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08章 应对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0562 2025-05-12 15:06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10024 吐槽:83 更新日期:2022-10-04 22:55:41

  “新一轮反击?愿闻其详?”

  “呵呵,您稍等等,过不了多久您就知道了!“

  谷雨表明了态度,涉及到政权稳定性,扩张是不可能停下来了,但是中国保证不触及美国的底线,美国如果硬挡,那也没办法,就找一个地方好好打一场,反正死人也可以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谷雨一点都不在乎……

  谷雨当然知道,美国当然可以搞这样那样的制裁,但中国扩大开放本身也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人好不容易再次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真得舍得又退回原点吗?更不要说美国的主要敌人是苏俄,而中国已经准备拿苏俄作为投名状了。

  当然了,如果美国没有积极地回应,中国也未必与苏俄闹翻,新一轮反击也可能胎死腹中,谷雨只是嘴上说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谷雨这番谈话可以当成威胁,可以当成交底,也可以当成试探,就看美国人怎么看了,他再根据美国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回应。

  但不管哪一种,都不包括陈祯禄父子,事发之后,如果陈祯禄第一时间飞住中国,当面表明诚意,谷雨也未必赶走他,说到底不管是陈东海,还有那个财政部秘书都不过是外围小喽啰,谷雨留有余地,他更多的是警告而已。

  可陈祯禄的选择不仅员隅顽抗,竟然还把美国军舰招了过来,如果中国迫于美国的压力,放他一码,那以后华人邦还是中国的华人邦吗?

  暹罗、缅甸这些国家,美国想主导,谷雨可以退一步,但是华人邦不行,这是华人的地盘,不要说美国只是派来了四艘军舰,就算美国派出了大兵登陆华人邦,中国人打得头破血流也是必须上的,退无可退!

  随着执政时间日长,谷雨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有了不少改变,前世中国被美苏联合双打,整个六十年代日子非常难熬,但苦难也可以磨练人,那段艰苦的日子锻炼了党和人民,让他们敢于面对任何挑战。

  此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原子弹,也有着无数的资源,技术上也比前世强了许多,最头疼的温饱问题离解决已经不远,就算被美苏联合收拾,光凭国内和周边市场,也可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更不要说钢铁同志归西没有几天的,他有什么好怕的……

  也正是有这样的思考,才有了他对司徒雷登的这番话,我说出来了,你信不信随便,你想打奉陪到底,不是什么都可以让步的!

  而到了次日,美国军舰出现在巴厘巴板,对外号称要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后,古晋检察署再一次行动,华人邦财政部次长陈修信被捕,总理府办公室主任、陈祯禄的侄子也被捕,而刚刚车锅身死的陈东海家中也被搜查……

  古晋检察署在抓人后,还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公开了部分已经核实的证据,证明陈祯禄子侄存在严重的贪腐行为,华人邦总检察长符克还亲自回答记者的提问,表明检察署的调查完全符合宪法,不存在任何违规,至于搜查陈东海家,则是因为好几件案子涉及到他……

  而随着古晋检察署动手,华人邦议会内部开始公开倒陈,不断有人要求他辞职谢罪,章伯钧也率领民主政团联盟退出联合政府,而各种报纸文章各种攻击声音不断,至此华人邦陷入到政治危机当中。

  陈祯禄听到儿子被捕的消息后,整个人简直懵逼了,美国军舰刚刚过去,检察署竟然对陈家动手,他们哪来的胆子?难道他们不知道美国在支持陈家吗?什么时候连美国人都不怕呀!

