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34章会谈下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535 2025-05-12 15:06

  试探了一番之后,谷雨和赫鲁晓夫的交流更加亲热,两人都刻意表达友好,又不断说着好的东西,双方都如同开屏的孔雀一般......

  赫鲁晓夫这边说为工业发达的苏维埃

  可以中国的建设提供支持,表示在已有的项目基础上,还可以搞一些新项目,赫鲁晓夫一直对没有拿出有影响力的项目多少耿耿于怀,中国人这么给面子,他却拿不出有面子的东西,都怪马林科夫,太小家

  子气!

  谷雨那边就说中国人口众多,纬度跨度大,他希望中苏两国现在的农产品、日用品和劳动力合作可以深入,谷雨同时还表态可以提供大批劳动力,帮助苏俄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开垦。

  苏俄工业发达,可以生产出大量的机械,但是搞垦荒,光有机械是不够的,必须有大量的人力,偏偏苏俄还没有完全从战争中恢复过来,最缺少的就是劳动力。

  而中国的劳动力不仅便宜,而且肯干,若是从中国搞到更多的劳动力,接下来的垦荒难度就要小一大截,更重要的是,赫鲁晓夫做事很急躁,他需要尽快出成绩,所以赫鲁晓夫竟然立刻说中亚的垦荒需要五十万劳工。

  谷雨听完,稍稍沉吟,就十分爽快的表示明年春天这五十万劳动力就可以动员到位,不过苏俄方向需要给出更多的待遇,要不然很多人宁愿移民到中国的海外省,也不愿意前往寒冷的苏俄打工,他还再一次解释了撤出劳工,都怪钢铁同志太抠门,错的都是钢铁同志.......

  此时此刻的赫鲁晓夫要的是尽快搞到足够的人,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中国人拿到卢布后,也会换成相应的工业设备和

  原料,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事实上在促进苏俄的工业发展,顶多是多给中国一些设备,苏俄又不是给不起。

  所以赫鲁晓夫很爽快的答应下来,表

  示会给出更多的工资,他还迎合谷雨,当面表露了对钢铁同志的不满,赫鲁晓夫此举同样也是示好,中国人不是骂钢铁同志吗?我说他不好,中国人自然就高兴了!

  同时这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当年那么多中国劳工在苏,要价并不高,钢铁同志压榨苏俄农民就算了,竟然还准备用同样的方式压榨中国人,导致中国发怒撤出劳工,严重影响了苏俄的建设,不就是多花一点钱吗?他知道中国人值这个价!

  说起垦荒,谷雨也提到了中国正在想办法开垦西域省和昆仑省,以增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纺织品产量,以尽可能满足

  国内需求。

  说起来也是悲哀,中苏两国都是棉花的进口国,中国的问题是人多地少,只能优先填肚子,而苏俄则是纬度太高,除了中亚地区,别的地方根本没办法产棉花,不得不靠进口,赫鲁晓夫想在中亚垦荒,也跟棉花需要大量进口有关。。(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随着中国热带国土的不断开发,中国已经有资本加大棉花的种植,按照规划,未来西域省、昆仑省和黄淮平原都要大规模种植棉花,以减少对美国棉花的依赖,为此,谷雨希望两国加强相关各种技术合作云云!

  谷雨表示,现在中国的热带地区面积不少,但开发还是比较缓慢,希望中苏合作多搞一些种植园,产品不仅供应苏俄,也可以供给东欧地区。

  光苏俄发展起来还不行,社会主义阵营要击败帝国主义阵营,东欧国家也要发展得好,要不然苏俄同志的压力就会非常

  谷雨同时很明确的表示,中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东欧国家有些不同,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中国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交流,都会提前与苏俄协商......

  赫鲁晓夫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表示认可,同时又有些羡慕,中国开疆拓土,虽然是热带地区,开发难度大,但只要开发出来,能种的东西非常多,而苏俄就不一样了,都是什么烂地,想开垦都只能冒险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开垦,产量低不说

  ,还贼不稳定!

