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全会召开时,面临巨大的侵略压力不同,二中全会的召开,有着较为良好的国内外形势,所以开会的时间也比较长,准备一直开到一月底。
这一次会议不仅仅有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委员,还有一批特邀代表,来自于国内各个方面,有优秀军人代表,工农代表和知识分子代表,某种意义上是对七大的补充。
除此之外,在第一次会议上,还特别邀请了抗日联合政府高级领导人和二月底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的代表列席,听取了谷雨代表共产党所作的《目前形势的报告》。
而这一份报告除了要接受会议代表审议以外,还将对外公开,并通过各个使领馆告知爱国华侨和各国友好人士,以争取他们的理解,自然有这么多人列席这一次会议。
谷雨在这一次会议上的报告,除了公告共产党过往的成就,比如根据地内各种战略物资产量,解放区人口,共产党党员数据等等以外,最重要的是国内外形势的判断,报告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就是战争。
报告认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正在酝酿,即将大规模爆发,战争的规模和烈度也必然会超过一战,目前的中日战争不过是这场战争的序幕罢了,而这场战争的结局将奠定未来几十年世界的格局。
共产党除了指责日本是一大策源地以外,也认为欧洲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战争风险,至于理由嘛,报告中先是指出各种战略物资不断涨价这个铁的事实。
然后又分析了一番凡尔赛体系根本不足以平衡国际矛盾,再大骂国际联盟是废物,然后引用福煦元帅二十年后大战再起那段话作为结论,可以说有理有据。
谷雨这么公开制造战争恐慌,并不仅仅是渲染紧张气氛,更重要的是经济方面的需要,既然战争要打起来了,各种战争物资当然应该涨价,大家伙赶紧备战备荒,从中国购买各种战争原料吧,我们敞开供应……
基于对未来局势的判断,报告中认为抗日联合政府不仅仅要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也要为这一场世界大战做好一切的准备,这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的周边英法美苏必然会被牵扯进去,中国必须有明确的态度。
为了避免一战胜利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却享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眼睁睁的看着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利益,抗日联合政府必须要为这场战争做出必要的贡献,同时必须拥有战胜国应该拥有的地位。
谷雨明确提出,抗日联合政府的目标是不仅仅是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还必须借助这一场世界大战成为一个真正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国家,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内外环境。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战时需要,推行一系列必要的战时措施,以尽最大可能提高中国的战争能力。
谷雨首先陈述了共产党的外交理念,共产党十分明确,想法设法保证主权和领土完整,获得国家的完全独立,不仅仅是政治独立,还是经济独立,为此不排除任何手段
对于国际的外交承认,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基本原则,并愿意在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发展睦领友好关系。
关于对日战争,谷雨再一次重申了对日谈判六原则,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共产党绝不罢休;同时共产党重申对外蒙、东三省、新疆、西藏、藏南、台湾和南海各群岛包括安不纳岛(也就是纳土纳群岛)的主权不容侵犯,并再一次要求其他外国势力主动退还盘踞的中国领土。
这些领土中纳土纳群岛,谷雨并不是很有把握,倒不是担心荷兰,荷兰根本没有影响力,他真正担心的是英美。
不过既然前世英国人可以把安达曼群岛让给印度人,堵住马六甲海峡的一头,中国人当然有资格抢夺纳土纳群岛,堵住马六甲的另一头,中国怎么也不能比不上阿三。
而且中国本身就有主权声索的理由,纳土纳群岛上面都是中国人,先喊出来,到时候再说,老美要是不爽,可以在新加坡驻军嘛,他对新加坡根本没有想法。
谷雨敢这么干,也跟老美的习惯有关,相比于老毛子对土地的执着,老美要好很多,尤其是罗斯福,是出了名的好说话,他能那么容忍斯大林,没理由对中国这么苛刻呀,当然想让老美不苛刻,必须在二战中表现得好,要跟前世老蒋那样邋遢,想都不要想……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有这么一句,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王朝和民国签署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其中有相当部分涉及到对中国固有领土的侵犯,中国也将在适当时期,采用适当的办法,尽可能争取这些领土回归。
按照这份报告,谷雨相当于给出了一个他认可的未来中国领土的底线,其他土地他不会把话说死,也在外交上留有余地,毕竟有些土地想拿回来太难,但必须喊出来,过去没有资格,但现在完全有资格喊出来了。
对于唐努乌梁海,谷雨并没有提,在中国的认知中,唐努乌梁海本身就是外蒙的一部分,其被沙俄和苏俄控制是民国之后的事情,但是俄国的认知却又不一样,这就留下了一些回旋余地。
未来苏俄拿一些他们不在意的地方做一些补偿,比如进入日本海的入海口摩阔崴湾,谷雨就不用考虑和未来的朝鲜人民共和国换地了,当然了老毛子不乐意换这样的战略要地,换一些不毛之地,他也能接受。
另外在经济上做一些让步,给几十年的采矿权,采伐权什么的,只要明面上能交代过去都可以……谷雨准备做一些让步,没办法人都给换了,除非战争,否则怎么拿回来?