  陈祯禄想到美国,似乎还过魂,立刻对外发表声明澄清关系,对外表明这是一起政治迫害,他没有任何贫腐行为,紧接着陈祯禄公开拜访了英美两国大使,又拜会了华人邦总督(英国人),希望获得两国的支持。

  华人邦目前只是英国的自治领,所以奉英国国王为最高领导人,总督作为国王代表,由英国派出,不过没有实权,所以陈祯禄这一手一出,等于放出了胜负手……

  不过这一次,英美两国大使并没有立刻表态,原因很简单,陈祯禄这个英国培养出来的华人精英在掌握权力后,变得相当贪婪,英美事实上是知道的,这一次事件虽然是中国收拾他,嫌弃他不听话,但他本人的问题同样不小。

  中国对付他的过程中,一直走得是法律程序,而陈东海在新加坡被撞死,也找不到任何牵扯到中国的证据,如果英美公开干预,中国也有足够的理由干预,而两家同时干预,自然是中国的影响力更大,而且很可能会唤起中国的民族情绪,到时候反而更加不利。

  此前美国国务院的表态也只是呼吁华人邦的和平和稳定,派出军舰也只是间接表明支持的态度,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支持陈祯禄,而新华社驻古晋分社社长古柏到现在还没有直接发声,可见都有一定的分寸。

  谷雨和司徒重登的谈话,以及华人邦的最新进展迅速报告到了国务院,艾奇逊相当头疼,此时柏林危机的谈判已经进入到最后关头,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在东亚不断折腾,一边收紧对华人邦的控制,一边进一步分裂日本。

  杜鲁门总统派出军舰,并没有起到压制中国的作用,反而刺激了中国,如果美国与中国拉开架势斗了起来,苏俄也很可能会变卦,提高价码,这当然不能被美国所接受。

  而且就算美国与中国争斗,也未必能够成功,谷雨和司徒雷登的谈话,意思很明显了,中国人并不在意事情闹大,就算冲突不断。死伤无数,也有利于共产党政权的稳定……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核武器,与苏俄联合研发的中国版本B-29也已经开始装备部队,中国的B-29完全可以带着核弹攻击关岛美军基地,攻击菲律宾、日本和印度洋沿岸的美国基地自然不在话下。

  是,中国人确实打不到美国,但中美隔着太远,美国想动员起足够的力量在中国周边大打出手也相当费劲。

  已经退役的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就曾经说过,中国陆军非常善战,美国不能在东亚大陆上与中国军队硬碰硬,最好的办法是充分利用美国的海空优势,在南洋群岛与中国较量,用美国强大的国力,不断消耗中国,同时拉拢周边国家,形成一个反华联盟。

  但问题是华人邦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非常靠近中国的安不纳群岛,就算美国人封锁,也不可能封锁得太过严密,中国人也可以把各种物资愉运到安不纳群岛,然后愉运到华人邦,换句话说,在婆罗洲打,美国很难保证胜利。

  至于封锁中国的安不纳群岛,艾奇逊没有想过,这等于和中国宣战,怎么也没到这一步,婆罗洲的位置也不是非常重要,婆罗洲上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土著也比较落后,并无多少战斗力,美国就算想训练这帮土著,也无从下手,除非美军亲自上阵。

  而在这个充满着热带雨林的荒凉岛屿上和中国陆军折腾,艾奇逊怎么盘算,怎么不值得,权衡再三,他觉得可以用婆罗洲作为筹码,与中国谈判。

  他制定了几条基本原则,美国可以接受中国往婆罗洲移民,但南婆罗洲不得并入两个华人邦,中国人也需要按照承诺的那样退出爪哇,并接受爪哇和婆罗洲作为一个整体独立,同时加速从马六甲沿岸撤退。

  相比于荒凉的婆罗洲,美国人更在意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爪哇岛,只要几千万爪哇人独立了,肯定与中国成仇,两家会不断撕逼,而有了几千万爪哇人支持,美国在南洋就有了足够的抓手,南洋的基督徒太少,还不足以约束中国。

  而美国把爪哇和婆罗洲放在一起,就是一个目的,用人口众多的爪哇人来约束中国的扩张,中国人肯定不会同意,到时候,美国人可以以此为借口,督促荷兰人让步,武装爪哇人,在爪哇出与中国人撕逼,美国怎么都不可能输!