  更重要的是,谷雨明确表示避嫌,不会掺和东欧事务,这也让他松了一口气,钢铁同志死后,东欧各国党内部总有那么一些不安分的人,喊着要效仿中国,苏俄相当讨厌,也相当忌惮中国掺和。

  现在中国人主动表态,赫鲁晓夫最大的顾虑自然也就没有了,心情大好的赫鲁晓夫主动提及中苏友好大坝。

  他再一次表示会积极推动,谷雨则表示这个项目投入太大,苏俄同志有犹豫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个大坝项目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安全,他有意在三五期间就启动项目,实在不能再拖延了,故而他提出了一个新方案。

  谷雨的新方案很有意思,中苏围绕大坝建立合资公司,一部分贷款用农矿产品替代,另一部分则以多少年内的发电量为提成,中国电网购入这些电力,苏俄拿到胜利币后采购中国产品,这样可以保证苏

  俄获得更多的利益。

  谷雨很坦率的说道,"获得苏俄贷款,等于加速了建设进程,拿出未来收益一部分,怎么都是赚的,若是拖延下去,万一长江流域出现重大水灾,中国的损失会增加无数倍。" e

  赫鲁晓夫听完,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光光提供低息长期贷款,苏俄事实上很亏,但如果按照谷雨的新提议,这就不再是亏本,甚至有可能赚钱了,那事情就更好办了!

  谷雨很清楚老毛子的急躁,尤其是眼前这位,给了好处就急着要回报,也不管对方是什么想法,所以赫鲁晓夫一提垦荒,谷雨就给人,为得就是要让他立刻看到回报。

  只要能够迅速看到回报,谷雨相信赫鲁晓夫绝对有胆量推动更大的项目,说白了,这就是钓鱼,想钓到更多的鱼,就要

  舍得下饵料。

  葛洲坝项目看着是多给了苏俄好处,但苏俄拿到胜利币后,还是要购买中国产品,这事实上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出口订单,苏东市场好几亿人,仅次于欧美,绝对值得好好开拓。

  而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模式,接下来和苏俄就可以谈更多的大型项目,比如极其复杂的成昆铁路西线项目、湘黔滇铁路、攀枝花钢铁厂、高速铁路网的建设等等。

  这些项目难度极大,付出的代价太大,拉上老毛子,投资会节省不少,还可以邀请苏俄专家,两国共同推动很多关键技

  术的自主研发,比如高铁,谷雨心里没底,但有老毛子支持,那就不一样了,中苏合作总比前世的日本强多了,肯定能搞得起来!

  还有大飞机,他一直想尽办法留住安东诺夫,可不仅仅是人才难得,也想通过这家公司,不断得吸纳苏俄的技术人员,

  老毛子的人才太多太多了!

  等到未来,苏俄开发西伯利亚油气田,如果能顺势打通两条通往中国的超大型油气管路,那就更棒了,当然了,钱的大头得老毛子出,他们家底一向很厚......

  谷雨此举事实上是互惠互利,也是做长久生意的想法,前世的老毛子实在太大方了,给中国156个项目,给印度的东西竟然还远超过中国,另外还有其他国家,谷雨觉得不下大力气羊毛实在太对不起自己。

  但中国又太强,老毛子就算愿意给东西,也肯定疑虑重重,所以一直羊毛是不行的,但如果让苏俄能够赚到钱,一直看到好处,事情就好办了!

  赫鲁晓夫可能会在意识形态上哔哔,但到了勋章时代,意识形态早就不重要了

  ,如果在中国一直亏本,苏俄或许不愿意

  搞,但只要有好处,苏俄就会有动力!

  当然了,如果老毛子自己不愿意做长

  久生意,中途瞎折腾,也方便中国赖账,反正怎么也不至于亏本!

  同时还给印度阿三埋下一些麻烦,老毛子如果能够一直在中国赚到钱,同时一直在印度亏钱,谷雨就不信了,印度还能那么顺利得羊毛......

