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11章中英交好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719 2025-05-12 15:06

  这些人确实是赚得,共产党出人出力,帮他们在南洋打天下,打完之后,主动离开南洋,把获得的南洋地区统治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搞资本主义,这事实上就是缅甸方案。

  甚至比缅甸还不如,他们反共反华,共产党都不能管,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断了投资,不能阻止移民,不能断了贸易,但不管是投资、移民,还是贸易,本质上都是互惠互利,换句话说,共产党舔着脸争取了一个公平交易的机会,这也太丢人了!

  这个方案一开始在党内讨论的时候,很多同志一肚子意见,我们是共产党,就算要讲国家利益,但怎么也不应该扶持一个反共反华的势力吧,哪有这么干的?面子大丢不说,利益上也太亏了!

  但谷雨的理由很简单,我们需要南洋给我们带来投资,需要南洋接受工业化挤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为我们的工业化带来源源不断的侨汇,这一切南洋殖民者和土著两大派都不可能给,他们只想掠夺,根本没想给我们东西,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南洋华侨势力……

  本来最好的办法是抢一块地,如果广泛发动南洋普通华侨,确实有机会,但共产党没有海军,几十年内也不准备发展海军,试问我们扶持一个政权,如何能够挺过这几十年?

  未来只要英美有心,海上一封锁,扶持土著,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扶持起来的势力被英美扶持的土著消灭,到时候我们除了获得一大堆难民,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现在就这么些力量,必须在自己的力量范围内争取利益,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全力支持南洋华侨上层,他们做了几百年殖民者的管家,他们能够获得殖民者的认可,同时也能给我们一个公平交易的机会,因为他们也需要我们平衡殖民势力。

  同时为了让欧美安心,南洋具有战略地位的马六甲海峡周边各岛,我们不要管,争取扶持南洋华侨成为这一地区一方豪强,也就差不多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战略意义不大的偏远岛屿。

  这些地区列强不在意,自然有钻空子的机会,南洋华侨想开发这些偏远岛屿,想压制那些岛屿上的土著势力,只能从国内找人,我们可以不断移民,既可以获得侨汇,又可以减少粮食负担,同时还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长期投资,何乐而不为?

  而且我们投入了这么多资源,肯定可以在未来的华人邦,拥有不少支持者,有这些势力存在,我们自然可以利用这些偏远岛屿为我们的发展服务,不要看那里现在很贫瘠,但未来谁也不知道!

  谷雨解释后,毛泽东同志的反应很快,迅速表示了认可,“这是国际版的农村包围城市,先把广大的农村拿下来,为我们的发展服务,等我们强大了,建立起足够与欧美争雄的海军,在考虑其他

  也不迟!”

  谷雨点点头,然后很明确地说道,“我国未来外交的核心,就是大力耕织农村,也就是那些贫穷的或者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未来国家强大了,这些耕织就将转化为源源不断的资源!我们不仅要国内资源,也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谷雨方案最终在中央局会议上得到了认可,理智的同志都理解,目前的实力就这些,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今天来了这么多华侨,选择在这个场合说出来,谷雨肯定这个方案没办法保密,十有八九,不,可以说百分之一百会泄露给南洋的殖民者,但这是阳谋,谷雨根本不怕他们知道,因为共产党的方案对他们事实上非常有利。

  随着中国的崛起,向南洋延伸势力是必然,就算谷雨说不拓展势力,他们也绝不相信,这是地缘政治的必然,欧美知道,中国也同样知道!

  而且欧洲殖民者也知道,他们想挡根本挡不住,他们希望的是将共产党中国纳入到他们主导的势力范围中,成为维护的力量,而不是向日本那样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谷雨就满足他们的心愿!

  共产党中国有枪杆子,南洋华侨有钱袋子,这两股势力长期站在殖民者一边,必然会极大的加强摇摇欲坠的英荷殖民者,让他们可以多支持一段时间,不被很快打跑,他们自然能够接受!

  而他们需要拿出来的是什么?马六甲地区部分自治权,还有一些荒岛的自治权,何乐而不为?你们不是希望搞民族自决吗?拥有上千万华人,又在二战中立下功劳的南洋华人拥有应该拥有自己的自治权,这也符合殖民者对南洋各大势力分而治之的想法!

  事实上,这也同样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中国同样不希望南洋有太强大的地方势力,未来的马来西亚和印尼还是太强了一些,多分几个国家不是挺好的吗?

