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的会议基本敲定了这一次开罗会议的主要内容,中国的核心要求得到了满足,不管法国人签不签字,开罗宣
言都将确定中国在东部和南部的地盘,可以说谷雨此行已经获得了一个及格分。
再加上美国承认了三个海外省,又拿到了两块可以种地的租借地,还有新几内亚岛北部一大块地区,谷雨此行,打上一个八十分总是可以的!
但谷雨却不是很满意,因为他曾经寄予厚望的西非省却化为泡影,而东非省本来的意义也不大,深处内陆,环境恶劣,要不然他也不至于考虑卖给埃塞俄比亚,虽然他刚才想
过移民,不过考虑了一会,就再次打消了念头,别打T腾」,他没有那么多钱不说,被人骂成新奴隶贸易,那就麻烦了!
至于新得到的莫桑比克和新几内亚岛的土地,远远比不上西非省的支点意义,而且莫桑比克那么大一块土地,虽然开发程度较高,但肯定也待不了多久,只要莫桑比克独立,中国就必须放弃,四万平方公里的租借地,哪个国家都受不了。
如果在想到卡宾达地处大西洋,几内亚湾还拥有大量石油,此次他在海外利益上,失远大于得,新得到的地盘怎么也弥补不了卡宾达的损失,即便他保留了一些经济利益,也只是名义上的,那可是大西洋沿岸呀……
在回去的路上,谷雨沉默不语,罗斯福连消带打,让他吃了大亏,偏偏他还有苦说不出,表面看起来,罗斯福是善意。
考虑了一会,谷雨却觉得这个亏吃得对,吃得好,让他清醒了许多,现在的中国还早着呢!老老实实把注意力放在力量够得着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非洲不碰,非洲还是要碰,而且还要大碰,必须恩威并施,如此未来才能长期立足,还不至于被非洲土著时不时的欺负。
既然注定要放弃莫桑比克那块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莫桑比克就要以恩为主。接下来,组织起一个兵团,接手继续种地,不过不能学殖民者,而应该善待当地群众,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农场职工,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友好……
而对南苏丹,既然美国人愿意承认中国的主权,那做法就要改一改了,中国的土地上怎么搞,是中国的内政,洋鬼子管不着!
但南苏丹情况特殊,两头都被英国人堵着,必须拉拢埃塞俄比亚,给他们一块土地,获得他们的支持,万一英国人搞幺蛾子,把道路封锁,也可以从埃塞俄比亚购买各种物资。
除生产兵团屯垦以外,还必须鼓励民间移民,不仅仅是中国移民,朝鲜、缅甸和南洋华侨,感兴趣的都可以过去…
南洋省再加上东非省,加起来应该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广大,光靠国家什么时候能够开发完,谷雨决定仿效美国在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宅地法》。
只要愿意过去,每个人可以授予十公顷耕地,牧场和山林的面积可以更大,先到可以优先挑选!连续耕种五年之后〉即拥有所有权,所得土地十年免税,十年半税!若是十公顷不够,那就二十公顷,五十公顷,必须刺激让人愿意过去赌命!
整个过程中,国家只象征性的收取10元手续费,当然前往南洋省和东非省的船票和其他开垦必须的工具等等需要自己想办法,国家不会投钱……另外也不用担心被打土豪,国内的各项土地法律和两个海外省无关……
考虑到船票的花费,谷雨完全可以肯定,有能力进行开发的必然是资本家和海外华侨,而在海外捞了一笔的解放军必然是主角,而且必须成为主角,他们的牺牲必须得到回报。
比如陈赓拥有几十万人民币,他完全可以出钱组织人马,圈一大块地当农场主,虽然军中陈赓这样的大款很少,但肯定不仅仅是他一个,至少林彪也是大款,甚至比陈赓还富有,康生和谷雄一都报告过!
