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23章丘吉尔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126 2025-05-12 15:06

  一次失败可以说是偶然,两次失败就是必然,所以在开罗的英美中三国军队高层一致认为,德国人的进攻能力已经到了极限,接下来就是盛极而衰了!

  虽然德国还没有总动员,但盟国的强大实力此时也没有完全爆发出来,美国和加拿大转产军工还没有充分爆发,苏俄搬迁到东部的工厂产能也没有完全恢复,中国二四计划众多的项目也只投产了一部分,不管怎么算,没能够在1942年拿下苏俄,轴心国的失败已经注定。

  所以整个开罗一片喜洋洋,而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三国领导人陆续到来,第一个到达的竟然是提前出发的谷雨,谷雨到达后,笑着对过来迎接的陈赓说道,“看来英美两国领导人对中国礼仪很精通呀!”

  陈赓有些不高兴,按理说丘吉尔应该提前到了,但丘吉尔刻意晚一点,谷雨总不能为这么点事不上岸吧,陈赓说了两句不满的话,不过谷雨挥挥手,“咱们实力不济是事实嘛,早一点到更好一些!”

  谷雨下榻的是开罗西南15公里外著名的米纳饭店,这里正对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被称为落日衔沙、风景奇绝,谷雨笑着对容强说道,“好风景,你一路上辛苦了,出去玩玩吧!”

  陈赓夫人陈根英同志一直在开罗照顾陈赓,她主动带着容强前往游玩,谷雨则立刻召开会议听取陈赓北非各项工作的汇报,汇报结束后,谷雨很满意,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北非打得好,极大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汇报结束后,谷雨和陈赓一起来到窗前,一边眺望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一边则开始了交谈,谷雨主动把他和周恩来同志的一些争论以及处理告诉陈赓……

  说到最后,谷雨很坦诚的说道,“老陈,我的做事风格你是知道的,党内争论可以,但一旦形成了决议,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我绝不能容许任何人对中央的政令有选择的执行,不算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不能成为理由!

  而周恩来同志作为秘书长,执行是有问题的,偏偏他在上海中央和苏区中央局任职期间,又有一些争议,所以中央权衡考虑,认为让他去美国工作一段时间,一边工作,一边把问题想清楚,是很有必要的!

  处理这件事时,你不在国内,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没有跟你说,我知道你是恩来同志的老部下,与他感情很深,但感情是感情,原则是原则,我希望你能够理解中央的处理意见!”

  谷雨和陈赓一起打拼,共同经历过生死,绝对是老朋友﹐但随着谷雨登顶时间越来越长,随着国家基本统一,陈赓对谷雨的态度,不自觉得改变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

  所以当谷雨把他和周恩来同志的争论摆上台面,陈赓的态度就显得比较正式,当然也可以说与谷雨有些疏远,毕竟他和周恩来同志的感情不一样,虽然他或许能够理解谷雨的想法,但他最好的选择就是不站队……

  陈赓的态度不出意料,谷雨也能够理解,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他更加坚定了原来的判断,刘伯承是不懂政治,陈赓是太懂政治,两人都不适合在战后主军,而朱德同志又不能主政,他能够选择的只能是段德昌同志……

  问题是等到战后,朱德已经六十岁了,刘伯承也已经五十五岁,授予两人元帅军衔,让两人先在未来的人大和政协担任副职,然后再退下去合情合理,但陈赓今年才四十刚出头……

  而就在谷雨稍微沉思之际,陈赓笑着说道,“谷书记,我那个搭档普拉特上将,丘吉尔正在考虑授予他元帅军衔,咱们和英国人理应平起平坐,您到时候可不能忘了我!”

  “老陈,你别的都好,就一样不好,喜欢胡思乱想!”谷雨先是批评了两句,然后笑着说道,“你才四十刚出头,就想偷懒休息,那是门都没有!”

  陈赓扶了扶眼睛,诚恳的说道,“谷书记,我在上海期间从事特科工作,到了东北以后,就开始长期从军打仗,压力一直很大,真得太累了!

  您刚才说过,我想得太过,您说得没错,我就是思虑太多,心脏一直不是很好!我一直想的是,等到这场仗打完了,就好好休息几年!”

  “老刘这么说,你也这么说!”谷雨叹了一口气,“你

  们担心什么,我也知道,可你们怎么不想想,我才多大年纪,难不成我还担心你们推翻我的领导?”

