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明一路走,一路想,这都大半年了,日子过的真快呀!虽然现在讲究男女平等,但李思明一直认为男子汉大丈夫一定要照顾女同志,尤其是阿宁这样小鸟依人的女孩子。
李思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一路上都在照顾阿宁,不过上了前往昆仑省的轮船
之后,两人却倒了过来,—路上竟然是阿宁在照顾李思明.......
即便是几千吨的轮船,在波涛汹涌的印度洋上也不过是一叶扁舟,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虽然有了初步的气象预报,但总体还是比较落后的,船行途中多少有些不安全。
在巨浪之中,无处不在的恐惧,吓垮了一些同志,有些民兵甚至失态得崩溃大哭,怎么劝也劝不好,虽然李思明胆子大,但晕船始终解决不了,他十分难受,吃什么吐什么,竟然病倒了,虽然服了药,但还是虚弱不堪。
反而是阿宁,可能是女性先天的平衡,这个不会水的女孩子只用了七天就恢复过来,看到李思明生病了,阿宁再也忍不住了,主动请求照顾他。李思明脸红之后,又十分欣慰,甚至是窃喜.....
就这样,在一个月左右的航行中,李思明和阿宁终于越走越近,终于突破了那层窗户纸,成为了一对真正的恋人,同时也获得了大家伙的祝福,出门在外,太不容易了!
终于,他们到达了苏丹港,在船上煎熬了一个月的李思明等人欢天喜地的下了船,李思明下船之后,也不再晕船了,而是大喊,"脚踏实地真是好呀!”
不过阿宁却有些惆怅,她想家了,想出嫁的姐姐,想弟弟妹妹了,“这么远,你又这么晕船,以后怎么回家呀!”
李思明不以为然,他笑着安慰阿宁,“阿宁,你忘了吗?教官说过了,坐飞机经过天方省中转可以飞到国内,我们努力赚钱,以后一起坐飞机回家!”
虽然觉得李思明在吹牛,但阿宁还是乖巧的点点头,船到苏丹港,为了照顾刚刚上岸的新移民,也为了对一些注意事项也需要再一次强调,李思明等人在苏丹港休息了整整五天。
这五天内,他们也没有完全闲着,不仅要学习,还要考试,里面全面都是昆仑省的各种注意事项,还有文化课考核。
比较好学的李思明顺利过关,而且成绩相当不错,他又做过民兵干部,很快被任命为副班长,协助上级派来的班长领导好新移民。
阿宁的成绩要差一些,没有当上女兵干部,不过她也有任务,她们班被安排了几个日本姑娘,她要教会这些日本人说中文,写汉字,同时也要向日本姑娘学习日文,原因很简单,其中一个日本姑娘是护士,她要跟着学习,争取成为护士和赤脚医生。
没打上鬼子不说,还要学习日语,这一说日语,不跟电影上那些坏坏的鬼子翻译—样吗?阿宁很不高兴,找到李思明诉苦,不过李思明什么人,天生的大忽悠呀,几句谷雨语录一引进,阿宁就眉开眼笑,被说服了!
“谷书记说,革命不同阶段,朋友和敌人都是不同的,要时时刻刻分清楚;鬼子婆过去是敌人不假,但现在她们的地盘被我们占了,生死掌握在我们手中,现在要做的是团结她们,让她们成为我们的朋友,为我们服务......
谷书记还说,即便是日本俘虏也有长处,他们虽然残暴,但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有着独到之处;他们肚子里面的知识,比我们丰富。
我们要听的不是鬼子俘虏的罪恶,而是他们正确的见解;学的不是鬼子俘虏的缺点,而是他们的知识,听见解,就是讲民主;学知识,就是学科学。
我们对鬼子俘虏都讲民主、学科学,对自己的同志,对盟友,自然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同志只要做好了这些,我们的革命,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会就无所而不胜!
你看现在这些鬼子婆,没有杀害我们的老百姓,总不是鬼子俘虏吧,你团结她们,向她们学习,正是在践行谷书记的指导,是谷书记的好学生.…….”
“李思明,你真能干,你才是谷书记的好学生!”