而直接和苏俄打仗,从来不在谷雨的计划中,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实在没办法只能搁置,留待未来,没办法,有些事只能慢慢来……
为了实现二战表现好的目标,谷雨接下来阐述了战时各项政策和计划,首先是政治上,除了宣布二月底召开第一届推选制的政治协商会议,并作为战时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以外,共产党宣布将在省、县两级,按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同时规定在明后两年陆续召开的省县两级政协会议和政府机关建设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而在经济上继续坚持农村的减租减息,城市的扶持工商等政策,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批蒋批孔运动,推行和巩固各项政策以外,这一份保证根据战时的需要,开始全面推行军国民计划。
比如军事人员,解放军需要进一步扩军,从现在的两百多万军队,陆军将进一步扩充到三十个集团军,并尽可能充实技术兵种,同时进一步加快空军的建设。
除了要尽可能增加空军战斗机规模以外,还要大规模加强防空部队的建设,尽一切可能增加高射炮、探照灯、通讯和防空气球等的部署,全力保障各主要城市和工业区的空中安全,同时大规模营建防空洞,预计防空部队的规模将达到一百万人以上。
在加上由各地方部队组建的武装警察部队,地方卫戍部队,各军校学员等,现役部队总数将发展到五百万人,同时需完成现役、预备役和民兵1:3:10的目标。
也就是说共产党将把预备役部队发展到一千五百万人,民兵发展到五千万人,换句话说中国将有一半左右的成年男子将接受军事训练。
为因应战争的需要,各大学、学院和中学在校学生、在兵役年龄段的大中学校毕业生必须接受定期军事训练,与军事相关科目的学生自动转为国防生,随时等待国家的征召。
国家将在大中学校开设包括飞行培训班在内的各种培训班,被挑中的学员必须无条件参加训练,否则将按照逃兵处罚。
所有可能被征召的成年文盲男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学会相应的扫盲课程,并通过相应的考试,否则将在税收等各方面予以处罚,严重者处以劳改。
对于军事相关工人和技术人员,相应的军事训练安排在轮休时间;农民则主要安排在农闲时间,军事和文化教官主要由伤残退伍军人负责,各地武装部具体主管,技术兵种由各技术兵种训练司令部负责,各地武装部协助。
又比如军工计划,为保证五百万现役部队和多达六千多万预备役、民兵的战斗和训练需求,现有的军工产能将在未来四年进一步提升,并逐步提升军事现代化水平,当然了,具体指标和计划根本不可能公开,这一段属于国家秘密。
在确保轻武器和中型火炮完全自产的前提下,尽快实现重型火炮和高射炮、坦克炮的本土化生产,并逐渐实现自产飞机、坦克、小型舰船,同时将利用国内外资源,建立起相应的研发体系。
又比如新一轮工业建设和工业投资,明确规定向军工相关领域倾斜,并给予相应的银行贷款、企业上市融资、进口换汇优先、税收减免等优惠条件,以鼓励全社会投资军事相关领域。
对军事相关领域的工业投资和技术研发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国家也将予以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又比如农业建设,同样明确要进一步增加军事相关农副产品,比如猪鬃、桐油、生丝、糖等的生产,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同时国家将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战时统购统销政策,以确保主要资源被优先用于军事……
