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83章初入江西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538 2025-05-12 15:05

  王若飞、宣侠父两位同志扮成方鼎英的幕僚,拿着19路军的通行证,从集宁乘坐火车前往北平,再前往天津,走海路到达上海,到达上海之后,他见到了陈铭枢的幕僚梅龚彬等人。

  王若飞同志看到梅龚彬就一愣,这位大学教授在大革命时期非常有名,是五卅运动的五虎将之一,也是早期共产党重要干部之一,曾经做过北伐军师一级的党代表。

  作为大革命时期的中央秘书长,王若飞当然认识梅龚彬,但对于梅龚彬后来的种种,他并不是非常清楚,他是脱党了,还是成了第三党,亦或是其他,王若飞并不了解,他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

  王若飞、宣侠父两位同志一个是北方局书记处书记,一个是北方局委员,地位相当重要,加之两人名气都很大,谷雨为了安全,并没有告诉上海中央局,到了上海之后,两人也没有联系上海中央局。

  当然了,这也跟两人的使命有关系,谷雨让他们带着直接联系的密码前往苏区中央局,等于彻底跳开了国际和上海中央局,联系苏区中央局,他们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想呢,当然没有必要告知了。

  事先没有联络,有些事情自然也就不知情,所以当梅龚彬诉说他们与上海中央局多次接触,但并没有成功,上海中央局并没有回复19路军的联合反蒋抗日的要求后,王若飞两位同志都非常吃惊。

  方鼎英这个时候才告知了他们,他前往集宁,一个是他自己好奇,想接触一下谷雨,另一个也是想试探从北方中央局这条线与共产党接触,没想到联系的过程竟然如此顺畅,现在好办多了。

  共产党内的种种,国民党左派搞不清楚,但再不清楚,他们也看出上海和集宁的共产党确实有些不同,至于为什么不同,也许从共产党的南北的政策差异就看得出来!

  相比于不太好打交道的南方共产党,方鼎英这一行就发现,似乎北方共产党好打交道一些,而且他们的政策也更加缓和一些。

  王若飞面对国民党左派的疑问,也找了一个理由,我们基层的党员,非常痛恨蒋介石的大屠杀,对于国民党内部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有些做法并不奇怪,这一次我们建立了直线联系,以后就好办了。

  王若飞同志此说,陈铭枢的幕僚们不管是真理解,还是假明白,都十分默契的把疑问放在心里没有揭穿,但是王若飞同志这番话可以骗过国民党左派,但绝不可能骗过梅龚彬同志。

  梅龚彬是共产党地下党员,奉命潜伏在陈铭枢身边打探消息,上海中央局的指示,梅龚彬同志也是知道的,虽然他并不是很认可,但现在北方局来这么一出,却让他彻底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搞不清楚,自然也要问一问。

  一行人从上海到福建,走得也是海路,也相当安全,梅龚彬同志就利用自己陈铭枢幕僚的身份,与两人进行了多次接触,频繁交谈。

  王、宣两位同志并不清楚梅龚彬同志的身份,对他更加小心,面对梅龚彬同志的不断旁敲侧击,他只能不断敷衍,两名共产党同志一路上斗智斗勇,一个想搞清楚怎么回事,一个则不愿意透露任何信息……

  到了福州之后,梅龚彬同志立刻向他的上线做了汇报,说有两位北方共产党的同志***,***奉命从福建利用19路军的关系,准备进入中央苏区,他报的都是化名。

  梅龚彬同志的报告递上去七八天之后,接到了上级的指示,允许两位同志进入中央苏区,同时也允许19路军的代表跟随前往根据地。

  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周恩来同志,而目前整个中央苏区,知道王若飞同志秘密到达福州的人,也只有他,其他同志事实上都不知情。

  北方局总共向中央苏区派出了两路人马,第一批是廖承志同志,他先去了香港,与香港的同志接头之后,走秘密交通线,已经进入中央苏区。

  廖承志同志一家与周恩来同志夫妻俩关系非常好,这一次他进入中央苏区,表面上的理由是送药,苏区被严密封锁,四路安等高端药物极端缺乏,为了一些领导干部,比如顾作霖同志的身体考虑,有必要送药。

  但事实上廖承志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一份可以与北方局直接联系的密码本交给周恩来同志,谷雨交代的非常清楚,这份密码本只能当面交给周恩来同志,不允许交给其他人,也不允许透露任何风声。

  廖承志同志很顺利得完成了任务,周恩来同志拿到密码本之后,又和廖承志同志仔细聊了很久,搞清楚北方根据地现在的情况。

  廖承志同志进入北方根据地时间不长,对北方根据地了解很一般,但有些情况他还是知道的,北方根据地在北方的影响很大,国民党在平津地区的封锁名存实亡.当然也有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北方局正在进行的山西土改,又比如北方局军事上的情况,苏俄同志有没有派出军事顾问,周恩来同志事无巨细,仔细问了一遍。

