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委员选举出现意外,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又是这样的大换届,高层心里明白众口难调,不少党代表有意见,想发泄并不奇怪,所以早早也有准备。
当时就考虑到预定的副国级领导同志,甚至是中央局委员选举不过关的问题,最后决定若是谁真被选下来,那就空一个位置,中央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一个萝卜一个坑,临时加人也不现实。
但边明礼毕竟是上海第二枢机,他落选中央委员,接下来怎么安排呢,广东在中国经济盘子中的地位那么高,必须由一名副国级的同志坐镇,要不然很多事情不好处理。
所以负责组织的顾金声同志选择亲自过来,就选举结果向谷雨做一番汇报,他同样舍不得放弃边明礼这样的大将,想着给他争取争取。
顾金声同志建议,可以给边明礼加上政协副主席,继续担任广东省委枢机,谷雨点点头,笑着说道,“既然这是预案,那就这么安排吧!”
想了想,谷雨又加了一句,“虽然是政协副主席,但也要有相应的分工,吴冠生同志全退后,他原来承担的工作会交给多才同志,就让他担任多才同志的副手,分管一些工作,这样也方便多才调动资源!”
顾金声同志表示赞同,他明白这也是谷雨同志在有意考验边明礼,谷雨接着说道,“徐达三那个混账东西嫌一直待在香港气闷,想着换一个地方养老,他说了好几次,我已经同意了,香港要换一位军队同志,你觉得谁合适?”
李多才南下养老,吴冠生同志全退,换到昆明养老,多少有些监督味道的徐达三同志自然没有留在香港的必要,徐帅是聪明人,不愿意继续留在香港是对的。
不过按照惯例,香港要安排一文一武两位同志,现在退下来的军队同志那么多,想去香港那等繁华之地的人不少。
顾金声同志想了想说道,“感兴趣的同志不少,要么多安排几个?”
“也行,你来安排吧,那等不安分的,口碑不好的,多安排几个!”
“若是丢人了怎么办?”
“总得给香港的媒体界找点事情做,也让他们的同志知道自由民主下的军人尾巴也要牢牢夹着,你也正好可以乘机清理一下他们的旧部!”
顾金声点点头,想了想说道,“原中央边移委副主任、主持华侨工作的徐恒元同志是华侨子弟,他可以接替何柳华同志的工作!”
“恒元是老同志,值得信任!”
讨论好边明礼的安排,接下来轮到相当头疼的李思明安排,李思明去年才提的副部级,他成为上海市委常委已经非常好的安排,现在骤然间成为中央委员,这就不好安排的。
不过问题也没那么严重,李思明实际上还不是最年轻的中央委员,目前最年轻的是航天科工集团年青的总经理孙素平同志,他今年仅仅41岁,比李思明还小三岁。
孙素平同志是东北人,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九一八后迁徙到哈尔滨,四路军在抗战过程中,不断鼓励东北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南下,其父也不例外,带着家中几个孩子十分艰苦的来到了热河。
其父后来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孙素平同志因为是天生左撇子,一开始书都没得读,不过他非常有毅力,坚持练习右手,很快练就了左右开弓的本领,再次上学后,其卓越的天资就显露出来。
30年代中期,为了培养人才,谷雨为了推进高新科技发展,找了一大批天才儿童重点培养,孙素平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15岁考上中科大航天工程系,18岁毕业进入航天科技集团,进入到导弹设计部门,从下手开始。
中国航天部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得到了大量投资,投资多了,项目经验多了,自然给了年青人机会,一个又一个年青人脱颖而出,孙素平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虽然年纪轻,但脑瓜子好,十年不到就做到了副总设计师,已经主持了好几款导弹的设计。
随着老一代航天人逐渐退休,年青一代开始承担重任,而为了更好的竞争,同时也方便与国外的合作,谷雨决定效仿前世,对主要军工巨头进行拆分。
航空工业和船舶工业本来就分成了好些家,自然没必要动,这一波兵器工业、中核工业、航天科技和电子总公司都进行了拆分,航天科技的拆分与前世类似,战术导弹部分和日本总师主持的固体火箭部分,组建航天科工。
而在人事安排上,谷雨很明确的指示要航天和中核两大系统全部由表现出色的年青人担纲,老同志辅佐,两航的总经理和管业务的副总经理,下面的研究院院长全部是20后,甚至还有一些30后担任院长。
这一系列安排的目的除了让更多的年青人脱颖而出,更多的也是因为搞核武器和搞航天不仅工作环境艰苦,而且承受的压力巨大,格外锻炼人,必须用年青人担纲。
所以这些年谷雨很在意提拔两个系统的年青人,中核和航天科技早早就是15后当家,换届前,15后同志纷纷转地方工作,改由20后担纲。
这些人当中,孙素平同志这样一个1929年出生的同志,能成为航天科工总经理,本身就说明他的出类拔萃,要不然压根得不到那么多同志的认可。
他和李思明一样,本来安排的都是中央候补委员,不过选举时,党代表看到他是军工巨头的总经理,这是中央委员的职务安排,怎么只给了候补委员?
