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66章 参观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9895 2025-05-12 15:06

  也就在谷雨和苏俄领导人会谈时,容强和张一思在马祖罗夫夫人的陪同下,参观了莫斯科时装屋的秋冬时装表演,张一思看着一个个时尚的模特表演,非常兴奋。

   等参观完,到了中午时分,吃好午饭,她们娘俩可以休息一会,她还在诉说自己的感受,“那些服装完全可以引进中国,尤其是那一套白色的冬大衣很不错,我一定要引进回国,肯定可以卖得好!”

   容强也点点头,“白色的冬大衣?我想起来了,那个姑娘瘦高瘦高的,白色的毛线圆帽也是高高的,穿着相当不错!”

   “妈,你就知道说不错,要描述,精准的描述,别人才能感兴趣”

   “我又不需要卖衣服,我要那么精准做什么,有本事你让女婿描述一番!”

   张一思哀叹一声,“德明拥有谁都比不了的美好形象,但造物主却让他长着一颗花岗石脑袋,他眼睛里只有那些电路图,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我对他已经彻底绝望了,我们家大宝,我一定要从小培养,以后绝不能和他一样!”

   “只有保持这样的专注,德明才会取得那么多成果,梦想电子的成功,他居功至伟,你要管好大宝,不要影响到他的工作!”

   张一思很委屈,“他在工作,我也没闲着,我又要管企业,又要管孩子,整天忙得两脚冒烟,很累的,你们却根本看不到我的辛苦!”“虽然都在工作,但工作的重要性不一样,我和你大姐不都这么过来的吗?就你话多!”张一思气得直磨牙,可又没有办法,谁让家里的风气就这样,幸好弟妹可以为她分分忧,还有弟弟,他那个生物公司还要做不少实验,他的钱不够,自然要为二姐跑腿干活…

   张一思想到这里,心情又好了起来,看到她的脸色变幻,容强也懒得理会,接着说道,“你搞得那些东西我不是很懂,就算你爸爸说得对,你也要记住,出口一定要比进口多,要不然会有无数人说你的不是!”

   “妈,道理我懂,只是我怎么感觉活得很憋屈,要顾忌这个,顾忌那个”

   “你父亲是国家领袖,丈夫是科学家,自己从小没吃苦,现在身家千万,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人间的福气都被你享尽了,你要懂得惜福,不要幻想着什么都如你的意,那根本不现实。

   你爸爸过不了多久,就要退休了,虽然退休之后,他应该还有很大的权力,但他总归会老,不可能照料你一辈子.”

   “妈,这个道理您说过很多次了,没必要经常提醒,我懂!”

   “你就是嘴上懂,以前我最担心的是你弟弟,但现在看来,我最应该担心的反而是你,你虽然也懂道理,但接触的人都却未必安分,你要是不注意,以后肯定要吃苦头!”

   “我身边的人没那么严重吧!”

   “你能够起家,跟那些人的帮忙很有关系,但他们大多是资本家出身,跟我们不是一条心,以后那些人情债你总要还的,你帮了他们,自然会得罪人,偏偏你搞得又是那么张扬的东西,想找你麻烦容易得很”

   “我们不是要长期搞新民主主义吗?”

   “是会长期搞,但现在很多同志的孩子都开始经商,这会挤占那些人的发展空间,我们党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不仅仅政治上要占据主导,经济上也要占据主导!”

   张一思若有所思的问道,“这么说,我经商也是爸爸有意安排的?”

   “没有他的支持,你顶破天也就是小打小闹!”“妈,你这么说,完全是统治阶级的嘴脸!”“这就是打江山和坐江山的区别,既然坐了江山,有些事就一定要做,没有那个自觉不行,而且那些人本来也和我们不是一条心,他们不放心我们,我们也不放心他们,你自己要心里有数!”

   张一思眨巴眨巴眼睛,心里想着妈妈为什么提及这些,这是在苏俄,不是在国内,苏俄的窃听很有名的,鬼知道这个房间有没有窃听器,她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爸爸事先的交代,想让苏俄知道一些我们国家的内幕?

   她想了想说道,“妈妈,你这么说,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吧,咱们党内一些同志坐江山的觉悟不够,当然,好一点的说法就是觉悟很高,我爸爸的觉悟就显得有些差了!”

