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86章变化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542 2025-05-12 15:06

  一个红色国家搞出了一套类似于英国工党的执政方案,同时还把香港拿出来,按照西方的交易规则成立了一个金融和商品交易场所,西方国家、中国和东亚各国可以在这个场子里做各种交易。

  有些了解中国的人,立刻就明白过来,香港这个交易场所,就是一个新的上海联合租界,不过这个租界的控制者不是列强,而是中国人,但是交易规则并没有变,还是西方那—套东西。

  很明显中国人知道西方各国的存在,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他们不愿意放弃好处;但又不愿意出现国中之国,法外之地,必须拥有足够的控制,所以才会搞出这么一个拥有三个公署的香港特区,不得不说他们很有创造性……

  与中国担心英美封锁一样,很多在中国赚到大钱的美国商人同样也有担心。这些人担心的是中国和苏俄一样,把他们彻底赶出中国,如此一来,他们在中国上百年的经营就化为乌有,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一个香港特区确实很有意义。

  但问题是,中国人开的场子,中国人说话不算数,动辄清场,向天津、上海、香港那样怎么办?或者跟苏俄一样,拿到一堆只能买高价工艺品的卢布怎么办?中国人必须在制度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必须在司法制度上让英美各国放心……

  还有港币,如何保证港币可以自由兑换?如何保证港币的价值?中国人控制的金管局发行港币,绝对不行,这种方案必须调整!

  还有香港的司法制度,必须有英美过来的法官,若是那些不懂经济的中国法官偏袒,英美资本家在中国吃了亏怎么办?

  还有……无数美国国会议员和对中国感兴趣的资本家脑海中立刻转着这样那样的念头,相比于香港,中国又搞出的几个加工贸易区,事实上已经无足轻重。

  如果中国人在香港特区问题上让美国满意,那么中国的加工贸易区自然会让美国人满意,而且中国人说的一点不错,确实有必要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让中国人提供一些成本低廉的生活品,以压低美国的物价,提升美国人民的幸福感……

  最起码妇女和黑人不需要出来工作,该死了,这些人一出来就争取什么选举权,妇女和黑人有什么资格获得选择权?

  至于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美国人早就知道了,中国人允许私有制,允许资本家的存在,允许市场经济,是,这些都对,美国人也都知道!

  是,中国人对通用汽车、哈默都+分客气,还把干线铁路拿出来合资,但无论中国人怎么示好,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革命摧毁了西方在中国上百年的经营!

  而革命成功之后的中国人对产权的保护一塌糊涂,动辄抄家,英美各国商人吃了不小的亏,要不是二战,美国怎么也不会这么善罢甘休……

  虽然中国的新统治者们向西方靠拢,美国的权贵们比较满意,但中国人需要拿出投名状,香港特区和加工贸易区都不错,但到底怎么样,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更不要说,中国人口口声声的说出了一大堆所谓的原则,谁认你们的原则!能够给大美利坚带来利益才是真正的原则!

  当然这个共产党政权比较能打,现在的统治也已经巩固﹐所以美国的权贵们还是比较谨慎的,时间还长,慢慢来……

  当然了作为美国雇佣的二战打手,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这些权贵还是对周恩来同志的讲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相比于苏俄,中国人识趣很多,必须鼓励他们靠拢……

  周恩来同志轻轻舒了一口气,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讲演,然后与美国国会的领袖人物一一握手,并与他们密切交流,并接受他们的询问……

  翩翩有礼的周恩来同志,本身具有的良好形象被照相机拍了下来,他的个人形象和他的演讲内容,一起出现在美国的报纸,迅速引起了美国各界的极大关注……

  美国本来就有很深厚的中国情结,所以美国非常支持中国的辛亥革命,但过去十年中国闪电般的巨大变化,让美国人瞠目结舌,为什么他们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民国,会如此迅速的被推翻?为什么?

  而周恩来同志这一次以共产党领导人的身份回答了他们﹐然后他又告诉美国人,共产党目前取得的成就,还有他们未来将要采取的各项制度……

  真得?假得?他们竟然会搞市场经济?他们竟然允许私营资本的存在?他们竟然还有股市?他们竟然还准备开放,会搞一个与英美的各项制度比较接近的香港特区?

  他们竟然还会搞加工贸易区,生产出价格低廉的产品,以出口美国,压低美国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让美国普通人民不再为生活所累,可以活得更有尊严?