有些人天生运道不错,比如李思明,他和阿宁说这番话时,正好被路过的连指导员听到了,指导员停下来,听了听,心说这伙子是个人才呀,活学活用谷书记的语录,只是想当学生还早了些!
指导员立刻就关注上了,七天之后,李思明一些人乘坐火车,前往瓦乌,指导员一路上对李思明挺在意,观察了一番之后,发现这家伙号召力不错,更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就更加重视了。
昆仑省人口太少,但地方太大,现在的区划非常简单,随着移民点的增加,肯定会提供更多的位置,这些位置光靠部人的言士身不句的。
部队虽然重视扫盲,但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要求天赋,上下也都知道昆仑省不可能永远是兵团建制,未来总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所以各个基层单位都非常注意挑选可造之材。
李思明并不知道他已经被指导员看中了,从苏丹港向南的路上,他一路上也在观察,在苏丹境内,他就发现这个地方非常干旱,鼻子干巴巴的,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路上竟然都有沙尘,长在南方的他,很不喜欢。
不过到了尼罗河边,看到尼罗河两岸各种各样的棉田、麦田,李思明眼睛一亮,有这么大一条河,这个苏丹比想象的好多了,也不知道昆仑省怎么样。
等到了昆仑省一下车,李思明觉得眼前一亮,草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这些草原上放养着无数牛羊,而在一些河流边上,则开垦着一块又一块土地,种植着高高矮矮的农作物,看到这一幕,李思明相当吃惊,这么大的草场,能养多少牛羊呀!
他弯下腰,抓了一把土,然后仔细的在手里搓了搓,发现还都是黏土,黏土可以用来种麦子、玉米,产量都比较高,他猛然间觉得心里热乎乎的,若是150亩黏土地被开垦出来,这过去的财主老爷都比不上呀!
相比于其他年青人大喊大叫,李思明的动作就有些奇怪,对他比较关注的指导员拍了拍他的肩膀,“到地方了,李思明,你在搞什么呢? ”
“指导员,这是黏土,可以种庄稼的,这些地方若是开垦过来..…”
指导员心里更满意了,高兴得拍了怕他的肩膀,“你小子心真够细的,这昆仑省到处都是这样的地,上级估算过,可以开垦的就有三亿亩以上,而且有很多河流,一点都不缺水....…”"
对于缺乏土地的中国人而言,三亿亩土地土地是一个天文数字,在此时中国,即便不断开垦,中国的总耕地也不过是15-16亿亩左右,也就是说光光一个昆仑省将中国的可耕地增加了20%左右。
云南地区平原本来就少,李思明这一代人基本都挨过饿,他们比谁都清楚多了三亿亩土地对于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李思明无比吃惊,“英国人疯了吧,把这样好的地方给我们?而且卖得那么便宜!”
“这个地方是好,但那是对中国而言,英国占据的好地方太多了,这个地方对英国人来说,只能算是不毛之地...…”
说到这里时,指导员又想起了大军进入德国的情景,他到现在也想不明白,那么富裕的国家,为什么还到处侵略呢?
不过幸亏德国人到处侵略,这才给了中国人打败他们,发大财的机会,一趟德国下来,他手里有了两千多的存款,给家里寄了一千,把家里的房子推了,盖成了大瓦房。
大哥夫妻俩要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弟弟和妹妹也都过来了,过来的时候还给他带来了老家下聘来的漂亮又能干的媳妇,把老伙计们都羡慕坏了!
去年家里两个小舅子,还有几个亲戚一共来了八个人,全是男丁,自己托关系找到了团长,把大家伙的地都划在一起,加起来一千多亩地。
这些地都是荒地,只好先养着50多头牛羊
,他名下就有12头牛,23只羊,以后每年还会想办法再买牛羊,争取尽快凑到一千头.......
他要在部队工作,过来的这么一大家人识字不多,没有成为干事,现在除了集体上工种棉花、甘蔗,剩下的时间就是伺候那些牛羊,一家人已经想办法开垦了一百多亩地,人少地多,只好种高粱、花生这些不用管的。
虽然时不时拉肚子,打摆子,不得不吃药,但一家人都是庄户人家,皮糙肉厚,时间一长也就慢慢习惯了,最主要是防蚊、喝开水、按照指示处理好排泄物,做好了这三点,就没有大问题了!