  谷雨这么说话,陈赓哪里扛得住,他连忙解释,“谷书记,您误会了……”

  “我有没有误会,你们心里明白!”谷雨似乎有些赌气的说道,“你们一个个想着早一点退下去,各有各的理由,我也不会让你们为难!

  我和斯大林见面时,他说等到大反攻取得胜利,就要给朱可夫等一批功勋指挥员晋升军衔,到时候我们也晋升军衔!

  第一批元帅,我也想好了,就老刘、老朱和你三个,你们安心打仗,战后召开八大,老刘身体不好,老朱岁数大了﹖都如他们的心愿,让他们退居二线。

  你不同,年富力强,军政全才,能力出众,我是绝不会让你退居二线的!你既然不愿意带兵,那就转业从政,你擅长与人打交道,三教九流都有朋友,从政肯定也是如鱼得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你担任副总理兼任中央教工委书记,这个位置不敏感,以后你就安安心心,培养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再没有比军人更明白国家真正需要什么!”

  陈赓同志听谷雨这么说,不得不再次澄清他不是这么想的,谷雨瞪了他一眼,“不要再说这个脸,伤感情!你就说实话,对我的安排是否满意?”

  陈赓呵呵笑着说道,“让我和那些专家教授打交道,我是没问题,就怕专家们不认可我这个学渣呀!”

  “你那边嘴,能把死人说活,脑子又清楚,专家们能说过你?老陈,让你上,我有几个考虑,一是咱们需要大量的理工类人才,但并不是人文社科这一类的人才并不需要,而是不需要那么多!

  我为了矫枉过正,行事过于刚硬,又借着反常反日的机会,狠狠收拾了一把,得罪人不少,你这样威望极高的战争英雄做一些安抚,多帮着说一些好话,我也顺势做一些调整!”

  说到这里,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稼祥是我师兄,我

  了解他,为人谦逊,有些书生气,他做做研究可以,跟人打交道,顺应时势多少有些不足!”

  陈赓恍然大悟,原来谷雨换人还有这样的考虑,说到这里,谷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陈,跟这帮人搞好关系不吃亏,你王大将军的美名肯定家喻户晓!”

  陈赓哈哈大笑,等他笑完,谷雨继续说道,“咱们的知识分子腰杆子被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打断了,过去对皇帝唯唯诺诺,现在对洋人畏若寒蝉,骨头有些软!

  让你这位大将军主持教育,第二个目的就是想给教育系统注入足够的阳刚之气,你需要在大学和中学尽可能完善仿效苏俄的军国民教育体系!这件事的重要性远超几场战役的胜利!”

  谷雨看着窗外,忧心忡忡的说道,“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获益匪浅,不仅工业实力提升很快,还基本恢复了传统势力范围,甚至扩张到中东非洲!

  不仅我们如此,经过了苏德战争的残酷洗礼,苏俄的军事实力必然会无比强大,打到德国,控制整个东欧的可能性很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肯定远超现在!

  现在英美需要我们卖命打仗,给了我们不少东西,但战后绝不会善罢甘休!以我们现在显露出来的战斗力,加之这场战争的破坏,他们短时间内,应该不敢轻举妄动。

  以他们的习性,应该会等到对我们形成技术代差后,才敢真正动手,我估计,战后我们应该有二十年左右的和平时期,我们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埋头发展,练好内功,这就需要尽可能的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未来,我们虽然会继续保持三百万人左右的军队规模,但大部分部队更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真正的作战部队不会超过百万!

  但这样做风险也不小,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尽可能加强军国民教育体系,寓兵于民,到了战时可以迅速扩张,这件事关系到国家命运,你一定要做好!”

  陈赓听完,脸色很严峻,谷雨的判断很有道理,正好说中了他的担心,他郑重的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谷雨点点头,心情有些复杂,转头面向陈赓,很郑重的说道,“我们的和平发展期很有限,必须在帝国主义发动新一轮世界大战前,将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上来!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等待一些同志思想转弯!

  老陈,我已经下定决心,战后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干部队伍进行一轮大的调整,让一批不适合建设需要的干部早日退下去!不换思想就换人,老人不行,就用年轻人!就算为此,成了孤家寡人,我也在所不惜!”