中核和航天部门格外保密,党代表们接触的非常少,比较有神秘色彩,所以当一些副职干部被干下来之后,孙素平同志就顺理成章的通过预选,成为了中央委员。
李思明年轻时打过仗,本身又在黄埔船坞做过,所以顾金声同志建议安排李思明到船舶系统担任一个董事长,他应该有这个能力。
“我看过李思明的简历,他倒是有不少历练,当过兵,做过地方县长、市长、市委枢机,做过合资企业的董事长,也做过驻外武官,甚至还干过中宣部的局级干部,中基层资历相当扎实!”
顾金声同志点点头,笑着说道,“李思明同志的经历比较有传奇色彩,他还在香港打过官司!”
“有这回事?你说说看!”
顾金声也不清楚谷雨到底知道不知道,就把当年李思明和人打官司的事情说了一遍,谷雨听完,笑着摇摇头,“这还真是一个异类!”
谷雨顿了顿,说道,“十四大时,我们要挑选一个20后干部进常委会担任中央第二枢机,这就要求未来五年培养几个20后的省长、部长,乃至于省委枢机,十三大后,让他们担任省委枢机,给他们一届的时间锻炼!
所以李思明也就比其他同志领先了一届,他已经有企业锻炼经验,再去企业也没必要,重新考虑一个地方,若是表现后,过几年和其他同志同一批提拔,担任省长、部长!”
“李思明同志是25后,一些同志会有意见,他们觉得20后同志比较合适!”
“25后又怎么了,你57岁接第一枢机,干三届应该就到1985年,他是1926年出生的,若是有机会接第一枢机,已经59岁,若是同样也干三届,这个年龄就有些大了!”
说到这里,谷雨笑着摇摇头,“15年后,我还在不在都不知道,没必要想那么远,不过这一次培养20后,我们必须时间拉长一些,这样选择的余地也会大很多!”
李思明出身于昆仑省,虽然当时是基层,与顾金声几乎没什么接触,但有这一层关系,他当然能认可,而谷雨这么说,也就等于说李思明有极大的希望进入到下一代干部培养的第一梯队,这也非常正常,他已经是中央委员,哪怕机缘巧合,这个资历也非常硬实。
顾金声表示支持,笑着说道,“既然是异类,那就按照异类来培养!”
“他是云南同志,那就让他去乌斯藏,担任党委副枢机兼藏南兵团政委,那边摊子不大,但需要和缅甸、孟加拉国打交道,他有外交经验,现在又处在战时,恰好可以看看他的应对,若是干得好,就列入到第一梯队!”
安排为藏南兵团政委,相当于是一个高级军队职务,若是表现的不错,必然会有不小的军队威望,而这意味着什么,顾金声同志当然很清楚。
未来李思明运气好可以接班,运气不好也可以担任监委枢机、副枢机等给军队系统留下的重要岗位,这样也很不错,算是后继有人了,他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提议准备一架飞机,等一中全会结束后,就安排前往藏南。
李思明的问题谈好之后,顾金声又询问同样年纪轻轻的孙素平同志,谷雨笑着摇摇头,“孙素平同志是技术人才,就让他好好干,不要考虑什么从政问题。
我们我们常规导弹领域还有不少问题,要在他的任内解决掉,让他做一把手,就是给他有足够的资源调动人才,突破那些个难关!”