对林彪竟然敢接受泰国那些人的钱,毛泽东十分恼火,几次提议好好查一查海外部队的高级将领,严肃纪律,都被谷雨拦住了。
谷雨举了岳飞的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文官普遍是怕死的,而武将爱财的也有很多……即便在纪律严明的解放军当中,两头尖的中高级将领也不在少数,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谷雨接着笑着说道,我们张家,你们李家都是靠当兵发的财,湖南在现代崛起,也是靠湘军掠夺东南,现在战士们在外作战,又不是在国内,有些额外收入可以理解,只要不在国内乱来,都是可以容忍的……
林彪是什么样的人,能力如何,谷雨比谁都知道,他为什么选择了这条路,谷雨大概也猜得出来!既然他有意避嫌,选择成为王剪,谷雨也要领他的情,绝不能挡着他发财。
谷雨不是毛主席,不会抓着一只羊猛猜,先把他推到一个根本下不来的位置,甚至上了党章,然后又找了一个理由逼他下台,偏偏他的前任死了没多久,而他的身体又不好!
也不知道毛主席是怎么想的,竟然把他逼到了那一步,至于后来发生的种种,谷雨也不清楚内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结局太可惜了,谷雨对他总有一种特殊的同情……
所以谷雨给出了答案,战时不要管,战后任命一位秉性严厉,作风正派的高级干部负责军队风气整顿和战后的大退役,那些作风不是太好的干部,一律清除退伍,嗷嗷叫,两头尖的部队属于重点裁撤单位……毛泽东同志最后选择了沉默!
谷雨知道毛泽东有些心疼,但这样做是必须的,嗷嗷叫﹐两头尖的部队南方出身的部队有,北方出身的部队也有,但总体来说,南方干部问题多一些,这样的裁撤,政治上对谷雨非常有利!
甚至于这样的裁撤,也是组织必须的!在谷雨的记忆中,开国初期,一个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就有十几个,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也是一堆,地方上第一、第二、第三书记一个接着一个,臃肿的很!
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很简单,老资历的同志太多,根本安排不过来,偏偏又没到退休年龄,工作能力还一般,甚至很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搞定飞机大炮这样的技术兵种;但组织又必须不断换血,提拔年轻干部,让他们承担重要工作,只能用这样的办法!
但资历老的没实权,有实权的没资历,很容易形成内斗,为了避免内斗,一大批资历能力极高的将领和党政干部必须长期任职,但一位将军坐镇一个军区几十年,是什么后果﹖谷雨可不希望某位上将未来退役时,中央也要给他搞一场阅兵式!
某种意义上,未来中国建国前三十年,最后演变成那种局面,是必然的,不仅仅是毛主席思想的变化,同时也是党情·国情演变的必然结果,而组织上的混乱也是重要的导火索!
谷雨不会这么干,但让人走人,总要有理由,战时乱来就是理由,而且十分充分,当然了,谷书记很宽厚,该给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给的,要让他们高高兴兴的离开。
比如林彪,这一次谷雨回国后,就会给他和其他一批同志授予上将军衔,等到战争打完了给元帅,让他带着那些家当退役……国家不要他的家当,但是他的黄金需要兑换,国家建设需要贵金属,当然也不会亏了他,人民币,海外农场、矿山,还有文物这些随便他挑选……
然后这位战争英雄,以中央执行委员、中东省总督的虚职驻守海外,享受着中央局委员的待遇,一边带着一批人研究战争资料,撰写战争回忆录,把丰富的战斗经验传播下来。
一边顺便帮着土豪们练练兵,当当顾问,指导一下几次中东战争什么的,既可以发泄精力,又可以千古流芳,总比前世那种悲剧的下场要好得多。
等过些年,岁数大了一些,可以回到国内,担任人大或者政协的副职,然后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光荣退休,前往中顾委发挥余热,而他的子女则带着多年海外掠夺的积累,成为先富起来的一代人,很多事情不可避免,那就让他们去海外捞,尽量减少在国内捞……
为了多安排这样的同志,谷雨准备把海外省和租借地多划一些分区,每个分区安排一位将军坐镇,他们爱怎么折腾﹐随他们的便……
除了高级将领以外,在北非和南太各部,拿到的各种补贴不少,战士们两三年下来,完全可以积蓄上千人民币,仗打完了,直接军中报名,只要涌过去几万人,在南苏丹和南洋省做起了农场主,就基本实现了控制……
谷雨并不反对出现一个个农场主,要想迅速实现开发,国家的力量微不足道,关键是民间力量的充分发挥,而且这么多拿过枪,彪悍无比的解放军投资,也非常有利于中国巩固这两个省的统治。
甚至于南苏丹,不在海边,深处内地,开发虽然不容易,但也不完全是缺点,也有很大的优点,南苏丹可以向四周辐射,解放军退伍战士甚至还可以组成一个个佣兵队伍,横行整个非洲大陆,夺取一个个矿山,比如南苏丹南面的刚果,各种矿山太丰富了,而且都是富矿!