  说到这里,谷雨长出了一口气,“你我是老战友,共过患难,你不愿意掺和是非,我不会为难你,你以后就安安心心办教育,多树恩,少结仇,把传奇的一生演义好!”

  说完,谷雨转身离开,看着谷雨的背景,陈赓有些沉默,陈赓和谷雨在一起多年,对谷雨多有了解,他很早就发现,或许是资历太浅的缘故,谷雨对党内资历比较老的同志,多少有些不安,甚至是防范……

  谷雨虽然不搞残酷的党内斗争,但实为雄猜阴刻之主,战争期间要用人,他能够容忍,等到战后,实现了东京阅兵﹖谷雨的威望必然达到巅峰,到那个时候,谷雨是什么想法,还真得有些说不准。

  陈赓对谷雨性格不安只是一小方面,他更不安的是党内越来越严重的路线之争……到了战后,一旦斗法起来,他这个带兵大将必然会被牵扯进去,想躲都躲不掉,还是拿一个元帅军衔,早早退下来的好!

  没想到谷雨今天竟然坦诚相告自己的未来想法,也验证了他的猜测……陈赓不知道怎么评价谷雨的做法,但不管怎么说,谷雨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发动大事前,特意提点了他一番!让他可以有个准备!这是很大的恩情!

  他虽然帮不了谷雨,也绝不能拖累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谨言慎行,按照谷雨的叮嘱,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其他的还是少掺和为妙……

  谷雨默默得离开,一路上脑海中还在回想他和陈赓的谈话,他给陈赓留够了体面,又表达了足够的信任,给予了足够的照顾,以陈赓的知情识趣,应该不会再掺和,这就足够了!

  战后刘朱陈三巨头陆续退出,军队系统内部较为分散,

  只能团结在他的身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利用这一次会议,争取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党内不稳的同时,外部绝不能出问题,绝不能内外交困!

  到了次日中午时分,丘吉尔终于出现了,丘吉尔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庞大的参会队伍竟然高达四百多人,显得浩浩荡荡!

  凭借着这几年的不断胜利,谷雨的咖位提升很快,此时他不需要任何国家扶持,就已经有资格有美苏英三大豪强坐在一起,即便是鼻子翘上天的丘吉尔对谷雨也是客客气气。

  听说谷雨出现了,丘吉尔立刻走访数百米,两人虽已通信数年,但还没真正见过活人,英国驻埃及大使将首相欲来走访的消息及时通报给中国客人。

  谷雨本拟和罗斯福先会面的,不料想见的没来,不想见的丘吉尔倒先过来了,经过一番思量之后,谷雨决定主动去拜访丘吉尔,在米纳饭店十八号别墅,两人进行了半小时的第一轮谈话。

  谷雨是1908年生人,丘吉尔是1874年生人,丘吉尔比谷雨的父亲岁数还要大一轮,出现在丘吉尔眼中的谷雨,就如同一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

  谷雨戴着一顶普通的军帽,穿着一身土黄色士兵军装,还打着绑腿,这副打扮显得相当怪异,毕竟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们已经有了呢制军装,谷雨竟然还穿这个!

  这也是谷雨有意为之,中国和英美不是一路人,没必要穿得西装革履,他也不想穿中山装,穿着普通战士的简朴军装,就是时时刻刻告诉英美,别看我们很简朴,但我们的力量很强大!

  虽然对他的穿着感觉有些怪异,但丘吉尔也是倒吸了一口气,早知道这个中国人年轻,但远不如亲眼所见带来的冲击!

  这么年轻,竟然能够率领一个无比贫穷的农业国摆脱日本的侵略,战胜国民党,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完全独立,还有非常出色的国际视野,凭借着圆滑的外交手腕,在这场战争中大赚特赚,并被公认是亚洲新龙头、未来世界第四个大国的首脑……

  只要一想到大英帝国未来三四十年,都要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丘吉尔顿时感觉很不好,简单寒暄说了一些诸如“久仰久仰”之类的话后,丘吉尔先是询问了谷雨的行程是否顺利,谷雨点点头,表示一切顺利,夸奖了大英帝国海军的出色表现,又对大英对印度的治理表示钦佩。

  丘吉尔嗜烟如命,一边听着谷雨说话,一边一根接一根抽着雪茄,僻啪作响,又把自己的行程说了一番,说自己之所以能乘军舰到亚历山大港然后飞来开罗,完全是盟军掌握了地中海制海权之故,这在几个月前是不可想象的。

