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47章变卦忧虑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286 2025-05-12 15:06

  谷雨继续批阅文件,这是一封来自于北非司令部的报告﹐报告中显示中国派往莫桑比克和卡宾达的同志,都没有完成任务,他们甚至连两块殖民地都没有进入,更不要说考察一番了。

  而进入中东省工作的同志,也遇到了一些人为阻碍,卡塔尔和阿布扎比两个酋长又有了新的要求,不过这两个酋长,又通过沙特国王告诉中国人这是大英的要求,所以中东省的进展同样不是很顺利。

  对于英国人的背信弃义,北非司令部的同志抗议了一番,不过英国人的说法是南非是主权独立的自治领,而这一次开罗会议的结果也损害了南非的利益,大英帝国也正在安抚南非,你们等一等……至于两个酋长,他们有些意见,大英也在劝说呀……

  而美国方面虽然对英国方面表示非常不满,但他们目前并没有做出强有力的反应,只是答应会劝说英国人遵守协议,同时美国又邀请中国派出粟裕为首的军事代表团访问,两家进行一些交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也跟此时的北非战局有关,就在十几天前,美国人遭受到了一场失败,相当得难看!

  在撤到突尼斯之后,虽然面临着盟军东西两线的夹击,德意北非军团看起来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过隆美尔却不这么看。

  隆美尔敏感的意识到,当两支盟军部队做向心运动追赶自己的部队在不断收缩靠拢时,德军其实已经享有了中央位置的战力,它们可以集中全力来打击任何一个对手。

  隆美尔此前虽然连续撤退,但拜蒙哥马利所赐,他的主力虽然装备损失严重,但精锐犹存,还有一定的战力。

  而希特勒在夺取高加索油田无望后,也把重点放在了重夺利比亚油田上,所以德国不断加大北非的投入,各种运输船虽然损失很大,但这样那样的物资,还是不断被运到突尼斯。

  到了1942年底,连退上千公里后,隆美尔不仅恢复了元气,甚至还壮大了不少,光光坦克就有了四百多辆,甚至还有最先进的虎式坦克。

  之前的一连串失败,已经让隆美尔失宠,他也急需一场胜利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加之德军上下闻听开罗会议的结果,各个无比愤怒,作为侵略者的德国人竟然普遍有了保家卫国的想法。

  偏偏此时的美军无比骄横,美军官兵对战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普遍觉得英国人在之前战争中的表现太差,后来靠着中美的援助才打赢了北非战役。

  美国人不仅瞧不起英国人,也瞧不起装备落后的中国人,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想趁着德意志非洲军团退败之际痛打落水狗,美军上下极其乐观,他们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期待和德军过招。

  在美国人眼中,沙漠之狐已成丧家之犬,作为一支强大的新投入的有生力量,要狠狠的教训一下德国人,给对手一点厉害尝尝,一举树立美国的威信。

  一边是骄横无比的新军,一边是卧薪尝胆,等待反扑的精锐之师,即便美国人装备很好,即便美国有着不错的空军,但这场发生在凯瑟琳山口的中小战役成了初登非洲大陆的美国人极大的耻辱。

  隆美尔先是布置了一个口袋阵,利用沙漠中的仙人掌进行掩护,使用88mm高射炮攻击行进中的美军装甲部队。

  当美军坦克被击中时,都不知怎么回事,也不知从哪里射出的炮弹,因此不知从哪里反击,顿时陷入混乱,为避免坦克兵团被歼灭,指挥官只能选择撤退,第一战几十辆美军坦克被吃掉。

  然后德军又以两个装甲师对美国试探性的偷袭,德军则把坦克隐蔽在两侧,待美军坦克距离约300米时才开火。

  被伏击的美军装甲兵团竟然和步兵脱节,面对德军的偷袭,美军再一次陷入混乱,指挥官为避免被歼灭选择撤退。

  可惜这次德军的4号坦克是能进行移动的,对撤退中的美军进行了追击,再次击毁美军坦克50余辆,自身却无人员伤亡。

  通过两次较量,隆美尔认为美军缺乏坦克战的经验,由此又开启了他运用坦克进行闪击战的大胆想法。

  随后隆美尔亲率坦克先头部队主动对美军发起攻击,对于德军坦克兵团的主动攻击,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因为北非当地土质坚硬,懒惰的美国士兵干脆放弃了挖掘战壕,上级居然同意了,这导致德军的坦克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只用了3天时间里,美军就溃退了一百多公里。