  谷雨不是再一次重申对马六甲没兴趣吗?你得证明,都给了两个华人邦了,可马六甲沿洋还是有着不少的华人聚居区。

  要想赶走那么多中国人,又牵扯到英国人,英国人统治马来亚的主要财富来源是华人,他们虽然没有给华人公民权,但并不愿意大规模驱赶华人,避免影响收入。

  英荷这两个落魄的殖民国家,现在一门心思只在捞钱,压根没有什么长远规划,真是让人头疼,艾奇逊考虑清楚之后,开始准备报告,列出几条应对的措施汇报杜鲁门。

  杜鲁门翻看之后,很恼火,美国都已经出动强大的海军了,中国人不仅没有退让,还要得寸进尺,谁给他们的胆子?

  此时杜鲁门已经开始了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没错,1944~1948年任期是罗斯福的,虽然罗斯福只干了很短的时间,但这个总统任期并没有挂在杜鲁门名下。

  杜鲁门比罗斯福只小几岁,他并不打算再干一届了,也就是说1949年之后的杜鲁门真正为美国人民服务也就四年了,他想在这四年期间做一些事情,提升一些名望,顺便解决掉自己的债务问题。

  对柏林危机的强硬处理,是杜鲁门的得分点,对苏俄尚且强硬,自然不能对中国软弱,不管中苏是分也好,是合也罢,中苏两国加起来都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所以杜鲁门觉得艾奇逊的做法太软弱了。

  “迪安,就是那个陈爵士是狗娘养的,那也是合众国养的,还轮不到中国人罢免他!”

  杜鲁门这番话一出,艾奇逊就有些愣住了,什么时候那个陈啥子的是美国养的,杜鲁门不得不提醒他,“迪安,麦卡锡那个狗娘养的,正盯看国务院,这个时候太软弱了,对你很不种!”

  艾奇逊立刻明白过来,不过明白过来之后,他也相当头疼,必须更强硬,可问题是华人邦不是美国的地盘呀,虽然美国捞过界是寻常事,但这会搞这一出,不仅未必成功,很可能还会增加处理柏林问题的成本!

  不过转瞬间,艾奇逊就无所谓了,就算增加一些成本,也没什么,美国家大业大,杜鲁门敲了敲谷雨和司徒雷登的讲话纪要,“迪安,合众国必须给中国人压力,迫使他们主动与苏俄决裂,合众国可以给出更多的奶油,但同样需要施加一些大棒!”

  “总统先生,您的意思是?

  “迪安,你那几条应对措施,可以执行了!”

  “但这需要英荷的支持!

  “可以在租借法案中做一些让步,迪安,合众国需要一个糟糕的中英关系,若是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中国人被赶走,中英关系必然会受到冲击!”

  艾奇逊立刻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杜鲁门接着说道,“司徒雷登先生确实是一位中国通,但他对中国的感情太深了,合众国需要一位更强势的驻华大使!”

  美国历届总统大选有一个惯例,大选之后的各国大使都将作为筹码,提供给那些当选总统的资助者们,中国虽然落后了一些,但也是四大国,而且中国各种物资的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自然就有人看中了中国大使的位置,司徒雷登自然就干不下去了。

  司徒雷登干不下去,还有一点是麦卡锡越来越嚣张,司徒雷登这样大半辈子在中国的驻华大使自然不被信任,杜鲁门也惹不起麦卡锡背后的大财团索性按照他们的心意换人。

  这一次换人,大使的位置交给了洛克菲勒家族派出的外交官戴维·布鲁斯,同时杜鲁门也给自己谋了一个小福利。

  曾经和他一起开过店的老战友雅各布斯也作为随员前往中国,杜鲁门希望雅各布斯可以更多的增加中国和密苏里州的农产品交易,这对于杜鲁门缓解债务问题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需要中国进口更多的农产品,杜鲁门需要给中国更多的压力……

  杜鲁门和艾奇逊讨论一番之后,提到谷雨和司徒雷登所说的新一轮反击,他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艾奇逊告诉杜鲁门,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中国人会怎么做,毕竟美国不是苏俄。在共产党这个共产主义政党内部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不过目前中国对苏俄的攻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批左翼科学家对苏俄政治干预科学很有看法,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发生了改变。杜鲁门点点头,要求艾奇逊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攻击苏俄,进一步刺激中苏两国的矛盾激化,只要中苏闹翻,美国就可以一一击破。

  讨论完这个问题后,杜鲁门皱着眉头说道,“迪安,中国今年三月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这是一颗铀弹,这样一来,中苏都拥有了核工业,现在应该也在研发氢弹,五角大楼现在非常不安!

