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00章停战?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164 2025-05-12 15:06

  实力没那么强大,自然要多讲讲三和,赫鲁晓夫心态慢慢调整过来,既然南亚一次不成,那就再等一等吧,赫鲁晓夫松口,苏俄在南亚地区的两个准盟友立刻把握住了。

  达乌德的做法相对比较直接,构建工事守住已有的地盘,达乌德也知道接下来面对巴军的反击日子不好过,他一边向苏俄申请更多的空军支持,一边则进行了一番人事调整,此前立下大功的达乌德亲信们调回喀布尔升官,而那些反对他的人则被放到前线。

  战争打到现在,达乌德对阿富汗军队的战斗力比较了解,他更依赖于苏军航空兵的支持,一旦这帮人打了败仗,达乌德自然可以撤职罢官,然后换上自己的亲信,他相信只要搞那么几回,就可以完全控制阿富汗军队。

  因为战争必须集权,又因为战争的胜利,达乌德的威望很高,所以达乌德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但达乌德并不知道,他这一手确实巧妙,但他的政治对手们同样也不傻,他的反对派们更加感到不安,越发凑到了一起

  这些人有的是保守派 MSL ,顽固坚持教义,不允许任何修改;有的是亲英美派,他们更加开放;有的则是因为现代化受到影响的普什图部族领袖们;有的则是与他矛盾重重的北方少数民族领袖们。

  这些人的政治观点有着天壤之别,但却因为反对达乌德汇集到了一起,虽然是乌合之众,但如果背后有美国大使就不一样了......

  与阿富汗首相达乌德一样,印度总理尼赫鲁也因为这一场战争声望大振,算是一扫几年前的耻辱,印度本来极度压抑的民间情绪瞬间高涨。

  胜利让印度人变得无比骄傲,按照印度人的说法,印度在1947年的惨败与印度军队的战斗力无关,主要原因一是英国军官快回家了,压根无心作战;二是中国带着缅甸人和孟加拉人搞偷袭,不讲武德。

  相比于普通印度人的疯癫,自建国以

  来就接连吃亏的尼赫鲁反倒冷静了许多,他力排众议,这一次不割让巴基斯坦的土地,甚至连克什米尔都退回到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分界线。

  尼赫鲁的理由有三,一是巴基斯坦的土地也不好割让,印巴除克什米尔地区以外都划分了边界,印度割地相当于挑战新的国际秩序,对印度的国家形象非常不好

  更危险的是,美国现在摆明了压制,还和英国人联系禁止出售武器,虽然可以从苏俄引进一部分,但印度绝不能一根绳上吊死,不能把英美得罪透了。

  而克什米尔关系到巴基斯坦的战略安

  全,旁遮普地区关系到巴基斯坦的粮食,印度要割让这两个地方压根没办法谈判,其他地区印度又不感兴趣,偏偏印度并没有控制巴控克什米尔和拉合尔等核心地区,现在占据的土地又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割走的意义不大。

  二是印度的主要目标是吞并土邦,击败孟加拉国,拿回加尔各答和西孟加拉,印度必须避免两线作战,不能把巴基斯坦得罪狠了。

  现在印度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巴军不仅遭受重创,还要优先解决阿富汗的入侵,短时间内无心向南,如果不割地,印巴之间不至于闹得太厉害。

  三是分化巴孟海的需要,此战巴基斯坦惨败,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虽然支援了一些空军,但没有提供陆上支援,巴基斯坦肯定有怨气。

  印度不割地,并不是毫无条件,巴基斯坦必须和孟加拉国、海德拉巴解除针对印度的盟约,巴基斯坦想停战恢复元气,就必须答应,印度自然就完成了必要的分化。

  说完了一二三,尼赫鲁还不放心,又把法德结怨到后来两败俱伤,又不得不和解的往事说了一通,印度政府、议会和军

  方才算认可的尼赫鲁的说法。

  当然归根到底是因为印度没有拿下拉

  合尔,如果控制了这个旁遮普省的省会,想让印度退,印度也不会退,现在嘛,占据少量地盘也没什么实际价值,得不偿失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初,克什米尔大雪封山的日子就要到了,被堵在克什米尔的巴军主力若是再不撤下来,这个冬天绝对不好熬。

  而阿富汗又占据了那么大一块地方,还在不断武装北部的部族武装,源源不断的苏制武器已经出现在巴基斯坦北部,若是不尽快镇压,问题将非常严重。

  再加上美国人的劝说,在取得了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的谅解后,巴基斯坦不得不服软,1955年11月8日,印巴两国对外宣布停火,各自退回到战前停火线。

