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40章吹风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0698 2025-05-12 15:06

  离开了仰光,谷雨乘船沿着大金沙江上溯,沿途进行了—番考察,总后勤部副部长谭启林少将一路上给谷雨做向导工仔细进行了一番汇报。

  英国在缅甸期间修建的各种基础建设,虽然在缅甸独立战争中受到了不少破坏,但还是比处于原始状态的云南要好很多,又有大金沙江的航运,所以目前制约运输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云南。

  但是一时半会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容易,除了尽可能提升铁路发车趟数以外,就是想办法增加公路运输,但公路运输的数量远不如铁路……

  提到铁路发车趟数,谭启林少将资历很老,四路军初创时,这位东北军的军需官就做了不少工作,帮助四路军获得了大批武器装备,后来又劝说热河的炮兵投降,对四路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谷雨一向念旧,对谭启林的贡献一直牢记于心,他岁数大了,能力也不算很强,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但谷雨授予指挥员军衔时,还是授予了他少将军衔,让他以总后副部长的名义坐镇缅甸,做一些协调工作。

  谭启林到了缅甸之后,做事认真负责,他又擅长和人打交道,与缅甸政府、英属印度的关系都处得不错,赢得了同志们的一致尊重。

  这样的老同志无欲无求,自然比较敢说话,他就当面说林彪能力强归强,有些阴阳怪气,不好相处;对谷雄一政委,他觉得为人热情,是个做事的人,但有些老实,管不住林彪,谷雨听完哈哈大笑。

  谭启林对顶头上司邓萍的管理能力十分佩服,谷雨听完笑着点点头,“看来应该让邓萍同志兼任铁道路党委书记!”

  谭启林少将笑着说道,“谷书记,我看您舍不得!”谷雨哈哈大笑,相比于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德国铁路网,中国铁路不仅速度慢,而且发车趟次间隔时间较长,这里面有铁路检修水平不足的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出现在铁路管理上。

  铁路系统根本不敢密集发车,万一出了事,铁路系统不要说延误一两天,就是几个小时,也是重大损失……

  按照战时法律,总后勤部接管了国内主要铁路的运营,但总后虽然从德国人哪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对铁路系统的运转还是有问题,前几年还不明显,这两年问题就大了,美国发过来的东西堆在缅甸运不回来,把上下都急得要死。

  无奈之下,大批进口物资只能放在八莫-独龙一带,工建委干脆在缅北建起了不少企业,就地利用美国提供的设备生产,这虽然带动了滇南工业的发展,但这是应急的办法,各种配套物资的运输同样成问题,而且绝大部分物资必须运回国。

  随着各种延误越来越厉害,谷雨权衡之后,任命邓萍担任总后部长,谷雨授予他全权,可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邓萍精力充沛,又长期担任总长,对各种细节考虑很充分。

  邓萍与德国的施佩尔解决苏俄铁路网的办法差不多,他把运送的各种物资三部分,一是军列,而军列又分为兵员输送车、补给物资输送车、卸货返程空车、医疗车、军邮车部队整修车、战俘车等等;

  二是国民经济车,包括美国的租借物资,租借物资又包括进口机床、进口工业原料等,出口包括各种原料,轻工业品;出口苏俄的各种原料、粮食、轻工业品等等;

  第三类是工程车,包括运输建筑材料的车,修理车,工人和管理人员运送车等。

  邓萍将这三类,按照不同的优先级纳入铁路时刻表,同时又对紧抓铁路晚点等问题,有条不紊的解决各种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铁路系统,尤其是西南铁路和公路系统的运输能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加强。

  而到了此时,邓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中国直通泰国的铁路网修复上,目前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同时他也组织了由空军保护的近海运输,有力的支持了南线各部,同时也将大批南越、泰国的物资运回国……

  邓萍表现出色,铁路系统也很服气,铁道部长凌鸿勋很是佩服,对外说,修路他比较在行,但让他搞调度就不行了,共产党真是人才辈出呀!