就是一样,太忙,一年到头也都没有歇时,虽然过年过节也都放假,但大过年能热死人,哪有一点过年的样子!
媳妇现在有了身孕,大着肚子还要挤牛奶,怎么劝不听,真是心疼呀,她怎么就不明白呢,牛奶是收的贵,但怎么也没有儿子重要,他们家也不缺她这份挤奶的钱呀!
等吧,等到五月份,大胖小子出来,坐月子时,她就可歇一歇了!这臭小子以后有福了,从小就有牛奶喝,大了牛羊肉随便吃,肯定又高又壮,跟洋鬼子一样高!
现在已经有了托儿所,正在招聘托儿老师,可以让媳妇和妹妹试试,她虽然识字不多,但管管孩子还是可以的呀!要是能干这个活,就轻松多了!
听说以后还要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现在有钱,未来一定要让他上大学,就上谷书记当校长的中国科技大学,跟着谷书记绝没有错!
指导员若有所思,李思明眼睛中同样闪烁着光芒,这都不是好地,英国人还有更好的地,那都在哪里?
“指导员,英国人的好地都在哪里?”
“那就多喽!比如说,我们的南方,肯尼亚据说非常适合种茶叶,而乌干达又可以搞各种各样的热带种植园,那边的海拔高,还不像咱们这么热!
听说南面还有好些殖民地都是英国人的地盘,尤其是南非,有一个超级大的金矿,据说每年能挖出上亿两黄金,这些年已经挖出了几十亿两黄金!”
李思明瞠目结舌,“几十亿两黄金,那得多少钱呀!”
“一两黄金,价值两百多块胜利币,这几十亿两黄金,怎么也有几千亿吧!“连指导员看着李思明眼睛睁得无比巨大,“有这么好的地方,哪里还看得上南苏丹,所以就便宜咱们了!”
指导员并不知道,李思明此时在心中狂吼,昆仑省来对了,绝对来对了,英国鬼子那么多好地方,咱们就想办法抢到手,让家家户户都做地主,英国佬又打不过中国人,凭什么他们占据那么多好地方!
指导员稍稍晃了晃神,拍了拍李思明,笑着说道,“小李,你已经是咱们队伍中的一员了,一定要好好干,千万不要畏难,咱们这昆仑省好是好,但想开发好也不容易的,你马上就知道了!”
确实马上京就尤道了,此时定干学,.比一.非常炎热,最热时有50℃左右,炎热时,人根本就不可能出来。
云南虽然也热,但毕竟是高原,个然比明也不会被称为春城,所以李思明立刻就热得受不了,他发现整个人的影子都比国内小了仅多,一问才知道这边是赤道,赤道地区的影子本来就短,真有意思呀!
作为新过来的民兵,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会被挑中,安排入伍进行集训,李思明也被挑中,而阿宁和同乡们则被安排到北方几百公里之外的地方,他和阿宁约好写信,就洒泪告别。
李思明很快就发现,昆仑省这个地方蛇、蜥蜴等动物真不少,时不时都有出没,据说有的蛇非常毒,一旦被咬中,根本救不回来,出入那些密集的草丛时一定要注意。
此时是旱季还算好,据说蚊子不多,但不多的意思就是还有蚊子,而且这边的蚊子都是又大又毒的那种,一咬一个坑,尤其在夜间执行任务过程中,李思明的皮肤时不时会被白蚁、蚊子之类的虫子咬伤。
蚊虫叮咬能痒死人,—抓就容易渍烂,且疟疾也会通过这种途径传播,虽然打了黄热病疫苗,但也不意味着百分百安全,没过多久就有不少人打摆子,一会冷,一会热的。
不过李思明还算能适应,他总体感觉除了热一些,其他的都能接受,云南也有蚊子,每年也有人打摆子,他也打过摆子,也就那么回事,只要注意点,挨过去不算难。
三个月的集训期一晃而过,看起来训练的东西他以前都学会,但这一次不同,他遇到的教官都是经历过欧洲恐怖炮火的教官,有着太多的实战经验,李思明学到了太多太多东西,他知道这些都是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1947年2月,李思明完成集训,因为表现不错,副班长的职务竟然被保留下来,然后被安排到西线边界,据说那边时个的1月病八偷袭,李思明运气也好,班长和他带队巡逻的第三天,就遇到了一队黑人,顺利消灭了这些人。