  与前世相比,此时的隆美尔实力强大了不少,胆量也大了很多,突破美军防线后,继续穷追猛打,美国的损失相当大,一个美军师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甚至可以说是全歼。

  800余辆坦克装甲车被击毁,被缴获的各种物资堆积如山,被击毙击伤失踪的美军超过1.5万人,可谓损失惨重。

  这一仗美国人输得实在太难看了,英国人嘲讽美国人是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对美国人的战斗力低看了无数……

  既然美国人如此不能打,开罗会议吃了大亏的丘吉尔自然要反扑,但他瞄准的却是中国人,丘吉尔想敲打一番中国人,让他们知道大英帝国还壮着呢!想中途变卦,做美国人的马前卒,还早着呢!

  当然了,丘吉尔也不敢把事情做绝,动手的是南非和中东的酋长,大英并没有直接出面,这样未来也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解放军北非司令部讨论后认为必须给予英国人更大的压力,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谷雨看完电报后,微微一愣,这个丘吉尔有点意思,看到美国人打了一个小败仗,就觉得大英又行了?

  开罗会议没被收拾够,竟然玩起了小把戏,不过这个大烟鬼忘记了一点,大英可以耍流氓,中国人就不能耍流氓吗?

  谷雨拿起笔刷刷刷批示起来,批示的内容很简单,相关

  同志继续和英国、南非交涉,刘天草同志与尖国外父杂沉达系,而不受法国人欢迎的刘伯坚同志则负责与南非的联系!

  两同志与英国和南非交流时,态度要坚决,个守松口,但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说太过强硬的话,而且不管多生气,都必须赖在两国……

  同时他又下令周恩来同志与美国人加强联系,告诉美国,中国对美的一切承诺不变,当然了,顺便再问一问,你们承诺的那些东西,还有美国装备中国陆军的武器啥时候到……

  与此同时,他又告知前线的陈赓同志,北非解放军各部继续听从盟军指挥,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不要与盟友闹矛盾……

  看起来很软弱,不过这种软弱是故意的,中国和北非司令部的联系密码,分成很多套,日常联络的密码虽然定期更换,但更换频率不快,谷雨猜测,英国人很可能已经破译。

  这一次给北非司令部,同时由北非司令部转发到英国的命令,就用的是这一套密码,英国人破译出来更好,没有破译,他们看到中国人的种种软弱,肯定会有其他想法。

  但这些都是表面,真正的要害是另外一份交给陈赓指译的电报,这份电报的密码本由陈赓亲自掌握,非重大事件,不会启用,以避免泄密,而一旦启动,三次联络之后,立刻启动第二套密码,以避免被破译!

  谷雨给陈赓下达了一份密电,要他做好准备,三个月的相关斡旋失败后,在埃及整编训练的中国军队抽调三个师,沿着尼罗河迅速南下,接管苏丹!

  解放军去过苏丹,知道苏丹是个好地方,根据英国人的说法,苏丹有八千多万公顷的可耕地,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不过这个国家常年耕种的土地不到一千万公顷,剩下七千多万公顷的可耕地荒芜闲置。

  这些可耕地只要开垦出来,可以种小麦,可以种棉花,还可以种阿拉伯胶,还可以养殖各种牲畜,不要太好。

  而且开垦也不难,苏丹有尼罗河,每年降水也有不少,只要挖好水渠,做好引水工程,就可以开垦出大批的可耕地。

  更重要的是苏丹靠海,中国未来移民也容易的多,而解放军与苏丹人民关系也很好,连群众基础也有了……

  所以大英不让中国去莫桑比克和卡宾达没问题呀,我们去苏丹就可以了,有本事大英把我们赶走,不就是耍流氓吗,谁怕谁!

  当然了,派兵南下,总要有一个理由,咱们这些部队计划前往南苏丹接管,不过路上物资有些供应不上,不得不在苏丹休整一番!

