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这一次访苏很重要,不仅仅赫鲁晓夫这么认为,谷雨也这么认为,谷雨的对苏外交一向带有明显的投机心理,不过这实在怪不得他,苏俄那帮子舔狗,一直舔到一无所有都还在舔,谷雨真是没办法呀!
他能做的就是乘着老毛子有求于人,薅一把,等到老毛子要价高了,搞不到好处理,那就一拍两散,然后等待着新一轮循环,如此反反复复,他也早就习惯了。
至于中苏可能的全面对抗,那就要看老毛子会不会做人了,若是觉得自己膀大腰圆,可以搞一搞武力压制,那也怪不得谷雨,他是一步不会让,谈了这么多年,边界问题总是谈不拢,就是谷雨一步暗棋!
谷雨的总战略非常清晰,但问题在于赫鲁晓夫这个人实在让人头疼,这个蹩脚的政客,如果做一个无厘头的喜剧演员绝对是顶级的,但他偏偏掌控的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帝国。
前世中印撕逼,赫鲁晓夫过来说,你们都是我的朋友,为啥闹腾呢?乌斯藏那些不毛之地,有啥好争的,给印度就是了,把中国气得七窍生烟。
而赫鲁晓夫本人还挺纳闷,我明明是做好人,给你们两家说和呀,你不感谢我这个中间人也就罢了,怎么还对着我集火?
这件事非常明显的暴露出了赫鲁晓夫的严重缺陷,他总是自以为是,然后做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这里面有苏俄不在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利益的一面,也跟赫鲁晓夫的个性有关,他娘的,这家伙就是这样的二货。
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就敢跑出来逼逼,很多时候做事不经过大脑,这既是他的缺点,但同时也是他的优点,他的适应能力很强,善于变化!
这一次,苏俄在日本问题上逼逼,谷雨坚信和赫鲁晓夫有关,所以坐在飞机上,谷雨一直在盘算中国还有哪些地方值得赫鲁晓夫逼逼的,那就多了,南洋问题,印度问题……
谢天谢地,有了北海道之后,老毛子不用和中国搞联合舰队了,拥有北海道的苏军太平洋舰队完全可以毫无障碍的驰骋在太平洋!
谷雨知道,未来很有可能,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会谈,艾森·豪威尔跟他说中国人在马来亚那么干不好呀,你劝一劝呀,然后赫鲁晓夫屁颠屁颠的跑到中国……
所以跟这个二货说话,不能太把他说的话当回事,就当是放屁,同时你得换一个对苏俄有利的角度进行辩论,比如马来亚问题,他要是再提起来,谷雨就说,中国在南洋折腾,是为了牵制美国的精力,我们这边牵制美国一分,苏俄同志的压力也少一分!
而印度问题,则要换另外一个角度,中国和印度不对付,印度必然有求于人,美国一直支持巴基斯坦,印度人又很不放心,所以你只要说几句漂亮话,就可以扩大对印度存在,何乐而不为?为什么要阻拦呢!
咱们心照不宣,你说你的,但不要影响到我做事,我在前面压着印度,你在后面扩张在印度的存在,也不要担心印度人会不满意,苏俄是印度突破重围的最佳盟友,印度离不开苏俄,放心吧,偶尔我也会配合你们的开拓!
谷雨相信这样一番话说出来之后,以善变闻名的赫鲁晓夫会变得疑惑,等过一段时间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后,幺蛾子也就少了一些!
所以赫鲁晓夫搞出来的那些个破事并不是不可以对付,但有些事真行不太好办了,谷雨虽然被钢铁同志骂作修正主义分子,但谷雨在政治理念上,从来不会不承认阶级矛盾,也没想过要搞出全民党这些东西,更不会想着搞什么和平过渡,过渡个鬼呀!
