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68章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774 2025-05-12 15:06

  捷报传到总部,参谋们一片欢腾,谷雨和毛泽东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也都长出了一口气,这一场胜利至关重要。

  这一仗伤亡多少,谷雨根本不在意,不要说只牺牲了两千多人,受伤了七千多人,加起来还不到万人,就消灭了一万多日军,考虑到受伤战士一般可以回来一半,也就意味着此战真实的交换比是1:2,这样的交换比非常赚。

  事实上,就算是折损两万人,甚至是参战的四个师打光了,这一仗对共产党也都是巨大的胜利,会让共产党取得巨大的政治主动。

  昨天晚上声明出来之后,今天外界的反应褒贬不一,这样说还算客气的,事实上大部分第三方势力反对共产党的做法,在他们眼里,蒋介石还在抵抗,怎么能对蒋介石进攻呢?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

  至于苏南人民的伤亡,这些人事实上并不算很在意,在他们眼里,这是历史的常态,只要没杀到他们头上,都没事,当然了,也杀不到他们头上,他们比谁都精明呢!

  有不少人以各种名义发言,写文章表达对共产党的不满,而傅作义和两广系则一早公开呼吁和平,共建抗日联合政府云云。

  对于共产党对日的种种说法,很多第三方势力还是一贯的不以为然,甚至是公开嘲讽,共产党有这么大的本事,是不是该收复东三省吗?

  而苏美两国到现在还没有反应,没有反应事实上就是在观望,如果接下来共产党南北两场大战打得不好,共产党的压力将非常大,万一两国停止对共产党的出口,接下来的日子将相当难过。

  现在最难的一战,对万余日军的围歼战成功实现了,共产党的压力大减。从军事上来说,这一战说明共产党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对日军师团一级发动进攻,接下来日军的进攻能力将进一步限制。

  当半个师团都没办法保证安全,日军怎么办?只能以师团为单位,甚至是更多人凑在一起进攻,而如此规模的日军行动,能够选择的线路十分有限,。

  这种情况下,日本要想继续进攻中国,只能大规模增兵,才能达到战略目的,这对日本财政,对日本的战争意志都是巨大的考验,可以说,日本离南下又结结实实迈出了一大步。

  而从政治上说,在蒋介石大败,连续丢失上海苏州,日军已经逼迫南京杭州的情况下,共产党这一场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一反一复的对比,用铁的事实告诉国人,中国打不过日本,是蒋介石太废物,而不是日本人很难打。中国的传统政治就是兵强马壮者王之,已经占据大半个中国,拥有强大的武力共产党取代国民党不是合情合理吗?

  可以肯定地说,此战之后,中国各界对共产党的反抗会进一步削弱,大家都要想办法留后路,毕竟现在不同于前世解放前后,现在是国战,不和共产党在一起,很容易被打成汉奸,二选一,共产党和日本人,绝大部分人能够选择的只能是共产党……

  谷雨笑着说道,“老毛,你的文笔好,你来写一篇捷报吧!”

  毛泽东同志笑着说道,“谷雨同志,八评蒋介石也可以写了,我还是喜欢看你写的!”

  谷雨哈哈大笑,“好,我们一起写!”

  谷雨拿出纸,缓缓写了起来,八评蒋介石,自然是蒋介石政权的未来,随着共产党在北线的伟大胜利,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梦想基本破灭。

  接下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破坏中国的统一大势,为了阻止中国共产党对东三省的进攻,肯定会想法设法拉拢、诱降蒋介石,甚至会拿出非常好的条件与蒋介石停战谈判,以此欺骗中国人民。

  谷雨在文章中对日本人可能开出的条件进行了一些分析,比如对伪满洲国的承认,日本可能使用一些掩耳盗铃的方式,比如南京政府派出经济参赞这样的方式,间接制造南京国民政府对伪满洲国的承认。