两人交谈到这里,人事上的事情问完了,谷雨询问派往海德拉巴的特别大队现在的情况,顾金声也挺关注,告诉谷雨现在正在准备,等到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发动一轮攻击时,就可以乘机行动。
不过他明言,即便是现在还有两点担心,一是万一引发了核辐射,国际舆论可能对中国很不利;二是已经炸了一次,印度人还是修了起来,现在是第二次,就算成功,印度还会搞第三次,很难挡得住,印度人迟早会搞出来的。
“你说的两条我都知道,但我们还是要炸,就是告诉印度人,他们敢挑起战争,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要远比他们想象得大!
这会逼着印度想尽办法先解决两弹问题,然后再想着对身边国家动手,以印度脆弱的国力,想搞出能打到北京的核武器,需要漫长的时间,有这段时间,南亚的政治格局就会彻底稳定下来,我们未来身边也就只有苏俄这唯一一个顶尖强国。
这也是对苏俄的警告,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决心有多大,这应该会严重动摇苏俄提供核技术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延迟印度的核进程。
这同样也是给日本人看的,若是出现了严重的核事故,我们就可以继续理直气壮的反对日本搞核电站,本州日本烧煤、烧气、烧油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搞核电!”
说到最后,谷雨冷笑道,“金声,你一定要记住一点,我们虽然参加了现行国际规则的制定,但猪脚是美苏,我们当时实力不够,不过是端茶送水,推轮椅的,我们能够从这一套国际规则中获得的好处,远远不如美苏,我们不需要珍惜什么!
现在我们实力强了,美苏想着打压我们,我们不能见招拆招,那太被动,我们要做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断的破坏旧国际体系的运行,等到他们发现打压我们的代价太大,他们自然就不敢过分打压!
不过我们搞破坏的时候,策略一定要对,在我们的核心地区,我们只盯着打压我们的美苏两国,不跟二鬼子打,要打就和美苏直接打,他们狠,我们要比他们更狠,要有和他们打核战争的决心!
而非核心地区,就要反过来,我们要支持地区强国抗争,我们则待在后面,做一做支援就行了,除非别人蠢到对我们打枪,送上实实在在的理由,否则绝不亲自下场,这样也方便随便抽身,你办外交,就按照我这个思路来,就不会有大的问题!”
“谷枢机,东亚地区和天方省我都挺放心,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昆仑省,若是哪一天埃塞俄比亚冒出了一个亲美或者亲苏政权,不断骚扰我们怎么办?”
顾金声的担心有道理,而应对的办法也是现成的,前世怎么收拾印度和越南的,有样学样就好,办法很简单,“我们不挑事,也不怕事,要么不打,要打就狠狠打,速战速决,狠狠教训一番,然后占据边界要点,用很小的成本不断的消耗对方,十年,二十年我们都奉陪!”
“您这样说,我就有底了!”
“我就算不说,你也会这样做的!”谷雨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印度是个大国,只好下决心,搞出核武器不难,我们现在的种种手段,只是拖延时间。
我们战争时期,炸他们的反应堆,好歹有个说辞,但和平时期,就不能这么干了,不过我相信这一次炸过之后,印度人再搞反应堆,也会往地下挖,不会给我们再一次轰炸的机会!”
“这可说不准,印度这一次挨炸,还可以说没长记性,这第二次真得不知道怎么说了!”
“那个反应堆有俄国专家,印度人一向欺软怕硬,以为我们和他们一样,不敢对苏俄专家对手,哼,要是没有俄国人,我还真不打算炸,就是有了俄国人,我才要一定炸!我们就是这样的汉子!”