而在南洋省的退伍战士就更好办了,海外华侨们不是很有钱嘛,只要他们愿意出钱,这些拿着钱的退伍战士完全可以上阵,帮着华人打天下,天下华人是一家,他们也可以狠狠收拾南洋土著,发泄几百年的怨气!
前世俄国人到了新世纪,还在非洲有一大堆佣兵,此时武德充沛的中国人同样能干,若是英法敢折腾,解放军会让殖民者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当然这样做,必然和土著产生激烈的冲突,但拿着枪的解放军必然能够镇压住一切敢于反抗的土著,迅速建立起控制,这就是威……
英法美肯定会叽叽歪歪,不过这是四五十年年代,英美苏法屁股一个比一个不干净,谁也别说谁,你骂我,我也骂你们,谁怕谁,英美总不至于为了黑非洲,和中国人大打出手,毕竟是偏僻的不毛之地!
甚至于国内也有人抱怨什么的,谷雨的办法也很简单,国内禁止宣传,只报道他们开发海外省的农场赚大钱的消息,绝不允许报导他们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原始资本的原始积累总是血淋淋的,不对外抢,就只能对内抢,谷雨选择了对外,未来如何评价,就让历史去说吧,反正只要中国强大起来,他就对得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再说了,不管中国怎么做,这些国家都要叽叽歪歪,前世那么老实了,不还被炒作为新殖民主义嘛,谷雨不在乎那些,他必须安顿好这些高级将领和退伍将士,要不然社稷不稳!
不过要想好海外省的扩张,事实上也不那么容易,一是需要大批船只,船只问题还好,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战后日本必须赔偿大批船只,另外通过租借法案已经获得了一些船只,再加上战后船只便宜,谷雨准备乘机大肆收购,组建一只百万吨以上的商船队,这一块问题不是太大。
而北非和南太各部,本来就比较靠近这两个省,到时候优先用军中选拔,用英美的船运到两个省,根本就不需要把战士们拉回国,成本也少了一大截。
二是药物,考虑到热带地区,疟疾和黄热病肆虐,所有前往两省的移民,都必须注射黄热病疫苗,而这个疫苗英国人已经发明,也已经引进,接下来要加大生产力度,凡是前往非洲的都要注射。
另外就是抗疟药,这一块国内已经有了不小的生产能力﹐战后大规模开发时,正好可以促进抗疟药的销售,保证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此时中国的卫生条件,比非洲或许强一些,但也强不了多少!虽然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大规模推广赤脚医生,强制要求喝热水,但执政时间不长,各种建设刚刚起步,各种流行病不在少数,时不时就有疫情出现。
现在的中国人民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还是不弱的,当然了,因为水土不服和疾病等等造成的死伤,肯定不在少数,但国家要巩固对两个省的控制,中国人民也需要发财,只能用这样的方式……
三就是开垦工具,中国目前的钢铁产量好歹也有几百万吨,保证斧头镰刀铁锹这一类基础物资的供应肯定没问题,而这样两个大省的开发,也必然会带动这些产品的迅速销售……
谷雨在心中不断权衡,思考,心情又好了一些,莫名其妙丢失卡宾达的郁闷也扫除了不少,不过他的设想能不能成功,还需要进行一些考察。
回到住处,谷雨又主持开会,把今天谈判内容说了一通,接下来谈判内容会向国内通报,并获取书记处的新指示…
听完了谷雨的通报,随行的绝大部分同志都喜形于色,这又多了好大一块可开垦的土地,七百万公顷,一亿多亩土地,整个中国目前也才一亿多公顷土地,而且大部分还是山地,这些可都是很容易开发的平原,这一年得出产多少粮食呀!
