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83章大反攻4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2590 2025-05-12 15:06

  斯大林摇摇头,小看也罢,高看也罢,目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的注意力被中国人完全吸引住了,远东地区完全可以松一口气了。

  既然已经答应给了中国人那批武器,那就给吧,再说了,就算不给,中国人也会从美国购买,一口气购买240架战斗机,真是有钱呀!

  只要想到这些,斯大林心里就如同扎了一根刺,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成才的,但成才之后却与苏俄越走越远……

  这里面有美国的拉拢,共产党也投桃报李,不断增加从美国的进口,与美国人打得火热,各方面得到的情报,中国共产党每年进口的各种美国商品就超过了一亿美元。

  中国共产党从美国进口大批的油料,运输工具、工业设备,而中国共产党则出口大批生丝、桐油,私有金属,还有数量巨大的贵金属白银等。

  这里面很多都是苏俄能够出口,也是可以出口的,可中国共产党却把进口的第一目标放在美国,表面看是质量、价格、规格等等因素,但本身就代表着共产党的想法……

  美国还给了共产党大批贷款,而共产党也投桃报李,竟然把纵穿中南南北的粤汉线-平汉线铁路,与美国人联营……

  共产党打下了缅甸大部分地区,竟然不扶持一个工厂主义政权,而是拱手把政权交给了和美国扶持的缅甸本土派……

  这里面也有中国资产阶级的拉拢和腐蚀,在越南,共产党不仅以假传国际指示的名义杀害了越共领导人胡志明,还指挥共产党对越共进行了一连串打压,这个本来多少有些影响的东南亚支部,现在已经奄奄一息,几乎没有了影响力。

  在南洋,共产党把马来共产党内的中国籍党员全部召回,顷刻之间,原来在马来亚英国殖民地有些影响力的马来共产党土崩瓦解。

  而那些违抗命令,想继续在南洋搞工人运动的中国籍党员,则一概被共产党中央以托派的名义开除出党,甚至还和殖民地上层、中国华侨上层联合起来打击他们!

  与此同时,共产党与那些中国华侨上层人物打得火热,不断邀请他们前往中国国内投资,而这些华侨上层人士也投桃报李,给予了共产党极大的支持。

  这些南洋的中国华侨一边给共产党投资,连钢铁厂、轿车厂都已经办了起来;一边在南洋搞起了捐赠,情报显示,共产党今天几个月间获得的侨汇收入就有几千万美元,而那240架美国飞机全部都是以华侨的名义捐赠的。

  很明显这群人工黄油---中国共产党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已经彻底蜕变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政党,没有一丝一毫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想法。

  更让斯大林恼火的是,中国共产党竟然搞出了一个修改版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以此解释他们内外政策的巨大差异。

  按照谷雨重新解释过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自己的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之前,中国共产党内外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

  既然中国共产党内外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那么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的出发点只能,而且必须是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共产党可以派出志愿军前往西班牙,但这不是为了什么国际主义精神,是国家利益,因为可以向欧洲证明中国的战斗力,同时促使西方国家的承认。

  中国共产党可以与华侨高层合作,放弃在越南和南洋输出革命,因为华侨可以给中国带来数之不尽的投资和援助,有了这些,共产党对付日本人更加容易。

  同样按照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中苏边界问题上寸步不让,在中苏外贸问题上坚持互惠互利,甚至有一天,中苏的国家利益出现了严重分歧,中苏关系破裂,甚至于兵戎相见也不是没有可能……

  内心深处,斯大林相当认可谷雨这一套理论,甚至于他在实际执行中,他也是这么做事的,但斯大林绝不能公开认可这些,原因很简单,苏俄的立国之本绝不能认可共产党这一套东西,苏俄必须对外输出革命,要不然怎么叫社会主义国家联盟。

  而没有对外输出革命,苏俄又如何在全世界发挥起影响力,成为各国共产主义分子的天堂?苏俄又如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让步,与苏俄建交,建立起经贸往来?

  更麻烦的是,如果各国共产党都这么干,都有自己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国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谁还会听莫斯科的指挥?