   “觉悟高不代表能成事,你爸爸看起来觉悟低一些,总是讲公私兼顾,但他考虑问题反而会在意老百姓的感受,在他的领导下,老百姓日子反而过得好一些!

   相反,那些觉悟高的人,一脑门子理想,为了理想,他们不惜代价,苦一苦老百姓是常有的,可凭什么老百姓要为他们的理想服务?你爸爸喜欢赫鲁晓夫,讨厌斯大林就是这个原因。你爸爸说赫鲁晓夫虽然政治上有些莽撞,但总有些人情味,而斯大林就不同了,他为了苏俄的大业,献祭了无数人,也包括他和自己的家人,斯大林最后得那么个下场一点都不奇怪!”张一思更加明确了妈妈想说些什么,迎合道,“"好像是这个理!”

   “当然是这个理,所以你爸爸制定各项制度时,考虑的就比较多,没有照搬苏俄的,他还说斯大林搞得那些缺乏人性的制度是注定没办法长久的,苏俄要是不改,以后肯定要被连累!”

   “苏俄哪些制度缺乏人性?”

   “你爸爸诟病最多的就是苏俄的领导人退休制度,他说大家伙奋斗了一辈子,一退下来什么都没有,别墅、汽车上缴,养老金没多少,想买点好东西,竟然还要排队,实在太离谱了!你爸爸还说,苏俄领导人要么总是病死在任上,要么半路被赶下台,政权交接这么混乱,跟这一点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典型的违反人性的制度,这迟早会坑了苏俄!”

   “列宁、斯大林死在任上,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科兹洛夫脑淤血病重,对呀,还真是这样,竟然没一个正儿八经退休的!”

   “你爸爸怕咱们国家也这样,他带头退休就是想建立一个稳固一些的制度,要想坐稳江山,这很重要!”

   “这一点我懂,跟古代皇帝立太子要讲嫡长一个道理,有了规矩,就不容易乱斗!”

   “嗯,就是这个意思,哎呀,被你东扯西扯,扯得太远了,不说了!”

   容强说到这里,似乎轻松了一些,然后摇摇头说道,“你爸爸他虽然觉悟低一些,但还是国在家先,我就不同,我是家庭妇女,我不需要想那么远,我要为你们的以后考虑,要我说呀,你就应该放弃服装时尚这些东西,专心为德明服务,可你又做不到!”

   “妈,那可不行,服装时尚是我的事业!”

   “你听我说完,昨天听你爸爸一说,我大概明白过来,你搞得那些东西还有一些用处的,既然如此,妈也不拦着你,你和奥文努努力,把摊子做大,然后把利益分给那些对你起家有帮助的人,未来若是那些人求上门,也跟你无关,你不要管!”

   张一思眨巴眨巴眼睛,还是不愿意相信,“妈,至于这么前怕狼,后怕虎吗?”

   “我也不想这样,可到了苏俄就忍不住去想,昨天的马祖罗夫是我见过的第五任苏俄领导人了,前面四任的家人是什么样子,我还历历在目,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估计不会太好,你爸爸虽然想得周全,也计划早早退休,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也要注意一些!”张一思咬了咬嘴唇,低声说道,“我国和苏俄不一样!”

   “不一样?哼哼!”容强嘴角撇了撇,“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你只需要记住,包括你爸爸在内,党内的高级干部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没有谁手上是干净的!

   你不能太低调,你太低调,人畜无害,未来你爸爸不在了,他们会欺负你;但你也不能表现得太能干了,你太能干了,他们会忌惮你,也打压你!

   你们姐弟三个,你姐姐偏能干,你弟弟则偏低调,你虽然恰恰好,但所从事的行业又太容易被诟病,唉,就没一个让我省心的,幸好,你们看另一半的眼光都还不错,希望你们以后不至于吃大亏!”

   “妈,你和我爸爸一定会长命百岁,到时候我们都老了,您想那么多干什么!你看看,现在头发都白了不少,看着老了很多,我说帮你弄一弄,你还不愿意!”

   “我都快六十了,弄什么头发!”

   “妈,我是搞时尚的,人家看到你这样,只会觉得我没本事,这可不行!”

   “我上一次就上了你的当,被你摆布了两个多小时,我才不上当呢!”

