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23章病逝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0845 2025-05-12 15:06

  回到中南海后,谷雨得到了消息,前人大副主席冯玉祥在医院病逝,中办研究决定按照副国级领导人安排后事,谷雨点点头,表示会按照惯例,在遗体告别仪式时出席。

  老冯虽然江湖地位高,但本朝给他副国已经很给面子了,再高就不合适了,不过老冯风风雨雨一辈子,不仅对西北军一系影响巨大,子女也培养的很好,大多是人才,谷雨很是比较赞赏的,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冯家老大和老二。

  老大冯洪国是谷雨的同学,也是炮兵

  军官,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战后随同所在部队整体退役,转到中石油工作,两桶油分家之后,冯洪国现在已经是中石化阿萨姆油田项目副总经理,转型还是相当成功的。

  冯洪志从莫斯科中大转到了德国留学,二战爆发后回国,先在军工系统工作,后来又参加了核武器研发,现在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发的核心工程师之一,未来他基本上会有院士.......

  子女们都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老冯也就没有多少心事,这些年空闲,开始写起了回忆录,不过向他这样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所做的回忆录,中宣部自然要看一看。

  关于这一点,谷雨早有指示,回忆录中对与我党的关系,还有种种见闻,尽量实事求是,不要都说好,最好是小骂大帮忙,但涉及到 KMT的,绝不能客气,就算当事人不说,后面的备注也要把一些破事捅出来!

  老冯的回忆录较为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点,他这辈子并没有与孙先生见面,只是有一些书信往来,他在回忆录中,对孙先生最后时刻没有前往拜会,多有遗憾;但又写了不少孙先生幼稚的地方......

  而对常凯申,老冯恨之入骨,他的回忆录上有相当篇幅写的是老常两面三刀坑人的往事,里面都是真事,然后还做了一些必要的文学渲染。

  但也有一些小心思,谷雨看过他的那些回忆和反思,看到四一二之后的一些事情有些好笑,当时老冯鼎盛时期席卷大西北,如果在KMT 叛变后,没有驱逐共产党,而是与苏俄搞好关系,结果会怎么样?

  老冯表面上是说自己当时的缺陷,实际上多少有些不甘心,或许他认为自己当时太着急了,如果稳扎稳打,不着急东进,而是巩固根基,绝不至于输成那个破样在谷雨看来,压根不会怎么样,西北军的建军模式和对地方糟糕的治理注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常凯申在民国军阀中最终崛起,也跟KMT对其基本盘江浙地区将为稳固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江浙财阀的支持那么简单。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抗战初期,谷雨才会在江南地区与日寇反复周旋了将近三年,就算把江南打烂了也坚决不退。

  除了日军顽抗,不得不硬着头皮一步步进攻的客观原因以外,他也有意借战争摧毁 KMT 的统治根基,彻底完成中国的整合。

  连续鏖战,江浙元气大伤,难民四起,人民苦难深重,但难民跑到内地,被安置编户齐民后,自然没办法回去,其在本乡本土的影响力自然荡然无存。

  而通过三年的战争,敌我分得清清楚楚,那些不愿意西逃,留在当地做鬼子顺民的人岂能容忍?鬼子一退,凡是有些影响力的,自然要过一遍,屁股不干净的,劳改营的伺候;屁股干净的,也要移民。

  如此一来,KMT在江浙基层的影响力自然被清理一遍,而大批解放军退伍将士被安排到江浙富裕之地又进一步加强了控制......

  要真正论起来,广东这个富裕之地因为华侨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太过有效的清理,战后又因为开放,迅速恢复了元气。

  没有有效清理,未来若是有事,广东极有可能成为祸患之地,但就算前世清理得十分凶狠,结果还是一样,说到底广东太富又离得太远了。

  所以对于广东的治理,谷雨走的是软

  硬兼施的路子,打的是以广东为根基的KMT 左派,这帮领头的都被赶到南洋去了,他们的旧部也被送去了南洋,这些年,广东前往南洋的移民也是全国最多的,如此最大程度的削弱了对手。

