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晚上,五国领导人聚在一起喝酒吃饭,虽然会议上有着激烈的争论,但五人小晚宴就和谐多了,大家快快乐乐的吃喝了一番之后,各自返回驻地
艾森·豪威尔一路上都在和杜勒斯探讨,艾森·豪威尔首先交代杜勒斯立刻启动调查,他担心中国已经知道美国核材料来自于比属刚果。
杜勒斯虽然也有些疑心,不过他告诉总统,三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从比属刚果进口了大批铀矿石,他们肯定了解比属刚果铀矿的生产能力,有所猜疑并不奇怪。
艾森·豪威尔还是不放心,坚决让杜勒斯查一下,同时要求加大保护力度,绝不允许中苏两国干扰刚果铀矿的开采……
杜勒斯表示他会立刻安排,但他很快就告诉艾森·豪威尔,中国在刚果东北部的活动越来越多,比利时人已经相当不安。
艾森·豪威尔更加皱眉,指示杜勒斯与中国外长接触时提及此事,要求中国退出刚果,如果谈不拢,那就划一条线,中国不得越过这条线,要不然美国就会干预。
虽然有种种不如意,虽然美国人接受了种种妥协,并没有真正可以监管中苏的铀矿,但艾森·豪威尔还是很满意,起了这个头之后,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铀矿可以监管,核设施自然也可以监管,最后自然就是核弹头。
到时候国际舆论一起,大势所趋,美国自然就拿到了一张牌,所以对于中国主动送上这张牌,美国自然很满意,英法两国实际上是被迫同意,美国人当然知道,为什么中苏两国会同意这一条呢?
苏俄的态度可以理解,中国的提议符合拥核四国的根本利益,又不监管苏东的铀矿,还可以了解西方控制区的铀矿生产,一般来说,监管之后这些地方的铀矿会优先供应给五大国,苏俄肯定也会分一杯羹,苏俄自然乐意接受。
至于美国打核监察这张牌,一向喜欢拿着核武器吓唬人的苏俄,肯定也无所谓,苏俄巴不得让国外觉得苏俄拥有举世无匹的核武器,可以和美国抗衡。
殊不知,这也是美国所希望的,美国搞核军备竞赛要的就是苏俄跟随,继续消耗苏俄,两位美国领导人对苏俄上当有足够的信心,老毛子就是这样的性格,要不然他们保持那么多军队干什么?
中国作为提议方也可以理解,苏俄接受的理由不仅适用于中国,中国还多了一个好处,可以监察印度的铀矿,进一步减缓印度拥有核武器的速度。
两位美国领导人此时讨论的是中国的核武器数量到底有多少?也就是说,美国不断推动的核军备竞赛,中国到底会不会跟随?
无数次侦察发现,中国到现在并没有建造新的核设施,当然了,也不完全肯定,因为高空侦察并不能有效得发现地下核设施。
但从中国不断裁军,想法设法减少军费开支来看,中国在军事领域的投入相当克制,所以艾森·豪威尔认为中国不会跟随。
但杜勒斯却不这么看,中国这么不断裁军,又不发展核武器,中国难道就不担心美国毁灭中国吗?他们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艾森·豪威尔先是笑着说道,核武器放在架子上才有作用,真正打出去,或许可以毁灭英法这样的中小国家,但却不可能彻底毁灭中国这样的大国。
艾森·豪威尔提醒杜勒斯注意谷雨和艾登说过的话,谷雨说的很对,中国的地形实在太复杂了,人口又太多,美国就算丢下把目前所有的核武器都丢到中国,尽管可以摧毁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但中国还是有足够的人口,根本不可能灭亡中国。
中国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核储备,而随着中国弹道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就算现在打不到美国,过不了几年应该可以打到美国本土。
哪怕中国在美国第一轮核打击中损失惨重,他们凭借着广袤的国土和已有的核储备,只要再搞一些地下核设施,还是可以有效的反击美国,而中国现在也是这么干的,他们已经在建设各种地下工程,这已经有相关的侦察照片。
艾森·豪威尔据此认为,中国不会和美国搞核军备竞赛,他们只会继续现在模糊的核战略,这是对中国最为有利的选择。
杜勒斯听完之后,自然相当沮丧,美国搞军队竞赛,中国不跟;美国试图刺激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战争,谷雨已经公开说了,不会再出兵印度方向,而其他方向也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长期消耗中国,美国尝试亲自下场,结果是美国损失更大。
中国在经济上的做法,美国人同样很熟悉,很多玩法完全是copy美国,只要这么不断滚动下去,中国国力必然会一步步增强,偏偏美国可以从中获益,国内各大财团又绝不允许美国政府偏离接触+遏制政策……
此时此刻,美国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和平演变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谷雨今年还不到五十岁,杜鲁门回来说,谷雨和中国共产党的威望现在非常高,美国得等到什么时候?
