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石油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5611 吐槽∶98 更新日期∶2022-06-22 12∶33∶32
英美围绕着中东油田的大PK,早在二十世纪初随着波斯油田被发现就开始了,凡是有可能勘探石油的地方,英美两国就会撕逼。
不过二战之前,美国费劲了心思也就搞定了沙特,这还是因为当时的沙特也才刚刚发现石油,当时的主要石油在波斯和伊拉克北部,那是大英的,虽然大英给了美国一杯羹,但做主的是大英,拿大头的也是大英。
早期勘探技水并不先进,大英只是知道中东有石油,但这会中东石油的总产量也就一千万吨出头, 甚至还不如婆罗洲的油田, 跟美国控制的委内瑞拉更是没法子比。
所以大英并不是非常在意,对美国不断的渗透,半推半就,大英吃肉,总不忘喂美国一口,吊着美国,这也是没辙,谁让老美有一个洛克菲勒呢,一旦惹毛了老洛,推动美国铁了心和大英斗法,大英也受不了。
也正是因为大英对中东石油的重视程度相对有眼,加之拉拢中国的迫切需要,所见才那么爽快把卡塔尔和半个阿布扎比交给了中国。
等到二战结束,中东石油恢复了勘探,沙特的石油出口量迅速达到了每天15万桶,一年八百万吨,这个量已经不小了,大英已经觉得很吃亏了,所见苏我不走,大英也顺理成章的赖在盛产石油的南波斯不走。
现在谷雨告诉他, 沙特的石油储量要在后面加上三个零, 不仅沙特如此, 连科威特竟然也是如此, 艾德礼简直有一种啪了狗的感觉, 如果早知道有这么大的储量, 美国和中国都别想在中东插一脚。
不过事已至此,此时心神震荡的艾德礼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他必须要尽快消化今天会晤发生的种种,同时立刻调查科威特石油,所以他想了想,提议今天的会谈到此结束,改天再谈,如有必要,他会调整行程,增加在中国的访问时间。
谷雨自然顺水推舟邀请他在中国多做几天客……就这样,两人的第一次会谈结束,送走了艾德礼一行人后,周恩来同志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谷雨同志,沙特和科威特真有这么多的石油吗”
“旨定是有两个超级油田,但有没有这么大,我也不敢完全肯定,不过我们必须让英国知道这是两个超级油田,就算夸张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到这里,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我们力量不够,英国力量也不够,苏我又在北面, 被堵死过不来, 我们只有和英国联合起来, 才可能和美国稍微平衡! "
”英美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若是他们联合起来,首先排挤我们呢?”
“天方省既然给了我们,再出尔发尔,把我们赶走,以英国现在孱弱的国力,绝对不敢做的,他们怕我们折腾殖民地。
经济上也没有这个必要性,天方省目前只有一个杜罕油田,虽然油品很好,但勘探储量也只能说不错,和沙特、科威特的超大油田桐本没办法比,看起来跟咱们本土发现的胜利油田差不多。
我们那么一丢丢, 属于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英国人与其盯着我们, 还不如拉拢我们对抗美国,这笔账英国会算明白的”
周恩来同志有些遗憾地说道,“当年提议科威特就好了····”
“不可能的,英波石油公司和美国海湾石油公司各持有科威特石油的50%开采杯,这个油田位于海岸线时近,地下石油甚至比地面海拔还高,插个管子都能出油,开采成本非常低,明眼人都知道那是个大油田
英国人只是不知道总储量会有那么庞大,但即便如此,也不会让给我们的,这样的油田谁都愿意拿在自己手里开发"
“美国人确实挺有眼光的”周恩来同志掰着手指说道,“不动声色间,他们已经拿走了巴林100%,沙特100%,科威特50%,伊朗40%,伊拉克25%,如果两个超大油田是真,这大头是破美国人拿走了呀!”
