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谷雨获得了全面的胜利,他的支持者大批进入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执委进行了大洗牌,谷雨的拥护者获得了绝对优势;对第一书记选举相关条例的制度的修订,保证了四中全会那样的破事不会再次发生,谷雨的位置得到了极大的巩固。
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央工作会议和五中会议,开除了张国焘的党籍,同时部分揭批了王明、博古和项英等同志的问题,在他们的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之前,他们在党内的影响力大幅度衰减;即便是周恩来同志,虽然他的职务没有变化,但影响力同样大打折扣……
按照党章,这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治报告和各项人事安排必须向国际汇报,并取得他们的同意。不过这一次会议,并没有理睬所谓的国际指示,而是直接通过了各项政治决议,当然了,为了国际的颜面,政治决议通过后,也向国际发了一封长篇电报,请示批准。
不过这种所谓的请示,不过是形式罢了,共产党新的中央局和书记处,在成立之后,迅速开展了工作,并不在意有没有国际的批准。至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共产党在党的重大问题上开始了独立自主,并真正成熟起来。
当然了,共产党也没有必要与国际彻底闹僵,因此重新调整了驻国际代表团名单,更加熟悉苏俄的瞿秋白同志担任常驻团长,同时决定王稼祥同志于五中全会后,率领新的驻国际代表团,与米高扬同志一起前往国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干最硬的事情,利益一定要收回,但嘴上要说着最软的话,面子一定要给足,这就是谷雨对老毛子的态度,不仅仅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
因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党内也不得不进行了大量的妥协,共产党五中全会仔细讨论之后,确认党的六次代表大会、四中全会和临时中央都是合法的,因为有国际来电批准,但也承认会议代表和选举程序存在一些问题。
因而会议认为,就历次会议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必要在新的党章和相关规章制度中,予以细化,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这样一来,这几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央领导同志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新中央的认可,这也是必然的,此时此刻,谷雨不可能做的那么多绝,这么多人的职务不认,那根本不可能。
与此同时,这一次会议也决定从现在开始,筹备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成立了相应的筹备组,同时决定,除赴苏的同志以外,如无必要,五中全会产生的其他中央局委员,都需要留在中央根据地,等待七大的召开。
会议结束之后,参加五中全会的同志陆续离开,新当选的中央领导同志、中直和军直机关的其他领导同志,先乘坐火车前往大同,然后从大同乘坐汽车,前往太原。
这一次阅兵之后,中央领导机关将进驻石家庄,从此之后,石家庄将成为共产党新的领导机关所在地,谷雨决定很大,即便是抗日战争,他也不准备离开石家庄,换句话说,平汉线,他不准备丢……
就在中央同志出发之前,在集宁还召开了新中央成立之后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正式当选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谷雨提出,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必须开展一场马列主义教育运动。
周恩来同志带头表示了支持,他甚至还就自己在上海和苏区期间的种种错误,再一次做了一番极其深刻的自我批评,谷雨挥挥手,“恩来同志,我之所以提出搞一次整风教育,就是希望全党能够统一思想,团结起来,取得对外对内两条战线的完全胜利。
我们的整风教育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坚持实事求是,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
整风运动应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既要弄清思想根源的问题,改造同志们的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上下一心,这两个目的都要达到,少了一个都不成功。
对人的处理问题,我的意见是一定要慎重,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是最起码的要求,我的想法是以批评教育为主,除非有明确的证据,尽可能不要抓人。
中国的革命者阵营并不强大,而内外反动敌人却非常强大,我们要珍惜每一位同志,即便是犯了错误的同志,也一定要给出路。
只要他们诚恳承认错误,认识问题,主动改造自己,我们不仅要欢迎他们,还要给他们新的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放下包袱,在新的岗位上心情愉快,毫无负担的工作!”