说完,谷雨哈哈大笑起来,顾金声想了想也笑了起来,“对,就该炸俄国那帮狗日的,这么多年咱们憋了太多的气!”……
一天之后,中央委员会正式选举开始,作为党代表,也是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李思明同志还是有些忐忑不安,虽然说已经是副部级干部,被列入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也说的过去,虽然说他已经做过一任的中央候补委员,但无来由的,他还是非常紧张。
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次他的中候补与上一次有本质的区别,上一次更多的是一种荣誉,而这一次则代表着实实在在的话语权!
越是如此,他越是有些不安,不过当他拿起会议下发的选举表,看到中央委员名单上有他的名字,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有没有搞错,怎么会有我的名字?
他又仔细看了看,发现市委第二枢机边明礼同志的名字竟然不在中央委员名单,而是在候补委员名单上,他更是难以置信,由于市长是民主人士,上海的市委第二枢机实际上就是党内的市长,这,这怎么可能吗?难不成边枢机被跳票了?
此时不仅仅李思明愣住了,整个上海代表团都彻底愣住了,还有很多很多人也都愣住了,边明礼一开始也没注意,但等他在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中看到自己,脑袋立刻嗡嗡的,他明白自己成了董海第二……
上海市委第一枢机李蔚昌也没想到出这样的事情,他隐约知道这应该和七中全会上发生的种种有关,只能说边明礼太倒霉了,接下来也不知道中央怎么安排,是按照原方案去广东担任一把手,还是留在上海,应该不会留吧,要不然这个人事安排就乱了套!
而对李思明变成中央委员,李蔚昌只能说这是命,不管怎么论,都不应该是他,可他就是在名单中,天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一次选举之后,李思明在党内彻底出名了,44岁的中央委员,接下来有16年的正部级生涯,一个副国级几乎是板上钉钉。
到了正式选举阶段,虽然也会有选票差距,但基本上都会过关,不过对外公布的时候,中央委员是按照姓氏笔画来,但中央候补委员则不同,对外公开时,按照得票率高低排名,若是哪一个倒霉被列为最后一名,变成了当代孙山,往往也很不好看。
事情也很不凑巧,边明礼这一次就变成了真正的孙山,顾金声同志看到边明礼的排名,眉头深锁,边明礼这是被党代表们抓了典型,这就真不好安排了,排名倒是第一的中候补担任广东这样的大省一把手,哪怕有政协副主席加持,这个工作也不好开展呀!
选举结束后,顾金声带着中组部长曹元鹏一起来到上海代表团,当众向边明礼同志道歉,如果提前让边明礼去广东上任,就不至于出这样的乌龙事,哪怕真实原因不是如此,作为负责大会筹备的人,他们也需要道歉。
此时木已成舟,边明礼又能说什么,总不能怨恨到未来的总枢机和中组部长吧,说起来只能是自己倒霉,他自然要说几句场面话,这件事也算是交代过去了。
顾金声亲自和边明礼交谈,询问他的想法,告诉他中央的安排,准备让他以国务委员的身份兼任广东一把手,边明礼想了想推辞道,“多谢中央的关心,只是我现在的情况,实在不适合再兼任政协副主席!”
“那广东那边的工作怎么办?”
“我会尽全力去做,用实际行动争取同志的支持和理解!”
“既然这是你的选择,我也可以理解,好好干吧,来日方长!”
而另外一头,一直坐立不安的李思明终于询问起曹元鹏同志到底是怎么回事,曹元鹏同志是山东人,身材较高,而李思明则矮小多了,所以曹元鹏拍了怕他的肩膀说道,“思明,只能说你这一次运道非常好,不过运气不会一直保佑你,你现在成了出头椽子,接下来一定要低调!”
李思明深吸一口气,“多谢部长关心,我一定注意!”
“你成了中央委员,不可能再留在上海了,对你的安排已经定了下来,要去藏南兵团担任政委,现在南亚战争正在打,一中全会结束后,中央会派飞机送你过去,过去之后,好好干!”
“藏南兵团的情况我是一点都不知道!”
“中办的同志已经准备了一些资料,过一会会送过来,从现在开始,不要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好好看资料!”
“是,我明白!”