  谷雨对丘吉尔抽烟多少有些不习惯,不过他脸上没有任何表露,而是笑着恭维了一番英国海空军的出色表现……

  作为盎格鲁撒克逊之典型人物,丘吉尔的傲慢是出了名的,不过老头大风大浪见识多了,掩饰得相当不错,问完了行程之后,他从埃及开始。

  谈到开罗防务时,他从侧面夸赞了谷雨和中国军民的勇敢:“因埃及地位重要,故有强固之设备、多量之飞机,若德方空军来袭,可遣派大批飞机出外迎战,毫无问题。贵国与日本鏖战多年,必习以为常、视若无事……”

  谷雨点点头,先是夸奖了一番英国空军,然后似乎是强忍着怒气,说了好几分钟日本各种暴行,最后才说道,法西斯集团在全世界制造了无数灾难,必须严厉惩罚他们,彻底消灭法西斯土壤,让他们不再有机会祸害全世界!

  丘吉尔微微皱眉,他发现眼前这个中国人似乎与他想象得不太一样,这不应该是一个狡猾善变的年轻狐狸吗?怎么感觉性格很刚强?难道是因为太年轻了?不过他转瞬间就明白过来,中国人或许是想借此表明他的强硬和对日的坚决,接下来有些不太好办!

  想了想,丘吉尔先是赞同谷雨要严厉打击法西斯这番话,这是政治正确,而且大英也实在不想再出现一个四德子了﹖他紧接着提到了一个敏感问题,中国是否希望苏俄加入对日作战?谷雨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苏俄?现在他们没必要上阵!

  谷雨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表明信心,中国有能力独自解决朝鲜日军,苏俄没必要上阵,同时也含蓄的表明,中国不希望苏俄掺和朝鲜事务;二是现在未来可能用得上,那么自然是进攻日本本岛的战争……

  就这么一句,谷雨含蓄得表明了未来中国对苏俄可能对日参战的态度,同时也把中苏隐藏着战略利益之争的态度,含蓄得表明出来,告诉丘吉尔中苏是有矛盾的,你可以钻钻空子!

  丘吉尔或许明白,或许不明白,他只是点了点头,气氛稍微有些冷,不过丘吉尔不是普通人,他很快又回到了开罗﹐谈起了文明。

  “此次来埃及会议,乃是因为埃及为文化悠久之国家……信史已有六千年,贵国也是文明古国,不知有多少年之信史?”

  谷雨告诉丘吉尔,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明确的历史记载有三千多年,不过近些年在中国的河北地区考古发现了大批甲骨文,里面有大量远古的记载,把中国有明确记载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丘吉尔对甲骨文挺感兴趣,谷雨解释了一番,然后告诉丘吉尔,中国可以赠送一些甲骨文给大英博物馆,由大英博物馆收藏,到时候丘吉尔可以参观,丘吉尔笑着表示了感谢,表示有机会一定会看!

  说起文明古国,谷雨又提到了印度,他对印度这个文明古国,竟然没有本国的信史记载表示奇怪,他提到了中国历史上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唐僧取经的故事,这件事印度竟然毫无记载!

  丘吉尔对印度一向不屑一顾,他嗤笑着告诉谷雨,印度的历史还是大英记载的!大英到达之前的印度,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无历史!

  谷雨听完似乎明白过来,笑着说道,大英能够让印度这个从来没有统一的地理名词整合成一个总督管辖,而且还治理得那么出色,修建了六万多公里的铁路,谷雨深表敬佩!

  谷雨这番话半是真话,又是揶揄,丘吉尔打了两句哈哈﹖但是心里有些苦,如果可以骂娘,他早就把维多利亚时代那帮蠢货骂得狗血淋头,瞧瞧你们干得什么事情!

  既然提到文明古国,谷雨想了想,说出了一件事,尼赫鲁曾经告诉谷雨,大英博物馆藏着很多很多印度展品,又说有中国展品……

  所以谷雨一本正经、毫不客气的说道,过去百年,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丢失了不少文物,也希望大英博物馆可以继续归还那些不正当渠道流落到大英的文物……

  此前中国出兵,英国已经归还了一些珍贵文物,现在谷雨再次提及,丘吉尔想了想,自然只能答应,一些文物而已﹐大英多得很,不在乎,可是心里还是不舒服……

  事实上,谷雨倒不是对文物追着不放,而是借文物告诉丘吉尔,中国已经大不一样了,不好对付,你老小子别搞东搞西,把对付弱国那一套东西用在中国头上,老子担心老美可从来没有怕过英国!