  爆炸淦弹与爆炸铀弹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旦爆炸了铀弹,就说明中国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核工业,走通了金属铀的提取、铀浓缩、核反应堆、核弹理论等整个流醒,接下来中国可以利用这一套体系,继续发展氢弹。

  而此时美国第一枚氢弹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刚刚进行了一次氢弹原理实验,实验证明氢弹是可以做出来的。

  这一次实验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试验场进行,极其笨重(达62吨)的试验装置放在60余米的钢架上,装置以液态氘作为核聚变原料,并有冷却系统使氘处于极低温,试验证明爆炸威力大大超过原子弹。

  这一次爆炸并不算非常成功,其毁灭性的能量来自于铀的核裂变,而不是氢的核聚变,不过科学家们还是看到了氢弹的巨大价值。

  甚至于有一位科学家根据爆炸得到的数据,突发奇想,提出了另外一套氢弹理论,美国准备一边实验新的氢弹理论,一边根据这一次的实验结果,研发相应的加强型原子弹,不如英国人独美在前。

  杜鲁门得到汇报后,心情非常好,巨大的投资没有白花,威力更加巨大的氢弹是有可能搞出来的,合众国终于找到了你们那颗几十万吨爆炸当量核武器的翻密。

  而与此同时,杜鲁门也有些发愁,这玩意威力越来越大,从几万吨级已经到了几十万吨级,偏偏中苏追赶得非常快,这可如何是好?万一这么个大玩意,丢到美国,那就是美国的灾难。

  所以杜鲁门一边告诉艾奇逊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进步,一边要求艾奇逊加快谈判的速度,一定要限制不让中国传播核武器。

  不过这项谈判也不好办,这会各国虽然嘴上喊着核不扩散,但大家都看到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都有使用的想法,英国已经用过,美国和苏俄都准备进行核爆条件下的演习,对传播核武器并不是太在意。

  此时美苏英三国都有提供核武器给印度的强烈企图,不过中国也说的非常满楚,你们给印度,中国就会给孟加拉国,未来不排除孟加拉国传播给阿拉伯世界或者土耳其,若是哪一天以色列尝到了一颗原子弹,你们也别怨恨中国……

  虽然杜鲁门非常讨厌犹太人,但他能够竞选成功,离不开犹太人的金钱,他也很清楚犹太人对以色列的感情,所以从艾奇逊口中得知中国人的威胁后,杜鲁门良久才说道,“现在看来,确实需要对原子弹做一些限制!”

  杜鲁门做出了决策之后,艾奇逊开始了执行,他迅速与英荷商议,此时大英帝国正在遭受战后第三次挤兑,英镑再一次贬值。

  连续三次贬值,英镑在传统英镑区储备货币的地位完全被美元取代,可怜的大英不得不再次求到美国人头上,自然在驱赶华人的问题上达成妥协。

  英国答应以共产主义嫌疑为由,将50万华人从马来亚驱逐,重点是新加坡,英美都不希望新加坡这样的战略要地未来被中国人控制,所以驱赶华人,降低新加坡华人的人口比例就成了必然。

  当然了,英国人做事还是很讲究的,在发现美国人又在南洋和中国人杠上了,大英一方面站在美国人一边驱逐华人,一边则向中国通气,争取中国的谅解。

  在中英技术谈判中,英国虽然没有答应提供镍基高温合金相关工艺,但却允许中国技术人员进入到相关工厂参观了一番,至于中国人能够学到多少,那就是中国人的本事了。

  除此以外,大英将石化领域的一批专利转让给中国,帮助中国提升石油裂化、人造丝和塑料等行业的发展,大英还和中国一起合作研究尿素相关工艺,中国竟然想到加气的办法解决尿素合成设备腐蚀问题,大英很是吃惊,这可是不小的进步,确实可以合作开发。

