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94章处理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440 2025-05-12 15:06

  发泄完之后,谷雨慢慢冷静下来,他弯腰拿起了文件,开始收拾,说来也有意思,这份报告是刚刚被调过来时间不长的年轻秘书胡郁文送过来的,或许这正是如此,谷雨才肆无忌惮的发泄了一番。

  谷雨发火时,胡郁文站在旁边大气不敢出,但看见谷雨收拾文件,连忙说道,“谷书记,还是我来吧,我清楚办公桌上每份文件的大概位置!”

  谷雨听完微微一怔,就停下来,站起身,让胡郁文整理,过了一会,文件整理好了,谷雨坐下来,凭借记忆,连续翻了几份文件,见都放得不错,很满意,“小胡,记性不错! ”

  胡郁文谦虚的说道,“谷书记,我也就这么一点特长!”

  “秘书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能记住东西,你有这么强的记忆力,就有了基本功,但秘书工作第二件事是善于忘记一些东西,不知道你掌握的怎么样?”

  “在上海光华中学,被安排为地下交通员时,上级领导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严守党的纪律,绝对保密,我一直牢记于心!”

  “你在上海做过地下交通员?”谷雨来了兴趣,“谷办人多,光光帮我收集整理各地资料的基层同志就有上百个,很多同志情况不了解,你是哪里人,今年多大了,怎么调到谷办的?”

  “谷书记,我出生于1924年,原籍浙江,从小在上海长大……”

  胡郁文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职员家庭,父亲接受过新学教育,母亲8岁时被送进纱厂当女工,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但父母还是坚持供他读书,接收正规的学堂教育。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家和无数群众一样躲在上海租界,自然吃了不少苦,即便如此,父母还是供养胡郁文读书。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胡郁文迅速成长,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学生运动,并在上海解放后不久后入党,1940年9月,16岁的胡郁文竟然考上山西大学中文系,一步步成为山西大学学生会副主席。

  1944年六月,胡郁文毕业,被挑选作为赴日工作人员前往扶桑省工作,去年九月被中组部筛选调入中央,经过三个月培训后,被挑选进入谷办。

  胡郁文先是成为读报组成员,就是从诸多报纸文件中,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用于编辑《每日简报》和《中央办公厅文件》。

  这项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很不容易,如果一名工作人员挑选的报纸总是不给上级领导看中,他待不了多久就有可能被调离。

  当然了,如果干得不错,就有可能留在谷办,但能够待多长时间,也说不准,刚刚被调走的信息科长吕和同志就是代表,他被调走时,毫无征兆,而他去的地方也没几个人知道,知道的不会说,不知道的也不能随便问。

  为了能够认清楚手下的秘书人员,谷雨也很有意思,规定读报组成员轮换,七天一班,给谷雨担任事务秘书,所谓事务秘书很简单,就是跑腿的角色,前往秘书处,把报告给谷雨的文件送到他身边,然后把谷雨批示的文件送回秘书处。

  这项工作简单的很,但却有一个好处,可以见到谷雨,谷雨有空闲了就会和他们聊几句,问一问情况,今天恰好轮到了胡郁文,没想到正好遇到了谷雨大发雷霆。

  谷雨听完胡郁文的汇报,又抬头看了一眼他,他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觉得眼熟,听完胡郁文介绍自己的早年生涯,他就已经想起来他到底是谁了,真是够凑巧的,他竟然比前世提前了三十年进入中办。

  想到这里,谷雨更有兴趣了,他的大脑同时开始高速运转起来,胡郁文小小年纪就有地下工作的经验,又是党员,进入山西大学后被安排到学生会工作并不奇怪。

  而为了培养后备人才,各重点大学学生会主席、副主席从大学毕业一开始,就会进入青委名单中,并被安排到基层锻炼。

  胡郁文在战争后期被安排到日本,并不是什么好地方,当年上下都知道日本战役将极其残酷,而且战后日本人很可能会打相当时间的游击战,所以派往日本的干部要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更多的是考验。

