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同志和谷雨交流了一番,更深刻得了解了谷雨的外交理念,也更轻松了许多,怪不得谷雨同志使用了那么多将军做大使,原来他压根不怕大家伙犯错,有老大这番话,他也可以劝一劝冠生同志,不要那么举轻若重,太累了!
有些大大咧咧的陈毅同志又来到了
周恩来同志的家里,两人先是聊起了谷雨所谈,周恩来同志在外交问题上被谷雨折腾多了,也慢慢有了经验,他笑着说道,"谷雨同志愿意给你上课是好事,又给你放
这么宽,你以后可以放开手脚了!"
"只是谷雨同志对苏俄的评价,奴隶,舔狗,嘿嘿,有些意思!"
"谷雨同志评价得并没有错......"
在美国待了几年,不断接触美国社会精英,周恩来同志对美帝国主义的种族主义有很深的理解,他也慢慢搞清楚了白人内部的三六九等,白人盎格鲁一萨克逊新教徒优于"老移民",后者优于新移民;爱尔兰人避开意大利人、意大利人避开波兰人;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心存芥蒂等多条"鄙视链"或等级差序结构。
谷雨说俄国人是奴隶,中国人是蛮夷,虽然周恩来同志内心的骄傲绝不能接受,但他确实明白帝国主义者就是这么看中国人的。
随着见闻的增多,周恩来同志也慢慢开始接受谷雨那一套外交理念,他不再认为外交就是交朋友,吃吃喝喝,不过他与谷雨也还是有一些分歧。
他总觉得谷雨对外太过冷酷无情,也太抠门了,对有价值的,比如提供人才的日本和提供水稻稻田的柬埔寨,他才舍得给一些好处;但那些他看来没什么价值的,往往会斤斤计较,即便关系特殊如朝鲜
都不例外。
既然要在控制范围内,以中国利益为主,总不能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利益,总要做一些安抚吧,要不然这些国家为什么靠拢,外面美国佬提着钱呀,时间一长,人心岂不是被美国人拉走了!
所以负责起周边外交后,周恩来同志就用自己的方式做了一些安抚,不仅对外客客气气,尽量柔和,还几次提议加了一些东西,虽说给不了太多,但也是力所能及。
谷雨同志一直没有说什么,周恩来同志知道,这一次自己判断对了,谷雨应该也想做一些安抚,但他的人设早就确定了,又担心下面瞎搞,所以他刻意保持冷冰冰的形象,却让他做一些事情,说白了,他和谷雨同志角色不一样,分别唱红白脸
从这一次陈毅同志被任命为外长,周恩来同志迅速意识到未来中国外交的重点应该是重点国家,要不然他不会用与华侨接触较多,同时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陈毅。
而谷雨对苏俄舔狗的评价,周恩来同志也是知道的,而在二战结束之后,他也一直在关注苏俄的外交,发现谷雨的评论虽然刻薄了一些,但还真符合舔狗的说法
苏俄退出伊朗和取消对库尔德人的支持,实在太粗糙了,简直让人难以理解,人家跟着你们打拼几年,你好歹解决一些后路吧,竟然就那么直接撤,一边把贝利亚打成了反革命枪毙,一边继续贝利亚的玩法,真是让人无语!
舔成这样了,美国人根本不领情,现在还要舔,自己舔不够,还要拉中国人一
起舔,也怪不得谷雨同志那么评价。
与苏俄相比,谷雨同志该斗争的时候
毫不含糊,即便是妥协,也会给那些跟随
中国的人一条出路,而不是弃之不管。
美国放开了口子,爪哇岛内的中国游击队员们开始返回国内,按照谷雨的指示,那些愿意跟随的爪哇游击队员们也可以带着家属前往南洋其他地区。
一些人不能接受中国和美帝国主义的妥协,选择了继续战斗,他们会被赠送一些武器和其他物资,算是好聚好散,而那些愿意离开的人,大多都以爪哇华侨的名义分散安排,也算是有始有终,这才是做事的样子嘛!
看到苏俄那一套粗糙的做法,再结合这些年的见闻,周恩来同志愈发理解谷雨的对外路线,对苏俄确实只能以利用为主,结盟什么的不要多想!
