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03章 反应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907 2025-05-12 15:06

  一辆轿车来到了黄埔船坞,工作人员很快就找到了正在工地上干活的李思明,虽然这些天黄埔船坞连续出这样那样的事情,但李思明还是按时来到工地上班,与群众一起工作,倾听他们的呼声,想办法安抚他们。

  至于人大代表怎么安排,他已经向上级报告,现在党委枢机摔伤住院了,反而是好事,上面再派一个党委枢机,把群众反应比较激烈的问题解决一些,这一次的事件应该就能解决了!

  李思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像上级汇报的,但他不能和群众这么说,他能做的只是不断安抚群众,告诉他们这件事已经向上级汇报了,已经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大家伙反应的问题肯定能够得到解决,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工作,用实际表现让上级认可,云云。

  虽然还有一些工友不满意,但绝大部分工友对什么人大代表不太在意,李思明这么一说,这些工友自然心情大好,在他们眼里,李思明是县长,总不至于乱说话,就这样,黄埔船坞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了!

  随着气氛缓和,李思明才真正有心思考虑到未来,他觉得新枢机上任,解决了大半问题后,他必须在人大代表投票前调走,要不然就尴尬了,现在调走倒也没什么,他已经在黄埔船坞基层干了九个多月,第一关也算过了,按照规定,下一步应该是按照自己的级别安排到一个领导职务

  李思明更想去尖沙咀九龙仓码头挂职,广南三省市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沿岸港口众多,要想发展好,肯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港口,而要想利用好港口,就一定要了解港口的运转。

  李思明听说现在沿海省份都在搞钢铁厂,利用进口的廉价优质铁矿石炼钢,据说建厂速度快,投资小,运输成本非常低,而一个上规模的钢铁厂年产量怎么也该有十万吨吧,这一年铁矿石,还有各种材料运输怎么也有几十万吨,此时离码头越近越有利。

  有了钢材,码头附近也可以搞造船厂、机械厂,一条船那么多配件都需要工厂,大大小小的工厂不仅可以提供船用配件

  ,也可以制造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运输成本低,有需求了,可以迅速供应,如此一来,一个大工业区也就办成了!

  那个说话怪腔怪调的日本工程师田中告诉他,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在发展工业时都是这么干得,这么多厂子在一起,成本会很低很低,相反中国内地的企业东一块,西一块,很多还都放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成本明显高很多!

  李思明是军人,他自然也明白内地的很多军工厂东一块,西一块也是为了安全着想,万一爆发了战争,沿海的企业被敌人占领了,炸毁了,内地的企业就可以承担责任,抗战时期上海、天津那么多厂子都没有了,就是教训呀!

  田中听完,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李思明,“中国有那么强大的陆军,又有核武器,都这么强大了,你们怎么会担心被别人打?”

  李思明反问,“美国人打过来怎么办?

  田中问道,“中国人会攻击夏威夷吗?

  李思明摇摇头,“夏威夷那么远,我们打夏威夷干什么?”

  “那就是了,中国陆军那么强大,又有核武器,美国人又不是失心疯,跑来打中国干什么?”

  李思明被问倒了,他想了想问道,“若是美国人用空军对原子弹怎么办?”

  “那把工厂办在沿海,还是内地又有什么区别,美国人的飞机都能够得着!”

  田中想了想又说道,“美国人的飞机虽然很厉害,原子弹又多,但顶破天炸掉中国的城市,又不可能把那么多中国人全部炸光,现在美苏都有洲际导弹,中国就算没有,也应该快了,等到中国有了洲际导弹,就更不用担心了!”

  李思明觉得田中说的很对,他认为田中能够想到的,中央领导肯定能够想到,也就是说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很可能会转移到东部,不,已经在往东部转移,要不然中央怎么会在沿海修那么多钢铁厂?

  弄明白这些后,李思明的心思更是火热,广南虽然属于新区,但明显是大有作为的地方,他一定要好好表现一番,而现

  在要做的就是搞好黄埔船坞的收尾工作,要不然想去码头也不那么容易呀!

  李思明得到通知,与师傅们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小心翼翼的走出了工地,远远看着戴着安全帽,穿着黄色工作服的李思明走了出来,来到近前。

  特意过来叫他的驻港联络办的办公室刘主任,心中多少有些复杂,不过看到李思明的打扮后,他心中那么一丝酸溜溜的感觉又消除殆尽。

  李思明的脸和脖子用“围巾”捂着,因为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整个人的皮肤都是黝黑的,他穿着一件厚厚的工作服,脚上也穿了一件鞋底老厚的安全劳保鞋,走路咯吱咯吱的……

  这个年青人在海外赚了不少钱,据说北京有房,到了香港后,发现不受国内住房限制,也在船厂附近买了一套房子,却能这么吃苦,怪不得能得到上级的认可。

  “思明同志,虽说现在只是三月份,但香港还是比较热,你怎么还穿得这么厚实呀?”

  “这是工作服,虽然热一些,但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

  “这双鞋也是?”

  “当然,船舱被太阳一照,温度非常高走在钢板上,若是没有厚厚的鞋子保护脚会烫伤!”