  同时谷雨不断提拔党内广东出身和在广东工作过的干部,以方思琼、叶剑英为代表的,思想较为开放的粤系成为了党内重要派系,这些同志与谷雨思想比较接近,现在得到了大用。

  而随着这些同志的提拔,广东境内出色的干部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得不断调出,不仅可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也会极大的削弱广东本地派的力量。

  但与此同时,他也在疯狂的掺沙子,谷雨一会是香港特区,一会是出口加工区的折腾,这两个处于腹心之地的特区又处在中央的实际管辖中,香港的居民大换血了一番,而出口加工区又有无数外来人口,这就注定了广东翻不了天。

  在政治上,谷雨绝不会让广东人担任广东党政主官,坚持以党内高层直辖,同时对广东几派力量搞分化,尽可能的不让一家独大。

  而且广州是南方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指挥员们基本来自于北方系和红四系,靠近的南方红军系却没什么人.......

  多管齐下之后,这些年广东和江浙还是比较稳定的,不过未来怎么样,谷雨也不知道,但有一条是一定的,不管中央和地方搞分权,也绝不允许地方势力过分膨胀,这是中央的共识。

  因为冯玉祥病故,想这么多,谷雨自嘲的笑了笑,自己现在就是一个政治动物,想了想,谷雨指示道,"冯洪国同志离京前,安排一下,我要和他见一面,问一问阿萨姆局势!"

  郭子华记录下来,然后又接着汇报道,"政协党组汇报,鲁迅先生身体非常不好,需要做一些准备,王主席昨天刚刚去了协和医院看望!"

  "嗯,老王既然去过了,我就不去了,等先生百年后,参加葬礼即可!"

  本来应该早早过世的鲁迅先生,在这个时代,竟然多活了二十年,谷雨本来就相当吃惊,这里面或许是因为心情好,或许是因为获得更多的医疗照顾,或许是因为其他。

  谷雨对鲁迅先生都很尊重,也很照顾,但仅此而已,谷雨不愿意学习钢铁同志,所以他采取的是冷处理,他不需要鲁迅先生抛头露面,但也不希望在共产党的江山还不巩固时,鲁迅先生多说什么。

  谷雨和鲁迅先生当面谈过,两人各自交底,谷雨不影响鲁迅先生的创作自由,也不影响他交朋友什么的,但鲁迅先生也不要对共产党的内外政策多做评论,你私下里写什么我不管,但你别登出来,如果一定要登,你先给我看看。

  这些年,两人都遵守协议,谷雨听说鲁迅先生最后二十年一直在创造一部长篇小说,不过因为先生身体不好,这部小说写写停停,到现在有没有写好,谷雨也不知道。

  既然是这样的态度,在鲁迅先生病重期间,谷雨只是让中办主任郭子华代替自己去慰问一番,自己并没有去医院慰问。

  倒不是他对鲁迅先生有什么意见,而是他本人,还有鲁迅先生都希望低调一些,这对彼此事实上都是好事,鲁迅先生肯定不希望被人诟病为成为高尔基那样的"金丝雀",而谷雨事实上也不希望把鲁迅先生的地位抬得太高......

  谷雨点点头,想了想问道,"鲁迅先生对后事是怎么想的?"

  "鲁迅先生早就告诉瞿秋白同志,他想平静的过去,不希望搞什么追悼大会,不过也有一些同志认为鲁迅先生的影响力很大

  ,建议按照高尔基的方式举行国葬!".

  谷雨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瞿秋白同志的身体怎么样?"

  "缠绵病床,估计支撑不了多久,也就今年了!"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我们要尊重鲁迅先生的遗愿,不要搞追悼大会,但邀请各界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此既节约,又不至于让人产生不必要的猜疑!"

  谷雨想了想,接着说道,"鲁迅先生是大文学家,他百年之后,其相关著作一定要好好整理,变成选集,对外发表,这是一定的!

  记住,相关著作整理要邀请鲁迅先生的生前好友,哪怕是人在南洋的好友也一并邀请,让他们参与整理,这些好友没来之前,中宣部的同志绝不能上门打扰。

  鲁迅先生这些年肯定也写了一些没有对外发表的文章,形势不稳时,不让他发表是对的,但现在形势稳定了,我们要重新调整策略。

  他不是高尔基,我也不是钢铁同志,能在国内发表的都给他发表,那些中宣部认为实在不方便公开发表的,可以交给那些人在南洋的好友转到香港发表!"