  比如对蒋介石勒索的巨额赔款,日本人很可能不会明着要,不过日本人很可能会以给日本提供特别的关税优待,日本人经商优待等方式代替。

  比如给蒋介石提供所谓的贷款,让蒋介石发行的关金券挂靠日元,以此在经济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

  又比如驻军,日本人很可能会答应退出长三角,未来也许只会在上海、青岛、海南岛等少数日本海军可以轻松辐射到的地区驻军。

  这样既可以不用被中国抗日力量严厉打击,又可以控制中国的战略要害,达到长期间接控制中国的战略目的。

  另外还有所谓的中日亲善,联合反共,甚至还会给出蒋介石武器援助等等,这些条款看起来很符合一些反动势力的要求,也没有什么公开的赔款,似乎并不苛刻。

  但恰恰相反,这些条款只要存在一日,中国人民身上的枷锁就会增加无数,不仅会彻底丢失东三省,关内地区也会沦为日本帝国完全的经济殖民地,被日本人长期趴在中国人民身上吸血。

  日本人拿出了这样的条款,蒋介石会不会签署吗?谷雨首先从两党谈判破裂开始谈起,蒋介石不愿意与共产党,联合成立抗日联合政府,并把南京政府的法统交出来,是他反动本质决定的。

  南京国民政府属于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联合支持的反动政权,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不是中国人民的利益,他自然不敢和帝国主义决裂,即便日本人打到南京,他也同样不敢,所以就在这个月,他还在提供庚款赔款。

  而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抗日联合政府,也绝不可能接受任何帝国主义的特权和不平等条约,所以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仅仅蒋介石不会退一步,中国共产党也绝不会退让一步,这是联合政府谈判破裂的根本原因!

  接着谷雨分析蒋介石会不会接受日本人的停战条件呢?答案是很可能,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会逼迫蒋介石接受。

  不接受日本人的条件,南京国民政府会立刻灭亡;而接受日本人的停战条件,构建一个所谓的中日反共联盟,南京国民政府的真面目虽然彻底暴露出来,但还会有苟延残喘的机会。

  蒋介石也知道此举是当汉奸,所以此前他一直在想法设法的逃避,元旦日公开辞职,是想着甩锅给胡汉民,就是想让胡汉民背上这个大汉奸的责任,他好躲藏在幕后操纵。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胡汉民竟然在这个节骨眼病故,蒋介石甩都甩不出去了,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又站了出来,但他还是没有放弃选择背锅侠的努力。

  谷雨分析,蒋介石很可能会携带南京政府掠夺的大量金银,跑到国外成立所谓的流亡政府,同时让部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媾和,这样既可以继续操纵南京政府,又可以继续欺骗中国人民,不用背负汉奸的罪名,可谓两全其美。

  只是这个为了蒋介石,乐意当汉奸的部下,很不好找,必须有足够的声望,才能满足日本人的需要,目前看来国民政府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何应钦最为可能。

  不过据说常何之间表面亲密,但多少有些龃龉,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也和何应钦多有关系,所以何应钦愿不愿意为蒋介石当汉奸是要打一个大问号的!

  除了何应钦以外,南京立法院长,国父之子孙科也可能是蒋介石选择的对象,但孙科毕竟也是有选择的,他愿不愿意毁掉他父亲的一世英名,同样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何孙之后,或许有第三人,比如林森,比如小委员长陈诚,目前到底是谁,还不清楚,不过大家可以拭目以待蒋介石接下来的表演,他肯定会表演的,要不然就不是蒋介石!

  谷雨在分析之后,再一次重申现在代表中国的是抗日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绝不可能承认这样的狗屁卖国条约,不管谁敢签署这样的条约,就是汉奸卖国贼,永世不得翻身!

  同时谷雨也劝说蒋介石,好歹也是做了十年国家领袖的人物,必然会在青史上有一笔,在这个决定他会不会遗臭万年的时刻,最好是有一些底线,不要让那些直到现在还被他欺骗的支持者们失望!