当然了,也有人看到了问题,比如陈赓,他听完即将被托管的卡宾达,战后会被安排独立,就是微微皱眉,他肯定意识到了什么。
谷雨想了想,对刘兴昌说道,“兴昌,情况有变,你不要去南苏丹了,你要立刻组织起一个接收团,前往莫桑比克,把美国人承诺的四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土地拿到手!
莫桑比克气候不错,农业较为发达,各种农场很多,你可要挑好了,这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既要有地理上的屏障,又要有足够的可耕地,以尽量多产一些农作物,满足国内的需要……
挑选土地的同时,也要做一份调研报告,我们需要成立莫桑比克生产兵团,需要的部队和各种物资,你要拿出一份清单,中央书记处需要讨论!”
刘兴昌眼前一亮,谷雨这么一说,可见莫桑比克怎么也比南苏丹条件好一些,而且靠海,不过他又有一些犹豫,“谷书记,让我组织接收团,撰写调研报告都没问题,只是有一样,人生地不熟的,我们缺乏联络的同志……”
“澳门有不少懂得葡萄牙语的群众,会挑选出来,可以作为翻译,莫桑比克也有一些华侨,你把他们利用好,至于其他的,我也帮不了你,我也不知道情况,需要你自己摸索!”
刘兴昌兴高采烈的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谷雨点点头,又跟陈赓、谷景生两人说道,“老陈,景生,现在最大的麻烦是这个东非省,从国内移民过去,成本太高……”
陈赓立刻猜到了谷雨的心思,“谷书记,短时间不用从国内派人,我们东非这么多部队在呀!只要中央给的条件好﹐肯定有战士愿意去的!”
“我已经想好了条件……”谷雨点点头,把自己给出的条件说出来,陈赓听完,笑着对周围的同志说道,“只要愿意过去,立刻就会变拥有150亩土地的大地主,而且还不用担心被打土豪,不要说战士们,我都有些动心了!”
“金声说过,南苏丹那边的条件比较恶劣,想开发好,需要用命来交换,要是不给好条件,部队的同志肯定不愿意过去!”
陈赓不以为然的摇摇头,“打仗同样会死人,而且死人更多!”
谷景生同样笑着说道,“谷书记,您就放心吧,别的单位我不知道,曾经去过苏丹的三个师当中,肯定有很多同志愿意去的,他们知道尼罗河沿岸是什么情况!同志们都说,黑人不会种地,浪费了那么好的土地!”
“南苏丹的接受交给你们北非司令部,金声你负责!由主动报名的同志过去接管南苏丹,一定要把当地的情况搞清楚,作为中央决策的参考!
不过你们要和英国人联系好,给过去的同志注射黄热病疫苗,国内也会给你们运送一批抗疟药物,后勤工作一定要做好!”
“是,保证完成任务!”
微微顿了顿,谷雨叮嘱道,“一定要搞清楚当地土著的
情况,我们确实承诺会提供公民权,但前提是愿意成为中国公民,并且达到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会说中文,写汉字,
要不然公民权,给了也是白给!
要是不愿意,我们也不必要勉强,愿意走的,好走不送﹔不愿意走,又不听指挥,那就必须让他们清楚,这块土地的主人是我们!不理解这些的,全部赶走,乘着战时赶,比战后赶舆论压力要小得多!”