又比如这一次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五小工业规划,为尽可能提升战时工农业产量,更好的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国家鼓励在县一级单位创办一系列以满足农业和民用需求为主的工业体系。
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以种种方式筹办小钢铁、小煤窑、小农机、小机电、小金属加工和小矿山等为农业服务的企业,重点生产小农具、农副业加工机械,并建立起相应的加工修配工业。
未来可以进一步向小水电、小化肥等领域拓展,为保证五小工业规划顺利进行,国家将进行相应的培训和一系列免费技术转让,以此加大人才的培训,同时授权技术合格的小企业生产相应的军工产品,以补充国防生产能力的不足……
现在这么干,虽然有些早,但共产党已经有了一定的钢铁生产能力,相应的机械制造能力也有一些,搞大钢铁厂做不到,搞小钢铁、小机械可能性很大。
他条件再差,怎么也比延安时期强,所以五小工业规划必须提上议程,让地方在做好四政八事后,再在工业上下点功夫,就算搞得一地鸡毛,也是很好的锻炼,肯定可以培养不少工业人才……
又比如税收问题,国家为了加快战时工业的发展,不得不推行一系列严格的税收措施,国家将征收一系列税收,继续薅大地主、大房东们的羊毛,让他们没办法不劳而获。
别以为减租减息就完事了,国家会想法设法逼着他们廉价出售土地、房产等不动产,创办五小企业或者是进行股权投资,向工商业转型,前者要收重税,还被不断打击,而后者现在国家鼓励,相应的税收和利润好太多了……
与此同时,对于提供更多的农产品、矿产品和工业制造品的企业和工业,国家将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又比如外来投资问题,共产党鼓励外来投资,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只限于投资制造业,共产党原则上不允许投资金融相关领域,同时将继续进一步清理在华金融机构,追回被帝国主义金融系统霸占不还的中国公民存款。
对海外爱国华侨,只要持有中国护照,国家原则上不予设限,享有民族资本同等的投资待遇,但在战时,相关投资收入不得换汇转出国,当然拿着人民币出国,谷雨欢迎,反正人民币战争期间不可避免要增发……
又比如进出口和关税问题,共产党将实行进出口管制,只有国有或者部分得到授权的私营进出口公司才有进出口权,海关将严格管制战争相关物资的出口,鼓励各种提升中国战争潜力的物资进口,并对各种非战争相关产品征收极高的关税……
又比如外汇和贵重金属管制问题,共产党继续严格执行相应的管制和兑换,同时明确只有战争相关物资的进口才允许使用宝贵的外汇,其他换汇需求,国家原则上不再允许;对于公民出国换汇,则予以进一步限制……
……
一项又一项战时政策被公开,其中大部分已经执行,并要求抗日联合政策迅速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已经执行的,继续执行的,没有执行的,尽快在全国推行。
听到这里,刘鸿生有些感慨,他微微扭头,压低声音对身边的范旭东说道,“老范,共产党的志向远大,不仅仅是想赶走日本人那么简单呀!”
“谷百生早就对全国承诺了,要在日本东京阅兵,光光赶走日本人,如何实现承诺?”
“一年之间就把鬼子打成那样,也不能说全无机会!”
“是呀,确实有可能!”
“只是这样干,全国越来越像一个大兵营了!”
范旭东并没有接刘鸿生的话茬,而是微笑着说道,“要想修好这么大一个兵营,需要亿万吨水泥,恭喜呀,鸿生兄!”
刘鸿生也是聪明人,自然不提大兵营的事,而是笑着说道,“我们大中华水泥,再怎么发展,也比不上直接生产炸药的永久黄呀,应该是我恭喜范兄才是!”
“哈哈,同喜,同喜!”