  同时谷雨也劝告那些想着给蒋介石背锅的人,蒋介石的背锅侠可不那么好当,没有做好遗臭万年,和秦桧齐名的准备,没有做好被蒋介石未来出卖的准备,最好不要干!

  而在最后,谷雨也调侃日本人,你们的空军可要看紧了蒋介石,万一被他逃到国外,你们要想找到一个有分量的傀儡可不那么容易……

  谷雨写得很快,写完之后,抬起头,毛泽东同志也写好了一份捷报,同时也把北线大胜的意义写了出来,谷雨和他交换看了起来。

  毛泽东同志的捷报写得文采飞扬,非常吸引人,不过看完了谷雨的八评蒋介石之后,毛泽东同志哈哈大笑,“谷雨同志,你这一招……,哈哈哈……”

  “为了让蒋介石安安心心当汉奸,我也不容易呀!”

  毛泽东同志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两人又修改了几句,这才让秘书交给了宣传委,晚上七点对外公开。

  心情大好的谷雨和毛泽东一起前往食堂吃饭,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谷雨想了想问道,“老毛,你觉得日本人接下来会怎么干?”

  “这要看南线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若是成功诱降了蒋介石,日本可以把南线五个师团抽出来,很可能会对我们发动全面进攻!若是抽不出来,日军的重点只会是北线热河!”

  “现在就看蒋介石怎么选择了?”

  “这个人投机了一辈子,这一次应该还会投机,现在一要看他的做人底线,二要看他的国际眼光!”

  “蒋介石的底线,说到底还要看日本人的开价,而日本人的开价,说到底还要看和我们的战斗结果!”

  “哈哈,确实如此!”

  “至于国际眼光?蒋介石搞封建权谋也许还行,国际眼光,不是我瞧不起他,他是真没多少,但是他手下倒确实有一批人才,现在就看他听不听了!”

  毛泽东同志摇摇头,“听,又如何?不听,又如何?屁股决定脑袋,蒋介石实际上没有选择!”

  谷雨点点头,这个时候毛泽东同志有些感慨的转移了话题,“现代化战争真是打不起,光光炮火准备,就打掉了一万枚火箭弹,我听南汉宸同志算过账,一枚火箭弹至少要抵两个中农一年的劳动所得!”

  谷雨斟酌了一下,“所以更要加紧建设呀!这一次我们只敢搞十分钟的炮火准备,这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战争只会越来越残酷,一次发射几十万发,甚至上百万发炮弹都有可能,必须有强大的生产力才能支撑!”

  毛泽东同志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得点点头,越是这样的战争,越能体会到国力上的巨大不足,只能一边打仗,一边建设,要不然什么时候才能去日本阅兵。

  当天晚上七点,共产党在北方的胜利,还有八评蒋介石,被爆了出来,举国欢腾,甚至于连南昌城内都有人放起了炮竹,这应该是南昌有收音机的富贵家庭放得,连他们都在放炮竹吗?

  看着外面隐隐的炮竹声,听着八评蒋介石,何应钦手里拿着今天下午蒋介石的电报,哭笑不得,没想到竟然让谷百生说中了,蒋介石竟然来电报让他主持对日谈判……

  他何敬之是为了政治利益,与日本人交好,但他可不想当汉奸,这个度他是知道的;就算当汉奸,那也得是实权汉奸呀,当汉奸还要受蒋介石的幕后操纵,鬼才当汉奸,好处在哪里?

  谷百生说的没错,蒋介石确实把钱都拿走了,他得到的消息就这样,而没了钱,这个汉奸有什么滋味?再说了,就算有钱,以日本人那副德行,也会抢得精光!

  日本人是什么德行,他比谁都知道,都到了这一步,蒋介石还要算计他,那也别怪他翻脸了,何应钦想了想,把南昌城防司令徐庭瑶叫了过来,将蒋介石的电报给他看,然后又指着收音机说,“连接下来的动作,都让人家猜透了,唉!”