  谷雨同样十分满意,他曾经告诉书记处的同志,战后他会让邓萍退役,前往工建委担任副主任,充分发挥他的组织能力。

  同时他计划在战后,让各部优秀的参谋长和后勤部长复员,担任重大项目和关键企业的负责人,或者培训一番前往地方工作,这些干部绝对是一流的工业化人才,可以担任地方政府正职,甚至更高的职务。

  今天听到谭启林这番话,谷雨更加坚定了原先的判断,中国不是没有工业化人才,工业化人才最多的就是军队参谋部门和后勤部门,他们必须接触大量的现代化知识,必须要用好他们。

  一路北上,到了八莫之后,谷雨参观了工建委设在当地的一些工厂,他考察了一个镍加工厂和一个橡胶加工企业,橡胶加工企业是华侨投资,而镍加工厂则是工建委下属的军工企业……

  缅甸矿产资源丰富,铜矿,镍矿、铅锌银矿、钨矿储量较大,甚至还有一个储量两亿多吨,品位达到50%以上的褐铁矿,铁矿目前没有开发,不过其他矿种都有所开发,是英国比较重要的矿产出口国。

  缅甸独立期间,这些工矿企业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

  时共产党穷得要死,虽然没有直接破坏矿山生产,但毫不客气的搬走了大批后处理设备,运到中国境内,其中的镍处理工厂就放在了八莫,为得就是就地加工缅甸少民邦出产的镍矿。

  等到缅甸独立后,这些矿山陆续恢复生产,但没有后处理厂,只能把矿石通过水路运到八莫,然后由这个处理工厂加工成高冰镍,直接运回国,通过电炉冶炼成镍铁,然后冶炼成特种钢,用于枪炮生产。

  等到中日战争爆发,这个镍加工厂继续扩张,规模越来越大,产能已经超过了西川镍矿,也超过了刚刚开发的金昌镍矿,是解放军最重要的战略工厂之一。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处在偏远地区的镍加工厂各种配套也慢慢建立起来,工人们虽然待遇不算非常好,但在这个战争年代,有稳定的生活已经相当难得了……

  加之这是军工企业,职工都是军籍,上下关系也融洽,谷雨所到之处,明显看出该厂正处在积极向上的发展期,显得生机勃勃,他自然十分高兴。

  目前这个矿产中间处理厂,已经相当成熟,个过合用见得他们可以做得更多,他在座谈会上,告诉八莫镍厂的同志们,战争期间要做好生产,不断扩张规模是正确的,但也要

  想得更远一些。

  他随便点了一位同志问道,“仗不会一直打,直到战争结束后,军用镍的需求量会大规模下降,你们怎么办?

  有没有想过这一大厂子好几千人的生计问题?”

  这位同志愣了一会,这才说道,“国内建设对镍的需求量很大!”

  谷雨接着说道,“这句话没错,但有两个问题,国内镍厂的原料是自己的,而你们的原料来自于缅甸,你们能够保证竞争得过兄弟单位吗?”

  这位同志更愣了,“缅甸的镍矿还是比较便宜的!”

  谷雨笑着问道,“缅甸是外国,他们的镍矿现在便宜,未来还会不会便宜?你们能够控制得住吗?

  现在缅甸接受人民币,未来会不会长期接受人民币,你们敢肯定吗?若是缅甸需要外汇怎么办?

  要是不给外汇,缅甸方面找种种理由停止或者减少生产﹐这么大一个镍处理厂,你们准备破产吗?”

  在座的同志都有些愣,这番对话一出,在场的云南省党政领导干部,建设兵团的同志都陷入到沉思中,显然他们没有想到谷雨会问出这些问题,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这些……

  这时候毛泽东同志的爱徒,云南省委书记王芳林同志站了起来,主动请求谷雨做一些指导,谷雨这才点点头,很严肃的说道,“同志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来如何发展,一定要多想想,也一定要有危机感……

  虽然我们搞的新民主主义尽可能减少企业破产和经济危机,减少职工群众受到的冲击,但国家的资源有限,不可能把这么大一个厂子空在那里,也不可能养闲人!