  日本战役确实非常残酷,但自日本新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的抵抗也迅速没有了,即便是共产党对日本的镇压很严厉,也是如此,日本人并没有反抗,他们似乎突然间死心了。

  中国地区和九州是日本军国主义起家的地方,士兵极端残暴,有血债的人不计其数,军管期间,解放军严厉处置战犯,凡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人人过关。

  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人就有近二十万人,情况不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更是高达六十多万人,凡是去过中国的,最起码也是劳改,一个没有被放过……

  根据中央决定,扶桑省的战犯家属可以选择离开,不愿意离开的则由国家安置到海外省,而扶桑省的技术人员、医生和家人则被统一安排前往中国,同时从东北、上海、苏南等被日本人祸害很惨的地方迁徙移民,就这样,大镇压之后,大移民开始了。

  如此激烈的做法,解放军做好了日本人激烈反抗的准备,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竟然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虽然大部分选择前往本州岛,但竟然还有三十多万日本人愿意前往海外省,这也让共产党大吃了一惊。

  这些人愿意去海外省,共产党自然不好食言,只好把这帮人打散安置,不允许他们聚居在一起,同时考虑到运输麻烦,决定分批进行,移民会连续好几年,而为了增加海外省中国人口,共产党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加大移民的速度。

  虽然日本人战后没有进行激烈抵抗,但在这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胡郁文还是接受了非常严峻的考验,战争后勤,战后惩罚,大移民,战后重建,没有一项是好做的……

  干了两年,正好赶上了建国之后,中组部组织的中直基层干部大挑选,以满足党中央、国务院、人大和政协四套班子迅速膨胀造成的人才缺口。

  而类似的挑选,中组部会每五年进行一次,一边安排一大批基层干部下放,一边从地方挑选干部,以实现中央基层干部的吐故纳新。

  谷雨规定的很清楚,被筛选的干部,有至少两年的基层锻炼经验,最起码也是高中文化,同时重视地域平衡,每个省都要挑人,由所在省的组织部或者军管部门的政治部挑选,公安部负责政审。

  这些基层干部筛选到中央后,立刻会安排几个月的培训,并根据过往的表现和培训成绩分配工作,能够被挑选进入中办,进入到最核心的谷办,还要经过谷办几位主任、副主任的面试,胡郁文同志可以说是连过三关,能力可圈可点。

  至于关系,他应该没什么大的关系,毕竟真正有能量的﹐也没有必要把他安排到谷雨身边,这么多人,哪个能出头﹖谁也不知道,耽误了几年,黄花菜都可能凉了。

  谷雨想了想,笑着问道,“小胡,麦克阿瑟在日本动作很大,你怎么看?”

  胡郁文微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谷书记,麦克阿瑟在日本虽然作了一系列惩罚日本军国主义的行动,但并不彻底,而且他还对共产主义者持打压的态度,其统领的美国军队纪律松弛,不断欺辱日本群众,可见此人相当反动……

  谷雨故意出难题,“麦克阿瑟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将军﹐打压共产主义不是应该的吗?他有局限性是必然的,但他的改革动作就一无是处吗?”

  这个问题很刁钻,胡郁文要是说麦克阿瑟很好,谷雨很可能会质疑他的立场,他哪里吃得消?但谷雨这么一说,他又必须说一说麦克阿瑟的优点。

  麦克阿瑟有没有优点,当然有,但是如何把优点说出来的同时,又能让谷雨接受,这就比较考验人了。

  胡郁文想了想,开始汇报起来,“谷书记,在我看来,麦克阿瑟的改革主要是六条:

  一是改革检查制度,废除秘密警察,赦免了一大批政治犯,但美控区频繁打压日共以及各种进步人士,使其在政治上无法发挥作用,虽然有其进步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粉饰…