范旭东的永久黄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完全可以用飞速来形容,来自于国家和各银行的大量投资和军工方面越来越多的需求,促使永久黄在1935年大胆上马购买了第一套1.2万吨合成氨设备。
而随着中日战争爆发,范旭东大胆上马了第二套、第三套合成氨设备,三套合成氨,现在这三套合成氨正在加紧施工,第一套合成氨设备预计1938年就可以投产,其他两套合成氨将在1940年前后完成所有施工,并投资生产,并形成年产六万吨合成氨的规模。
虽然这样的产能比国有的中化集团要差距不少,但已经远远超过相对保守一些的比“味精大王”吴蕴初,随着永久黄被确定为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永久黄融资更加容易……
除了永久黄的发展迅猛以外,政治地位上范旭东的地位也提升很快,他是抗日联合政府工建委顾问,同时也是抗日联合政府委员,主要负责为共产党化工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
就在最近,范旭东接到命令,要求他负责协调,整合全国的技术力量,研发中国第一套本土生产的合成氨,要求年产合成氨万吨以上,相关进展需要随时向谷办汇报,有些他不太清楚的国内技术指标,谷办可以负责协调……
今天听到五小工业规划,范旭东已经完全明白,共产党这盘棋下得有多大,不仅仅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更是想借助战争,尽可能凝聚全国的人力物力,快速的推动中国的工业化,什么是工业救国,这才是真正的工业救国。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共产党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一连串极其严苛的国内管制政策,按照刘鸿生的说法,确实是在构建一个大兵营,远不如北洋、国民党时期自由,但不知道为什么,范旭东并无多少反感,反而十分欣赏。
北洋、国民党时期自由,想怎么搞都可以,可这种自由换来了什么?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入侵,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人民的极端困苦,这种自由不要也罢……
范旭东支持共产党,有利益的关系,共产党的种种做法非常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给了他本人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范旭东没办法说共产党做得不对。
但最根本的原因,范旭东知道,即便共产党做得有些过分,甚至是过火,甚至可以说搞得旧上层人心惶惶,但他们都是在做事,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好。
不管是培育现代国家观念,还是建立起举国一致的军国民教育和训练体系,亦或是严厉打击亲日派,批蒋批孔,本身都是为了国家着想,是为了更快的发展壮大,共产党拿出来的理由完全说得通。
即便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做法简单粗暴,甚至是铁血残忍,但现在的中国实在是太落后,也太危险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等待,必须雷厉风行,必须用暴风骤雨去洗涤。
要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中国要为这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做好准备,共产党做出这个判断,他搞不太清楚;但对日战争还在进行,即便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离去日本阅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就算有种种不满,也必须相忍为国,现在要的是做事,而不是争论,只要农民多耕种一些粮食,只要工人多制造一颗子弹,中国就大不一样!
范旭东继续认真听着,他很快就发现共产党的政策也并不是那么严苛,毫无人情味,比如报告中第一次对外公开的移民和国籍政策,就相当宽松。
除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中国公民移民和出国受限以外,其他任何中国公民移民不会受限,并积极推动有组织的对外劳务输出,同时尽最大努力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
至于国籍政策,国家原则上不承认第二国籍,进入和离开中国必须使用中国护照,任何加入外国籍的中国公民,只要不向中国政府申报国籍变更,那么他就是中国公民。
但一旦被发现加入外国籍,他的外国国籍不被承认,他持有的外国护照只能当作旅行证件使用,而不可以因持有外国护照而享有外国领事保护权。
与此同时,所有国有党政军群、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涉及到国家安全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如已经加入外国籍,需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
按照这样的移民和国籍认证标准,相当数量不认可共产党内外政策的人,会主动选择移民,谷雨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他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很明显共产党是有意要放走一批人。
即便这些人与他们不对付,出国之后很可能会到处说他们的坏话,但他还是准备放,这个人呀,虽然争议颇多,但心胸确实不一样……
范旭东猜得没错,谷雨确实准备放走一大批人,经过半年多的清理整顿,大部分反动派都被杀掉了,或者劳改了,已经基本达到了目标。
但剩下一批人,有些影响力,但不理解不接受共产党的政策,或者是根本不是共产党所需要的,那留着他们干什么?