别看谷雨搞市场经济,大肆发展资本主义,但中国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因为他在破除了苏俄的影响后,牢牢抓住了马克思那句经典判断,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
所以谷雨依据这一点,把新民主主义阶段无限期延长,他要发展出一个高度发达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而这个新民主主义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渡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专政的,高度发达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国家。
既然是资本主义国家,谷雨自然可以搞一搞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所有权归属也并不重要,只要生产力不断提升就可以,这一切都完全说得通。
与此同时,谷雨也抓住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尖锐的阶级矛盾大做文章,他需要维护人民民主专政,保证新民主主义阶段不会变色,所以不管是官僚分子,还是封建分子,亦或是资产阶级,也都要压制,这一切也都完全符合理念……
甚至于未来这条路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人也完全可以换一套赛道,既然原来的道路不能提升生产力,当然要调整,谷雨主义的核心理念也允许做这样的探索。
换句话说,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完全可以自圆其说,也有极大的灵活度,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有不少同志对他的搞法不满意,但又没办法正面挑战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这条路线更接近马克思经典理论,虽然参考了列宁主义的建党路线和诸多判断,但摒弃了列宁主义后,路不仅走得更宽,也让人看到了列宁主义路线之外的一条崭新大道!
即便是毛泽东同志不满意,也只是想论证快速过渡到社会主义,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随着毛泽东同志试点中不断出现问题,不断向谷雨的路线靠拢,谷雨这条路线的可行性反而得到了进一步认可。
钢铁同志晚年为什么一定要批判谷雨的修正主义,为什么一定要打击东欧各国的修正主义分子,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他很清楚谷雨这一套理念对苏东的巨大吸引力,也非常清楚中国完全有资格挑战苏俄在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地位。
甚至于钢铁同志晚年的探索,也有心学习中国,但钢铁同志既然把列宁同志树成了神仙,他就只能在列宁主义的窠臼下转圈圈,做一些修修补补,钢铁同志尚且如此,他的不肖后人们想在意识形态上搞出点什么自然更难。
更麻烦的是,苏俄的意识形态越来越教条,列宁主义根本不能被挑战,这就更加局限了钢铁同志的选择,他只能一边批判中国的意识形态,一边在经济上再一次与中国合作,这也让他发出了理论再不创新,我们就要完蛋的哀叹!
现在赫鲁晓夫当政了,他在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更加严重了,你和帝国主义缓和是没错,但你不能想着和平过渡,帝国主义会给你机会和平过渡吗?你做什么梦呢!
至于后来的全民党,全民国家,要么是他没有逼数,要么是他不敢正视苏俄内部的问题,只能搞一搞粉饰苏俄,住在大别墅的苏俄高层和住在赫鲁晓夫楼的苏俄群众能是一类人吗?
而从他后来被赶下台来看,他更多的是没有逼数,谷雨这个开国之君权势滔天,睡觉尚且睁着一只眼睛,他都在1957年吃过一次亏了,竟然第二次毫无防范,只能用无语来形容!
虽说谷雨不会和赫鲁晓夫逼逼,搞什么九辩,但一旦苏俄发现和中国维系友好所得的国家利益,远远不如意识形态领域被挑战造成的利益损失,中苏的翻脸就成了必然。
所以才有了钢铁同志种种看起来奇葩的动作,一边骂谷修,一边想办法和中国缓解,扩大经贸往来,搞政冷经热那一套,对此谷雨反而可以理解,两人都是正常人,他们知道这样做最有利于双方。
问题是赫鲁晓夫不是正常人呀,他是真没有逼数,万一他把苏俄那一套东西强加在中国头上,谷雨怎么也不可能迎合,而不迎合,接下来这位非正常人会怎么做呢?谷雨怎么也摸不准!
谷雨按了按太阳穴,有些无奈得摇摇头,如果是钢铁同志这样的理性政治家,压根薅不到羊毛,要想薅羊毛,只能逮着赫鲁晓夫薅,但却又要面对他的种种脑残做法,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还真说的没错。
看到谷雨按太阳穴,坐在一旁同样很难受的容强还是关心的问道,“老谷,你是有些晕机吗?”