就这样,在当天晚间,出席会议的党代表们活动时,不管是边明礼还是李思明都没有出席,不过大家都理解,前者实在不知道怎么见人,后者现在肯定要低调,但又怎么可能低调?
上海代表团发生的奇葩事,此时早就轰动了各个代表团,大家都在议论,边明礼口碑还是不错的,出现这样的事情,只能说他倒霉,受人连累。
这一波也不仅仅他一个人倒霉,据说15后还有好几个预定的中委人选被差额了,而20后被差额出中候补的人就更多了,怎么说呢,这就是目前这种差额选举必然的结果,每一届总有那么几个倒霉蛋被改变了命运。
而对李思明,大家也都不知道怎么评价了,他和孙素平同志不一样,孙素平同志是超大型央企一把手,又搞的是高精尖,他只是资历浅,才被安排为中候补,等到资历补上了,成为中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大家与这样的同志接触少,也没什么利益冲突,一旦有差额的同志,自然也愿意选他们,而李思明是明明白白陪绑的,鬼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他的名字上画了√。
有人说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很对一些党代表的胃口,也有人说他曾经担任过中央候补委员的经历误导了党代表,但不管怎么说,李思明现在是中央委员,实实在在的中央委员,马上他就要跳过副部级,成为正部级干部。
虽然享受正部级待遇的同志有很多,但整个中国正部级岗位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加起来不超过400个,其中省委枢机、省长、中央部长、超大型国企一把手的位置更是有限,而这些人也不管说一定是中央委员,所以很多很多人努力一辈子,顶破天是争取一个正部级待遇。
而随着有战争经历的老同志逐渐凋零,能够享受正部级待遇的同志也会减少,所以今年只有44岁的李思明成为中央委员不知道让多少人破防,这小子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他到底过去做了什么?
很快李思明过去的种种被翻了过来,很多人翻来翻去,然后不知道怎么评价,这是一个响应国家号召去边疆奋斗的青年民兵崛起史,他的崛起过程感觉有如神助,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必然,那三次是什么?是天意吗?
虽然时代不一样了,党内高层也不相信种种神神叨叨的事情,但遇到李思明这一类很难解释的事情,大家只能归因于天意,要不然根本没办法解释,他才44岁,这意味着什么呢?很多很多人陷入到思考中。
而就在同时,李思明在简单吃过了一些东西之后,开始阅读中办送过来的藏南文件,藏南生产兵团所在的地区大概有九万平方公里左右。
他本来以为和乌斯藏一样是一片集高原和寒冷于一体,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区,但文件上显露的并不是如此,虽然这里交通闭塞,高山峡谷众多,人员和物资流动很多时候都需要运到孟加拉国的达卡,然后走铁路送到中缅边界。
但这里温暖多雨,形同江南,土地肥沃,二三百亩整片整片的很多,其中的达旺盆地是藏南明珠,很适合种植水稻,随便丢个南瓜籽、不需要施肥、除除草、长得很好。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中有无数珍贵的树木,稍稍开发后,就可以发展玉米、茶叶、香蕉、橡胶等热带农作物种植。
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卡门河、西巴霞曲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水力资源极其丰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铁、锡、钼、金、银等有,甚至还有石油、天然。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藏南生产兵团已经有一百多万干部群众,占据了整个乌斯藏35%以上的人口,除了农牧业以外,也因地制宜的发展起了小水电和采矿业。
更重要的是,从三五计划开始,国家在藏南和缅甸阿萨姆边界地区建设了一个中型钢铁厂,一个五十万吨炼化厂,一个合成氨-硝酸铵工厂,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械厂和修理厂,拥有各种轻型武器和各类型常规炮弹的生产能力,以及枪炮坦克车辆的修理。