最典型的就是那批学习西方的所谓哲学家、研究国学的所谓大家,还有一些搞社会学的学者,这些人留在国内,捣乱的可能性很大,还不如把他们放到国外。
现在国家摆明了不需要你们,给他们的待遇很一般,甚至于赶到中小学教书,还不让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你们心怀不满,可以理解,那就出国吧,在这一块国家不设限,希望你们出国之后,表现得很好,让洋鬼子高兴一些。
还有何应钦、阎锡山这样的头目,黄维这样的顽固派,另外还有这个那个旧时代优雅的人士比如张爱玲这样的大作家,杀又不方便杀,用又不能用,要是留在国内,还要花钱养着,谷雨没那么大方。
谷雨的想法很干脆,愿意留在国内,要自食其力,学学刘峙做一个毛主席还是可以的,别想再做人上人;不愿意留,好走不送,还省了一份粮食。
前世毛主席那么大的本事,也没有改造好这些人,与其和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人结仇,还不如主动放他们走,这样至少还有一层人情在。
未来他们在国外混得好,还可以带着爱国华侨的名义到国内投资;混得不好,路是他们选的,责任也推不到共产党头上,干嘛要背一个打压知识分子的黑锅。
当然了,人可以出去,他们那些所谓的著作可以出去,但是人可以出去,思想也可以出去,钱财想出去绝没那么容易,他谷百生现在穷得眼珠子都红了,能从旧上层搞来一些钱怎么都是值得的……
现在劳改营中有相当一批人,谷雨知道多多少少有些冤枉,等到二战结束,会进行一次必要的赦免,但是谷雨又不可能归还没收的财物,怎么办,只好请他们出国了……
有本事的人千金散去还可以重新发家,这帮人有丰富的知识,又在共产党的劳改营接受过身体和思想的双重改造,谷雨相信他们到了国外,战斗力肯定不差。
这些出国的人群中,肯定有一些人会成为国家的敌人,但谷雨并不在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避免有这样的人出现,想杀也绝无可能杀得干净,还不如把他们赶出国,让他们折腾去。
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缓解国内的巨大人口压力,确实是巨大的人口压力,随着共产党一步步加深对国家的控制,初略统计解放区的人口就达到了4.2亿以上。
如果再加上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来不及统计的山东、长三角、渤海湾和福建沿海地区,以及东北等日本控制的人口,台湾,华侨和留学生,现在中国的总人口绝对在五亿以上,狗屁的四万万五千万,现在就是五万万。
在一个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巨大的人口规模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但如果是一个农业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就是天大的负担。
前世那种极端的人口控制措施,谷雨并不准备做,一家一个孩子太过,但一个不够,两个刚刚好,三个还可以,四个以上不允许,要罚款,罚款罚的肉疼心更疼,自然就不敢多生了,有那个能量播种,还不如干活去!
当然了肯定有一些人,为了生儿子,会接受罚款,不过这样的人毕竟有限,考虑到还有一些人生不出孩子,这样也就基本平衡了。
当然了,这些举措不是现在,现在是战争期间,而战争对人力的消耗是巨大的,根本没有执行这些措施的必要性,也完全不是时机。
未来等到国内和平后,他会迅速启动温和版人口政策,全国范围内各个民族按照同一标准,保持2-3个孩子符合国家发展和未来延续的需要,不能再少了,现在动手,未来中国的人口结构绝对比前世要合理得多。
当然了,这必然会给工业化之前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谷雨能做的选择很有限,想办法开荒、提升工业实力,增加粮食产量是正途,他肯定会走,而且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
同时他也不得不放开国外移民,鼓励对外输出劳工,以减缓压力,同时借此带来更多的侨汇,另外就是想办法加快向边疆的移民,类似于缅北、新疆、藏南这些地区,没有足够的人口,根本没办法控制,即便这一块投入大,也不得不做……