  至于为什么接管苏丹,哎呀,还有这种事,部队竟然敢独走?我们立刻劝说部队听话!至于什么时候听话,反正不着急!

  在三个师到达苏丹,接管苏丹政权后,立刻再派出两个师,越过苏伊士运河,沿着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一路进入到中东省,要带足物资,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要是哪一个国家不给通道,那就直接冲过去,所需物资﹐问周边国家购买,要是不卖,那就硬抢,别看两个师兵力不多,但在中东那个椅角音晃,够用了!

  谷雨接着给广南局和黄苏兵团下令,继续在日本人的马来防线前和日本人纠缠三个月,暂时不得发动猛烈进攻。

  该兵团需争取利用三个月时间,储备足够的物资,一旦发起全面进攻,就必须一口气推进到新加坡。

  进军途中,严厉整顿的同时,所到之处,建立华侨自卫武装,发放各种枪支弹药,至于英国人派来的接管人员,哪凉快哪待着去!

  同时谷雨又给黄苏兵团下令,让他们派人联系缅甸巴温政府,要求巴温政府派出一个师,以支援作战的名义,登陆安达曼群岛,中国军队会提供帮助。

  同时要求巴温政府再派出一个师,中国会派出相应的部队,穿着缅军衣物,两个师将越过印缅边界,强行接管英帕尔和雷多,当地的英印军也就几千人,若是敢反抗,解放军将就地消灭他们……

  谷雨要求黄苏兵团立刻制定相应作战计划,并在三个月内做好所有准备,三个月后,按照中央指示,立刻发动突袭,拿下英帕尔和雷多,控制这两个印缅边界的战略要地,为未来的印缅战争做准备!

  英帕尔是印缅边界的战略要地,历史上盟军在英帕尔歼灭了十万日军,彻底打消了日本人入侵印度的幻想,同样的道理,只要缅甸占据了此地,并不断屯兵,英国人一旦撤离,缅甸就将占据印度东北部的主动权。

  雷多是印度铁路网东北部地区最靠近中国云南地区的一站,与中国、缅甸和东南亚联系的必经之路,又是历史的史迪威公路,现在的印滇公路的起点,必须控制在手,否则云南与藏南的联系随时可能被切断。

  所以但凡有任何一丝可能,就需要把英国人或者印度人赶出雷多,好不容易英国人送来了机会,必须动手,一旦错过了,就存在着极大的不可预期性,万一英国人临走时,提前让印度军队接管东北部可就不好办了。

  这一次从缅甸前往印度,谷雨充分见识了沿路的困难,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从藏南沿着边界线可以修一条铁路。

  想从横断山脉这一侧修路实在太难了,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经过雷多进入国内,连接密支那,与滇缅铁路联通,如此藏南外围有缅甸人,铁路线也可以得到保护,藏南就彻底稳定了……

  谷雨相信丘吉尔是在试探,但他如果只是嘴上说说,不敢动刀子,丘吉尔或许这一次会让步,但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乃至于无数次。

  甚至未来开罗宣言英美就有可能不当回事,万一美国人违背承诺,接受日本有条件投降,那是绝不能接受的!

  所以这一次英国人的试探,不仅要强硬,而且必须坚决打回去,狠狠给英国人抽一巴掌,把英国人的虎皮再次扒下来,让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好惹!

  同时也是给美国人看,你们要是违约,中国人绝不会有任何让步,说到底,帝国主义都是一路货色,欺软怕硬,你只有比他硬,又证明有实力硬,他们就会软!

  但是做事也必须有度,要让人觉得迫不得已,以占据道德的高点,所以谷雨故意对英国人示弱三个月,故意滋长英国的野心,而过了三个月时间再动手,也显得有理有据有节……

  而此时恼羞成怒的美国人,看到英国人对华是这个态度,同样也可能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这样一来,中国抽打大英时,美国人不仅不会干预,反而会偏向中国。

  谷雨相信理亏的英国人在非洲和中东问题上必然会妥协,面对闯进瓷器店,看起来肆无忌惮的蛮牛,英国人只能安抚,万一被冲得稀巴烂,大英帝国在中东和非洲本来就很少的威慑力将荡然无存!