周恩来交代了一番自己的理解,陈毅同志连连点头,表示他也是这么理解的,谈完了外交,陈毅同志才真正进入到主题。
最近因为帮人说情,党内目前的二号人物周恩来同志被谷雨不点名的批评一番后,也低调了许多,但陈毅同志不知道,他也有些不放心,过来看一看。
对于挨批那件事,周恩来同志事实上
不在意,他这个人是好人,别人倒霉了,他不会落井下石,能帮忙就帮一些,所以
大家都说他的好。
他事实上也知道这样做犯忌讳,谷书记反腐得罪人,你帮着说情,置谷书记于何地?问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人求
上门,他实在没办法拒绝。
被谷雨同志敲打一番后,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拒绝了,这事实上也是他的本意,他也同样看不惯一些人的做法,只是他实在没办法拒绝一些人。
至于篡权什么的,周恩来同志虽说现在排名党内第二,他负责的工作除了人大以外,就是周边外交一部分,知识分子、华侨和资本家的统战,要说起来,他目
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央专委的协调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权力并不重,人事
权、财权和兵权都不能碰,或许早先还有些影响力,但这么多年下来,尤其是谷雨大量启用年轻一代的干部,他的影响力也就慢慢消除了。
所以谷雨同志虽然话说得不好听,但周恩来同志心里明白,他对谷雨的威胁并不大,他说那么一番话,更多的是堵住所
有说情人的口。
周恩来同志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非常在意各种细节工作,举轻若重,可问题是谷雨也是那种较为精细,记忆力惊人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周恩来同志不可能做太多的事情,你都做了,谷书记做什么!
虽然谷雨和他不同,他的精细有选择,他只盯着军队工作和高精尖的研发工作,其他工作大多搞分权,他只抓最重要的东西和监督。
但问题是谷雨一直防着他和毛泽东同志,人事权和财权压根不给他们多少插手的机会,顶多有一些发言权,根本没有决定权,虽然有些不足之感,但时间一长,
周恩来同志也慢慢习惯了......
所以面对陈毅同志的安慰,他反而说了一些宽慰的话,不过陈毅同志还是很担心,因为就在前段时间,彭德怀同志在中央督巡委会议上,说了一大堆粗话,不点名的大骂了周恩来同志,党内高层多有耳闻。
彭德怀同志经常骂骂咧咧,党内是知道的,但搞得这么过分,确实出乎人意料,周恩来同志倒很难理解,"秦总现在的压力很大,他不是针对我骂得,你也不要想得太多了!"
"吴主席,也就是您能容忍了,我就不明白了谷书记为什么一定要用他和饶漱石同志呢,两人差不多把天下人都得罪了!"
"看看这一次三反处理的干部,就知道使用他们的好处!"
"这样的利器总不能一直用下去吧?"
"怎么不能?"周恩来同志笑着说道,"谷书记春秋鼎盛,就算按照干部退休制度,也可以再干近三十年,有这么漫长的时间,干部队伍早就换了一茬又一茬了......"
陈毅同志也是大聪明人,立刻听懂了,"刻意而为?"
"倒也未必是刻意而为,但谷雨同志对现在的干部素质不满意,想着一步步换血是事实,你看看饶漱石同志所做的事情就明白了!"
"这倒是好事,只是咱们有那么多人才吗?"
"下血本搞了这么多年教育,已经培养了不少人,从下而上分阶段换血,确实很有必要,这些人总比 KMT 那些留用人员和土改后提拔的基层干部要好!"
饶漱石的权力一直非常大,先长期搞组织,后来搞监察,九大之后,开始负责编制和干部交流,一开始周恩来同志还不是非常清楚饶漱石获得了多少授权。
不过这段时间他明白过来,饶漱石不仅管起了编制工作,也开始严格监管地方党政企事业单位乱进人,这一次新三反不仅抓人,更严厉的是调查各种违规用人现象
要真正论起来,三反中贪污腐化被处理的干部并不算多,比例并不高,但因为违规用人被处理的干部则高多了,甚至可
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
这也不奇怪,毕竟革命成功时间不长,还经历了三反运动,真正敢于贪腐的干部虽然有一些,但还是很有限的。
而这一次对批条子的处理,也有分寸,那些违规批条子,但并没有直接或间接拿钱的干部也没有被处理,只是批评教育了一番,毕竟这一类的条子大多也有些理由,给道路不通的烈士村庄修路,买一些计划内水泥不是很应该的吗?这种总不好处理的。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干部们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总有一些脱不了关系,甚至一位曾经被收拾过的将军把一大群烈士之子或者乡人之子安排在家中,当儿子培养,不过这位将军得罪人比较多,被人举报给督巡委,安排的罪名是对抗组织,试图养死士反党。
这种说法实在有些夸张,不过考虑到这位将军当年被谷雨同志点名处罚过,这些年过得并不如意,私下里各种怨言也不少,被人举报也可以理解。
不过最终的处理倒是有些意思,谷书记并没有处理,而是当成笑话了,"这个人我知道,是个粗人,到哪里都会跟人吵架
他不懂政治,根本不懂那些东西,不要上纲上线,行政降一级,让他去天方省,在林彪手下工作吧,他救过老黄的命,应该能处好关系!"