  至此,第二次印巴战争结束,看到印度最后老实了,不再狮子大开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边下令恢复并增加给印度的粮食援助,安抚了一把印度。

  一边还按照承诺,找到了联邦德国,由联邦德国代为提供印度一定的援助,顺便也让联邦德国获得大量印度生产的工业原料。

  印度体量很大,又可以提供多种矿产,艾森·豪威尔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印度被苏俄拉走,自然要安抚一把,但安抚的同时,他又对印度的不老实相当忌惮,加之也必须削弱英国在南亚的影响力。

  最终在艾森·豪威尔的坚持下,英国人被迫答应和美国成立一个印度委员会,以协调对印的军火转让,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在常规武器上多做限制,而是要求英国在核技术转让上与美国保持一致。

  作为世界老大,艾森·豪威尔一向反对核扩散,但该死的英国人却到处扩散,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有制造产淦核反应堆的能力,想制造核武器只在朝夕之间,要不是布尔人不老实,英国也会给他们反应堆,这一次中国人打着孟加拉国的旗号炸毁了印度的核武器研究中心,美国人表面上站在印度人一边谴责了几句,但美国人同时又表示为避免核辐射,愿意帮助印度进行必要的修复,但印度一点没犯傻,直接拒绝了。

  印度人越是如此,美国人越是犯嘀咕,再加上中国人隐隐以提供巴西、阿根廷核技术作为威胁,美国人权衡了一把,对印度有所限制。

  按照艾森·豪威尔的意思,以后印度老实了,也需要牵制中国,技术上帮助一把;印度若是不老实,和苏俄关系太近,那就拖延印度拥有核武器的时间。

  艾森·豪威尔并不担心苏俄向印度提供核技术,他巴不得苏俄提供技术,那必然会更加刺激中国,让中苏关系恶化......

  除了对印度又打又拉以外,对这一次饱受欺凌的巴基斯坦,美国难得了大方了一回,美国粮食、财政、武器援助一个接着一个。

  既然巴基斯坦要承担对付苏俄南下的

  重任,不给钱是不行的,同时艾森·豪威尔也明白,此战美国人搞中立,肯定伤害了巴基斯坦的感情,为避免巴基斯坦有外心,不给点好处肯定不行。

  而就在战争刚刚结束没多久,憋着一肚子恶气的巴军主力在离开克什米尔后,就以印巴战争中剩下的坦克为前导,沿着大道向着开伯尔山口猛攻。

  不过开伯尔山口相当狭窄,阿军又在这条狭长的通道两侧山口修建了不少工事,占据了地利,当地部族又大多站在阿军一边,加之苏军支援阿富汗的飞机狂轰滥炸,巴军新败,后勤和武器装备都不行,光凭着一口气,自然攻不上去。

  攻击未果,眼看着冬天来临,这个方向的巴军只好缩回去休养生息,等待明年春天,不过巴基斯坦也没闲着,一边在联合国上大骂苏俄,和阿富汗吵架,一边请求美国海空军的支援,一边转而把重点转向俾路支斯坦,既方便接受美援,当地的地形又相对平坦。

  对于中国的中立,巴基斯坦虽然有些

  不爽,但也不好说什么,当初向中国求援,也不过是死里求和,说到底中巴在克什米尔是互相帮助,中国不是巴基斯坦的盟友,并无义务做什么,能够提供武器给孟加拉国,使得孟加拉国空军有能力支援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

  但这一次巴基斯坦战败,终于知道谁都靠不住,这一次要不是拼死挡住印度人,没丢拉合尔,印度绝不会那么好说话。

  痛定思痛之后,巴基斯坦一方面继续

  在中美之间游走,想办法和孟海以及阿拉伯世界加强关系,下一次若是被揍,这些家都能支援一些,也是很好的帮助。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开始整顿军队,提拔杰出的军事将领,但巴基斯坦的文官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次战败巴基斯坦政府糟糕的表现已然激怒了军队上下......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从中国空袭印度核武研究中心得到了启发,核武器非常非常重要,若是巴基斯坦有了核武器,应该不至于有亡国之危了!

  巴基斯坦也知道核武器不是那么好搞的,此时,巴基斯坦和印度一样,成立了国家原子能研究院,但巴基斯坦没有人才和技术,也没有资金资源,核能发展计划推进得很慢。

  巴基斯坦为了培养核能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这几年也将大批优秀的学子送到欧美国家留学,期盼他们能学成归来投入到核能开发事业中。

  令巴基斯坦较为失望的是,被送去的留学生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留恋,很少有人再回到那个贫穷不堪的国度,导致核能建设裹足不前。

  巴基斯坦自然就想到了中国,巴基斯坦也不指望中国支援核技术,但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应该没问题吧,中国肯定希望印度有一些制约的!

