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00章西南风云下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147 2025-05-12 15:05

  斯大林这一次与谷雨的电报往来十分愉快,斯大林还十分关心的询问起滇西那只英雄的共产党军队,听说徐世淼同志只是一个师长,斯大林认为他至少可以做一个军长……

  斯大林御笔钦点,意思很明显,共产党方面在滇西自然再一次增兵,所以根据中央的决定成立了缅甸志愿军,既然美苏都愿意出血,谷雨自然要做好棋子的角色,他决定在缅甸和英国人好好较量一番。

  原五军团主力红十三师和少共师一部合编的第七十八师,新增援上来的红24军等部改编的第29师奉命增援缅甸前线。

  缅甸志愿军为纵队级编制,司令员由徐世淼同志担任,政委由九兵团政治部主任曾日三同志担任,曾日三同时担任缅甸志愿军的前委书记。

  之所以选择曾日三,一是因为他是著名的曾国藩家族后人,可以说是出身名门,又在湖南政府中工作过,比较容易与帝国主义者和缅甸地方势力那些神仙打交道;

  二是跟曾日三同志的性格很有关系,曾日三性格温柔文雅,很喜欢读书,甚至被一些同志认为,有些胆小怕事,不过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他还是一步步的成为了坚定的革命战士,这样的性格,也能和徐世淼配合好,同时也肯定会坚持中央管的政策。

  三跟曾日三同志的人脉有关系,他的资历很老,参加过湘南起义,上过井冈山,担任过总政治部秘书长,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两位同志对他都十分熟悉,也都很欣赏他,在考虑缅甸志愿军的政治委员人选时,曾日三同志自然成了首选。

  而从他的出身,谷雨就知道了曾日三同志大概率牺牲在西路军战场上,对他多少有一些怜惜,而且他的级别担任军政委也无话可说,就这样曾日三同志获得了这样一个大彩头。

  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彩头,因为谷雨对缅甸志愿军的规划非常长远,这只部队不仅仅现在存在,未来还将长期存在。

  成立志愿军自然是为了表明此战的性质,中国军队并不是侵略缅甸,而是志愿加入缅甸各族联军,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这是此时的政治正确,到了这一步,也该亮明旗号了。

  志愿军需要有人邀请,所以为了配合志愿军的建立,缅甸各族联军的上层也已经在筹划建立缅甸联邦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将坚持三大原则各民族邦平等、高度自治;缅邦不会压迫、侵略各少数民族邦;各民族邦可以退出联邦。

  而按照中国方面的提醒,缅甸联邦临时政府划定的未来地图中,还包括了未来印度的东北部地区和安达曼群岛,这些地区的居民普遍有典型的黄种人特征,其祖先大多来自缅甸、泰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缅甸临时政府把他们划入地图,完全说的过去……

  缅甸联邦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将与中国抗日联合政府建交,同时双方将确定两国边界谈判的总原则,那就是在缅甸王国与清朝的实际控制线基础上解决两国边界问题……

  谷雨希望与周边国家建立起基本的领土谈判原则,那就是与英法等国殖民地独立之后,未来关于边界的谈判,应基于清朝与这些地区的传统分界线进行谈判,而不是英法日殖民者与清王朝之间的谈判,中国共产党不认英法日殖民者欺负清王朝强行制定的边界线。

  而与此同时,中国与苏俄未来的谈判,因为是清王朝和苏俄的前身帝俄之间进行的,不存在殖民者插手,谷雨可以接受在原有边界线的基础上谈判,讨价还价一番予以承认中苏现有边界,将中苏边界敲定。

  虽然中国吃了超级大亏,但谁让老毛子强大呢,谷雨并不想把宝贵的国力浪费在和苏俄的长期对峙上,他愿意与苏俄在边界地区实现军事互信,甚至他也愿意接受外蒙高度自治。

  但谷雨接受这一切的前提是那些属于中国的地方老毛子没理由占着不放,比如完整的黑瞎子岛,必须归还中国。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苏俄必须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承认外蒙是中国固有领土、苏俄驻军及其顾问撤出外蒙、中国有限驻军,最起码也要驻扎公安部队,这是主权的象征,不可能有任何退让……