  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冒了出来,一些曾经去过中国的美国人冒了出来讲话,证明很多东西是真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共产党不以为然,有一些记者就采访了著名的宋氏姐弟,请他们说一说中国,曾经的自由中国领导人宋子文的住处,突然冒出了一大堆记者……

  随着中美建交,随着中国共产党出兵北非,宋子文那个草台班子再也没有人理会,宋子文除了给美国人做一做中国问题顾问以外,心思都放在做生意上。

  宋子文现在有不少苦恼,一个苦恼是中国政府不断追索他带到美国的财产,认为是贪腐所得,要求美国政府配合,而美国政府的态度并不明朗,联邦调查局还认真调查了一番宋子文的银行存款,吓得宋子文连忙捐赠了一大笔钱给民主党……

  中国驻美大使还给他来信,要求宋孔常三家主动把民脂民膏交出来,要不然他别想在美国安稳,你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祖国!

  而他在国内的姐姐,也不断给他写信,把国内的各项变化告诉他,让他取消那个自由中国,同时把那些民脂民膏拿出来,不要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宋子文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魂不守舍的好几天,这才几年呀,中国就在共产党的率领下,完成了民族救赎,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武功。同样是中国人,共产党怎么这么强呀,没理由呀,宋子文怎么也想不通……

  当然了,作为一位著名的大贪官,想让宋子文把钱拿出来实在有些为难,不过共产党的凶悍,尤其是谷雨的狠辣是出了名的,宋子文也相当害怕……

  再加上共产党打鬼子出色,他心里自然有些快意,所以考虑了一番,就开始和中国派驻人员秘密谈判,想花一笔钱摆平这件事!

  等到周恩来同志来到美国,他的态度相对宽厚,要求宋子文停止搞他那个自由中国,再用夫人和子女的名义捐赠一笔钱,以后多做一些有利于中美友好的事情,也就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周恩来同志的决定也得到了中国的默认,毕竟宋子文和孙夫人关系密切,毕竟此时的宋子文还不是前世历史上49年的那个宋子文,他的口碑并不算太差……

  经济上既然放了一码,孙子文的自由中国自然开不下去了,就算开得下去,他也不敢搞了,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他要是继续搞下去,迟早把共产党派来的杀手招来,苏俄那个谁,托洛茨基刚刚被冰镐砸烂了脑袋……

  而在宋子文的破事解决前,孔祥熙的事情也解决了,孔祥熙与共产党有些交情,革命时代帮着搞了不少机床,到德国担任大使期间,也帮助办了一些事情,所以共产党对孔祥熙相对客气一些,孔祥熙要交的那份钱,上交之后,也就没继续追究……

  与宋子文、孔祥熙不同,共产党对孔祥熙和宋M龄的态度一直在派人追索,虽然有些事不方便在美国做,但连孔宋两人都老实给钱,宋N龄想不出钱,那是绝无可能的,有无数的办法可以对付她……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不少家底雄厚,跑到国外的遗老遗少,共产党社会部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追索的部门,盯着这些人,必须把民脂民膏追回来……

  所以面对记者的采访,宋子文相当老实,说了一番漂亮话,感谢共产党为抗日事业做出的贡献,同时表明共产党做得相当出色,为了国家的团结,他不会再以自由中国领导人的身份进行任何活动……

  而私下里,他自然竭尽所能为美国人服务,他告诉美国国务院派来的人,共产党那帮人很擅长宣传,你们别被骗了……对共产党的举动,宋子文的分析是共产党应该是想尽可能获得美国的好感,争取更多的援助……并不是真心开放……

  美国国务院官员想了想,劝说宋子文的自由中国这帮人与共产党谈判,让宋子文加入到抗日联合政府中,不过当即被宋子文拒绝……打死他也不会回中国……

  宋子文有些胆怯的表现,自然也被汇报上去,所以赫尔国务卿和罗斯福总统讨论中国问题时,提到宋子文相当鄙视,他非常不理解的说道,“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差距那么多大呢!”

  罗斯福也不理解,不过他并不在意,事实上中国人是不是忽悠人,罗斯福并不是太在意,反正不管真假美国都会派人参与谈判,就算是假的,也要想办法变成真的,督促中国市场的开放是美国的长期国家战略,美国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讨论完这个问题后,罗斯福先是问了问中美中间新一轮贷款和租借法案谈判,然后这才吩咐道,“利比亚油田价值很大,合众国必须获得主要的份额!”