  为此,战争刚刚结束,巴军一个军事代表团访华,表明理由是推进歼5C(巴军订购款)的研发,真实目的则是想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

  此时此刻,巴基斯坦的价值增加了不少,加之又看到苏军航空兵出现在前线,美国人同样不甘示弱,下决心要打消苏俄的继续冒险。

  美国第五舰队也派出了海军舰载机试探了一番,不过这会老美的舰载机只是亚音速战斗机,F3H-2并没有装备,初一交

  战,美国海军就吃了苦头,打不过。

  幸好改成了后掠翼的F9F皮糙肉厚,对付不了老毛子的米格17,也能飞回来,收拾伊尔28问题并不大,所以巴基斯坦西部两国空军打了几场之后,美军并没有取得绝对优势,美国迅速开始了调兵遣将。

  美国陆军的F100也被派到了前线,海军舰载机毕竟有种种限制,但空军就不一样了,F100超级佩刀肯定可以收拾米格17

  美军此举意味深长,既是展示老美的实力,让周边国家知道厉害,并避免老毛子南下印度洋,又想乘机在波斯湾出海口搞一个军事基地,加大对世界石油贸易的控制,并不断排挤英国在中东和南亚的势力。

  此时看到美国动作大了,阿富汗的达乌德相当惊慌,只是占地容易,想退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达乌德只能硬挺着。

  偏偏赫鲁晓夫此时也意识到战争有扩大的风险,加之天气越来越冷,而苏共二十大即将召开,赫鲁晓夫权衡一番,决定加大对阿军飞行员的训练,苏军航空兵不要出动,主动缩了回去,阿军的时期自然更加低落......

  看到苏俄缩了卵子,老美自然得意洋洋,不仅派出了少量的海军陆战队协助巴基斯坦军队进攻,还时不时往那些亲阿部族丢几颗炸弹,在不做人这方面,美国人

  永远是世界一流!

  此前的攻城拔寨,达乌德声望赫赫,但现在巴军打回来了,阿军不是对手,部族武装更不是对手,眼看着普什图同胞们遭罪,这个冬天达乌德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不过达乌德曾经长期担任中央军区司令,对喀布尔和坎大哈等关键城市的控制很到位,一时半会倒也不至于翻船,而至于刺杀,阿富汗前两代国王都被刺杀而死,达乌德一直相当防范,就算有人想刺杀,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机会。(

  此时达乌德敏感的意识到反对集团的各种动作也大了起来,自然变得更加疑神疑鬼,他一边开始加强对国王的控制,一边与苏俄顾问们增加了交往,恶性循环开始了!

  对印巴停战,谷雨并不奇怪,他奇怪的是印度这一次竟然没有割地,越是奇怪,他对尼赫鲁就越是提防,或许这位政治家有印度人天然的华而不实,但他对外交的把握确实相当老道,这也不奇怪前一世的印度建国之初会有那么好的国际环境。

  既然更加提防印度,谷雨索性更加大方,他下令让巴基斯坦代表团考察正在试飞的歼50和歼51(F9F的后掠翼版),若是南亚三国感兴趣,未来可以为他们准备一款南亚专用版本,巴基斯坦空军这一次战争中表现不错,他们的观点很有价值。

  至于巴基斯坦请求的一些特殊留学生

  ,谷雨也没有回绝,就算中国不帮着培养,欧美也会培养,就算教一些东西又如何?这一块的理论过不了多久就是大路货。

  考虑到巴基斯坦的经济困难,巴方以

  棉花和铬矿、磷矿石归还即可,中方在价格上予以了相当多的照顾......

  谷雨一直很重视阿富汗各种信息的收集,十二月初,当他看到相关报告后,立刻就意识到阿富汗太平的日子到头了,各路势力角逐之下,这个可悲又可叹的民族注定会遭受长期而惨烈的战火洗礼!

