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来,这个时代的腐败要从1939年开始,经过惨烈的1937-1938年的连续鏖战,1939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了关内地区的基本胜利,虽然当时上海还没有拿
回来,但大势已定。
也就在此时,刚刚入城的泥腿子们稍稍有些精力,可以考虑五子登科了,换老婆、跳舞也就从那个时代多了起来,不过那会毕竟是战争岁月,共产党的风气还是
相当不错的,无论大官小官,一律的官兵平等,一律的艰苦奋斗,一律的衣兜里没有钱,这是基本上没有人质疑的。
不过二战的巨大胜利改变了一切,无数解放军战士一举变成了有钱人,还诞生了林彪元帅那样的有钱人,眼看着那么多将士变成有钱人,国内的党政干部自然有人心里不平衡,正好战争期间国家想法设法搞大生产,各单位手里都有小金库,一些人就把手伸到了小金库。
不过谷雨迅速于1946年启动了第一次三反运动,随着一批党政干部被严肃处理,这一波蠢蠢欲动总算是被压制住了,不过怨气还在,凭什么军队同志可以吃香的
喝辣的,我们就得老老实实守规矩。
恰好,第一次三反运动之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化运动,给商人松绑,
给企业放权,倒爷们从原来的小打小闹迅速做大,尽管三反结束没几天,但大家伙还是在想办法搞条子,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只要有利润,就有人钻空子。
虽然党政干部们一直愤愤不平,但三反刚刚结束时间不长,这场运动中,人民群众人人都可以起来检举你、揭发你。
看看你有没有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
的情况,有没有不下基层、不接触群众、
不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等官僚主义作风的
问题,以及生活作风上的诸如多吃多占、
不劳而获、男女之间不检点等等问题。
再加上监委和督巡委看着,所以真正
有胆子搞事的人并不多,不过转型期间,巨大的漏洞,再加上相对困苦的环境,还
是有很多人忍不住。
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谷雨虽然没有搞条子,但他说过要允许一部分人合法致富,然后又让女儿出头露面,丁承德一个电话,这个单位、那个单位都得给面子,谁知道给了项目赚到钱之后,丁承德有没有拿钱?原来这就是合法致富呀!
既然你谷雨做得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做?首先搞出条子的自然还是那些了解情况的高级干部或者高干的夫人们。
他们或许是照顾烈士家属,或许是照顾家乡,或许是照顾首长,理由总是高大上的,然后自然是上行下效,你做得,我做不得?
最典型的就是项英家属,她先是以照顾首长为名搞了一些补酒,然后就开始倒卖补酒,还有其他滋补品,她们拿到的价格很便宜,市场一卖差价就变成了自己的财富......
当然了,搞条子这些东西还算是水平低的,从谷雨让女儿担任计算机服务中心副经理开始,一条官商之路已经打开。
此时干部们的年纪还不算大,子女一般也就刚刚成年,大部分都没有成年,所以他们往往让自己的亲属操刀,办起了各类各样的公司或企业。
昔日搞小金库那些关系网还在,虽然国家不让单位搞小金库,但国家允许搞私营企业,那就更好办了,让亲属搞,让曾经的警卫员搞,让老战友的后人搞,哪个行业容易赚钱,那个行业跟自己的职权有关,就把公司开到哪个行业。
水平更高的一些人,就用手中的权力和政策法律的空隙横冲直撞,甚至能够推动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法律的出台,从而大发横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53年底,社会风气慢慢已经有一些影响了,就在这个时候,谷雨又一次掀起了新一轮三反运动,而中央监委和中央督巡委此前也早就盯住了一些比较冒头的人,铡刀猛然间砸了下来!
得到了谷雨上不封顶的指示,三位元帅胆子自然非常大,从项英案爆发后,牵连的干部开始,不断的牵扯人,短短两个月被双规的部级或者副部级干部就不在少数,而且非常悲哀的是,军转退役干部不在少数......
比如陕西,就是重灾区,省人大和省政协好些位领导干部因为海关税,批条子被捕,里面不乏开国将军,而且这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人,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张网,从上到下,牵扯的人越来越多。
谷雨一路上得到了这样那样的汇报,心里真是百味交陈,或许当他在二战后期松开口子后,就避免不了今天,人一旦尝到了甜头,想让他们停下来真得很难很难
此时中央监委一位副书记已经来到西安,谷雨在这位同志的带领下,见到了一位被捕的开国少将,这是一位出身热河,九一八前就参军打鬼子的同志,此人做了很多事情,搞得有些过分,被黄克诚批评了一番,然后他反手就搞了一个举报!