  即便被迫养一些人,国家顶多短期内给一点基本工资,让职工们饿不死,但是职工该有的福利肯定要取消,这事实上也严重损害了工人群众的利益!

  所以请同志们一定要记住,新民主主义社会,国有企业和工人是一体的,国有企业搞得好,工人群众福利待遇才会高,要是搞得不好,上下都要倒霉……

  国企的领导干部同样如此,国企搞得好,可以升迁到重要的位置,出任党政军群重要职务,但要是搞得不好,国家是要秋后算账的!

  中央的文件说得很清楚,一旦国企遇到重大困难,相关责任同志必须严肃处理,而且要倒查十年,什么意思呢?

  国家会认真盘一盘账,如果发现这个企业出问题前十年就潜伏着危机,有问题没有如实上报,得过且过,掩饰塞责﹐相关责任人都要严肃处理!

  就算是升官离开了,担任领导干部了,或者退休养老了,监委还是要追究!谁没有用好国家的钱,国家也会跟他过不去!

  若是有党政干部违反规定,指示国企做一些违规事项,国企干部和职工都有理由向上级监察机关举报,若是该举报而没有举报,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国企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什么是连带责任?但凡确定国企存在严重违规,国家会对相关国企进行处罚,责任较轻的,会改变隶属关系,本来是省属国企,会变成国资委下属的企业,换了人领导,领导层大调整,甚至待遇大调整都是必然的;

  严重的,相关国企直接对外出售,这个企业牵扯到的厂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不管是什么级别,副部级、厅级亦或者处级;下至普通职工,原来吃公家饭的,全部都要严肃处理。

  原来享受的级别待遇福利一律取消,以后只能吃资本家的饭,这碗饭非常不稳定,也非常不好吃,干不好,城市待不下去,找不到工作,只能回乡务农,不管多大的贡献都要一笔勾销……”

  谷雨这番话一出,引起了满堂哗然,谁也想不到国企的铁饭碗原来也不是那么稳当,国企搞不好,盲目听从上级领导,违规乱来,国企搞差了,从上到下都要倒大霉……

  谷雨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每一次考察相关国企,都要把这些东西说一说,广播电台报纸在大肆宣扬,我倒要看看﹐在这个建政初期,有多少干部敢违规乱来?当各个工矿企业的干部职工好欺负!

  虽然他也知道,这种办法时间一长,必然会被人钻空子,但只要挺过最初的几十年,等到科技进步了,网络时代到来,这些问题也会少一些!

  谷雨首先提醒了一番国企和工人,国企和领导干部一体关系后,谷雨才说道,“正是因为国企的发展关乎到每一位同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也必须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谷雨认为八莫镍厂未来要想发展得好,一定要互赢,什么是互赢,中国吃肉,缅甸那边也要有好处,只有都看到了好处,这样的合作才能长期。

  他给在场的同志们算账,缅甸的富铁矿、铬矿和镍矿,铅锌矿,都在克钦邦和掉邦境内,这些少民邦徒有金山却没办法开发,没钱没技术,说白了,就是抱着金饭碗在讨饭!

  中国有煤矿,也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但中国的缺陷也很严重,中国的矿产资源贫乏,铬矿镍矿储量少;铜矿、铁矿品位非常低,开采难度也大!

  光光依靠中国自己的资源,想发展起来,难度是很大的,矿产这一块大家可能不是非常了解,农田就能看得出来,缅甸一年三熟,即便贫富差距那么大,但老百姓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国内呢?光光云南多少人吃不饱肚子?