  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大力发展军工重机械的中国必然落后,甚至和前世—样,远不如日本,在这么长时间内,中国在南洋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扩张,是站住脚,不被赶出牌桌,同时压制日本的发展,让鬼子没办法充分攫取南洋的财富,没办法把南洋变成他们的经济殖民地。

  即便未来能够在日本登陆阅兵,但谷雨还是坚定的认为日本的崛起是必大概率事件,因为日本是冷战橱窗,美国肯定会发展日本,而以日本的工业化积累,又有美国提供的国际市场,日本经济未来一飞冲天,事实上很难挡得住.....

  未来只要出现华人邦,国仇家恨,加之中国在中南半岛的经营,留给日本折腾的空间事实上相当有限,这自然也限制了日本发展的上限,这就足够了!

  果然如同谷雨猜想的那样,共产党中国未来的南洋战略,仅仅用了两三天就出现在英美法荷四国领导人的案头,而且是非常完整的内容,英国首相张伯伦不仅没有介意,甚至相当欣喜中国的南洋战略。

  按照共产党的南洋战略,获得共产党中国和南洋华侨支持后,英属马来亚的统治反而得到了加强,至于共产党希望建立华人邦的地方都是荷属越南的地盘,割不到大英帝国身上。

  如果能用一堆不毛之地,让共产党中国遵守南洋的国际秩序,大英帝国当然可以接受。当然了,共产党的战略未必是真,他们也对纳土纳群岛表达了领土野心,但中国人并没有海军,他们的危害远不如日本人,这一点中国人知道,大英帝国自然也知道。

  张伯伦皱着眉头看了很久,“1941年达到钢六百万吨,可以生产两千门重炮,三千架飞机,一千辆,共产党中国有这么强大的实力?

  两三年前,军情五处的报告中还说他们只有一些轻型火炮的生产能力,而且钢产量微乎其微,是多少来着……对,可怜的三十万吨,甚至还不到……”

  霍克先生也是皱眉,“首相阁下,我也很难理解共产党中国实力的攀升,他们这几年进口了数量巨大的美苏设备,再加上他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投资,理论上或许可以达到这一指标,但理论仅仅是理论,中国是农业国,并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这更可能是宣传……”

  “但他们不仅有苏俄的技术人员,还向全世界招揽失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最近他们又和犹太人达成了协议,获得了犹太人的支持……”

  霍克先生想了想,摇摇头,“即便可以实现,他们购买的那些落后工厂也没有国际竞争力,武器质量也不是很高……”

  “霍克先生,中国有着无穷的人力,想想吧,上千万中国士兵高喊着共产主义口号,即便是挥舞着劣质武器,也同样是自由世界的灾难……”

  霍克先生身体微微一震,“幸运的是,中国和苏俄并不是很和睦,而且他们注定无法和睦!”

  “俄国正在为他们对领土的贪婪还债!”张伯伦说了这句话后,沉默了一会,又笑了起来,“东北亚中日俄,欧洲法德俄,如果能够一直平衡……那就完美了……我们必须往这个方向做努力!为什么总是有人会冒出来,冲破这完美的三角平衡呢!该死的德国人,愚蠢的日本人!”

  霍克先生提醒了一句,“首相先生,中国人对领土的野心同样也不小!”

  张伯伦摇摇头,“中国人并没有俄国对土地的执着,他们更在意收回故土,而不是争夺新的土地!中国和我们的边界谈判,中国人的要价并不高……

  中国人现在的张牙舞爪,更像是以攻代守,他们的领导人很聪明,他们选择对外强硬,更多的是为了减轻国内激进革命的压力……

  说到这里,张伯伦啧啧了两句,“霍尔先生,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年轻人的魄力,为了实现他们那个疯狂的工业计划,竟然搜取了整个国家的金银,连女人的首饰都不放过……”

  感慨了一会,张伯伦说说道,“霍克,英印一些人为什么不愿意答应中国人的条件?”

  霍克先生自然明白英印当局扩张的野心,不过他不得不找一个理由,“要想守住印度,必须占据西藏……”

  “中国人就算需要侵略印度,他们也绝不会通过让人无法呼吸的西藏,而是选择取道缅甸,印度的担心非常让人难以理解!”