虽说谷雨同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还给了这位将军出外的机会,但他毕竟被行政降级,而且这位将军不懂政治,谷雨同志能忍,其他干部呢?总不至于所有人都不懂政治吧,谁还敢搞义子这套东西?
虽然义子这一套东西没有多少人敢搞,事实上,大家也没有那么多家底搞这些东西,房子不要钱?养人不要钱?但老家吃了苦的亲戚找上门,安排一个吃公家饭的位置不仅有人做,而且做得人还不少,一来二去,这样那样的用人违规就多了起来!
随着各种各样的用人违规,非农人口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的负担也重了,中央就不高兴了,老子想法设法压制非农人口,你们专门对着干?所以这一手,多少出乎周恩来同志的意料,但又显得那么合理,吃闲饭的人多了,不清理怎么行?
而且群众也非常拥护,谁乐意别人走后门,凭什么领导一句话,就自己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婆安排吃公家饭,看着他们倒霉,大家伙开心,所以新三反期间,针对这一类问题的举报自然越来越多。
就这样在无数干部的通骂声中,中央人才工委的影响力迅速出来了,按照中央的说法,中央人才工委和地方人才工委属于领导和被领导干部,虽然地方人才工委还不至于被中央控制,但地方乱进人被中央抓住了把柄,中央从此可以光明正大的找茬。
未来中央对地方要重点看两样东西,一看地方吃财政饭的人,二看地方各种财务报表,说白了,就是加强对地方用人和用钱的控制,避免地方乱来。
前者属于中央人才工委,后者属于中央物税委,一个管人,一个管钱,另外中央宣传部也有一个地方考核部门,如果出现影响党和国家形象的舆论事件,不仅会影响评分,还会迅速招惹来中央督巡委。
虽然管得越来越严格,但也有松有严,凡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想进人,技术人才还好一些,现在比较缺乏,只要有相应的文凭,也不需要考试,前些年连会开车都是人才,这些年才稍微好一些,对人才考试,人家也未必买账呀!
但耍弄笔杆子的党务行政人员的麻烦
来了,中央人才工委对党政口已经开始了定岗定额,还开始尝试扩大各种招考,未来要一步步实现非考不入,而公务员招生的试点也进一步扩张,中央部委决定于19
55年初启动第一轮公务员招考。
这一连串操作,肯定早就研究好了,周恩来同志知道这是组织工作正规化的重
要一步,所以还是比较欣慰的,一边搞群众运动打压各种不法,一边加强制度建设,这样搞确实是长久之道。
或许是因为饶漱石不再做秘书长,也不管组织工作,常委会一般也看不到人,接触少了,周恩来同志对饶漱石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这个人虽然简单粗暴,但真能做事,而且又能背锅,或许这是谷雨同志一直赋予重权,坚定使用他的原因!
相比于饶漱石同志,周恩来同志对彭德怀同志看法就不那么好了,彭德怀同志做监委和督巡委工作确实很有成效,威风凛凛,但他这个人自视太高,谁也瞧不上,甚至包括谷雨同志,他私下说的那些话他都听到了,谷雨同志耳聪目明,会听不到
吗?
而谷雨同志对彭德怀同志的使用,周恩来同志有一种感觉,谷雨在有意利用他,他并不在意彭德怀得罪那么多人后会怎么样?也未必会如同宠幸饶漱石一样保护彭德怀同志,说一千,道一万,彭德怀同志并不是谷雨同志的人......
既然未来可能的结果如此,周恩来同志自然没什么好在意的,骂就骂吧,他被人骂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未来他虽然不至于落井下石,但也不至于说什么好话!