  国家建设资金有限,战后国家要优先发展条件更好的东部地区,云南地区的发展虽然也有投资,但更多的是现有项目的扩张,而不是新增项目。

  不过缅甸的华侨比较有钱,但他们有钱却用不好地方,要么就是盖房子,要么就是在缅甸到处买地,跟土地主一样﹐惹得缅甸人民一片白眼。

  完全可以三方合作,利用八莫特殊的区位优势,把这些矿产产地串联起来,再招商引资,引进华侨资本,先建成一个+万吨级的钢铁厂。

  从国内运输煤矿,从缅甸进口各种矿石,然后在八莫加工成各种钢铁,按照股份制确定好份额,可以利润分成,也可以产品分成,事先制定好规则,生产出各种钢铁制品,可以内销,也可以卖给缅甸,甚至直接出口,让中缅两国人民一起受益。

  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国家不需要出太多投资,但却可以获得大量的钢材用于生产,修桥铺路,把学校盖得好一些,让孩子们可以好好学习。

  缅甸人民可以获得大量钢铁,华侨群众也可以获得大量利润,不用一天到晚总是想着盘剥缅甸人民,赚到了钱还可以做作慈善,获得缅甸老百姓的好感,大家都有好处,这就是互赢,三嬴!

  什么叫作自力更生,这才是真正的自力更生,谷雨告诉在场的同志们,自力更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尽可能在不需要国家投资,或者国家只提供少量投资的情况下发展。

  不要一天到晚,想着跑部要项目,国家发展有先有后,也要综合考虑,平衡各省市区,就那么点家底,同样也要算一算经济账,肯定要优先使用在容易见成效的地方,用在云南,别的不说,配套投资,修路得花多少钱,横断山脉的路哪有那么好修的?

  可是国家不给钱,就不发展吗?那还是咱们共产党员吗?共产党员不仅要敢于拼搏,还需要有探索精神,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都是可以试一试的,绝不能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限定了发展……

  有些同志说,与资本家,与华侨合作是走资,那是瞎扯淡,利用资本家发展生产,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帝国主义会把绞死自己的卖给无产阶级,这句话那些同志不知道吗?如果在不知道,列宁与哈默先生的交往,你们还不知道吗?

  谷雨这番鼓吹,自然是他在缅甸各种鼓吹的继续,与缅甸联邦政府要合作,与少民邦也要合作嘛,而且要加大合作。

  他们开矿,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利润分成,他们捞到好处了,自然会更加归心,此举也是把缅甸逐渐纳入中国经济圈的必然之举,缅甸政府不行,那就从少民邦开始。

  同时也是给地方敢想敢做的同志背书,要是有谁反对,你们看第一书记都说了,咱们这个地方偏僻,一时半会轮不上,国家不管,咱们自己有机会为什么不试?

  而在这一次参观之后,谷雨又去参观了缅甸华侨开设的橡胶处理厂,仔细听取了华侨的想法,并表示会尽快处理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希望海外华侨加大对祖国的投资,国家要的是共嬴,他们能够在祖国赚到钱,谷雨就放心了!

  这番话一出,这些华侨自然很高兴,他们最怕的是共产党的政策变来变去,影响到他们赚钱,而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向现在这样,国家可以提供稳定赚钱的机会,事实上很难得的,他们同样相当珍惜!

  谷雨考察完八莫后,乘坐火车回国,他叫上了王芳林和省长刘澜波两同志,谷雨首先问起了王芳林在湘赣省委书记期间发生的种种,谷雨对他当年所受的委屈很是感慨,告诉他过去的都过去了,要往前看。

  同时谷雨也告诉他,作为极左思维的受害者,一定要牢记过去发生的种种,要始终实事求是,要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不要受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错误的影响……

  王芳林连连称是,谷雨首先听取了两人关于云南各项工作的汇报,然后半路上突然停了下来,爬山涉水,到滇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考察了一番,当地还相当原始,完全是刀耕火种。

  砍树之后用火焚烧,以火熄灭之后的灰烬为肥料,不犁不挖,男子用矛、铲在耕地上打一个穴,妇女在穴中放入籽种,然后只需要简单礴草,无需施肥,便可以收获,往往耕种一年,需要抛荒七到十年不等!