  与苏俄的边界谈判,谷雨能够接受的时间点是二战后,苏俄还没有爆炸原子弹这段时间,最迟不能超过苏俄发射洲际导弹,说到底也不过短短几年,最多不超过十年。

  这段时间是斯大林统治晚期和苏俄政坛到玉米控专权时代的过渡阶段,苏俄高层的脑子还算正常,谷雨可以和他们谈判,过了这个时间点,苏俄挺过了二战后的虚弱期,尾巴翘得老高,那就根本没办法谈了……

  这是谷雨对苏俄做出的最后,也是最大的妥协,如果在这个时间段,苏俄在这些原则问题上没有给出中国满意的答复,中国和苏俄之间现在这种有些距离的盟友就将彻底破裂,这是谷雨给苏俄最后的机会。

  谷雨的内心深处,非常希望苏俄能够保留下来,可以衰败,但不要顷刻间四分五裂,虽然北方有这么一个巨人,日子相当难过,但苏俄的存在也会有效的吸引美国人的注意力,可以给予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育期,中国的发展还需要时间,老美也需要人制约……

  但这只是谷雨美好的愿望,有些事也由不得他,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具体到此时此刻,谷雨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他不能白做打手,必须有相当的收益。

  前世周边小国占了太大的便宜,谷雨本来就不忿,那个时候,中国翻身太晚,有些憋屈属于无奈之举,但现在形势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成为了美苏摧毁殖民体系的打手,自然不可能承认殖民者制定的一切,虽然还谈不上继承这些殖民者的权力空间,但总不能白干活,应有的报酬也是要有的!要是有谁不服气,那就狠狠打一场了,连它们的爹都不怕,还在乎这些畏威不畏德的二鬼子!

  谷雨并不在乎、也并不看重中缅边界新拿到手的那些土地,现在拿到的那些土地,他也做好了二战后归还一部分给缅甸的准备,即便是密支那,谷雨也无所谓,如果有必要,还给缅甸也是可以的。

  相比于长期控制在缅甸手中的密支那,中国对八莫的法理权清楚明白,中国丢失这个中缅口岸,是在缅甸亡国后,所以中国拿回这个口岸合情合理,绝对站得住脚,而有了八莫之后,密支那根本不重要……

  谷雨真正看重的是大金沙江的通航权,谁让这条河直接通向印度洋呢,谷雨并不认为英国或者二战后的美国,会同意中国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这些海权国家对港口的重视,远远超过中国。

  谷雨能做的只能是退而求其次,获得大金沙江的通航权,而八莫在大金沙江边,自然是中国拥有通航权的法理基础。

  从头到尾,谷雨都没有任何侵略缅甸的想法,一个大国的领导人,最重要的节制自己的野心,尤其是现在的中国,一点都不强,忍耐是必须的,但光光忍耐不行,必须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而对缅甸未来的规划,就是为未来考虑。

  随着共产党拿回了江心坡,麦克马洪线自然也被中国打回去了,未来在藏南问题上就比较主动了,当然了,在谷雨这么时代,藏南问题应该不太可能再出现了,印度东北部回归缅甸不是更好吗?

  要想实现这些,缅甸志愿军不仅仅现在可以存在,二战结束后同样也会存在,在未来印度独立前后,志愿军将帮助缅甸拿回临时政府划定的所有地盘,为此肯定要和印度人自然要狠狠打一仗,反正这一仗迟早要打,晚打不如早打。

  同时中国也乘机把中印边境的战略要点拿到手,这样一来,未来拥有上亿人口的缅甸和拥有十来亿人口的印度必然就成了仇人。

  这样一来,未来印度的两侧巴基斯坦和缅甸都是死敌,同时也丢失了安达曼群岛,印度的未来自然被限制得不轻。

  未来不管印度怎么折腾,中国利用西藏的高海拔带来天然地势和两翼巴基斯坦和缅甸的威胁,可以很好的制约印度,而且这两国都联通印度洋……

  而在中国的帮助下,吃下了这么两块肥肉,缅甸肯定也会非常满意,这是缅甸历史上从未有的领土扩张,他们绝对会吃撑。

  有了这么多好处,自然也不可能与中国闹腾什么麦克马洪线,为江心坡、野人山这些不毛之地与坚定支持他们的中国闹翻,怎么算都划不来。

  缅甸内部四分五裂,国力孱弱,要想和印度这等顽固坚持侵略路线的地区小强抗衡,帮助他们立国、还帮助他们开疆的中国自然就是缅甸最大的靠山,所谓中缅友好靠印度,有了印度的帮忙,缅甸一定会变成全天候的战略伙伴。