在场几位同志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有数,谷景生点点头,“谷书记,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
而就在谷雨安排时,被越来越强势的罗斯福搞得步步后退的丘吉尔虽然又羞又恼,但在与外交部的幕僚们沟通之后﹖也看到了中美之间潜藏的重大矛盾,那就是对殖民地的态度完全不同。
相比于美国的地大物博,中国虽然面积辽阔,但人口太多,中国必须开拓殖民地,以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谷雨连新几内亚岛这样的不毛之地都感兴趣,即便是南苏丹这样带刺的地盘,中国人也咬着牙愿意去尝试。
但是美国人却要搞民族自决,让殖民地独立,好推行他们那—套所谓的开放政策,这必然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利益…
今天的事情最典型,谷雨虽然提议战后让托管的卡宾达独立,但他的脸色明显不自然,很明显这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为了迎合美国人。
战争期间迎合美国人,肯定是为了从美国那里拿到更多的租借物资,但是战后,中国人肯定就会心疼,舍不得丢失这一大西洋的支点,丘吉尔准备钻一钻空子。
他准备与谷雨好好谈一谈,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谷雨,让卡宾达独立当然可以,但独立分为很多种,有完全独立,也有被保护的独立,你可以选择后一种嘛……
理由也是现成的,卡宾达那几万黑人知道怎么治国,谁又能保护他们的安全?中国既然托管,就应该尽到责任,让卡宾达的黑人知道什么是国家,这是中国的责任!
等黑人的素质提升上来,中国再完全放手也来得及!真要是完全独立了,搞出了什么事情,中国人的脸面不好看,英法的脸上很不好看,现在英法是没办法,但不代表战后没有办法……
为了让谷雨愉快的接受他的意见,丘吉尔还给谷雨准备了一些好处,中国人不是对赞比亚感兴趣吗?我们可以给几个矿山,让你们挖挖矿什么的,搞不好能找到黄金嗷……
当然了,谷雨要是不识抬举,大英帝国也有办法,比如适当的增加铁路转运费,或者拖延进出口海关的效率,让中国人去不成南苏丹,还是办得到的……
只要中国不在殖民地问题上折腾,这一次开罗会议中英之间,中法之间的种种龌龊,就当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我们不打不相识,以后还是好朋友……
被中国人折腾一番后,丘吉尔长进了不少,知道中国的分量比想象得要大得多,打压不成,自然要以拉拢为主,谁也不愿意把一个能折腾的国家推到美国人一边……这就需要—个当面交谈的机会!
开罗会议第五天早上六点,谷雨和平时一样,早早起床﹐这段时间,或许是在国外条件不足,没办法踢足球,或许是为了向洋鬼子展示一下解放军的风采,谷雨又一次训练起了拼刺!
谷雨和警卫的同志拿着木枪连续训练,住在几百米之外的丘吉尔事实上一早就知道,只是之前好奇,但没有过来,这一次不一样,老头穿着睡袍,也跑过来观看……
只见谷雨手持一把训练用的木枪,头上戴了铁丝网面罩﹐身上也穿了双层的麻将席子防护服,看起来相当正规!
当对面负责警卫的解放军士兵手举训练木枪刺过来的时候,谷雨不是拨开对方木枪,而是左手托着枪管,右手握着枪柄,左脚前跨一步,忽然将木枪的枪背用力向前推出去,以侧偏的角度,砸在了对方刺过来的木枪的“枪管”上。
顿时,刚才还挺举木枪刺杀过来的中国士兵木枪向一边偏移了。而且,因为谷雨欺身而上,给的力道不小,对面的士兵甚至脚步都踉跄了一下。
谷雨看到对手脚步踉跄,又是上前一步,继续用枪身撞了对方枪身一下。这下对手更加脚步不稳了,趁着对方在稳定身形的机会,谷雨立马横转木枪,用枪头向对手猛地刺去……
只听“哗啦”一声木片的撞击和摩擦声,对手身披的双层“麻将席子”护具上面留下了石灰斑点。显然,他败北了……若是真正的刺杀,他此时身上应该多了血窟窿了,而且因为血槽,会不住往外喷血……
见状,丘吉尔大喊了一声,“VeryGood!”
谷雨这才反应过来,回头看了看,笑着把木枪丢给警卫的战士,先是与丘吉尔打了一声招呼,然后脱下防刺服,让战士们离开,今天的训练结束,谷雨当然知道丘吉尔过来,可不是看他训练的。
谷雨一边擦着汗,一边和丘吉尔寒暄,谷雨一米八的身高,在后世也是高个子,虽然比不上1.88的罗斯福,但比1.69的丘吉尔高了半个头,一张标准的方脸,还比较清秀……
谷雨还有着很不错的身材,不大不小的胸肌,宽阔的肩膀,长期锻炼,更是一点肚子都没有,透过有些汗渍的衣服,丘吉尔甚至看到了腹肌……看得丘吉尔很是羡慕,上天太优待这个中国人了…….