  而在印度问题上,英国人很可能会很强硬,他们一定舍不得放弃安达曼群岛和英帕尔、雷多这样的战略要地,但这种强硬也不过是空架子,英国人敢武力驱逐吗?他们绝不敢的!

  甚至于英国人的强硬只是给印度人看得,他们甚至巴不得缅甸人占住东北部,让中国、印度和缅甸,还有未来可能的孟加拉国纠缠不清……

  万一英国人冒险,那就冲突一把,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这些地方一定要占住,主要占住了,未来的缅甸就被套住了,他的布局就基本完成了!

  至于中东、非洲事实上既重要,又不重要,关键是要显示出足够的威慑力,只要有威慑力,就算未来选择收缩,也还是有影响力,这些地区毕竟是锦上添花,远远比不上周边的布局,就算经济利益再大,也是如此……

  做完批示后,谷雨又连同报告一起,转给中央书记处其他同志,看到外面出了事,当然了,一封劝和电报也是少不了的,他估计党内那些争论会立刻停下来,谷雨很清楚他的搭档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果然,谷雨猜得没错,书记处次日一早开会,讨论了一番,对谷雨的思路进行了一些补充,最后讨论决定执行谷雨的方案,先示弱,然后狠狠抽大英一巴掌……

  而对于党内人事问题产生的一些纠纷,在饶漱石识趣的做了一番自我批评之后,本来想着做做文章的几位中央书记也只能不了了之,这一次风波也就基本过去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罅隙彻底留了下来。

  而在会议期间,也谈到了苏德战场,几位中央书记对苏德战场各部巨大的损失非常头疼,不仅仅人员伤亡巨大,各种装备的损失之大,损失之快都是对日战争远远比不上的。

  不仅仅人员物资损失巨大,苏俄索要的各种物资也越来越多,大家伙都有些吃不消,而谷雨的态度却非常明确,继续不断增兵,必须舍得给!

  具体做事的陈云和李强多少有些舍不得,饶漱石支持两人,任弼时同志则没有发言,毛泽东同志的想法却不同,他认为还是要给,这符合长远利益,而且战后想从欧洲搞到更多的东西,苏俄的态度很关键……

  郑位三同志协助谷雨领导情报工作,他提到一点,斯大林格勒苏军胜利之后,美英给苏俄的支援增加了许多,我们这时候减少,一影响不了大局,二反而会引起苏俄同志的恶感,之前的牺牲白做了……

  郑位三同志这番话一出,大家伙也都知道不给是不行了,不过陈云同志还是无比心疼,“真是舍不得呀!”

  “陈云同志,要真正论起来,我们还是赚的,搞来了那么多技术资料,又有这么多苏俄专家在,要不然两个四年计划不会那么顺利!”

  毛泽东点点头,他对李强还是很喜欢的,“李强同志说得对,咱们不能光惦记着吃肉,也要啃啃骨头,要不然也不科学!苏俄这根骨头啃得虽然苦,但对解放军战斗力的提升是巨大的!”

  “也只能在紧一紧裤腰带了!”陈云深吸了一口气,对毛泽东同志说道,“老毛,你那些想法有些确实挺有道理﹐但咱们的家底摆在那里……”

  毛泽东同志不以为然的挥挥手,“陈云同志,等试点了再说!”

  任弼时同志这时候插话,“谷书记这一波视察,到底要视察多久?重庆完事了,我本来以为他会回武汉的,怎么现在反而去了南方山区?”

  “谷书记说,想乘着这一次机会,把南方都跑一跑,做一番调研,为后续的各项政策做好准备!”

  “那不得跑好几个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现在也没什么重大的事情,谷书记多跑跑也好,等谷书记回京,我们最好也下去走一走!”

  陈云点点头,“老毛说得是,确实有必要多看一看,天天浮在上面不行!”