  事实上即便缅甸中央政府不听话,谷雨也能接受,同样一块战略要地控制在谁的手中完全不一样,安达曼群岛控制在缅甸手里,总比印度手里好,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道理,谷雨同样清清楚楚……

  所以那张地图自然就需要提前出炉,等到这张地图被整个缅甸看到,必然会成为缅甸各界的共同意识,谁都希望自己的国土更大,谁也不敢承担丢失这些地盘的责任,而虚弱的他们能靠的只能是中国……

  谷雨猜得没错,他提出的地图被34师的同志提出后,这些地方势力几乎是立刻全盘接受了这张地图,此时此刻,这些人并不相信他们的起义能够完全成功,但是闹腾一番后,英印当局肯定会更多的收买他们,他们的独立性也就更强。

  所以出来闹腾的人越多自然越好,这样英国人更可能让步,即便不让步,万一扛不住英国人,他们也可以向这些地区转移发展,这样可以支持的更久一些。

  因而地图出现后,这些地方势力迅速派人前往这一地区进行这样那样的宣传,甚至还送出各种武器,还把共产党的游击战术传播过去,策动地方势力站出来反抗英印当局的侵略……

  而与此同时,为了增强起义队伍的实力,并且在未来给缅甸政府埋雷,让他们不至于不听话,谷雨也电告34师,让他们尽全力支持国内跟随出征的各少数民族同胞。

  谷雨希望这些少数民族土司尽量从国内召集本民族,与缅甸同一民族的土司合兵一处,尽量在缅甸多占据一些地盘,而他们占据的地盘,缅甸志愿军也都会认可,出现争端时,也会偏向他们。

  谁都乐意多占地盘,国内的土司自然不例外,而且他们也知道共产党的控制力更强,更加强势,未必能够长期保持独立性。

  而这些被战事滋养野心的土司们此时多少也有一些独立意识,共产党的提议自然投其所好,所以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群众呼兄唤弟也带着简陋的兵器出现在缅甸战场。

  有了这种种手段,这一场缅甸人民的反英大起义,变得越来越大,不仅仅缅甸,周边各个民族势力,相继掺和起来,而起义联军的声势也越来越大。

  谷雨很清楚,这个所谓的几十万联军现在虚弱得很,要想打败英印殖民地军队,能靠的只能是缅甸志愿军,而要保证三个师四万人的后勤补给,同时将缅甸收集过来的粮食和各种财富迅速运回国,滇缅公路必须尽快修通。

  但滇缅公路多达几百公里,云南才刚刚解放,即便各族群众反英态度很坚决,又有劳改营和美国运过来的工程机械可以用得上,但还是需要时间,最起码也要大半年。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缅甸志愿军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援助,自然比较虚弱,为了尽可能减轻志愿军的压力,谷雨指示34师让各族联军分散到缅甸各地和印度,让缅甸反英大起义变成整个英印殖民地的反英大起义。

  很简单的道理,英国人调了这么多殖民地军人过来,印度自然空虚了,你们想法设法去印度折腾吧,尽量多抢一些,把印度的铁路能扒多少,扒多少,让这个印度都闹起来,大家伙也都安全了。

  与此同时,谷雨要求34师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多打运动战,游击战,伏击战,没有很大的把握,不要与英印军队硬碰硬,先试探一番,看看对方的战斗力,再决定怎么打,等到增援部队上来后,尽量打几个漂亮战……

  徐世淼按照中央的指示,开始调整部署,很快被联军中的投机分子传到了英国人耳中,英国人听完之后,惊骇无比,要是被共产党这么折腾下去,英印殖民地就算剿灭了缅甸大起义,也会七痨八伤。

  英印方面一方面紧急联系英国国内,让英国政府想办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绝不能让中国共产党在这么闹腾下去了,缅甸也就罢了,要是印度本土闹腾起来了,那麻烦就大了。