   “妈,你怎么也要打扮一下,爸爸虽然虽然和你同龄,但他出国前染了头发,他又很注意保养,身材瘦削,整个人看着年轻多了,你和他站在一起,别人若是说那么帅的大叔怎么身边跟着一个老婆婆,这说出去,多不好听呀!”“鬼丫头!"容强笑着骂了一句,不过她没有再拒绝,“那回去你来弄,我倒要看看你又多少本事,不过不要折腾太久,我那个时间!”“放心吧,我动作麻利的很!”

   母女两人说起了头发,而在隔壁一个房间,苏俄克格勃的工作人员一边记录着,一边不断在头上擦汗,中国领导人的妻女怎么什么都跑到苏俄说,鬼知道上报之后,会有什么说法。

   不过幸好,容强和张一思到了下午,没有搞出新的么蛾子,她们参观苏俄临时组织的酒水展览,除了有名的伏特加、格鲁吉亚的葡萄酒以外,张一思还对苏俄各种各样的啤酒相当感兴趣,她虽然不喝酒,但中国热带地区众多,啤酒作为夏天饮品,可以说非常受欢迎。

   而老毛子狂喜欢啤酒,早上起床来一杯啤酒,钓鱼时候来一杯,下班后回家前来一杯,去澡堂蒸桑拿来一杯,总之,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啥时候都适合喝啤酒。

   苏俄啤酒众多众多,全苏有350多种,只要是欧洲流行的,在俄国都有相对应的本土版本,他们还把啤酒跟伏特加兑在一起,做成俄国风味的鸡尾酒,简直是一个个深水炸弹。

   张一思十分好奇的参观,甚至还稍稍品尝了丢丢,不过她喝酒不多,也不了解国内的喜好,她反而对老毛子的冰淇淋很有兴趣,确实很好吃,老毛子真是笨死了,这么好的东西换成她,早就推广到中国了!

   在品尝苏俄各种美食的同时,她又和容强对了对眼神,昨天提奢侈品,今天就被安排看这些,老毛子肯定窃听了,这帮家伙!

   容强也微微点头,张一思也明白过来,她猜得没错,母亲确实是找了一个场合,合情合理的说一些东西给老毛子听,只是今天中午是不是说得有些多了?党内的情况也说?这是为了增加说服力,还是什么原因?

   也就在张一思纳闷的时候,谷雨和苏共高层结束了上午的交谈,而从马祖罗夫等人的反应中,谷雨相信老毛子会给埃及更多的支特,以吸引美国人的眼球。

   接下来,谷雨还和苏俄探讨了法国问题,南斯拉夫改革等等,他发现苏俄和中国的立场差不多,观望为主,谷雨也不奇怪,这两家都是各自阵营的逆子,各自的老大都不喜欢,但真要撕破脸管,也不现实,说到底是控制力不足,捏着鼻子看着呗,反正想跳槽也不可能…除此之外,还谈了一些非洲和拉美的一些问题,中苏都支持反帝,但古巴危机后,苏俄都对跑到这些地方折腾,没有太多的兴趣,此时的老毛子连粮食问题都没解决,国力还不够强,对外实际上还是比较小心的。

   按照议程,明天中苏讨论双边经济合作问题,下午有一些空闲的谷雨,则开始了考察,在苏俄中央枢机,负责军工的乌斯季诺夫的陪同下,谷雨再一次来到了米格设计局。

   对于苏俄展示的米格21最新型,谷雨看了两眼,询问了发动机有没有更换,苏方回答还是P11发动机,谷雨嗷了一声,就看向别的地方,没什么兴趣。

   乌斯季诺夫见状,试探的询问,“我注意到中国同志只是引进了少量米格21,就没有再引进,从今天您的表情看,您似乎对米格21有看法?”

   “米格21是一款好飞机,但不适合中国”谷雨笑着摇摇头,“中国军费有限,主要资金都用在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研发上,常规力量的重点则放在空军战斗机上,其他领域投入相对有限,主要以引进和跟踪先进技术为主。

   在这个各国战斗机都追求高空高速的时代,中国空军要想减少花费,但又有一定的战斗力,只能另辟蹊径,不去盲目追求高空高速,而是沿着已经得到证明的歼50,嗯,也就是中国版米格19均衡的路子继续走下去。

   中国的歼六战斗机可以认为是一款改进型的米格19,不追求过高的高空高速指标,而是在继续保持比较强的机动性的同时,拥有更大的航程,能超音速作战,还能装载比较大的雷达,也可以发射导弹攻击敌军目标,甚至还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什么都能做,但又比不上用途单一的飞机。