除此以外,还有一条路,自然是争抢阳光下的地盘,当然了,这些事可以想,绝不能说,他对越北和老挝的想法,本身就有这方面的顾虑,越北毕竟好消化,二战是最后一个扩充国土的机会,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
当然了,除了要赶人,还要有进人,谷雨的报告中除了鼓励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发挥所长、参军作战以外,还公开了一个新政策,共产党对被压迫的各国犹太人、西班牙的民主人士以及各国共产主义者十分同情,公开宣布无条件给予签证。
只要愿意来,中国都会收,同时共产党将鼓励各国移民中的知识分子进入到共产党的大中小学任教,并保证给予相应的国民待遇。
对于没有能力前往中国的犹太人,其中属于理工类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共产党将提供免费船票,甚至会派船接送。
与此同时,共产党的新政策还第一次公开呼吁美国人取消《排华法案》,德国人取消对犹太人的打压以及对犹太人出国的种种限制。
而在报告的最后,谷雨的报告承诺,等到和平时期,国内稳定后,相应的战时特别政策将会进行相应调整,适当减轻税负,但为了实现站起来和建立基础工业的需求,国家将不得不保留一些战时政策,以保证主要财富被用于国家急需的领域。
而在实现站起来之后,所有的战时特别政策将全部取消,同时将进行大规模的政策调整,以适应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时代转型,谷雨同样给了时间表,他认为不会超过二十年。
而对于富起来的种种安排,共产党的报告中并没有提,但光光一句所有的战时特别政策将全部取消就足以说明谷雨的诚意。
甚至于富起来之后的种种战略,谷雨在召集民族资本家和爱国科学家们开会时,事实上也已经说得很清楚,各项政策只会更宽松,更开放。
刘鸿生和范旭东这样的民族资本家都知道,现在见到谷雨开始正式执行起来,武汉股权交易中心即将创办,他们自然不需要再过虑。
所以谷雨这一次的报告获得了满堂喝彩,谷雨报告结束之后,几乎所有的代表都站起身鼓掌,而是长时间的鼓掌,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蒸蒸日上,迅速摆脱了深重的民族生存危机是事实,他值得这样的长时间掌声。
而随着这一波鼓掌,过去半年共产党各项有争议的内外政策引起的国内不安,也在出现伟大的胜利和这一份明确的报告之后,一步步消失。
接下来,党内外人士将讨论这一份报告,同时这一份报告也以增刊的形式,公开对外发表,并通过广播电台对国内外播放,同时公开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一大帮子家伙不是骂他不讲民主,打压知识分子吗?你看我不是在搞信息公开吗?什么是民主,这才是民主,只不过共产党要做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对这份报告有意见,有想法,都可以给中央写信,发表自己的高见,国家想做什么从来都不会藏着掖着,尽可能的公开透明,这才是人类未来进步发展的方向……
当然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共产党拿出这样一份报告,并公开对外发表,自然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关注。
五百万现役部队已经足够夸张,1500万预备役部队和5000万民兵让人无比的惊骇,共产党正在准备的世界大战规模到底有多大呀!至此,中国的战争潜力暴露无遗!
日本政府高层看到这份报告之后,面面相觑,此时此刻,无数高层又一次在心中痛骂军部那帮子王八蛋,要不是你们下克上,搞了九一八,打破了东北的秩序,共产党怎么可能见缝插针,迅速发展起来……
此时越来越多的日本高层都意识到,随着中国迅速统一,大规模推行军国民教育,日本想征服中国已经绝无可能,退出关内是必然的,东三省很可能也保不住,一个不小心,日本会被彻底疯狂起来的中国活活耗死。
此时日本政府南下的决心变得越来越坚定,为了活下去,只能向南发展,根本没有选择,幸运的是英美默认了,而法国又很软弱,不能再拖了。
越来越急迫的日本人决定加快向南方拓展的速度,必须尽可能迅速控制越南,建立起面向中国的防御体系后,立刻启动对共产党中国的封锁,否则日本的未来必然会黯淡无光……
而与此同时,德国的希特勒在看到这份报告后,则眉头紧锁,一方面他十分反感共产党薅他的羊毛,为了搞到一些技术人员,竟然敢无条件给犹太人发签证,谁给他们的狗胆?