谷雨摇摇头,然后抓着她的手说道, “这一套访苏,非把你拉上,辛苦你了!”
“夫妻之间,说什么辛苦,你要是总是不带我出门,我还担心你有什么鬼心思呀!”
谷雨哈哈大笑,大笑间,些许烦躁也就一扫而光,赫鲁晓夫是怎么回事,他非常清楚,对方打的是明牌,他有什么好愁的,只是羊毛多薅少薅的区别罢了!
中苏距离太过遥远,飞出国境后,需要在伊尔库茨克中转,苏俄中央书记苏斯洛夫亲自到伊尔库茨克迎接,前来迎接的还有苏俄地方党政领导人。
看到苏斯洛夫时,谷雨特意和这位瘦瘦高高,表情严肃,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政治家使劲握着,不停摇摆,他微笑着说道,“苏斯洛夫同志,我读了你的那些文章,非常喜欢,也受益匪浅,对我们党如何改进工作,确实是非常好的提醒!”
苏斯洛夫外表宽厚而实际性格阴鸷,不易激动,对人客气,极不喜欢抛头露面,很多事不亲自出头,指挥别人干。
不知道他厉害的人,同他初次接触时,往往都会小看他,但谷雨这么握他的手,他多少有些破防,这是我对付别人的招数,怎么被被谷雨用上了?
不过苏斯洛夫还是那么的彬彬有礼,讲起话来也慢条斯理,不过却相当尖锐,“我虽然说了很多,但您并没有听!”
灰衣主教这番话,逗得谷雨哈哈大笑,“凡是我这个位置上的人,总是顽固的!”
苏斯洛夫则继续慢条斯理的回答,“也不一定!”
口头较量了一番,谷雨四周看了看,伊尔库茨克这年冬天来得早,已经下了一场雪。谷雨发现机场附近有一片庄稼长得绿油油的,现在还在开花,他知道那是黑麦,不由得陷入到沉思,如果没有黑麦,几个世纪之前的俄国人压根不可能在西伯利亚立足,可惜了!
看到谷雨盯着黑麦看,苏斯洛夫以为他不认识,告诉他这是ROSH,做黑面包的一种麦子,谷雨微笑着点点头,“我在伟大的苏维埃啃了四年黑面包,学到了无数东西,我知道黑麦,但没想到黑麦下雪了都还在开花,生命力真是顽强呀!”
苏斯洛夫点点头,“现在苏俄的商店中黑面包越来越多,伊尔库茨克主要用作畜牧业,这是一种非常耐寒的优良牧草!”
“这是好事呀,恰恰说明社会主义苏维埃发展的好!”谷雨赞赏了几句,然后说道,“要想发展畜牧业,解决人民的吃肉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多种玉米,这是饲料之王呀!
这几年我国引进了多款美国玉米,在同样很寒冷的西域和东北地区多有种植,产量很是喜人,用途也非常广泛,贵国应该也可以种植!”
谷雨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赫鲁晓夫都会知道,他绝对是非常友好的提醒,苏俄也确实有很多地方可以种植玉米,只要不是脑残到在西伯利亚种植,就没有任何笑话……
苏斯洛夫一向循规蹈矩,自然没有谷雨从黑麦跳到玉米的想象力,不过谷雨的提醒对苏俄解决吃肉问题或许有一些作用,既然西域能种植,同纬度的中亚地区应该也有希望,所以他自然要感谢几句……
说说笑笑间,飞机加满了油,也重新检修了一番,重新起飞,谷雨和苏斯洛夫继续攀谈,谷雨介绍了他对作家群体的管理。
他告诉灰衣主教,中苏两国都有那么一些人,所以他把作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体制内的作家,他给予政治权力和各种待遇,让他们负责领导各级宣传部门。
但他们每年至少把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极其艰苦的基层,谷雨希望他们可以比较真实的反应基层,哪怕他们的说法有些尖锐。
第二类则是那些体制外的作家,谷雨认为这些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私货塞到作品中,根本避免不了的,所以需要对他们要区别对待。
要鼓励各种人民喜欢的流行文学,即便藏一些私货,群众也不是很在意,这就扫除了一部分危害,而推崇这一类流行文学的作家,并提高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必然会形成效仿,但这一类的作品难度并不大,写得人多了,作家的逼格就下来了……
但还是需要一些搞严肃文学的体制外作家,谷雨认为这些人是最让人头疼的,但又不能完全压制,要又堵又疏,堵是为了不让他们毒害人民,而疏则是允许他们在香港发表,开一个口子,既能减少他们的怨气,又不至于让他们走极端!