  “原来如此,没想到造船工人这么辛苦!”

  “是呀确实很辛苦!”李思明笑着说道

  ,“刘主任,你不介意我脱掉衣服说话吧,衣服上刚才沾到了一些铁屑,我得拍一拍!”

  “当然不介意,你随意!”李思明解开口子,脱下衣服,拿在手上拍了拍,刘主任立刻闻到了一股汗味,他发现李思明里面穿了一件汗衫,上面竟然起了盐花,很明显他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

  刘主任多少有些不习惯,但他总不能掩鼻子吧,李思明自嘲的笑了笑,“刘主任,不是我怕冷,因为如果直接穿工作服,一出汗衣服就会贴在身上,很难受,里面穿一件吸汗的衣服,会比较舒服,只是这么一穿,身上的味道就不好闻了!”

  “思明同志,我倒是没事,不过驻港办的领导要见你,你穿成这样多少有些不合适,要不,你回家洗个澡?”

  李思明一愣,然后恍然大悟,高兴地说道,“是不是新的党委枢机要过来了?联络办的领导同志要让我配合?您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说服工人同志们!”

  “什么新的党委枢机,你就是新任党委枢机呀,你不会还不知道吧?”

  李思明当然不相信,“刘主任,这大白天的,您说什么笑话?我一个挂职的同志,怎么可能做黄埔船坞党委枢机?再说了,级别上也差得远呀,你别看我是中候补,但级别也不过是处级干部,差远着呢!”

  “哎呀,你还真不知道呀!”刘主任看李思明是真不知情,只能说眼前这个人是真运气好,“思明同志,这么严肃的事情,我能瞎开玩笑吗?”

  李思明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住,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狐疑的问道,“刘主任,你真不是开玩笑?”

  “当然不是,任命都已经下来了!”。

  李思明只觉得头嗡嗡的,黄埔船坞的党委枢机,级别非常高呀,听说那位摔倒的同志应该是抗战学院出来的同志,根正苗红,自己取代了他?怎么可能?

  不过李思明毕竟是打过仗的军人,他虽然震惊,但还是很快压下来了,他请刘主任等一等,也拒绝了刘主任用车相送,而是骑上自行车返回到家中,只要任命一天没有公布,他都必须低调,坐车到住处算怎么回事?

  李思明不能让领导们久等,他迅速冲了一个凉水澡,然后穿上军装,一边穿衣服,他一边在思索接下来怎么办?他这半年多认识那么多人,对船坞的情况多有了解,船坞的经营相当不错,订单也越来越多,钱是有的,但船坞隶属南方造船集团,虽然香港工资奖金相对多一些,但福利什么都一样。

  可香港这些年迅速发展起来,整个社会的工资也在上涨,目前船坞的工资和福利就不是很好,工作又十分辛苦,不少人心里自然有怨气,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船坞这几年都没有调整工资待遇,他们推举自己去人大代表,就是想让自己帮他们说话,提高待遇。

  李思明从一开始就知道群众推举他,是把他架在火上烤,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安抚工人,并不断把工人的情况向上级

  汇报,他还担心船坞党委对他有什么想法,还很小心的通过宣传办公室认识的同志上传,幸好潘信同志有交代,宣传办公室愿意帮忙……

  想到这里,李思明若有所思,难不成潘信同志帮着说了话?潘信同志应该没这么大的能量吧,南方造船集团的董事长、党委枢机据说是老资格的部级干部,这又是黄埔船坞这样的中外合资企业,潘信同志的手伸不到那么长,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中央领导,谷枢机?

  李思明只觉得心脏跳得更厉害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制住,不管是哪位领导的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要做的是尽快调整好黄埔船坞的工作,黄埔船坞搞好了,哪怕别人有多少意见,也只能咽回去!

  至于怎么调整?李思明并不是很担心,这一波事件之后,中央肯定会注意到广大工人群众的诉求,他们的待遇得到改善是必然的,自己开局不会太难。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谷枢机的指示,密切联系群众,他虽然当党委枢机,但尽最大可能下基层,时他带头下基层,其他人好意思一直坐在办公室?

  群众讨厌各级党委好些人待在办公室吹空调,工资还比他们高,那就对各级党委进行重组,尽可能压缩人员,至于那些吃闲饭的人怎么办,李思明也有想法,这些人大多应该有些背景,他们可以做销售嘛,李锡文同志说过他在洛汽就是这么做的,拉来订单,给他们提成,虽然辛苦了一些,但收入高呀! 

  李思明脑海中不断构思接下来怎么办,等换好衣服,他骑上车,迅速与刘主任汇合,然后一起前往中央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此时中央驻港办主任何柳华同志默默得翻看着李思明的简历,李思明担任过移民屯垦点的一把手,管过几千人,后来又做县长,管理能力肯定有一些的。

  但李思明能不能管好一个现代化的船厂呢?何柳华多少有些不放心,不过这段时间李思明的表现无可挑剔,他担任的又是合资企业的党委枢机,不管经营,而现在和英国人的合作,也已经步入正轨,以李思明在这一次事件中的表现,应该不至于乱来,影响到合作……

  也就在何柳华和李思明进行组织谈话的同时,李思明被中央任命为船坞党委枢机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船坞,工友们相当吃惊,天天跟我们一起干活的那个李县长竟然被提了党委枢机?他才多大呀,三十多岁,儿子才上小学,一点都不大呀!