  这一批率领中国从低谷爬起来的政治家,不管他们现在或者未来有什么改变,或者彼此之间政见有什么不同,他们都非常清楚,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调查研究,他们的政策才不会走歪。

  书记处会议作出决定后,开始执行起来,而谷雨则继续他的考察之旅,对重庆工业的考察结束后,他就坐上机帆从乌江南下,到达了西阳,之所以前往酉阳,原因很简单,酉阳是中国青蒿素最主要的产地。

  经过分析各地获得的黄花蒿,最后确定酉阳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最高,所以这个十分偏僻的少民县被确定为青蒿素种植基地,当地大量种植黄花蒿,就地加工成青蒿素粗品﹐然后拉到重庆加工为青蒿素片。

  目前西阳的黄花蒿种植面积超过五万亩,同时又有了几个工厂,为此保证青蒿素的种植,工建委直接圈地搞了多个农场,由技术人员指导,雇佣当地农民种植,同时也以相对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种植的黄花蒿。

  一开始老百姓并不相信,但时间一长,看到黄花蒿确实很值钱,愿意种植黄花蒿的农民越来越多,当地也凭借着黄花蒿获得了不小的收入。

  现在不仅仅酉阳在种植黄花蒿,广西一些地区也在种植,产量越来越多,但药品的需求量还是有限的,在西南山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现在是油桐树。

  桐油是一种战略物资,除了军事防锈以外,美国近千种工业品都需要用到桐油,此时因为美国巨大的需求,出口量激增,桐油的价格不断上涨。

  此时流传着一句话,一株桐树抵得过一挺机关枪,一个桐果抵得过一颗手榴弹,一粒桐籽抵得过一发子弹,可见此时桐树的价值。

  共产党解放西南地区后,第一时间就广泛植桐,此时这些油桐树都进入到盛产期,政府获得大批外汇的同时,西南人民也获得了不小的收入。

  群众把采摘的油桐种子和各种中草药卖给供销社的各个收购点,转手就花了出去,购买各种生活物资,过去过年或许只能买根红头绳,现在终于可以扯上几尺花布。

  所以战争期间,这些山区群众不仅没有感受到战争的破坏,日子反而比以前好了不少,谷雨一路经过,聊到这个话题,发现当地干部兴高采烈,当地群众也十分满意,党的威信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

  甚至有老人抓着谷雨,一会哭,一会笑,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谷雨事实上也听不懂,有时候甚至是鸡同鸭讲,但谷雨还是看得出来,这些老人的满意是真实的……

  即便有这么多加成,这些偏僻地区的极度贫穷也是难以想象的,山高谷深,少数民族聚集多,山外青山还是山,只见石头不见田,老百姓住的是岩洞洞,睡的是草窝窝。

  有些地方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竟然只能租妻,甚至还回归原始,直接抢亲,这也就不奇怪当地的土匪为什么会这么多……

  在这种极端贫困地区,搞什么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都是扯淡,生产力、交通不允许,要想解决问题,要么坚决修路﹐要么把人迁出大山……修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得,唯一的办法就是移民!

  这一路上,谷雨都住宿在民家,群众吃什么,睡什么,他都吃什么,睡什么,他告诉陪同的干部,看起来我们现在做得还不错,群众也满意,但你们扪心自问,这样就够了吗?

  现在是战争期间,我们没办法迅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人民能够接受,但是仗打完了,和平了,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老百姓还过这样的日子,我们在城市风风光光,你们觉得老百姓能够接受吗?他们会不会草我们祖宗十八代吗?

  而且现在这些地方桐油的高收购价,甚至都难以维持,战后桐油的需求量下降,而且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也有不少东西可以取代桐油,到时候没有桐油,这些群众万一更加贫穷,我们怎么办?

  但是山区修路成本太高,我们目前顾不上,目前我们能做的是移民,他要求加大招兵的力度,同时进行各种宣传,想法设法劝说群众离开家乡,而要劝说群众,党政干部要带头,动员自己的家人……

  离开酉阳后,谷雨沿着乌江南下,半路转汽车东进湘西继续考察,一路上所见,各种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极其艰苦。

  谷雨再沿沅江顺流而下,一路到达常德农村,他准备在常德农村待上一段时间,好好看一看这个重要粮食产区的情况。

  相比于湘桂渝山区,已经解放七年之久的常德情况好了很多,虽然战争期间,各种粮食征收任务较重,但作为粮食主产区,老百姓吃饱肚子希望还是非常大的,不过洞庭湖边的老百姓同样有无比辛酸,那就是血吸虫病。