  徐庭瑶看完了电报,五雷轰顶,“真要和日本人和谈?”

  “谈,至少有一条生路,不谈,立刻就会崩溃,你会怎么选择?”

  “就不能和共产党谈判吗?”

  “共产党要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仇结得太深了,但凡有一丝可能,南京政府的法统都不可能让的!

  委座也早就说过了,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两人沉默了一会,“部长,接下来怎么办?”

  “我虽然亲日,但汉奸绝不会去做,这个谈判谁爱谈,谁去谈,我绝不会去谈!我就留在南昌,与共产党拼一把,尽量为党国多撑一些日子,给共产党一个深刻的印象!

  月祥,恶人我来做,好人需要你来做了!你与我不同,你是皖人,与谷百生是同乡,又精通机械作战理论,是当世难得的人才!你要勇敢的承担起责任!”

  话语之间,何应钦已经露出了托孤之意,徐庭瑶苦笑着说道,“部长,您太高看我了,谷百生是共产党人,同乡之谊他们从来都不会在意!而且大别山中还有一个月祥街,我和他们的仇同样结的很深!”

  “连卫立煌都放了,还会在意你那个月祥街?放心吧,谷百生不会跟你过不去的!这个年轻人,我研究了很久,他搞的是另外一套,与苏俄并不完全相同,你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徐庭瑶沉默不语,何应钦叹了一口气,劝说道,“我们得为下面人考虑呀!他们学了一身本事,死在外战战场中,还有烈士之名;若是死在共产党的劳改营,那实在太委屈了!”

  “部长,我们离不开你呀!”

  “都这个时候,还说这种话干什么!”何应钦很不高兴,“我无儿无女,也已经年近半百,死了也就死了,可你们还年轻,陪着我殉葬吗?”

  何应钦下定了决心,所以当天晚上,就给蒋介石发了电报,力推谈判重任,何应钦还推荐蒋介石的心腹陈诚来做这件事,意思很明显,这种出卖祖宗的事情,要做让你的亲信来做,别让盟友来做。

  蒋介石气得连撕带扯,将这份电报撕得粉碎,谷百生这个八评蒋介石,对他的杀伤力太大了,把他未来可能的动作彻底堵死。

  何应钦不背锅,孙科更绝,听到共产党的八评蒋介石之后,竟然连夜对外公开发表声明,表态与日本人抗战到底,绝不妥协。

  娘希匹,一个个都不愿意承担起责任,难不成真要让他这个领袖来背锅?这个锅实在太重了,我也背不动呀!

  蒋介石被共产党这一招搞得方寸大乱,一时半会根本想不好更好的办法,问题是他想不出办法,鬼子等不及了!

  这一天晚上,日本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上万日军三天不到被全歼,这事实上不算太大的新闻,毕竟几年前,有过日军旅团被共产党全歼的先例。

  但此次与过去大不一样,此前的几次失败,日军均败于轻敌冒进,被六七倍于帝国军人的共产党武装包围,共产党往往需要付出几倍的伤亡,才可能击败帝国军队。

  而此战共产党前后出动了上百架次战斗机,使用的重炮竟然有数百门之多,中村支队是活生生被共产党被飞机和大炮给炸死的!

  共产党实力的飞速增长已经到了日本帝国绝不能容忍的地步,绝不能让共产党轻易统一中国,所以日本内阁做出了决定,必须尽快加强帝国陆军的装备,增加重炮,增加陆军飞机,在火力上彻底压倒共产党。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终于做出了决定,一定要彻底捣毁共产党在太原的军工基地,而在此之前,日军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与蒋介石停战,事实证明蒋介石已经不是帝国的主要对手,再盯着他打,已经毫无意义,现在武力威胁已经达到目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政治诱降,让他挡在前面,不能让帝国再在南方折损兵力!