"美国人太强,我们不能招惹,也只能在卡塔尔和阅布扎比钻钻空子,但现在看来,这一次的空子钻的一般,有倒是有石油,但也就那么回事”
”有总比没有好,天方省再加上婆罗洲,两个地方的份额加起来,一年搞到五百万吨石油,还是很有希望的,再加上国内的产量,差不多够用了!"
”短时间内确实够用了”
”既然够用了,又没有必要搞那么多炼化厂,投资太大了,是不是可以停几个?”"能源是工业的基础,必须优先发展,煤炭、石油炼化企业和电厂区三样规模超大越好,宁愿有剩余产能,也不能短缺!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忘了,朝鲜、日本九州和柬埔寨也是需要油料的"
此时的杜罕油田正在开发,几口井打下来确实有不少储量,但初步估计这个油田的储量也就八亿桶左右,也就是一亿多吨,远景储量可能会达到20亿桶火上。
这个储藏量与美国公司在沙特和科威特的发现眼本没办法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甚至于还不如山东胜利油田的前景乐观,即便这八亿桶也必须和伊拉克石油公司(英美法荷等国家为股东)分享,给他们一半……
而中石油对半个阿布扎比的勘探目前也不顺利,钻了三口并,花了好几百万,屈都没发现, 这也让谷雨有一些失望, 看来前世阆布扎比石油发现较晚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杜罕油田油品非常高,也比较好开发,再加上油品同样比较高的北婆罗洲油田,石油工业刚刚起步的中国,可以从高品质石油炼化开始,难度要小得多。
据估计,这个油田到了1948年底就可以进入量产期,日产量可以达到20万桶以上,中国一年可以分到四千万桶左右,呈然说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的雨要,但加上国内几个油田,满足国内绝大部分需求应该差不多。
既然即将进入开发期,中国就不得不进入配套工作,中石油和伊拉克石油公司正在一起铺设石油管道,建设石油码头。
而为了治炼这些石油火及南洋地区获得的石油,中石油经过研究,一口气追加了广东北海、宁波镇海、山东烟台、辽宁大连、天南岘港五个两百万吨级的石油冶炼中心建设。
此外正在建设的还有中美合作的东营两百万吨级石油炼化项目,北疆一百万吨级石油冶炼中心、兰州石化二期工程,上海石化,再加上已经完成的兰州石化一期,青海石化、正在恢复生产的台湾石化、抚顺页岩油吸及治炼缅甸石油的八莫石化,中国就将拥有多个大型石油炼化中心,可以实现年处理1500万吨以上石油的能力。
这些项目的设备来源很多,比如兰州石化二期采用的是国产设备,一边摸索,一边成熟,呈然提炼效率差一些,但毕竟是中国可以掌握的技术,而且随着大批德国专家的到来,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而台湾石化采用的是日本设备,技术含量不高,不过这个项目针对的是台湾少量油田和南洋的石油,接下来要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进一步提高冶炼质量。
镇海石化和抚顺石化则采用的是德国搞来的设备,不过中国没有罗马尼亚和利比亚石油, 需要眼摇中东石油的油品进行改造,而抚顺石化的页岩油和煤制油, 对中国未来
的能源安全非常重要,从德国技术起步,不断加强研究,自然意义重大。
除此以外, 还从美国成套进口了三套项目, 英国成套进口了两套项目, 充分利用当今最先进的设备,对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也是不小的启发。