   这样的飞机用途广泛,一机多用,大量装备成本比较低,在一些空域,对付美国的F4这类机动性稍有缺陷的美国飞机也有一定的优势,而未来随着发动机水平的水平,改进型应该可以进一步弥补缺陷。

   中国是防御型国防,若是美军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使用核武器在内的所有打击手段,中国也不指望能够完全抵抗美军的攻击,能做的就是实用洲际导弹反击。

   而在一般的武装冲突或者小规模战争中,中国也以防御为主,若是遇到敌方飞机攻击,就用截击机驱逐,或是驱逐到我方的地空导弹的埋伏点,或是赶往中低空,使用我国的歼六、歼50等等攻击。

   这种战略下,中国只需要再获得一款拥有一定航程的截击机即可,不过截击机的研发难度比较大,中国也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在发动机没有突破前,只能引进。

   中国空军采购过一些米格21,使用之后认为米格21虽然有着不错的高空高速性能,但发动机缺陷明显,滞空时间太短,只能一击即走,而且因为是前线战斗机的设计,在高空高速和航程这三个关键的截击机指标也不如苏9或者苏11,对中国的意义不大”

   乌斯季诺夫算是弄明白了中国的思路,中国知道自己钱不够,也知道自己的发动机不行,所以干脆不盲目追求高空高速,而是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道路,通过几种武器配合作战,达到消灭敌机的目的,只要不打全面核战,这种纯粹防御型的空军发展思路和一直追求在美国援兵到达欧洲前,饮马大西洋的苏军完全不一样,所以在苏军眼中相当不错的前线空军飞机米格21,中国却不怎么看得上,相反苏俄纯粹国土防空用的苏9、苏11却一再被中国要求引进。

   而在阿富汗战场,美苏之间是典型的局部冲突,美国人使用技术含量不高的F5发动地面攻击,能打中当然好,打不中也没什么,就算有损失,也是中低端机型,美国人扛得住。

   相反战场在苏俄边界附近,苏俄却要高度重视,使用的飞机更高端,这就要求米格21降低高度,在自己不擅长的空域去迎战F5,反而得不偿失,相反落后的米格19却起到了一些作用。

   搞明白原因后,就比较好办了,压根没必要引进中国的歼六,可以让雅克设计局修改一下雅克28的设计,减少载弹量,提升机动性,这就足够对付美国的F5,而这种雅克28也可以出口给埃及,用来收拾美国人,埃及空军也是以防御和中低空进攻为主。

   乌斯季诺夫对谷雨那番说辞,坚信不疑,自然也是因为老毛子对中国航发的水平心知肚明,不过他并不清楚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思路已经朝着三代机的方向努力,那个时候,飞机只是平台,航电、雷达和导弹更重要。

   当然了,谷雨也没有任何义务提醒老毛子,他也不知道老毛子甚至萌发过进口歼六的想法,事实上,就算进口,中国也不会把歼六真正的探索给苏俄,而那些探索拿掉之后的歼六,老毛子就算搞到手,也意义不大。

   来到米格设计局,谷雨本来还想看一看米格23,不过乌斯季诺夫解除了心中疑惑后,对米格23反而放心了不少,这款针对F4战斗机的飞机是苏俄最高水平的结晶,哪能随便让中国人看。

   谷雨看不着也没什么,他也从来没想过引进米格23,可变后掠翼气动布局在这个时代太复杂了,使用成本太高,也就美苏两家疯子才搞,中国的国防压力没那么大,没必要搞那些东西。也就在谷雨参加米格设计局的同时,陪同谷雨一起访问苏俄的中国海军司令员王志民中将来到了列宁格勒苏达米赫造船厂,参观了老毛子著名的641常规潜艇,根据中苏协议,中国将引进这款水平相当高的常规潜艇。

   在没有核潜艇或者核潜艇不能做到完全实战化之前,这种高性能的大型潜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有很好的体现。

   面对庞大的北约海上力量,苏俄只有641型潜艇才能真正突破美国人的封锁,虽然因为常规潜艇的缺陷,在与美国海军的对峙下,这些潜艇虽然最终被迫浮出水面,但已经干得相当不错了。

   中国也一直有心引进苏俄的641型潜艇,不过老毛子一直舍不得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型潜艇使用了AK-25型合金钢,他的屈服强度达到588MPa,这一指标甚至超过当时美国及其盟国使用的HY-80钢的548.8MPa。