  而要做到政治诱降,日军需在拿下南京后停止进攻,同时必须掩饰正在苏南发生的一切,不能再任由支那派遣军乱来,那样只会增强中国人抵抗的意志,同时不断增加蒋介石投日的难度。

  第二件事就是要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加强对共产党的封锁。美国苏俄德国大规模向共产党出口各种装备,严重损害了帝国利益,过去太过忽视,现在必须重视起来。

  需要督促苏俄严格遵守中立条约,不得再向共产党出口飞机和各种军用机械设备;对美国,则采用外交手段,督促美国人减少对中国的出口;

  而对广东军阀陈济棠,对法国人则采用威胁的办法,督促两方不得继续放共产党进口,为此日本政府要求驻华第三舰队,要加强对广州、香港和法属越南的威胁。

  第三件事就是要封堵共产党对满洲地区的侵扰,并为最终击败共产党进行相应的战争准备。

  参谋本部提出了一个对共产党驻扎在冀东和热河十几万军队的报复方案,内阁研究之后,认为有必要执行,这也是为了下一步对共产党总决战的需要。

  若是共产党可以连续袭扰北宁线,关东军没办法东出,光靠海军运输,能够动员的兵力相对有限,所以要想和共产党总决战,必须全取热河。

  考虑了此前的失败,参谋本部认为日军需动员七个师团,另外还需要配置大量重炮兵和航空兵,需要立刻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当然了,也必然要做一些人事上的调整,关东军参谋长东条和副参谋长石原表现不佳,这一对冤家被同时调走。

  东条在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而且剃刀东条又比较会做人,所以东条获得了机会,回到国内担任陆军技术本部部长,发挥他执行力强的特点,尽量多生产一些大炮坦克,以对付共产党。

  相比于东条,不会做人的石原莞尔虽然有板垣征四郎这位老领导,但日子相当不好过,这一次虽然没有被发配到无兵无卒的舞鹤要塞司令,但也没有如他所希望的那般,被派到支那派遣军与蒋介石谈判,大家都怕这个奇葩的家伙丢了帝国的脸。

  最后石原莞尔被丢到了桦太厅,也就是南库页岛,让他去防御苏俄,打了这样的败仗,石原自然要有一个交代,当然了,这在一些人眼里只是暂时的,等到对共产党发动全面进攻,石原做一个师团长还是有能力的。

  而新任关东军参谋长,则是共产党的老冤家冈村宁次中将,岗村是天皇的宠臣,对共产党又多有研究,他担任此职自然很合适。

  而岗村的副手,副参谋长则是笠原信雄少将,笠原曾经担任过驻苏武官,对苏俄比较了解,和东条英机关系较好,由他来协助岗村的工作,自然十分适合。

  除了关东军进行人事调整以外,日军也对华中派遣军进行了调整。此前日本特意成立了华中派遣军,松井石根继续担任总司令,并提升为朝香宫鸠彦则临时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由这位天皇叔父,代表天皇享受攻占中国首都的荣耀。

  这段时间,松井石根和朝香宫鸠彦被中国共产党责骂制造了多起惨案,为了避免国际舆论的影响,态度相对缓和的多田骏中将被调到华中派遣军担任参谋长,同时日本政府决定增派一些宪兵以维持军纪。

  日本政府希望用这样的方式,释放出缓和气氛,并与蒋介石尽快达成协议,甚至于蒋介石推出来的背锅侠也能接受。

  至于可能的谈判条款,日本政府苦恼的发现八评蒋介石都写得很清楚了,该死的共产党,他们捣什么乱……

  五相会议决定,需要报告天皇批准,裕仁皱着眉头,无可奈何的签字批准,对于中国的现状,裕仁也头大无比。

  如果可以选择,裕仁绝对希望回到九一八前,可惜回不去了,共产党把话说得那么绝,战斗力那么强,只能想尽办法削弱共产党的力量,甚至于攻陷南京的荣耀都显得暗淡。

  到了1月24日,日军全线推进到南京周边,南京警备司令林蔚下令撤兵,放弃了南京,此时与前世不同,与共产党有所联系的林蔚也害怕南京出现空前的惨案,所以他做了不少工作,放开让南京老百姓逃跑。