  感慨之余,谷雨询问了一番西域地区

  的移民工作,指示徐尚和中苏关系目前较为缓和,北疆可以缓一缓,要把重点放在还没有修铁路的南疆地区,当地的移民工作必须加强。

  五年内西域汉族和亲汉族人口必须增加到80%以上,其中边疆地区必须为汉族或者亲汉的蒙族、朝鲜族等。

  这个指标也就意味着需要再迁走五十万人,那些擅长游牧的少数民族将被分散迁徙到西北和东北有牧场的地区,而那些

  农耕的少数民族则分散在关内各地并授予土地以逐步消化他们。

  而在加大移民同时,谷雨又不得不做一些准备,他很清楚漫长的国界线光靠边防军是不行的,所以他计划研发一款涡桨巡逻机。

  这款巡逻机使用成本必须很低,操纵也要很方便,既可以作为初级教练机,又可以用于巡逻漫长的陆上边防,还有南洋各个岛屿以及领海。

  同时这款飞机还需要有一定的对地攻

  击能力,可以用于反恐,也可以用于反游击战作战,这就类似于后世大红大紫的超级巨嘴鸟。

  未来这款中国版的巨嘴鸟,因为走的是差异化道路,未来自然可以出口第三世界国家,集腋成裘,又可以获得一些宝贵的研发经费。

  所以谷雨视察了中航发刚刚从苏俄搞来的动力高达4000马力的 AI -20涡桨发动机,对这款前世运8的发动机,谷雨十分满意,有了这款发动机,中国也将拥有自己的大力神运输机,大部分场合已经足够使用。

  至于他思考的中国版巨嘴鸟,则必须研发新型涡桨,这款涡桨的动力太大,根

  本不适合作为初级教练机使用。

  但是依托这款涡桨进行缩小,研发两款动力1500马力和2500马力的小型涡桨,完全可行,航空发动机放大难,缩小相对简单。

  其中1500马力的小型涡桨用作中国版

  巨嘴鸟,而2500马力的小型涡桨则用于类似于前世运7的中短途运输机或者客机通过这一次小型化,既可以逐渐摸透

  这款涡桨发动机,又可以依托小型涡桨,生产一款涡轴发动机,用作未来的武装直升机。

  按照谷雨的设想,这款发动机的资料由中航发和西南航发分享,两款小型发动

  机的研发任务分别交给中航发和西南航发,由他们分别完成并完成涡桨改涡轴,当然了,若是两家觉得国产涡喷可以改涡轴,谷雨也由着他们。

  如此一来,就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推陈出新的过程,此时中国国内螺旋桨飞机还有很多,虽然用于边疆巡逻有些不太靠谱,但在这些飞机寿命终结前,还是可以使用的,没必要专门开发一款慢腾腾的巡逻机吧!

  所以空军司令员常凯林一开始还是有

  些不理解,谷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常,眼睛不要只看到欧美苏,也要看到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他们刚刚立国不久,财力有限,昂贵的战斗机买不了,购买一款

  多用途的低端飞机还是可以的!"

  常凯林笑着说道,"谷书记,按照您的

  指示,中航五年前挑选了一批三十岁上下的年青人在南昌组织了一个新团队,让他们开始挑梁,这几年搞得运3改进型还不错,这款飞机可以交给他们!"

  "领头的设计师在英美留学过,我记得没错的话,他应该姓彭,是不是?"

  "对,彭六顺,是个很有天分的设计师"六六大顺,是个好名字,那就交给他吧,让他们两年内出方案,其他那些个成名的设计师们都挑挑毛病......"

  这个项目并不算很重要,正好可以培养新人,所以谷雨索性就指定了,见谷雨心情不错,常凯林权衡了一把,建议招标搞一款支持地面作战的强击机。

  谷雨不满的说道,"这一次巴基斯坦战

  争你们也看到了,美国的F9F表现得相当

  不俗,皮糙肉厚,又能空战,又能对地攻击,这一款飞机很符合我们的需要,完全没必要研发专门对地的强击机!"

  "谷书记,西南航发这两年发展的不错

  阿塔新改进型推力已经达到了3吨,如此一来,歼50的最大飞行速度有望提升到1.

  5马赫左右,已经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标,这一次美国的F9F在巴基斯坦战场虽然表现得不错,但毕竟是亚音速攻击机,我们想依托歼50开发一款兼顾出口的双发超音速多用途攻击机,应该可以获得相当多的订单!"

  谷雨脑海中立刻跳出了历史上的强五

  ,谷雨想了想,立刻产生了主意,"既然要考虑对外出口,你们联系一下缅甸和孟加拉国,询问他们有没有意图共同研发,好分摊一些经费!"