  但斯大林又没办法公开指责中国共产党做得不对,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解释是,既然有共产国际存在,那么唯一有资格输出革命的只有共产国际,所以作为共产国际普通一员的中国共产党,根本没有资格输出革命,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共产国际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的说法表面上把共产国际捧得高高的,但事实上却是在不断拆台,共产国际又不是天上蹦下来,共产国际想对外输出革命,必须得到周边国际支部的支持,而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配合,国产国际在东亚地区什么都做不了。

  是,中国共产党会定期向共产国际报告,主要人事安排也会告知共产国际,看起来服从领导,但这些都是面子帐,中国共产党事实上已经完全独立于共产国际。

  对于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有利的就执行,就宣传;没有好处的直接就在共产党书记处被掐断,根本不传达,下面各个党组织根本不知道。

  共产国际派来的任何人员必须得到共产党中央的认可才可以发挥作用,权限也被严格限制,只能担任顾问,再没有了以前的权威。

  为了掐断共产国际与共产党任何下属党组织的联系,共产党内部下文,没有中央秘书处的背书,任何打着共产国际旗号过来的人,都不得承认,为此谷雨竟然不惜杀人……

  中国共产党这一套下来,共产国际完全失去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原来在东亚欣欣向荣的局面,顷刻间也化为乌有,中国共产党在东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面对中国共产党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闹分裂,斯大林相当头疼,不理睬吧,组织纪律荡然无存;可理睬吧,又没有什么制约的办法。

  把中国共产党开除出共产国际,把谷雨那一套打成修正主义,甚至开除谷雨的党籍,都无济于事,撼动不了谷雨的地位,反而把中国人推出去,斯大林没那么傻。

  他只好捏着鼻子容忍共产党这一套,一方面禁止宣传谷雨思想这一套东西,另一方面斯大林也对共产国际内部的那些蠢材恨之入骨,你们竟然坐视这一切的发生。

  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不收拾一番,他这一口气怎么也出不去,所以这段时间,这群蠢货一个个接收了一颗花生米……

  斯大林甚至已经相当后悔把中国人搞到西班牙,那些中国来的西班牙志愿军战斗力明显高出一筹,连意大利军队都对他们敬畏无比。

  问题是共产党到处招聘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自然与欧洲各国共产党或者是左翼政党建立起了联系,一来二去,中国共产党在西欧各国和国共产党中竟然有了不小的影响力,甚至还有不少人研究起谷雨思想……

  事实上,斯大林也很清楚,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飞速发展,其实力和影响力迅猛上升,事实独立、乃至于受到他国共产党的重视和学习,一点都不奇怪。

  斯大林也想过拉拢共产党,共产党在共产国际执委会已经固定有一个席位,同时他也告诉中国人,东亚地区的共运你们来负责,但问题是共产党根本就不接这个茬,似乎国际共运只是苏俄同志的事情,这帮子混蛋!

  他们不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投入力量,哪怕是一丢丢力量;如果想让共产党真正投入力量,苏俄就必须拿出代价与共产党交换。

  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罢了,让斯大林不能接受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赤裸裸的利用态度,有好处,就蹭在里面好吃好喝,最典型的就是借着共产国际的马甲招聘人才,没有好处,就想法设法推脱,乃至于直接耍无赖。

  中国共产党的块头非常大,他们连做做样子,伪装都不乐意,甚至还搞出了一套歪理邪说支持他们的行为,自然在国际内部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小共产党也有样学样,极大的增加了苏俄对共产国际的控制成本。

  再让中国共产党这么搞下去,共产国际迟早要变成一个只出不进的吞金兽,斯大林又不傻,他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现在苏俄又没办法动中国共产党,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对那些不听从莫斯科的国际支部动手,让他们听话,除此没别的办法……

  可用这样的办法,只能收一时之用,没办法长久,也许共产国际到了该结束使命的时候,这样做,还可以与西方缓和关系。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在斯大林的脑海中一瞬而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德国人继挺进莱茵河西岸之后,又已经实现了对奥地利的实际控制,甚至还对着捷克的苏台德区指手画脚。