两人寒暄了两句,约好一起共进早餐,然后两人回去换衣服,半个小时后,两人开始了早餐谈话……谷雨出国,为了他的安全专门带了一个厨师,所以丘吉尔平生第一次吃到中国独有的皮肉瘦肉粥,很有兴趣,连吃了两大碗,胃口很好……
当然了,丘吉尔能吃这么多,也跟他会谈很顺利有关系,谷雨果然上道,认认真真听着教导,表示之前的考虑太简单了,确实需要向大英好好学习。
不能太早放手,可以想让让卡宾达被保护的独立,一步步教会他们如何建立一个新国家,如何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确实很重要……总不能还没学会爬,就想着走,必须扶上马,送一程,确实很有必要,受教,受教了!
两人谈着谈着又再一次谈到了南洋,谷雨也“交了底”﹐经过日本这番折腾,南洋华人势力遭受重创,土著势力大增,让中国人削弱一番,英荷的统治也容易很多,你放心,战争打完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撤兵,绝不会多待一天。
丘吉尔当然知道中国折腾会削弱土著势力,但问题是中国过去之后,华人势力会明显增强,华人也会不安分,而且有这么强的母国在,大英的统治如何稳定,这也是他最大的不安……
谷雨当然知道丘吉尔的不安,他微笑着询问丘吉尔,“首相先生,如果您回到一百年前担任首相,您会选择英联邦体制,还是会选择整合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三个自治领,归属大英帝国统一领导?”
丘吉尔一愣,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畅想,若是英国本土和三地整合在一起,大英帝国根本不担心来自于美国的冲击。
他点点头,有些感慨地说道,“如果有可能,当然是后者!”
“首相先生,在我看来,贵国现在遇到的困难,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松散的英联邦模式,太容易被分化,很难应对顶尖强国的冲击。
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又鉴于贵国的教训,中国未来在海外省的治理,将会采取中央直辖的方式治理,通过大规模输出移民,加强控制,以形成合力,应对国内外的激烈挑战!
但我国对海外省的治理思路,与南洋华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南洋华人或许需要来自中国的移民,但南洋华侨领袖们,绝不会放弃他们的影响力!
首相先生,您完全不用担心南洋华人会脱离贵国的领导﹖据我所知,他们最大的梦想是成为贵国的自治领,他们不会完全独立的,坦白说,他们需要贵国,或者美国,牵制我国!”
说到这里,谷雨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丘吉尔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不是中国不想吞并南洋,而是他们根本就吞并不了,南洋华人和他们不完全是一条心!
而没有了南洋华人的全力支持,中国人想吞并难度本来就很大,又要冒着英美的尖锐反对,所以权衡一番后,眼前的中国人干脆选择退一步,与南洋华人交好,支持他们成立华人自治领!
想想也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共产党,搞共产主义的,和南洋那帮华人怎么可能搞到一块去?他们完全不是一路人呀!
丘吉尔搞清楚这些之后,心情大好,与土著合作,获取经济利益,是大英帝国最为擅长的,相比于马来人,华人既勤快,又老实,非常好治理,那就让中国人清理一番马来人吧!
不过丘吉尔还是不放心,他很清楚,如果给了中国人足够的机会,中国还是有能力整合南洋的,为了避免意外,他要求派出一个代表团,与中国部队待在一起,参与整顿,配合中国人一起收拾南洋的土著势力。
谷雨笑着点点头,丘吉尔派人盯着是必然的,随他们去!反正他也只是想着礴一把羊毛,并没有长期盘踞南洋的想法。
南洋华人确实是很好的团结对象,但想领导他们,谷雨从来都没有想过,还是让他们安心地充当大英的自治领吧!告诉丘吉尔实情,也是省得他疑神疑鬼,在这个问题上不停找事!
