,要坚决批驳和消灭之。

  谷雨规定,在他做出结论后,任何不愿意改造,敢于坚持这一套的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汉奸亲日派,必须去劳改营改造一番。

  谷雨也对五四时期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人文历史观点进行了整顿,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顾颉刚先生早年提出的疑古论。

  这位历史学家早年非常猛,他在五四时期猛烈抨击三皇五帝,认为上古史是儒家一层层“垒造”而成,他主张用实证的方法审查一切,谁要想证明夏、商、周的存在,就必须拿出夏、商、周三代的证据。

  他用社会学、考古学方法在古籍间相互对照,敢于打倒经和传记中的一切偶像,这个运动发展到极致,就是“夏禹是条虫,他还否定“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他认为,古代“只是认定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始祖,并没有许多民族公认的始祖”、“原是各有各的始祖,何尝要求统一”,而这一套又得到了胡适之的认可,说什么“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顾颉刚的疑古论被谷雨点名,严厉批评,谷雨认为此举是瓦解历史,瓦解中国认同,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张目,面对谷雨的严厉批评,顾颉刚在看到了日本九一八侵略的恶果后,不仅对外公开坦诚了自己当年的错误,多次检讨,还写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等一系列文章。

  顾颉刚比谷雨走得还要远,他反对使用“民族”来界定国内各族群,建议改用“文化团体”,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国人本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同时,顾颉刚还提出了“国族”的概念,即“同属一个政府统治下的人民”属于同一的国族,即中华民族。

  他拿自己的出身举例,“我姓顾,是江南的旧族,想来总没有人不承认我是中国人或汉人的了;但我家在周秦时还是断发文身的百越之一,那时住在闽浙的海边,不与中国通,实在算不得中国人。

  自从我们的祖先东瓯王心向汉朝,请求汉武帝把他的人民迁到江淮之间......我们再不能说我们是'越民族'而不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了”。

  一贯认为“三代续统”是后儒编造的他,在看到殷墟发觉出来的诸多甲骨文之后,开始论证商周之转化,后来他又写出《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国族性”是足够强大的,“分化”是“不自然的局面”

  只要分裂的武力稍弱一点,人民就会自发结束分化局面,如果“长久分立”有天然的安定性,则中国早就支离破碎而不成为一个民族了。

  他在文末甚至怒吼道——“等着罢,到日军退出中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见一见东北四省和其他沦陷区的人民是怎样的给我们一个好例子了”!

  相比于顾颉刚的矫枉过正,费XT先生一开始就显得比较天真,刚刚从英国留学回国的他认为“民族”是根据文化、语言、体质的分歧而形成的团体,是科学概念。

  中国国内确存在不同的民族,这是客观事实,不必为了谋求政治上的统一而刻意去消除各族的界限,不用担心敌人使用“民族"概念与喊出“民族自决”来分化中国。

  费XZ强调,“文化、语言、体质相同的人民不必是属于一个国家”,“一个国家都不必是一个文化、语言团体”,因为民国长期是多政治中心,中国历史上也有多个政权分立的时期。

  这篇与谷雨差不多对着干的文章还没有发表,就被举报,费XZ就被抓到劳改营中,幸好,谷雨知道他,在获悉他被捕之后,亲自叫来这位高材生与他交谈了一番,接下来,费XZ又被随军一段时间,让他亲眼看到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是多么的伟大之后,费XZ也如谷雨所想的那样迅速改变自己,积极向谷雨的路线靠拢......

  虽说,顾颉刚、费XZ等学者一步步转变过来,但这些掺和意识形态的学者们在抗战时期完全是在夹缝中生存,相当困难,很多人都去了劳改营,甚至有些人死在里面,不再被人提及。

  不过幸好谷雨在建国之后,执政越来越宽和,在内地高校的社会学虽然还没有恢复,但香港有好几所大学有社会学,社会学的传承并没有断,甚至还有一些社会学学生被招聘回到内地,在涉外的企事业单位任职。

  到了这一步,社会学实际上已经基本恢复,传承已经不成问题,而且处在香港这个东西方交汇,文化交流十分便利的地区,社会学学者们能做的事情非常之多,社会学未来的大发展甚至都很有可能。