  虽然谷雨经常这么干,但郭子华还是很担心,"谷书记,这是鲁迅先生!"

  "就是因为他是鲁迅先生,我才要做得无比漂亮,我们无愧于心,这些年表现又很不错,为什么要担心鲁迅先生的文章呢。

  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属于前往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有太大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侵扰,注定很不完美,缺陷多多!

  我们一直承认不足,可以有效得降低全党全国上下的期望值,期望值太高,但又没办法实现,是很危险的.......

  苏俄的钢铁同志想尽办法打造了一个理想国,又把各路人马都驯服了,搞出了一个天大的泡沫,外面还封了一层钢板,看起来无比光鲜,但又怎么样?

  他防得住外人,防不住自己人,赫鲁晓夫在内部狠狠一脚把泡沫彻底踢碎,现在不仅理想国破灭了,钢铁同志也进了十八层地狱......

  咱们绝不能学他那一套,从一开始就要高举实事求是的口号,我们自己承认不足,也允许一些批评,内地允许温和的批评,香港则允许极端的批评,如此有一些缓冲,群众也能接受,同时还可以做一些筛选,一举多得!"

  郭子华也就是提醒,既然谷雨这么自信,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本来谷雨以为完事了,没想到郭子华还有汇报,大资本家刘鸿生已经因突发心脏病住院,情况很严重,可能时间也不长了!

  谷雨微微皱眉,"怎么都凑一块去了?

  "可能是巧合吧!"

  "这样的巧合还是少一点好!"谷雨脑海中想到了二十年后,这个时代或许不一样吧,希望他们可以多活几年,要是都走了,他必然更加孤独!

  谷雨晃晃脑袋说道,"刘先生我见过了,也安抚过了,他的遗产怎么处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来一次普法教育,记住政治上稍稍低调一些,对外有个讣告就行了,中国首富不过是政协常委,不是洛克菲勒,给太高不好,给太低也不好,按照政协常委的惯例来办......"

  一连决定了三位有影响的民主人士的后事,谷雨心情不是很好,他也无心工作,而是信步回到住处,正好看到穿着一身漂亮衣服的一思坐在沙发上,正在和母亲容强聊天。

  谷雨心情好了一些,"哎呀,真是稀客呀,我们家的大忙人回来了!"

  一思上前抱住谷雨的胳膊,"爸,我回来看望你,你还这样说话,你怎么不说姐姐呀,她也很忙呀!"

  "你姐姐可是我的骄傲,我舍不得说!"真偏心,我表现也很好呀!"

  "你这几个月让资本家的太太小姐们多花了钱,促进了市场的繁荣,表现确实还行!"

  "这还差不多!""不过你也要记住呀,你是泥腿子的女儿,别忘了本!"

  张一思嘿嘿笑了笑,"爸,我这叫打入到资产阶级内部,既赚到了资本家的钱,又给您带来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您更应该夸奖我!"

  谷雨此时想到女儿刚刚去了一趟天津,不由得有些紧张,"一思,你八月底去了一趟天津,看到奶奶了吗?"

  "看到了呀!"

  "你奶奶身体怎么样?"

  "奶奶身体挺好的呀,天天想着再抱一个重孙,还问姐姐什么时候生孩子?"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姐姐姐夫要过两人世界,目前还没有要孩子的打算,奶奶很不高兴,说姐姐都二十多了,还不生孩子,怎么给于家传宗接代......"

  谷雨哈哈笑了起来,转移话题问道,"说说吧,又有什么要我帮忙得?".

  "爸爸,我听说国航计划招标几款国际航班女服务员的标准制服,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们香水图书馆想参与竞标,就算不成,也可以长长见识!".

  谷雨并不奇怪,"你想试一试,准备相应标书就是,问我干什么?你总不能让我帮你打招呼吧,我的面子很大,可不能用在这个地方!"

  一思没好气的说道,"我们那个小公司没资格竞标!"

  "你要走后门?""不是走后门,是要求废除不合理的竞标要求,竞标看的是东西做得怎么样,不是竞标公司的情况,我们确实没什么名气,只是刚成立没几天的小公司,但也不能歧视我们呀!技不如人我认,但机会都不给,我不认,这不公平!"