  看到这些,谷雨只觉得压力山大,都什么时代了,竟然还这么落后,而云南两位主官脸色同样不好看,他们知道在第一书记面前现眼了,可没办法,少民聚居区就这现状!

  而与这些边民交流时,谷雨发现老人基本上不会说汉语﹐年轻人和孩子们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教育,但能够熟练说一口中文的,十人之中能够有一两个人就算不错了,虽然有一些中小学,但孩子们的辍学率比较高……

  虽然有一些赤脚医生,但数量很少,当地群众的医疗只能依靠当地的土药,有些老人当着谷雨的面抱怨,戒除鸦片烟不应该那么厉害,鸦片是一款好药……

  考察结束,王芳林、刘澜波两同志立刻做了一番检讨,谷雨很理解,“云南条件艰苦,战争期间各种军事相关事务十分繁忙,你们精力有些顾不上可以理解!”

  说完了这一句,谷雨接着说道,“但等仗打完了,这堂课一定要补上来,这一块你们资金人员不够,问中央要,不要怕丢人,一定要正视问题!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非常重要,首先是政治问题,具次才是经济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做好……”

  就边疆地区的语言、扫盲和医疗等问题作出指示,要求云南方面加强工作,同时谷雨承诺,国家也会提供大批人员和投入以外,谷雨接着谈到了云南的发展问题。

  他告诉两同志,中国在开罗会议上的收获,告诉他们家未来会下力气,做好几个大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所以国家对云南的粮食生产,虽然重视,但并不强求一定要自给自足。

  谷雨认为云南交通太闭塞,老百姓太苦,光靠粮食作物是不行的,必须先解决交通,然后重点发展烟草、茶叶、咖啡、桐树、中草药等经济作物。

  虽然谷雨无比重视粮食问题,但他的发展思路绝不是以粮为纲,搞比较封闭的自给自足那一套,而是多种经营,通过贸易来解决问题,要不然他费尽心思在南洋和非洲搞东搞西干什么,云南怎么种粮食,也比不上湄公河三角洲!

  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发展,搞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才是长远之路,但这也对党政干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最起码一点,各地党政干部必须把心思放在研究这些经济作物的国内外发展规律,而不是脑袋一拍,强令老百姓干!

  前世搞经济作物种植,脑袋一拍,今天是烟草,明天是中药,最后老百姓不干了,各种伤农事件不断,各地方都搞出了不少问题,谷雨当然知道。

  但不管多难,他都必须推动,农业只有走上市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至于地方干部乱作为,总比不作为好,有些学费不交是不可能的!

  谷雨很坦率的表明了他对地方党政干部知识的担心,他举桐油为例,告诉两同志,现在桐油很值钱,是中国最大宗的经济作物之一,这几年在国家的推动下,西南地区广泛种植,有效的支持了国家发展。

  但是等到战争结束后,桐油需求下降,桐油肯定要大跌价,而且随着石化产业的发展,未来肯定也会有替代桐油的化工产品……

  这就需要农业部门研究战争形势,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调整桐树种植面积……现在要鼓励种植,但未来就不一定了,各地必须未雨绸缪……

  要想未雨绸缪,不仅仅要掌握国内情况,也要掌握欧美的进口情况,做好海关各类数据的分析,你们做过类似研究吗?

  未来你们种植烟草、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更要研究国际市场了,要不然人家为什么买你的?

  谷雨还给他上了一堂清末的生丝是如何被日本人击败的课,告诉在场的同志们,日本正是凭借着生丝领域的巨大收入,开启了工业化,才会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损失。

  为什么日本人能击败中国?人家对国际市场需求,主要竞争对手情况,自身如何改进,了如执掌,咱们呢,一直到现在还是懵懵懂懂!是,我们是把鬼子打跑了,但我们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不应该呀!