一口气启动了这么多项目,对于中石油的要求非常高,但这会中石油的家底已经好了很多,德日石化方面的技术人员就超过了一万人,再加上这些年培养的国内人才,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以前是没有石油,只能捏着鼻子进口,现在天方省、婆罗洲还有国内几个油田都显示未来有较为稳定的石油供应,谷雨再不动手,启动大石化建设,难不成出口原油,进口美国和苏俄的石化产品
石化项目的投资都是极其惊人的,即便是四十年代也是如此,但回报也很惊人,石化厂只要建成,就是非常稳定的利润来源。
更重要的是,能源是工业化的基础,煤炭、电力和石油炼化必须有超前的安排,1 500万吨石油的炼化能力确实超过了此时中国的需要,但不仅仅中国需要石油,日本九州、朝鲜、柬埔寨、僵罗区些中国有很深影响力的国家都雨要石油,完全可以出口给他们。
未来这些地方也压根没有必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石化产业, 需要的油料和其他石化制品从中国进口就可!人了,价格上面谷雨绝不会让队上国家吃亏,甚至还会给他们打一打折扣, 他们未来围绕中国发展一些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就够了……
而目前国内的勘探已经进入到大庆油田, 呈然还没有打出油, 但也快了, 虽然大庆油田有着太多太多的缺点,但储量在五十亿0吨!人上,是一个世界级的超大油田,这个优点压倒了一切,谷雨肯定也是要开发的,但不会那么着急。
在这个石油价格非常便宜的时代,中国出口石油也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把国内的油田留下来,但一点不开发也不行,万一出现了紧急事件,想扩大产量都来不及,油田不是自来水,一打开就有。12halk
历史上大庆油田的鼎峰是5000万吨,胜利油田是3000万吨,不过这两个油田开采难度都不小,大庆油田一开始只有三百万吨,未来可!人一步步将产量提升到15 "
当然了,在限制国内主要油田产能的同时,也必须保持随时扩产的能力,而缺口的石油,则主要依靠海外。
未来谷雨希望天方省每年能提供几千万吨到一亿吨,昆仑省每年两三千万吨还有卡宾达, 这个拥有前世安哥拉主要油田的小地方, 中国拥有陆地、领海和经济专属区全部石油勘探权,未来也可以提供几千万吨到一亿吨,这些资源要优先开采。
在油价还比较低的五六十年代,中国石油要以自给自足为主,国家缺乏的外汇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出口,矿产资源只能少量出口。
这样做,虽然经济发展速度会缓慢一些,但却是必须的,在发展的副绝不能染上石油病,也可以间接促进开放,若是石油可以大规幞出口,党内保守派势力皆定会膨胀……
当然了,如果遇到70年代,石油价格一年上涨四倍的好时代,那当然要加大力气,全力生产,以获得大量外汇,换取先进技术。
同时!人接受石油美元, 全面靠拢美国, 压制膨胀起来的苏伐为筹码, 撬开关贸总协定的大门, 从而实现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 然后到了九十年代, 和大美利坚一起携手迈入信息时代。
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早早迈入中东的中石油不能仅仅在自己的地盘折腾,也要想办法往外扩张,现在中英两国交好,皆定不能在英国人的地盘折腾,但是中法关系却相当的不友好……
中国在二战期间,把法国人赶出远东,又频频乳法,还跑到法国本土抢夺各种工业资源,又强行要回了无数中国和安南时期的文物,已经让法国痛恨无比。
中国虽然承诺放弃德占区,交给未来的法国,但时间到了,中国并没有完全撤军,原因很简单,搬迁的速度不够快,还有很多东西没搬,而且还想再招聘一些德国专家,太早离开,那真是舍不得了
不过明面上不能这么说, 谷雨明面上的理由是法国严重违反了岘港会议精神, 并没有按照承诺的那样,在战后,立刻上中东和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等印度详沿岸的殖民地独立。