  二是改革劳动法案,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劳动者权利、奖励和促生工会组织、确保男女平等的法律法案,保障了日本底层贫困人民的生活,但仅仅是法律上的改革,并没有根本上改变底层人民的困苦,只是缓和了社会矛盾…

  三是改革选举制度颁布新的选举法案,赋予妇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剥夺战前、战时参与军国主义运动者、战犯及战犯家属等人的公职,并禁止其再次就职于政经相关单位的要职。

  这一项改革执行过程中同样存在局限性,很多日本旧上层和战争罪犯顺利的逃过了惩罚,继续作威作福,而且麦克阿瑟还带头违反选举制度,压制日共的发展,直接取消了多位日共党员的议员资源……

  四是改革宗教和教育制度,废除神道教,颁布行教育法,虽然撤出了所有军国主义教材,但却大规模普及美式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教育思想,试图使其全面西化……

  五是改革经济制度,推动经济民主化,解体巨型财团势力,解体地主土地所有制,但不管是日本的土改,还是废除财阀制度都很不彻底。

  日本贫困农民还需要将大量的收入用于赎买田地,而日本财阀下属的企业虽然变得松散,但相互之间还有太多的藕断丝连……

  六是剥夺日本天皇和亲属参与政治的权利,全部迁到美国,同时剥夺了日本贵族的继承权,有其进步性。

  但此举同样有大量的妥协,天皇制度虽然名存实亡,但一日没有彻底废除天皇制度,日本军国主义和神道教就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总而言之,麦克阿瑟在日本推行的各项制度改革都有其进步一面,但局限性相当明显,更多的是改良,而不是革命﹖本质是试图驯服日本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甚至想把日本打造成反CP堡垒……”

  谷雨听完,微微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你觉得麦克阿瑟的改革会成功吗?”

  胡郁文摇摇头,“麦克阿瑟的欺骗性还是比较强的,再加上美国可以不断增援,日本的美控区形势已经有所好转,但我相信日本广大人民迟早会觉醒起来,一定能够认清楚美帝国主义的真面目……”

  谷雨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也就是说,你认可麦克阿瑟的改革会取得成功,这个看法相当大胆呀,日本工委的报告也只是说有可能!”

  面对谷雨带有质疑的说法,胡郁文顿觉压力,他咬着牙说道,“谷书记,美国给日本的各种援助太多了,去年一年就给了好几亿美元,每个月还有相当数量粮食援助……

  有这么多东西在,就算日本的改良很不彻底,日本的反动阶级没有被消灭,阶级矛盾也会日趋缓和,而随着日本社会逐渐稳定,美国在日本的统治也就巩固了!”

  “干部就应该这样,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谷雨呵呵笑了起来,“呵呵,你说得对,我也是这么看的,日本必然会恢复元气,而且在美国的不断支援下,未来也会不断发展,不仅仅日本,德国也是如此。

  美国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他们会刻意扶持德日,将这两个国家打造成显示美国制度和生活方式优越性的橱窗,这是苏俄和我国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胡郁文先是一愣,不过立刻反应过来,他不可思议的说道,“日本和德国都是几千万人口的国家,美国这么干,得花多少钱呀!”

  “德日是工业化国家,一旦发展起来,其工业产生的财富会不断增值,能够创造出数之不尽的财富。

  等到美国有需要了,随时可以凭借军事和政治优势收割,到时候美国能够赚到的钱,却是几十倍,几百倍花出去的钱!

  很多同志说帝国主义国家没有远见,甚至连勒死自己的绳索都会出售,这句话也不完全对,美国在日本的做法,就非常有远见嘛!”

  胡郁文听完,倒吸了一口气,合用天有玩坦22J3布置你一个任务,写一篇文章,好好想—想我们的应对办法

  ﹐大胆的想,大胆的写,就算有些离经叛道也没事,写完之后,直接交给我!”