  看到赫鲁晓夫意动,谷雨见缝插针,提到另外一件事,他听说一大批在苏俄工作过的德国专家目前回到了德国或者奥地

  利,这些人才苏俄不需要,但缺乏人才的中国却非常需要,他希望在苏俄同志的帮助下,邀请一些人来华工作。

  若是苏俄同志觉得这些人不方便来中国,中国希望这些德国专家可以招收一些中国研究生,这对中国建设帮助很大。

  赫鲁晓夫知道中国的人才饥渴症很严重,但那些能够被苏俄认可的专家水平都非常高,让他们前往中国,会不会泄密呢?不过谷雨话都说的那么清楚了,在这个气氛大好的时刻,总不好拒绝!

  赫鲁晓夫想了想,表示了认可,人在苏俄地盘下,觉得会泄密的,就不让来中国,或者推迟一些年来中国,或者不让带中国研究生,不就可以吗?

  赫鲁晓夫在同意之余,又告诉谷雨苏俄的技术人员同样水平很高,若是中国同志有意,苏俄可以派出一些专家前往中国,帮助中国建设。

  谷雨自然来者不拒,明确表示了感谢,同时希望中苏两国合作的长安大学可以尽快创办,并且表示如果苏俄同志有心,也可以多创办几所大学,办学模式也可以完全效仿苏俄教育体系。

  赫鲁晓夫一直担心中国走资,自然很担心中国意识形态上因为香港和美国在华教育人员变得过度自由化,所以他对中苏合办长安大学是很上心的,现在听谷雨这么说话,自然非常满意,他很爽快得答应下来,表示会推动苏俄高校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

  交谈结束后,当天晚上谷雨举行盛大的国宴款待赫鲁晓夫一行人,赫鲁晓夫会谈时没有看到共产党二号人物毛泽东,到了国宴环节也没有看到,他就有些奇怪。

  谷雨微笑着告诉他,中国共产党九大的人事调整已经明确,毛泽东同志将退出中央委员会,正式退休,接下来他将担任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不过毛泽东同志对他的来访,还是很在意的,也让谷雨代他向两位贵客问号,云云

  谷雨同时告诉赫鲁晓夫,既然毛泽东同志即将退休,按照党的规定,他将不会出现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不仅仅他如此,未来谷雨自己退休,也将执行同样的规定

  听到毛泽东同志退休,赫鲁晓夫相当吃惊,毛泽东和他的岁数相当,怎么这么快就退休了?他应该没有到共产党的退休年龄呀!

  至于谷雨未来退休,赫鲁晓夫压根就不相信,最高权力者有几个是愿意主动退的?眼前这个人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那样的

  赫鲁晓夫立刻产生了疑虑,他知道谷

  雨和毛泽东政见不合,谷雨偏右,毛泽东偏左,毛泽东退休,是不是意味着共产党内左派政治力量遭受重创?

  谷雨自然不能让客人猜疑,他告诉赫

  鲁晓夫,毛泽东同志是一位理论家,他想多做一些理论工作,所以主动提议退出中央,这并不涉及到共产党的政策转变......

  同时这也是共产党高层早就制定的方

  案,每一届党代会,党的领导层都要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让更多的同志出现在党的领导层,这也是为了让党保持足够的活力!

  赫鲁晓夫很认真的听着,眼睛又瞥向身旁的伏罗希洛夫,若是苏俄有这样的制度,让这些老同志早点退下去该有多好呀!或许以后推行这样的制度......

  吃完了国宴,赫鲁晓夫这一天的访问圆满结束,而到了次日,共产党九大选举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后,宣布闭幕,赫鲁晓夫率领的苏共代表团和其他党的同志也出现在闭幕仪式上。

  在闭幕仪式上,谷雨向赫鲁晓夫等外

  国代表介绍了一些共产党新当选的中央领导同志,赫鲁晓夫看到共产党中央局常委会竟然更换了三位同志,心里相当吃惊,同时又非常羡慕,谷雨对中国党的掌控能力太强了!

  在党代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召开了一中全会,并对外公开了共产党的新领导层,全会结束后,谷雨也没有停下来,他带着赫鲁晓夫等人,一起接见了多位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李锡文、李思明两人也赫然在列!