  英印殖民者也调整了部署,加大了对缅甸海上和陆路的封锁,但英印殖民者自己也很清楚,根本不可能封锁得住,英印当局的控制力没到这个程度;

  所以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集中主力先将34师打败,或者将他们赶回中国,绝不能再拖了,等到中国共产党修通了滇缅公路,可以不断增援,问题就将异常严峻。

  但问题在于,英印军队可以轻松的击败缅甸联军,但是并不能迅速的击败共产党34师,共产党部队都是轻装部队,有缅甸造反势力的支持,他们反而比英印军队更熟悉地形。

  34师通过或前或后不断的运动,把英印军队调动了一番,然后连续运动作战,一仗就干掉了英印军三个营,半天不到两千多英印军被消灭,首战失败,出师不利,英印方面恼火无比,不过恼火之余,英国人也意识到光靠武力,很难解决问题。

  如果是英缅军被偷袭,英国人还有些不服气的话,那么这一次被收拾,英印军已经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真得很有战斗力,所以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起来。

  事实上,英国人并不知道首战比较小心的徐世淼,在搞清楚了英印军的战斗力之后,胆量大了许多,他准备玩一把大的,而在此之前,他开始步步撤退,毕竟英印军有三万多人,还在不断增兵,只有让英印军分开了才有歼敌的机会……

  此时英国和中国共产党方面也有一些接触,为了解决万县事件,中英商会已经成立,起到了临时外交机构的作用,但随着英国炮击共产党安庆部队,共产党报复进军缅甸,中英矛盾进一步激化,闹成现在这样,外交渠道肯定谈不拢。

  为了迫使共产党妥协,英国方面使出了最擅长的本事封锁,共产党要搞工业建设,又有大批外贸出口,虽然他们深处内地,英国人打不到,但是他们同样有不少限制。

  偌大的共产党根据地只有四个口子,苏俄通道,天津通道,长江通道,滇越铁路通道,只要对这四条通道下手,共产党迟早要服软。

  苏俄通道英国没办法,但苏俄通道非常难走,共产党的运输成本很高,只有苏俄产品和一些不方便进口的物资才会走这条通道,所以英国人并不在意这条路。

  其他三条通道,英国人都在想法,也都陆续开始了行动,在天津,英国人勾结日本人,照会29军,要求严格检查天津进出口货物,英国的军舰也已经出现在天津港;

  与此同时,英国的军舰开到了宜昌,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上溯四川的各种船只进行检查,即便是东北军的船只也不例外;

  而在滇越铁路方向,英国外交部照会法国,要求法国封锁滇越铁路,同时警告法国,如果再不限制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法属越南同样也会出问题。

  英国人的办法似乎起到作用了,共产党从天津转口的煤炭数量急剧下降,而东北军也不再通过宜昌运输货物,唯一遗憾的是法国人没有答应英国的要求。

  虽然法国人很同情英印殖民地的遭遇,但是共产党已经保证不会闹腾到法属越南,甚至还答应不允许越共在共产党根据地建立分支机构。

  所以法国人选择了死道友不死贫道,与共产党勾勾搭搭,共产党的订单和运输费多香,英国人一份照会就想让法国让步,凭什么!

  除非英国人拿出足够打动法国的筹码,比如严格压制德国,否则法国人没有任何理由,阻断这条通道的运输,骨子里法国也非常害怕英印殖民地发生的一切,出现在法属越南,所以法国政府在六月底已经决定向越南增兵。

  虽然缅甸闹腾起来,但英印殖民地目前还可控,英国自然不需要拿出这么大的筹码和法国人交易,所以滇越铁路通道,英国人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没等英国人高兴多久,美国人不答应了,美国佬不允许英国断绝天津港的进出口,这涉及到每年上亿美元的进出口,英国人把口子堵住了,美国人的生意怎么做?美国可以保证遵守中立,不向共产党出售武器,但封锁共产党不行!