  纳粹德国从国内转向奥地利,又转向东欧,需要共产国际来组织各国力量抵制纳粹德国,另外还有法国,现在是左翼政党执政,只要说动法国,苏法联合起来,肯定可以压制住纳粹德国的扩张……

  思前想后,斯大林最后只能强忍着内心的不满,继续耐着性子和中国共产党周旋,既然对方打得不错,那就夸奖几句,反正也就费点口水。

  与此同时,斯大林也放弃了继续搞小动作的心思,搞了也白搞,谁让共产党现在的国际环境比较好,根本没办法压制。

  现在要做的是等待,日本人吃了亏,肯定会继续报复,等到日本人的海军发挥作用,封锁住中国的沿海地区,希望中国人还能够如此得意。

  斯大林对日本人还是比较看好的,他不相信日本人就这么两下子,当然了,这不仅仅是斯大林的看法,也是日本参谋本部的看法,不过处在战争最前线的日本军人们却不是这么想的,尤其是察北的日军。

  为了能够全歼察北日军,中国共产党可以说孤注一掷,此战发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地区,非常有利于解放军空军的发挥。

  仅仅3月23日当天,解放军出动的飞机就有三百多架次,丢下了近两百吨炸弹,而到了3月24日,解放军空军出动的频次更加凶狠,当天解放军出动飞机四百多架次,马丁重型轰炸机更是多次出动,当天丢下的炸弹竟然达到了250吨。

  四百多吨高爆炸弹和燃烧弹被丢到了日军两个师团头上,对日军的打击十分巨大,伴随日军突击的一千多辆卡车,几千辆畜力大车,还有日军的重炮都被炸得东倒西歪。

  在空袭的同时,解放军集中了大批火炮对日军猛烈轰击,解放军不仅仅有数量优势,仿苏制的76.2mm野炮和106.7mm两型野炮质量也不错,射程超过了日军同型火炮。

  而日军两个师团虽然加强了不少重炮,但重炮在草原上移动不便,非常容易暴露,即便躲过了共产党的空袭,也非常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在这场炮战中,解放军优势明显。

  随着大批运输工具和重火力损失,日军两个师团机动性和战斗力大打折扣,日军第十、十二师团在5月24日被解放军分割包围。

  解放军深知日军战斗力的顽强,并没有妄图野战迅速消灭日军,而是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拼命挖起了战壕。

  虽然战壕大法速度慢,但只要围起来,日本人就插翅难逃,包围圈刚刚成型,战壕还没有挖好之前,除了空军反复轰炸以外,各部一边坚决阻击日军的突围,一边各部拼命挖战壕,然后将一条条战壕连接起来。

  日本已经吃过太多亏,矶谷廉介也明白必须在解放军完成合围前,成功转进摆脱解放军的围堵,所以矶谷廉介毫不犹豫的使出了日军的杀手锏毒气弹。

  不过日军的毒气弹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解放军虽然没有防毒面具,但也根据日军毒气的特点,研发了土制防毒口罩。

  办法很简单,把大蒜提前泡成水,把口罩浸泡在大蒜水中蘸一下,这时候戴上就挡住了大部分毒性,实在没办法,就把小便尿在毛巾上堵住鼻孔,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虽然日军的毒气弹和反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并没有给解放军造成直接而巨大的伤亡,而与此同时,解放军也拿出了特别装备的辣椒弹,也就是把辣椒粉放入到迫击炮弹中制成的特殊炮弹,朝着鬼子猛烈发射。

  一发迫击炮弹打过去,漫天的辣椒粉呛得日军喘不过气,眼泪直流,解放军步兵乘机反冲锋与日本搏杀,把日军赶回到包围圈内……

  连续两个白天,日军拼死突围,解放军拼死阻拦,双方在草原上打得极其惨烈,无数日军冒着解放军的轰炸、炮击和机枪交叉火力拼死冲锋,而解放军也毫不示弱,不断发起反冲锋将突破的日军赶回去,双方战士的白刃格斗不断出现。