  那些与李思明关系很好的工友们大多兴奋不已,那些有些关系的也觉得心情很好,那个时不时和李思明交谈的日本工程师田中同样如此,中午吃饭的时候,特意让常去的日本餐厅给了他一瓶清酒……。

  而船坞干部和党委成员们则多少有些不知所措,谁能想到一个过来挂职的人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党委枢机?他们这才急忙问东问西,了解李思明的喜好,以前只是挂职,知道他过不了多久就要走,大家伙也不在意,可现在完全不同了!

  船坞总经理周传林同志倒是挺坐得住,他笑着和总工程师林瑞同志说道,“思明同志在工地干了大半年,任劳任怨,这样的人肯定好相处呀!”

  两人相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安排一个在基层干了大半年的年青同志,总比一个老资格的同志强得多,时间长了不好说,短时间内应该没什么发愁的,这位年青同志肯定会很谦虚的,这是好事呀!

  “一开始或许如此,但以后或许就说不准了?”。

  “老林,你这就是想多了,能一步到位成为咱们公司党委枢机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我们这个小鱼塘待很好?我们好好配合他,他也一定会投桃报李的!”

  林瑞哈哈一笑,“周总说的是!”

  黄埔船坞工人推荐李思明做人大代表,无孔不入的香港报界事实上早有耳闻,不过李思明前面那个破官司还没结束,香港报界不太愿意继续和李思明沾边,万一不注意又被告一状怎么办?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香港报界也在观察此事,看看中国共产党到底对香港的民主有几分真心?不过当李思明被任命为党委枢机的消息出来,香港报界立刻就沸腾了,还有这样的事情?

  陈公博名下的《香港群报》反应又是最快,他立刻开始了报道,同时指出共产党的人事调整是尊重民意的表现,后面一连串赞扬。

  随着《香港群报》的报道,其他香港各大报纸也一拥而上,报道起来,李思明再一次名震整个香港,这也让李光Y羡慕不已,大家年龄差不多,他还是名校毕业,怎么就没有这个运道呢?

  李光Y看了看挂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常委,人大主席周恩来很快就要来香港了,他这一趟过来应该会听取香港各界对特区行政长官的看法,如无意外,他这个在香港名声大噪的律政司副司长应该会得到召见的机会,时不我待,得把握住呀!

  本来已经下定决心不掺和事情的傅斯年看到之后,摇摇头,“共产党用人也真是随意,这么一个小年青就提到那么高的位置?”

  俞大维现在很喜欢和傅斯年唱反调,“小年青?谷百生主政共产党时才多大?当时北平的报纸是怎么说的?嘴上无毛,办

  事不牢,共产党有这样的党魁,党国戡乱剿匪大业一定会迅速成功,可结果呢?”

  “能一样吗?那是谷百生!”

  “你也知道谷百生不一样,谷百生有那么大的成就在,有什么不敢尝试了,要我说呀,这就是朝气,一个正处在上升期的政权所独有的朝气!”

  傅斯年听完,并没有争论,而是沉默不语,傅斯年是不喜欢共产党,但也不得不承认俞大维说的是对得,他晃晃大脑袋,都已经下决心闭门治史了,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香港各界各有所思,而在香港的美国人也第一次注意到李思明这个两次掀起香港风云的人,老美对中国的研究也越来越深,他们也意识到那个年青人或许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或许可以尝试一番?

  不过负责的中情局官员看完了李思明的简历,奇怪的问道,“这个人是哪所大学毕业的,怎么档案中没有?”

  “这个人应该没有读过大学,甚至连中学的人都没有读过!”

  “嗷, my Go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谷不是很喜欢讲科学吗?他怎么会任命一个半文盲担任一家规模不小的船厂董事长?”

  “亚伦,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在十几年前,十个中国人可能有九个人不识字,现在虽然好一些,但中国还有很多人不识字,这是中国的现状,中国人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文明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来如此!那为什么一些人会那么担心呢?”

  “中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他们在苏俄和德国人的帮助下,也有了核武器,他们的潜力和现在已有的实力需要承认的!

  不过中国不是俄国,他们处在世界岛的东段,对世界岛的影响相对有限,只要合众国能够控制住阿富汗,中国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将是极其有限的!”

  “科伦,你不要忘记了,中国在中东和东非拥有两个海外省?”

  “除非中国海军拥有足以匹敌美国海军的实力,否则不过是负担罢了……”

  “我们不能小瞧一个大国,或许……”

  “没有或许,亚伦,如果有这么一天,你我都应该被吊死,中国人想追上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绝无可能的!”

  亚伦呵呵笑了笑,没再继续,就在两人交谈时,秘书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消息递了过来,印度军队与海德拉巴发生了激烈冲突,南亚战争爆发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