  这一次党的九大上,李锡文作为日南省委常委、交州市委书记,出现在中央候补委员的名单中,并不算意外,因为交州不仅是共产党重点经营的工业城市,同时

  也是即将对外公开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位相当高,李锡文政治地位上升,进入中央委员会并不奇怪。

  而年仅27岁的昆仑省党代表李思明,则有些特别,他是因为在海外的出色开拓,作为模范代表,出现在中央候补委员的名单中。

  虽然同为中央候补委员,但性质却完全不同,李锡文属于党的高层,但李思明则和其他十来位模范,更多的属于给予特

  别待遇,这也是九大召开前,谷雨特别制

  定的新政策,说白了就是鼓励人上进。

  成为中央候补委员,并不代表李思明

  一定会享受副省级干部待遇,他还是生产

  兵团的营长,考虑到他提拔时间不长,短时间内,他也不可能被再次提拔,不过他的影响力却提升了很多很多.......

  这要从李思明在此大会期间的发言说起,李思明联系昆仑省的实际对中央工作报告做了一番发言,出现在会议简报上时,竟然获得了满堂喝彩,一举成名天下知李思明虽然很年轻,学历也低,但这

  几年带领本营上千同志,再加上安排过来的群众,还有家属,有好几千人,讲话水

  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也非常流畅。

  当然让李思明获得满堂喝彩的并不是他的讲话水平,而是他的讲话中,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个非常正当的开拓海外的理由。

  李思明举比属刚果为例,这个国家境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其中,黄金、钻石、铜、银、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等资源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更夸张的是,这个国家竟然拥有八千万公顷可耕地,也就是12亿亩耕地,而且还不缺乏水源,光光一个比属刚果就有如此潜力,可见非洲大陆天大地大,空间广阔,物产丰盛,大有可为。

  李思明的讲话在发言中除了告诉与会

  的党代表们非洲大地资源丰富以外,还告诉党代表们,非洲大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李思明猛烈的抨击殖民者在非洲的所作所为,他们疯狂的掠夺非洲的金属、木材、石材、烟草、农产品等,却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只有满地的疮瘦。

  殖民者拥有土地、矿山、农田、森林、各种产业,疯狂的剥削,而广大土著每天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忙碌,无数人被疾病、贫穷包围,人均寿命和旧中国差不多。

  看到这一切后,他真切感觉到殖民制度是一种罪恶,"我在非洲感受到最令我痛苦的,莫过于人类发展的不均衡......"

  然后李思明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一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询问自己,而他的回答是,"被压迫者之间的互相理解,让我们能和广大殖民地之间很自然地走到一起。

  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这是我

  们国家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个人愿意为之努力的梦想。"李思明称其为"因特纳雄纳尔的梦"!

  李思明认为,中国同样是"被压迫者",中国和广大非洲人民都在反抗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中国过去被帝国主义武力欺辱,现在是军事威胁、经济和科技上的打压,本质上是一回事!

  所以他认为中国和非洲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考虑到我国政府已经公开宣布不对外输出革命,不会主动出击,打击殖民主义,但同样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李思明认为可以开发非洲的农业和矿产资源,同时向非洲输出各种工农业技术,提供普速铁路、混凝土、拖拉机、种子和化肥。

  现在我们的工业品并不多,但即便是在非洲稍稍推广东方的耕地技术,让非洲人民不再刀耕火种,都可以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所以李思明认为,我们不搞殖民,但完全可以搞贸易,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要让非洲发展,同时李思明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各类机构企业,应该想法设法的创办教育、医疗机构,一边增进中非友谊,一边拯救广大非洲人民,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帮助,殖民者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做,这样才可以长久......

  李思明还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比属刚果搞贸易开矿,不仅让所在营的中国同志发展起来,也解决了很多刚果人民

  的苦难,他们生病得到了一定的治疗,他们帮助中国人工作,获得了中国的商品,

  日子稍有改善......