  为了阻止解放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冲锋,日军不断派出士兵背着集束手榴弹或者炸药包炸解放军装甲车辆的履带。

  而为了阻挡日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冲击,解放军除了高射炮平射、火箭筒射击以外,甚至也使出了类似的战术……

  双方的厮杀不仅仅是武器的厮杀,战士的厮杀,更是战斗意志的厮杀,而在三重厮杀解放军都毫不逊色,但即便如此,日军的拼死突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解放军高达五个军十五个师,还有十三个后备师,七个骑兵旅,把战场围得一层又一层,解放军有足够的兵力厚度,设置一条又一条阻击线,也可以在被突破后迅速发动反击,挡住日军的连续突破。

  日军好不容易打穿了一条,解放军立刻开始了反击,让他们没办法继续突破,而与此同时解放军外围第二条、第三条阻击线也想尽建好,工事越挖越多……

  到了3月25日早上,矶谷廉介异常惊恐,也异常绝望,连续两天突围不出去,解放军现在已经挖了一道又一道战壕,如同一条条缰绳一般死死得绑住了日军这头猛兽。

  随着一条条战壕相继建成,各种防炮洞,防空洞,机枪阵地相继挖好,解放军并不着急围攻日军,两个包围圈内六万多日军,挤得密密麻麻,一枚炮弹下去,就会炸死一堆人。

  依靠现有的那些后勤根本支撑不了多久,最近的日军离他们还有几百里,想突破解放军的阻拦,冲到察北,那简直在做梦。

  既然日本没有太多后勤,又没有援军,那自然不着急进攻,等着饿急眼的鬼子反扑就是,反正解放军储备了足够的子弹炮弹,足够使用了……

  连续两天的激战,空军在这场合围战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甚至是关键作用,而试验坦克旅虽然在突击的过程中多辆抛锚,也被日军击伤击中多辆,但以坦克旅为矛尖,骑兵紧随其后的突破分割,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有了空军和装甲兵的配合,本来总部认为难度很大的合围作战,比想象得要轻松许多,在第一线指挥作战的刘伯承、林彪和徐达三等同志十分敏感的意识到,飞机、坦克和步兵联合作战的巨大威力,这一块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

  未来对日作战,如果有空军不断的俯冲轰炸,如果有装甲集团在突破口附近的连续突击,敌军很可能会迅速崩溃……

  相比于察北战场准备多时,优势明显的这一轮进攻,发生在玉田一带的围歼战,就更像是瘦驴拉硬屎,打得非常艰苦。

  解放军空军主力都在察北,而日军不仅仅有陆航的支持,还获得了日军海航的支持,日军的飞机不断出现在战场上空,解放军第四军和第八军只能依靠有限的防空火力,对空射击,日军反复空袭造成的伤亡相当大。

  而在火力上,第四军和从热河秘密南下的第六军只有便于携带的山炮、野炮和火箭炮,火力虽然比日军强一些,但质量不如日军,射程不足以压制日军东京师团的重炮。

  而在战斗意志上,双方的差距也不是很大,解放军有保家卫国的坚决斗志,而日军东京师团是皇道派的大本营,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解放军唯一的优势就是数量,但平津各部的解放军只有两个主力军,而且连续作战之后,伤亡较大,战斗力已经折损了不少,不得不让新编师上阵作战。

  甚至于数量优势也不明显,一百公里以外的天津,日军有高达五个师团,正在天津与解放军激战,虽然这五个师团判断只有七八万人,但同样是很大一股子敌人。

  中日双方在5月24日激战了一天,当天晚上,根据前线日军的汇报,日军参谋本部判断察北的矶谷廉介集团凶多吉少,这两个师团千里跃进,本身就是赌中国方面在察北兵力有限。

  没想到钻到了对方的口袋中,矶谷汇报前线共产党军队出动了数量巨大的军队,又有飞机坦克,很明显对方是早有准备,兵力、火力都有优势,想救出来难度很大。

  就算想救,一时半会根本没办法救援,为了让矶谷集团突击共产党,给他们加强了好几个辎重联队,现在陆军也拿不出那么多卡车用于草原突击。

  就算突击成功了,谁又能够保证,矶谷能撑到那个时候,所以研究一番之后,参谋本部只能希望矶谷集团凭借自身的努力转进,根本没办法救援,这一点事实上矶谷也知道,他一直希望的是空军支援……