谷雨这番讲话之后,新的中央局委员、候补委员和列席会议的秘书长们,都热烈的鼓掌,相比于南方苏区那一套动辄政治保卫局镇压,一不小心人头落地的做法,谷雨这一套说法要宽厚不知道多少倍。
当然了,对同志们个人而言,最好不要有这些事情,但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苏俄召开六大时的种种做法,可以说触目惊心;米夫、王明在四中全会前后的种种行为,同样让人无法接受;
临时中央,周恩来和博古的公案到现在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肯定有一个人撒谎,同志们虽然选择了周恩来,但对他同样极其不满;还有项英等人无原则的依附博古,在预备会议上搞串联……
如此众多的糊涂账,要是再不清理一番,还不得翻了天,不要说谷雨受不了,他们同样也受不了,但整顿扩大化的恶果已经出现了,大家也很担心,所以谷雨不整顿,改成整风,而且又提出了这么多先决条件进行限制,大家伙自然愿意接受,热烈的鼓掌……
当然了也有同志不是很乐意,不过谷雨的性格作风,大家伙也慢慢摸透了,这个人确实不爱杀人,对同志也确实比较宽厚,但他也不是烂好人,他是实力到了,不需要做那些下三滥的事情,理解了这一点,很多同志自然而然也就开始在调整自己过往的种种。
比如康生同志,在积极响应谷雨同志的同时,现在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宽和了一些,动不动给人戴帽子的习惯也开始收敛,候补候补,还不如狗尾巴呢……
周恩来同志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事实上他为什么不在苏区中央局做说明,党内高层都心知肚明,所以这一次谷雨特意把毛泽东同志排在第二,他则敬陪末座,说白了也是给全党一个交代,同时也安抚老毛,未来等到老毛知道真相后,自然就不好闹腾了。
周恩来同志一句怨言都没有,发呢而对谷雨的工作非常支持,任劳任怨,准备在秘书长的位置上证明自己是党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他知道谷雨这么做已经非常宽厚了,要不是他在五中全会中间,做了不少说服工作,这一次他有很大的可能性被挤出中央书记处,而一旦被挤出核心层,想重新回来,那就千难万难了。
周恩来很清楚,那件事的性质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没有在意就能说得通的,更不要说他和老毛之间还有苏区中央局书记那桩公案,谷雨这一次并没有提……
中央局会议通过整风决定之后,同时也做了相应的具体部署,为加强对全党政治学习的领导,中央决定成为中央学习委员会,谷雨同志担任主任委员,总学委下设分学委;同时中央决定由谷雨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饶漱石同志改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中央决定在不影响各根据地发展的前提下,抽调全国各根据地和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同志前往中央学习,参加整风;
考虑到各根据地处境不同,中央决定第一期学习以中央根据地为主,以中央党校为主要单位负责教育学习。
而在第一批其他地区抽调领导名单中,中央列了一部分干部,主要为支持王明博古张国焘等人的干部,中华苏维埃多位人民委员,上海中央局多位高级干部,一二四方面军部队师一级被牵连的部分干部,地方县委书记以上的高级干部,被抽调了一大批。
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政治人物,比如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贺龙同志,湘鄂西的诸多事情,他同样需要有一个说法,这是全党的意志……
当然了,也包括一批谷雨比较器重的干部,比如一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一纵政委聂荣臻同志,一纵参谋长左权,三纵五师师长粟裕同志,四师政委黄克诚同志,他们被谷雨点名,准备调到中央,就这样一批高级干部,不管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很快就开始了长途跋涉……
五中全会和中央局整风的决议迅速向全党下发文件,东南分局书记刘少奇同志在谷雨上任之后,地位迅速上升,从苏区中央局普通委员,先是担任副书记,然后成为书记,进入中央局独当一面,可以说把机会给足了,就看他的表现了。
刘少奇同志知道他和王稼祥不一样,不管是私人关系,还是与苏俄的关系,谷雨只能选择王稼祥进入书记处,而不是他,这也有着很强烈的现实需要。
但现在如此,不代表未来如此,只要他在东南分局表现出了足够的领导能力,他进入党的核心层,机会非常大,这个平台有多大,刘少奇同志心里非常清楚;当然了,这个平台现在有多困难,刘少奇同志摸了摸手里的电报,他也终于清楚了!
故而一举成为谷雨同志的坚定支持者之一的刘少奇同志收到之后,立刻致电中央,全力拥护中央的决定,同时迅速开会安排。
看到中央的电报后,两位军队当家的同志,心里很不满意,华荣左余黄被调到中央了,他们留下的大坑怎么解决。
刘少奇同志也知道不太好办,他对两个师级干部不是很担心,安排表现好的同志担任不就可以了,彭德怀同志心里不舒服,有些抱怨的说道“中央调谁不好,偏偏调走了这两位,他们是三纵的顶梁柱,我舍不得呀!”
朱德同志劝说道,“老彭,你这样想不对,要为这两位同志考虑,他们去了北方,发展的空间更大,迟早会变成第二个邓萍和寻淮洲同志!”
提到邓萍,彭德怀同志没再说下去了,现在的邓萍已经是总参谋长,虽然只是中央候补委员,但名义上他却是彭德怀同志的领导,下属发展的好,他也有面子呀!
好不容易安抚了这一头,另一头的林彪有些酸溜溜的说道,“老彭,你只是少了两个师级干部,我呢,政委和参谋长都被中央调走了!”