  美国的各种机械设备和油气产品等陆续通过天津海关进入共产党地盘,英国人只能忍气吞声,不愿意与美国闹翻,而是不断用反共作为借口试图说服美国人,但这需要时间。

  而共产党方面的报复就是第二次破坏开滦煤矿,好不容易有所恢复的开滦再一次被破坏,控制上海煤炭交易的刘鸿生此时也顾不上了,他不可能进口日本的煤炭,而上海也需要廉价的煤炭,所以刘鸿生与孔祥熙联手了,英国人总不能跟国府过不去吧……

  而在长江流域,英国在长江虽然有通航权,但他们可以威胁东北军,却不能威胁美国和德国商船,美德两国的商船直接溯流而上,把桐油等物资运走,英国人只能干瞪眼。

  同时英国军舰也不可能强迫国民党检查四川下来的各种物资,该死的东北军、桂系和孔祥熙这帮子家伙,还在和共产党勾勾搭搭,长江上各种船只还是不断往来,英国人可以防堵军用物资,民用物资,英国人不能堵,也堵不住。

  至于通过东北军转运的各种枪炮弹药,此时共产党已经储备了一些,也可以通过川陕方向运送一部分,虽然成本高一些,但英国人同样封锁不了。

  更重要的是,重庆解放之后,共产党运送了一批机械和材料,已经实现了子弹和迫击炮弹的生产,这就保证了前线部队的正常供应,而随着各种机械材料的越来越多,重庆兵工的规模越来越大,英国人再折腾也已经毫无意义……

  连续被国内批评的英国公使许阁森气得要命,他拿共产党没办法,只能不断找南京政府的麻烦,要求南京政府切实担负起封锁共产党的责任,否则会取消给蒋介石稳定货币的相关贷款。

  蒋介石确实想要这笔钱,但这笔钱只是一个吊着的大萝卜,英国人到现在也没有给国府,而且英国人还要让他和日本人合作,老蒋多少有些不乐意。

  现在共产党跑到了缅甸,把英国人收拾成现在这样,完成出乎了蒋介石的意料,此时蒋介石才明白大英帝国原来是一个软柿子,太过靠拢英国人,未来真得有用吗?这根大腿不粗呀!

  蒋介石立刻让小舅子与美国人加深联系,把自己的苦衷说了一番,白银危机到现在,国府收入每况愈下,已经严重入不敷出,现在他连仗都不怎么敢打,根本没办法阻挡共产党的肆意进攻……

  被逼得没办法的老蒋最后也说了敞亮话,你们想要我们怎么样,我们尽量办,绝不会让友邦失望,只要能够让我挺下去,任何条件都是可以商量的。

  老蒋躺平的态度,美国人自然有些心动,美国方面与老蒋的关系迅速恢复了一些,美国人也给了蒋介石一笔新的麦棉贷款,以救济中国灾民的名义,把美国的农产品输入到中国,又好看又好吃,至于蒋介石怎么卖,跟美国人无关了……

  当然美国的钱也不是白拿的,老蒋必须服从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可以接受国民党增大发行关金券,但是必须有美国的参与,美国可以提供贷款,关金券也必须在美国印刷,蒋介石一律答应。

  与此同时,美国很隐晦的告诉蒋介石,不能对共产党封堵太严,要让共产党心无旁骛的在缅甸多投入一些,而这同样是蒋介石的意思,他一来封锁不住,二来巴不得共产党与英国人多厮杀一段时间,这样他可以多练一些兵……

  甚至于本来闹腾的日本人,这个时候也停了下来,将大量的注意力放在收集缅甸战场的情报上,也没怎么找蒋介石麻烦,日本人简直难以置信英国人的虚弱,饿狼一般的日本人自此开始发疯的收集各种资料。

  蒋介石的态度转变,南京政府外交部腰板子自然直了不少,我们拿共产党没办法,你们也是知道的,找我们有什么用?就算我们和你们达成协议了,共产党也不执行呀!

  至于封锁,我们不是已经封锁了吗?但是我们不可能封锁桂系、东北军的船只,你说那些桐油是共产党地盘出来的,你有证据吗?