李思明虽然新兵上阵,但作为战斗组长的他,还是顺利击毙了三名敌人,得到了上级的夸奖,不过边界地区的战斗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到了四月,李思明等人在巡逻时就遇到了袭击。
班长在指挥时被敌狙击手一发子弹击中,当场牺牲,他作为代理班长带领战士们为班长报仇,干掉了七八个敌人,上级过来调查那些黑人尸体,他这才知道遇到了法国的黑人兵。
班长牺牲,李思明被提升为班长,继续带队巡逻,其后的一个月倒是风平浪静,不过五月底,李思明班所在的连接到任务,作为先遣连,剿灭敌纵深十五公里处的一处纵深目标。
作战中,李思明指挥本班,在迫击炮和火箭筒的掩护下,第一个突入纵深,不仅消灭了包括三名法国人在内的十几名敌人,整个班竟然没有一人受伤。
战后营长接见了李思明,询问了整个战斗过程,李思明非常认真地描述了一通,还用白头在地上画了几张简图,分析了他当时的几次
战斗选择,是认真分析的结果,不是碰运气的,他李某人虽然仗打得不多,但并不是愣头青...
其后李思明又率部参加了一次战斗,然后所部被调往北方,在到达驻地后,他也拿到了人生第一个三等功,然后被提升为排长,引得
全连吃惊,虽说过去这样的事情很多,但现在不一样了,部队中的老兵太多了。
李思明所在的连,九个班长,他是唯一一个新兵班长,竟然成了第一个被提拔的排长,简直不可思议,虽然李思明却是有两下子,但能够跳过其他八个班长总有原因吧,后来才知道,李思明他几张图成功的引起了营长的注意。
营长说李思明有文化,记性好,脑子活,是个好苗子,要好好培养,直接点了他,其他那八个班长也只能认命,面对各种人的恭喜,李思明只能呵呵傻笑。
李思明并不清楚,在部队中,排长和班长是完全不同的职务,排长是军官,而班长是士官,他跨出的这一步,很多人努力好几年都未必跨得出去。
当然了,八个老班长也不至于产生什么嫉妒,现在还愿意留在部队中的老兵们,家里都挺有钱的,但他们大多不太喜欢种地,而是把土地交给了家人或者兵团组织人种地,他们的想法和李思明差不多,他们也想去英法的地盘转—转..
李思明在驻地意外的发现来过来劳军的阿宁,原来阿宁就被安排在驻地附近,她山歌唱得很好,被组织唱歌,鼓舞士气,完事之后就要回去,只不过看到李思明了,给准了假,送走李思明再回去。
而阿宁等一群民兵有的垦荒,有的放牧,女同志相对轻松一些,一般会安排挤牛奶这个相对轻便的活,当然了,革命妇女能顶半边天,女同志自然也会上阵,绝不能比男同志差。
昆仑省土著有十分悠久的养殖和饮用牛奶的历史,所以生产兵团手里有着几十万头牛,而且兵团又鼓励养牛,从周边国家购买小牛犊和小羊羔,时间一长,养殖的牛羊数量越来越多。
挤牛奶并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挤奶工工作压力不小,而且热带地区气候炎执,齐力子的牛奶要迅速处理,要不然就容易变质。
每天都有车辆过来收牛奶,然后集中消毒,然后送到几个奶粉厂,加工成昆仑奶粉,这些奶粉大多被运到国内销售,是兵团最重要的财源之一。
而这丝车辆到达每个定居点都有大概的时间,留给挤奶工的时间自然很有限,而那些没有挤完的奶只能煮沸了食用。
国内对牛奶的需求量很大,牛奶的收购价格不便宜,所以挤奶工压力还是不小的,不很容易被蚊虫叮咬,阿宁过来水土不服拉肚子,打摆子生病,身上大包小包!
事实上阿宁并不知道,收奶的司机师傅们也辛苦,到处都是土路,一旦到了雨季,道路状况进一步恶化,路面泥泞不堪,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泥坑,有的道路甚至被完全淹没,巡逻途中,时常出现车辆淤陷,必须想办法拖拽,也麻烦得要命.......