谷雨看到汇报后,有些皱眉,他不确定这里面是真是假,一个北方系出身的解放军退役少将,搞这些事情理论上说得通,他可能对刘志丹和三军团一脉不满。
但他毕竟退役了,至于搞这些东西吗?是不是彭德怀在搞打击报复?老秦整人也是有一手的!相比于政治上的东西,经济上乱批条子,谷雨早有准备,反而不奇怪,毕竟北方系的将领们同样不老实,他清楚的好。
看到谷雨来了,他还是不服气,叫起了撞天冤,"谷书记,我是被打击报复的,黄克诚和彭德怀、董振堂他们穿一条裤子,打击我们四路军出身的同志......"
谷雨想法设法缓解南北矛盾,所以听到这句话就不高兴,"嗷,人家打击报复,
那你家被搜出来的金首饰,都是假的喽?"
这位退役少将额头立刻冒汗,他不得不撒谎道,"那是战争中的缴获!"
"战后回国有明确规定的,贵重金属要上缴用于新民主主义建设,你为什么不上缴?"
"我,嗷,谷书记,您不知道,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没上缴,我们兵团邓副司令员那里,就有一什么黄金做的长翅膀的什么天使,据说有将近两斤重!"
谷雨眼睛立刻尖锐起来,"邓锦生有一个黄金做的小天使没有上报,你确定?"
这位退役少将满头大汗,他突然有些
发慌,但话说出来,他又没办法,他吞吞吐吐的说道,"我是这么听人说的,不过,
也不知道回国后......"
此时此刻的谷雨已经顾不上问那些破事,他缓缓回头,看着跟随在一旁的秘书,指示道,"将今天的交谈内容转发军监委书记傅锺,并向他提出我的建议,以更换身边工作人员,需要登记财物为由,对副总长邓锦生同志住处进行搜查,若是发现金天使,立刻双规!"
说完,谷雨迅速转回头,对着那个膛目结舌的退役少将,冷冷得说道,"现在国家建设缺乏外汇和贵金属,你们是知道的,中央三令五申说的那么清楚,你们还敢私藏,哪来的胆子?
不管是南方的干部,还是北方的干部,谁拿着黄金不上交,老子都要收拾!平时搞些小动作,甚至斗来斗去,老子都能
忍,但党指明要的东西,不管谁私藏,都没有好下场!"
说完,谷雨往外走,那位退役少将又哭又嚎的喊了起来,"谷书记,我跟着你出生入死,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就不能将功折过吗?"
谷雨顿住,缓缓回头,冷冰冰得就如同看一个死人,"你有功,所以你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享受正部级待遇,被安排担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还被允许保留一部分战时缴获,职务、待遇、金钱都给了你,党根本没有亏待你!
你的功劳都已经换了这些东西,你还
想用功劳折过,等于一份功劳卖出去两份,你算得够精的,可惜我不是傻子!"
谷雨不给他一点侥幸,"事已至此,你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坦白,早日交代,早日解脱,牺牲在前线的烈士们等着你和他们解释呢!"
说完,谷雨又慢慢走起来,那位退役少将急眼了,谷雨难不成要他的命,这也太过分了,他扯着嗓子喊道,"那你闺女呢?你为什么不管管她......"
谷雨再一次顿住,迅速回头,这位退役少将本来或许只有死缓,但现在他死定了,这种桀骜不驯的将领不杀几个,绝对不行,既然要杀,那就杀自己的嫡系,要
不然谁会服气?
只听谷雨冷笑道,"我女儿能成为经理
,或许有我的影响力,但更多的是她能挑起胆子,她确实发挥了一些影响力,但她都是为了公事,对国家是有功的,更没有拿国家一分钱,你这个做叔叔的,还要攀诬她,你也不嫌害臊!"