  这是理所当然的,赫尔继续听着罗斯福的指示,“支持中国人在中东获得相应补偿,不过中国人目前还没有资格在中东建立海外省,他们需要作出更大的贡献!”

  说到这里,罗斯福总统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若是中国人,抢在英国人之前,占领了马来亚和新加坡,并作出让合众国满意的处理,可以考虑他们的意见!

  柯德尔,我们必须理解一个贫油国对石油的强烈渴望,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否则婆罗洲未来的稳定就要出问题了!”

  赫尔国务卿笑着说道,“中国人更多的是试探,他们未必愿意接受这样的交换!”

  “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中国人很清楚马六甲的敏感性,他们一直很谨慎!”

  罗斯福笑着摇摇头,“亲爱的柯德尔,想想吧,阿拉伯人和伊朗人中间,又冒出了一群说着奇怪语言,写着方块字的中国人,那将是多么的奇怪呀!我非常期待中国陆军的勇猛表现,可以在中东地区一直继续……”

  赫尔国务卿同样笑了笑,“总统先生,您不要忘了,还有北伊朗的俄国人!”

  “哈哈!”罗斯福总统大笑起来,笑完之后,他这才说道,“我们必须尊重伊朗的主权完整,无论如何,俄国熊都不能摸到印度洋,正如中国人不能触碰马六甲一样!”

  说到这里,罗斯福指示道,“按照新的计划和中国人谈判吧!”

  美国迅速向英国人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同时传达了罗斯福总统的意见,美军认为有必要提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帮助正在苦战中的苏俄人民……

  此时的美国大兵并没有做好准备,不过利比亚油田问题上,英国人的小动作让罗斯福总统非常愤怒,他决定调整部署,抽调一部分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军队与美军一起登陆,美国必须展现强大的军事实力,绝不能出力没有收获……

  当然了,罗斯福总统并没有傻逼到跑到法国登陆,与德国人死磕,他想的是找一个软柿子打一打,维希法国就是不错的对手,而且还有中国步兵冲在前面,美国只要提供技术兵种就足够了,这一点都不难,英国人可以做到,美国人自然可以做到!

  由于太平洋舰队几乎团灭,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多艘军舰被调到太平洋,美国大西洋海军还不足以掩护这样巨大的登陆行动。

  所以研究一番后,罗斯福总统决定抽调太平洋舰队的主力美军舰船,加入到大西洋舰队中,先欧后亚的战略必须得到坚定的执行!

  至于太平洋战场,这段时间一直在西南太平洋一带,防范日军入侵澳大利亚的的两艘美军航母编队被要求加入到大西洋舰队。

  只剩下黄蜂号航母的太平洋舰队,实力远逊于日本海军﹐能做的只能是防守珍珠港,至于澳大利亚……花了大价钱请来的中国陆军可以派上用场了…….

  为此罗斯福总统决定增加运输船,将更多的中国军队运到澳大利亚,同时罗斯福准备多给中国人一些租借物资,让中国人在东北和泰国发动猛攻,死命拽着日本人……

  只要再有一年时间,埃塞克斯一级多艘航空母舰就可以下水服役,到时候太平洋舰队日子就好过了……

  不过就在罗斯福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就在他做出决定的第二天,太平洋舰队发来了电报,珊瑚海海战结束。

  与前世不同,美军这一次损失了一艘重型航空母舰,一艘航空母舰受到重伤,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大修,因珍珠港船坞破坏,无法修理,只好拖到本土,而这一来一去,又是半年时间……

  看到这个消息,罗斯福总统气得牙痒痒,无可奈何……海军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不过他还是给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发了一份电报,询问能否把最后一艘航母抽调到大西洋。

  不过尼米兹的汇报显得彬彬有礼,“我不反对最高统帅的决定,不过一旦做出这个决定,合众国需要有足够的陆军准备夏威夷保卫战……”

  罗斯福只好作罢,看来只能更加倚重中国人了,他不得不下令调整租借物资的分配……偷袭珍珠港,干掉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后,日本联合舰队沉浸在胜利中,第一阶段的任务已超额完成,但第二阶段的任务还没有最终确定。

  在日本看来,美国的经济潜力虽大,但转入战时状态还需要一个过程,预计美国1943年夏季才可能组织反攻,而日本完全有时间进一步推进战线,扩大防御圈。

  所以他们看到了澳大利亚,日本陆、海军一致认为澳大利亚将是英美借以反攻的最大据点,必须攻入澳大利亚。

  日本要进攻澳大利亚,而美国则必须防守澳大利亚,从1941年11月到1942年2月,在美国人疯狂运输下,已经有三个中国集团军十五个步兵师出现在澳大利亚。

  其中最早的一个师于1941年11月中旬沿着印度洋航线,被运到了澳大利亚,立刻被部署到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随后第二个师,第三个师也在12月来到了澳大利亚。