  虽然逃跑的过程中十分混乱,虽然城内还有不少人,虽然日本人还很残暴,此后南京制造了不少惨案,国民党败兵和老百姓死伤同样惨重,但最起码没有造成前世数之不尽的悲剧,这是共产党的实力换来的……

  到了1月27日,国内形势已经比较明朗,日军夺取南京嘉兴后,终于停了下来,并再一次通过英国大使向蒋介石提出了停战谈判要求。

  日本急于与蒋介石停战,解决共产党问题,拿出的条件好了许多,没有了赔款,各项条款欺骗性相当强。

  躲在杭州的蒋介石见日本人停在了嘉兴,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虽然没有公开答应日本人停战的要求,但双方已经开始了秘密接触,到了这一步,就算是饮鸩止渴也得干呀!

  在何应钦、孙科相继拒绝后,蒋介石还不放弃,他看中了名声很大的胡适,想让胡适做谈判代表,不过胡适虽然是低调俱乐部的重要一员,但此人最擅长的就是不沾锅,谷百生的八评说得那么清楚了,他怎么可能蹭这股浑水。

  最后蒋介石挑来挑去,挑中了周佛海,蒋介石非常不喜欢周佛海,这家伙蹦来蹦去,一会是共产党,一会是他,一会是汪精卫,汪精卫死后,又向他靠拢,简直就是一个文人冯玉祥。

  上海事变后,周佛海又是低调俱乐部的重要一员,蒋介石觉得这样的人在此时可以派上用场,就让他和日本人接触吧,这个时候他不上场谁上场,要是有什么问题,到时候拿他当替罪羊,方便的很。

  当然了,为了谈判,也要给周佛海一个比较显眼的职务,行政院副院长兼任外交部长,这个职务够大了吧,周佛海应该很满意。

  汪精卫意外死亡后,周佛海在政坛中彻底没了后台,他又是共产党叛徒,根本回不去,所以即便知道蒋介石此举有可能包藏祸心,周佛海也没有选择,只能上阵。

  当然了,周佛海并无任何反感,甚至是欣然接受使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任外交部长,意味着一举成为国府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只要和日本人把关系打好了,他在未来自然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别看共产党蹦跶的厉害,中国绝不会是日本人的对手……

  相比于周佛海的欣然应允,蒋介石亲自选定的接班人顾祝同则不然,蒋介石选择顾祝同,是无奈之举。

  何应钦不愿意承担责任,但他选择在南昌死守,蒋介石也无话可说,总不能把他逼到共产党一边吧,万一逼急了,何婆婆跑出来吼几句,黄埔系立刻土崩瓦解,蒋介石再无翻身的机会。

  而他的铁杆亲信陈诚,则是国民党内少有的清廉之人,又是干女婿,蒋介石既然把福建交给他,自然不会让他做这样的活,而且陈诚也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勉强他做,只会把陈诚逼到共产党一边。

  陈诚与邓演达关系莫逆,蒋介石还给了陈诚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想法设法拉拢国民党左派,李济深、黄琪翔、章伯钧等人现在左右为难,正好可以拉拢,互相联合起来,毕竟大家曾经是一家……

  所以能够选择的只能是有粥桶之称的顾祝同,顾祝同平庸,听话,能力有限,不拉帮结派,没有自己的小圈子,而且顾祝同为人宽松,很会拉关系,与杂牌军关系较好,与共产党又多有仇怨,所以顾祝同可以有效的拉住队伍,又不至于脱离了蒋介石。

  顾祝同又是低调俱乐部的一员,他来做这样的事情,日本人也能接受,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顾祝同不乐意,主张对日谈判和投日是两码事,不过蒋介石对顾祝同还是有办法的。

  1月27日,徐州行营主任被秘密招到杭州,蒋介石温言告诉顾祝同,何应钦要坚守南昌,军政部需要有人负责,他是最合适的人。

  蒋介石准备让他担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任军政部长,顾祝同就算在驽钝,也听到了蒋介石的想法,他立刻表态自己能力不济,实在难当大任,并推荐陈诚担任此职。

  蒋介石先是说了一番陈诚的不合适,资历不够云云,然后感伤的说道,“墨三,你跟随我最早,我也最信任你,在这个时候,你难道也想离开我吗?”