谷雨气呼呼得离开了审讯室,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对负责审讯的同志说道,"他在东北打过游击,又在苏德战场拼杀过,可以说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战争期间也立过大功,他犯了罪要严惩不假,但要讲证据,严格依法办事,不要搞刑讯逼供这些东西,也不要牵连家人,孩子们读书和以后的工作也不要受影响,组织允许留下的财物不要拿走,要留给
家人,一定要做好后事......".
谷雨这番话意思太明显不过了,陪同
的监委副书记点头称是,谷雨点点头,心情很复杂得离开了刑讯室,他知道或许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估计要送走不少人,邓锦生是四路军最早的纵队参谋长,他都出
事了,牵扯的人能少吗?
虽然这一次不可避免要牵扯到很多人,甚至很多是心腹,但谷雨这一次心肠很硬,一个想着和秦皇汉武齐名的人,不杀人怎么可能?
接下来的物价改革必然会带动较大的通货膨胀,不杀得人头滚滚,怎么震慑得住?在这个有效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经济转型期,要想避免前世的问题,必须
杀!
在西安期间,谷雨自然要去已经基本建成的西京大学看一看,现在的美国佬是真有钱,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渗透,给了西京大学不少钱,所以西京大学修得相当不错,学校里面一座接着一座洋楼,谷雨大为赞赏,笑谈这是中国大学建设的模板!
司徒雷登自然相当得意,不过他对谷
雨又把老毛子搞出来,也是相当不爽,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现在的中国摆明了在骑墙,他能做的只能是把美国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他坚信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选择美式教育时,中国就不会"走歪路"!
不过司徒雷登对谷雨把一群军人放到大学,又让军人主持教育很不满意,他接触之后,发现那帮人文化程度低,做事简单粗暴......
谷雨耐心听着司徒雷登的抱怨,并没有生气,而是解释道,"司徒雷登先生,您说的这些缺点并没有错,我们很多军队出身的同志都有这个缺点,但您也不要忘记了他们有一个优点,足以压倒一切缺点的优点......" o
司徒雷登不太理解,谷雨笑着说道,"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从贫穷落后的中国,一路杀到了柏林,他们很自信,非常自信,我需要把这种自信传送给中国的孩子们!
中国人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并实现民族的复兴,非常需要自信,而我们很多教授受旧中国的影响太深,他们缺钙,缺得厉害,军队同志恰好可以补钙!"
司徒雷登听完相当吃惊,他想了想警告谷雨军人的自信有时候就是好战,这会影响到世界和平的,谷雨笑着说道,"中国
人到了和平时期,一向喜欢偃武修文,马放南山,我也不例外嘛,现在中国一再裁
军,就是在支持世界和平!"
交谈了一番之后,谷雨离开了西京大学,司徒雷登找到美国派来的助手,询问他的感受,助手沉吟道,"这是一个正在上升期的国家,他们很自信,真让人头疼,如果有一场痛彻心扉的失败就好了!"
司徒雷登并没有回复,美军在二战中的表现虽然很英勇,但也要看跟谁比较...
谷雨在陕西的最后一站是渭水河边,此时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在建设,虽然这一次工程的规模远不如前世,但对陕西的影响还是出现了。(
受三门峡水库蓄水影响,潼关水位上升,渭河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渭河虽然不至于成为地上河,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必然会增加;同时因河床水位增高,地下水位上升,也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人对自然界的改变,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能全部是好处没有坏处,只要大部分是好的,就可以尝试,相比于黄河中下游的频繁水灾损失,渭河这么点损失算不得什么。
不过即便如此,陕西的同志还是叫苦连天,他们发现要的补偿太少了,谷雨安抚道,"你们陕西多了两个大学,怎么不说了?"
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刘德安头疼得说道,"那哪里是两所大学,明明是两座擂台呀
谷雨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美苏两国在中国打擂台,咱们正好可以取两家之精华嘛,你这个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可要多关注呀!".
"谷书记,难道我们要一直这么左右摇摆下去吗?"
"国际大势就是美苏对抗,我们左右摇摆,不是应该的吗?"
刘德安想想也对,"看来以后有的头疼
了!"
谷雨有些好笑,"你只是头疼两所大学,我要面对两个大国,比你头疼一万倍!"