  通过在海外的不断开拓,共产党党代表们早就知道南洋和非洲大有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好处多多,但好处有多大,还是有些迷迷糊糊。

  现在听到比属刚果竟然有12亿亩土地,如果有效开发,甚至有可能养活好几亿人,而此时的比属刚果才一千多万人..

  凡是脑子正常的,此时都知道若是能

  够有效开发海外省,同时不断对外拓展,对中国的帮助有多大!

  但中国共产党长期进行的各种宣传,也让一些党内同志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撕裂感,而这一次李思明的话,则有效得弥合了意识形态的撕裂,原来我们在非洲拓展,就是在践行共产党员的梦想!

  这一套说辞,事实上党内以前也有,各种宣传也透露出同样的思想,但李思明这样一个来自于基层的代表,能够说得这么清楚,这么声情并茂,则更让人感到可信。

  更重要的是,他把开拓非洲与践行共产党员的梦想,神奇般的联系到一起,也解决了无数同志的思想困扰,原来我们过去想得太多了,此时很多人选择性的忘记了一些东西.......

  也就是在这一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内部围绕着海外拓展的种种争论逐渐消失,全党上下,乃至于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致结论,既然海外有那么多地,为什么困在国内,为一亩三分地争来争去,大家到国外种地吧,想种多少都有机会,仅仅一个比属刚果就有12亿亩地呀,还等什么!

  谷雨对会议上形成了这样的气氛,当然非常满意,所以他一边和李思明握手,一边简单扼要的赫鲁晓夫介绍李思明会议上的发言,说李思明这番话让全党统一了思想,中国将用自己的方式反对殖民主义赫鲁晓夫听完,点点头,他也觉得李思明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非常方便对苏俄国内的宣传,所以他请谷雨提供相关发言资料,谷雨很爽快的答应了!

  接见完李思明之后,谷雨和赫鲁晓夫走在中南海的长廊上聊天,他告诉赫鲁晓夫,中国资源不足,对西方的依赖比较大,我们不对外输出革命,既是我们的理念,又是我们的无奈选择,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但苏俄同志就不同了,苏俄资源丰富

  ,足以自给自足,而且军工远强于中国,苏俄完全可以推动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殖民压迫的暴力革命,再辅以中国在英法殖民地潜移默化的渗透,两国联手一定可以彻底消灭殖民主义!

  谷雨还希望苏俄派出技术人员,指导中国在天方省的石油开发,以及昆仑省、卡宾达共和国的海洋石油勘探,作为交换,苏俄可以在这些地区建立起必要的"商业机构"。

  谷雨这一说法再一次正中赫鲁晓夫的下怀,在钢铁同志末期,苏俄领导层就已经在想对外拓展,不过钢铁同志很谨慎,一直不太愿意多花钱。

  不过此时苏共的领导集体就不同了,他们已经在积极推动对亚非拉的反殖民斗争,就在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前,苏俄刚刚出口给埃及一大批军火,支援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但苏俄的问题很明显,他们在亚非拉的拓展并没有据点,而谷雨那番话也就意味着中国愿意对苏俄开放战略据点,这对苏俄的帮助实在太大了!

  再一次宾主皆欢,赫鲁晓夫回到住处,告诉伏罗希洛夫今天谷雨的说辞,他挥舞着拳头说道,"克利缅特,中苏联合足以抗衡,并击败帝国主义阵营,我们绝不能因为猜忌,就错过战胜帝国主义的机会,

  绝不能!"

  伏罗希洛夫虽然觉得是好事,但他同样不太相信谷雨的说法,中国人对国家主权极端敏感,对周边各国党都极力压制,看看中国周边的 CP 党吧,都只剩下三猫两狗。

  赫鲁晓夫很不以为然的说道,"东南亚

  地区之与中国,就相当于东欧之于联盟,中国敏感一点不奇怪,联盟本来就不应该插手。但现在不同了,我们追求的中东和非洲,那里中国的力量同样很弱小,中苏两国是天然的盟友!"

  "印度呢?"

  "若是苏中长期友好,联盟并不需要在印度付出太多;但若是中国人有着太多不应该的想法,联盟可以扶持印度,以牵制并促使中国让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