  而在10月份,已经夺取了澳军拉包尔基地作为前进基地的日军,在11月份,占领了新几内亚北海岸的莱城和萨拉莫阿,正按照计划就要登陆进攻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

  不过听说大批中国军队出现在澳大利亚,日军人有些皱眉,中日两国已经打了十年的交道,老对手是怎么回事,日本人比谁都清楚。

  不过到了这一步,日本人也没有办法,无论如何也得进攻澳大利亚,但恰在此时,美军太平洋舰队两只航母编队已经出现在珊瑚海,用兵到了极限的日军,只能等待己方进攻南洋的海军航母的支援。

  日本人不敢冒险进攻,毕竟没有足够的准备,就算登陆成功了,也别想把中国人赶走,而一旦战事拖延,就有太多的风险。

  与前世不同,日本的首都东京早就挨了炸弹了,不过这—次挨炸弹怨不得海军,所以日本海军的压力相对要小一些,可以有条不紊的准备进攻澳大利亚。

  所以这一场发生在珊瑚海的大海战,虽然泄露了不少电报,但海战经验不如日军的美国人又一次吃了大亏,一艘航母被击沉,一艘航母重伤。

  到了这一步,美国太平洋舰队又只剩下一艘航母了……形势又一次无比紧张……不过美国人并不知道,日军虽然取得了珊瑚岛海战的胜利,但他们同样折损了一艘航母,日本人相当恼火……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偷袭珍珠港和珊瑚海两战,日本联合舰队认为,他们已经干掉了四艘美国航母,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年半,日军牢牢把握住了太平洋的制海权。

  所以日本人继续准备接下来的登陆战,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隔着半个太平洋,他们的后勤问题相当大,偏偏老对手解放军不是澳大利亚军队,对日本人恨之入骨的中国人,根本不可能一冲就崩溃……

  所以日本也不得不推迟了澳大利亚的登陆,等待更多的援兵到来,再一举登陆澳大利亚,当然了日本海军也没有闲着,乘着这段时间,日本海军开始了大扩张。

  1942年2月到3月间,太平洋上的多个据点,什么瑙鲁,还有那个著名的AF中途岛相继被日本人夺走……只有一艘航母的尼米兹上将即便知道日本人要打中途岛,也没有贸然出动唯一的航母,他必须保住唯一的独苗苗,并没有冒险……

  日本人甚至想过登陆夏威夷,但想了想还是算了,美国在各个岛屿的军队都陆续集中到夏威夷,夏威夷的美军飞机太多了……

  还是拿下澳大利亚要紧,而要拿下澳大利亚,首先就要封锁澳大利亚,不过日本人并不知道,就在二三月间,又有三个中国集团军被运到了澳大利亚……等待日本人的将是五十万中国军队,还有不断扩军的澳军……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的躲避行为,罗斯福总统虽然知道是对的,但心里很不爽,而让他更不爽的是,丘吉尔在发现美国人又一次丢人现眼后,胆子又大了一些。

  虽然在利比亚油田问题上做了一些让步,但丘吉尔对租借法案各种物资的价格变得更加挑剔,罗斯福总统自然不能惯着丘吉尔,爱要不要,有本事你们英国人单独去扛德国人……

  事实上,丘吉尔挑剔是有道理的,就在这段时间,盟军装甲集团全力进攻利比亚油田区,一直到此时,意大利人才如梦方醒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不过此时形势不由人了。

  面对数量众多的盟军坦克,德意军只能节节后撤,拉斯拉努夫,布雷加,阿季达米耶相继丢失……锡尔特油田如同一个熟透了的桃子一样,被盟军占领……

  拿下了利比亚油田,在丘吉尔看来,他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自然要求得到更好的待遇,但与此同时,丘吉尔也捏着鼻子和中国人谈判……

  中国人不要利比亚油田,事实上他也不太愿意给,利比亚油品那么好,而且还在北非,给中国人太过浪费了,那就给一个中东小油田让他们开采吧!