  谷雨听完,笑了起来,"有点意思,我女儿竟然抱怨起不公平了!".

  谷雨坐在沙发上,翘起了二郎腿,"你说说看是什么回事!"

  张一思就说了起来,有了谷雨的支持,张一思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不过她的就业分配和谷雨想象得不一样,她所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根本舍不得让她离开。

  学校老师先是动员她留校任教,张一思没兴趣,后来知道她的心思后,就说服她创办一个校办公司,算是校办公司的正式员工。

  不过张一思还是不太乐意,她不太乐意被学校管,最后学校没奈何,给她和那几个跟她一起卖香水的同学两间房子,当作办公室,让这几个女孩子有一个地方创建一个叫作气味图书馆的小公司,挂靠在学校名下。

  张一思虽然接受了学校的房产,但还是她以气味图书馆的名义和学校签署了一份挂靠协议,意思是我虽然挂靠在学校名下,企业不是学校的,省得被学校指手画脚,同时约定了房产租金,还有管理费。

  如此真贵,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有些哭笑不得,他压根没想过要钱,只要这位小姑奶奶愿意留在学校就行,至于她的企业办得怎么样,美术学院根本不在乎。

  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大学生们都在珍惜最后一个学期,有的考研,要的谈恋爱,有的跑分配,但张一思就不一样了,她用学校的关系在王府井的百货大楼搞了一个门面,她也联系了上次和谷雨微服私访见到的那个小木匠杨振宇,请他帮忙打造柜子。

  张一思几个女孩子有的学建筑,有的学绘画,要求很高,杨振宇原来传统那一套根本玩不转,不过毕竟是年青人,学习很快,杨振宇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干活很卖力。

  张一思也按照谷雨的要求,让小姐妹们询问来,询问去,血气方刚的杨振宇虽然有好几年北京闯荡经验,但面对这些大学生带着羡慕的询问,还是忍不住把他这些年的见闻都说了出来,然后一份厚厚的报告被报告给了谷雨,老家是什么样子,北京又是什么样子......

  张一思一开始只是对外出售日南那边调配的香水,不过她不是很满意,总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通过姐姐的关系,很快就搞来了日南那边的香水原料,自己和小姐妹们一起调配,这种手工香水一开始只是在大学中流传。

  在这个崇尚节俭的大时代,很多人有一颗爱美之心却不敢,或者不方便张扬,但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影视学校、戏剧学校这一类艺术学校的女生除外,学校时不时要表演,离不开化妆品,香水属于化妆品的一部分,自然也很常见。

  这一类学校的老师也大多家底不差,对香水什么的也无所谓,这也不奇怪,没有家底,怎么可能在民国学这些东西,而学生们很多也有不错的家底。

  上学的时候,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规规矩矩,但是课外就不一样了,艺术学校嘛,穿得花花绿绿,身上喷点香水,舒展艺术的一面十分正常。

  共产党的宣传部门自然也有一些同志看不惯的,不过中央高层对这种所谓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大多不当回事,很多同志都有留学背景,就算是毛泽东同志年青时也是见识无数,没几个喜欢千篇一律的东西,这么点舒展青春的算什么。

  凡是做出正确选择的民族资本家,自抗战到现在都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二十年下来,家底相当强,不过北京是天子门下,公子哥们并不敢打棒球,跑赛车,好些人跑到香港上大学,然后肆无忌惮的玩耍,但小姐们就不一样了,让她们去香港,家里人未必放心,还是留在身边比较好,所以大多上了这一类的艺术学校,这些女孩子就变成了张一思的主要客户。

  甚至有感兴趣的跑过来自己调配,其中天分好的,就成了张一思小团体的的一员,而这些人的关系网又很广泛,大多知道张一思的身份,自然也给了不少指点。

  甚至于还有一些已经出嫁的太太们,在家里待着闷,就跑到张一思的小公司帮帮忙,搞一些设计,就算有什么问题,有张一思挡在前面,安全得很。

  民国时期,上海作为远东最大的中心城市,受"西风东渐""中西交融"的影响,中国的时尚产业和时尚文化相当发达,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鸿翔时装公司。