相比于和美国划疆而治,各搞一套,又不断进行各种军备竞赛的苏俄,中国这种独立自强,又滑不留手的搞法,杜勒斯这个到处煽风点火的战争贩子自然相当不习惯。
杜勒斯很清楚,只要整合好了西欧,加之控制了世界主要资源和市场,苏俄绝不可能是对手,时间一长迟早被拖垮,搞军备竞赛,加强贸易和科技封锁为的是加速进程。
但对中国这种路数怎么搞?最好的办法还是对付苏俄那一套,搞封锁是最好的,可现在苏俄还在,不可能封锁。
哪怕是未来苏俄不在了,美中两国经过多年的贸易,美国在影响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必然影响美国,美国想封锁中国也没那么容易,不封锁又如何彻底推翻中国共产党?
相比较而言,艾森·豪威尔反而想得挺开,美国的国力远胜于中国,就算未来中国与美国拉近差距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什么好着急的?慢慢等待就是,中国在谷雨时代不露破绽,不代表下一代不露破绽。
杜勒斯虽然也认可艾森·豪威尔的说法,但他提到中国共产党搞起了退休制,可见他们也意识到接班人问题,杜鲁门回国说中国的人事系统在不同年龄段选择干部培养锻炼,一会去企业,一会去工厂,一会去边疆,这种做法培养的官员似乎也不差……
艾森·豪威尔也没太当回事,就算要发愁,那也是未来美国总统的事情,他笑着转移话题说道,“中国政府提拔了很多军人,相反苏俄似乎并无这样的习惯,那位喜欢喝无色可乐的元帅现在只是中央主席团的候补委员,比他的中国同行们差多了!”
杜勒斯听完有些皱眉,并没有立刻回答,他似乎若有所思,半晌之后,他有些疑惑得问道,“总统先生,同为共产主义政权,苏俄建国更久,可为什么我感觉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更完善,更成熟?”
艾森·豪威尔也不太明白,“或许是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可以参考中国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制度!”
提到历史,美国人就有些底气不足,越是底气不足,越是在意,所以杜勒斯想了想说道,“合众国应该更多的了解中国历史,否则很难揣测中国政府的行为逻辑!”
就在两位美国领导人交谈之际,苏俄代表团内,赫鲁晓夫也正在批评布尔加宁,幸亏中国同志出面反对,要不然你这一次就犯了十分严重的错误,吧啦吧啦!
布尔加宁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也无话可说,只好老老实实接受批评,赫鲁晓夫念叨了一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接下来为了避免你少犯错误,明天与艾森·豪威尔的会面,还是我来谈判吧!
布尔加宁微微一愣,不过赫鲁晓夫很迅速的给出了安抚,接受记者拍照什么的,还是你上,你是代表团团长嘛!