  霍克先生耸耸肩,无奈的说道,“英印的帝国公民也许还不适应现在的中国!”

  就在两人聊到西藏的时候,一份电报恰好传到了伦敦,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38年7月1日党的生日那一天,向西藏发动了进军,并在昌都一举消灭了藏军主力,奠定了进军西藏的大局。

  眼看着解放军离拉萨越来越近,西藏内部斗争很厉害,—大部分人想和共产党中国谈判解决,争取自治权,最起码也是部分自治权;但一些人还是幻想英印当局更多的支持。

  获悉西藏内情之后,英印当局也相当犹豫,大部分帝国主义者还是想支持,不过也有人认为不应该支持,因为中国关内的对日战争已经进入到尾声,他们已经有能力跑到印度折腾。

  定论不下,必然要向伦敦请示,张伯伦看到这份电报,差点没气跳脚,我们这边想法设法消弭问题,结果英印当局还想着进军西藏,你们能打赢吗?就算打赢了,共产党从缅甸跑到印度折腾怎么办?他们已经修通了到缅甸的公路,愚蠢而不知道大局的家伙!

  愤怒之下,张伯伦决定与共产党中国敲定边界的基本原则,承认阿克赛钦和藏南属于中国,绝不能再由着印度方面乱来,现在大英帝国要的是稳定,而不是扩张,如果是以前,印度殖民地怎么扩张,张伯伦都无所谓,但现在中国不一样了,绝不能因小失大!

  所以当毛泽东同志考察了美国的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等,重新回到伦敦时,大英帝国给了他一份厚礼,两国迅速达到了边界谈判的基本原则。

  英国人承认新疆、西藏、藏南、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属于中国固有领土,作为交换,中国正式放弃对锡金、不丹的主权声索,关于拉达克、坎巨提和一些小地方,双方达成协议,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和平解决争端。

  双方明确,限定双方在边界的驻军人数,驻军大的行动都要提前通气,作为交换,英国对中国进出西藏和藏南提供必要的协助双方也达成一份秘密条约,大英帝国不向云南、西藏和新疆渗透,中国不向印度渗透,也不接纳对方的叛逃人员,同时定期交换各种叛逃人员信息,换句话说,在得到中国保证不像印度渗透后,英国彻底放弃了对中国西部边疆的野心,自然也放弃了对西藏的支持。

  至于中英两国的边界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在达成这份重磅级协议之后,中英两国离建交又近了一大步,与边界谈判进行的同时,双方也达到了一份高达六千万英镑,也就是2.4亿美元的意向协议,其中一部分已经开始执行,主要为机械、化学、造船、航空、石化、电信等英国强势领域。

  双方约定1939年前,最迟不超过1939年六月前,必须完成只能铁路运输的大型设备运输的移交,其中就包括一台四千吨水压机、三台两千吨水压机、一台千吨的油压机、一台千吨挤压机、薄板大型成套冷热轧机设备等等。

  另外在电话交换机、高射炮、坦克炮、汽柴油机、透平机、汽轮机、合成氨等等,大英帝国都爽快的提供了相应的落后工厂,并出售了一些技术……

  中国方面以黄金和外汇付定金,再加上一大批中国的战略物资出口,作为千年搅屎棍,大英帝国在被迫逐渐退出东亚的同时,也通过加强中国,给其他列强带来了*烦,当然了大英帝国在技术上也有保留,大型制造设备给的都是一战前的水平,笨重就不用说了,而且还限定了发展空间。

  但即便如此,这些大型制造设备也同样珍贵无比,有了这些东西,共产党就拥有了一定的大型设备制造能力,自然就可以生产这样那样的设备,虽然落后,但总比没有好。

  而且英国给了,美国、苏俄肯定也会给,虽然都落后,但是把各国的大型设备综合研究一番,就可以研发国产大型设备,世界上的大型设备又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都是从小到大,一步步积累的,差一点,落后一点,谷雨并不怕,再说了这一块谷雨手里有人,他比谁都有信心。

  当然了,能够得到这些东西,除了保证不渗透印度以外,自然也离不开中英两国达成的几项秘密协议,比如在军事上,两国也达成了协议,英国愿意向共产党派出海军和空军顾问,帮助共产党解放军建立起海空军,作为交换,解放军愿意派出几千军队以雇佣军的方式,接受大英帝国的领导,驻扎在非洲。