  这一块国家虽然会研究,但国家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面面俱到!中国的省相当于一个个小国家,地方同样也要有相应的人马,要培养相关人才,不仅仅农业部门要上心,宣传部、团委妇联这些以群众工作为主的务虚部门也要下大功夫。

  什么是群众路线,急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就是群众路线,这些部门的干部最起码要保证三分之一以上长期下乡,三分之一不定期下乡,中央不是要看他们怎么说,而是要看他们怎么为群众服务的!

  面对谷雨所说的这些,王芳林再一次苦笑着摇摇头,再次检讨,是自己这个省委书记考虑问题不周到,谷雨点点头,说不怪他,从革命思维到建设思维是一个转变过程,过去考虑不到,现在就要考虑到,还是那八个字,一定要记住!

  王芳林反应很快,他又一次想起了谷雨在八莫镍厂提到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八个字不仅仅工业口,农业口,甚至于民政口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好准备,不打仗了,肯定有大批军队同志退伍,地方必须安置……

  听完了王芳林的回答,谷雨满意的点点头,他要的就是地方干部这样的反应,要给他们敲敲警钟,让他们知道到底该干什么!

  他继续说道,国家未来一段时间,除了按照环中南半岛铁路计划,将滇越、滇缅和川滇铁路变成标准轨道以外,不会再修其他道路,原计划的滇贵线,川滇铁路西线,短时间内都不会建设……

  未来国家给云南的投资,也以开发云南矿产和昆明现有的一些企业为主,所以云南党政干部必须正视现状,要想不被拉下,各项工作需要提前准备起来。

  农业上要尊重发展规律,重点发展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要以出口赚取外汇为首要目的,同时通过国家调度,从兄弟省份采购粮食,不要一门心思只放在粮食上。

  工业上要要用好八莫、独龙市这些大金沙江沿岸地区,与东南亚华侨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投资,发展沿江加工贸易,首先让滇南地区富裕起来,这关系到边疆的稳定,这不仅仅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

  在谈到了云南未来发展后,谷雨接着大谈了一番战争和建设的不同,战争期间一切为了打仗,肯定要压缩各种消费,老百姓只要不饿死,只要有一件衣服穿,能够出门就够了,其他的东西要尽可能用于打仗,或者用于与战争相关的建设。

  但是仗总会有打完的时候,到了搞建设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建设要想搞好,一味的压缩消费是不行的!

  首先老百姓不能接受,打仗时期能忍,和平了还要过苦日子,凭什么!不要讲大道理,老百姓不感兴趣,他们在乎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你得解决吃穿住行性这些问题,要不然党的领导先进性在哪里?

  搞建设一定要考虑到人民的接受程度,绝不能长期让老百姓长期贫困,各种战时措施会根据情况一步步取消,消费压缩的比例会逐渐降低,这是必然的趋势!

  未来国家必须让老百姓可以吃饱饭,可以换几件衣服穿,可以住上新房子,可以用上电……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一些,也会有钱买东西,我们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才能卖出去,这同样也是一个循环!

  其次党政军群干部和知识分子群体都不会满意,我们讲奉献不假,但是该给的待遇必须给,就是一时半会给不了理想的待遇,也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还是那句话,干部们可以吃苦,但是没有几个干部愿意让子孙后代都跟着吃苦,不要指责干部们觉悟不高,人只有解决了吃喝拉撒睡,没有后顾之忧才会奉献!不给待遇,光讲奉献,那是耍流氓!

  苏俄的那些劳动模范干出了成绩,是可以住别墅,住疗养院的!要是天天让人住茅草屋,啃大白菜,还要让人拼命干活,没谁是傻子!

  解放军战士愿意在战场牺牲,也是因为我们让他们吃饱饭,给他们的家人分地,政治宣传和诉苦运动是一方面,但思想武器不是万能的!没有思想,光有物质不行,但没有物质,思想说得再多,也没用!