  常凯林有些无语,不过他既然说要对外出口,也就怨不得谷雨这么说,只好无可奈何的点头同意,表示会安排联系。

  常凯林此时已经知道苏俄搞出了推力

  高达11万千瓦的 NK -12,并依托这款发动机搞出了图95这样的庞然大物,按照苏俄的设想,他们接下来要搞相对应的运输机和客机。

  苏俄这么干,常凯林自然也想有样学

  样,不过话刚说出口,就被谷雨拍死了,中小运输机和中短程客机目前有着迫切的

  需求,确实有研发的必要。

  但能装主战坦克的大型运输机,苏俄都没有着手搞,着急什么,中航和安航联合起来,先把米亚4吃透再说,大型运输机等以后再说。

  谷雨确实没有任何想搞的意思,这会要搞战略收缩,自然没必要压缩大型运输机,前世中国的运20都等到二十一世纪了

  ,此时的谷雨自然一点都不着急。

  而且就算要搞,谷雨也不准备用涡桨发动机开发一款能装60吨货物的大型运输机,这种长程运输,还是用吊挂的涡扇发动机更靠谱一些,而涡扇真正成熟要等到

  70年代了,还早着呢!

  常凯林本来就是试探,见谷雨没同意,也就没有继续,而是围绕着米亚4抨击起来,常凯林觉得被骗了,老毛子的米亚

  4使用的涡喷发动机就是吃油的老虎,不带武器倒是可以飞到夏威夷,可那有什么

  用?其真实的航程也就不过3200多千米

  ,顶破天对付关岛罢了!

  谷雨笑着安抚道,"老常,发动机现在

  不行,航程不够,以后也可以换,关键是借机摸清楚大型飞机的制造,有些东西不碰永远不知道......".

  "谷书记,道理我当然懂,可我就是觉得吃亏,咱们那款坦克多好呀!"

  "坦克再好,没有制空权也枉然,陆军

  现在必须忍耐!"谷雨微微停顿,"空军也要心里有数,不要提出过分的要求,我们的国防战略是积极防御,歼击机最关键,战略轰炸机有一款做做样子就行了,大型运输机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发展的必要!"

  谷雨并不完全知道常凯林的巨大压力

  ,谷雨在军队建设上,除了中央专委的三位一体以外,接下来就是空军,海军一直想造航母不给批准,自己好不容易筹集了一大笔钱也没给批注你,只给造两栖攻击舰。

  陆军更惨,好不容易拿出了新一代坦克,结果坦克技术被用来换老毛子的航空技术,陆军毛都没搞到,手里还是二战时期的老装备,谷雨压根没有多少更新换代的意思。

  解放军是传统的大陆军,军中主要将领都和陆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段时间说怪话的人自然不少,不敢抱怨谷雨,但对刘志丹和刘景文就不那么客气了,这对"伪"兄弟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忽悠了谷书记,打仗还得靠陆军!

  常凯林压力自然很大,他需要搞出一些真正好东西,现在看来老毛子的图95应该更好一些,老毛子不给,干脆我们自己研发,不过还没等他试探,就被谷雨打回去了。

  他并不知道三位一体其中一体就要停滞了,中国未来三十年内都不会搞战略轰炸机,要说起来,谷雨是一视同仁,三军发展计划都必须符合中国发展的大局......

  考察了这款运过来的发动机之后,心情大好的谷雨回到了中南海,不过一回来美国人又给了他一个"好消息",美国组建的马来亚伪军好几千人越过了停火线发动了一轮进攻,一路上不断袭杀还留在马来亚的华裔,造成多人死难。

  此时驻马来亚的"自由华商组织"已经

  根据预案,发起了反击,谷雨看完之后,眼中露出了一丝凶光,"告诉傅宜生,不要

  有任何顾忌,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老毛子可以软蛋,中国绝不能软蛋,尤其是南洋这个中国的后花园,任何软弱

  都非常危险。谷雨可以缓和,但缓和不是服软,而是因势利导。

  所以当美国人挑起了战火,谷雨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应对,而在这一次的命令中,还有一招狠得,所到之处砍伐非华商的橡胶树,人为制造橡胶恐慌。

  这些年,中国大规模种植橡胶,橡胶产量不仅可以满足自身需求,也开始大量出口,同时还占据了马来亚相当一部分橡胶园。

  虽然此时马来亚的橡胶园达不到世界

  的一半,但同样产量惊人,若是这个大橡胶园出问题了,国际橡胶价格自然要大涨

  ,中国同样可以乘机狠狠捞一把。

  除了橡胶价格肯定会大涨,马来亚也

  是锡矿主要产地,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一,这一波也要让想办法搞起来,中国不仅要打仗,打仗的军费还要美国出,谁让他们的汽车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