法国人反而变本加厉,疯狂镇压殖民地人民,如此倒行逆施,叔叔可忍,婶婶也不可忍,在法国退出以上地区之前,中国不会将德控区转给法国人。
除此以外, 还有一个奇葩的理由, 德占区人民不愿意被法军占领, 这不是笑话, 这是德占区的普遍民意,美国人调查一番后认为,也认可这确实是德国人的真实想法。虽然中国搬家的功夫了得,给德国人造成了太多不可磨灭的损失,但解放军驻德部队与德国人的矛盾并不大。
与日本九州期间,军管会直接管理到街道,各项制度非常严厉,动辄抓捕日本人,严格搜索各种战犯不同,解放军驻德部队并不干预德国内政,让德国人自己选举议会,然后成立一个临时机构,自己管理。
解放军有什么事情会和临时机构打交道, 士兵们也不轻易出门, 相比于苏军, 中国军队纪律较好,并不折腾德占区老百姓,中国士兵甚至还参与了战后德国的各种重建,帮着收割农作物,修理道路等等,这让德国人大为吃惊,还有这样的军队?! yf9k0
在四个德占区之中,中国对德国人管得最松,对纳粹战犯也不在意,除非是那种臭名昭著,上了战犯榜的主,那些名气不大的德国战犯,中国都没管,想逃也随他们逃亡
,很多人借机混在招聘的技术人员中逃到了中国。
为了让德占区人民日子好过一些,在搬走一船又一船设备、资料的同时,回程时,这些船只又运来了一船又一船粮食和布料,组织德国人!工代赈,让德占区的德国老百姓顺利挺过了1945年的严冬。
即便是在矛盾最大的搬家问题上,中国人也进行了一些调整,除了军工和重工业企业继续搬迁以外,解放军已经不再搬迁肉类、纺织等轻工业企业,避免影响民生。
而对于前往中国的德国技术人员,在中国的生活虽然不算很好,但条件本来就很糟糕的中国,已经尽力给了德国人不少的优待,所以到了1946年上半年,德国人竟然有些舍不得中国走,鬼知道世仇法国人过来,会搞出什么幺然子。
中国此举也让法国相当恼火,双方不断磨嘴皮子,而戴高乐辞职之后,法国政坛又非常混乱, 法国人对殖民地大打出手, 是为了证明法国还行, 要是被中国逼迫撤走, 脸上根本挂不住, 没有人敢让出殖民地, 即便他们明知道尽早拿回德占区对法国更有利……
既然现在中法关系如此籍糕,谷雨觉得有必要折腾一下法国,让他们早日服软,收拾法国好处多多。
一来可以让马达加斯加这样可以种粮食的地方早日独立,中国可以与新生的共和国合作,帮着他们种粮,当地老百姓也可以借此顺利挺过独立初期的困难。
而法国让步了,中国也可以麻溜的撤出德国,中国不能在德国待得太久,最晚最晚也不能拖到1949年,一旦拍林危机爆发,就要麻溜跑路,但怎么跑路很讲究,法国人在殖民地问题上让步, 换取中国撤军, 面子、里子都有了··· m27ikh
二来还是石油等矿产资源,法国控制的西非地区,虽然不多,但阿尔及利亚、加蓬、法属刚果都是石油产地,几内亚的铁矿石更是非常有名。
三来美国人对中国的要求是作为反殖民的打手,谷雨总要做一点什么,要不然美国人三天两头折腾,日子也不好过。
现在大英有核武器,中国没有,招惹不起, 拿这个挡笔箭牌, 美国人也没多少话说,但若是法国人都不招惹,美国就不答应了……
有了这三点理由, 谷雨怎么看, 怎么觉得应该收拾法国, 而在收拾法国的过程中,中石油也可以乘机获得一些石油勘探权,就算未来只有10%的份额,那也是好的!
当然了,这只是谷雨的如意算盘,就算他有心收拾法国,也不能表露出来,他需要杜鲁门三邀四请才行,不是我想干,而是美国人拿着贷款威胁,我不干不行呀!明天杜鲁门就要过来了,谷雨静静的等待着……
想了一会, 谷雨翻开了大英帝国特意准备的金融合作项目, 中英文对照, 做得非常细致,谷雨慢慢翻完,递给毛泽民,“老李,你看看,英国人为了抢占中国工业化的进口份额,下了血本了"
独阅读首页>从1945开始>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