“绝不能幻想花钱赎买那些反CP作家,若是引发效仿,那就麻烦大了;必须做好筛选,只有那些熬得住基层艰苦的人,才是真正有社会影响的,这些人意志顽强,破坏力很大,必须入我彀中!”
苏斯洛夫眼中流露出一丝特别的光彩,不过迅速掩饰下去,眼前这个家伙能有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他对作家团体们的分化,完全可以看出他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敏锐。
不过谷雨的招数,他只能参考,却不能照搬,原因很悲催,苏俄的教育水平太高了,广大苏俄人民的文学眼光很高,中国人搞得那些仙侠武侠,苏俄人民压根看不上眼,认为是黑魔法,他要是敢搞,会被人认为是蠢货,很显然他不如某本小说的戈地图那么臭不要脸……
而钢铁同志的集中营刚刚解散,他又不可能把作家赶到西伯利亚,那会让赫鲁晓夫认为他在政治上不可信,这是他绝不能做得!
不过谷雨的管理思路还是很得苏斯洛夫认可的,既然学到了东西,苏斯洛夫态度自然好了一些,见状,谷雨笑着转移话题说道,“苏俄同志上半年研发的战略轰炸机太让人兴奋了,我们要是那么个好东西,就可以去夏威夷转一转了!”
要想得到一些好东西,就必须主动提,而且他相信赫鲁晓夫也巴不得向他展示苏维埃的伟大,果然苏斯洛夫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些,没想到米亚—4那个货公开展出的收获这么大,美国人吓得不轻,中国人也流口水!
虽然米亚4不怎么样,但只要还能吓人,就不可能给中国人,他笑着说道,他会向苏俄中央书记处汇报,他个人原则上同意让中国同志参观。
谷雨笑着表示感谢,两人聊着一会儿,到了中午吃饭时间,谷雨和苏斯洛夫都是那种非常简朴的人,不过再简朴,谷雨也不会再啃大列巴,他在苏俄期间,早就吃腻味了。
这一次访问苏俄,谷雨让夫人准备好各种食材,也带了各种炊具,准备在克里姆林宫做饭,不过飞机上不可能做饭,但谷雨的飞机餐还是不错的,色香味俱全,苏斯洛夫吃得相当愉快。
见状,谷雨笑着说道,“要论怎么吃饭,我们中国人还是很擅长的,希望未来有一天,莫斯科可以有一个中国餐厅,展示中国的餐饮文化,正如北京有莫斯科餐厅一样,这也必然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
苏斯洛夫也表示认可,谷雨很满意的点点头,饭后两人各自休息,等到了下午三点,飞机终于到达了莫斯科伏努科夫机场降落,舷梯下是红地毯铺路,赫鲁晓夫也很给面子,他率领苏联党政领导人前来迎接。
在一阵拥抱、亲颊之后,谷雨检阅了三军仪仗队,并发表简短讲话,对苏俄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然后夸奖了一番,再然后他和赫鲁晓夫一起乘坐装甲吉斯汽车,容强则和过来欢迎的女儿坐在另外一辆车。
谷雨上车之后,发现吉斯汽车只有加热装置,没有制冷装置,当然了这也不奇怪,他灵光一现,中国空调的开发一直不是很顺,原因很简单空调压缩机的难度比较大,难度更大的汽车制冷空调就更不要说了。
不过如果赫鲁晓夫开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完全从苏俄搞一批顶尖的机械专家来开发,机械方面的东西,老毛子的能力从来不用担心,或许有不一样的结果。