  科威特油田靠近伊拉克和南伊朗,位置相对重要,又是深水良港,属于战略要地,英国人自然舍不得让中国人插一脚,想了想答应把卡塔尔油田的开发交给中国人。

  不过卡塔尔油田现在的产量事实上很少,还不如他许给中国人的份额,油品又差一点,中国人自然不太乐意,不过丘吉尔不是一般人,他迅速做出了决定,在石油勘探权上满足中国人,只要中国人在三地找到了石油,大头归中国人……

  不过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有丘吉尔是聪明人,他这个空头支票喊出来,中国代表团自然很不满意,要求他拿出更多的诚意,至于什么是诚意,别搞空头支票呀,来点实际的东西……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之际,北非前线的盟军竟然停了下来,在夺取拉斯拉努夫之后,彻底堵住了石油出口管路后,粟裕左思右想,下令全军停了下来,并没有进攻港口城市苏尔特,而是选择拉斯拉努夫和油田区之间开始了部署。

  粟裕给盟军开罗总部的理由是,德军虽然丢失了班加西防线,但情报显示,越来越多的德军已经出现在的黎波里,而盟军对苏尔特的试探进攻也不是很顺利,德军抵抗更加强硬。

  考虑到德军的后勤线已经缩短了一大截,连续增援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装甲力量,而盟军恰恰相反,连续苦战,损失不小,很多坦克出现了机械故障,需要到后方修理,所以粟裕判断敌我力量已经发展了很大的转移。

  粟裕认为德军很可能在酝酿一次反击,与此把力气用足,继续冒险进攻,还不如主动停下来,加强油田区防御,加紧各种物资的储备,同时安排装甲集团后撤,休整再战,避免遭受意外损失。

  为了以防万一,在夺取油田后,粟裕下令做好破坏油田的一切准备……德国人对利比亚油田太看重了,他们撤退时,将大批设备运走,但并没有破坏油田……德国人在油田区的种种做法,粟裕也意识到德国人并没有死心,自然要做好破坏的准备……

  一边中国代表团和美国人勾勾搭搭,表示不满,一边前线的中国军队和指挥官不进攻,蹩脚政治家和军事家丘吉尔就起了疑心,中国人想干什么?是不是看到美国人给的好处,又偏向美国了?

  丘吉尔的疑心也不奇怪,中国的副主席跑到美国国会的演讲,把香港特区的设想暴露在美国人面前,美国人是高兴了,大英心里当然很不舒服。

  中国人借口日本侵略香港,提前占领了香港,香港的英资企业吃了大亏,汇丰、怡和等等在华巨头,一个比一个惨,生存都成了问题,关键是中国人还真有找茬的理由……

  有求中国的大英只好捏着鼻子认了,把希望寄托在战后﹐但他们此时痛苦的发现,战后的香港特区必然会被美国人插一脚,中英两家的事情,变成中英美三家的事情,换句话说,大英在中国最后一个据点彻底消失了……

  而在登陆希腊的问题上,中国人嘴上说服从盟军的决定,但罗斯福却又在这个时间号称要开辟第二战场,换句话说﹐没有美国支持,他原来计划中的登陆希腊自此泡了汤,丘吉尔有理由怀疑中国人的态度……

  还有美国人突然减少了北非各项供应,转而增加了中国的租借物资,连续几件事不断发生,丘吉尔暴跳如雷,“共产主义国家都是一路货色,反复无常!”

  但是丘吉尔并不知道,此时在苏俄,斯大林也在愤怒,“帝国主义都是一路货色,反复无常!”

  斯大林的愤怒当然也不奇怪,因为美国人突然间减少了援助,原因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遭到了一连串失败,需要给予中国更多的份额,用于对日的进攻,缓解夏威夷的压力……

  当然了,斯大林的愤怒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二月底,德军突然发动了一波反击,措手不及的苏军损失不小,不得不停止了进攻,莫斯科战役结束……愤怒之余,斯大林又想起了谷雨的话,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而此时此刻的谷雨并不知道丘吉尔和斯大林的愤怒,他现在的心情非常好,就在1942年3月初,家底雄厚的美利坚一口气给中国提供了四百二十辆坦克,其中有150辆格兰特中型坦克,各种飞机六百多架,155mm重炮180门,其他物资无数……

  而且这还是美国大手笔物资租借的第一批,四月份还有第二批物资到港,数量只多不少,当然,美国人给了这么多东西,不是白给的,美国人要求中国必须在1942年5月份,中国北方入春后,立刻在东北发动全面攻势,以缓解太平洋美军遇到的巨大压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