而此时此刻,在结束了与陈毅同志的交谈后,谷雨来到了中南海另外一处房间,里面二十几个年青人正坐在那里,容强和丁承德母女正陪同着他们,不断得聊着什么。
这些人都是三十年代上过丁家幼稚园的烈士子女,他们后来前往苏俄留学,等到回国之后,大多在工业和科技战线工作。
每年五一期间,谷雨都会把他们把在北京或者北京附近的孩子们招在一起,聊聊天什么的,询问他们的发展,家庭情况,自然也要嘱咐他们给自己和容妈妈写信什么的。
要说起来,这些年青的同志差不多可以认为是谷雨的义子,甚至有人私下里说,未来谷雨同志的接班人搞不好就出自这个幼稚园,不过这种谣言已经慢慢被打破
因为这些孩子在苏俄学的都是工业,
回国之后也都在国企工作,谷雨并没有干预对他们的任何安排,更没有什么刻意提
拔,虽然谁也不可能忽视他们,该有的,甚至不该有的提拔,他们都有份。
这一次新三反闹得沸沸扬扬,过来的年轻同志本来以为谷雨要问一问各单位新三反的情况,没想到谷雨走到这个小教室内,笑着坐了下来,"孩子们,你们都来自于企业,对企业生产都比较了解,你们各自说一说自己所在岗位职责和流程......"
谷雨这个问题多少有些奇怪,毕竟跟现实政治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容强和丁承德也都好奇的看着谷雨,不过下面的年青同志一个又一个回答起来,最后连丁承德也站起身说了起来,他们都回答的相当流畅。
这也很正常,能够每年被敬爱的谷书记接见一次,谷书记也很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他们平日里都非常努力,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若是自己的岗位是干什么,流程和职责都搞不清楚,估计下一次别想进中南海。
不过这些同志大多在苏俄待了很长时间,有些岁数小的,中文水平有的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些结结巴巴,谷雨也没有生气,而是告诉他们,人在国内,要想办法改正过来......
谷雨听他们一一说完,笑着掰着手指说道,"孩子们,你们看,你们的工作基本用三条可以形容,依照流程无数次地执行,用种种手段保障流程被严格执行,同时
想法设法不断优化流程!
不是一个人如此,而是你们每一个人都这样,而我和你们的容妈妈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是什么,这就是一套工业化社会的方法论!"
而这个工业化社会包括方方面面,谷雨接着举餐饮行业为例,现在中国无数餐厅,说到底还是靠大厨,大厨的手艺好,菜就香,卖得就好;大厨的手艺差,菜就是另外一个味,卖得就差。
所以才会有这个独家秘方,那个配方什么的,这些菜品菜品研发都是大厨自己琢磨,或者互相商量,所以大厨水平怎么
样,决定了餐厅的命运。
但在工业化社会比如美国,这种差异性很强的单店却越来越少,代之以完全一致的连锁餐厅,半成品供货商加上完全一致的烹饪设备和烹饪程序。
事实上,中国也引入了这种理念,比
如北京烤鸭就进行了这种工业化的调整,过去八旗子弟吃的鸭子要吃现烤的,这些鸭子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好了,当贵人们下单的时候,才把生的鸭子放进烤炉,整个烹饪过程差不多要花费两个小时。
但现在鸭子早已在中央厨房提前烹制完毕,最后只需在蒸烤箱里重新加热并把外皮烤脆就好,其他大部分菜品都是一样的,比如菜单最后的各种面点、甜食,如此一来,半个小时,鸭子就能上桌。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你在餐厅里
等待菜品上桌的每一分钟,都是店家的损
失,你并没有在消费,一般一顿大餐,单
纯吃东西的时间也就吃一两个小时。
如果你一下单,烤鸭就上桌,那么你用这一餐也就花两个小时,如果两小时后才上桌,你用这一餐就要花四个小时,这意味着,翻台率有一倍的差异。
同样的场地面积,同样的人员规模,前者的收入是后者的两倍,而由于食材仅占全部餐厅运营成本的不超过50%,这也就意味着前者的纯利润则有可能是后者的四倍以上。
试问,如果两家口味差不太多,手工作坊式餐厅拿什么和工业化餐厅竞争?绝对竞争不够的!"
谷雨稍稍歇了一口气,这才缓缓说道,"孩子们,你们大多是烈士之后,你们在苏俄接受了完整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你们现在回国也都在企业工作,我所说的这种工业化理念你们都有,只是可能没有想那么多,那么远!