  听完之后,周恩来同志安排廖承志同志作为自己的秘书,留在身边,并对他进行了一番嘱咐,今天你告诉我的这番话,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如果别人问起了内容,和这些不可以说的有联系,你就不要说,你就说自己去北方局时间很短,不了解……

  廖承志同志虽然有些糊涂,但周恩来同志的交代,他自然要听,所以他这个代表前往中央苏区后,小心翼翼,没有乱说话,这样一来,一些同志的猜疑也只能放在心里。

  周恩来同志交代了一番廖承志同志之后,拿着密码本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利用该密码本与北方局取得了直接联系,自然也得知了王若飞同志来到中央苏区的消息,当然还有不少其他的绝密消息……

  而就在此时,王若飞同志也见到了19路军的主要将领陈铭枢、蔡廷锴等人,并与他们交流了一番,双方就联合反常抗日达成了一致。

  同时王若飞也打听到了不少国民党高层的内幕消息,比如蒋介石正在游说胡汉民和白崇禧,对此极度敏感的王若飞同志,立刻通过电台汇报给了北方局。

  这段时间,四路军正在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所以北方共产党的新华之声连续猛烈发文抨击蒋介石无耻卖国。

  听闻蒋介石的新动作之后,谷雨发表了四评蒋介石,对蒋介石在新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做了一番点评。

  文章列举了蒋介石对付军阀的种种招数,分析认为蒋介石性格诡诈、狠辣,对付军阀,惯常使用又拉又打的办法,利用军阀将领格局小,唯利是图的性格特点,进行收买,分化与渗透,在无尽内耗中削弱了他们的实力,而自己永远是最后那个得利者。

  这一套模式,说白了就是暴力和阴谋权术来压制军阀派系,其使用的阴谋诡计纯属中规中矩,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历代政治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也不见得有什么先进和高明之处。

  其他军阀和他的差距不是很大,他那一套口蜜腹剑,一边拜把子,一边捅刀子的把戏,会玩出来的人不少。

  相比于其他军阀,蒋介石个人的军政素质很一般。

  论打仗,蒋介石远不如冯玉祥和广西的李白;论治理,蒋介石拍马都赶不上阎锡山,即便是广东的陈济棠也要胜过他许多。

  那么为什么是蒋介石在新军阀中脱颖而出?

  文章给出了答案,蒋介石的筹款能力天下第一,而在民国的军阀混战中,逻辑非常简单,谁的筹款能力强,谁就是中国的No.1。

  蒋介石是如何成为超级筹款人的?

  他是浙江人,又以江浙沪为根基,控制了长江和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天然就备受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的青睐;第二条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联姻,中美合作,从而成为了英美的利益代言人。

  最重要的是第三条,四一二以来,蒋介石对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广大进步群众,进行的血腥大屠杀,向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反动阶级交了投名状。

  凭借着这三条,蒋介石先生一举成为了超级筹款人,从此之后,蒋介石就成为国民党新军阀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李宗仁战功赫赫,在与蒋介石对决时,李宗仁募集到的全部军费大约也就是几十万银元,而蒋介石收买李宗仁部下一个将领,就拿出了几十万银元,总军费据说高达上千万。

  双方筹款能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在力量没有本质差别的军阀时代,李宗仁没钱,又怎么可能扛得住蒋介石,李宗仁尚且不行,见不得女人和金钱的西北军自然就更不用提了。

  但是必须记住一点,作为一个标准的软饭男,蒋介石相比于其他军阀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他垄断了买办地位,但蒋介石先生的地位具备强烈的可替代性,所以蒋介石必须将一切可能替代他的人消灭掉,这样才能坐稳。

  所以蒋介石才会攘外必先安内,才会对共产党赶尽杀绝,这是他作为一个超级筹款人,必须承担的工作,他只有对帝国主义更加屈服,对进步人民更加残暴,他才能获得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青睐,才能坐得稳位置。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威胁到蒋介石超级筹款人地位的人,蒋介石一向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比如同处于国民党阵营的两广系,目前看来,他们是蒋介石先生超级筹款人地位的最大威胁。

  蒋介石崛起的三条中,最重要的第一条和第三条,两广系同样都有,而且作为国民党的老根据地,两广系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要比江浙系高上许多,毕竟两广系是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人马。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蒋介石先生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软禁胡汉民,他为什么会一轮接着一轮打压两广系,谁让他们占据两广,天然就容易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援呢。