  除了石化领域的交易以外,中英也达成了一份关键协议,中国答应引进大英已经首飞成功的彗星喷气式客机,而且不小于100架。

  不过英国需要中国建立起民用航空的审核标准,并邀请中国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接下来的试飞过程,未来彗星喷气式客机量产后,中国将引进英国设备,建立起一条客机组装线,其中不低于30%的要部件需要按照英国的标准在中国生产。

  喷气式飞机刚刚首飞,就拿到了一百架订单,这对于花费巨资开发彗星飞机的德哈维兰公司来说,是一针强心剂。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中国人对他们的帮助还不仅仅如此,中国人会要求卖给中国的客机必须评估金属疲劳,而这是彗星飞机最终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荷兰人就更不要说了,既然美国人给出了好处,荷兰人当然会答应,不过荷兰人还是南马鲁古那帮子信仰基督徒的追随者能够在未来的印尼政府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也得到了美国的认可。

  美国人和荷兰人找来了一个朱安达的爪哇人,这个人曾经参加印尼民族政府,不过该政府被镇压后,他率部投降了荷兰人,荷兰人觉得这个人还有些用途,就把他留了下来,并与他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流。

  到了此时此刻,美荷需要组建一个爪哇人为主体的亲西方,反华反CP政府,朱安达就比较合适了,当然了,为了让朱安达听话,美荷给他准备了一大堆顾问……

  除了与英荷谈判以外,美国政府命令司徒雷登向谷雨表达了对华人邦政局的强烈不安,反对中国单方面改变华人邦政权,而与此同时,美国大使频繁接触华人邦各路政治人物,威胁如果华人邦政权不能保持稳定,美国不排除取消1950年度给予华人邦的战后复苏贷款!

  除了在南洋问题上态度强硬以外,美国在印度问题上同样态度强硬,要求中朝雇佣军迅速离开,同时在日本问题上,美国不断发出声音,反对任何破坏日本统一的行径,另外就是要求中国限制住日本的走私……

  美国人这一系列动作,谷雨显然有些吃惊,老美看起来挺硬气呀,一点都不让步,看来是瞧不上中国的统战价值呢,这怎么行,必须让杜鲁门知道罗斯福那么收买中国是有原因的。

  在印度方问的撤军,本来就是筹码,慢慢谈就是;在移民问题上,谷雨并没有说话,中英本来有相关的协议,他也不希望新加坡有着太多的华人,未来影响到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所以英国人要赶人就随便!

  但中国也不能太软弱了,马六甲沿岸的华人赶走无所谓,但是他决定从富国省方向增援马六甲的新华商,让更多的退伍老兵出现在马六甲的种植园中;

  其余美荷的折腾,谷雨的应对很简单,继续往爪哇和婆罗洲派出退伍军人,这也就意味着中美在马来亚、爪哇和南婆罗洲的代理人战争会陆续爆发。谷雨的目标很明确,必须在马来半岛和婆罗洲保持存在,爪哇岛可以放弃。但就算中国被挤出爪哇,也要尽可能的掠夺爪哇,然后留下一片废墟……

  而与此同时,谷雨决定派出周恩来同志出席日本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仪式,而在这一次日本人民代表大会上将审核《日本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选举出两百多名人民代表,同时选举出二十多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主席由福田纠夫担任。

  这个常务委员会事实上就是未来的九州日本政府,成立之后,常务委员会将担负起九州田的经济工作,具有对九州岛发布具有约束力的命令的权力。

  而南东京因为地方较小,将由占领军负责防卫,并由占领军宪兵司令部负责地方治安,同时港口和大片土地、房屋被划给军管,这些港口和房屋的租金是占领军军费的重要来源。

  南东京的经济等各项工作将由南东京民众组成一个自治委员会承担,仿效香港为自由市,同时谷雨决定加大往本州日本的走私,就算收一大堆日元没办法兑换成美元也认了,拿着日元总可以购买一些钢筋水泥吧,就算亏本,也亏不了太多……