  英国人想看看中国军队是不是普遍这么能打,这决定了他们接下来的选择,到目前为止,大英帝国陆军只有三个师,张伯伦虽然正在争取二十年的和平,但万一争取不到呢,张伯伦事实上也在准备。

  英国人将会派出一个代表团,全面考察共产党陆军,至于部队,英国人看中了西班牙志愿军,准备把他们集体运输到南非,这样最节省成本并计划让志愿军与英国人骄傲的喀尔喀雇佣军比一比。

  上一次喀尔喀雇佣军被打败了,这一次要还不是对手,那就再多雇佣一些,这兵荒马乱的,大英帝国非常需要能打的部队。

  到了1938年下半年,苏俄已经对西班牙死心,加之苏俄正在想法设法与应发缓和关系,所以不干涉委员会各个国家已经基本达到协议,撤出志愿军,中国志愿军自然也要离开,既然英国人需要,那就跟英国人走吧,好好看一看大好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与此同时,中国也试探性的向英国资本敞开市场,中国愿意拿出浙赣铁路向英国银行贷款,也愿意按照给予美国的条件给了英国经营权,当然了同样也规定了三十年后收回经营权……

  不过此时英国资本被共产党的没收大法搞得损失惨重,他们更在意共产党给予相应的赔偿,而不是继续向中国投钱,很明显,中国绝不会在这些问题上让步,过去的东西一定会收回,从现在而后,才是平等互惠互利的合作。

  这一块的谈判,英国人得陇望蜀,既拿下了浙赣铁路的合作权,又妄想着捞回一些损失,双方在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所以中英两国自然也不可能迅速建交,不过毛泽东同志并不着急,这一次英美之行,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谷雨会说美国必然会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底特律的汽车厂,美国中部大平原一望无际的小麦、玉米和黄豆就是答案,英国没办法整合殖民地,光靠本土工农业,绝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

  对工业毛泽东同志也许不够了解,但是那么大的产量摆在那里,即便质量上据说有些不如欧洲,但蚁多咬死象,庞大的产能代表着美国的强大。

  相比于工业,毛泽东同志对农业更加熟悉,美国的现代化农业,太令人震惊了,当然了,他也再一次确认,美国的现代化农业,中国很难学的来,中国庞大的人口决定了没办法学习。

  是,中国的华北平原能够推广现代化农业,但那么多老百姓怎么办?总不能一天到晚闲在家里,更不要说中国还是一个贫油国,没有油,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而一旦被迫进入到霸权移交,英国人肯定会对共产党做出让步,而且毛泽东同志怎么看,这一天很近了,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二战就要打起来了,考察这么长时间,英美等国紧张的气氛他自然也能感受到,怪不得英国人惦记上了解放军陆军。

  所以在与和英国达成了大协议之后,毛泽东同志启程回国,和他一起返回国内的是两条装满犹太人的船只,上千名得到中国签证的犹太人被纳粹剥夺了一切财产后,被往中国,其中有两百多人是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而这才是第一批。

  犹太人救助委员会与中国政府达成了协议,中国无条件协助犹太人脱离德国,作为交换,犹太人给中国准备各行各业的学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五万人以上,以协助中国对付日本的侵略。

  毛泽东同志并不知道,就在他离开欧洲时,共产党解放军已经进入到拉萨,西藏各派势力迫于解放军的压力,放弃了抵抗,西藏和平解放,而在解放军到达西藏不久,双方达成协议,准备于1939年上半年,举行金瓶掣签仪式,选择新一代大和尚。

  解放军一步步挺进到中印边界,并立刻开始对西藏残暴至极的奴隶制度进行调查,当然这需要时间,不过共产党现在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好这件事。

  而与此同时,解放军先头部队通过缅北进入到藏南地区;而在新疆,,解放军继控制北疆后,一边屯垦,一边接受移民,一边不断侦察混乱不断的伊犁河谷和南疆,做好进军的准备,至此解放军基本实现了对中国西部广大边界的控制。

  而就在毛泽东即将到达缅甸时,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事件爆发了,看到应发如此懦弱,日本帝国的野心也更加膨胀,他们把目标瞄向了昔日的盟友泰国。

  泰国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向南可以深入到马六甲,向西可以向印度进发,而且泰国数百年和平,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光当大日本帝国的盟友怎么行,必须大日本帝国的圣战服务,加强对泰国的控制势在必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