这种工业化是非常伟大的,他把所有高贵的东西都打得粉碎,让真正有需求的人都可以一一享用。
过去那些因为生产工艺复杂和品质不稳定比如手工打造的汽车,或是原料受限比如大海中的鲸鱼,而只能由少数特殊的人来生产的东西,变成普通人就能上手操作、上手生产的东西,甚至最终变成不需要人力直接参与就能够生产的东西。
这样发展之后,结果必然是整个世界的物质财富空前丰富,而工业化每前进一个阶段,其实现的物质生产的高度都是前一个阶段很难想象的。
未来一旦能源技术,无论是太阳能技术还是核聚变技术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能源成本降到历史新低,甚至不要钱,我们甚至有可能实现农业的工业化。
如今农业大体上仍然要靠天吃饭,虽然在育种、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等领域都一步步实现了工业化,但是一旦能源成本极低,所有农产品的生产都可以放到厂房里进行。
农业厂房可以有几层楼高,日夜保持恒温恒湿恒光照,把整个环境保持在最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水平,病虫害完全隔绝,确保不需要使用任何农药。物种改良可以
实现更快的生长周期。那个时候,农产品
就能像工业品一样定时、定量的生产。
连肉食也不例外,我们未来根本不需
要再养牛养鸡,鸡肉细胞和牛肉细胞可以直接生长在合适的培养基上面,而不是鸡和牛身上,吃肉再也不用杀生了,不再需
要什么饲料、抗生素!"
谷雨疯狂的画饼,他告诉这些在苏俄接受过完整共产主义理念教育的年青人,"随着技术的提升,能源的廉价化,越发深入的工业化,会让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荒年饿死人是正常的事情,而在未来的工业
化社会已经变成必须追究的重大过失。
现在大家普遍觉得社会不能养懒人,未来社会大概觉得就算一半人口都是懒人,养起来也毫无压力,就算他们成天大吃大喝,只玩不工作,也不会对奋进的人们造成什么显著的负担。
那时候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大概连如今的中产阶级都要仰望,如今只在英国等国实行的全民福利制度,以后会成为低保一样的普遍制度,而到那个时候,真正的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就将实现!"
说到这里,谷雨看着老婆女儿和这些孩子,一个个缓缓扫过,看到他们稍显急促的呼吸声,有些着迷的眼神,谷雨知道他这一堂演讲成功了!
他开始进入正题,"孩子们,我们总说落后就要挨打,哪个地方落后了,就在工业化这个问题上落后了,我们要想不落后,不仅要搞工业,还必须有工业化的思维
我们要搞建设,不光要建设一个个工厂,还必须在思想上改造国人,让中国社会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和实践工业化思维,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事业才会真正成功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还是那一套封建特权的理念,总想着做人上人,总想着敝帚自珍,总想着有一个最好的大厨专门为自己烤鸭子,我们即便现在稍有复兴,未来还会失败!
但现实是什么,在我们的党内,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有这种工业化的理念,很多人还是封建社会那一套封妻萌子的理念,想着老子打天下,老子坐天下!
这一次三反出现了这样那样无数的问题,你们肯定也听到了不少风声,说实话
,我是真得很失望,非常失望!
但我又没办法指责他们,他们从小到
大,见到的,看到的,都是人压迫人,人剥削人,压根没有我们所希望的工业化思维。
虽然我们想法设法教育他们,但很明显,我们的教育并不完全成功,还有很多人变质了,他们不再是我们的同志!
但是你们不一样,你们知道工业化,有工业化理念,我希望的是,你们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践行工业化理念,还要把工业化理念推广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让更多人理解工业化理念,并自觉地应用工业化理念......"
这堂课上完之后,在送走每一个孩子之后,也安排丁承德离开回中科大后,谷雨和容强慢慢走在中南海散步,走了一会,容强这才缓缓问道,"老谷,你准备重用孩子们?"
"重用是一定的,但我不会学苏俄搞什么大清洗!"
容强稍稍松了一口气,"老同志们未必满意呀,太多人不愿意退......"
"我已经给了种种优待,愿意主动退的,你好我好大家好,面子里子给得足足的;不愿意主动退的,这样的新三反会隔几年来一次,希望他们没有被我抓住把柄!"
"多少有些苛刻了!"
"相比于苏俄的钢铁同志,我已经够宽
厚了!"
容强不放心得望着谷雨,"老谷,你这么干下去,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是又如何,我早就以身许国,若是没有这种自觉,我也走不到今天!"谷雨安慰道,"蓉蓉,放心吧,孩子们是未来,而我抓住了未来,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谷雨说的并没有错,自三十年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外派出留学生,再加上国内大中学校的培训,到了今天,十几年过去了,已经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人才,虽然他们还很稚嫩,但谷雨愿意给他们机会,去他娘的,他不愿意再憋屈自己等待了!
当年他23岁闯荡北方,26岁统领一党,29岁领导一国,他能够做到,他相信那些接受过欧美现代化教育的年青人同样可以做到,就从这帮烈士孩子们的提拔开始,用自家孩子们取代老人,他们总不好逼逼吧,就让他们在工作中拼杀吧,杀出来就是好样的,挺不过去就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