  什么请大明星代言,什么时装表演会,什么办时尚杂志,什么封面女郎,全部都已经有了,当时沪上女子皆以穿着"鸿翔"时装为傲,一些太太、小姐在脱下大衣挽在臂弯里时,往往故意反摺了把鸿翔商标露在外面。

  "鸿翔"时装在上世纪就已经获得了品牌效应,在典当行里,同样质地的大衣,只要凭着鸿翔这只商标,就能多当十块大洋。

  上海时尚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还打造了一个当代都市女性群体"上海女性",

  这些人就是"摩登"的代名词,上海也靠着这群"上海女性"获得"东方巴黎"之美誉。

  有很多来自各五湖四海的女性,却都生活在上海或者成名于上海,在上海成为当时的金融、时尚中心时,也成为中国首批职业女性,经济独立又拥有美的意识,

  很多女性成为时尚的弄潮儿。

  而这样一群女性,为中国广大女性带来的,不仅仅是美丽和自信,还有对时尚的追逐,对潮流的向往。

  妩媚却不轻浮的眼神,艳丽的红唇,好莱坞女星的发型,一身婀娜多姿的旗袍,时髦而大方的做派,精致的生活态度,几乎是"上海女性"留给人们的经典形象。

  上海女性的洋装、外套、旗袍式样,都通过杂志、电影或是口口相传传入千家万户,成为当时的时尚潮流。

  不过1937年日寇入侵改变了这一切,虽然租界还有一些变态的繁荣,但被日寇的铁蹄躁躏了三年之后,上海变成了人间地狱,昔日的时尚潮流在空前的民族灾难面前,甚至都不是。

  在上海被大清理,无数人被内迁后,那个时尚的大上海只剩下了一些残余的影子,而过去十几年,为了发展,共产党不断压制消费,解放军军装成为了最大的时尚......

  世人都有爱美之心,不可能喜欢千篇一律的东西,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随着物资供应日益充足,时尚又慢慢回来了,香港就不用说了,已经取代了上海,成为中国的时尚之都。

  上海也出现了一些时尚公司,原来那些时尚杂志也复活了,一个又一个符合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封面上,甚至于一些香港走私过来的高端服装和化妆品偷偷摸摸的出现了。

  北京作为首都,反而慢了一步,虽说王府井这样的商场也有这样那样的国产化妆品,自然也有香水,不过此时中国外汇紧张,不管是国有,还是私营企业,想进口欧美的高档化妆品、高档服装,根本不可能,就算哪家公司想进口,国家也不会批准。

  而此时世界的交流比较有限,欧美的时尚界现在顶多在香港徘徊,压根没有进军北京,当然了,就算一些时尚企业有心,中国政府也未必会批准。

  国内哪怕时尚复兴,也是肉烂在锅里,洋鬼子的企业开进来,可就不一样了,这事实上也是谷雨鼓励张一思搞服装的原因,自己的闺女带了头,中国的时尚业很快就会起来。

  张一思等人赶上了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虽然她从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搞东搞西,但她的身份摆在那里,日南的轻工公司自然会提供她最好的东西。

  而化妆品、香水这一类的生意真正的差距并不明显,张一思用好东西,把细节搞好了,手下又有一帮子感受过民国时尚的人,生意自然就红火起来。

  一些消息灵通的影视演员得知后,也跑过来购买,甚至于一些欧美使馆的洋婆娘们也跟着跑过来,既可以挑选自己想要的香水,还可以和店员们一起调配自己所需要的,这种自己动手的感觉很满足。

  而随着生意红火,香水图书馆的订单就更多了,张一思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原来两个小房间组成的小作坊肯定不行了,要在美术学院周边寻找新的调配工场,还要找仓库;

  卖香水的同时,也根据客户要求,搞起了其他化妆品和服装,张一思答应谷雨搞得服装工作室迅速开张,事情众多,自然需要招聘更多的人;

  光光日南的香水原料还不够,国内其他地区的高端原料也得找来,以增加种类;各种各样的高端布料、香水瓶、包装瓶也要想办法找纺织厂、玻璃厂、包材厂订购......