这些工厂总共有两万多职工,除了生产军工产品以外,还生产了一大堆民用产品,不仅满足了藏南的需要,也对缅甸阿萨姆地区和孟加拉国出口。
正是因为藏南地区的工农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地群众生活比较富足,目前限制藏南发展的还是道路,藏南修路难度太大,几乎没多少高等级铁路公路,所以藏南更多的是和缅甸、孟加拉国两国合作,利用两国的铁路网和港口与国内联系。
李思明觉得难以置信,乌斯藏竟然有这样的地方,但继续看下去,他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藏南兵团与其他各个生产兵团不同,藏南兵团肩负着沉重的战斗任务,各类军事训练就没有停止过。
藏南兵团拥有一个负责常备任务的陆军第127师,竟然下辖了惊人的七个团,包括三个机械化步兵团第379、380、381团,还有炮兵团、坦克团、高炮团,陆航团,俨然就是一个小型集团军,合成化程度非常之高。
除此之外,兵团还下辖了两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一个高炮旅,一个炮兵旅,虽然这些部队和平时期,只是架子部队,人员并不多,但装备却有富余。
而到了战时,藏南兵团预备役士兵们可以迅速填充那些架子部队,变成一个拥有步兵、炮兵、坦克兵、高炮兵和陆航团的多兵种集团军。
为了保障庞大的兵团可以迅速反应,兵团还设立了专门的后勤司令部,下面有多个汽车大队,到了战时,可以指挥中缅两国铁路,并征用兵团所有车辆。
除了庞大陆军以外,解放军还在中缅边界建立了三个空军基地,停靠着战斗机、运输机等各种机种八十多架,空军时不时进行转场训练,而到了战时,也可以临时租用缅甸在阿萨姆地区所有的机场……
很明显,藏南兵团是一个专门针对印度的战略兵团,藏南的民用生产更多的是为军队服务,虽然比不上扶桑省的第7集团军,但兵团规格也非常高,目前的兵团司令员和第二政委都是少将军衔,都参加过二战和对印战争,有丰富的战争经验。
兵团除了作战和生产以外,还承担着一定的外事任务,不仅要和孟加拉国和缅甸政府打交道,还要和控制阿萨姆地区的大军阀吴强父子打交道。
而在经济上,中石油在阿萨姆的油田每年可以产出三百万到五百万吨石油,这些石油处在阿萨姆炼化一部分以外,其余部分则运往国内,而兵团也要负责这块油田的安全。
看到这些资料,李思明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比他在南通市长、枢机的工作不知道重要了多少,而由于目前愈演愈烈的南亚战争,兵团处在了二级战备状态,随时要出征,到时候他就需要负责后勤,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过在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同时,李思明也觉得自己全身都在兴奋当中,他感到了党和谷主席的巨大信任,他绝不会辜负这样一份信任。
也就在李思明阅读资料的同时,中国的新闻媒体也授权对外公开了中央委员会名单,国内外各大媒体获悉后,立刻放出了新闻稿。
相比于内地媒体只是转载,国外媒体和香港媒体则发出了评论,中国最高领导人谷雨果然如传闻所言的那样,没有出现在中国环太党新的中央委员会名单中,这也意味着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即将退出政坛……
香港著名的媒体人士查先生刚刚撰写了一份评论,看了看,又觉得很不满意,他没来由感到一丝丝紧张,虽然谷雨退休的传言这几年不断出现,但当真正出现时,他还是觉得难以置信,这太不可思议了!
中国的历史上,这样那样的独夫国贼多如牛毛,但能够主动功成身退的人简直凤毛麟角,可现在竟然出现了这样一个人。
他虽然建立了巨大的功勋,但一路走来,脚下尸骨堆积如山,杀了那么多人,赶走了那么多人,对他们这些人傲慢至极,可他变成了中国的“华盛顿”,将中国的政治文明扎扎实实的推进了一大笔,这让我到底怎么评价他?
想来想去,查先生想到了不朽名作《红与黑》,这个名字恰好适合评价北京那位注定会毁誉参半的大人物,只是他到底是更红一些,还是更黑一些,亦或是红黑参半,这些年时不时评价一番,评头论足的查先生也犹豫无比。
虽然香港很自由,但香港的市民很难缠,你要是不敢说话,他嫌弃你软蛋,老子们要看有意思的;可若是骂过了,他们又跳出来指责,甚至提着枪,拿着刀,伟大领袖也是你个兔崽子能骂得,看老子不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