  因为中国方面压根没搞什么东京墙,南东京自然一直流通本州岛的日元,而从1946年开始,为了让日本人民吃上香喷喷的大米,中国不断从富国岛调来大米和大批生活物资,在南东京出售,以获得本州岛的日元,然后换成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对于中国人这一手,美国人一开始还是比较欢迎的,大批民生物资的到来,自然有利于缓解日本的通货膨胀,毕竟同样的货物从美国运过来,成本反而会高一些。

  虽然中国人拿到日元之后,立刻兑换成美元,这等于中国拿粮食换到了美元,凭白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中国人愿意持有大批美元,对美国同样是好事。

  不过到了1948年后,好事开始慢慢变成坏事,此时日本国内的通货膨胀已经基本缓解,日本工农业正在极其缓慢的复苏,但南东京的各种货物却有增无减,数量越来越多,又因为是自由港,价格相当便宜。

  同样一件衣服,正在进行积累的日本企业出售价格,竟然比南东京还贵,东京的日本人又不傻,自然跑到南东京购买,这对于日本经济的复苏自然是不小的冲击,更夸张的是,美国约束中国的手段最惠国待遇、商品配额等等,却在南东京被冲了一个口子。

  在日本的美国人,乃至于日本贸易商人直接从南东京购买各种中国产的日用货物,然后换一个标签,送往美国,自然就避开了最惠国待遇、商品配额,这可是不少的钱,一开始还不显眼,但到了1948年,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美国人一看这不是办法,就在1949年初授意日本人在南北东京主要通道设置关卡,防范走私,但美国人不可能搞东京墙,这就没办法杜绝走私。

  此时日本的战后复苏比较艰难,日本失业率还是很高,日本人必须活下去,很多日本失业人员跑到南东京,接受中国国有或者民营企业的招聘,前住中国发展,他们拿到胜利师之后,可以寄回日本,由家人在南东京购买生活物资。

  还有一些日本人则继续越来越红火的投机倒把大业,他们通过种种办法,将大量物资运到了北东京,然后包装一下,在日本国内销售;数量大的,则直接卖到美国。

  不仅南东京在走私,扶桑省与本州日本交界地区,还有大海上,也在想法设法的走私各种轻工业品,日本人搞关卡都没办法,美国人火冒三丈,直接威胁若是中国继续用这样的方式走私,那就管制日元,让中国人拿着一大堆日元发霉。

  不过谷雨早就把南东京打造成未来打破美国贸易壁垒的重要办法,只要美国想发展日本,就必须给日本放开市场,中国只要不断往日本走私,不仅可以冲击日本轻工业的发展,降低日本原始积累的速度,还可以突破美国的贸易壁垒。

  此时美国就算禁止使用日元,也无济于事,只要美国对中日两国出口商品采取的关税政策不一致,存在关税差,就必然有人钻这个空子,美国人不让中国兑换日元,那就用美元交易,在日美国人和美国军官士兵也绝不会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

  美国人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他们要么是武力占领南东京,要么是封锁南东京,前者政治、军事风险太大,而在柏林危机爆发后,后者也再无可能,美国人怎么在柏林问题上奚落苏俄,就有可能被中国人奚落,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而此时的日本政府,虽然对大批中国货物的走起很不舒服,但小鬼子同样很清楚,日本企业现在的生产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这也就是说,中日两国这会儿并无太大冲突。

  而中国通过日本对美走私出口,也有利于日本通过对美贸易获得资金,解决就业,暂时还是好事,至于未来,被重重压制的日本政府,还想不到那么远。

  再加上政治上日本人也不希望出现东京墙,他们还寄希望于未来的统一,所以日本的态度相当暧昧,就这样吧,反正现在难受的又不是日本人……

  除了既然在日本折腾以外,谷雨决定继续折腾陈祯禄,你不是挟洋自重吗?那就让人骂你,一个又一个陈氏父子的秘闻被有人提供给了张光人,张光人兴奋无比,一篇又一篇揭秘的文章出现在报纸上,把陈氏父子骂得狗血喷头,惹得社会各界议论纷纷。