  不过社会学一日没有在内地高校恢复,这些社会学大佬的头上就套着一个紧箍咒,而且相比于谷雨的宽容,中国共产党党内有太多的干部对他们不假辞色。

  而在社科院中,潘光旦这些老先生们时不时会因为文章的意识形态问题不符合当局所需被批评,压力是很大的。

  幸好,谷雨为了显露他在政治上的宽容,把潘光旦先生喊过去作为牌友,虽然有一些人认为谷雨此举不仅懈怠政治,也是瞧不起名士,把名士当成了倡优之流对待,但潘光旦先生并没有任何推辞,他非常清楚为了社会学的抹来,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谷雨的想法,最起码也应该了解谷雨的想法。

  这一天终于等来了,今天晚上关于中国未来普及小汽车的争论,潘光旦先生的劝诫成了笑话,而接下来马海德的批评,也让潘光旦先生意识到一点,社会学者要想在未来学界有立足之地,必须进一步改进社会调查的办法,变得更加有用。

  如果社会学学者能够熟练使用数学工具,缜密的给出各种分析,让谷雨看到好处,一向十分实际的谷雨会废除社会学吗?不可能的,他是一个实用主义政治家,只要有好处,他都愿意用。总不能谷雨研究这个问题,那个问题都和物理学家、医学家们去研究,这让社会学家们情何以堪?

  所以社会学未来的发展不仅仅要在意识形态上改造自己,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头脑,同时也要在调查工具上进一步改进,追赶时代潮流,这不仅可以让社会学获得新生,拓展社会学的应用领域,也可以让社会学的毕业生们有更多的应用空间!

  这一点感悟甚至还不是最重要的,谷雨在交流中,所显露出来的无奈和迷茫也让潘光旦产生了一些想法,或许,或许,他们这些社会学学者们可以贴心的提出一些民主方案,让谷雨不再无奈和迷茫,社会学学者完全可以为民主试点区做很多工作嘛......

  也就在潘光旦先生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想法与爱徒夫妻分享之际,他的爱徒费XT先生也正在广东顺德考察,此时的顺德已经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县,从1950年到1956年,顺德天天放鞭炮,搞庆典、搞开工仪式,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开张。

  到了1956年底,全县财政收入8.06亿元,居全国县级财政之首,全国排名前十的乡镇企业顺德占据了三个,而其他七个基本上都是抗战期间发迹起来的,顺德发展速度之快,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作为社会学者,费XT自然要观察一番。

  此时的费XZ处在中年,精力充沛,在经过了抗日战争的洗礼后,他也迅速转变,不断的到处考察,试图用所学的社会学知识推动中国的发展。

  他对中国对外开放后,迅速发展的各种乡镇企业非常感兴趣,做了非常多的调查,顺德自然是对重点对象,他注意到顺德与其他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有相通之处比如顺德某大量出口苏俄和美国的羽绒厂,最早的起步就是在一条荒凉的河滩上,一位有家有室的成年男子守着四周荒凉的村景和几个窝棚,开始了创业,先是鸡毛、鸭毛,再是鸡毛掸子、羽绒..

  又比如一位年青的退伍战士找了23个村民,用竹木沥青纸搭了一个20平米的厂房,成立了塑料生产组,专门压制塑胶瓶盖,七年后,村合作社五千元的投入变成了十万元,产品也从瓶盖变成塑料胶管,再到汽车配件,再然后是第一台金属电风扇出厂......

  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如穷的要命的顺德某镇当地三万多名居民,除了移民海外,当地人没多少地,只能劈竹子来补贴家用,一只筷子挣一分钱,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双手。

  这样的局面也促成了“三来一补”的发展方式,也就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侨胞出技术、设备、原料,顺德出工人、厂房,双方商定以加工费来偿还设备款,这是侨乡起步之初所独有的。

  在一连串考察之后,这位社会学家在报告中写道,顺德,珠江及其支流孕育出的绿色平原,北接广州,南通中山,域内水道纵横,曾以鱼塘、蚕丝闻名。

  古时候,顺德常见这样的景象:一船船铂金色的丝载出去,驶回来的船上,堆起的银锭悠悠颤颤,坠沉了半个船身,不过随着人造丝崛起,属于顺德的丝绸时代结束,但顺德并没有衰落,而是依托集体合作制经济的发展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大道。

  费XZ的评价非常正确,他并不知道,在谷雨的前世,顺德在改革开放之后,成为中国的家电之乡,世界的家电之都,顺德制造的空调、微波炉、咖啡机等产品占据全球份额第一,半个世纪里,顺德孕育了美的、科龙、格兰仕等龙头企业,也诞生了小熊、云米、德尔玛这样的新锐企业。

  而在这个时代,电器产业还属于典型的高科技产业,顺德虽然没有迅速走上这条路,但离这条路已经很近很近了,一个非常光辉灿烂的未来在等待着顺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