听阿宁这么诉苦,李思明很是心疼,他虽然升了少尉排长,但还是非常辛苦,不过再怎么辛苦,也比不上恋人的辛苦,他发誓一定要打好这一仗,让阿宁过上好日子!
李思明一边想着心事,一边迅速前进,而在他们的前方,达尔富尔的土著骑兵们,此时则兴奋得挥舞着刀枪,怪叫着开始了打草谷。
法国人都被吸引到南方去了,边界地区没什么法国兵,再说了手里还有枪,有什么好怕的,冲呀,一路向西,乍得湖很富饶,他们这一次一定会大捞一把,遇到了法国人,就告诉中国人,他们会负责对付的。
后世乍得南部热带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立刻倒了大霉,面对已经鸟枪换炮的游牧民族,他们自然打不过,不得不向法国人求援,而此时的法国人哪里还顾得上他们。
二战刚刚结束才两年,边界的中国军队虽然有大量士兵退役,但从上到下基本都是老兵,李思明这样的新兵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的,才有升迁的机会。
这些人都经历过对德作战,有些人还是东线部队过来的,他们对各种步兵战术的理解,远远强过没有打过多少硬仗的法国军队,更何况法国军队中还有大量的黑人,他们或许勇敢,但根本不会主动作战。
解放军使用的各种武器也相当先进,除了没有重炮和重型坦克这一类的武器,轻型坦克、装甲车、88mm火炮这一类的武器应有尽有,都是英美等国的现役装备,没有一样是差的。
而重炮和重型坦克在非洲事实上也没什么用处,路况太差,就算有,拉到前线还不知道是什么使用。
再加上法军并没有意料到解放军会大打出手,所以战斗之初,法国人就被打蒙了,节节败退,解放军进攻时,重点打击的是难民营,一个个难民营被迅速捣毁,然后解放军驱赶着那些难民向赤道非洲纵深离开。
负责进攻难民营的都是最早进入昆仑省的部队,他们还是老办法,先包围起来,卡住各个道路,然后让达尔富尔过来的土著骑兵抓奴隶,这是黑非洲的传统,这些人也带着各种油料,完事之后他们知道怎么处理.......
面对解放军的猛烈进攻,法属赤道非洲总督也急眼了,他不得不想尽办法抽调兵力,补充前线,甚至还给赤道非洲的老兵们许诺,只要你们参战,巴拉巴拉,一大堆好处。
二战时期,赤道非洲是少有的支持戴高乐的人,有八万多黑人在戴高乐的旗帜下作战,战后被裁撤了大部分,在赤道非洲的还有不少,这帮人只要动员参战了,还是有些战斗力的。
至于这帮人拿了枪杆子之后,会不会要求独立,此时法国人已经顾不上了,必须挡住中国人的进攻,法兰西绝不能再丢面子了。
而法国政府此时也被中国人突然的进攻打蒙了,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法国从上到下第一个反应是害怕,他们知道中国人的战斗力,若是中国人把西非搞得一团糟,法国还有未来吗?
幸运的是,中国人把战场确定在赤道非洲,而赤道非洲靠近中国的地区,不是法属非洲的核心地区。
中法交界地区极度荒凉,人口极少,只有微不足道的万余人,只要能够寸1士班白二代就没有任何担心,至于中法边界地区丢了就丢了,影响也不是很大。
所以法国人对于什么达尔富尔打草谷,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这样的破事年年都有,甚至于法国人还挺高兴,这帮土著趁火打劫,恰恰说明这个方向上不会有中国人,想想也是,这个路可不好绕,一千多公里,全副武装的中国人要想走,那得走多久!