刘少奇同志看到这两员主将闹情绪,头疼得很,这一次中央调整,原来主力红军的三个军团总指挥,唯独林彪这个一军团总指挥没有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只是候补委员,和以前的老部下寻淮洲平起平坐,甚至还不如对方有名。
林彪同志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也没有办法,谁让老彭老董是方面军主要领导呢,谁让寻淮洲是在山西战役和石家庄战役中表现卓越,都指挥上二十万人的大兵团了,要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跟着毛泽东同志西征……
林彪同志的小心思,事实上刘少奇同志也知道,他发现这位红军之鹰很难相处,性子相当骄傲,还特别小心眼,把什么时候都记在心里;当然了林彪再难相处,也比彭德怀同志好,他那个臭脾气,没几个人能够受得了……
怪不得周恩来同志得到中央指示后,忙不迭的离开,这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相对而言,还是朱德好相处一些,但朱德好相处的前提是他不能干预军事。
不过刘少奇同志也知道,他不是毛泽东,也不是周恩来,他对军队的话语权微乎其微,能做的只能是做好后勤,上通下达,所以他笑着说道,“同志们,中央军委已经有了指示……”
叶剑英同志调走之后,副参谋长转正,四路军派来的高级参谋转为副参谋长;聂荣臻同志调走之后,一纵司令员林彪同志兼任政委,中央要求给他配一个相处较好的副政委。
刘少奇同志猜测,中央应该了解林彪同志的性格或者说小心思,有心安抚他,也知道他的政委不好挑选,所以做出了这样的指示,而这个指示自然也是对林彪同志的信任。
所以刘少奇同志就提议,与他关系处得比较不错的原军团政治保卫局长骆畅同志改任一纵副政委,听到这里,林彪同志心里舒畅了一些,点头同意了,这样一来,一纵自然就是他彻底当家了。
朱德同志点头同意,刚刚成为中央执行委员的彭德怀同志,即便心里不是很高兴,但也只能点头同意了。
人事安排解决后,刘少奇同志拿着中央的点报说,“同志们,福建19路军的失败已成定局,中央对我们现在的处境相当不安,要我们做好蒋介石和各路军阀联手重兵围剿的准备,一定要想办法多筹集一些物资,以备长期支撑!
中央的电报中告诉我们,已经通过国民党左派的关系联系陈济棠,由中央出资,通过陈济棠,给我们提供一批粮食弹药,但谈判的难度比较大,就算成功,能给的支持很有限,要想撑得更久,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朱德看了一眼彭德怀、林彪,三人的脸色都有些沉重,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仗很不好打,一个不小心东南几块根据地就有丢失的危险。
就在中央召开全会期间,19路军节节败退,本来彭德怀同志还想乘机打赣州的主意,不过看到19路军撑不住了,也不敢冒险,一方面军不得不把主力四万多人集中起来骚扰蒋介石,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没有改变大局。
北线惨败之后,蒋介石的骄狂改变了很多,他这一次变得非常小心,在东面部署了重兵,北面又有密集的碉堡群,一方面军的策应效果十分有限,中央和东南分局都已经意识到19路军不行了!
一旦蒋介石解决了福建,下一步必然要对一方面军动手,而且必然是重兵围剿,接下来到底如何打,大家也是头疼得好,要是蒋介石搞堡垒战术,稳扎稳打,一方面军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关于接下来如何打,毛泽东同志以前也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运动到浙闽赣皖一带广大地区,大规模运动作战,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东南分局不愿意走这一条路。
虽然将战火引入到蒋介石的统治核心区,但大兵团长期在外,风险太大,一个不留神,非常容易全军覆没,这一点高层心里都明白。
在东南分局主要同志的考虑中,都算到了湘黔根据地的毛泽东同志,万一在江西待不住,也有湘黔这条退路,既然有了退路,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既然大规模运动战走不通,接下来只能是想办法诱敌深入,利用老战术吃掉敌人一部,只不过会不会蒋介石会不会再上当,谁也不知道,……
见三位高级指挥员都不怎么说话,刘少奇将另外一份电报拿了出来,脸色很严峻的说道,“同志们,这份电报大家传阅一下,中央对我们现在的形势,估计得非常严重!”
说完,刘少奇就将电报递给了朱德,在这份电报中,谷雨拟定的未来反围剿战役的目标,首要目标是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其次是尽可能多支持一段时间,拖延时间,尽可能拖住蒋介石的主力,为中央方面军四十万大军的川陕战略争取时间;
第三目标才是消灭敌人,保存和壮大东南根据地,同时直接告诉一方面军刘、朱、彭、林四同志,一旦三大目标出现冲突,应首先确保首要目标的完成。
在具体作战中,中央要求一方面军不必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重心放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须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不允许打无把握之仗!
这份电报的意思太明白不过,一方面军实在支撑不住,中央愿意背下丢失根据地的责任,但你们一定要保住一方面军主力,这个要求真得一点都不过分,甚至宽厚到了极点……
但谷雨越宽厚,事实上要求就越高,他们只能表现得好,不能表现得差,要是真得只做到了第一目标,所有人又如何对得起中央的信任!