  爹死无人抬、妈死无人埋、孤儿满村走、良田长湖柴;身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有女莫嫁蓝田郎,头年做新娘,二年守空房,这些民谣反映出血吸虫病感染者的凄凉境况。

  而此时,感染血吸虫病的农民超过千万,受到血吸虫感染威胁的地区,生活着1亿甚至更多的人口,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也没有吡喹酮这样的特效药,谷雨已经忘记了分子式,也没办法合成,唯一的药品就是一种铋剂,但是副作用太大,加之疗程太长,所以对于严重的血吸虫病,事实上只能靠中医的安慰……

  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预防,广泛宣传,要求广大群众喝井水或者泉水,一定要喝凉开水,绝不允许喝生水,把喝凉开水和防范血吸虫病等各种传染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举国工程,从共产党建政就和赤脚医生一起宣传了。

  同时国家也从美国引进技术,生产净水剂,不过目前产量有限,主要提供给南方部队,可以有效减少各种非战斗伤亡。

  最重要的还是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宿主钉螺,把消灭钉螺的工作与兴修水利结合起来,挖开新沟填埋旧沟,这样就消灭了旧沟里面的钉螺,新沟里面就没有钉螺了。

  长江沿线的许多湖泊沼泽地区,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围垦工作,筑造堤坝围成新的耕地,这样钉螺也就失去了栖息地,还有土埋、火烧,把水田变成旱田,都可以杀灭钉螺。

  所以来到常德之后,谷雨看到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无数群众被组织起来兴修水利,围湖造田,既可以增加产量,又可以减少血吸虫病……

  看到这一切,谷雨胸中充满了豪情,这就是五万万人民被组织起来的伟大力量,只要坚持群众路线,时时刻刻与群众心连心的政权才能办得多!

  但与此同时,谷雨也在心中感慨,这种不惜代价,不断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搞各种基础建设,不可能长期坚持……秦王朝修建了万里长城;隋王朝修建了大运河,最终都成了短命的王朝!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工业化,不断提升生产力,大规模使用各种机械,想法设法减少人力投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前世坚持了三十年,最后老百姓实在吃不消了,新上台的领导人不得不大规模改弦更张,所以谷雨给自己定下的时间是十五年……

  战争期间狠狠折腾,再加上战后折腾十五年,然后乘着中央领导层换血,宣布启动富起来战略,大规模的调整政策﹐也许,约莫老百姓可以接受吧,毕竟那些经历过国民党残酷统治的人还在世呀!

  必须利用这个轻装上阵的巨大红利期,利用现在的政通人和,令行禁止,把那些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做完,把一个很好的家底传下去……

  而在做完这些之后,历史周期律下的冗员冗政,肯定也会不知不觉间冒了出来,想到这里,谷雨满腔的豪情,不知不觉间消失殆尽。

  到底如何尽可能推迟历史周期律出现,又不至于影响到大发展呢,历史上有两个办法,大清洗,嗡嗡嗡,他能找到第三条路吗……

  看到谷雨从满脸喜色,脸色慢慢严峻起来,谷雨身旁的湖南省委书记南汉宸同志以为他看到了什么问题,谷雨摇摇头,等到了晚间,他把这位经历丰富的同志叫到自己的房间,和他谈了起来。

  “老南,你经历十分丰富,辛亥革命就是参与者,对旧社会的官场、商界十分熟悉,最终选择党,必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后来又亲身经历过我党的一步步壮大,为我党夺取江山,各种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年肯定也有所得……”

  谷雨这么一番夸奖,南汉宸同志当然不敢当,他先是说了一番谦虚的话,然后又说起没有谷雨的指导,绝没有今天云云,谷雨挥挥手,“老南,咱们是老相识了,这种吹捧的话就不要说了!