  但是关内被围的东京师团情况完全不同,东京师团在24日的突围虽然被共产党挡回去,但东京师团遇到的阻力并不是很大,东京师团认为明天就可以成功转进。

  看到东京师团的汇报,参谋本部却又改变了想法,既然共产党的主力出现在察北,那么在华北地区的共产党军区就不是其主力部队,又经过了两个月的激战,战斗力和兵力必然大打折扣。

  而日军有空军优势、有武器质量和火力优势,而且也可以通过海运将大批部队运到天津,兵力上又差距不大,所以第一师团为什么要着急转进?

  完全可以让第一师团加强工事,吸引住当面的中国军队,同时不断向华北增援,在华北大平原与共产党总决战,一举消灭在华北平原上几十万共产党军队。

  参谋本部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如果仅仅把目标放在救出东京师团,战后根本没办法交代,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切腹。

  为了将功折罪,掩饰矶谷集团可能被歼灭造成的恶劣影响,必须在华北打一场大胜仗,攻占平津,消灭共产党华北主力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而这样做确实是有可能性的,以东京师团的装备和战斗力,支撑十几天绝无问题,而有了十几天,日军可以海运向天津再派遣一个师团。

  同时关东军也可以通过铁路再增派两个师团,再加上进攻承德一带的第五师团,也可以从长城各隘口东出冀东,一下子增加四个师团,以如此庞大的兵力获得一场大胜希望非常大。

  所以从5月25日一早开始,日军就开始了大规模调兵遣将,同时第一师团不再突围,而是利用平原上多个村落,构建各种工事,试图长期坚守。

  而与此同时,日军一边不断海运增兵,而从天津北上,准备救援东京师团的日军,在这一天突然调整了攻击方向,向廊坊方向进攻。

  廊坊是解放军的后勤基地,大批火车运输的物资运到廊坊后重新分配,此地虽然被日军飞机多次轰炸,不过解放军白天修路,夜间运输物资,夜间分配运走,日军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日军进攻廊坊虽然不奇怪,但这样做,并不能直接救援东京师团,再联系上东京师团加强防守,不再突围,很明显日军调整了战略意图。

  南线总指挥,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彭德怀和副总司令朱德一眼就识破了日军的思路,过去这些年,在南方中央军玩弄这一套的次数太多了,固守待援,试图借此与解放军南线主力决战,胃口真是不小!

  不过前线各部的情况确实不是很乐观,所以彭德怀认为要果断的调整兵力,要把第八军主力调到玉田,集中三个军,尽快消灭日军第1师团,在目前的战场形势下,两个军想全歼日军第一师团,难度相当大!

  朱德也同意彭德怀的建议,问题是第八军撤走之后,天津前线光靠预备集团军各部和第十路军三个军能不能挡住日军的进攻,谁也不敢肯定。

  彭德怀很不以为然,“天津丢了就丢了,只要能打掉第1师团,怎么也是赚得!”

  “老彭,谷书记重兵守天津,就是想在巷战中,多消耗一些日军!另外还有一点,你不要忘了,守住天津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彭德怀还是不乐意,“打巷战不仅日军损失大,我们损失也大呀,这么打太呆板了!”

  “老彭,中央有中央的想法,这样吧,向中央做一个汇报!”