此时的法国人最棘手的问题是怎么处理这场战事,法国人很清楚,经过了一场二战,中国已经成长为一头老虎,真正吃人的老虎。
是,中国的工业不发达,中国生产的上业品和武器都很─般,甚至都是残次品,但中国的钢铁产量据说已经有七百万吨,而且还正在高速增长中,有如此规模的钢铁业,中国就绝不好惹。
更麻烦的是,中国利用二战获得了空前数量的陆海空装备,即便是最烂的海军,也有两艘航母,还有规模不小的潜艇部队,而战前法国那只强大的海军早已经荡然无存了,重建更是遥遥无期,总体来说,即便是海军,法国也压不住中国。
所以中国不愿意扩大战事,只在赤道非洲打陆战,不动用海空军,不影响对外贸易,法国人是认可的,他们同样没有和中国大干一场的决心,这种有局限的战争,同样符合法国人的想法。
而且中国对外宣布一年内让出德国中占区,法国人做梦都想要,做梦都想进驻德国本土,所以法国的如意算盘是利用赤道非洲的东部荒凉地区,与中国僵持,等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中国吃不消了,此时通过谈判,想办法把德国中占区拿到手,就算失去一些地盘也是值得的。
所以法国可以接受前线的军队打败仗,往后退,但决不能丢失统治核心班吉,幸运的是,赤道非洲的东部都是丘陵,非常有利于防守,而法军最擅长的就是防守。
为此法国军队再向赤道非洲增援三个师,这已经是极限了,想在赤道非洲维持很多部队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能够挡住中国人一段时间,让法国军队挽回一些颜面,法国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法国人调兵的司时,自然也想到了中国人拿到的卡宾达,不过法国人权衡了—番,并没有碰这个小地方,还是在赤道非洲折腾吧,法国拿下了卡宾达,中国又节外生枝怎么办,别的地方法国不担心,万一在阿尔及利亚搞了什么,法国能哭死!
但法国人并不知道的是,解放军最擅长的就是步兵行军,这是解放军的看家本领,此战绕路的三个师只携带了一些可以拆卸的轻便武器,比如75mm山炮和107mm火箭炮,以便于行军。
乍得境内道路平坦,而到了旱季,乍得南部草原的河流干涸,解放军的后勤运输并不困难,虽然卡车有些困难,但随军的大批马车还是可以的。
各种仿美军研发的罐头等后勤物资,也足以保障前线各部的需求,而战马所需的各种草料,草原上可以放牧,达尔富尔土著也能提供不少。
加之当地土著又被达尔富尔土著清理过一遍,基本不会遇到敌人,虽然白天炎热,但气候干燥,蚊子不多,可以凌晨行军,白天休息。
地图上这些地区确实没有路,不过不要紧,解放军走过了就有路了!虽然一路上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有同志出现了一些意外,但总体来说,李思明等人的行军还是非常迅速的,一天行军十个小时,然后找地方休息。
按照计划,只需要三十天左右,就可以摸到战略要地萨尔,到时候就可以给法国人一个很大的教训,让他们知道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不服就把你们打服气!
对于中法两国之间不断斗气,甚至拿起了赤道非洲作为竞技场,比划起来,美国人的态度显得很悠闲,虽然表面上不断劝和,但美国人实则乐呵呵的看着两家打,只要不过火,打一打也挺好的!
法国了赢了,中国人嚣张的气焰缩回去了,还要让出德国中占区,当然是好事;法国人输了,高卢阉鸡必然会进一步向美国也是好事,或许中国人能在非洲抢到一块,但怎么也比不上德国中占区呀!
美国人总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猜测中国,杜鲁门不明白呀,为什么中国要主动发起这一战,赤道非洲有什么好抢的,他们在德国多待一年,捞到的好处必然会远远高于赤道非洲!
越是不明白,越要问个清楚,马歇尔国务卿给出了一个答案,随着东西方两个阵营逐渐形成,德国必然是热点,中国一直想左右逢源,再留在德国却要面临着非此即彼的选择,不符合中国的总战略,与此被迫选择,还不如主动甩出去,还落一个好名声!
杜鲁门听完,恍然大悟,“那只狡猾的中国猴子,怎么又让他抢在前面了!”
马歇尔微笑着摇摇头,“总统先生,那位钢铁元帅肯定早就猜到这一切了,您觉得他会怎么想?“杜鲁门点点头,“必须加大分化的力度!”
“中国肯定会发展起来,合众国必须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而英国人已经走在前面了,这必然会帮助英国快速恢复!”
杜鲁门终于拍板了,“可以提供更多的贷款,但中国必须必须给出足够的诚意,而不是对日本的威胁,见鬼,什么时候中国可以威胁合众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