  顾祝同眼泪汪汪,低头不语,谷百生那个八评,我又不是不知道,你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呀!汉奸是能做的吗?跟秦桧一个名声呀!

  蒋介石见状,不得不又说了一番安慰的话,这一次日本人的谈判条件很不错,是真正的停战谈判,我们只要忍辱负重,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撑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就一定可以等来国际形势的变化。

  顾祝同还是不做声,蒋介石想了想,拿出了一幅字,“忍辱负重”,在这幅字上蒋介石亲笔写着顾祝同妻子许文蓉惠存,下书蒋介石、常宋美龄及年月日。

  更重要的是,为了让顾祝同安心,蒋介石又给顾祝同一张美国银行的存款单,高达五十万美元,足够顾祝同子女安稳过一辈子了,说白了就是买顾祝同安心,甚至有可能,也包括顾祝同这条命……

  蒋介石都做到这一步了,顾祝同怎么办,没办法呀,再不接过来,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接下来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顾祝同只好擦了擦眼泪,勇敢的接过了副委员长的任命,而这个任命一出,谷百生的八评蒋介石立刻成了天下奇文,谷百生猜得真是准呀!

  各种嘲讽的文章立刻存出不穷,而对共产党进攻国民党的指责声则立刻小了下来,谁让蒋介石这么不争气的!

  蒋介石自然知道民间的嘲讽,但鲁迅写得好,真正的勇士,会直面的惨淡的人生,蒋介石自觉现在为了党国的存亡,已经竭尽所能。

  除了让顾祝同背锅以外,蒋介石同样很清楚,跟随顾祝同投靠日本的军队肯定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蒋介石开始想法设法的调动中央军精锐,向南方集中,做好向福建,乃至于广东的准备。

  就在蒋介石全力为未来布局的时候,共产党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全歼日军中村支队后,长沙的鲁涤平考虑再三,最终选择提前起义,加入抗日联合政府,1月26日,已经变成死地的长沙和平解放。

  不过鲁涤平也很会做人,在长沙和平解放前,长沙的中央军一个师,何键部转移北上,与关麟征的25师,粤军一个师、驻守岳阳的湘军何键残部与白崇禧合兵一处,凑齐了十万余人,准备坚守武昌,顺便也跟共产党谈一谈所谓的联合政府问题。

  不过13兵团下辖的滇军三个师在朱培德的影响下,戴安澜的96师在徐庭瑶的影响下,并没有遵守命令,而是待在原防区不动。

  关麟征闻讯后,大骂戴安澜,不过白崇禧此时也没太大底气,他觉得这四个师也没什么实力,只剩下几个团而已,去不去武昌意义也不大,反而会损耗粮食,这样挺好。

  而此时,负责解决白崇禧的徐向前兵团,正水陆并进,向着武昌进军,徐向前兵团装备不算很好,并没有装备火箭炮团,每个军只下辖了一个野炮团,但该兵团还携带了一个炮兵军……

  1935年前后,从意大利购买的两条二手火炮生产线,经过将近两年的不断调试,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加工火炮。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生产出来了25门105mm榴弹炮,虽然产量低一些,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该生产线产能正在不断释放,最终可以达到月产15门榴弹炮的产能。