  胡郁文连忙答应了一声,谷雨挥挥手,让胡郁文下去,而在他离开之后,谷雨的脸色慢慢阴沉下来,他又一次想起了彭真之死。

  凭借着革命时期的功劳,谷雨在党内拥有巨大的威望,也拥有着巨大的权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缺乏大革命的历练,资历太浅。

  资历这个东西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平时也没什么提及,但这个东西确实实实在在的,党政体系越是稳固,上下越是要讲资历,而各种升迁、待遇调整,资历是非常重要参考因素。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提升一个人总要有理由,按理说应该是谁有能力,就应该提拔谁,但问题在于,到了一定级别的干部,都是很有能力的,差一点根本上不来。

  除非能力卓越,有压倒人的功劳,比如林彪,比如寻淮洲,这个没办法,大家不服不行,但组织体系上真正的天才是有限的,绝大部分干部能力差距并不明显。

  用谁不用谁,要么是亲疏关系,要么就是比入党日期,比年龄,而后者比前者更有杀伤力,这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档案中都有记录,而真正有本事更改档案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

  按理说,如果按照资历提拔,南方苏区出来的干部必然会占便宜,但实践中,这不可能出现,当家的谷雨虽然资历浅,但正是资历浅的谷雨率领一大堆资历浅的干部得了天下。

  虽然谷雨讲究五湖四海,中央局各路人马都有,但实际操作中,他必然会不断的提拔资历浅的北方系干部,为了解决这个严重的资历问题,经过讨论,组织部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北方系干部中以1932年8月夺取热河作为衡量资历的标准'在此之前参加革命的属于资深干部,在此之后资历要差一些。

  所以918后参加革命的抗战学院一期生和二期生提拔速度非常快,而其后的几期学生明显就差多了,或许也就相差一年,甚至是几个月,但职务上甚至有可能相差好几级。

  而南方各个根据地则以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成立、赣闽根据地逐渐巩固为线,在此之前参加革命的属于资深干部,在此之后资历要差一些。

  换句话说,南北根据地因为各自情况的不同,存在着高达两年的资历差别,这样做可能不够公平,但却符合现实,以两个政治集团成型时间作为资历衡量标准,大家都能接受。

  如此一来,彭真这个大革命时期就入党,长期在北方工作的领导干部资历有多深,就可想而知了,而谷雨对彭真痛下杀手,甚至还要明正典刑,南北双方的干部都极其震撼。

  如果彭真这样的干部都被公开处置了,那么全党上下就没有一个干部不被公开处置的,或许是兔死狐悲,或许是心中不忿,就有人对彭真通气。

  而谷雨在资历上的不足,在此时就明显暴露出来,他的资历压不住人,一些干部潜意识中认为谷雨考虑不周全,所以他们就这么做了……

  这并不意味着某人或者某一些人反对谷雨,他们可能还是谷雨的支持者,甚至对谷雨很忠诚,但他们还是下意识的做出了这样的反抗动作。

  这一点都不奇怪,在谷雨的前世,那位公安部长,做了多少年的大警卫员,对教员绝对是忠诚的,但当教员在上海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他领导下的解放军报却没有转发。

  这位公安部长最终倒台了,跳楼了,侥幸没死,但多年之后,他重新出身,经过天安门时,还是像教员的巨幅画像敬礼。

  你说不忠诚,他很忠诚,但当他个人的利益与教员利益出现冲突时,他同样会有反抗,这种反抗来自于思想深处,忠诚并不代表思想上完全一致。

  还有钢铁同志和列宁同志之间的事情,要说忠诚,钢铁同志对列宁同志绝对是忠诚的,但列宁同志不行了,他对列宁同志又是怎么做的?一会封锁消息,一会不让人见列宁同志,一会辱骂列宁夫人……

  看到听到太多这样的事情,谷雨很清楚,现在已经不是封建时代了,也不存在什么人身依附,人和人的想法总有差异,而有差异就有不满,就有反抗,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