  而在私下里,民国外交部这帮受够了帝国主义欺辱的外交官们则流传着多个许阁森抗议中国侵略英国的笑话,很多人笑着笑着眼泪都流出来了……

  民国的外交官是出了名的难做,共产党把英国揍得这么惨,竟然还惠及到了国府外交部,不少人态度有所转变,甚至有人选择辞职,然后前往共产党根据地,强国是那个时候无数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外交官中败类虽然多,但同样有很多爱国人士。

  而本来还有些犹豫的黄慕松在听说共产党在滇西的胜利后,仔细考虑了一番,决定加入了抗日联合政府,而西藏这一次恭敬了很多很多,黄慕松的日子陡然好过了不少…

  此时整个中国国内,无数人都花了眼,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传播得到处都是,无数人眼中,无比强大的大英帝国,竟然在一场边境冲突中,被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而共产党赢了之后,竟然凭借一个师的力量都已经冲到了缅甸旧都曼德勒附近,现在整个缅甸竟然都乱了,颠覆,完全是颠覆,无数人的心彻底乱了!

  共产党把蒋介石打得满地找牙不奇怪,但那是大英帝国呀,世界最顶尖的列强呀,原来共产党竟然如此强大!简直不可思议!

  虽然很多人对共产党的“莽撞”很不以为然,认为大英帝国只是栽了一个小跟头,但是能够让大英帝国栽了一个小跟头,也了不得呀!其他势力有谁能让大英帝国栽跟头的?

  相比于大师们的犹犹豫豫,很多脑子比较笨的科研工作者,此时再也没有了犹豫,比如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邓日谟,这是一位全才。

  1922年,他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水力发电机,并建立了中国第一座40Kw的小型水力发电站,成为当时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座水电站。

  到了1930年,他又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全能材料试验机,并自行研发成功了能够加工大型工件的车床。

  而在1934年,这位教授受命仿制尔福飞机发动机,他从铸造金属入手,自己动手冶炼,用了一年多时间,目前他铸造的合金在强度、硬度、表面性能方面的技术指标达到了相当高的标准。

  他还逐一仿制发动机零件,然后进行实验室台架实验,最后进行实物运转实验,实验结果相当理想,在马力、转速、稳定性等方面比较接近德国发动机水平。

  共产党方面对于国内的工程师们非常重视,更不要说这位北洋大学机械系教授,又能搞水电,又能研发机床,连飞机发动机都敢碰,故而邀请了很多次。

  不过邓先生一直没有回复,虽然他接受了共产党送过的资金和苏俄技术资料,也接纳了派过来的助教,也认真的进行着教导,并将所有实验数据交给了共产党,但他并没有加入共产党根据地的意思。

  这一次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带着他的项目组来到了共产党根据地,而他来到根据地的当天,就被邀请组建中国第二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代号73所,并担任所长,一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和经费配给了他,共产党希望加快速度,把这款德国发动机仿制出来……

  而此前,为了消化并吸收苏俄购买的那款双翼机发动机,已经在苏俄专家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代号82所。

  未来这两个航空研究所将从仿制开始,一步步形成自己的发动机研发能力,现在的航空发动机刚刚起步,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想办法,还是有可能实现突破的……

  又比如国府航空委员会所属南京第一飞机修理厂工程师田培业、朱仁刚、乔刚等人,他们在去年根据道格拉斯标准设计了一款双翼侦查飞机,这是当时中国制造的最大的、性能最先进的飞机。

  这批比较爱国的工程师,也同样带着这款双翼侦察机的相关资料,悄悄地来到了共产党根据地,这是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团队之一,同样的共产党也以他们为核心组建了第二飞机厂(成都)……

  这是谷雨的发展理念,在不断引入苏俄专家的同时,也要给国内稚嫩的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他们可以采用西方国家的标准来研发,绝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另外还有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顾毓琇兄弟三人,一个是电机工程师、一个是机械工程师、一个是化学工程师,则一起来到了共产党根据地,这样的技术人员还有很多很多。

  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张学良也回到了上海,欧洲之行和现在共产党对日对英的杰出表现,终于促使张学良改变了立场,要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

  张学良已经下定决心,回到东北军之后,就秘密进入共产党根据地考察一番,与谷雨见面深谈一番,就东北军的改造和未来发展与共产党谈判,中国到了该统一的时候,东北军要想打回老家去,能指望的就是共产党。