  焦头烂额的陈祯禄一边想方设法巩固地位,一边使出了独门秘箱,到处塞钱,但有些人愿意收钱,有些人却不愿意收钱,不仅不收钱,还不识好歹。在报纸上大肆嘲讽。

  “啪!”陈祯禄狠狠得拍了桌子,连声大骂铺你姨,对张光人这帮子煽风点火的人恨之入骨,如果此时张光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恨不得用枪崩掉他。

  不过陈祯禄只是想想而已,他这个总理虽然有不少种植园,也有不少打手,但在华人邦。他的力量并不够。

  华人邦成立过程中建立的军警都有共产党的身影,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再加上东婆罗洲的屯垦兵团,保证了中国是华人邦最大的势力。

  此外各路神仙都有,比如李宗仁那数千子弟兵盘踞一块地区,不断驱赶土著,都是打老了仗的大土匪,陈祯禄哪里敢招惹,他邀请李宗仁担任总理府资政,那也是没办法。

  而类似于李宗仁这样盘踞地方的势力还有不少,往住一个势力盘踞着一块地方,按照谷雨的指示驱逐土著,这帮人站稳脚跟后,自然会推举议员,保护他们的利益,国内过来的民主政团联盟能迅速站住脚,也跟这些人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受到解放军的限制,这帮子势力不允许参政,他们就扶持国内的老相识,这也使得华人邦变成了一个大杂烩,陈祯禄这个总理政令难出古晋,简直就是一个小民国。

  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不仅仅是共产党不断流放各种反对势力的结果,也是中英美三国所希望的结果,英美看到的是中国反动势力在南洋的大会师,以后好和中国打擂台;而谷雨看到的是,华人邦混乱不堪,不仅可以方便吸血,还可以让国人看到民主制度的不足。

  这种局面下,陈祯禄这个总理事实上就是一个样子货,除了贪污,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他还是舍不得退,没有当过官之前,不知道滋味。当过之后,就也舍不得了,好处太大了!

  问题是陈祯禄感受到了当官的好处,其他人同样也感受到了,既然他不愿意退,就有人帮他下决心。

  3月19日清晨,最近连续多篇文章,大红大紫的特约作家张光人,还和平时一样,一大早走出了门锻炼,走过一个巷子时,“砰,砰!“两声,张光人倒在了血泊当中……

  虽然张光人被迅速送到了医院,但已经无法挽救,消息传出,华人邦一片沸腾,报纸上连篇累牍攻击陈祯禄,华人邦和各地方议员,地方官员不断通电,要求陈祯禄辞职,并要求立刻查明真相!

  很长时间没有表态的古柏,终于出现了,他在医院看望遇刺的张光人,慰问他的家属,张妻痛苦不堪,她也劝说过又夫。但是没想到竟然真有人动了枪,要是当初他服从安排,不出国就好了,当一当老师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这么瞎折腾呢?

  古柏慰问完家属后,对外发表了一份讲话,他高度评价了张光人在中国的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同时也澄清他去国前住华人邦的过程,说是见解不合,张先生主动出国,同时对张光人的遇难十分愤怒,要求立刻查清楚真相,还张先生一个公道。

  而此时感受到危机的议员一个接着一个大骂,各路反对陈祯禄的人马不断组织游街、散步,到了这一步,陈祯禄一边发表广播讲话,赌咒发誓跟他无关,一边也只能想退路了,开始与各方就如何下台谈判。

  此时美国人也没得办法了,中国人压根就没干预,陈祯禄就不行了,这会也只能捏着鼻子看着他下台,而陈祯禄下台前,签署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加入香港经合组织,没办法,这是他获得豁免,不被继续调查的前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