布尔加宁自然不可能拒绝,就这样,赫鲁晓夫终于实现了夙愿,可以推行他的首脑外交,不过此时布尔加宁也有一些担心,谈判到现在,并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收获,这回去怎么跟中央主席团汇报。
赫鲁晓夫挥挥手,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们在殖民地问题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虽说美英法并没有答应谷雨的提议,但苏俄需要的是一个说法,并不需要打着联合国的旗帜,所以赫鲁晓夫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同时他也决定让苏俄的外宣部门加大宣传,继续让英法难堪。
赫鲁晓夫这边公开抢夺会谈的主动权,而另外一头,英法两国首脑现在头大如牛,越是日子不好过,越有人乘火打劫,解铃还须系铃人,明天两国领导人与谷雨上下午的交谈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第二天早上,赫鲁晓夫代表苏俄与艾森·豪威尔开始了面对面谈判,虽然美国并不了解克里姆林宫发生了什么,但中国与苏俄的很多接触都会通报美国,艾森·豪威尔当然也知道现在苏俄虽然是所谓的集体领导,但赫鲁晓夫是最有实力的那个。
艾森·豪威尔也不是很了解赫鲁晓夫是哪路神仙,到底是什么性格,他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而赫鲁晓夫也对这位二战美国的传奇将军多少有些敬畏,说话时也比较谨慎,所以艾森·豪威尔的感觉还行,虽然看起来有些滑稽,措辞较为质朴,但反应很快……
而与此同时,谷雨与英国首相艾登进行了交谈,艾登抱怨谷雨打了一个突然袭击,让英国有些防不胜防,这是很不友好的。
谷雨则很纳闷,我对殖民地的观点又不是第一次提出,二战后期就有了,你们早就应该有预案呀,也应该知道我会在这一次会议上提出,印巴战争正打着呢!
艾森只好转移话题,他表示印巴也打得差不多了,英国会劝说印巴和谈,谷雨表示这是好事,应该的,但他同时直言不讳的说道,“首相先生,请您转告尼赫鲁总理,印度不能碰西拉达克、锡金、不丹和尼泊尔,留下这些缓冲地带更有利于中印两国的世代友好!如果印度不听劝说,中国不排除使用任何手段!”
“任何手段?是我理解的任何手段吗?”
“是的!”谷雨很干脆,“首相先生,中国靠近印度的边界地区海拔太高,中国长期维持较大规模的边防军,损耗太过巨大,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印度在中国边界挑衅,中国就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支持反对印度的国家!”
谷雨说到这里,稍稍停顿,笑着说道,“与其在喜马拉雅山脉较量,还不如在恒河流域,在德干高原较量,或者是支持印共的游击队,那样中国花的钱反而更少!”
艾登自然很不高兴,“主席先生,您曾经很明确的说过,中国不对外输出革命!”
谷雨摇摇头,“首相先生,你我都是军人出身,都非常清楚,在战斗中,为了打退敌人的进攻,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您不可能要求我绑着一只手反击,这不现实!”
艾登稍稍松了一口气,“仅限于反击?”
“是的,仅限于反击,我会信守昨天会议的承诺,只要印度不挑衅,中国绝不出兵印度次大陆,当然了正常的军事贸易谁也不能阻拦!”
艾登觉得还可以接受,而且这些年中国也确实没怎么输出革命,哪怕是训练阿拉伯人,也只是训练游击战术,并不输出共产主义那一套东西。
艾登点点头,表示会转达到位,谷雨很满意,他总觉得中英之间好交流,让英国人来转达,比中印直接谈要好得多,以后要经常找一找大英,想必大英也是乐意的。
谈完了印度问题,谷雨又和艾登谈了谈中东问题,在英埃战争之后,大英就扛不住了,此时大英最头大的就是伊朗。
伊朗摩萨台政府在美英的支持下赶走了苏俄势力,又镇压了库尔德人后,威望大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行动。
他先是解散了保皇派势力云集的参议院和最高法院,公民投票解散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政府控制国王的财产,清洗亲英军官,基本控制了伊朗。
摩萨台搞这些,英美倒没太在意,但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摩萨台竟然再一次把矛头对准了英国人,他觉得原来的石油分配方案对伊朗太不公平,要求英国做出更大的让步,要不然就启动国有化,这下子英国人终于火了。
刚刚娶了媳妇(赶走了苏俄),就想把媒人丢过墙,也实在太过分了,英国不断攻击摩萨台政权,甚至威胁封锁伊朗,美国倒是出来调解英伊矛盾,但伊朗还是不买账。
英国对美国比较了解知道美国人现在就是故意矫情,他们就是在等着英国让步,只要英国答应伊朗的石油资源大头交给美国人,美国人肯定会下场干预。
但英国并不是很乐意,艾登以侄女婿身份接盘丘吉尔,压力不小,他也需要做出一些成绩,他想由英国领头推翻摩萨台,大英就算现在不行了,也不是摩萨台可以一再挑衅的!