  这么多事情,张一思忙得不可开交,每次都是容强打电话,她才想起要回家,而原来每周必然要去看望的某位弟弟,只有暑假去了一趟天津。

  张一思带着小姐妹们疯狂工作了好几个月,才把头绪理清楚,此时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不知不觉间,张一思领头搞起来的香水图书馆已经有了不少家当......

  随着生意做大,张一思的事业心也变得更重,她开始追求更多,恰好此时,国航同国外接触多了之后,也想设计中国第

  一套空乘服装。

  二战结束后没多久,中美之间就开通了第一条航线,来往北京到旧金山,航班从北京出发,经过东京、威克岛和檀香山,最后到旧金山,使用道格拉斯 DC -6B飞行,单程机票价格高达650美元。

  新中国第一代空姐就此诞生,对她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而当时她们穿着的服装则是比较朴素的列宁女装,但随着与国外接触的增多,又随着中国时尚潮流的日渐复苏,国航也因应时代,对外招标设计空乘服装。

  张一思得到消息后,自然起了心思,不过此时她的香水图书馆有些名气不假,她那个服装工作室刚刚开张没有几天,毫无名气,她用服装工作室联系,国航自然根本不理睬。

  国航需要用国内有名的服装公司设计服装,互相成就,一个不知道哪来的服装工作室也打电话联系......

  张一思自然不爽,就跑回来告状了,国航算个屁,我把老爸搬过来,好好收拾一下这帮不长眼的,姑奶奶要公平竞争都不给,太过分了,姑奶奶也去找外援!

  谷雨弄明白怎么回事后,点点头,"你的说法有道理,国航的歧视性做法确实有些不对,不过我不能帮你打招呼,你要不满意上门,拿着你的作品上门理论嘛!"

  "爸爸,这是您说的,别我跑上门,您又说我不对!"

  "都是你妈妈说你不是,我没怎么说过!"

  "也对!"

  "你们两个说你们的,干嘛赖上我!"容强不满意了,对一思说道,"闺女,你的东西可以中不溜秋,但绝不能差,要不然丢人的可就是你!""妈,你就放心吧,我手下现在藏龙卧虎,人才多着呢,就算国航不满意,我们的东西也不至于拿不出手!"

  "应该不至于拿不出手!"谷雨笑着说道"一思怎么样我不知道,但那些资本家小姐中有艺术才华的不再少数,可惜呀,这些人不愿意出来工作,肚子里面的东西都浪费了!"

  "这些人封建余毒真得不少!"张一思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学那么多东西,却只想做一个家庭妇女,那当初上学干什么?"

  "哈哈,是不是有人说你很疯,不像个大家闺秀?"

  "我才不要做什么大家闺秀,我要的是敢爱敢恨的洒脱人生!"

  容强瞪了一眼谷雨,谷雨装作没看到,笑着说道,"敢爱敢恨的前提是有本事,一思,什么时候你那个香水图书馆在各大城市都开设专柜,你才有资本说自己敢爱敢恨,现在还早!"

  "我知道!"张一思挥舞着小拳头,"这一天不远了!"

  谷雨很满意,他两个女儿性子都像容强,性格比较执着,大女儿要内敛一些,小女儿则张扬一些,但都是好样的。

  一思身边有警卫局保卫的同志,隔段时间都会向谷雨汇报,他发现小女儿搞出点名堂之后,对事业充满着激情,每天从早忙到晚,忙忙碌碌,这才是他谷百生的女儿呀!

  姐弟三人中,正在上初中的老三库伦,谷雨也比较满意,老三是反应慢一点,但并不是笨,而是内秀,好静不好动,这样的性格挺好的,不容易闯祸,儿子政治上没希望,不闯祸是最好的。

  就在谷雨思索时,容强有些奇怪的问道,"老谷,你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有什么事情吗?""冯玉祥去世了,鲁迅先生、瞿秋白同志都快不行了,还有刘鸿生也快不行了,都凑到一起了,郭子华放一起汇报,我听着有些烦躁,就回来了!".

  "这个郭子华也是的,这种事情怎么能放一起汇报,不要说你听着烦,我听着也膈应!"容强这才反应过来,"鲁迅先生身体不好我知道,这些年好几次病危都挺过来,这一次应该也能挺过来吧!"

  "希望如此吧!"