  谷雨故意摆出一副硬蹦蹦、强硬的姿态,也是丘吉尔太不上道,狗日的在殖民地问题上太抠门了,谷雨虽然心里非常满意,但不能表露出来,他必须让丘吉尔清醒一些,或许还能再礴一些羊毛!

  提到归还文物,气氛稍微有些尴尬,老油条丘吉尔发现连续两个问题都被谷雨呛回去了,这样不行,他想了想开口了,“尼赫鲁也就罢了,他是一副长着印度人面孔的英国人,还可以沟通!

  那个令人作呕的假苦行僧简直不可理喻!总理先生,您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英雄,完全不应该和他交谈!”

  谷雨先是一愣,然后明白过来,他早就知道丘吉尔看不上甘地,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竟然蹦出这么一句,他呵呵笑着说道,“首相先生,贵国理应更喜欢甘地先生,若是贵国各个殖民地都是甘地这样的人,您肯定会觉得世界无比美好!”

  丘吉尔闻言哈哈大笑,笑得雪茄都差点掉了下来,谷雨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过了一会,丘吉尔摸了摸大肚子,“总理先生,在国内真听不到这么痛快的玩笑!”

  “贵国人民性格太过保守内敛,很难走入他国人民的内心,自然听不到痛快的玩笑!如果放松一些,热情一些,尝试着倾听他人的心声,或许有所改变!”

  谷雨表面上说性格,实际上说得却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你狗日的吃独食,自然招来无数人惦记,连殖民地的土著都想赶走你!丘吉尔当然听明白了,心里恨得牙痒痒,连中国人都敢惦记大英帝国了,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丘吉尔带着帝国主义的傲慢,很强硬的说道,“甘地根本代表不了印度!”

  谷雨耸耸肩,笑着说道,“首相先生,我不了解印度,没办法给出评价!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必须尊重摇着纺车的甘地先生,因为纺车是印度的传统!”

  丘吉尔微微沉默,然后继续傲慢的说道,“就算印度有传统,那也是大英帝国铸就的!”

  谷雨并没有继续,而是笑着说道,“首相先生,这么一个美好的下午,我们不应该争论,完全可以先敲定一些合作!”

  “比如?”

  谷雨微笑着说道,“比如贵国的战后重建问题,中国愿意尽一份力!”

  现在是战争期间,谷雨竟然想到了战后,这也太早了,而且中国能帮上什么忙?丘吉尔多少有些鄙视得看了看谷雨,“中国同样面临着艰难的战后重建问题!”

  “首相先生,与贵国不同,中国有着数之不尽的富余劳动力,因为战争的缘故,又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化训练,可以胜任众多繁重的重建工作!

  更重要的是,这些有组织输出的中国劳工与贵国人民长相差异很大,语言又完全不同,贵国完全不用担心战后出现太多的非法移民!”

  说到这里,谷雨笑着说道,“首相先生,您可以与苏俄的斯大林联系一下,听一听他的看法!在输入第一批三十万劳工之中,中苏两国已经达成协议,第二批一百万中国劳工将在1943年前往苏俄,未来这个数字我相信还会增加!”

  现在谈论战后重建确实有些早,但有些东西必须越早争取越好,必须给所在国一定的时间思考,所以谷雨早早的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特别强调有组织输出,不会有非法移民,这两点是非常好的卖点。

  谷雨相信丘吉尔这一类傲慢无比的帝国主义者绝不愿意看到太多的印度人,甚至是黑人成为大英的子民,染黑大英帝国,前世大英是没办法,但这一次大英有看起来比较相近,实力也得到认可,而且价廉物美的中国盟友相助,自然不需要那些人……

  谷雨猜得没错,丘吉尔立刻动心了……除了谷雨想到的那些原因以外,谷雨提到苏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了中国人相助,苏俄的战后重建速度只会更快,中苏关系也会更接近,这怎么可以!大英也要中国劳工!

  就这样,随着谷雨不断向全世界推销,中国劳工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整整一代中国人在血流成河之后,又不得不开始了长年的分离和流泪!这就是残酷无比的工业化积累,不得不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