不过这帮家伙被赶到中国倒是好事,希特勒感兴趣的是他们的钱,对要他们的命并不是那么执着,真有这样一个口子倒也不坏,毕竟那么多人,就让中国人烦心去吧……
另一方面希特勒突然间意识到一个他从来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拥有如此陆军规模的中国军队,被英法或者苏俄武装,出现在欧洲,那将是一个很难预测的结果。
毕竟中国陆军已经证明他们的战斗力相当不错,他们唯一欠缺的是工业实力,现代化武器,但英法苏最不缺的就是武器。
也许几十万人,德国人还能吃得消,但若是法国边境多出了上百万,甚至几百万拿着现代武器的中国陆军,挤在战壕中,德国人就算能够打败他们,又该付出多少牺牲?而要消耗人力,德国人怎么也不可能比拥有五亿人口的中国人多!
想到这里,希特勒决定找共产党大使好好谈一谈,试探一下共产党的想法,同时希特勒与日本结盟的心思少了很多很多……
希特勒能够想到的东西,英法两国同样想得到,法国人此时已经有些后悔,毕竟直接侵犯他们的是日本人,而不是他们本来担心的中国人,为什么要畏惧日本人,扣着那些进口物资和武器不放呢?
而且这么多中国军队,要是打好了关系,未来万一真得打起来,搞一些回来填战壕一点问题都没有,就算不能填战壕,如一战那样搞一搞工农业生产也好呀!
所以就在1938年初法国人似乎突然开窍了,大规模放开了对共产党的出口,两百门重炮,还有这样那样已经敲定的项目,迅速发货。
军事物资走缅甸,非军事物资让英国人走香港,日本人不让高卢雄鸡好过,高卢雄鸡也绝不让日本人好过!
与此同时,法国人一连答应了本来不准备提供给共产党的技术资料,法国的大炮举世闻名,教一点给中国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对共产党的新增项目,法国也显露出了巨大的兴趣,他们开始加大争取的力度……
而英国人则技高一筹,他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随着印度人恶心到家的不抵抗运动频繁爆发随着印度人一再闹腾独立,大英帝国本来沾沾自喜的死光最后一个印度人之前,大英帝国决不投降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
印度土著士兵大规模增加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战时可以填战壕,但是和平时期这帮见过血的士兵就是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如果用中国人代替,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人战斗力强,这是得到验证的,只要有一些装备,比没用的印度军人强多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脑子清楚,在缅甸折腾,知道拉着美国人,搞得差不多有主动退出,并没有被陷进去,可见是大明白人,完全可以谈。
中国人又很穷,还没有海军,这就限定了中国战后只能在本土附近折腾,连他们影响力很大的南洋都去不了,可见收买中国人的代价不需要太大,总比让印度独立要划算多了!
让中国人来弥补大英帝国陆军人数和战斗力的不足,集中发展海空军,怎么看都是换算的,所以早有筹划的张伯伦这一次再也忍不住了,而且他正好有足够的借口进一步加深与中国的联系。
这个借口甚至还是共产党主动送来了,共产党参与不干涉委员会的外交官与英国外交部谈判时,除了表示愿意撤军以外,还再一次提到了共产党中国愿意接纳犹太人和被佛朗哥屠杀的西班牙民主人士。
不过中国没有船,希望英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派遣船只,当然了中国也没钱,不过我们毕竟要安置这么多人,再问我们要钱,有些说不过去吧!
大英帝国国内犹太人的影响多少有一些,虽然不愿意接纳这帮子家伙,但有一个家伙愿意接纳,大英帝国绝不能说不应该做,考虑了一番,张伯伦决定提升这件事的规格,亲自见一见中国代表,发出拉近关系的明确信号。
同时也扫一扫德国人的面子,此时德国人对奥地利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虽然大英帝国不愿意干预,但心里自然也不是很高兴。
又进一步拉近中英关系,为未来的建交做一些铺垫,顺便在促使中国人多进口一些英国的设备,可以说三全其美……
而听到张伯伦面见中国外交代表后,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只能微微叹了一口气,下令外交部门提升规格,接待共产党的高级代表团,即便下属变成小老弟,然后是准朋友,也比敌人强呀,该死的德国人,真得要吞并奥地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