  听到这里,王芳林和刘澜波两位同志深受震动,他们出身一南一北,属于比较典型的班子搭档,目前各地党政主官或者是南北搭档,或者是北北搭档,单独的南南搭档并不算多。

  两人当然明白谷雨在间接指责一些党政干部不接地气,跟他们说得这么多,绝不是白说的,很明显谷雨这是在吹风!

  果然,谷雨又指出,让人普遍贫穷容易,但让人一步步富裕却很难,而且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生活水平本来就有差异。

  上海的生活水平高、消费高,是历史形成的,就没办法用昆明的待遇给他们,国家需要用物价作为参考,制定相应的指导标准……

  但上海也不是什么都好,这个大城市内买办势力和买办思想十分浓厚,跟我们党不是一条心,既要用好上海的龙头作用发展经济,又不能让上海拉开其他地区太多,让他们太过自以为是,要不然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城市与农村,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肯定有差距,但差异绝不能拉大,这又非常考验党的领导能力……

  战争期间有战争的规律,行不行,战场上立刻见分晓;但是建设就不行了,搞得好不好,一时半会看不出来,修一个钢铁厂动辄四五年,修得好坏,高炉不点火谁也看不出来。

  而一个干部执政一方,他搞得好坏,有时候甚至要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才能看清楚,我们能不能等十年、二十年,不能,那怎么办?

  一定要讲规律,怎么讲规律?首先要多学习,其次就是要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专家的意见,不要拍脑袋!

  决策时要做到四快一慢,各种准备要尽快,要全面,下决心要慢,要把方方面面考虑周到,想清楚了,再动手,绝不能着急,一定要懂治大国如煎小鲜的道理……

  须知你们搞的好坏,决定着无数人的命令,谷雨告诉两人,未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要分开,按照比例划分,中央管中央的,地方管地方的。

  中央也会根据各地情况,进行相应转移支付,类似于上海、江南省这样的富裕地区多收一些,穷的地方少收一些,十年内做一次比例调整,但是工资待遇不会全国一刀切,搞得好的地方,有理由过得好一些……

  要是拍脑袋乱来,地方财政搞不好,不仅发展落后,地方干部收入也会下降,上至省委书记,下至国企职工,乃至于普通群众都得吃苦!

  这些都是建设中独有的问题,战争年代会考虑到吗?考虑不到的!所以谷雨得出结论,党政干部绝不能完全用战争时期形成的思维习惯搞建设,必须要改变思维习惯!

  等仗打完了,到了建设阶段,思路必须改,下面的同志主动改,中央欢迎;下面的同志不主动改,甚至还搞小动作,中央会逼着他们改!不换思想就换人!中央有足够的决心!

  这些问题,有些两位干部考虑到了,有些两人并没有考虑到,但有一点两人是知道的,谷雨说这番话的用意很清晰,要这两位中央执行委员明确站队……

  我解释这么清楚了,你得站在中央一边!要不然中央完全可以换掉你,就算你是红军时期的省委书记又怎么样?党看的是需要,不是资历,要是论资历,也轮不到谷雨同志担任党的第一书记!

  同时也是对一些中央领导干部们说的,谷书记可以换省委书记,也可以换中央书记!他今天所说的这些建设特有的东西,你们知道这些吗?不知道?那就按照我的指引走下去!要不然同样可以换人!

  王芳林同志当然知道谷书记今天的成就确实有资格说这番话了!震惊之余,两同志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刷刷站起身,一直表态完全拥护中央和谷书记的英明决定!

  表态完之后,谷雨看了看两人,点点头,然后告诉他们,以现在的形势看,战争两到三年内结束是大概率事件,你们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把各种可能的问题考虑周到,也要做好退伍同志安置的准备,这是一件大事……

  两位同志立刻表态了一番,谷雨这才点点头,又提到了西哈努克亲王即将到来,要做好接待,一件接着一件交代…

  谷雨这一次下定决心,要在全国好好走一遍,一边视察工作,搞清楚各地的发展情况,一边对各地党政高层吹风,他就不信了,真有那么多人敢和他对着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