  也只是希望如此,就在一天之后,传来了鲁迅先生病逝的消息,而同住一家医院的瞿秋白同志因为病痛加深了病情,也即将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谷雨闻讯后,立刻赶往医院,看望瞿秋白,瞿秋白同志看到他过来了,眼中稍稍有了一些光彩,他低声告诉谷雨,"谷书记,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多次软弱过......"

  谷雨拍了拍他的手,安慰道,"革命斗争异常残酷,但革命者是人,不是机器,是人就有软弱的一面,这很正常,并不需要有任何羞愧!"瞿秋白同志低声说道,"幸亏有你,幸亏有你!"

  瞿秋白同志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和鲁迅先生一样,不举行追悼会,并和鲁迅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一起举行,火化之后,两人的坟墓也要比邻,到地下也要做好友。

  两位中国现代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人物病逝后,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哀悼者或者各种哀电络绎不绝,考虑到无数人希望出席遗体告别仪式,所以两人的遗体告别仪式整整举行到国庆前,一些来自于南洋的左翼知识分子过来向鲁迅先生告别。

  也就在期间,叶剑英同志邀请多位鲁迅先生的生前文友整理他的遗稿,谷雨唯一的干预就是那些言辞有些激烈的文章不得在内地发表,做得相当漂亮,这也让很多有怨气的人大为吃惊。

  此时在南洋,在香港,都有这样那样的文章借着纪念鲁迅先生,隐射谷雨的宣传政策,说什么的都有,谷雨也没太在意有前世经验的他,很清楚什么才是未来,老子就不把你们当回事,有本事咬我呀!既想端老子的碗,又想时不时骂老子,别做梦了!

  此时谷雨一边忙乎着国内各项工作,一边默默得盯着国际上的风云变幻,他最在意的阿富汗战场,即便苏俄空军上阵,但有美国海空军牵制,巴基斯坦军队战斗力远胜阿富汗军队,阿军一步步被赶出了国境线。

  但这并不意味着巴基斯坦北部安宁,美军飞机的胡乱轰炸和巴军北上过程中的各种不法行为,还有阿富汗军队留下的各种枪支,也让巴基斯坦恢复对普什图族地区的控制变得十分艰难,各种治安战还需要打很久。

  巴基斯坦不好过,阿富汗同样不好过,阿富汗军队收复国土的失败,自然严重影响到达乌德的威望,他虽然控制着阿富汗中央军区和首都喀布尔,但实际上相当脆弱。

  此时南边巴基斯坦军队时不时的窥视边境,内部各种反对势力的虎视眈眈,各种部族势力纷争不断,而且越来越难摆平日子越难过,达乌德就越依赖苏俄,苏俄以援助为名,也一步步加大了对达乌德政权的影响,不仅各种顾问进来,受到苏俄影响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了......

  那些随着阿富汗军队一起北逃的巴基斯坦普什图部落得不到很好的安置,为了安抚他们,达乌德不得不又拿出了老伎俩,他以刺杀为由,大规模镇压哈扎拉族。

  而哈扎拉族又和伊朗人关系颇深,被压迫的他们自然选择了再一次反抗,而这一次与历次不同,他们取得了伊朗人,或者说伊朗人背后的美国人的支持,而各种枪支已经不断的出现在阿富汗。

  不过此时的阿富汗压根不是什么热点,殖民地的解放运动更算不得什么,真正的热点在东欧,波兰党七中全会以后,波兰局势在急剧地变化着,革新的呼声甚高波兰各界要求在各个领域实行革新措施,特别是呼吁把波苏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要求,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的舆论,也使得苏共领导坐立不安,担心波兰失去控制,并在东欧引起连锁反应。

  就在中国的十月国庆结束没多久,谷雨启程前往苏俄,这个行程很早就确定了,他将在苏俄访问半个月,在这个节骨眼上访问苏俄,谷雨知道他肯定要面对波兰问题,或许还要加上匈牙利问题,不,是肯定,拉科西搞出来了那么多事情,又刚刚下台,匈牙利不跟着波兰人后面,那才叫见鬼。

  坐在飞机上的谷雨脑海中浮现出前世中国的种种做法,前世的风头出得太大了,威望是大增,但等到老毛子反应过来,自然就有一连串的打压,然后就是中苏分裂,这一次应该怎么办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