想了想,谷雨笑着问起了大英帝国对新加坡的战后设想,丘吉尔立刻有些紧张,谷雨笑着摇摇头,提醒道,“首相先生,您误会了,战后南洋英属华人邦成立后,新加坡占主体的华人肯定要迁徙到华人邦,我的意思是贵国需要考虑移民问题,这件事必须做一些准备……”
丘吉尔闻言一愣,他不太明白谷雨为什么要此说,但谷雨却提醒了他,新加坡这个战略要地绝不能有太多的华人,要不然就要被中国不断渗透。
谷雨见到丘吉尔若有所思,心里微微一哂,新加坡位置非常好,执政者如果是李家坡那帮人,当然发展得很好,甚至有可能变成亚洲金融中心。
但如果是英国人信任的印度人或者干脆就是马来人统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控制南洋经济的华人,怎么也不敢把家当存在新加坡,亚洲金融中心是不要想了。
新加坡一旦被废,那么香港就会成为未来东亚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战后人民币变人民币,未来中国强大,人民币国际化,放在香港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新加坡被印度人或者马来人控制,会不会变成反华中心,当然会,但李家坡不也是反华中心吗?相比于对中国不太了解的印度人或者马来人,反而是知根知底的李家坡更加讨厌!
至于未来要成立的两个华人邦,因为面积较大,内有马来人那帮土著纠缠,外有南洋省堵在后面,反而不敢搞得太过……
丘吉尔并没有回答谷雨的想法,而是答复他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等到战后再说,谷雨点点头,接着提到了埃及。
谷雨告诉丘吉尔已经有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过中国驻军,但中国没理睬,但问题很明显,英国扶持的法鲁克王朝不得人心,万一战后埃及出现了革命,影响到苏伊士运河的运转怎么办?万一域外顶尖强国,惦记苏伊士运河,支持革命力量……
丘吉尔的脸色慢慢变得很难看,看着慢慢喝着皮蛋粥的谷雨,他一字一句的说道,“总理先生,大英帝国有着强大的武装力量,不畏惧任何挑战!”
谷雨根本不为所动,吃下了一口粥,然后微笑着说道,“当然,我同样相信大英帝国能够应付得了任何挑战!”
就在此时,谷雨提到了第三个问题,那就是巴勒斯坦问题,他听说英国想把卡塔尔酋长迁到巴勒斯坦,他认为很不合适,巴勒斯坦问题太多。
犹太人失去家园两千多年,对立国无比执着,未来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对抗肯定会很激烈。偏偏犹太人有着来自于西方的捐赠,据说美国几个大财团都是犹太人,财力远胜阿拉伯人。
虽然犹太人数量少,但又来自于全世界的支持,胜利者肯定是犹太人,不要说巴勒斯坦,附近的埃及西奈半岛都可能被犹太人占领,未来苏伊士运河甚至会变成国际运河……
所以谷雨认为把卡塔尔酋长放在这样的虎狼之地,完全是在祸害他们,他坚决不同意,这不符合中国的本意,最好换一个地方,利比亚有不少绿洲,战争中也有不少死伤,有些绿洲打成了一片空白,完全可以把卡塔尔迁到利比亚,这是不错的地方……
丘吉尔脸色越来越严肃,他已经听明白了谷雨的暗示,大英帝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面临着两大问题,内有埃及革命力量的反对,外有美国扶持的犹太人可能的东进,英国人能稳得住阵脚吗?
丘吉尔脸色阴晴变化,通过谷雨询问的新加坡和苏伊士运河两个问题,他已经知道谷雨在示好,在告知大英帝国面临的各种隐患,让他赶紧想办法弥补……
为什么如此?或许是为了与大英缓和关系,或许是中国人看到了罗斯福这两天的强势,感受到了不安,或许是其他原因,但不管哪一种,谷雨的提醒都很有意义,他必须领情。
与苏伊士运河的控制可能出现问题,卡塔尔酋长的搬迁简直微不足道,所以丘吉尔笑着说道,“总理先生,既然您觉得利比亚是个好地方,那就让卡塔尔酋长搬到利比亚吧!这非常容易!”
谷雨笑着表示了感谢,然后微笑着说道,“这件事也许对大英帝国是小事,但对中国是大事,必须考虑周到,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