  除此以外,还有多达七个炮兵团的75mm口径火炮,这里面有一百五十多门二手意大利火炮,经过检测,还可以继续使用,那自然舍不得浪费,继续使用。

  这150多门炮,过去一年训练用了不少,估计经过几次战斗后就将基本淘汰,所以部队也不是很心疼,用来打国民党正合适。

  其他四十多门炮的炮身则改成迫击炮,剩余的八十多门炮则是刚刚生产出来的75山炮,虽说落后了一些,但还是可以使用的……

  而从法国进口的月产30门的二手105mm火炮生产线,也正在安装之中,预计1937年下半年可以进行试生产。

  而随着更多的苏俄专家出现,这几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肯定会加快,当然更换口径现在根本不可能,共产党也没有想更换的意愿,先这么凑合着吧,等到二战结束后,这些落后的生产线到时候再取消也来得及。

  有如此强大的火炮,徐向前同志摩拳擦掌,准备跟国民党好好算一算大别山的账,白崇禧不老实正好,要是都老实了,还怎么立威……

  而在南昌,解放军三个军二十万人,已经逼近南昌,南昌外围战斗打响,何应钦公开发表声明,斥责共产党名为抗日,实为打内战,表示要与共产党决战到底。而与此同时,得到何应钦授意的徐庭瑶则转移到了九江,并与共产党取得了联系……

  而在安庆,蒋介石见到共产党的进攻瞄准的是安庆,也进行了调整,他下令两淮地区的杂牌中央军重兵集结于徐州。

  顾祝同离开之后,蒋介石启用刘峙指挥徐州的部队,并在津浦线和陇海线东段集结,试图防守住黄淮地区,孙连仲部战斗力相对还不错。

  也被蒋介石放到了徐州,蒋介石对孙连仲比较放心,当年老孙被共产党的宁都起义坑得不轻,和共产党仇怨不少,蒋介石自然不怕孙连仲乱来。

  安庆守军会同转移过来的中央军第一师留守四个团、第三师这些精锐部队在爱将胡宗南的指挥下,坚守安庆,若实在守不住,蒋介石也同意胡宗南撤到往南,与蒋鼎文会师,尽量据守坚城,若实在守不住,以保存实力为上……

  而在北方,傅作义继续呼吁和平,同时与青岛的日军对峙,经过一系列扩军,傅作义此时已经扩充到三个军,他又和共产党达成了协议,以五百万人民币的油料等物为代价,从共产党手里购入两个山炮团和迫击炮,以及相应的炮弹。

  傅作义认为,以此十万之众防御青岛日军还是可以的,所以他现在并不着急,当然了,他也没有打击共产党在山东活动的想法,而共产党也不在山东闹腾,双方很有分寸,各忙各的……

  相比于傅作义的不慌不忙,29军与共产党的谈判正在进行当中,共产党的谈判代表告诉宋哲元,现在只要做好平津地区企业、大学和文物的搬移就可以了。

  你们在平津反而可以作为缓冲区,帮助我党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进口一些不方便进口的东西,所以不着急,先把把29军上下的思想工作做好。宋哲元、张自忠对此十分满意,这也符合他们的想法,先拖着也好,也许能等到转机呢……

  而此时最热闹的热河,也慢慢停歇下来。鬼子吃一堑,长一智,不敢再浪了,各部选择了撤退,并放弃了赤峰,集中重兵于平泉、凌源,堵住共产党东进,掩护辽西走廊安全,不至于被共产党重兵突入。

  而共产党也乘机拿下了赤峰,并击毙张海鹏,至此第二次热河冀东战役以共产党大获全胜告终,前后共击毙日军14000多人,击毙俘伤伪军八万多人,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当然了,此时各方的注意力都不在赤峰,而在南昌,蒋介石希望何应钦能够多守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掩护住腹地,同时从日本人那里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这甚至也是日本人所希望的,他们非常希望蒋介石的中央军能有一定的防守能力,万一被共产党突破到长三角附近,这五个师团是撤还是不撤?

  同样也就在此时,万里迢迢来到了西班牙的中国志愿军,颇受苏俄同志的重视,把一批国际纵队成员安排到志愿军,组成了一个师,而他们第一仗的对手则是西班牙叛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