  今天你问我是不是发现了什么问题,我当时想的是,这样群众踊跃,积极努力,热火朝天的局面能坚持多久……”

  谷雨把自己的忧思说了起来,主动谈起了周期律,南汉宸同志先是一惊,不过很快就陷入到了沉思,虽然谷雨的所思所想有些超前,虽然他和谷雨一样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南汉宸同志知道,谷雨的不安是对的,因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很高大,执政很得力,与人民也确实心连心,相比于历史上无数王朝的开始阶段不知道强大了多少,但是中国共产党毕竟脱胎于旧中国,无数同志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更麻烦的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太速,夺取政权之后立刻又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用暴风骤雨般的反蒋反孔运动扫荡了无数反动分子,但还是有不少旧中国的残余分子进入到体制当中……

  而且党要推行的是新民主主义建设,必然要长期与各种反动分子打交道,这些残余分子必然会渗透到党内,谷书记提出防左又反右,恐怕很早就知道这一切……

  这一天晚上两个人交谈了很久,南汉宸把他看到听到的很多问题都告诉了谷雨,谷雨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了南汉宸,两人很坦诚的交换了意见。

  南汉宸给出的建议是加强民主,不仅仅党内要搞一搞差额选举,给党内同志更多的发言权;党外也要搞一搞民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能力。

  谷雨并没有立刻表态,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党内必须要认真讨论,而南汉宸并不属于党内的主流力量,如果不是谷雨的坚持,他根本走不到湖南省委书记的任上。

  原因很简单,大革命失败后,南汉宸同志长期担任县长﹐省政府秘书长这样的国民党高官,他确实为党做了不少工作,但他的工作性质不可避免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争议。

  不过他在山西干得很好,谷雨对他的经济能力非常看好所以在聂荣臻同志调走之后,谷雨非常坚决的力推他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就是要让他充分发挥作用,把湖南这个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做好。

  即便如此,谷雨也做了一些妥协,南汉宸这个省委书记下面,有一个专职省委副书记,由坚定的革命者周以粟同志担任,负责党务工作,某种意义上,南汉宸更类似于省长,而他也很自觉,在很多问题上管得不多……

  甚至于南汉宸未来的安排,谷雨早就想好了,一旦二四计划完成,他就将调回中央,担任财经委副主任,由他负责商业工作,并主持加工贸易区和香港特区建设。

  所以南汉宸的主意也许有道理,但是他顶破天是代表他自己,而且谷雨很清楚,目前中国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根本承担不了相应的参政议政能力,这帮人人菜瘾大,毫无自知之明,帮倒忙的可能性更大,没几个人能入谷雨的眼……

  前世体制最终形成绝对有其必然性,谷雨自然不想改变﹐但前世那种体制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不得不直面这样那样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做得无数好事,人民以为是理所应当;做得不好的地方,上上下下都盯着党,相比于同行,尤其是战后长期统治日本政坛的自民党,中国共产党太吃亏了!

  除此之外,各种冗员冗政又实在太多,从上到下四套班子,国家养了太多太多的闲人,各种繁文缛节,各种形式主义多如牛毛,不管怎么讲群众路线,怎么都改不掉那些臭毛病。

  在毛主席时代,还可以通过不断地群众路线,消除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几十年过后,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起来后,各种破事简直忍无可忍。

  更麻烦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各种各样的中县干部,不断出现,他们有选择的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搞出了无数问题,却要党来背黑锅!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凭什么那八个民主党派,可以一直蹭饭吃,他们真正能代表党外无数群体的呼声吗?

  谷雨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很明显这种静态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更要命的是,这种静态的模式会严重的伤害党的生命力,无数蠢人脑海中会有这样那样的想当然,殊不知社会总是在变……

  但如果不这么干,到底应该怎么干,他一时半会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想来想去,或许还是要靠搞试点解决。

  毛泽东同志在福建搞那—套东西,同时也给他搭配兄内差额选举,把差额率拉大,看看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而各个海外省或者加工贸易区未来必然鱼龙无杂,也P以找出一个试点搞一搞党外选举,看看那边会搞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至于香港,既然要和英美打交道,为了避免他们的破坏﹐这一套东西一律没有,设立一个行政长官就够了,行政长官就是港督,以效率为第一目的,搞什么选举,英国人都没搞,我们凭什么搞!

  这些选择搞得是否成功,谷雨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通过这一系列试点,可以摸索到一些经验,他是开国第一代﹐没有什么框框架架,该试点的还是要十分大胆的试点,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