英埃战争后,英国各项事务都要和美国商量,所以大英倒也知道分寸,他们准备割舍一部分利益交给美国人,不过大头必须是英国的。
不过英国想政变成功也不容易,大英在伊朗的口碑臭到家了,英国下场,巴列维未必愿意与英国合作,不过艾登挺有办法,在搞事之前,他准备邀请一位美国退役将军作为说客,与巴列维接触。
选择美国退役将军,既可以较为顺利的说服巴列维,又可以试探美国,以他对美国政府的了解,美国默认的可能性很大,毕竟美国赚到了便宜,而且摩萨台也确实不是美国愿意合作的人。
同时英国又想再拉几个盟友壮壮底气,法国是一个,英国已经说服了法国,同时英国觉得也可以拉拢中国一起干。
英国曾经把伊朗一个不大的油田廉价卖给中国,伊朗国有化也要求中国出售,中国很爽快的卖给了伊朗,也没收到多少钱,竟然是平进平出,白欢喜一场。
中英接触久了,艾登自然很了解谷雨,这家伙相当贪婪,对于伊朗国有化方案肯定非常不满意,但他又非常谨慎,属于典型的乌龟流,他有把握的地方死死咬着,坚决不松口。
他没有把握的地方,一旦遇到阻力,立刻缩回去,不愿意消耗国力,但如果让他抓住机会,他又会迅即反咬一口,入骨三分。
伊朗和中国的天方省就隔着波斯湾,属于邻国,所以艾登觉得完全可以拉拢中国一起对付摩萨台,这是英国一贯的政策,想法设法让中国脏手,手都脏了,中国想输出革命也没几个人相信,反正损耗也不是很大……
艾登对谷雨的心态判断得很准,如果是过去,谷雨搞不好还真忍受不住诱惑,就算不亲自下场,也会派出朝鲜雇佣军什么的。
不过此时有了一定家底之后,谷雨思路已经有了一定的调整,他不会主动去做政变这一类下三滥的事情,在中东搞事更是得不偿失。
不过中国不下场搞政变什么的,不代表没有倾向性,他明言中国非常不满意摩萨台的国有化政策,并没有充分照顾他国投资者的利益。
所以中国没有任何理由站在摩萨台一边,中国可以派出代表面见巴列维国家表达不满,如果中间有什么不顺,中国欢迎巴列维国王到中国投资、居住,将会按照接待贵宾的礼仪接待他。
对于艾登拿出来的筹码,谷雨的态度是中国愿意与英国协商购买石油公司一定份额的股份,艾登听完,很满意的点点头,中国就算不愿意沾血,也是站在英国一边,这就够了,接下来与美国人周旋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筹码。
谷雨当然明白英国人拉中国下水的想法,不过这么干也是有原因的,摩萨台搞国有化的方案太欺负人,这个先例绝不能开。
中国可以不下场,但必须明确立场,绝对不能摇摆,英国拿出来的筹码还是要吃下去,哪怕这些筹码是带血的筹码,就是要让外界知道中国的立场,这个世界老好人是绝对做不得的!
未来和阿拉伯国家交往时,提到这件事,中国也有理由,是摩萨台对不住中国在先,不可能指望中国还站在伊朗一边,没有亲自下场推翻你,已经是很给面子了,真当中国人好欺负的,老子管你波斯人是哪路人,碰了我们的利益,就要给你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