  彭德怀看了一眼朱德,微微沉默,然后点头同意了,彭德怀同志自然明白朱德同志的劝说,也就不再说了,谷雨对他很尊重,也非常器重,把华北平原这么大的战场交给他,他也不能随便说抱怨的话……

  事实上,昨天晚上,得到前线的通报后,毛泽东也已经意识到问题,从一开始,中央的意图只是想全歼察北日军,并没有为河北平原地区的歼灭战做准备,中央只是想在天津尽量多消耗日军,迟滞日军的进攻,为平津地区的总撤离争取时间。

  而经过了两个月的激战,平津地区已经完成了基本撤离,可以说这个战略任务已经完成,目前来看,察北的情况很有利,全歼日军把握非常大,可以说一场大胜已经保证了,但河北前线却有些扑朔迷离。

  日军第一师团跑的太快,让彭德怀看到了希望,他想合围第一师团,这个诱惑太大,中央也想赌一把,结果昨天打了一天就发现,依靠两个军和几个新编师想合围日军一个精锐师团难度相当大。

  现在要想吃掉第一师团,肯定要从天津抽调兵力,而这样干,风险也比较大,万一这边啃不动第一师团,那边天津又被日军迅速突破,两边捞不着,那就太亏了。

  谷雨也知道,他叹了一口气,“要是中原军区留下一个军调到石家庄作为预备队,我们现在就不用发愁了,这个责任在我,不断胜利,我有些骄傲了……”

  毛泽东同志劝慰道,“谷书记,要说有责任,我们都有责任,我们都低估了平原和草原地区,空军的重要作用!”

  “我早就想过这一点,说到底还是太贪心呀!”

  谷雨笑着摇摇头,他站起身,来到地图前,盯着地图看了很久,脑海中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过了一会,他下定了主意,“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天津丢了、北平丢了,大片国土沦丧,政治上有些难看,这些都不要紧,只要能够吃掉影响力巨大的日军东京师团,怎么也都是值得!

  第八军在天津打了很久,损失不少,光靠第八军能起多大作用,也是有限的,还要加强,至于怎么加强,交给前线的同志们,让他们自行决定!”

  说完,谷雨开始了发号施令,“记录!朱、彭、柯三同志,不必在意平津的得失,务必集中主力于玉田,不计伤亡,争取全歼敌东京师团,勿使逃窜!华北局、山西省委应全力保障前线供给!

  战事紧急,前线形势变化极快,朱、彭、柯三同志可先行决定作战部署,不必事事上报!谷、毛、周!”

  说完,谷雨询问毛泽东同志,“老毛,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补充一点,辽西走廊和冀东敌后各部,继续进行大规模的破路运动,尽可能迟滞日军可能的增援,为主力围歼日第一师团争取时间!”

  “嗯,我忘了说了,这一条一定要加上,我们堵不住日本从海上增兵,但破坏北宁线还是有可能的!”

  在给前线的同志授予全权之后,谷雨看着地图皱着眉头说道,“老毛,老周,这一仗我们三个军就算啃不下第一师团,只要有力的杀伤了敌军,主力再顺利撤到南口和永定河一线,我也能接受。

  但现在平津前线还有第十路军,偏偏该部还没有完成整编,宋哲元等人军阀思想有些浓厚,他们要是在战场上搞出了幺蛾子,我们很可能要栽跟头!”

  事实上,谷雨担心的不仅仅是第十路军,还是彭德怀同志,这位同志确实以负重成名,但他的军事史上败仗也打得不少,往往先胜后败,虽然这句话谷雨不会说,但心里多少有些担心,尤其是现在形势这么复杂!

  虽然彭德怀同志在关键时刻,总是有部队拼死救援,保证不至于出现大崩溃,但谷雨可不敢随便赌,两个月鏖战下来,第二预备集团军十几个师都在天津逐渐锻炼出来了,万一出现了重大损失,谷雨还不得难过死。

  看起来谷雨有些多虑,华北平原上的解放军有三个军,18个预备师,虽然战损不小,但在内线作战,补充也快,随着冀中地区好几万补充兵加入,现在前线的总兵力还保持在三十万人以上。

  再加上第十路军十万左右,中国军队总兵力四十万,而当面的日军加起来顶破天不超过十万,日本人想把解放军打崩溃,难度很大,即便第十路军崩盘,三十万解放军全身而退还是很容易的!

  不过谷雨对西北军战斗力不放心,如果考虑日军可以不断增兵,以及解放军已经打了两个月,他的担心一点都不过分,听谷雨这么说,周恩来同志也有些担心,“虽然我不太相信西北军会如此不智,但确实要做一些准备!”