   所以641型在下潜深度比原先611型有了大幅度提升,极限下潜深度达到280米,工作下潜深度也在250米,而611型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00米和170米。

   也就是说,中国一旦引进641型潜艇,中国核潜艇的下潜深度也肯定有长足的进步,在老毛子没有突破下一代合金钢之前,自然不会随便出售。

   幸好在这个时代,苏俄的技术进步非常迅速,他们已经搞出了新一代合金钢,641型潜艇也开始对外出售,印度去年成为了第一个买家,所以此次中苏谈判,两国也达成协议,苏俄对华出售12艘潜艇,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转让。为了这一波交易,中国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不过不管中苏都满意,老毛子觉得自己投入这么大,算是从中国手中得到了不少回报,相当的值。

   而对中国而言,潜艇技术得到了不小的提升,算是跟上了时代潮流,而这样的合作也不需要花费外汇,只是出口水果、蔬菜和轻工业物资,同样非常划算。

   王志民中将是潜艇兵出身,对潜艇自然十分了解,他在641型潜艇中钻来钻去,不断询问各种专业问题,显得兴趣十足,看到他的反应,陪同的苏俄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虽然很骄傲,但心中却颜有不足之感,中国的航母都开始搞了,苏俄的航母什么时候搞?

   戈尔什科夫元帅对常规潜艇已经不那么在意,古巴导弹危机证明了这种常规潜艇的局限性,所以整个60年代都没有发展新一代常规潜艇的设想,一直在全力发展核潜艇。

   在谷雨的前世,苏俄一直等到七八十年代,才搞出了第三代,也就是著名的基洛级潜艇,不过常规潜艇的相关技术储备,苏俄并没有停下来,也一直在做,他们的AP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

   老毛子的航天工业发展迅速,他们的研究人员正在计划为潜艇装上燃料电池,这种电池利用氧和氢为燃料,在特定燃烧室内进行化学反应和电解,通过直流电直接驱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动潜艇航行。

   如此一来,苏俄的常规潜艇就可以在水面以下待个二十天,虽然比不上核潜艇,但常规潜艇成本低,对于中苏这样海岸线特别长,又有不少浅海区的国家,发展常规潜艇也是必须的!所以参观结束后,戈尔什科夫元帅与王志民中将交流时,就是从AIP技术开始,他也想知道中国的思路,王志民笑着摇摇头,“我国经费有限,这一块只是以技术跟踪为主!”

   “王,我无意了解中国的技术秘密,只是想交流一番彼此对海军未来技术发展的理解,我们发现,贵我两国在很多武器的研发思路上有着巨大的不同,与贵国的交流,非常有利于俄国海军的发展!”

   “据我所知,我国的研发人员似乎更青睐斯特林发动机路线,不过您知道的,我们的军费有限,给予这一块的研发经费并不多,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拿出堪用的AIP系统,现在更多的只是技术储备!”

   这位苏俄功勋元帅非常纳闷,“斯特林发动机路线虽然安全,但要想提升输出功率会很艰难,而且据我所知,中国的精密机械加工水平并不高,你们为什么不走燃料电池路线?”“氢脆问题太难解决了,其他路线至少还有解决的希望!”

   戈尔什科夫元帅微笑着说道,“彻底解决确实困难,但一定程度的缓解还是有可能的!”“这样的潜艇使用寿命呢?”

   “哈哈,我明白了,你们又是在考虑省钱问题!”

   “是呀,人穷志短,我们暂时没有全面战争的风险,就必须注意武器装备的性价比问题!”

   “但你们却已经在筹划制造航空母舰!”

   “相比于贵国的资源可以自给自足,中国却比较依赖对外贸易,这很容易被他国干扰,我们不指望使用航母对付美国人,但还有一些国家,也需要防范,比如印度,现在英国已经把一艘航母出口给印度,我们需要一艘更好的航母,以维护中东石油航线的安全!”

   戈尔什科夫元帅微微点点头,“贵国的考虑很有道理!”

   “军队需要为国家的战略利益服务,贵国也是需要航母的,不过我发现贵国似乎不那么着急!”

   “上面的人不愿意造,我也没办法,不过苏俄海军一直在做相应的准备,希望中国同志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很欢迎苏俄技术人员参与到中国航母的研发!”

   戈尔什科夫元帅非常满意,他主动伸出手,与王志民中将握手,“合作愉快!”