  听说蒋介石迫于共产党的巨大压力,准备对两广系做一些妥协让步,正在游说胡汉民复出,又准备请白崇禧出山,镇压鄂豫皖红军。

  在恭喜这两位出山有望的同时,也请这两位记住,你们是蒋介石先生的最大威胁,不要被他忽悠了,和红军厮杀太猛,折了老本,想再翻身,可就比较难了。

  四评蒋介石一出炉,立刻轰动了国内大小军阀,超级筹款人、软饭男这两个谷雨创造的新名词,从此就贴在了蒋介石的头上,他怎么也摘不下来,实在太形象了……

  本来有些被蒋介石说动的胡汉民和白崇禧又一次犹豫起来,特别是胡汉民,做了一次金丝雀还不够,性格倔强的他对蒋介石真是腻味透了,实在不想再做金丝雀了。

  当然了,蒋介石所说的防范共产党大局,确实说得没错,不过现在蒋介石和共产党不是还没打嘛,你先打,打不过了我们再增援,这样党国也不至于有什么大的危害。

  虽然粤系和桂系已经意识到共产党巨大的威胁,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北方四路军,不向北方几家一样切身体会到那种威胁。

  在他们眼里,四路军确实打鬼子很有一套,但是19路军在上海也打得不错呀,逼着日军三易其帅,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着急呢……

  两广系内部讨论了一番,最后来了一个折衷处理,实在腻味了蒋介石的胡汉民选择不动,继续留在广州,主持半独立的西南政务委员会,陈济棠实在离不开胡汉民的支持。

  白崇禧却还是答应出山了,没办法,广西太穷,养活两个军已经是极致,想发展只能赌一把,即便知道蒋介石居心叵测,但他还是忍受不了这样的诱惑。

  目前桂系只有两个军,人马太少,白崇禧准备从两个军中各抽一个师,带到湖北,然后以这两个师为核心,利用汉阳兵工厂,争取拉起一到两个军。

  再加上留在广西老根据地的两个军补充建制,这样一来,桂系就可以发展到三到四个军,在加上地方武装,怎么也有十多万人马了。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冒险赌一把还是有必要的,对此蒋介石捏着鼻子答应了,给了白崇禧第46军的番号,任命李品仙为军长,给桂系增加了三个师的编制。

  在蒋介石眼里,能出来一个也是好的,桂系凶如猛虎恶如狼的名声,天下皆知,让他们对付鄂豫皖的红军,恰到好处……

  相比于粤系求稳,桂系翻身,福建的19路军则继续他们的反常大业,陈铭枢很清楚,他们不是远离红军的广西猴子,与红军靠在一起,要想不被老蒋消耗殆尽,就一定要和红军协商一致。

  利用南北共产党的力量吸引住蒋介石的主力,然后反戈一击,直入浙江,可能性不小呀!

  就算不成,也能借此扩张一些地盘,独立性更强一些……

  陈铭枢的如意算盘,与他接触一番之后的王若飞同志心知肚明,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八月中旬,才接到了红军方面肯定的回复。

  王、宣两位同志和19路军的代表陈公培一起,在19路军的严密保护下,顺利得进入中央苏区,然后迅速见到了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同志、政委滕代远同志。

  彭、滕两位同志对于王、宣两人的到来十分高兴,当然他们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询问,作为军人,彭德怀同志自然对战功赫赫的四路军非常感兴趣,他开始仔细询问起来。

  王若飞同志作为北方局书记处书记,自然清楚四路军的实力,彭德怀同志听说四路军已经有九个野战纵队、一个炮兵纵队和一个骑兵纵队三十万之众之后,兴奋得走来走去,大笑着说道,“哈哈,北方三十万,我们十万,其他的红军加起来怎么也有十万,有五十万之众,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确实不远了!”

  说到这里,彭德怀同志接着问道,“你们装备怎么样?”

  “四路军的装备还是不错的,炮兵纵队有德造、辽造和晋造75mm山野炮六个团,有两百多门大炮。

  四个主力纵队都有一个12门制的山炮营;每个师下辖一个12门制的120mm重迫击炮营;每个团都有一个机炮营,下辖两个6挺制的重机枪连,一个六门制炮兵连,装备迫击炮、步兵炮或者小口径速射炮;轻机枪装备到班,每个排还有一个火力班,下辖两门掷弹筒和一门火箭筒……”

  “你们的装备比中央军的嫡系师装备都要好呀!”

  彭德怀同志听完大吃了一惊,“你们怎么会这么壮?

  苏俄同志到底给了你们多少援助?”

  “苏俄同志确实给了一些援助,大概是一个军的装备,主要是三万只步枪,还有一些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后来又便宜卖了马克西姆重机枪和速射炮各一百多门,其他的主要是一些技术支援!

  我们的装备主要是三个来源,一个是战争缴获,一个是从张学良处购买,还有一个就是拿下了太原兵工厂,自己生产各种装备……”

  听到这里,彭德怀同志再一次哈哈大笑,“哈哈,原来如此,有这么好的装备,怪不得可以消灭那么多鬼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