几位主官看完之后,脸色自然非常严峻,刘少奇同志郑重的说道,“同志们,谷雨同志的电报属于兜底,让我们身上不至于有任何负担!
但同志们应该都明白,我们存在的重大战略意义,我代表东南分局先表个态,苏区党和各级政府机关一定会全力以赴,为一方面军的作战做好一切后勤准备,尽可能不让一方面军有任何后顾之忧!
具体作战,按照中央指示,我也绝不会干预,由方面军领导层自行研究如何作战;但有一条,我必须强调,同志们,就算再困难,我们也一定要把一方面军最大的战斗力发挥出来,尽可能保证三大目标的实现。
即便第三目标实现不了,也务必保证前两大目标的实现,要不然我们对不起中央的信任和保护!
同志们,中央在看着我们!苏区一千万人民在看着我们!谷雨同志在看着我们!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表现,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彭德怀听完,站起身表态,“老刘,你就放心吧,我们三纵,一定会打好这一次反围剿,绝不会灰溜溜的跑去见老毛,我们丢不起这个人!”
林彪同志也站起身,很简单,但也很坚定,“一纵同样不会丢人!”
朱德同志最后站起身,他敬了一礼说道,“一方面军绝不会让中央失望!”
就这样,一方面军历史上最为艰难的一页打开了,他们只有四万主力,而面临的对手很可能有百万之众,而他们赖以支撑的根据地也早已消耗殆尽……
与此同时,中南分局书记毛泽东同志也看到了中央的电报,他对自己政治地位的快速提升感到相当吃惊,从候补书记,一跃成为党内第二人,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过他不在中央,一时半会,也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谷雨上任之后,不断提升他的政治地位是明显的事实,毛泽东同志自然对谷雨的领导无比支持,更不可能反对整风,他比谁都知道整风的必要性。
但他还是提出了独立意见,建议中央暂时不要抽调贺龙同志,毕竟西南军阀第一次围剿在即,军心不能动摇。
中央来电非常迅速,同意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同时也指出,此战意义重大,决定了二方面军能不能在西南地区站稳脚跟,但中央不了解具体情况,只能在战略上做一些指导,所以中央决定放手。
在组织上,中央决定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湘黔根据地党、政、军、民工作都统一于党的中南分局;在中央与中南分局联系不畅时,中南分局各项工作,毛泽东同志拥有最后决定权。
给毛泽东同志最后决定权,是谷雨的坚持,他深知毛泽东同志的能力,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阻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给他决定权。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湘黔根据地在谷雨心中,甚至比江西根据地要重要得多,湘黔根据地是整个南方根据地的后路,毛泽东同志必须把最大的潜力发挥出来,尽可能支持两年以上。
按说这个要求不算很难,但一旦蒋介石在南线动手,休整完毕的四路军必然会发动陕西攻势,而一旦到了这一步,明眼人都知道下一步必然是四川。
到那个时候,一、二方面军的压力就会非常巨大,原因太简单不过了,这一条路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统一南方最为惯常的通道。
唐、元、清统一天下都是这一条路,连续三次成功,说明了这条路径的成功有其必然性;一旦让共产党实现目标,南京国民政府崩盘就在眼前,谷雨估计,陕西战役获胜之后,各路军阀势很可能会联合起来,首当其冲的南方红军的压力将会无比巨大。
蒋介石成功解决闽变后,接下来必然会北守南攻,发动第五次围剿,全力解决一方面军,这决定了蒋介石的存亡,他肯定会拼命。
一方面军能不能在闽西赣南站住脚,谷雨事实上并不抱有太大的信心,也许朱德、彭德怀、林彪三大名将小宇宙爆发,支持下来,但谷雨必须做好他们支持不住的相关准备;
这样一来,二方面军在西南站稳脚跟的意义就变得无比重大,既是一方面军的后路,又是实现川陕战略最重要的牵制力量。
给一方面军减轻压力,几万千锤百炼的精锐之师一定要保住,这些人都是老兵,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华,整训一番,立刻就是几个主力军,谷雨实在舍不得消耗掉;
另一方面,给毛泽东充分放权,让他把潜能完全发挥出来,川滇黔军阀不可能打得过他,这样一来,二方面军肯定也会发展成为一只精锐之师。
等到三军会师,光光这两个方面军未来就可以拉出两个主力兵团,到时候肯定有鬼子好受的!谷雨对这些人有充分的自信,这已经是谷雨想到的最好的,刺激他们发挥的办法!
看到这封电报之后,毛泽东同志再一次愣住了,过了好大一会,他才缓过来,将这份电报传阅下去,士为知己者死,他能做的就是做好中南分局和二方面军的工作,不让中央有任何担心。
毛泽东同志再一次想起了那个十分年轻,却如此气度不凡,胸怀开阔,对他又无比信任的第一书记,他真得非常期待未来可以和他好好谈一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人生难得一知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