  毛泽东同志考虑了一会,想了想说道,“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到,德怀同志虽然擅长打大仗恶仗,但作战时不够精细,这个毛病他一直没有改,中央确实需要再准备一些预备队,以防万一!”

  邓萍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北同蒲线和正太线沿线,三个预备师已经组建完成,装备也相当不错,十天左右就能拉到前线;

  铁路兵团在平绥线、北平汉线,都有护路部队,加起来有两个骑兵旅,三个步兵旅,差不到两个师,这就是五个师,作为预备队应该差不多了!”

  谷雨摇摇头,“这五个师派到前线没有问题,但都没有打过硬仗,不够保险!”

  “谷书记,要是有保险的部队,我们早就放在前线了,再说了,这也是防患于未然,会不会被用上,也说不准!”

  谷雨摇摇头,“邓萍,我这个人求稳,能不冒险,尽量不冒险,我们再研究一下,看看热河能不能再抽调一些部队,要不然我晚上睡不着觉!”

  毛泽东听谷雨这么一说,十分感慨,“谷雨同志,幸亏当年你没去南方,我们反围剿那会敌我兵力十比一以上,是常有的事情!”

  谷雨呵呵笑着说道,“老毛,你要习惯这样以多打少的作战,我们中国相比于日本,多的就是人,这个优势,我们要一定要用足、用充分!

  对日战争,我们的总原则就是用正兵,少用奇,不用奇,凭借内线作战,尽可能堆积起几倍的兵力优势,把所有可能的漏洞都补足。

  然后和鬼子拼消耗,逼着鬼子分兵冒险,乘机打他们一个围歼战,只要师团规模的围歼战多打几个,日本人就攻不动了!”

  毛泽东同志有些无语,这样的路数虽然万无一失,充分发挥了中国的长处,但多少有些呆板,消耗的人力物力也太多了一些!

  而坐在一旁的周恩来同志,则深深的看了谷雨一眼,谷雨现在军事上的求稳,和他刚到北方局孤注一掷,把北方局绝大部分党员都投在东北搞义勇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政治上,谷雨在四中全会前后,为了登上中央领导层,极端大胆,冒险的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可成为中央第一书记后,却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各种制度规章一个接着一个,想尽办法不给任何人钻空子的机会;

  在外交上,为了争取苏俄的支持,武装保卫苏俄这样惹人生厌、甚至犯忌讳的话,他也照说不误;但等到共产党有实力了,他又立刻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是共产党人,然后想尽办法打压共产国际的影响力……

  想到这里,周恩来同志对谷雨又加深了理解,这个人处于劣势时,敢打敢拼,善于利用一切机会,甚至是不择手段,为己方牟取利益;但处于优势时,则持重求稳,尽可能不给别人任何可乘之机。

  在军事上如此,在政治上,在外交上都是如此,这也许就是谷雨的成功秘诀吧,只不过这样做多了,哪张面孔才是真正的他?谁也不知道,也许这就是实用主义吧……

  毛泽东同志盯着地图,考虑了一会,“打成现在这种局面,日本人的第五师团肯定要入关参战,负责牵制日军的第七军第19、20两个师,没必要再待在热河了,他们完全可以走古北口入关,加入到冀东战场,给彭德怀做预备队!

  察北前线对日本人已经形成了合围,堆太多的部队也展开不了,可以抽两个预备师加强到热西防御,就算日军西进,问题也不是很大!”

  邓萍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可以,如此一来新增七个师作为预备队,怎么也应该够了!”

  谷雨听完,十分满意,“问一问前线的指挥员,如果没问题,尽快安排调整!”

  “是!”

  5月25日晚,解放军进行部署调整,大规模加强北线,从5月26日开始,与日军在天津北面激烈交战,阻滞日军北上。

  而玉田地区的解放军,见日军不走,一边发动试探性的进攻,看看能不能打进去,分个包围,一边则冒着日军的轰炸和炮击,继续挖战壕,不管日军是什么打算,战壕都是必须的,有了各种掩体,部队的伤亡要少很多……

  与此同时,热东南的游击部队,接到总部的命令,大举进入到辽西走廊破路,虽然日军有防备,但日军想保证七百里辽西走廊完全不受骚扰,难度太大了!