  与张学良的后知后觉相比,早已经投入共产党怀抱的冯庸,此时唯一的感觉就是满心畅快,他最希望的就是尽快实现抗日联合政府的飞机生产。

  冯庸代表团已经与意大利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两百根废炮管和七五小姐和两条陈旧火炮生产线(75mm和105mm两条火炮生产线,整体搬迁),以废钢的名义,已经转运,准备从法属越南和滇越铁路运到中国。

  本来第一批货物中,还有一百门七五小姐,但不知道为什么意大利最后又取消了出售,不过意大利出尔反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冯庸等人早就习惯了,反正共产党也不在意这种二手火炮,就算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

  因为协议,由美国花旗银行提供授信,共产党以猪鬃、桐油、锰矿石、油料等作为抵押,交换意大利提供的这些所谓的废旧“钢材”。

  随着共产党第一批货物发出,特意请来的美国船公司前往意大利装船,然后将直接运到海防,按照计划,这批废旧钢材将于1935年9月份运到海防。

  而随船的意大利工程师也将帮助共产党完成炮厂的建设,炮厂的一切设计全盘照搬意大利,不会有任何改变,以尽快实现产能。

  除了火炮生产线以外,意大利还非常希望向中国出口飞机,还推荐了他们最先研究的所谓全能飞机BA.65,不过谷雨根本不喜欢所谓的全能飞机,他一听全能就不让冯庸去谈判,再好也不用,这个时代全能必然是全不能,想都不用想。

  冯庸等飞机员也上机试过,也觉得这款飞机不好,冯庸兜兜转转看中了一款民用客机,飞机现在正在试飞阶段,而意大利的飞机设计师告诉冯庸,这款飞机可以改装为轰炸机。

  谷雨知道意大利是航空大国,但并不知道这款所谓能改成轰炸机的民用客机到底怎么样,不过既然冯庸觉得不错,谷雨可以考虑购买四架飞机,先看看效果,毕竟意大利的飞机不如德国佬的飞机那么有名,谷雨不太相信他们。

  谷雨真正的注意力放在了各项配套系统上,给法国人的清单,也给了意大利一份,墨索里尼对技术转让并不在意,他头疼的是共产党不愿意出钱,只愿意给各种战略物资,看在这些东西意大利没有的份上,勉为其难和共产党谈判吧。

  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了一些协议,最让人欣喜的就是提供一款皮亚樵星型气冷发动机的特许生产权,原因很简单,共产党告诉意大利人,共产党间谍人员获悉了日本人的战略情报,日本已经研究出了一款压缩氧作为氧化剂的新型鱼雷。

  意大利人根本不相信共产党的说辞,压缩氧作为氧化剂,很容易爆炸,就日本人的技术,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但是共产党告诉他们,日本人已经找到了办法,只不过办法只是一层窗户纸,你得先答应转让技术才行。

  最后意大利考虑了一番,答应了共产党方案的要求,把不那么重要的一款皮亚樵星型气冷发动机特许授权给中国方面生产,并派出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工艺技术,然后意大利人得到了一句话……

  当然了,知道这个重要秘密的国家,除了意大利以外,还有德国人,而德国人为了得到共产党那句话,十分干脆的答应提供IIB级近海潜艇,包括鱼雷等武器的相关设计图纸,并提供一大批设备以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生产能力。

  德国人自然清楚中国共产党搞到这种小型潜艇想干什么,但能够大幅度提升鱼雷射程,还具有隐蔽性能的浓缩氧鱼雷对德国实在太重要了,反正共产党所求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几百吨级的潜艇对德国根本算不得什么。

  事实上,这两家都可以反悔,不过他们都觉得那句话还是非常值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不少战略物资,而蒋介石现在的供货能力已经大为下降,现在更能稳定供应,而且可以不断提升产量的反而是共产党。

  就在共产党34师把英国人打得满地找牙,让人大跌眼镜之际,六月中旬,准备多时的寻淮洲兵团分成三路向湘西发动了进攻,他们迅速的赶走芷江一带的湘军,到了六月二十二日,六兵团已经整体翻过了雪峰山脉,进入到湘中盆地。

  六兵团迅速解放了邵阳地区等湘中盆地,并控制了新宁锑矿,第一批,其先头部队直接扑向了衡阳,与此同时,共产党东南方面军十、十一两个兵团也开始了牵制作战,衡阳战役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