谷雨笑着拍了拍吉斯汽车,询问有没有换成冷热一体空调,赫鲁晓夫一愣,不过立刻回答没有,理由很简单,苏俄气候寒冷,有制热系统就可以了。
谷雨听完叹息道,“尼基塔,苏俄可以不用制冷系统,但中国气候炎热,离不开冷热一体空调,我去年接你的那辆车到了夏天,根本就没办法坐,可惜呀,我们的技术人员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果然正如谷雨所猜测的那般,赫鲁晓夫在得意之余,也觉得有必要帮助谷雨解决这样一个小问题,他表示会派出专家帮助谷雨解决冷热一体空调问题。
谷雨非常高兴,“尼基塔,太谢谢您了,您放心,中国同志一定会给苏俄专家们最好的待遇……”
赫鲁晓夫也同样很高兴,原来或多或少的一些不安也一扫而光,中国并没有那么强,连小小的空调问题都解决不了。
两人一路闲谈,谷雨给赫鲁晓夫面子,赫鲁晓夫当然也要给谷雨面子,他也发动苏俄同志列队欢迎,你好我好一番,就来了克里姆林宫捷列姆诺伊宫。
赫鲁晓夫告诉他这里曾经是沙皇的寝宫,离会场即乔治大厅只有几十米远,有一条走廊通往乔治大厅,这一次同样有很多CP党人来到莫斯科,会议会在乔治大厅举行。
谷雨听完,则摇了摇头,很矫情的说道,“您不应该把我安排在这里的,我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皇帝!”
谷雨嘴上不要不要,脸上却微微发红,声音甚至有些变形,看起来相当兴奋,赫鲁晓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是十分虚伪的人。
谷雨嘴上反个人崇拜,可中国到处都是他的画像;嘴上说党内民主,可中国共产党党内那些正直的同志都被他赶下台,或许他唯一的长处,就是对党内同志比较善良,很少杀人!
而且这还是一个很奇葩的人,竟然带着锅碗瓢盆和各种蔬菜,连大米都备了,准备在克里姆林宫做饭,难道苏俄缺少他吃的饭菜吗?
还有明明有更加舒服的钢丝床,有温暖的毛毯、鸭绒枕头他不喜欢,偏偏喜欢睡在木床上,然后放上一座从中国带来的席梦思床垫,再盖上棉被。
赫鲁晓夫看到之后,虽然没有评价为丛林中的战士,但在听说了席梦思的来历后,他认为谷雨身上有着浓厚的资产阶级思想。
谢天谢地,谷雨可以使用坐便马桶,不需要蹲式马桶,不然赫鲁晓夫又要询问,“难道蹲着大便更舒服?”
寒暄了一番之后,赫鲁晓夫等人告辞,谷雨也没有闲下来,他离开住处,去同住在克里姆林宫的同志们住处那边看了看,慰问一番。
而与此同时,赫鲁晓夫等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则在询问苏斯洛夫谷雨在一路上说了什么,听到苏斯洛夫提到玉米,说是饲料之王,赫鲁晓夫有些高兴地说道,“下一次访问中国时,正好可以看一看!”
等到他听到苏斯洛夫提到米亚—4,赫鲁晓夫很得意得笑了笑,“中国人并不知道联盟真正的利剑是什么,那就安排他们参观吧,若是中国人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或许我们可以考虑满足谷的贪婪!”
布尔加宁则摇摇头,反对道,“这是战略轰炸机!”
“我知道,所以这需要中国人有足够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