谷雨说的确实没错,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想办法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争取好处自然非常难,他虽然难,但至少有自保能力,而印度总理尼赫鲁就不一样了
自第一次印巴战争之后,刚刚独立的印度就不得不面临三面背敌的窘境,不得不放缓原来的改革,同时不断加强军备,准备战争。
早在1952年,尼赫鲁就想利用中美对抗,缅甸政变作战,不过被中国一通操作给压制住了,但到了1954年初,又经过了两年的准备,尼赫鲁自觉机会成熟,他现在就在等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国际上,美国放松了对印度的压制,美国暗示印度只要不公开吞并土邦,实际控制土邦也是可以接受的,有了美国人的纵容,尼赫鲁的压力就小得多。
在苏俄领导人钢铁元帅过世后,印度
和苏俄的关系明显走近,在对付巴基斯坦
的问题上,印度也得到了苏俄的支持。
而此时的印度还留在英联邦中,又从
英国购买了大批武器装备,英印关系自然也很好,所以此时印度的国际形势非常有利。
而在军事上,过去几年,印度购买了大批现代化武器,同时加强了对印军的训练,又提拔了一批优秀军官,印军的战斗力获得了明显提升。
而印度对手们则一个个不怎么样,海德拉巴就算了,如果没有中国和孟加拉国硬撑,早就被印度推动的印度教徒们推翻了。
而缅甸此时也事实分裂,缅甸中央政府现在能控制的只有缅族聚居区,还不断进攻缅甸西南部的若开邦,试图消灭该邦美国人支持的分裂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萨姆地区、缅甸各个少数民族邦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印度人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战事,缅甸人已经用不上力了!
与前世不同,缺少了东巴之后,此时的巴基斯坦国力远逊于印度,境内没有工业,甚至粮食都不能自主,还必须保持大批部队,不断购买先进武器,又要防御阿富汗的凯觎,巴基斯坦的财政遇到了巨大困难,通货膨胀严重。
不过巴基斯坦的巨大困难,也让美国人找到了机会,美国不断提供过剩的农产品和其他援助,美国援助甚至包揽了巴基斯坦的财政的一半。
拿人手软,在进出口方面,巴基斯坦
也受到了美国方面的严格把控,在"美巴共
同防御援助协定"中,有一条显示:为维护
双方利益,巴基斯坦必须在美国掌控下对
威胁世界和平的帝国限制进出口贸易。
如此一来,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各种合作也就慢慢停顿下来,哪怕巴基斯坦知道与中国的合作好处很大,也没办法,巴基斯坦总不能得罪金主,而中国在印度方向合作的重点,一直是一手扶持的孟加拉国,而不是巴基斯坦,自然也不可能给巴基斯坦任何好处。
即便是孟加拉国,也有不少问题,该
国虽然获得了中国的支援,但内部比较分散,中央政府控制力不够,甚至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只不过迫于印度的压力,才勉强凑在一起。
以孟加拉国一家之力,怎么也打不过
印度,不过孟加拉国背后有中国政府的坚定支持,孟加拉国本身资源丰富,农业发达,可以拿出中国急需的铁矿石、铬铁矿、棉花、大米等等物资,从而换取了大批中国武器装备,甚至可以邀请中国雇佣军,而这两年,中国还帮助孟加拉国建立起军事工业,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孟加拉国有了一个中型钢铁厂,可以自产各种轻型武器,还可以生产火炮,装备成本大为下降,这一切都让尼赫鲁相当头疼。
所以权衡再三,尼赫鲁还是觉得要先对巴基斯坦动手,一举削弱巴基斯坦,使之没有能力干预印度接下来对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的战争。
为了保证这场对巴基斯坦战事的胜利,印度试探过美国,美国并不在乎印巴打成什么样子,只要印度不想着灭国就成,很显然,印度没那个打算。
至于中国可能的干预,尼赫鲁一直很
担心,中国在列城机场有大批作战飞机,不过此前的战事表明,只要印度不想着打通与列城的陆路交通,中国就不会干预,所以尼赫鲁自然有一些侥幸心理。
更重要的是,情报显示中国的央行行
长正在美国访问,他们似乎认为国内有一场大的天灾,正在为此准备中,尼赫鲁觉
得可以等一等,若是中国爆发了天灾,自
然不会对外干预,这是印度最好的时机,到时候不仅可以收拾巴基斯坦,还可以吃
下海德拉巴,兵进加尔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