  事实上,这一次交谈,王志民中将只透露了一半,中国的海岸线实在太漫长,浅海地区也不少,制造大批的核潜艇,成本太高,也太不划算,而且现在中国核潜艇也才刚刚解决了有无问题,所以中国一直走的是核常兼备,以常规潜艇为主的路子。

  谷雨虽然重视常规潜艇,但并没有投太多钱,这跟相关的技术引进比较容易有关,美国人已经不搞常规潜艇,苏俄未来也会集中精力搞核潜艇,他们的常规潜艇技术自然愿意出售,后世中国基洛级都搞到手了,可见这一块管得不严。

   常规潜艇虽然没有投太多钱,但中国对AIP的研发起步很早,在谷雨的记忆中,这一块的技术成熟,应该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中国突破应该是新世纪之后的事情,谷雨印象中,海军出现了一次严重的AIP潜艇试验事故,一条潜艇所有人都牺牲了,连海军司令员都被撤职了,可见技术之难。

   主流的AIP路线,比如燃料电池路线和斯特林发动机路线,中国都保持了跟踪,而与苏俄选择燃料电池路线不同,谷雨本人更认可热机路线,无他,安全,不过也就是多投了一些钱,整体投入不算高,并没有花大力气研发,毕竟精密制造技术这一关没过,有些事急不得。而在燃料电池路线,谷雨却坚持认为锂电路线,比氢氧燃料电路路线要好,有很多同志反对,锂电的能量密度比氢燃料电池要低,这是物理规律,而且锂化学活性强,同样不安全,哪有不搞燃料电池,反而搞锂电的道理。

   谷雨也知道锂电技术路线需要漫长的时间,后世日本一直到2010年代才搞出了第一艘锂电潜艇,但这条技术路线在民用上的好处太大了。

   中国锂离子电池已经有了一定突破,离拿出第一颗实用型的电池已经不远,虽然能量密度并不高,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可以先搞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脑笔记本的电池。

   未来等到集成电路技术进步,可以通过软件调控数以万计的锂电池工作,此时哪怕搞不出锂电潜艇,也可以搞电动车,混动、全电汽车,也就说说,投资的每一分钱都会有巨大的回报。

   而氢燃料电池则不同,氢脆问题到后世都是个超级难题,相反锂电池安全问题则简单多了,可以尝试加入各种稳定剂的方式来解决,前者是物理规律的问题,后者是材料问题,后者更好解决。

   后世既然有那么多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安全性肯定是过关的,相反谷雨根本没见过什么氢能源汽车,甚至于太多太多日本走错路的笑话,可见解决氢脆问题之难。

   至于军用领域的应用,谷雨印象不深,不过潜艇,哪怕是常规潜艇也都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即便未来可以解决氢燃料电池安全问题,其各项花费也必然非常惊人,而且都是纯花费,短时间内根本没有收回成本的可能。

   这么一算,选择锂电路线,怎么都比燃料电池路线更划算,至于能量密度低,充电慢,实际上都不是事,能量密度低可以把无数个电池放在一起,用计算机软件调控,钢铁侠能做的事情,中国完全可以提前做一些尝试…

   潜艇不是火箭,用一次就可以了,要用无数次,哪一天突然间出现氢脆问题,潜艇沉没了,这个损失就太大了,现在又不是战时,账还是要算的。

   对于谷雨啪啪啪不断算经济账,国防科工的同志们也是没办法,老大就这个德行,他们也没辙,反正都是对未来的谈妥,先投资容易实现的,不想着一蹴而就,也算合理。

   而谷雨这一套理念也迅速被罗科借鉴,他提出了要发展一枚可用来登月的集成火箭理念,咱们把几十枚火箭绑在一起,总比花费巨资搞土星火箭划算,谷雨也支持他探索,搞不出来也没什么,只要能培养一些软硬件工程师都是值得的!

   作为军人,王志民当然希望中国海军强大无匹,不过现状却那么骨感,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来,幸好对面的老毛子,也是同样的悲催,年年念想航母,却怎么也造不出来,不过既然老毛子有心,或许可以问一问合作研发蒸汽弹射器的问题…

   就这样,两人表面光鲜,但实际上却束缚重重的海军统帅又一次交流起来,都希望可以通过与对方的合作,提升己方的实力,这事实上就是目前中苏两国的缩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