  尤其是这些游击队,有迫击炮、轻机枪,有火箭弹,火箭筒和掷弹筒,装备相当不错,可以攻打中小据点,也可以攻打日军中队级单位,日本人咬牙切齿,可又没有办法,鬼知道这些共产党游击队是从哪里冒出来!

  随着中日两国军队在河北大平原上较劲,天津城内的攻防战变得不那么重要,双方都不是很在意,相继抽调了最能打的部队,但就在这个时候,奉命进入到天津城内的第二军张自忠部却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张自忠入城前,做了一个动员,我们西北军一向以能打出名,前身38师又是天津卫戍部队,此前打了不到十天,就损失惨重,灰溜溜的退了下去。

  现在虽然再次入城,给我们定得指标很低,只要能撑三天,就算完成了任务!我脸上实在挂不住,我们必须好好打一仗,不能再丢人了,也不能再对不起天津的老少爷们了!

  张自忠这一番动员,刺激得第二军嗷嗷叫,进城之后的当天晚上,第二军两万多人,就对日军发动了一轮夜袭。

  第二军还没来得及换装,与解放军服装并不相同,发现之后,天津前线的日军松了一口气,他们一向瞧不起西北军。

  长达两个月的天津鏖战,双方的损失都非常大,解放军损失了五万多人,第十路军损失了两万多人,其中战死就有一万六千多人,永久退役的重伤员也有将近两万。

  日军同样也损失巨大,战死战伤也有两万多人,中日军队的交换比大概为3:1,之所以差距这么多,除了跟平原地形和日军拥有巨大的空军优势有关,也跟解放军中新兵比较多,装备到位率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交换比,对日军也是巨大的损耗。日军在天津确实有五个师团,只不过有四个新成立的100开头的特设师团,编制要小一些,炮兵也没有满编,甚至还有不少老式火炮,射程有些还不如解放军炮兵。

  加之每天运上来的部队也不过一两千人,本质上属于添油作战,一边损失,一边补充,所以在前线的董振堂看来,日军的总兵力怎么看只有三个师团。

  此时连续消耗后,刚刚换上来,放在天津打巷战的部队,战斗力虽然很强,但作战经验远不如初期的老部队那么丰富。

  偏偏第二军老兵众多,凭借天津的税收装备相当好,一个班两挺掷弹筒,一挺轻机枪,比解放军还要多一个掷弹筒,现在又加强了炮兵,过去两个月的整训期刻意加强了巷战相关战术的训练,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比于新兵较多的解放军各个预备师,充斥着大半老兵的第二军战斗经验要丰富得多,也打得比较狡猾,充分发扬自身战术风格,又借鉴解放军战术,用机枪、炸药包掏山墙,然后冲进去丢手榴弹,用大刀、手榴弹同日军近身肉搏。

  这一套战术,事实上不算新鲜,解放军退入天津城内,每天晚上就是用类似的方式反击日军,但没想到,日军再一次中招了,激战了整整一夜,有些轻敌的日军差点被赶出天津城。

  5月27日,日军才如梦方醒,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开始了猛烈反扑,火焰喷射器和毒气弹都用上了,但第二军有了昨晚的胜利,士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继续与日军纠缠,毫不示弱。

  双方围绕着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大路小路,连一个院落和一间房子,谁也不肯放过,打得相当激烈,但激战一天,日军并没有将第二军赶出去,反而是第二军在入城的第二天晚上再一次反击得手,逼着日军再一次向天津城内增兵。

  消息传出,第十路军其他四个军同样士气大振,宋哲元向共产党方面请求把他的嫡系第一军冯治安投入到对日军东京师团的围攻中,而不是继续放在后方整训,并保证各部一定会服从命令,听指挥。

  消息传到太原,谷雨和毛泽东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无比的欣喜,西北军显露出较强的战斗力,中国军队的兵力猛然间宽裕了许多,接下来的仗好打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