  若是他自认为存在绝对的忠诚,那才是笑话,集君师于一体的列宁同志和教员都做不到,谷雨就能做到吗?他从来就没有这个自信,也不敢想有这样的自信,即便他也是这样的人。

  而此时的监委双规制度还在初创期,存在着很多漏洞,对被管束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相当松懈,这就不奇怪彭真闻讯后,万念俱灰,能够自杀成功,但也有可能是彭真以死抗议谷雨,当然他也有理由抗议,毕竟谷雨把他当成了吓唬猴子的鸡……

  当然了,还有一个可能,党内存在一个以彭真为中心的贪腐集团,需要他去死,但谷雨并不相信有这样的集团存在,彭真或许会拉帮结派,但他的能量还没到这个程度。

  更准确的说,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还没有堕落到这种程度八党内大部分同志确实是好的,投机分子是有,而且很多,但有理想、有信念的干部同样很多,谷雨不能因为前者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后者,就忽视前者,这都不符合辩证法。

  但不管怎么说,彭真这么一死,必然会引起极大的同情,谷雨虽然达到了震慑全党的目的,但对他的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他只能捏着鼻子安抚,他的妻子儿女未来总要照顾一番,就如同前世建国初期自杀的某位高层一般。

  谷雨可以用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来解决这件事,但他并不愿意这么做,按照意识形态的说法,他确实可以这样做,但这样做不符合人情。

  共产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政党,确实可以不讲人情,但中国不是苏俄,中国人很善良,讲得是人死债消,生前就算有天大的罪过,但只要做了一件好事,就有人愿意提及,彭真就算贪污,他毕竟为革命做了那么多事情,都死了,还要泼他一身水吗?

  谷雨都能容下那么多杀害共产党的凶手,甚至连溥仪都不准备枪毙,而是代之以劳动改造,让他健健康康的四处宣扬共产党的功德,难道就容不下彭真吗?这样做,是不是太刻薄了?

  本来光明正大的明正典刑,在彭真自杀之后,立刻变成了一起政治事件,偏偏谷雨只能捏着鼻子认亏吃,因为他早就说过,他对经济贪污绝不容许,但容得下政治异议,现在他必须兑现他所说的话,要不然他就会被全党上下怀疑。

  谷雨的愤怒也就是在这里,某种意义上,他是在无能狂怒,而这件事也再一次给他提醒,他只是人,不是神,即便他钻了历史的空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些事他还是没办法改变,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重新变得冷静的谷雨想清楚之后,开始批示起来,人虽然死了,但必须有一个组织结论,他彭真确实贪污了,所以组织撤职、双规的决定并没有错,相关证据对外公开,有个明确的说法,他的死就是贪污,没有其他原因。

  最后的组织处理,当然是开除党籍,至于其他的,人既然死了,也就不再追究,谷雨并不准备给他任何评价,这件事对外通报一番就行了!

  不过彭真在双规期间死亡,有关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涉及的干部该处理的处理,同时给彭真家属启动国家赔偿,就算要给照顾,也是法律程序下的照顾,不存在任何徇私。

  你们自认为刑不上大夫,不愿意让彭真明正典刑,我给你们这个面子,但我不把彭真当回事,这个权力我还是有的!

  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都这么处理,不予评价,不过是一个为人不齿的贪污犯,有什么好评价的,彭真还没有资格得到任何评价!

  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我偏偏不给,就当是死的是阿猫阿狗!中央委员、省委书记又如何?敢贪污,那就成为一个无名氏吧!遗臭万年的机会都不给!

  敲定了彭真的处理之后,谷雨停下笔,既然彭真做不了这个明正典刑的人,那就重新挑选几个,质量不行,那就用数量来补充吧!

  管不住下面的,拉几个处决;收人钱物的,拉几个处决;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滥用公款的,同样拉几个处决!

  写好了处理意见后,谷雨抓起了电话,打给了监委书记任弼时,请他过来一套,准备后续的处理,这一次三反运动差不多了,也确实该收场了,时间还长,他有足够的耐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